未有天才之前教学设计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演讲与辩论》第二单元《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方法——以《未有天才之前》为例一、教学目标1、将“现代文一”教学与考点相结合,依据文本(《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示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鲁迅),探索阅读“现代文一”的一般方法。
2、从探讨文本的论点、论证过程和写作意图入手,整理阅读现代文一的一般方法并理解文本对与今天的价值。
3、通过练习相关高考模拟题、高考真题,夯实所探讨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高考题中,我们对现代文一的一般定义是:“相对于文学作品(小说、散文)以外的一般体裁文章”(《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作为议论文的一种,鲁迅的这篇“演讲稿”《未》也许“别有一番滋味”。
况且,今年正是鲁迅先生发表《未》90周年!难以想象,1924年的他是怎样在沉于下僚与投枪倔强中寻求真理、呼吁民众的!而今天,我们将在初步学习过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探讨阅读现代文一的一般方法,探讨一般方法也是为了更好地读懂文章所呈现的哲思!首先,请同学们阅读第一题——(二)讲授文本及方法探讨A:授课步骤:分析句子——作答并说明理由——讨论补充——方法总结一、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形成第3段,语意连贯的排列是()(写序号)(3分)(1)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 山②,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了。
(2)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3)——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4)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5)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参考答案:(4)、(1)、(2)、(3)、(5)分析:(板书)观点:天才没有民众,就没有天才(因)没有士兵,就没有拿破仑观点:民众天才(果)好土花小结:(分析理由)ppt把握论点(中心)的一般方法1、体会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关注句中关联词)。
《未有天才之前》教学设计1
《未有天才之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预习、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思路。
2、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强化自我学习能力。
3、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犀利深刻,幽默风趣,以及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
2、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背景资料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4年1月1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演说词。
其演讲的中心,是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空喊缺乏天才,实际做法却在时时扼杀天才、戕害天才的怪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在这篇文章借谈天才这个话题,实际批判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理,是一种排外闭塞的民族性格。
文章一开头提出了社会呼唤天才的话题,但从第二段,文章开始转向如何产生天才这一问题,他提出了天才需要一定的土壤这一论点,指出中国并非没有天才,而更多的是社会对天才的扼杀:一是整理国故,一是崇拜创作,这样的社会是无法产生天才的,而此外的恶意的批评也用自己的笔扼杀了少年天才。
文章提出了“必先有泥土,才可能产生天才”的观点,呼吁大家甘做泥土,为天才的培育做点基础性工作。
在当时,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是催人警醒、启人深思的。
因为它从根本上揭示出文艺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当时文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字音辨识1、单音字排斥(chì)寒噤(jìn)遭殃(yānɡ)嫩苗(nèn)幼稚(zhì)耻辱(rǔ)戕贼(qiānɡ)花卉(huì)天赋(fù)2、多音字为⎩⎪⎨⎪⎧ 以为 wéi 为了 wèi 似⎩⎪⎨⎪⎧ 似乎 sì 似的 shì三、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怎样理解这篇演讲的开场白?【提示】这篇演讲的开场白一是体现鲁迅自谦的精神,二是暗示演讲的内容不同众论。
2、鲁迅认为文艺界强烈要求天才产生可以证明哪两件事?第2段在演讲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厌薄。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设计
未有天才之前【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和论证思路;培养学生逐步深入、细化、全面的阅读习惯;2.品读作品,比较语言,体会文章语言的趣味与生动;3.能从本文的阅读中思辨当今社会“国学热”的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难点】1.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培养学生逐步深入的阅读思维;2.体会文章语言的趣味与生动。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能够比较完整顺畅地归纳文章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和大致结构;2.提出需要进一步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
二、导入课文简单地介绍一些相关背景,直接切入课文。
三、课文的整体理解1.结合预习的内容,要求学生概述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
2.有选择性地提出学生的问题,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当然,教师事先也应预设一些相关的问题,作为学生问题的必要补充,对课文进行解读的基础以学生的问题为主)3.结合语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几个关键词语。
(戕贼、不足齿数、泥土、天才、整理国故、崇拜创作……)四、课文的深入理解和赏析1.课文论点的表述方式的比较。
问题:课文的中心论点“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能否改成“只有这种民众,才能有天才。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可补充的问题:为什么鲁迅在本文的论说过程中大量运用的是反面的事例?)明确:改动过后看似意思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却削弱了文章的针对性及抨击的力量。
2.本文语言特点的赏析。
问题: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生动、有趣味。
(这样的问题答案大多带有“贴标签”的痕迹,因此本教学环节重在通过品读和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能否用术语概括是在其次的。
)五、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更加客观地理解课文。
(学生对文章往往会形成先入为主理解和判断,通过这些材料的补充,意在让学生感受到质疑求真的阅读态度。
)【作业布置】问题:84年后的今天,鲁迅的这篇文章“其生命”是否还“似乎确乎尚在”?(本文题仅供学生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作简单的讨论,不着力展开。
未有天才之前-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和成就。
2.熟悉鲁迅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3.学习鲁迅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技巧。
