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笔记
《普通地质学》第一章 绪论 (舒良树·第三版)
二、地质作用的主要特点
▪ 空间的广泛性: 宏观与微观
▪ 时间的漫长性与 瞬间性
•几十亿年—几百万年 •几十年—几百年 •几分—几秒
▪ 地质系统过程的复杂性
三、地质作用的研究方法
“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
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 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即所谓的“历史 比较法”(或称“将今论古”) 的原理。 —英 C. Lyell, 1791-1875
以古论今,论未来
现今地质作用往往是漫长地质作用过程中的一 个片段,而在过去的地质记录中往往保留了某 一地质作用的全过程。因此,认识了过去就能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
8451亿元,8.7万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地质学的任务 第三节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地质作用及其特点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 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 2. 研究物质在地球内部的空间分布规律 3. 研究地球的历史 4. 研究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5. 研究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6. 综合性研究
Geologists study Earth history: Today we are concerned about climate change. Many geologists are working to learn about the past climates of Earth and how they have changed across time. This historical geology news information is valuable to understand how our current climate is changing and what the results might be.
普通地质学舒良树笔记
普通地质学舒良树的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绪论:包括地质学的学科范畴和地质学的一些理论思想。
2. 地球的基本特征:介绍地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内部结构、地壳结构、火山和地震等。
3. 岩石学:介绍岩石的分类、组成、性质和形成过程,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4. 构造地质学:介绍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和构造变形等。
5. 地球物理学:介绍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震学、地磁学、地电学和地热学等。
6. 环境地质学:介绍环境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等。
7. 矿产资源:介绍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
8. 海洋地质学:介绍海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海洋地貌、海洋地球化学和海洋物理学等。
9. 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介绍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包括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和旅游业等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笔记内容可咨询普通地质学舒良树本人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7章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7.1复习笔记一、地表水流1.定义地表水流是指所有流动于大陆地表的水,包括大气降水、融雪、经由地下重新返回地表的暂时的、常年的径流水。
3.在不同地区的作用结果(1)在山区进行侵蚀作用,形成深切地貌,使地面逐渐降低;(2)在平原或低洼的盆地地区则以沉积,使地面上升;(3)其总的结果是不断地夷平地球陆地表面。
4.作用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包括对地表岩石的侵蚀、搬运和沉积等作用,这些作用的总和称为水流作用,产物称为“沉积物”,其强度取决于水流的流量和流速。
5.基础大气降水是产生地表水流的基础。
6.大陆水循环大陆水循环基本满足:大气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地下水渗流量+大陆蒸发量,但因不同区域影响而变化。
二、斜坡面流1.面流(片流)面流是指降雨或融雪时产生的、无固定水道的细小水流沿斜坡向下的运动形式。
2.坡积作用(1)概念坡积作用是指斜坡面流的水带动风化作用所产生的松散物质,沿斜坡向下搬运,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的一种作用。
所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坡积物,作用的结果是使斜坡变缓。
(2)坡积作用条件温带和亚热带的平原、草原区以及干旱的热带大草原带相对稀疏的植被加速了冲积作用。
三、暂时性河流的地质作用1.冲沟的形成与发展(1)概念冲沟是指当斜坡面流汇入低洼地后便形成了较强水流,这种较强的水流对斜坡冲刷或侵蚀作用形成沟槽。
(2)发育阶段①第一阶段冲沟发育的第一阶段是在斜坡上形成细谷。
②第二阶段在接近斜坡谷源头处经常会出现一个较大的落差,即形成所谓的顶部跌水。
③第三阶段以侵蚀基准面为准,开始冲沟发育的第三阶段。
④第四阶段垂向侵蚀减弱,沟谷顶部峭壁变缓,冲沟岸坡逐渐塌落,达到稳定的天然斜坡角,局部被植物覆盖。
(3)冲沟侵蚀强度的影响因素①气候特征、局部地形、地质构成(岩石成分和埋藏特点)、植物覆盖情况等;②人类的经济活动(砍伐森林、不正确的翻耕土地等)也常引起冲沟侵蚀的发生;③表面由松散易冲刷的岩石组成的地区,冲沟发展很快。
普通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矿物的薄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若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则具有弹性;不能恢复 原状则具有挠性。 8、矿物分类 矿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当前常用的是: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化学性质分为 5 大类:
