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走进送别诗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送别诗
送别诗教学设计陈青燕教学目标:1.学习《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反复诵读,体会送别诗的情境,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感情,领悟送别诗的表达方法。
2.拓展诵读《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送别诗,感受诗中朋友情谊和离愁别恨;3.诵读自己创作的送别诗,感受毕业离别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诗中描述的意境美和朋友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外收集积累有关送别的诗。
教学过程:一、李叔同《送别》导入,揭示主题齐唱《送别》。
知道李叔同吗?对,就是弘一法师,一个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刚才我们唱的就是他写的《送别》。
送别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颗夺目的珍珠,古人常用送别诗传递友情,倾诉心声。
今天我们就走进送别诗,用心聆听古人离别时刻的真挚情感。
(板书:送别诗)你知道哪一首是送别诗?二、品读课本《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对,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送别诗。
但是,送别诗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找找。
)1.读诗题。
(屏幕出示课题)师:课题能看出这是送别诗吗?哪个字告诉你的?(板书:看题目,扣“送”字)2.读古诗,明诗景。
(1)指名诵读。
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物?(2)指名说。
(板书:靠景物出彩)3. 读古诗,悟诗情。
(1)临别时总有千言万语,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在送别时刻说了什么?是的,送别诗不但表达朋友之间的情意,有时也可以用来表白自己的志向,表明自己纯洁无暇的心。
好,让我们再来诵读表达诗人感情的诗句。
(板书:把握感情很重要,依依不舍在其间)4.说诗意,感情读。
指名说意思,再朗诵。
(老师,我来说《芙蓉楼送辛渐》,全班朗读。
)(老师,我来说《卜算子》,然后全班接上串读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走进送别诗——六年级语文综合课课件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故许多离别 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 着依依惜别之情,而且包含着对远行 朋友的处境、心情的体贴,更有殷切 的祝福。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②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③万里征④。 浮云游子意⑤,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⑥去,萧萧⑦班马⑧鸣。
①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②白水:清澈的水。 ③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 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④征:远行。⑤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 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 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 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 人。⑥兹:声音词。此。⑦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⑧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 别,一作“斑”。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①柴扉。 明年②青草绿, 王孙③归不归?
①掩:关闭。柴扉:柴门,用荆条或树枝编 扎的简陋的门。
②明年:一作“年年”。
③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江亭月夜送别(其二) 王勃 乱烟①笼②碧砌③, 飞月④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⑤, 江山⑥此夜寒。
①乱烟:凌乱的烟雾。 ②笼:笼罩。 ③碧砌:青石台阶。 ④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⑤掩:掩盖,掩映。 ⑥江山:江水和高山。
送友人 薛涛 水国①蒹葭②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③。 谁言千里自今夕④, 离梦⑤杳⑥如关塞⑦长。
①水国:水乡。②蒹葭(jiānjiā):水草名。本诗 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 地友人。③苍苍:深青色。④今夕:今晚,当 晚。⑤离梦:离人的梦。⑥杳(yǎo):无影无声。 ⑦关塞:一作"关路"。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送别诗组教学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教学目标: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送别诗导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师导:PPT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他们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2、议一议:•同学们,六年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你们即将踏入新的学校见到新的老师,你们想对自己的老师、同学说些什么?一、明确主题1说一说:你读过哪些送别诗:学生说-----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感念友人深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浸透着和友人厚谊与不舍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 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3.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芙蓉楼送辛渐》诵读诗题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走进古诗词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PPT1、读古诗•2、知作者•3、解诗意•4、悟诗情•2、诵读古诗•3、解释题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
•4写作背景: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到扬州,北上洛阳。
被贬在江宁(今江苏南宁)任职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践行,并写下这首诗。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走进送别诗
《走进送别诗》教学设计③教学目标:1. 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五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 通过赏析送别诗,让学生感悟诗人的独特情怀。
3. 了解古人送别的各种形式,理解以真情相送的真正内涵。
教学重难点:了解古人送别的各种形式,理解以真情相送的真正内涵。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前预习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别)这是一个什么字?可以组哪些词?(板书“送”)齐读。
别离:离别,比较长久地跟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
(我们即将长久地不见面,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话别:别离前聚在一块儿谈话。
不忍离去。
分别告别送别:送行永别、诀别:多么悲壮的场面!惜别:舍不得分别。
多么依依不舍!2.你们家里都来过亲朋好友吧?回忆一下都是怎么送别的?3.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
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古代诗人的诗文中去,去感受一下他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别董大》1.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侧板书: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感情)2.解诗题齐读诗题。
你知道了什么?(高适送别董大,简介背景)(写作背景: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
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
当时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
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走进送别诗
群文阅读——走进送别诗黄金实验小学程晓燕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淮上与友人别》、《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别董大》教学目标: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一:师:孩子们,你们能根据这些描写猜出古诗句吗?1、诗人伫立在楼上,久久深情目送友人乘船顺流而下,直到消失在海天交接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诗人乘舟欲行,朋友踏歌送行,水深情更深。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诗人别具匠心借筵席将近,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与祝福,使人不难想象诗人与好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诗句都是描写送别的诗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送别诗。