4.发掘学生成长中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启蒙,培养自由、独立、思辨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鲁迅的代表作品及其思想与创作技巧。
2.学生成长中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启蒙。
教学难点1.复杂文本的阅读理解和识读能力。
2.鲁迅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启示。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鲁迅的生平、思想、代表作品,讲授文学创作基础理论。
2.阅读互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
3.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探讨,互相交流。
4.思考对话:引导学生对于文本中所涉及的矛盾与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促进学生成长与思考。
教学内容1.鲁迅的生平和思想•鲁迅的家庭背景和成长历程。
•鲁迅的学习经历和文学创作历程。
•鲁迅思想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
•鲁迅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鲁迅的代表作品•《狂人日记》:解析文本中的狂人形象和对社会现实的揭露。
•《阿Q正传》:分析文本中的阿Q形象和对于文化认同的探讨。
•其他作品:如《药》、《孔乙己》等,从多方面分析其文学创作技巧和思想内涵。
3.学生成长中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启蒙•文本中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和人生哲学。
•鲁迅对于文化传承和价值观批判的思考和启示。
•鲁迅思想与学生成长、社会发展的联系与启示。
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针对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进行测试。
2.课后作业:指定学生完成文本分析和阐释的写作任务。
3.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听讲、互动、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总结通过该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对鲁迅高质量作品的解析,引导学生对于文学创作基础理论、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思想、文化战略等领域进行透彻思考和学习,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升学生人文关怀和思辨能力。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思路。
(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领会其表达效果。
(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思路。
(2)分析文章中的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领会其表达效果。
(3)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深刻的思想和观点的理解。
(2)分析文章中的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文章作者及其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未有天才之前”的含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讨论。
(2)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和完善。
4. 讲解与分析(1)讲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
(3)分析文章中的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领会其表达效果。
5. 实践与拓展(1)让学生结合文章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写作水平。
进才吴威《未有天才之前》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教学设计上海市进才中学吴威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2.体会鲁迅先生文章的论证力量和艺术性。
说明:本文是鲁迅先生的名篇之一。
文章思路清晰,论证方法多样,是不同于以往的许多杂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
对于高三学生的阅读思维的规范和提升,写作实践的夯实与升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因着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这一层特殊的背景,上好此文便更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我们不想故作回避。
所以“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体会鲁迅先生文章的论证力量和艺术性”成为必须,而不是重点讨论如何去演讲。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感受鲁迅文章的论证力量和语言魅力。
2.难点:了解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
说明:本文论证思路,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展开,层层深入、逻辑严谨。
同时,本文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加上形象的描写,使整个论证过程既集中有力又不乏生动幽默。
让学生掌握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感受鲁迅文章的论证力量和语言魅力是课文学习的重点。
而“了解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由于时空的阻隔和当时写作背景的复杂性来看,对当代的高中生来说实属不易,确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思路点拨鲁迅先生的杂文大多因“杂”而难读难懂,然而此篇因听众的特殊,是与我们在座一样的高中生,故而深入浅出,相对而言,通俗易懂。
此文亦不妨视为一篇典范的议论文,理清议论文论证思路,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为抓手进行梳理,了然文章的架构。
落实确认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进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深意。
练习举隅1.以提纲的形式梳理出文章结构,不可太简。
(80字左右)2.对比本文与《拿来主义》在写法上的不同,写一段鉴赏文字。
(500字左右)3. 大作文:仿写《未有“大师”之前》。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未有天才之前》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
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强调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据。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学目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提高文本分析和解读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解释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探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逐段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文本分析技巧。
第三章:观点与论据3.1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析作者的论证方式和逻辑思维。
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梳理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析作者的论证方式和逻辑思维。