如:橄榄石是(Mg,Fe)2[SiO4], 黑钨矿是(Fe,Mn)[WO4],
有时也可不加括号,写成一般化学式。 6、矿物的光学性质: (1)颜色是某一波长的电磁波作用于人眼的视觉反应。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反射的效应。 矿物色分类:
自色 矿物本身的颜色 他色 矿物中混入物引起的颜色 假色 光的干涉引起的颜色
-4-
6、火山构造 :
Physical Geology 知识点总结
火山通道:岩浆由地下上升的通道;
火山锥:火山喷出物在喷出口周围堆积而形成的山丘;
火山口:位于火山锥顶部或其旁侧的漏斗形喷口。
7、火山喷发物的性质、内容和过程,因不同火山或虽同一
火山而喷发时间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不可一概而论。火山喷
发物概述如下:
自然元素矿物
•自然金(Au)自然铜(Cu)自然硫(S)金刚石与石 墨(C)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
•黄铁矿(FeS2) 毒砂(FeAsS)
卤化物矿物
•包含氟化物类与氯化物类矿物 •萤石(CaF2) 食盐(NaCl)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
•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镁石(Mg(OH)2)
含氧盐矿物
化合物自然界的矿物绝大多数都是化合物,但化合物是多种多样的 5、类质同像——是指在结晶格架中,晶体中某些质点(原子、离子、络阴离子或分子等)被 性质相近的其他质点相互置换而不改变晶格构造的现象。 互相顶替的条件是:离子半径相差不大,离子电荷符号相同、电价相同。 书写方法:具有类质同像的矿物分子式,一般将类质同像互相置换的元素用括号括在一起, 中间用逗号分开,把含量高的放在前边。络阴离子团用方括号括起来。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分析
1.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和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有大气、水和生物;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有太阳热能、重力能和日月引力能。
2.将今论古: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
(莱伊尔)3.地球的外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4.地质构造: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力作用下所产生变形与变位的产物。
5.地层:一定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层状岩石。
6.岩层:两层面所夹的岩性均一的一套岩体。
(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石。
)7.克拉克值(丰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分数%。
8.矿物:自然产出的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
化学成分一定,可用化学式表达。
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9.晶体: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10.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11.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12.解理: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的能力。
13.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形成的断裂面。
14.色率:暗色矿物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
15.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16.岩浆作用: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作用;分为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
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
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类;气体以水蒸气为主,其次为二氧化碳,硫化物,硫及少量的一氧化碳,氢气,氯化氢,氨气,氯化氨等。
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的作用。
17.岩浆:地下形成的,含有大量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
18.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19.火成岩分类基础:岩浆成分和冷凝环境。
20.岩浆的物理性质有:温度、压力、黏度、密度21.火山岩包括火山碎屑岩、熔岩。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地球的结构与组成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3章地球的结构与组成3.1复习笔记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天圆地方的概念“天圆地方”的概念是我国先民从北斗七星常年绕北极星旋转的关系和一望无际的大地得出的。
(2)泰勒斯的设想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提出地球为一圆盘的设想。
(3)毕达哥拉斯的设想公元前550年左右,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圆球形的概念。
(4)利用三角测量法之后的结论17~1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较为精确的三角测量法,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球体。
(5)地球自转对形状的影响由于地球存在自转,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使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略大。
(6)地球体的概念地球体是最接近于现代地球形状的一个概念。
①假设大洋水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表面,这个表面与重力的指向垂直,且重力处处相等,即重力位表面。
②如果把这一假想的表面延伸到大陆下面,则构成一个全球封闭的近似球面,这就是地球体的表面。
③地球体是与大洋水面相一致的重力位表面。