板书课题:群文阅读之走进送别诗二:了解送别诗师:送别诗在古诗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为什么古代有这么多送别诗呢?PPT: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路途艰难。
或为拜师学艺,或为求取功名,或为生活所迫,或为仕途奔波,或为战争充军,不得不远走他乡而离别亲人,朋友……这就为送别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PPT出示古诗:1. 解诗题师:读了诗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生:我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生:我从“别”这个字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
生:诗人郑谷在扬州与朋友握别,友人去潇湘,诗人去长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下面的注释师:是啊!通过注释来理解诗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2、读诗文师:诗题我们了解了,那么你们会读诗文吗?(板书:读诗文)师: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读这首诗。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样送别两样情——《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及其他送别诗
一样送别两样情——六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及其他送别诗词设计理念:“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的。
而作为六年级的孩子,更是应该在六年的古诗学习基础上,去融会贯通,丰富积累沉淀,既对已学知识做一个梳理,又为初中古诗词学习做一个衔接。
用“学一首,联一组”的方式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词进行梳理回顾,并能在此基础上再渗透些诗词常识。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下古诗词与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
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就是这组古诗词中的第十首,是一首送别词。
今天这堂课,将以“送别”为迁移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导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学一首,联一组。
回顾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并在此基础上对送别诗进行分类,《送元二使安西》以酒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目送别。
学生在这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迁移性拓展中,开阔视野,强化语文实践。
再结合本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古诗句送给即将分离的老师、同学。
通过这样一个环节,既达到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古诗,拓展课外的古诗内容,丰富学生的积累,又以诗引诗,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受友情的可贵。
学情分析: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本方法。
所以,本课教学,重在迁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而不像以前学古诗词那样,做过多详细讲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学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体会情境,感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领悟词中的表达方法。
2、回顾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感受诗中朋友情谊和离愁别恨。
同时比较不同表达方法。
3、拓展引入别的送别诗,丰富文学积累,同时以词引诗,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受友情的可贵。
最新走进送别诗(小学)优秀PPT课件
(三)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1.标准:法律上是否规定了一定的名称
2.分类
无名合同适用法律规则小结:
(合1同)、有租名赁合合同同又、称12承..适参典揽用照型合《适合同用合同。同《,法合1》同5总法类则》合规分同定则:、如买卖
(2)无名合同又称单行为法非最典相型类合似同的规。定
3.区分意义
适用的法律规则不同
诗意诗情11古诗用什么方式送别抓住了哪些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酒送别朝雨客舍以歌送别踏歌声桃花潭水依依不舍以话送别黄云白日曛北风依依不舍芙蓉楼以志送别寒雨江水12不同点送别的方式所抓景象不同相同点都是抓住景物来表达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19宋代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走进送别诗(小学)优秀
送元二使安西
(二)合同的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 的和宗旨
3.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表示一致 的协议
(1)合同的要素: A.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 B.各方当事人须作出意思表示 C.各个意思表示是一致的 D.须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进行协商,形成合意
(二)合同的特点
3.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意思表示行为) 婚姻、收养、遗嘱、代理
事实 行为
无因管理、不当得利行为
侵权行为、违约行为 先占、添附、拾得、发现等行为 创作、发明行为
练习
下列哪种情形中,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 同法律关系? A.甲拾得乙遗失的一块手表 B.甲邀请乙看球赛,乙因为有事没有前 去赴约 C.甲因为放暑假,将一台电脑放到乙家 D.甲鱼塘的鱼跳进乙鱼塘 答案:C
(二)主要内容
1.主体的相对性 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
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 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A.仅在特定人之间发生 B.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合 同上的请求和提起诉讼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送别诗一组
一、谈话引入师:孩子们,你们有父母在外吗?有多少位?师:那在父母外出的时候,你们去送过行吗?师:那送行中,在要与爸妈分别的时候是什么情景呢?谁敢说说与大家分享呢?师:家人离别,千言万语,依依不舍,情景感人。
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
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解诗题师: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
师:你知道了地点。
(播放课件)同学们,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师:你知道了送别的对象。
(孟浩然三个字变红)大家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师: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有一首同学们很熟悉的诗作《春晓》,你会背吗?。
师:他文采风流、名满天下,是李白非常敬重的师长,也是感情至深的好友,李白曾经写诗给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孩子们,把这个名字读一读,牢牢地记在心里。
师:同学们很善于从题目中掌握信息。
那题目里还有什么你不知道的吗?师:你注意到了,(陵字变红)“广陵”就是咱们现在的江苏扬州,是当时非常繁华的城市。
)这个“陵”字不太好写,同学们看老师把它写一写:“陵”字的左耳旁和山有关,所以常用作地名,“陵”字不太容易写好,请大家跟着老师写一写。
“陵”字是左右结构,而且左旁简单,要写得稍微细长一些,右边上面是个土字,然后一撇,一点,下边是个折文。
请同学们在你的生字本上练写一个。
写好举手让我知道。
2.读诗文(1)师:谁能说一下,我们要学习诗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师:咱们班读书最好的都有哪些同学啊?我要请4位同学来读一读,(快速点4个学生,分配读哪行诗),请大伙听一听,看谁读得最准确。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送别诗词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送别诗词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送别诗词;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离别情感,珍惜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送别诗词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
2. 诗词解析:对两首诗词进行逐句解析,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从修辞、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诗词鉴赏。
