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通过对几种小动物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习惯,了解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对小动物的照顾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汇报、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观察和探究活动,了解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照顾和保护措施。
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师准备:教学PPT、小动物实物或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生准备:小动物实物或图片、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等。
通过观看教学PPT中的小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观察一种动物。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名称,并简要描述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观察小动物?如何观察小动物?讲解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和步骤:选择一种小动物(如蚂蚁、金鱼等),观察它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
可以采用实验、观察、询问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究。
展示观察记录表范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填写观察记录表。
小组合作: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和探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汇报交流: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和探究过程,其他组员可以补充或纠正。
教师点评并总结各组的探究成果。
情感升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观察小动物?”“如何保护小动物?”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和情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提出对所观察的小动物的照顾和保护措施。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保护小动物的标语或图画,并互相评价和交流。
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观察小动物的重要性和方法。
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所选择的小动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观察叶》这一课。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美丽的树叶。
《观察一种动物》(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够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触碰产生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等。
3.知道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行。
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
2.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蜗牛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
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难点:能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教学准备】小组:白玉蜗牛一只、珍珠棉板、棉签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谈话: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啊?2.创设情景:小蜗牛今天来到我们的教室是有事想请大家帮忙,动物园要举办一场运动会,小蜗牛也想参加,但之前它从来没有参加过,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它想请小朋友陪它一起去,帮它成功参加运动会。
二、观察蜗牛身体1.来到报名处小兔给了小蜗牛一张报名表,报名表的第二栏要填小蜗牛的照片,可小蜗牛没有带照片怎么办?(预设:画一画)2.学生分组观察,单独完成报名表。
注意:观察时我们要保持安静才能够观察仔细画的更像。
3.展示一下设计的报名表(巡视中挑选学生绘制的蜗牛,进行分享说一说画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结合几位画的好的部位组合蜗牛的简图画在黑板上。
)3.看来大家观察的都很仔细,把小蜗牛身体相对应的部位都画了出来。
(一对长触角、一对短触角,其中眼睛在长触角上,短触角中间有它的口,它还有个厚厚的壳、软软的身体。
)1.请大家对照黑板,检查自己给小蜗牛画的画像,给大家1分钟时间修改,看看有没有画遗漏的部分请及时补上。
教科版一下科学《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教科版一下科学《观察一种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一下科学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一种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动物的图片和观察记录表,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观察植物的内容,对观察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但观察动物可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学生对本课内容感兴趣,但可能对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学会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特征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种动物的图片和观察记录表。
2.准备动物模型或实物,方便学生进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多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
提供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记录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和问题驱动法进行观察和思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和爱护环境。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保护动物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科学思维。
《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观察一种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观察动物的重要性,并通过观察掌握动物的习性、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常识。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观察动物的目的和方法,掌握有效的观察技巧。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外貌、行为、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征,准确描述并总结归纳。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过程,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观察动物的相关资料、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学生观察时进行参考。
2、准备好观察记录表格,让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总结。
3、准备好有关动物的生态知识和习性,以便在课堂上做相关的讲解和引导。
4、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方便学生进行观察。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观察一种动物”的主题,解释观察动物的重要性和目的。
2、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观察过哪些动物,以及观察动物的感受和收获。
3、通过观察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观察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观察动物,从外貌、行为、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观察。
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3、引导学生学会用观察记录表格记录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三步:实地观察动物1、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动物园等地方实地观察动物,让他们亲眼看到动物的生活状态。
2、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观察任务,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动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3、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观察和总结。
第四步:总结归纳1、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格,总结分析所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让学生交流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梳理归纳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动物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关爱动物。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1.蜗牛技能大比赛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四种材料,白纸、塑料片、细线和竹棒,看一看蜗牛能不能在这些物体上爬行。小组内先每人选择一样材料进行观察,然后可以组内相互交换观察。
2.分发材料,学生观察。
研讨:1.蜗牛在白纸、塑料片、细线和竹棒上都能爬行吗?