地球体的形态和地球固体表面的形态有比较大的差别,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2.地球表面形态高差变化地球的表面形态高差变化很大,可以分为陆地与海洋两大部分。
大陆约占地球表面的29.2%,平均高度为0.86千米,最高点为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大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0.8%,平均深度为3.9千米,最深点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1.地球的波速结构(1)地球具有弹性和塑性地球具有弹性,允许弹性波通过,地震波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
地球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会发生变形。
(2)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方式有三种:纵波、横波和面波。
①纵波纵波又称为P波,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②横波横波又称为S波,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③面波面波是地震波到达传播介质表面时形成的振动形式比较复杂的、沿介质表面传播的地震波。
④三种波的波速在同一介质中,同一震源的地震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1.73倍,而面波的速度只有横波的3/4。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风的地质作用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6章风的地质作用6.1复习笔记一、概述1.重要概念(1)大气圈大气圈是包围地球的气体圈层,是地球外圈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是指气流对地球表面物质的动力作用及其相关的过程。
(3)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是指单位质量空气在气压场中所受的作用力。
(4)风成作用风成作用指气流破坏地表岩石,使之破裂、粉碎、磨蚀,并把地表的松散物质搬运到其他地方沉积下来,形成特殊地貌景观的作用过程。
2.风风是指空气的近水平运动。
(1)风是一种矢量,有风向和风速两个要素。
(2)空气产生运动的根本原因:气压分布不均匀,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沿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
6.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讲解一、名词解释1.吹蚀作用答:吹蚀作用是指由气流压力的直接作用,使地面松散岩石遭到破坏、粉碎或被吹走的作用。
通常是与磨蚀作用一起发生的。
2.风成堆积答:风成堆积是指由风的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堆积物。
风成堆积的成分主要是长石、石英等硬度较大,晶体结构比较稳定的矿物所组成的碎屑物。
二、简答题什么情况下发生风的沉积作用?有哪些沉积产物?答:(1)风的沉积作用的条件当风力减弱时,气流中的含沙量相对增多,有时风沙流在行进中遇到障碍物会风力减弱,此时就要发生沙粒的堆积,叫做风积作用。
经风搬运和堆积的碎屑物称为风积物,风积物主要有沙漠堆积和风成黄土。
粒级多为粘土到沙的范围,粒度非常均一,分选良好,磨圆度高,硬度大的矿物含量高,以石英为主,有时具有斜层理和交错层理。
风积地貌主要指风积作用形成的各种沙丘。
沙丘的形成和发育,是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和沙质地表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并受地形、地面物质组成(沙源供应)和水分、植被等的因素影响。
(2)沉积产物①风成沙和黄土风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沙级沉积物,称为风成沙;另一类为粉沙和尘土,称为风成黄土。
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有严格的规律性,理化性质也有不同。
②风成沙与沙丘风成沙成片分布,但是它们并不是均匀的。
由于地面凹凸不平,存在着许多障碍物,于是,在障碍物前后形成不规则的沙堆。
普通地质学复习概要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普通地质学复习概要◆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勘查方向)◆适用教材:《普通地质学》一、地质学、地球概述1.地质学: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圈。
2.岩石圈:地壳加上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幔合称为岩石圈。
结构关系:岩石圈—岩石—矿物—元素。
3.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5.地球表面高低不平,以海平面为界分为海洋和陆地两理单元。
6.地温度分层:外热层/变温层、常温层、热层。
7.地温梯度: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受地球部热能影响,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8.地球圈层划分外部圈层: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水圈、生物圈。
其中,平流层是气候现象的发源地。
部圈层:莫霍面(地壳—地幔分界面)、古登堡面(地幔—地核分界面)。
部圈层划分依据是地震波。
9.地壳:分为上地壳(硅铝层/花岗岩层,分布于大陆区)和下地壳(硅镁层/玄武岩层,分布于整个地球区)。
二、矿物10.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并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存在的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三要素:纯净物、地质作用形成、相对稳定。
11.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地壳中元素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
12.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前四:O、Si、Al、Fe;地球上的元素含量前四:Fe、O、Si、Mg。