探讨文章的论证强度和合理性。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练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观点和论据。
第四章:反思与启示4.1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对自己写作经历的反思。
分析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期望。
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写作上的启示。
4.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的反思和自省。
探讨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期望。
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写作上的启示。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个体写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练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反思与启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理解文章对天才与创作的关系的探讨。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考深度。
5.2 教学内容总结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分析文章对天才与创作的关系的探讨。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个体写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练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总结与拓展。
最新《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演讲词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我有一个梦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演讲词《未有天才之前》,这是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讲话。
天才挺好的,要想成为天才是需要条件的。
我们很有必要来学习一下鲁迅的这篇演讲词《未有天才之前》,看看成为天才需要哪些条件?二、划分文章结构:1、明确观点:提问:演讲应该明确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目了然,鲁迅在演讲中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
2、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段)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第二部分:(4—9段)从反面论述天才不能生长的原因,即批评封建主义势力对新思想新文化的围剿,对青年人的摧残。
第三部分:(10—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培植天才的泥土,做新思想新文化的支持者。
3、论证结构:第一部分正面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从反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发出号召。
三、分析论证过程:(一)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的开场白,谦辞。
第2段:作者根据文艺界的呼声很自然地引出对天才的论述。
鲁迅为什么会发表这篇名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因为人们对天才的产生的呼声很盛大。
鲁迅认为文艺界强烈要求天才产生可以证明哪两件事?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厌薄。
第3段:在这一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
接下来用例证法举了拿破仑的例子证明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
然后用比喻论证法来加以证明,用花和土来比喻天才和民众,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二)分析第二部分:1、提问:鲁迅先生认为没有产生天才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社会上有哪几种做法遏止了天才的产生?明确:“整理国故”、“崇拜创作”、“恶意批评”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鲁迅是怎样反驳这些不良的做法的。
2、分析三种遏止天才的不良做法。
①“整理国故”:这个口号最早是由新文化阵营提出来的。
未有天才之前-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教案一、引言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因其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思想的深刻、文学风格的独特,被誉为“文学巨匠”,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尤为重要。
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教案则是对鲁迅作品进行深入阐述和解读,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鲁迅的文学魅力。
二、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鲁迅的文学思想和风格;•能够分析鲁迅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人性;•能够用鲁迅的作品来思考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8 篇鲁迅作品,分别为《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乡》、《自杀日记》、《孔乙己》、《坟》、《癔病》。
每篇作品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作品内容与风格分析、作品主题的解读与思考、课外拓展等。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包括讲解、讨论、分组讨论、个人研究和展示等。
三、教案详解1. 《狂人日记》教学目标•理解鲁迅思想的脉络和文学风格;•理解小说的布局和结构;•理解鲁迅的批判精神和对社会风气的质疑,增强对社会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如何解析小说的结构和意义;•小说中的主题和社会现实;•小说有哪些特点,体现鲁迅的思想。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分析小说,讨论小说的主题和思想;•个人解读小说,并针对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或细节进行阐述。
2. 《阿Q正传》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脉络和文学风格;•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性问题;•分析阿Q这个形象的意义及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教学内容•小说中的主题和社会现实;•阿Q这个形象的形成及其对鲁迅形象的再现;•阿Q形象对于现代文学及文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个人研究并分析阿Q形象的形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小组讨论分析阿Q形象在现代文学及文化中的影响。
3. 《药》教学目标•理解鲁迅文学思想及文学风格;•分析小说中所反映的生死问题;•加强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教学内容•小说中的主要思想和情节;•小说对人的生死问题的阐述;•小说中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
