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极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38493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0.png)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中感悟掌握化学知识与化学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2)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新知识,初步形成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小组合作的乐趣,并从中总结经验以获得自我探究的乐趣;
(4)通过含铁物质在电路板制作、废液的回收、腐蚀液制备等过程中的应用,形成从化学角度解决绿色、循环、经济等实际问题的意识,感受学科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铁离子和亚铁离子检验
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相互转化
铁元素的价态二维图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dea6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a.png)
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所选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课程类型新授课课程时长40分钟教材分析地位:本节课的内容位于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铁是高中学习中唯一的一种过渡元素的代表,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它与我们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承前:在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第二章《钠及其化合物》学习基础上,铁及其化合物是本章节学习的第二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扩展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并深化学习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内容,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启后: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有助于形成多角度研究元素性质的思路,为后续铝单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对于强化学生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变化角度认识物质性质及其转化的意识和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有对新知识的认知,又有对已有知识与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因此它在教材知识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中,学生元素价态观、物质分类观和认知模型观等观念构建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学情分析前在知识学生已经学习过部分铁的化合物的知识,知道了一些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这些物质。
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前面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障碍点学生在制备氢氧化亚铁的理解和实验设计上存在困难。
发展水平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铁的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知道了在制备氢氧化亚铁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适度的推理,建立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教学设计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939cc85ef7ba0d4a733b22.png)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②通过亲手完成探究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实验方法设计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教学目标的分析:1、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也是其他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和落实知识目标是首要的任务。
从必修一中《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内容的基础性、现代性和实践性。
这一课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一目标中也突出了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
2、过程与方法。
这以课时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探究性,体现了以学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并形成意义建构的素质教育思想。
注重学生能力和科学方法、科学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
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而且明确列出“活动”的具体形式:学生亲手完成探究实验,强调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它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求教师要不断地从社会生活和新的科技发展中吸取新鲜的信息,以创设更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3281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c.png)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素材1. 实验材料•FeSO4·7H2O•Na2CO3•FeCl3•NaOH•稍微大点的试管•滴管•洗净的玻璃棒2. 实验原理当FeSO4·7H2O与Na2CO3反应时,会产生沉淀,并观察是否满足化学反应的条件。
当FeCl3与NaOH反应时,会形成棕黄色沉淀,并观察是否满足化学反应的条件3. 实验步骤① FeSO4·7H2O与Na2CO3反应1.取出稍微大点的试管,加入3mL浓度不超过0.2mol/L的FeSO4·7H2O溶液。
2.用滴管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不超过3mL),并充分搅拌。
3.观察反应产物是否满足化学反应的条件。
② FeCl3与NaOH反应1.取出稍微大点的试管,加入1mL浓度不超过0.2mol/L的FeCl3溶液。
2.用滴管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不超过1mL),并充分搅拌。
3.观察反应产物是否满足化学反应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1.了解铁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掌握铁的电子排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3.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规律三、教学过程1. 铁及其化合物的常见应用•铁元素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如生产铁路、汽车、钢轨等•铁的一些化合物在汽车排放中用作催化剂,如FeSO4•聚硫酸铁是良好的净水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2. 铁的电子排布及其物理性质① 铁的电子排布铁的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6② 铁的物理性质•铁具有很强的磁性,可以吸引其他铁件纵向排列成一个整体•铁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和韧性,是一种理想的造型材料3. 铁的化学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① 铁与非金属元素反应铁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铁加氧化物会生成Fe2O3。
② 铁与酸反应铁与氢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如2HCl + Fe → FeCl2 + H2↑③ 铁与碱反应铁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如2NaOH + Fe → Na2FeO2 + H2↑④ FeSO4及其盐的性质•FeSO4是一种浅蓝色的结晶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eSO4溶于水中能形成复盐,如FeSO4·7H2O•FeSO4用于制备其他铁的化合物,如用于制备氰化铁4. 实验操作与分析① FeSO4·7H2O与Na2CO3反应•反应前,FeSO4·7H2O的颜色为浅蓝色,Na2CO3为无色的溶液•向FeSO4·7H2O中加入Na2C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15eca31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2.png)