13.矿物的物理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自色、他色、假色)、条痕(矿物在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末的颜色)、解理(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解理面的能力[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硬度、密度、磁性。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所有权归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岩土1班所有普通地质学(一)一、名词解释1、地质作用—地质学把自然界各种动力引起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或简称为地质作用。
2、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
它包括早期分层方案中的地壳(A层)和上地幔的顶部(B层)。
3、克拉克值—将各种元素在地壳中重量的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4、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环的过程。
5、地层及岩层—在地球表面由于各种沉积作用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经成岩作用而变成了沉积岩层。
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岩层称为地层。
6、地层层序律—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未经强烈的构造变动,就不会发生地层倒转,地层的顺序总是上新下老。
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7、侵蚀基准面—河流的下蚀作用不断使河谷加深,但这种作用不是无止境的。
当河流下切到一定深度,河水面趋近与其注入的水体(海、湖等)水面高度一致时,河水不再具有势能,活力趋于零,下蚀作用也就停止了。
因此河流注入的水体水面是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
8、风化壳—是指在陆地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一层不连续的、厚薄不均的薄壳。
9、磁偏角—通过H方向的铅直平面为磁子午面,它与地理子午面的夹角。
10、冰蚀谷—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
二、选择题及判断题1、下列各类矿物中最易溶解的是(A)A、卤化物类B、硫酸盐类C、硅酸盐类D、碳酸盐类2、化学风化作用通常在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得最快(D)A、干燥B、寒冷C、温暖D、湿热3、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D)A、粉砂岩B、砾岩C、粗砂岩D、粘土岩4、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A、B)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B、萤石、长石、云母、滑石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D、黄铁矿、黄铜矿、玄铅矿5、下列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石英﹥白云母﹥黑云母﹥辉石B、石英﹥白云母﹥橄榄石﹥辉石C、白云母﹥长石﹥角闪石﹥橄榄石D、石英﹥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6、只能用作测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是(B)A、钾-氩法B、C14法C、铀-铅法D、铷-鍶法7、破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风化作用方式是(D)A、溶解B、氧化C、水化D、水解《判断题》8、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叫三叠系。
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期末复习知识点、重点汇总
普通地质学期末复习
一、地球与地壳
地球的形态;
大陆表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洼地、裂谷;
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斜坡、大陆基、海沟-岛弧-山弧;
大洋盆地;
洋中脊。
地球的物理性质:密度和压力、重力、地磁、地电、放射性、地热、弹塑性;
地球的结构:硅铝层、硅镁层、康氏面、地幔、软流圈、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依据;组成和物态;
陆壳、洋壳
二、矿物
元素、同位素、造岩元素;
矿物的定义,扩展;晶体和非晶质体;同质异(多)像、类质同像;
晶体的性质:结构,对称性,性质-稳定性、均一性、异向性、对称性、自限性;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形态-单体、集合体;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力学性质-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裂开、弹性和挠性;比重;磁性;放射性;吸水性;气味、味道。
常见矿物的分类、特征
三、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含量高;岩浆作用。
岩浆;岩浆的性质-温度700-1300°C、粘稠状、SiO
2
火山作用-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火山喷发物-气液固态;
火山喷发方式;
世界火山带-环太平洋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
侵入作用-岩床、岩盆、岩墙、岩脉、岩基、岩株;捕虏体、分异作用、同化作用;
岩石的概念;三大类岩石;。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3)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学科(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等); (4)综合性学科(如区域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 (5)应用性学科(如矿床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等); (6)研究新技术的学科(如遥感地质学、数学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相似和区别
3 / 40
圣才电子书
(1)相似:严谨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区别:科学的论证方法有三段式的逻辑推理也有归纳法的综合推理,但地质学的
科学结论更多的来源于归纳法的应用。