未有天才之前-人教版选修演讲与辩论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人教版选修演讲与辩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演讲、辩论的基本概念•演讲、辩论中的技巧和要素•如何撰写演讲、辩论稿件•如何进行演讲、辩论的视听训练2.能力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演讲、辩论的基本技巧和要素•能够编写和演讲/辩论完整的稿件•能够进行视听训练,改善自己的演讲、辩论技巧3.情感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使学生:•培养自信、自尊、自爱的心理状态•培养感受社会、感悟生活的情感•增强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关爱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演讲、辩论的技巧和要素,怎样编写演讲/辩论稿件,如何进行视听训练。
2.教学难点如何掌握演讲、辩论的基本技巧和要素,如何通过视听训练改善自己的演讲、辩论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自我介绍和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彼此,并建立团队意识;•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将优秀的演讲、辩论作品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环节(1)演讲的基本技巧和要素•充分准备:了解演讲的主题和目的,得到充分的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语言运用:有意识地运用生动的词语、形象的比喻,避免废话,文字简练;•认真处理演讲的结构:逻辑性和连贯性很重要,切记不一定和择时叙述;•注意文化程度:关注演讲的版式、人性等细节,努力提高文化素质。
(2)辩论的基本技巧和步骤•明确立场:明确个人或所在团队的立场,选择有效的论据来支持;•准备必要事实和资料:了解个人或所在团队观点,向各方咨询,积累必要的素材和证据;•设计辩论策略:在论述思路和引用章节上,合理布局条理,注意像形成整体;•训练辩论技能:多听多读,积极参加涉及政治、社会、法律等有争议题目的辩论,提高辩论技能水平。
(3)如何编写演讲/辩论稿件•明确主题:细心阅读选题,确定主题,把握主旨;•布局清晰、逻辑严密:论述自然顺畅,段落分明,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理性有力;•文化表达、艺术修饰:语言艺术性,让演讲更生动、更形象。
未有天才之前(八年级必修)
未有天才之前教学目的:了解文章内容,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重点: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教学用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年月日星期一、导入新课:这是一篇8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面向成人听众所作的演讲词。
要想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有必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演讲中涉及到的如“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等文化名词,否则你就读不懂。
明确:就当前的现状,谈天才生长的条件。
二、展示目标:三、实施巩固1、鲁迅(1881.0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原字豫山,后改豫才。
“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1881年9月25日诞生。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未有天才之前》的含义;(2)掌握文章主要论点及论证方法;(3)分析作者对待天才的观点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天才,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天才观,认识到天才并非与生俱来;(2)激发学生追求卓越、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学术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文章主要论点及论证方法;2. 作者对待天才的观点和态度;3.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2. 分析文章论证思路,提炼中心论点;3. 将文章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本文作者鲁迅及其作品;(2)提问:“天才”一词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天才的本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主要论点及论证方法;(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待天才的观点和态度;(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展开辩论。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论证思路,提炼中心论点;(3)教师举例说明文章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2)教师针对学生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2)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树立正确的天才观,努力成为优秀的人。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2. 结合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文章观点的理解;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沪教版第五册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
教学目标
1、理解鲁迅先生演讲稿中倡导的“泥土”精神的思想精髓,思考其现实意义。
2、体会鲁迅先生演讲的语言特色,感受其犀利的逻辑力量。
说明:
本文是鲁迅先生192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演讲, 收入他的文集《坟》。
青年学生容易被社会浮躁之风浸染,好高骛远、不切实际,鲁迅先生在演讲中号召年轻人要甘于当“泥土”,在当今时代亦有其现实意义。
学习本文,不但可以了解鲁迅先生的“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而且还可以掌握议论文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同时,学习本文也是令学生学会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绝佳训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鲁迅先生演讲稿中倡导的“泥土”精神的思想精髓。
2.难点:思考“大家都来做泥土”的现实意义。
说明:
本文结构清晰,观点鲜明,说理深入浅出,但由于社会背景的差异,学生在某些语段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需要反复品味。
此外,当代社会学生个性张扬,动辄
以“精英”自居,以“天才”自许,先生期待青年们踏踏实实“做土”的箴言,值
得学子认真思考。
是做天才还是泥土?这个问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人生选择。
教师可以在课前做一次班级问卷调查,请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在课文学习之后再请学生关照现实,回味反思,即便与作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亦可比较深入的理解演讲辞的思想精髓。
1、课外阅读《忆韦素园君》,作摘抄或写点评。
1、以“天才”为话题,搜集资料,自拟观点,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写一段演讲辞。
3.1.13课堂教学设计《未有天才之前》 (2)
背
景
分
析
单元主题
学
情
分
析
学生来源
教材版本
学习经验
教学时间
生活经验
教学对象
预习要求
设计教师
态度倾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没有这种(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就没有天才。(用举例(类比)与比喻的论证方法加以阐述)
未有天才之前是未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泥土(第3段),因此我们要做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泥土。如何做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泥土?(第11段)
4、精当的动词锤炼:(崇拜创作者)眼光囚在一国里几乎要缩进旧圈套里去
天才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天才吗?