(2)铁盐的氧化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3 mL FeCl3溶液 加入试管中,加入 几小块铜片,振荡, 过一会儿,观察现 象
_铜__片___不__断__溶_ _解__,_溶___液__由__棕_ _黄__色___逐__渐__变_ _为__浅___绿__色_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_F_e_3_+_具__有__氧__化___性__。 _2_F_e_3_+_+_C_u_=_=_=_= _2_F_e_2_+_+_C_u_2+
【实验过程和结论】 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单质的还原性 ①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CuSO4溶液,再将一段 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
②现象:_铁__丝__表__面__有__红__色__物__质__生__成__ ③__解__释__(_含__离__子__方__程__式__)_:___铁____的____还____原____性____强____于____铜____,__把____铜___从__溶__ 液中置换出来,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目的】 1.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2.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 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器材及试剂】 器材:试管、胶头滴管 试剂:CuSO4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 、KMnO4酸性溶液、KSCN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蒸 馏水、锌片、铜片、铁粉、铁丝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新2024秋季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实验活动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新2024秋季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实验活动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f2e96b7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9.png)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实验活动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实验观察铁及其化合物的宏观性质(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理解这些性质与其微观结构(如离子类型、化合价等)之间的关系。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实验操作,观察铁及其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转化反应,理解化学变化中的守恒思想和平衡原理。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基于实验证据,运用逻辑推理构建铁及其化合物性质变化的模型,并能用此模型解释实验现象。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观察与记录。
•理解铁离子(Fe²⁺、Fe³⁺)的检验方法及其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准确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用化学原理进行解释。
四、教学资源•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铁及其化合物》相关内容。
•实验器材与试剂:铁粉、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硫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滴管等。
•实验安全手册与防护措施。
•多媒体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现象)。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讲授法与讨论法结合: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及结论。
•观察记录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通过展示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如铁制品、补铁剂、铁锈等),引导学生思考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本次实验活动的主题。
•明确目标:简要说明实验活动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d5d08c99b84ae45c3a358cb8.png)
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铁极其化合物的性质》。
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涉及到金属材料中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以及检验铁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之前的课时分别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通过理论分析出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
本节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用化学实验清晰的展示铁及其化合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透过实验现象去了解、认识和总结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学生将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观察铁、铁盐、亚铁盐的实验现象,从微观上找到铁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区别与共同点,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直观的观察到不同物质反应的现象,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实验现象,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熟练掌握合金性能的调节方法,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不同合金性能调节方法的理解,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熟知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课前准备】学生复习铁极其化合物的讲解,预习本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化学实验中常使用的实验器材有哪些,并加以思考;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堂中需要使用的图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人类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铁器。
铁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f5a440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d.png)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辨别铁盐和亚铁盐溶液的颜色,学会Fe3+、Fe2+的检验方法,了解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规律。
(2)能设计并完成Fe2+、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体会理论知识在探究物质性质上的具体作用。
(3)应用Fe2+、Fe3+相互转化的条件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化学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
(4)通过学习铁及其化合物,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5)结合应用实例,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Fe3+的检验方法;Fe2+与Fe3+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Fe2+与Fe3+相互转化的条件;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法学法】问题驱动、方法引导、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魔术导入】上课很辛苦,老师为大家泡了一壶茶,哪位同学想来品尝一下味道怎么样?咦,怎么变黑了。
没关系,老师再把它变回来,又变回了原来的绿色。