2.在爬行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3.蜗牛爬行本领这么大,与什么有关呢?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蜗牛的爬行与身体特点相关性。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
回顾、描述自己寻找蜗牛的过程,以及饲养蜗牛的发现。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活动二:
1.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观察蜗牛的身体,并将其画在活动图册上。
2.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并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
活动三:
借助放大镜,分别观察蜗牛在白纸、塑料片、细线和竹棒的爬行情况,并思考为什么蜗牛有这么大的本领。
观察内容:1.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
2.3分钟以后,分发放大镜,并提示,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加仔细地观察。
3.3分钟以后,老师要再奖励画完蜗牛的小组一个材料,可以用棉签轻轻触碰小蜗牛,注意一定要轻,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
研讨:1.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2.用棉线轻轻触碰小蜗牛,小蜗牛有什么反应?
板书
设计
3.观察一种动物(蜗牛)
教学
后记
学习
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满足蜗牛生存需要。
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知道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缓慢爬行,并留下爬行的痕迹。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第3课,是在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后,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蜗牛)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本课也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观察蜗牛的身体,通过观察,学生知道蜗牛的身体结构;第二部分为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和运动,通过使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帮助学生知道蜗牛的应激反应、运动特点。
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是完成第一部分:观察蜗牛的身体,活动二放下一个课时。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他们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故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放在观察蜗牛的身体。
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一年级学生基本能运用多感官观察。
但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在观察中往往会先注意到蜗牛的运动。
此外,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认识了较多的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细致的观察。
虽然一年级学生已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他们仍在科学记录方面未能做到真实性,有部分学生会物体拟人化,未能做到如实记录。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说出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两对触角、眼睛、口等器官。
2、科学探究目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能用简单的图示,如实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关于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蜗牛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说出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口、两对触角、眼睛等器官。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图示,如实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四、教学准备每人1只蜗牛、记录表。
《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蝴蝶等小动物特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小动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观察一种动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观察小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通过实践活动,他们不仅掌握了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还能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分析蝴蝶的特征,说明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3.环境观念:通过观察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4.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展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5.团队合作:在小组合作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观察小动物的基本方法,如使用放大镜、观察盒等工具进行观察;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盒等工具时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提前做好工具使用的培训,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观察。
针对以上反思,我认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观察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在观察前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技巧;
2.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置有趣的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观察一种动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小动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动物的奥秘。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案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案导言动物教学是生物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结构、生态和适应能力。
对于教育者来说,一个好的动物教学设计教案至关重要,它能够提供具体的指导、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通过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案,探讨其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并对其优点和改进之处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这个动物教学设计教案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1. 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特征,并能够根据这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 掌握动物结构和生理适应能力的基本概念。
3. 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物的基本分类特征: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学生可以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动物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
2. 动物的结构和生理适应能力:通过观察一些具体动物的骨骼、肌肉和器官结构,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如鸟类的羽毛和飞行适应能力,鱼类的鳞片和呼吸器官等。
3.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通过观察动物的食性、捕食关系和生活环境,学生可以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如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1. 观察和实验: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器官结构,以及它们的行为习性,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测量不同动物的速度、力量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观察和研究动物。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动物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外部特征、结构和适应能力,然后向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
3. 多媒体资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展示一些特殊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知道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缓慢爬行,并留下爬行的痕迹。
2.科学探究目标
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能使用触角、腹足等词汇描述观察到蜗牛的结构。
学情分析:
学生面对动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校园里的小动物,对于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详细的了解。虽然他们对蜗牛这种动物充满着好奇,但可能有学生会害怕,不敢触碰。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蜗牛进行仔细观察。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文字能力还是非常有限,指导学生利用画图记录的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对于动物观察的浓厚兴趣,学会细致观察,交流倾听,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体。
2.分发材料,学生观察。
五、探究新知:
1.蜗牛在玻璃片、菜叶、线绳和树枝,上都能爬行吗?在爬行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2.蜗牛爬行本领这么大,与什么有关呢?
3.除以上这些以外,大家观察时还有什么其他发现呢?