鲁迅号召大家做泥士,那谁来做天才呢?
背景(本文写于1924年)
五四运动,特别是同时进行的新文化运动,虽然对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思想发动了有力的冲击,但也远没有将这些污泥浊水荡涤净尽,当然更谈不到封建制度的溃灭。
作业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者的观点
体会先破后立的论论手法及本文语言的特点
自主体会天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师:天堂向左,现实向右
2009年,毫无疑问是告别的一年。季羡林、任继愈、杨宪益、王世襄等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文化大家相继离世,怎能不让人叹息此地空余锦灰堆,大师之后无大师。
著名漫画家丁聪、中国话剧的“活化石”欧阳山尊、“七月派”代表诗人绿原、相声大家李文华的辞世,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悄然离开。
文中扼杀天才的“民众”有哪些?(产生不出天才的原因)
1、“整理国故”者(国学家、顽固派、守旧):用比喻(马褂)、类比(古董商)论证加一些传统思想来束缚读者、排外情绪)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二. 教学重点: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三.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及作者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演讲,他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通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篇8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面向成人听众所作的演讲词。
要想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有必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演讲中涉及到的如“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等文化名词,否则你就读不懂。
学习这篇课文,在字词上、语言上有一些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用法和文法,请调动你的语法和文言知识积累,先把文字疏通,只有如此,才能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情感。
明确:就当前的现状,谈天才生长的条件。
比如我在讲《未有天才之前》一文时,用《伤仲永》的故事导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讲这节课时,我先用投影打出《伤仲永》课文中的几幅插图,让学生简述这个故事。
然后提问学生:“小时候,方仲永是一个神童,可是长大后却变成一个极其平庸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用《伤仲永》课文中的语言回答“其父不使学”,我于是顺势引导学生:“‘其父不使学’也就是说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方仲永被迫离开了学习的环境,所以,他就从一个神童变成了后来的极其平庸的一个人。
假如一棵大树,是极稀有的品种,生长的也非常茁壮挺拔。
但是主人为了向别人炫耀,就把它连根拔起,双手捧着四处向人夸赞。
那么大家想一想,这棵小树会怎么样?”“死了。
”学生齐答。
我紧接着说:“是的,这棵小树会很快死去。
其实方仲永就像这棵小树一样,离开了生长天才的泥土,是不会成长为天才的。
关于天才和泥土,鲁迅先生曾做过一次非常有名的演讲《未有天才之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的问题的。
”这样一导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节课高潮迭起,非常成功,不能不说课前的导入起了很大的作用。
未有天才之前(课例)
未有天才之前(课例)内容分析:《未有天才之前》是鲁迅先生的一片演讲词。
在文中鲁迅先生用幽默犀利的语言、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没有生长天才的民众,就没有天才”的观点,号召大家“做培养天才的泥土”。
高一学生初次接触比喻论证,一定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比喻论证和比喻修辞格的区别,同时还可以借此文章鼓励学生大胆去写文章,为自己成为一名“天才”而努力。
教学重点:1、体会鲁迅幽默犀利的语言。
2、了解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体会比喻论证和比喻修辞格的区别。
3、体会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分析议论文结构的能力和总结提炼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创新的重要作用,懂得创新,敢于创新。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用投影仪打出有关《伤仲永》的三张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伤仲永》的故事梗概,然后提问师:方仲永小时候可算是一个神童,但长大后却成了一个极普通的人,这是为什么?生:“其父不使学”师:“其父不使学”也就是说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方仲永被迫离开了学习的环境,所以,他就从一个神童变成了后来的极其平庸的一个人。
假如一棵大树,是极稀有的品种,生长的也非常茁壮挺拔。
但是主人为了向别人炫耀,就把它连根拔起,双手捧着四处向人夸赞。
殊不知小树离开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不久就枯死了。
这棵小树就是方仲永,他因为停止了学习,远离了能够使它成为天才的环境,而由一位神童变成了一个庸人。
在“天才”的问题上,鲁迅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演讲词《未有天才之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学生们用《伤仲永》课文中的语言回答我于是顺势引导学生:板书《未有天才之前》二、背景介绍“整理国故”的口号,其实是新文化阵营首先提出的。
当时北京大学旧派学生在封建旧文化维护者黄侃、刘师培等人支持下,成立了“国故社”,扯起了“昌明中国故有之学术”的旗帜,企图以研究“国故”为名,行复古之实。