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本节课就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学生课前预习并完成导学案观察,思考颜色变化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复习回顾】构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首先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给含铁元素的物质进行分类,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学生分别从物质的类别、化合价角度角度进分析不同价态,推测物质的性质今天我们就具体学习铁盐和亚铁盐,教师引出本节课主题内容行分类,并归纳【问题探究一】问题一:化学来源生活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认真观察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生活中含铁元素的物质很多,分别介绍这些物质在对人们的影响,然后提出问题1.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2.探究补铁剂是否变质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分小组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使用、药品的选择和实验安全。
3.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d49cd25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a.png)
5.教学资源的利用: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部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计划更多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验材料,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化学的乐趣。
2.铁的制备方法
-还原法:铁粉与还原剂反应
-电解法:通过电解熔融的铁的氧化物制备铁
3.铁的化合物
-氧化铁(Fe2O3):铁锈的主要成分
-硫化铁(FeS2):黄铁矿的主要成分
-卤化铁:铁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
4.铁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还原反应: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铁和水
例题3:铁的歧化反应
题目: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铁的产物。
答案:2Fe + 6HCl = 2FeCl3 + 3H2↑,铁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例题4:铁的化合物制备
题目:制备氧化铁(Fe2O3),写出实验步骤并说明实验原理。
答案:实验步骤:将铁粉与氧化剂(如氧气)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4.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方面表现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愿主动发言和提问。对于课程学习,积极的学生会更容易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而内向的学生则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实验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铁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质量。
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053ae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8.png)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从我国古代应用铁的化学史感受中华民族在科技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增强文化自信。
(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一步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并用于解释生产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培养安全意识。
(3)结合应用实例,将铁的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一步认识铁的化学性质。
结合应用实例,将铁的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一、铁的存在1、陨铁:以单质形态存在。
2、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3、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矿石中的铁元素:主要以+2、+3价化合物存在二、铁的发现1、最早人工冶铁制品:春秋初年秦国的铜柄铁剑。
2、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学习任务二】复习初中化学知识,温故知新1、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和(),居于第()位,主要以()和()价化合物形式存在。
在Fe2O3中铁的化合价是(),FeO中铁的化合价是(),Fe3O4中铁的化合价是()。
2、铁在空气中容易(),因为()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学习任务三】铁的物理化学性质【思考与讨论1】结合自身体验,请你说说铁具有哪些物理性质?铁有延展性和导热性。
铁能导电,但其导电性不如铜和铝。
铁能被磁体吸引。
【思考与讨论2】我们学习过铁与一些物质的反应。
你能举些例子吗?铁与氧气的反应,铁与盐酸的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与氯气的反应。
【学生练习】试着完成以下反应【思考与讨论3】金属单质一般与什么物质反应?【小结】一般与非金属单质,水、酸、盐溶液等反应【思考与讨论4】通过钠和水的反应,可知水是一-种较弱的氧化剂。
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b07dc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2.png)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元素常见的化合物;
2.掌握铁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研究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展现分类观、转化观、元素观和氧化还原观点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分析归纳,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思维训练,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双重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内容的开发和有效整合,让学生感受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化学知识魅力,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培养交流合作等意识。
教学重点:从分类观和氧化还原观学习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 Fe2+、Fe3+的转化
教学过程:。
3.1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9083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0.png)
5.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介绍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铁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和分布规律。
6.铁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探讨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血红蛋白合成、氧气运输等,以及铁缺乏症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内容: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铁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铁及其化合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铁及其化合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铁的生锈或腐蚀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铁及其化合物的奥秘。
8.作业布置: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可以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等。
9.教学反馈:准备反馈表格或问卷,以便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和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10.教学指导书:为教师准备教学指导书,其中包括详细的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实验操作指南等,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和指导学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铁的基本概念。铁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Fe,原子序数为26。它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用于建筑、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领域。