2.地质调查所使用的工具 (1)传统工具 传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所使用的工具是被地质工作者称为“老三件”的锤子、罗盘、放大 镜。 (2)现代工具 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执 GPS 已经成为“新三件”,甚至更先进的卫星电话、现 场成像系统等。
1 / 4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二、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其范围包括地核到外层大气的整个地球,但主要是固体地球 部分。 (2)研究对象的变化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地质学主流的研究对象还是集中在地球的 上部——岩石圈。 ①最初,地质学家的主要观察对象主要是大陆地壳,地球表面很小的范围。 ②随着地质学的发展,研究对象从大陆移向大洋,从地壳向地幔及更深部发展,从岩石 圈到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行星比较地质学,使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扩展到类地行星的 比较研究,并获得了大量关于地球起源(太阳系起源)的信息。
2 / 40
圣才电子书
②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普通地质学》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必须掌握的内容(A)、一般掌握的内容(B)和一般了解的内容(C)以及难点(采用下标黑点形式)。
绪论A.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B.地质学的科学特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地球A.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圈层划分依据及岩石圈、地壳主要特征。
B.地核、地幔及外圈概念,地表形态及表示方法。
C.地球形态、大小、各圈层关系及其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各种物性异常及其探矿方法。
第二章地壳的物质组成A.矿物、岩石基本概念,矿物形态及主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岩石成因大类及三大类岩石常见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
B.元素克拉克值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矿物分类,各大类岩石进一步分类及依据,岩石命名及原则;常见矿物、岩石类型。
C.矿床及矿石的基本概念第三章地球年龄和地质时代A.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概念,年代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和地质年表。
B.地球的年龄和地质时期基本概念,相对地质年代的岩石地层学方法、古生物地层学方法,构造地质学方法。
C.测定绝对地质年代常用同位素方法;岩石地层单位,绝对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原理。
第四章风化作用A.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动力类型;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原理及风化壳概念;风化作用的意义。
B.风化作用的地质现象及产物,铁帽,倒石堆、基岩。
C.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五章地面流水地质作用A.地面流水类型;洪流的地质作用及泥石流形成原理、形成条件;河流地质作用的动能、河水运动方式及影响因素,河流的下蚀作用、侧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其磨园作用、分选作用、磨细作用的概念和作用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侵蚀基准面概念及河谷阶地成因及研究意义。
B.河流冲积物及其类型特征: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特征;三角洲成因、条件和研究意义。
C.片流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河流侵蚀地貌及地质现象,河心淮、河漫滩。
第六章地下水地质作用A.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溶运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概念、原理及其产物,喀斯特作用在工程、水文、环境、旅游地质学研究中的意义。
《普通地质学》课程总结
第七章 地质构造
23、侵入体形成以后地壳发生隆起并遭受剥蚀,结果是侵入 体暴露于地表,随后 有地层沉积覆盖其上。地层与侵入 体的这种沉积覆盖称为沉积接触。它同侵入接触具有完全 不同的构造和时间涵意。P104 24、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地质历史中是周期性出现的,因而构 造运动具有旋回性。重要的构造运动属于前震旦纪的有阜 平运动、五台运动、中条运动等(均为我国使用的名称); 属于震旦纪以后的有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 阿尔卑斯运动(属于国际通用的名称)、燕山运动、喜马 拉雅运动(均为我国使用的名称)。这些运动将地壳的演 化分隔成不同的构造旋回。P105-106
第七章 地质构造
15、断层是岩层的破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滑 动。断层的几何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盘、断层 位移等。P97 16、按两盘岩块的相对滑动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 平移断层。逆断层中断层面倾角平缓者称为逆掩断 层。平移断层分为左旋、右旋两种。P98-99 17、按断层面走向同被断地层走向的关系分为走向断 层(纵断层)、倾向断层(横断层)、斜向断层 (斜断层)。P99
7、科马提岩有哪些特点?P20 8、基性岩浆喷发的特点怎样(包括喷发物的性质和特 征、喷发的规模、火山锥的类型和特征?)P20-21 9、解释: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溢流玄武岩。 P21 10、中酸性岩浆喷发的特点怎样(参考第11题)?P2122
11、破火山口的成因如何?P22 12、解释:活火山、死火山、火山口湖。P22 13、试述世界火山分布的规律。P22-24 14、解释:安山岩。P22 15、解释:侵入作用、围岩、侵入岩、浅成岩、 深成岩。P24 16、何谓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它们对岩浆成 分的改变有何意义?P24
目
第一张 绪论 第二章 地球总论
普通地质学复习整理资料