六、课外延伸
1.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我要考考大家,看这小动物是蜗牛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小结。
请同学根据刚才的观察为老师画的蜗牛贴部位名称。
是否正确,请观看幻灯检验小结。
四、探索:观察蜗牛的爬行
1.同学们太厉害了,发现了这么多特点。今天我们观察的蜗牛和我们大家一样厉害,下面请蜗牛为我们表演。但我们可要做文明观众,观察时保持安静。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四种材料,透明塑料盒、树枝、线绳和菜叶,看一看蜗牛怎样在这些物体上爬行的。蜗牛直接放入塑料盒内了,每小组再各选择一样材料进行观察就可以了,然后可以组间相互交换观察。
一年级观察一种动物科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观察一种动物科学教案设计一年级观察一种动物科学教案设计:蜗牛科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2. 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3. 学习如何正确照顾和保护蜗牛。
教学目标:1.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蜗牛的存在,并提问他们有关蜗牛的问题,例如蜗牛是什么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猜测关于蜗牛的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实践观察:1. 准备若干只蜗牛,并放在透明容器中供学生观察。
2. 学生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并观察它们的移动速度和方式。
3. 学生记录他们观察到的蜗牛的特点和行为。
讨论和归纳:1.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蜗牛的食物来源、生活环境和生长过程。
2.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蜗牛的特点,例如软体动物、壳的作用等。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只蜗牛,并提供透明容器和适量的土壤。
2. 学生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土壤,并放入蜗牛。
他们将观察蜗牛的日常行为和饮食习性。
3. 学生需要记录并观察蜗牛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以此来进行比较。
总结和反思:1.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并强调蜗牛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照顾它们。
3. 学生写一篇观察蜗牛的小结,包括他们的观察结果、感受和学到的新知识。
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关于蜗牛的图片或信息,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 学生可以进行绘画活动,画出自己理想中的蜗牛家园。
3. 学生可以组织一次蜗牛观察活动,邀请其他年级的同学参加。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能力。
2. 查看学生记录的观察结果和小结。
3.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能力。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帮助一年级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第3课《观察一种动物》教案计(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动物单元的第三课,前两课学生学会了观察动物的生存环境、观察校园里的动物,在此在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对动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观察方法对蜗牛进行观察。
同时也为第四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做铺垫。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观察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处在启蒙阶段,在学生的了解中观察就是用眼睛看。
没有元认知的经验指导他们去从整体到部分、从静态到动态的去观察小动物。
这些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
如果不能有效的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科学的观察方法,对于学生教育活动仅仅停留在热闹上面。
如何通过一节一节的观察课,让学生有所沉淀、有所收获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让学生把对动物天然好奇心这一心理基础进行深化。
深化成对于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和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这些情感目标上。
这些离不开学生对动物好奇,而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对这一阶段,对于会动小动物仍有很大的兴趣,既可以保证学生能保持一定的持续时间,也能保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蜗牛的身体由两对触角、口、壳、腹足、眼睛等组成。
2、明白蜗牛会运动及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等生物特征。
科学探究: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及借助工具对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
科学态度:培养对蜗牛等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通过对蜗牛的观察培养起小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及工具对蜗牛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对蜗牛进行持久细致的观察。
【教学准备】小组:蜗牛1只(饿)、蔬菜叶(胡萝卜、黄瓜、白萝卜、紫甘蓝、莴笋叶、苋菜叶“做成片状”)、食物盘1个、大蒜颗粒、放大镜1个、记录单、铁圈1个。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呈现前认知: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他呀有点害羞,还很胆小,不愿意轻易和大家见面。
小学科学23《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23《观察一种动物》(教案)观察一种动物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学习中,观察动物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动物的外形、行为和生活习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本课以观察一种动物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和准确地观察动物的外表特征。
2. 学生能够描述动物的行为和习性。
3.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推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展示板或幻灯片,呈现不同种类的动物。
b. 图片或实物,展示所要观察的动物的外表特征。
2. 学生准备:a. 笔记本和笔。
b. 观察动物的工具,如放大镜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分钟)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动物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学生对观察动物的兴趣。
步骤二:呈现观察对象(10分钟)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选出一种适合观察的动物,并在展示板或幻灯片上展示该动物的图片。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该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引发学生对该动物的好奇心。
步骤三:观察动物的外表特征(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该动物的实物或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帮助学生更加仔细地观察。