4. 诗词吟诵:教授诗词吟诵的基本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吟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诗词;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情感;学会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和情感体验;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创设离别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学习。
2. 诗词背景介绍:介绍送别诗词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
3. 诗词解析:对两首诗词进行逐句解析,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从修辞、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诗词鉴赏。
5. 诗词吟诵:教授诗词吟诵的基本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吟诵。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意境理解和情感体验。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诗词鉴赏和吟诵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诗词标题及作者2. 诗词背景介绍3. 诗词解析4. 诗词鉴赏5. 诗词吟诵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诗词,并理解其意境和作者情感。
2. 任选一首诗词,进行鉴赏分析,不少于300字。
3. 搜集其他送别诗词,进行吟诵练习。
走进送别诗
《走进送别诗》群文阅读设计执教者:连城县朋口中心小学罗祺娟议题:诗人如何表达送别时的离情别绪选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和《唐诗三百首》。
教学目标:1. 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五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 能说出诗人是抓住哪些景象来表达情感的,并体会送别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学会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老师现在特别珍惜和你们共同度过的这节课,珍惜每一分钟每一秒,谁知道为什么?(板书:别)那么同学们珍惜现在的课堂上的每分每秒吗?我们现在都有同样的感觉,那么我们怎么去做呢?那好,我们开始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1.“别”可以组哪些词?(板书“送”)齐读。
(亲朋好友走舍不得呀)再齐读。
2.你们家都来过亲朋好友吧?回忆一下都是怎么送别的?3.听了你们的话,我很感动,这是我们现代人送别我们亲友的,但是我们的古代人是怎么送别呢?4.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古代诗人的诗文中去,去感受一下他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解诗题师: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生:我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生:我从“送”这个字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
生:我还知道他们是在黄鹤楼送的。
师:你知道了地点。
(播放课件)同学们,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生:我知道李白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知道了送别的对象。
(孟浩然三个字变红)大家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生:也是大诗人。
师:同学们很善于从题目中掌握信息。
读古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解诗题”(板书:解诗题)2.读诗文(1)师:谁能说一下,我们要学习诗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练习读古诗。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走进送别诗
《走进送别诗》教学设计③教学目标:1. 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五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 通过赏析送别诗,让学生感悟诗人的独特情怀。
3. 了解古人送别的各种形式,理解以真情相送的真正内涵。
教学重难点:了解古人送别的各种形式,理解以真情相送的真正内涵。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前预习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别)这是一个什么字?可以组哪些词?(板书“送”)齐读。
别离:离别,比较长久地跟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
(我们即将长久地不见面,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话别:别离前聚在一块儿谈话。
不忍离去。
分别告别送别:送行永别、诀别:多么悲壮的场面!惜别:舍不得分别。
多么依依不舍!2.你们家里都来过亲朋好友吧?回忆一下都是怎么送别的?3.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
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古代诗人的诗文中去,去感受一下他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别董大》1.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侧板书: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感情)2.解诗题齐读诗题。
你知道了什么?(高适送别董大,简介背景)(写作背景: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
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
当时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
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送别诗欣赏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 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 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 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 只要我们学会珍惜 离别将不再是忧伤
主题诗歌欣赏—送别诗
执教者 戈丽红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 /乘舟 /将欲行 忽闻 /岸上 /踏歌声 桃花 /潭水 /深千尺 不及 /汪伦 /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பைடு நூலகம்/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写作背景:
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尉,后来因事 被贬谪岭南,在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 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毁,再次被 贬为龙标县蔚,龙标镇非常偏僻,曾有 许多的官员被贬于此地。他一生壮志未 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能不孤单,苦 闷呢?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思如(
相思如( 相思如(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 王 昌 龄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自主学习、探究: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课前查阅到的资料和注释, 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想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出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 烟 孤 唯
人 花 帆 见
西 三 远 长
辞 月 影 江
黄 下 碧 天
鹤 扬 空 际
楼, 州。 尽, 流。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 北 莫 天
里 风 愁 下
黄 吹 前 谁
云 雁 路 人
白 雪 无 不
日 纷 知 识
曛, 纷。 己, 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 客 劝 西
城 舍 君 出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作业:
1、有感情地吟诵你喜欢的 送别诗; 2、发挥想象,选择一首送 别诗把古诗中动人的友情写 出来。
唐 王 昌 龄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送别诗
《赠汪伦》 《送元二使安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走进送别诗
纪映娜 汕头市世贸实验学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学古诗五步法:
解诗题 知诗人 读诗文 解诗意 悟诗情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
朝 青 更 阳
雨 青 尽 关
浥 柳 一 无
轻 色 杯 故
尘, 新。 酒, 人。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 忽 桃 不
白 闻 花 及
乘 岸 潭 汪
舟 上 水 伦
将 踏 深 送
欲 歌 千 我
行, 声。 尺, 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