普通地质学复习思考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地球固体地球的上层(岩石圈)地壳和地幔的上部研究组成地球的物质;研究岩石或建造在地壳中以及在整个地球内部的空间分布;研究地球历史;研究地质学的应用问题;研究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综合性研究。
2、在地质学的研究过程中为什么特别重视野外地质调查?前提和基础3、地质学研究中运用的基本分析推理方法是什么?讲古论今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过去是研究现在的钥匙4 何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什么持点?地质作用有几类?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外部形态特征的各种作用地域性多因素制约的复杂性悠久的历史内动力作用外动力作用5、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岩浆作用地壳作用变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有哪些类型?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有哪些?物理性质:硬度解理断口密度延展性脆性矿物分成几大类,代表性的矿物你知道吗?7、岩浆和熔岩是怎样定义的。
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是一种富含挥发组分、成分复杂的硅酸盐高温熔融物质,具有较大粘性的流体。
喷出地表失去大部分挥发分的岩浆称为熔岩8、喷出作用、火山喷发的产物有哪些?气体喷出物液体喷出物固体喷出物9、火山有哪些机构?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熔岩锥熔渣锥复式火山锥(复合锥)熔岩穹)10、火山有几种喷发方式?两种:裂隙式喷发(线状喷发) 中心式喷发11、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的定义?死火山─不仅形成久远,而且被证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再喷发的火山。
活火山─现在仍在喷发或有历史记载喷发过的火山。
各国划定活火山的时限长短不—,比较普遍的界限是将1万年以来有过喷发活动的火山都称活火山。
休眠火山─火山在一次喷发之后处于静止,但仍可能喷发,或在两次喷发之间较长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称为休眠火山;休眠火山属于活火山的范畴。
12、世界火山的分布有何规律性?其原因是什么?火山主要分布在地壳厚度薄、构造活动剧烈的地区。
《普通地质学》总复习
❖
冰川的刨蚀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风的搬运作用、地面流水的搬运作用、
❖ 搬运作用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湖水海水的搬运作用、
❖
冰川的搬运作用、
❖
风的机械沉积作用、地面流水的机械、化学沉
❖ 沉积作用 积作用、地下水的机械、化学沉积作用,
❖
湖水海水的机械、化学、生物沉积
❖
冰川的机械沉积作用
❖ 成岩作用 : 胶结作用、压固作用、重结晶作用
❖了解内容:
岩层产状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它们在地质地形 图上的特征; 古构造运动的表现方式; 变质作用的方式、类型; 板块构造与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造山作用和地表地质作用的关系。
考试安排
考试题型:
❖ 一、选择题(10个×2 ′ =20 ′) ❖ 二、判断题(10个×2 ′=20 ′) ❖ 三、名词解释(4个×5′=20 ′) ❖ 四、简答题( 2个×20′=40 ′ )
《普通地质学》总复习
2009年4月
第一篇 地球的基本特征
❖ 掌握内容
基本概念: 大气降温率,重力异常,地热增温率,软流圈,克拉克值,矿物的 条痕,解理,摩氏硬度计,岩层,地层,化石,生物层序率,地 层层序率 分析讨论: 历史比较法的基本思想;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方案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陆壳与洋壳的区别; 海底地形的组成单元和特点; 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的手标本鉴定特征; 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手标本鉴定特征; 相对地质年代的划分依据; 地质年代单位和时间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表。
第三篇 内动力地质作用
❖ 掌握内容
基本概念: 产状,角度不整合,褶皱,背斜,向斜,断裂,节理,断 层,地堑,地垒,岩浆作用,侵入作用,斑状结构,变质 作用,转换断层,矿产,矿床,地震,地震烈度,震级, 震中,滑坡,泥石流 分析讨论:
普地教材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土星海王星
•沙质海岸的改造过程:沙质海岸地形平坦,潮间带宽,波浪的能量大部分损耗在海底阻力上。
波浪形成进流与退流,造成沙粒往复运动,不同地点的沙粒运动量不同,造成对沙质海岸的改造。
•潮流的侵蚀作用:在喇叭形海湾区可形成潮流侵蚀谷,如琼洲海峡、钱塘江河口(无三角洲沉积)。
海洋搬运作用
*波浪、潮流和洋流是海洋搬运作用的主要动力。
层系组:在相似环境下形成的层系组合,是沉积环境连续变化的产物,代表一套层理的基本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中的层为一个层系组组成,层系组的上下界面即为层的顶底面。
按层的厚度可分为块状层(>1米)、厚层(1~0.5米)、中层(0.5~0.1米)、薄层(<0.1米)。
层面构造:发育于岩层层面的构造称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会被上覆岩层底部铸模,则称印模构。
《普通地质学》笔记
绪论1、概念地质学:研究地球的科学,研究固体地球的组成、构造、形成、演化规律。
2、固体地球的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3、分支学科物质组成。
地壳变形和运动方面的。
地壳历史演化。
其它。
4、研究方法历史恢复、规纳为主:工作程序:调研、推断解释、实践检验原则:将今论古基础是均变说(地壳的演化和发展是渐进的,在各个方面,古今都是一致的,即现今所能观察到的地质作用过程在过去也是以这种方式起作用的。
)地球发展有一定阶段性,是不可逆的,现今不可能是过去简单的重复。
灾变论:将地壳的演化和发展规于某些超出现在经验和知识范畴的短暂猛烈、多少具世界性规模的激变事件。
第一篇地球及地质作用(30)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外部层圈和地表形态1、大气圈包绕于地球,为最外一个层圈,主要由空气(O, N ,CO2)构成,可深入地下,但不超过3公里。
无上界,向上过渡为星际空间。
97%的质量聚集在地表29公里内。
对流层:距离地表10公里内的大气层。
对流层温度主要受地面辐射影响,越高温度越低,纬度不同,各地气温不同形成大气对流。
作用:气候。
2、水圈地表有70.9%为水(海洋、河流、湖泊、冰川)覆盖,地下水、岩石中的孔隙水。