步骤四:描述动物的外表特征(20分钟)教师让学生根据观察所得,用笔记本写下动物的外表特征描述。
同时,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并补充彼此的观察结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步骤五:观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例如: 动物的食物来源、活动方式、休息和睡觉的方式、繁殖方式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动作、音频和视频资料,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情况。
步骤六:描述动物的行为和习性(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观察所得,用笔记本写下动物的行为和习性的描述。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3《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3《观察一种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生物”的第3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一种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对于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
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使描述更加具体、生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描述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本节课相关动物的特点,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观察一种动物,了解其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如体型、颜色、斑点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更准确的描述。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饮食、睡眠、运动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更准确的描述。
观察一种动物科学教案一年级
观察一种动物科学教案一年级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识别一些基本的动物,如狗、猫、鸟、鱼等。
2.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形态、生活习性、食性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动物。
3.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动物模型。
如何让学生对不同的动物进行认知和区分。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5分钟)教师会将一些动物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的动物,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都叫什么名字吗?”“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习材料(20分钟)教师将各种动物的特点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如狗是一种友好而忠诚的动物,会很好地保护主人;猫是一种独立性强、喜欢自由的动物;鸟会飞,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动物等等。
学生要注意辨认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用自己的话表述。
3.小组活动(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分别选一种动物进行讨论,研究该动物的特点,并制作一个属于他们组的动物模型。
教师会提供相关的制模材料和一些指导意见来帮助学生制作。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它更加具体的材料来增加他们模型的真实感。
4.展示与评价(20分钟)每个小组完成模型之后,他们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物模型,并向全班进行报告,介绍该动物的特点。
全班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在课堂结束前,老师会公布评选最佳模型的结果,奖励优胜者。
五、课堂延伸1.请学生完成一份动物考察报告,并展示给全班的同学。
2.请学生将所学到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探究动物在我们每日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3.请家长带孩子一起去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地去观察和学习那些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六、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注意了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入了与生活中环境紧密相连的话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在动手制作模型的环节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3.观察一种动物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小明同学画的蚂蚁,画得比较准确的是()。
A. B. C.D.
2.蜗牛身体的特点是()。
A.长着触角、腹足和较硬的壳 B.长着两个小耳朵 C.有许多腿 D.可以离开壳生活
3.观察完小动物后,我们应该()。
A.自己养着玩 B.把它放回大自然 C.随处丢弃 D.放入垃圾筒
4.()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A.鲨鱼 B.狮子 C.蜗牛 D.狗
5.蜗牛能牢牢地抓住小棒爬行,是因为()。
A.身体柔软,有黏液 B.身体轻 C.有爪子 D.背上有壳
6.蜗牛的()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A.腹足 B.眼睛 C.触角 D.壳
7.下列动物中,()是靠腹足运动的。
A.B.C.
D.
8.蚂蚁依靠()来传递信息。
A.眼睛 B.触角 C.鼻子 D.足
9.观察完蜗牛的活动后,我们要()。
A.把蜗牛埋掉 B.送蜗牛回家 C.放在实验室不管 D.扔掉蜗牛到垃圾筒中10.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蜗牛有()对触角。
A.4 B.3 C.2 D.1
11.下面有鳃的动物是()。
A.B.C.D.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科学《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搅、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பைடு நூலகம்动物。
教学重点
对蜗牛进行不同方面的观察。
教学难点
对蜗牛进行不同方面的观察。
教学准备
思考、汇报
班级记录表
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
一、身体的特点
头、两对触角〔长、短〕、眼睛〔长在长触角上〕外部特点
腹足、口
蜗牛
齿舌内部特点
二、运动:腹足爬行〔分泌黏液〕、运动缓慢
三、反响: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作业设计
补充这幅蜗牛的残缺图,并用彩笔给它上色。
教学反思
因为刚开始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顺序观察,所以学生说的比拟杂乱无章,
经过前面同学们对蜗牛的学习和分享,相信你们对蜗牛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来考考大家你们是真的认识蜗牛吗?
讨论、分享
思考、观察
观看视频,并且答复下列问题。
思考、答复
猜想
头脑风暴
观察、答复
博学
五、课外延伸
1.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上的小动物,它们是蜗牛吗?为什么?
2、看这张图片,这个小蜗牛缺少什么?
3、它还有什么和我们实际观察到蜗牛不一样?
B、爬行的速度如何?
C、当蜗牛在爬行的过程中会留下什么?
2.黏液是怎么来的?
3.腹局部泌粘液有什么作用?
四、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响
1.刚刚根据我们观察,发现了蜗牛用腹足运动,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会留下粘液。如果蜗牛在爬行过程中遇到危险,它会怎么样?