【最新精选】北京课改初中语文八上《6未有天才之前》word教案 (1).doc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二、教学重点: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三、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及作者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演讲,他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通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篇8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面向成人听众所作的演讲词。
要想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有必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演讲中涉及到的如“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等文化名词,否则你就读不懂。
学习这篇课文,在字词上、语言上有一些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用法和文法,请调动你的语法和文言知识积累,先把文字疏通,只有如此,才能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情感。
明确:就当前的现状,谈天才生长的条件。
二、演讲应该明确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目了然,鲁迅在演讲中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中明确了,即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
三、根据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论述的内容,给文章划分结构:第一部分:(1—3段)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第二部分:(4—9段)从反面论述天才不能生长的原因,即批评封建主义势力对新思想新文化的围剿,对青年人的摧残。
第三部分:(10—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培植天才的泥土,做新思想新文化的支持者。
归纳论证结构:第一部分正面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从反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发出号召。
四、分析论证过程: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的开场白,谦辞。
第2段:作者根据文艺界的呼声很自然地引出对天才的论述。
鲁迅为什么会发表这篇名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因为人们对天才的产生的呼声很盛大。
鲁迅认为文艺界强烈要求天才产生可以证明哪两件事?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厌薄。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教案作者:杨长荣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6期学习目的:1.学习本文说理透彻、见解独到的思维方式。
2.学习本文结构简洁明了、条分缕析的手法。
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手法,体会这些论证方法在说理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一.关于作者鲁迅(略)二.关于本文的综合评述本文是作者在北师大附中一次校友会上的演讲。
针对当时社会上对“天才”的呼唤,发表自己的看法。
作者认为要有天才,必须先要有培育天才的土壤,必须要消除扼杀天才的因素。
单看标题就很有讲究,“未有天才之前”包括以下内容:A:未有天才,必先要具备什么,一—即先要有天才成长的土壤,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当时众人都呼唤天才的情况下,能独辟蹊径,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发人之未发,新颖独到。
B:未有天才之前——探求未有天才的原因,为什么天才出现。
显然此标题就暗示出要分析天才未出现的原因,这也就暗示出了本文的具体内容,可以说言简意赅,暗示性很强。
三.全文论证结构(略)总评:1.全文结构井然:议论文几个部分依次排列,使整个说理非常有序。
2.做为演说在显著的地方摆出中心论点及分论点,既能让本人演讲的主题突出,又能让听众明白演讲的内容。
中学生日常作文应学习这种手法。
3.解决办法有的放矢,又有延伸。
如,在解决办法中强调要有新思潮,是针对上文提到的“整理国故”,排斥外来思想而提出的;“创作”“翻译”,是针对“崇拜创作”而提出的。
同时又有延伸。
针对上文三种做法一一指出正确方向外,又特别强调要培育天才,必需要有坚苦卓绝的努力,需要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天才。
四.论证方法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1.层层递进。
全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进论述,由表及里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明确,方法明朗可行,能给人鲜明的印象。
2.比喻论证。
文中多处以花比喻天才,以土壤比喻促成天才成长的民众,比喻恰切精当,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一下了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使人容易明白,印象深刻。
北京课改版八上《未有天才之前》word教案
未有天才之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鲁迅先生演讲稿中倡导的“泥土”精神的思想精髓,思考其现实意义。
2、体会鲁迅先生演讲的语言特色,感受其犀利的逻辑力量。
说明:本文是鲁迅先生 192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演讲,收入他的文集《坟》。
青年学生容易被社会浮躁之风浸染,好高骛远、不切实际,鲁迅先生在演讲中号召年轻人要甘于当“泥土”,在当今时代亦有其现实意义。
学习本文,不但可以了解鲁迅先生的“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而且还可以掌握议论文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同时,学习本文也是令学生学会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绝佳训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鲁迅先生演讲稿中倡导的“泥土”精神的思想精髓。