【教案】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53a7ac4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c.png)
课题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分类的角度认知含铁物质化学性质,巩固分类观。
2、通过不同价态含铁的转化,认知含铁物质的化学性质,建构二维认知模型。
3、初步学会认知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思维程序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并应用反应理论加以分析。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类研究、性质预测、实验验证、分析总结等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思维和学习的有序性。
2、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体会理论对科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化学学习的分类观、价态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物质性质的研究探讨,培养求真务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积极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
2、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强化体验式学习,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及合作互助的学习意识。
3、通过科学的观点、方法的建构,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科学的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思维方法去学习含铁物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含铁物质价态转化的方法教学方法实验、假设、讲授、讨论、小组汇报、总结教学用具多媒体、化学仪器和实验试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任务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提问】你知道哪些含铁的物质?【ppt】含铁物质的一维坐标【板书】含铁物质的化学性质自由竞答比照师生思维的优劣阅读教材,掌握重要含铁物质的物理性质,认知物质性质。
强化分类观,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条理性和有序性。
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任务二:发现问题建构二维认知模式【提问】预测氢氧化亚铁化学性质,寻找理论支持.【实践】制氢氧化亚铁【板书】一、类别转化Fe2+ + 2OH- = Fe(OH)2↓4Fe(OH)2 + O2 + 2H2O = 4Fe(OH)3检验Fe2+的方法之一【ppt展示】二维坐标基于分类预测氢氧化亚化学性质感知氢氧化亚铁小组汇报展示、交流由异常现象展开新的探究坐标系中落实各物质引入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由点到面的二维坐标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任务三:理论预测实验验证【提问】不同价态的含铁物质能否实现转化?说说你的理论依据【实践】学生选择任务,预设方案,探究不同价态铁的转化途径。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3章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3章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68e29f910ef12d2bf9e749.png)
动手做实验
【实验目的】 1.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2.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器材及试剂】 器材:试管、胶头滴管 试剂:CuSO4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KMnO4酸性溶液、KSCN 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锌片、铜片、铁粉、铁丝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酸性 KMnO4溶液,然后向试管中 加入少量FeSO4溶液,观察 溶液颜色变化。当溶液紫 色褪去时,再滴加2滴KSCN 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__渐溶____变液____为由____无浅____色绿____色__逐__
_酸__性__K_M_n_O_4溶__液__慢__ _慢__褪__色__,_当__溶__液__紫__ _色__褪__去__时__,_再__滴__加__ _K_S_C_N_溶__液__,_溶__液__变__ _为__红__色__
_F_e_3_+具__有__氧__化__性__。__I_-_具__有__ __还__原_性__。__2_F__e_3+_+_2_I_-_=_=_=_=_ _2_F_e_2_++_I_2_
(3)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操作
取3 mL 液加入试 管中,加入几小块锌片,振 荡,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_2_F_e_3+_+_F_e_=_=_=_=_3_F_e_2_+
【问题思考】 1.以铁屑为原料,如何制备 硫酸亚铁晶体?
提示:(1)把铁屑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氢氧化 钠溶液浸两天,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2)把铁屑取出用水洗涤,向铁屑中加入足量稀 硫酸,加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滤除去 不溶性杂质,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不变红,说明 反应液中不含Fe3+。 (3)加热蒸发,出现大量晶体时趁热过滤,即得硫 酸亚铁晶体。
3.1.1铁的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1铁的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db8529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01.png)
- 铁的性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铁的性质讨论,如铁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铁的性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铁的性质展报:要求学生制作铁的性质展报,包括铁的性质、铁的冶炼过程、铁的应用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1.1铁的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铁的性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铁的物理性质:铁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等。
2. 铁的化学性质:铁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
3. 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铁、硫化铁等。
4. 铁的冶炼:铁矿石的炼铁原理、炼铁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变化。
5. 铁的应用:铁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铁的化学性质,特别是铁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以及铁的重要化合物。通过对铁的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铁的基本性质,了解铁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① 铁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等
② 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
③ 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铁、硫化铁等
④ 铁的冶炼:铁矿石的炼铁原理、炼铁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变化
⑤ 铁的应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
在板书设计上,我注重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介绍铁的化学性质时,我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描述铁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在介绍铁的应用时,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展示铁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铁的性质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实验活动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实验活动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69990e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2.png)