一年级观察一种动物科学教案设计(一)
一年级观察一种动物科学教案设计(一)教案设计:一年级观察一种动物科学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的外形、习性等特征。
•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和方法,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希望参与科学研究。
教学内容•动物的分类: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
•动物的外形和特征:身体大小、颜色、毛发、翅膀等。
•动物的习性:食物链、繁殖、舞蹈、飞行等。
•实验操作: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结构、观察动物的饮食习惯等。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1.确定教学地点和时间,准备有关的教学设备和材料。
2.安排学生组队,分配观察动物的任务和工具。
导入活动1.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已知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2.利用教具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学生自己尝试分类。
学习活动11.学生组队,选择观察的动物并收集有关的资料。
2.学生在观察动物的同时,记录动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3.学生观察动物的习性,并学习相应的生活习惯。
学习活动21.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微观结构。
2.学生观察动物的食物习惯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如观察动物的搓手动作等。
结束活动1.学生展示并讲解观察动物的资料和发现。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思考。
扩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动物专题展览。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发现,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
总结本教案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动物分类和特征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针对每个学生的发现和进一步的探究也是帮助其建立科学思维的关键。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记录。
•针对小组和个人,在课后讨论或提问,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动物标本或展示资料。
•显微镜、放大镜等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学生在观察动物时,要遵守安全规范和注意动物保护。
•实验操作时,学生要注意操作技能和器材保护。
•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互相交流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嘉兴市南湖区七星中心小学李张宇
【教材简析】
在寻访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
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
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
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
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
【学生分析】
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
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
学生:蜗牛(活体)、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教师: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寻访蜗牛并带回家开始尝试饲养。
2.布置过程。
(1)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见过吗?它生活在哪里?
(2)想知道老师怎么喂养蜗牛吗?先回去寻找并观察蜗牛,找到蜗牛的同学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一张蜗牛的饲养秘籍。
(3)让学生用一周时间观察并饲养蜗牛。
二、引入
1.谜语导入。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你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蜗牛?
2.画一只看到过的蜗牛。
从寻访蜗牛到上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喂养蜗牛,关于蜗牛你有哪些发现?请你说一说。
画一画看到过的蜗牛,并展示作品。
三、仔细观察蜗牛
教师强调观察要求。
每一个小组把蜗牛“请”出来,大家静静地仔细观察,可以轻声地交流。
教师提供一些工具,学生在观察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用。
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
四、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
(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教师重在巡视指导)
1.教师帮助没有准备蜗牛的小组。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蜗牛各个部分,给各小组发棉签,并指导棉签的使用方法。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
4.在不打扰蜗牛的情况下,还观察到蜗牛的哪些行为或特点?
五、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班级记录单。
(以画图的形式记录:壳、触角、眼睛、口等)
六、观察蜗牛的运动
1.情境创设: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发现了这么多特点。
今天我们观察的蜗牛,它也和同学们一样厉害!接下来我们请蜗牛为我们表演表演,但我们可要做文明观众,观察时要保持安静。
2.讲解要求:老师这里有四种材料,分别是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我们要请小蜗牛在这四种材料上爬一爬,你仔细看看它是怎样爬行的。
3.每个小组先发菜叶进行爬行观察。
教师根据各小组观察进程不定时下发其余材料。
4.观察结束,学生研讨汇报(可以鼓励学生用肢体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教师记录班级记录单。
(记录腹足、黏液等信息)
七、课外延伸
1.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和蜗牛相似的小动物呢?
2.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上的小动物:蛞蝓、蛤蜊、螺……如果遇到这些小动物,能用今天的方法观察吗?
【板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班级记录单)
【活动手册使用】
本课的课堂活动记
录是用简图记录蜗牛的
身体外形。
经过一年级上
册《植物》单元和本册《动
物》单元前两课的学习。
学生对于简图记录方式
的掌握已经有一定的基
础。
要求学生把自己观察
到的蜗牛真实、完整地用
简图画下来。
在交流汇报
阶段也可以把老师提供
的科学词汇标注上去:口、
触角、眼、壳、腹足等。
拓展活动中,“把蜗
牛放在玻璃片上,翻过来,
看它爬行,你发现了什
么?”也可以在分小组观
察活动过程中开展,这时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出观察的建议。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腹足的运动情况,也可以让学生为蜗牛能倒挂在玻璃上运动而感到惊奇。
第二个问题“蜗牛能听到声音吗?”作为课后的拓展更合适,因为这个问题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操作起来不难,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