2.难点:思考“大家都来做泥土”的现实意义。
说明:本文结构清晰,观点鲜明,说理深入浅出,但由于社会背景的差异,学生在某些语段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需要反复品味。
此外,当代社会学生个性张扬,动辄以“精英”自居,以“天才”自许,先生期待青年们踏踏实实“做土”的箴言,值得学子认真思考。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中国现在不但没有天才,还没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理由:1、拿破仑英雄是因为他后面跟着许多兵
2、好花是因为有好土
二、分析问题:现在社会上灭亡天才的论调和趋势
1、整理国故——要中国永远与世界隔绝
2、崇拜创作——也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3、恶意的批评——嫩苗遭殃,萎死天才
三、解决问题:未有天才之前
1、大家都来做泥土
2、扩大泥土精神
结论:做泥土艰苦卓绝、不容易、伟大、有希望、有报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有天才之前》二. 教学重点: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三.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及作者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演讲,他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通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篇8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面向成人听众所作的演讲词。
要想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有必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演讲中涉及到的如“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等文化名词,否则你就读不懂。
学习这篇课文,在字词上、语言上有一些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用法和文法,请调动你的语法和文言知识积累,先把文字疏通,只有如此,才能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情感。
明确:就当前的现状,谈天才生长的条件。
二、演讲应该明确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目了然,鲁迅在演讲中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中明确了,即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
三、根据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论述的内容,给文章划分结构:第一部分:(1—3段)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第二部分:(4—9段)从反面论述天才不能生长的原因,即批评封建主义势力对新思想新文化的围剿,对青年人的摧残。
第三部分:(10—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培植天才的泥土,做新思想新文化的支持者。
归纳论证结构:第一部分正面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从反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发出号召。
四、分析论证过程: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的开场白,谦辞。
第2段:作者根据文艺界的呼声很自然地引出对天才的论述。
鲁迅为什么会发表这篇名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因为人们对天才的产生的呼声很盛大。
鲁迅认为文艺界强烈要求天才产生可以证明哪两件事?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厌薄。
第3段:在这一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
接下来用例证法举了拿破仑的例子证明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
然后用比喻论证法来加以证明,用花和土来比喻天才和民众,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分析第二部分:第4段:摆出当前的不良现状——不但天才,连天才产生的土壤也被扫尽。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当时缺少天才产生的土壤?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即“整理国故”论,“崇拜创作”论,恶意的批评这三个方面。
语言标志是“其一是”,“其一是”,“还有一样是”。
第5段指出“整理国故”的论调反对新事物,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
“整理国故”:这个口号最早是由新文化阵营提出来的。
当时北京大学旧派学生在封建旧文化维护者的支持下成立了“国故社”,企图以研究国故为名,行复古之实。
面对这一形势李大钊、胡适等人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反对国故社的以封建思想保存国粹。
但后来胡适过分夸大了整理国故的意义,反对学生运动,以致走到了学生的对立面。
鲁迅与胡适等人观点不同,他看到许多物质青年先到故纸堆里,从而批判整理国故的论调。
这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属于比喻论证法,用浅显的事物论述深刻的道理。
“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得远”属于例证法和比较论证法,指出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的思想都不如古董商进步。
第6段指出“创作崇拜”的论调排斥世界先进文化,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
作者举反面的例子批判“创作崇拜”的论调。