它们构成一个基本连续的水圈。
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对人类生存、生活环境。
水的循环3、生物圈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分布和活动的地球外圈,主要是地壳表层和近地表的大气圈。
绝大部分分布于地表及水圈。
作用:人为地质作用。
生物成矿。
对大气环境影响。
参与地质作用。
第二节固体地球的形状及表面特征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为一旋转椭球体,外形呈现梨形。
赤道半径:6378.160KM;两极半径:6356.755KM;扁率:1/298.25 2、表面特征可明显分为陆海两大部分;不论海底或陆地均有线状分布的特殊地型。
3、大陆地势线状山、面状原(平原、高原)山:成因分断块山、褶皱山高程分:低山500-1000M(海拔);中山1000-3500m;高山:》3500丘陵:《500M 相对高差200M内原:平原(海拔高程600M以内,一般低于200m;高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概念地质学:研究地球的科学,研究固体地球的组成、构造、形成、演化规律。
2、固体地球的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3、分支学科物质组成。
地壳变形和运动方面的。
地壳历史演化。
其它。
4、研究方法历史恢复、规纳为主:工作程序:调研、推断解释、实践检验原则:将今论古基础是均变说(地壳的演化和发展是渐进的,在各个方面,古今都是一致的,即现今所能观察到的地质作用过程在过去也是以这种方式起作用的。
)地球发展有一定阶段性,是不可逆的,现今不可能是过去简单的重复。
灾变论:将地壳的演化和发展规于某些超出现在经验和知识范畴的短暂猛烈、多少具世界性规模的激变事件。
第一篇地球及地质作用(30)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外部层圈和地表形态1、大气圈包绕于地球,为最外一个层圈,主要由空气( O, N ,CO2)构成,可深入地下,但不超过3 公里。
无上界,向上过渡为星际空间。
97%的质量聚集在地表29 公里内。
对流层:距离地表10公里内的大气层。
对流层温度主要受地面辐射影响,越高温度越低,纬度不同,各地气温不同形成大气对流。
作用:气候。
2、水圈地表有70.9%为水(海洋、河流、湖泊、冰川)覆盖,地下水、岩石中的孔隙水。
它们构成一个基本连续的水圈。
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对人类生存、生活环境。
水的循环3、生物圈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分布和活动的地球外圈,主要是地壳表层和近地表的大气圈。
绝大部分分布于地表及水圈。
作用:人为地质作用。
生物成矿。
对大气环境影响。
参与地质作用。
第二节固体地球的形状及表面特征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为一旋转椭球体,外形呈现梨形。
赤道半径:6378.160KM;两极半径:6356.755KM ;扁率:1/298.252、表面特征可明显分为陆海两大部分;不论海底或陆地均有线状分布的特殊地型。
3、大陆地势线状山、面状原(平原、高原)山:成因分断块山、褶皱山高程分:低山500-1000M(海拔);中山1000-3500m;高山:》3500丘陵:《500M 相对高差200M 内原:平原(海拔高程600M 以内,一般低于200m;高原。
裂谷4、海底地势海岭A 洋脊(正在活动的海岭、伴有地震)两侧较低、中间高、中心最高部位有一条巨大裂谷。
海槽:海底中的长条型洼地。
B 海沟:较深、边坡较陡的海槽,最深达6000M ,是地球表面最低的地段。
C 大洋盆地(深海丘陵、深海平原)D 岛屿海山:大洋底比较孤立的水下山丘。
E 岛弧与海沟伴生呈弧形向海方向突出。
F 大陆边缘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第二节固体地球的物理性质1、密度和压力平均密度为5.518g/ cm3, 实测地表岩石的密度为2.27-2.8g/cm3.地球内物质密度不均匀。
地内各圈层间的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某些层圈处的密度变化尤为明显。
地心处可达13.0g/cm3。
压力等于上覆荷的重量。
2、重力与物体所受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转心力之合力。
在离心力最大的赤道处,其大小也仅有其1/298,因而,可视为地心引力。
重力异常:正异常、负异常3、温度外热层:温度受地表辐射影响,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常温层:在位热层之下,温度保持恒定,相当于当地的平均温度内热层:位于常温层之下,其温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
地热增温率:深度每增加100 米所升高温度。
地热增温率是变化的。
热能来源4、磁性地球是一个具大的磁场。
地磁极与地理极不重合,其间有110的交角。
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地磁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磁倾角是指磁力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磁场强度是指单位正磁极受力大小。
根据世界范围内地磁要素的测量及校正得出的某地正常磁场数值称为地磁正常值。
磁异常:正异常、负异常。
5、弹性地震波的传播和日月引力下的固体潮表明地球有弹性。
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
地震波在地内的传播速度取决于物质的密度和弹性。
在各层圈分界面处,传播速度会发生突变。
当遇到不同的物性界面时,地震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第三节地球的层圈构造1、不连续界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最明显和重要的一级界面即波速不连续界面。
在这里地震波波速改发生突变,表明界面上下物质成分和物态上有较大差异。
莫霍面:界于地壳与地幔间。
在大陆上平均约33KM 厚。
纵波速度有一陡增。
古腾堡面:界于地幔和地核间的界面,位于地下约2900KM 处,地震波纵波速度有一陡减、横波速度为零,表明地幔为液态。
2、地壳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壳。
位于莫霍面之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厚度不一,大陆地壳较厚,平均为33KM ,高原厚达70KM ,海洋较薄,平均6KM 。
地壳可分为上下两层:硅铝层、硅镁层。
大陆型地壳(陆壳)大洋型地壳(洋壳)3、地幔介于莫霍面与古腾堡面之间的一个圈层。
厚度约2800KM,占地球总体积的83%。
上地幔:位于地下约900km 处,以纵波速度8 为标致。
该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波速、密度等陡增。
其成分相当于超基性岩。
下地幔:平均厚度约1900KM ,物质成分与上地幔同,平均密度达5 1g/cm3。
4、地核5、古腾堡以下直至地心称为地核。
该界面以下波速突然降低。