任务三 铁元素的检测 4.铁离子的检验
分组实验---学生小结实验现象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再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然后滴加几滴 K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 变红色 。
分组实验---学生小结实验现象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FeCl3稀溶液,然后加入适量铁粉,轻轻振荡片刻, 溶液 变浅绿色 ,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 无明显变化 。 化学方程式: 2FeCl3+Fe=3FeCl2 。 【资料卡片】我国因近有两亿人缺铁,所以开启补铁工程--“酱油工程”。当 然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食补。
金属铁
2.物理性质
银白色、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能导电、具有延展 性、能被磁体吸引
1.与硫反应
Fe − 2e−=Fe2+ 弱氧化剂: 2.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3.化学性质
3.与部分盐溶液反应
强氧化剂: 与氯气反应 2Fe + 3Cl2=2FeCl3
生成Fe3O4
①与水蒸气反应 ②纯氧中燃烧
任务一 铁的价类二维图
拓展应用--木耳中铁元素的检测
KSCN溶液
1 g 黑木耳碎 有机铁
灼烧
5滴
2 滴 溶液变为红色
木耳灰 20mL 2 mol/L 硫酸 浸泡液
FexOy 浸泡1h,过滤
结论:黑木耳中含有Fe2+、Fe3+。
铁氰化钾溶液
2滴 产生蓝色沉淀
补充作业:尽可能多的方法测量木耳中铁元素的含量
课堂小结
1、学生自主书写铁三角
)
A.物质A与不同的氧化剂反应可能得到不同价态的含铁化合物
B.通过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都能生成Fe3O4 C.从物质类别来看,物质B属于碱性氧化物,
专题1(实验活动)铁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化学
![专题1(实验活动)铁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3698cb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a.png)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教学设计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专题1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环节图环节一、情景导入生活情境【回顾1】铁锈蚀的原理及在空气和氧气中加热的现象有何不同?【学生1】铁在潮湿的空气发生碘化学腐蚀,生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教师】原理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学生2】铁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变红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与氧气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其产物是Fe3O4 。
【回顾2】从元素价态的视角分析,铁单质及铁盐检验什么性质?并举例什么。
【学生1】从价态的角度看铁单质具有还原性,铁盐具有氧化性,亚铁盐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学生2】Fe与Cl2反应特点是不论用量多少都生成FeCl3 ,而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 。
【教师】评价、强调。
【预习1】请举例说明铁单质的还原性有哪些具体表现?【学生1】铁单质与强氧化剂(如氯气、硝酸、浓硫酸等)生成高价态铁盐,与若氧化剂(如硫单质、氢离子等)生成低价态的亚铁盐。
【硝酸2】Fe与Br2反应生成FeBr3 ,与I2反应时生成FeI2 ,通过这一事实可以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 强。
【预习2】铁的氧化物与硝酸反应有何规律和特点?举例说明。
【学生1】FeO和Fe3O4与HNO3反应时,除考虑与H+的反应外,还考虑Fe2+被HNO3氧化成Fe3+。
【学生2】Fe2O3、Fe3O4、Fe(OH)3与HI反应时,除考虑与H+的反应外,还考虑Fe3+被I-还原为Fe2+。
【导入】已知铁直接与35%硝酸反应是很快的,但将一小块纯铁放入盛70%浓硝酸的小烧杯中(室温),铁在浓硝酸不溶解。
再用滴管缓慢地向烧杯中加蒸馏水,直加到溶液体积是原酸液的2倍,浓度约为35%,铁在这稀释后的硝酸还是不溶解。
那么为什么浓度从70%慢慢降为35%就不反应了呢?困惑的法拉第拿起玻璃棒,想去翻动一下铁块,看看它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当它刚用玻璃棒的尖端触到铁块时,烧杯里发生了异常现象—铁块迅速地反应起来,就这样这种奇异的钝化现象被法拉第发现了,人们称这个实验为法拉第钝化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活动2 铁极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铁极其化合物的性质》。
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涉及到金属材料中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以及检验铁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之前的课时分别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通过理论分析出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
本节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用化学实验清晰的展示铁及其化合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透过实验现象去了解、认识和总结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学生将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观察铁、铁盐、亚铁盐的实验现象,从微观上找到铁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区别与共同点,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直观的观察到不同物质反应的现象,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实验现象,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熟练掌握合金性能的调节方法,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不同合金性能调节方法的理解,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熟知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课前准备】学生复习铁极其化合物的讲解,预习本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化学实验中常使用的实验器材有哪些,并加以思考;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堂中需要使用的图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人类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铁器。
铁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铁及其化合物具有怎样的性质?应当如何研究呢?投影:铁制的场馆外壳引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到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常见的铁的化合物有:铁、铁盐、亚铁盐、铁离子……讲解: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试管、胶头滴管。
提前准备好实验试剂和金属材料:CuSO4溶液、FeCl3稀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KMnO4酸性溶液、KSCN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锌片、铜片、铁粉、铁丝。
板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三节铁及其化学物一、实验器材及实验试剂的准备试管、胶头滴管、CuSO4溶液、FeCl3稀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KMnO4酸性溶液、KSCN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锌片、铜片、铁粉、铁丝。
讲解:铁单质的还原性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CuSO4溶液,再将一段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
过一会儿取出铁丝,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