第7段指出“恶意的批评”就是扼杀新生事物,社会没有天才产生的土壤。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证的?鲁迅指出天才“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但是,后面的文章没有从正面应该怎样有“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论述,而是从反面——社会上没有“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进行论述。
第4段承上启下,是从正面立论到反面论证的转换枢纽。
否则,上下文就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
第10段:指明培育天才的泥土大家都可以做。
第11段:简要论述怎样做泥土。
第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泥土。
五、写作特点:1、标题新颖独特,引人深思。
2、观点鲜明集中。
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4、材料具体生动,引人入胜。
5、语言生动形象,多用口语,富有魅力。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给画线字注音厌薄()譬如()趋势()嫩苗()不肖()国粹()幼稚()戕贼()萎死()寒噤()二、下面画线的词句和现代汉语不同,请试着说一说,并进行修改。
1、要求天才的产生也可以算是很盛大的了。
2、天才究竟有没有?也许有着罢,然而我们和别人都没有见。
3、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民众,就没有天才。
4、那精神中,很含有排斥外来思想,异域情调的分子。
5、于是创作家出来了,从实说,好的也离不了刺取点儿外国作品的技术和神情,文笔或者漂亮,思想往往赶不上翻译品,甚者还要加上些传统思想,使他适合中国人的老脾气,而读者却已为他所牢笼了。
三、课内阅读①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了。
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②然而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
举出几样来说:③其一就是“整理国故”。
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他们说,“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
”抬出祖宗来说法,那自然是极威严的,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
就现状而言,做事本来还随各人的自便,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至于青年,却自有他们的活学问和新艺术,各干各事,也还没有大妨害的,但若拿了这面旗子来号召,那就是要中国永远与世界隔绝了。
倘以为大家非此不可,那更是荒谬绝伦!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得远。
④其一是“崇拜创作”。
从表面上看来,似乎这和要求天才的步调很相合,其实不然。
那精神中,很含有排斥外来思想,异域情调的分子,所以也就是可以使中国和世界潮流隔绝的。
许多人对于托尔斯泰,都介涅夫,陀思妥夫斯奇的名字,已经厌听了,然而他们的著作,有什么译到中国来?眼光囚在一国里,听谈彼得和约翰就生厌,定须张三李四才行,于是创作家出来了,从实说,好的也离不了刺取点外国作品的技术和神情,文笔或者漂亮,思想往往赶不上翻译品,甚者还要加上些传统思想,使他适合于中国人的老脾气,而读者却已为他所牢笼了,于是眼界便渐渐的狭小,几乎要缩进旧圈套里去。
作者和读者互相为因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哪里会有天才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⑤还有一样是恶意的批评。
大家的要求批评家的出现,也由来已久了,到目下就出了许多批评家。
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
中国要天才!”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
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因为幼稚,当头加以戕贼,也可以萎死的。
我亲见几个作者,都被他们骂得寒噤了。
那些作者大约自然不是天才,然而我的希望是便是常人也留着。
1、梳理一下上面几段鲁迅说理的思路。
2、第②段能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3、概括③④⑤段和前两段的关系。
4、第③段中鲁迅用“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和“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得远”来论证。
分别指出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试题答案】一、bó pì qū nèn xiāo cuì zhì qiāng wěi jìn二、1、“的”文言用法,取消句子独立性。
改为“天才产生”。
2、去掉助词“着”。
3、将长育改为“生长”。
4、改为“含有很多排斥外来思想、异域情调的成分”。
5、改“刺取”为“学习”或“借鉴”;“读者却已为他所牢笼了”,是被动句式,“牢笼”名词用作动词,修改为“读者却已被他所束缚了”。
三、课内阅读1、鲁迅指出天才“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但是,后面的文章没有从正面应该怎样有“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论述,而是从反面——社会上没有“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进行论述。
2、第②段不能删去。
这一段承上启下,是从正面立论到反面论证的转换枢纽。
否则,上下文就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
3、③段指出“整理国故”的论调反对新事物,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
④段指出“创作崇拜”的论调排斥世界先进文化,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
⑤段指出“恶意的批评”就是扼杀新生事物,社会没有天才产生的土壤。
4、“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属于比喻论证法,用浅显的事物论述深刻的道理。
“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得远”属于比较论证法,指出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的思想都不如古董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