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民族中兴 打造和谐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力民族中兴打造和谐空间
发表时间:2010-11-17T15:46:24.14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7月上旬刊供稿作者:赵吉平
[导读] 董子园景区隶属于德州经济开发区
赵吉平(德州经济开发区东艺园林有限公司)
摘要:董子园景区隶属于德州经济开发区。整个景区以儒家文化为主题,创意主旨是“民族中兴,天下大治”。传统建筑古朴、简洁、大气。以董子读书台为核心,激励后人刻苦努力。生态园林,董子文化街更是体现出人文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尊重自然规律和人文精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将成为未来董子园的主导方向。
关键词:董子园风格特点配置
1 概况
董子园景区隶属于德州经济开发区。这座全国闻名的古迹,民国期间,由于连年战乱,年久失修,遗址成了一片废墟。建国后,因市政建设而将土台拆除。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民风民俗的渊源和精神寄托,是形成城市风格和人文特征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传承古代文明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德州现存或消亡的所有文物古迹中,历史悠久、价值最高的当属董子读书台。自上世纪90年代末,一批热心于德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识之士奔走呼吁,提出复建董子读书台。2007年1月14日,在德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关于复建德州董子读书台”的议案,作为该次会议的第一号议案获得通过。德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事业,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决策部署,自2007年9月,开始动工,总占地743亩(从东风路桥到三八路),投资5亿元,是德州市政府2009年旅游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德州市十大风景区之首。
2 总体风格
整个景区以儒家文化为主题,创意主旨是“民族中兴、天下大治”,大力弘扬儒家思想文化,同时,通过宣示董子读经“三年不窥园”的精神,鼓励青年刻苦努力,成为“贤良方正”的栋梁之材。景区以董子读书台为主景,以沙王河水系为脉络,台临水建,景随水出。所有人工景观为传统建筑,灰白色调,体现古朴、简洁、大气的汉代建筑风貌。西侧的董子文化街和东侧原生态园林,因河相连,临河相守,体现出人文建筑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相和谐的城市景观。
3 布局特点
董子园划分为5个区域。中心为柳湖区,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区域,沿湖设有游廊、舫、游船码头等,空间开阔,景观丰富,将公园的各个区域连为一体。西边为董子文化街,如果说董子读书台风景区是整个德州经济开发区旖旎风光中一尊王冠的话,那么,董子文化街就将是其上面最为耀眼绚丽的一颗明珠。东边是柳湖书院。东南方位是“春晖园”。北边就是公园的主体建筑董子读书台、是园内各处的视觉焦点。
4 建筑
园内的建筑包括“三策固本”水上牌坊以及公园内西部董子文化街、柳湖书院、“繁露广场”、“聚贤阁”、“安德亭”、“广仁楼”、“弘义楼”、“崇礼楼”、“汇智楼”、“明信楼”、“春晖园”、“柳湖”、“柳亭”、“学而”、“神思”、“逸兴”、“不窥园”、“天和桥”、“人和桥”、“地和桥”、“立心亭”、“正谊桥”、“明道桥”、“繁露堂”、“春秋舫”等,现已全部建设完工,对外开放。
4.1 董子文化街建筑群董子文化街位于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南起东方红路,北至三八路,西部是德州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和商务中心,东边是占地600亩的董子读书台风景区,董子文化街就坐落在景色秀美、文化积淀深厚的风景区内。该项目占地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
5.512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5亿元。
该项目是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和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指示精神,以弘扬德州历史文化为主旨,以董子读书台建筑群为主景,以儒家文化思想为主题,是董子读书台景区的重要配套工程。项目借助沙王河水系,结合水岸两侧自然地形地貌,规划设计了富有江南秦淮特色的仿古文化商业区,着力展现中国古文化和德州特色地域文化,文化街以徽式建筑为主体,以灰、白为主色调,黛瓦白墙,明间大窗,凸显了传统商业业态和现代商业业态共存,古建筑风格与当今设计理念有机融合的杰出设计思想,与董子读书台建筑群浑然天成,十分协调。整条商业区南北方向长约1000米,2-3层的建筑用三条街道分为面向东西的五个营业街面,其中西街拔地而起,在一层之上形成了宽约15米、长约200多米的“天街”,这种街区模式在德州及周边堪称首创。沿河5栋楼,以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中五常来命名,分别是“仁、义、礼、智、信”。董子文化街共分为名人字画区、红木家具根雕奇石区、古玩与民俗艺术区、金银珠宝玉器区、美食茶艺区、商业商务服务区等六个具有不同业态特色的大区。涵盖了名人字画、古玩奇石、红木家具、黄金首饰、珠宝玉器、德州黑陶、邮票磁卡、文化用品、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剪纸泥塑、工艺美术品、民俗艺术品以及古典茶楼、现代酒吧、特色餐饮、地方名吃、地方特产等文化艺术各个层面,同时招驻文化中介、画院画廊、文物鉴赏机构、拍卖公司、广告设计公司、文艺演出公司等,设立省内外知名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等文化名人工作室、创作室、艺术家公寓等,还有2600平方米的德州美术馆和2000多平方米的贵宾接待室、报告厅、书画展示大厅和拍卖交易大厅等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成为我省、我市艺术家的重要活动场所,同时可以辐射北至京津、南至济南、西至石家庄,成为德州市民及周边地区新的旅游休闲、文化交流、购物娱乐的首选之地。
4.2 不窥园古建群在该园中心地带的水面叫柳湖。湖中心的小岛为“不窥园”区,在岛上仿照苏州园林建造一个巧夺天工的小园子。(董仲舒读书专心刻苦,三年没有去过自己的后花园,留下了“目不窥园”的典故。)有三所建筑“学而”“神思”“逸兴”,是个以茶会友的地方。与湖心岛相连的有三座桥,连接湖心岛与文化街的叫人和桥,远处的廊桥叫“天和桥”,连接湖心岛与湖心小亭子的桥叫地和桥。中国老百姓讲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董仲舒也讲“天人合一”。湖心的小亭子叫数帆亭,清代,德州诗人田香城(田雯之弟)在柳湖岸边兴建了“数帆亭”。岸边的石舫叫春秋舫,“舫”即船,承载历史,继往开来。董仲舒著作为《春秋繁露》,春秋又有时代变迁、历史发展的意思。
4.3 柳湖书院柳湖书院,为研究董子文化提供场地场所,是个集大型会议,学术研讨、创作于一体的地方。
清乾隆年间德州走出了一代才子卢见曾(1690年-1768 年)。据说,卢见曾非常喜欢家乡的醇儒书院,致仕归里时,总是与家乡的文人名士结社于读书台,饮酒赋诗,相互唱和。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卢见曾以老病告归故里,时年72岁,不曾想五年后又被人诬告,第二年以“盐引案”被论斩。卢见曾高迈入狱,死于狱中,年78岁。三年后,大学士刘统勋为其昭雪。不见城西旧柳湖清初,醇儒书院再度衰落。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山东督粮道朱廷桢对书院重加修葺,又筑亭植柳,延师课士,学子们不仅在书院中读书习文,而且还吟咏唱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