讲解: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反应式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这说明试管中的CuSO4溶液和铁单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uSO4+Fe——FeSO4+Cu投影: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CuSO4溶液,再将一段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
板书: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铁单质的还原性讲解:铁盐的氧化性①取3mLFeCl3稀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铜片,振荡,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讲解: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反应式铜片被腐蚀,溶液变为浅绿色。
这说明试管中的FeCl3溶液和铜单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u+2FeCl3——2FeCl2+CuCl2投影:取3mLFeCl3稀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铜片。
板书: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铁盐的氧化性讲解:铁盐的氧化性②在一支盛有3mL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再滴加3滴KI溶液,观察现象。
然后向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讲解: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反应式淡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底部有蓝紫色固体析出。
向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有络合物产生。
2FeCl3+2KI——2KCl+2FeCl2+I2投影:在一支盛有3mL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再滴加3滴KI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板书: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铁盐的氧化性讲解: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③取3mLFeCl2稀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锌片,振荡,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讲解: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反应式有黑色单质铁生成,溶液变为无色。
发生了置换反应。
FeCl2+Zn——ZnCl2+Fe投影:取3mLFeCl2稀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锌片。
板书: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3)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讲解: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④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当溶液紫色褪去时,再滴加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讲解: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反应式滴加2滴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
KMnO4酸性溶液和FeSO4溶液生成了铁盐。
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2MnSO4+8H2O+K2SO4投影: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再滴加2滴KSCN溶液。
板书: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3)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讲解:铁离子的检验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然后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讲解: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反应式溶液变血红色。
铁盐会和KSCN反应。
FeCl3+KSCN——[Fe(SCN)]Cl2(血红色)+KCl投影: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然后滴加几滴KSCN 溶液。
讲解:铁离子的检验(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FeCl3稀溶液,然后加入适量铁粉,轻轻振荡片刻,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讲解: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反应式加入适量铁粉后溶液变绿。
滴加几滴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
2FeCl3+Fe——3FeCl2FeCl2+2KSCN——Fe(SCN)2(无色)+2KCl投影: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加几滴FeCl3稀溶液,然后滴加几滴KSCN 溶液。
板书:三、铁离子的检验KSCN溶液和铁离子会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KSCN溶液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无色物质,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铁离子。
设疑:以铁屑为原料,如何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投影:播放视频讲解:常用的还原剂KI是常用的还原剂,能被氧化生成I2。
淀粉溶液遇I2变蓝。
另外,H2S、NH3、H2、C、Si、SnCl2(氯化亚锡)、H2C2O4(草酸)也都可以做还原剂。
练习:1.填写下列横线FeCl3是______色,FeCl2是______色,KSCN是______色。
铁单质具有_________(还原性/氧化性),铁盐具有_________(还原性/氧化性),亚铁盐具有____________(还原性/氧化性)。
投影:铁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讲解:FeCl3是黄棕色,FeCl2是浅绿色,KSCN是无色。
铁单质具有还原性,铁盐具有氧化性,亚铁盐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
练习:2.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A.稀硫酸B.CuSO4溶液C.Fe2(SO4)3溶液D.AgNO3溶液投影:铁的化学性质,铁具有还原性。
讲解:选项A中,铁和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故A错误;选项B中,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铜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B错误;选项C中,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没有气体生成且溶液质量增加,所以符合题意,故C正确;选项D 中,铁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银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误。
因此选C。
练习:3.下列化合物不可能由化合反应制得的是()A.FeCl2B.NaHCO3C.Cu(OH)2D.Fe(OH)3投影:化合物的制得过程。
讲解:选项A中,物质可以通过铁和氯化铁的反应制得,故A错误;选项B中,物质可以通过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合反应制得,故B错误;选项C中,物质不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因为氧化铜和水是不会反应的。
只有通过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制得氢氧化铜,故C正确;选项D中,物质可以通过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和水化合反应制得,故D错误。
因此选C。
练习:4.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一定显红色的是()A.生了锈的铁块放入稀H2SO4中B.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C.FeO放入稀HNO3溶液中D.Fe放入HNO3溶液中投影:合金的概念辨析。
讲解:选项A中,生了锈的铁块放入稀H2SO4中,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再与Fe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示红色,故A错误;选项B中,铁粉过量,铁离子被铁还原成亚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示红色,故B错误;选项C中,FeO 和稀HNO3反应会产生三价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溶液会显示红色;选项D中,Fe如果和过量的稀HNO3反应,会产生二价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示红色。
因此选C。
投影: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