其半径约3741KM 。
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分为液态的外核、固态的内核、由液态过渡为固态的的过渡过层。
组成地核的物质成分主要是铁和镍,有人认为与铁质陨石成分相当。
密度为9。
7-13 g/cm3。
软流圈:位于地下60-400km,顶界距莫霍面很近,地震波到该界面时下降,下降最明显是在100-150km 处,之后以趋于上升逐渐正常,属于地震波低速带。
称其为软流圈。
软流圈呈固态,是个较软、较易流动的层圈。
也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岩石圈: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
它是浮于软流圈上相对刚性的薄壳。
第四节地球的物质组成1、地球平均化学成分Fe 39.76、O 27.71 、Si14.53 、Mg 8.69 、Ni 3.16 、Ca 2.54、Al 1.79S0.64 、Na 0.39 、Cr 0.20 、P 0.11 、Co0.23 、K 0.14Ti 0.022、地壳物质组成主要原素:O Si Al Fe Ca Na K Mg H Ti 氧化物:第二章地质作用概述第一节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1、概念由自然营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类型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根据产生地质作用的能量来分)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外部能源在地表及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
如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等直接或间接引起地表形态和物质成分变化的地质作用。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沉积成岩作用、下坡运动。
外动力地质作用按类型分:风化作用、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地下水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源(地球旋转、地热等)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作用。
多发生在地壳深部。
按动力及作用方式可分为: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构造变形(运动)第二节风化作用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在地表或地附近的常温常压条件下,由于物化条件发生了改变,岩石为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岩石、矿物在原地所发生的机械破坏和化学变化的作用。
2、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3、影响因素岩石的性质气候地型覆盖4、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坏作用。
温差风化冰冻风化产物:岩屑、砂屑。
5、化学风化作用处于地表的岩石,与水溶液和气体等在原地发生化学反应使岩石破坏、不仅改变物理学状态,同时也改变化学成分、并可形成新矿物的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A溶解作用:矿物溶于水的过程。
除取决于矿物本身的溶解度外,还取决于溶液的性质、温度、PH等。
B:水化作用有些矿物与水作用时,吸取水分作为自已的组成部分,形成含水的新矿物称水化作用。
如硬石膏吸水后变成石膏硬度降低。
C水解作用:矿物离解物质与水中的OH或H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称为水解作用。
D碳酸盐化作用E氧化作用产物:可溶物质、残积物。
6、生物风化作用处于地表的岩石由于生物的作用使其在原地发生破坏的作用叫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物理风化作用:生物钻孔、根辟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7、产物残积物:地表岩石经风化后残留于原地的松散堆积物。
可溶物质:风化壳:风化后的残积物不连续的覆盖在地表基岩上,形成一薄层外第三节地面流水地质作用一、地面流水类型片流:沿地面斜坡呈片状流动洪流:片流汇集于沟谷中形成急速流动的水流。
河流:沿河沟经常性流动的流水。
二、地面流水的运动方式层流:水质点运动迹线彼此平行而不混合,保持一层一层向前滑动。
紊流:水质点呈现不规则流动,环流:水质点作螺旋形运动的水流,在过水横剖面上的投影为环状。
涡流:河流中水质点绕轴旋转的运动,它的旋转轴有垂直的和水平的两种。
三、流水的地质作用的能量动能P=1/2 MV2四、流水地质作用的方式:机械剥蚀、搬运、沉积为主化学溶蚀作用较弱,视岩性而定。
五、暂时性流水地质作用片流:比较均匀地冲洗破坏整个斜坡的表层。
只冲走细小的碎屑物质在坡底形成坡积物洪流:由洪流所携带的砂石对沟底和沟壁进行冲击和磨蚀的过程称为冲刷过程。
由冲刷作用所形成的沟底狭窄、两壁陡峭的沟谷称为冲沟。
洪积扇(扇根、扇中、扇缘)六、河流的地质作用1侵蚀作用方式:磨蚀:冲蚀:溶蚀:2侵蚀作用类型A 下蚀作用:河流在垂直方向上下切河床的侵蚀作用。
河流发育的初期或河流的上游地段,形成V 字型河谷。
河流游形成U 形谷。
下蚀作用受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条件控制。
软硬相间的岩层在硬岩层变为软岩层时易于形成阶梯,高差小时形成湍急水流、高差大时形成瀑布。
瀑布成因多样。
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又有使瀑布后退向上游发展,和使河流向源龙发展的趋势,称为向源侵蚀。
河流袭夺辩状河侵蚀基准面:河流流入的湖面或海水面为下蚀作用的极限。
B 侧蚀作用:蛇曲河牛轭湖3 河流的搬运作用碎屑物、可溶物搬运方式:悬移、推运、跳跃4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沉积特点(分选、磨圆好、层理清晰):心滩沉积边滩沉积漫滩沉积二元结构冲积平原三角洲沉积5 构造抬升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河成阶地:位于河谷谷坡上不再被河水掩没的台阶状地型第四节地下水地质作用一、概述1、地下水在地面以下贮存于岩石和松散堆积物空隙中的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相互补给。
来源:存在状态:气态、液态、固态贮存空间:空隙(孔隙、裂隙、溶隙或溶洞)透水层隔水层含水层地下水从地面往地下渗透时,大致呈现垂直方向流动。
到达隔水层顶面后,则转为呈水平方向沿隔水层顶板倾斜的方向自高处往低处流动,形成潜流。
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流动时,水质点运动也可有层流和紊流,一般呈层流。
2地下水基本类型A 饱气带水:自地表以下不深的地带,岩石的孔隙未被水充满呈现不饱合带水。
B 潜水: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