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下《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合集下载

语文六年级下北师大版《古诗二首》课件(23张)

语文六年级下北师大版《古诗二首》课件(23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不要。 前路:前方的路。 知己:知心的朋友。 谁人:哪个人。 君:好朋友董大。
你不要担心
前方的路遇不到 知心朋友,天下 哪个人不知道你 董大啊!
通过学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
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了慷慨豪迈的离别 之情。
——
又远
送芳
《 赋 得
王侵 孙古
朋友,请你再 喝完这一杯酒吧,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 之后,就再也见不 到我这样的老朋友 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诗中从哪体现出来了?
表达了作者和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从后两句体现出来。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诗二首——别董大
生平简介:
高适(约700-765),唐代边塞诗人。 字达夫,今河北景县人。官至封渤海县 侯,世称高渤海。
主要作品:《燕歌行》《别董大》
《塞下》
董庭兰,是玄宗时代 的著名琴手,曾经得 到宰相房琯的赏识和 宠信,他善古琴,当 时盛行胡乐,他受到 冷落。
高适 ,渤海蓨县人
(今河北沧县人)唐代 著名诗人,青年时代仕 途失意,高适送别董大, 也可能正是诗人失意的 时候。
渭城:地点 朝:时间早上。 浥:湿润。 轻尘:尘埃。 客舍:旅店。 新:焕然一新。
注释:
渭城:地名
青青:青翠的样子
柳色:古人常以“折柳”表示送别,所以“柳色” 象征离愁别绪
更:再 尽:这里指饮完、喝光
阳关:古代边关名
故人:老朋友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早上的春 雨湿润了道路上的 尘埃,旅店两旁的 柳树,被雨水冲洗 得焕然一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送元二使安西_4》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送元二使安西_4》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 年分明是一 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 个形象回味 一下:“其间……”
3、指导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 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 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 互解决 一部分。
17 少年闰土
知识与技能: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 等词 语。
2、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3、根据画面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 健康、 机灵、纯朴和勇敢。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 形象。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 首七言绝句,属送别诗。此诗所写,即诗人 送别友人的情景。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 之作。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 《阳关曲》(《阳关三叠》),在唐代广泛 流传。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古诗两首【第1课时】《别董大》高适|北师大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古诗两首【第1课时】《别董大》高适|北师大版 (共21张PPT)

写景

北风吹雁雪纷纷 凄凉

深情厚谊

莫愁前路无知己 鼓励
抒情
天下谁人不识君 安慰
课文主旨
《别董大》描写了诗人送别朋友时对朋友的劝慰 和鼓励,表达了他们之间真挚、深厚的友谊。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却没有写分别的愁伤感, 而是将分别时的气愤写得慷慨激昂,激动人心。
u 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u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思考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句
是哪两句? 2.二画:用“——”画出《别董大》中景物描写的诗句?
梳理文意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琴师。在其兄弟中排行第一, 故称“董大”。】 【黄云:形容风,沙遮天蔽日之景。】 【白日曛:太阳黯淡无光。曛,昏暗。】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 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
梳理文意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不要忧愁。】 【谁人:哪个人。】
【知己:知心的朋友。】 【君:你,指董大。】
不必担忧以后的路上没有知心的朋友,(凭借 你的琴声、你的人不音乐修养)天下哪一个人不敬 重你呢!
整体感知
u 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深厚的友谊。
u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思考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句 是哪两句? 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二画:用“——”画出《别董大》中景物描写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课文结构
千里黄云白日曛 雄浑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北师版六下_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优质课件】.pptx

北师版六下_ 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优质课件】.pptx

古诗详解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 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 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 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 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古诗详解
劝君更尽一杯酒, “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
“尽”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
虽只字未提,却都溢于言表。
古 诗 两 —送元二使安西 首
课前导入
目 录字词学习古诗品读 Nhomakorabea古诗赏析
课堂拓展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 忧伤,为离别而落泪。这首古诗,借景抒
情,描述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送
元二使安西》表达了诗人王维对友人的不
舍与担忧。让我们走进课文,再次见证朋
友间深厚的情谊,吟咏挚友别离的绝唱!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国学诵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对酒》白居易
相逢切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走进传统文化
【关于离别的成语】 依依不舍 难舍难分 曲终人散
劳燕分飞
恋恋不舍
同学们,下节课见!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人称 “诗佛”。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 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是唐代山 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主要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山居秋暝》等。

字词学习
易读错字
gèng

shè
更尽
浥轻尘
宿舍
多音字
jìn(尽心 尽情) 尽
jǐn(尽管)

cháo(朝向)
古诗详解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译文《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下面是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诗人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课件

1、自读诗句找出文中讲了哪些地点?说一说 它们之间的联系。
渭城
安西
阳关
2、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送行的环境。 配乐朗读,当你静静地聆听的时候,你们看到 渭城的柳色—— 渭城的空气—— 渭城的客舍—— 渭城的朋友——
这是一首情韵感人的送别诗。晨 雨淋洗后的渭城,土地湿润,空气清 新,掩映在青翠鲜亮的柳荫之中的旅 舍,令人留恋。再干一杯吧!朋友, 西出阳关之后,再想遇到老朋友就难 了。
别董大
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千 里 黄 云 白 Leabharlann 曛高 适别 董 大
了之诗西可客湿 别前 。后人去是舍着 场两 ,提了,旁飞 面句 不议。老边飘一 中写诗 会,送朋的着个 的了这 同再别友柳的春 一送是 老干饯就树轻天 个别 一 朋一酒要显尘的 情的 首 友杯,离得,早 景环 有 坐,干开越在晨 。境 在因了这发一, ,名 一为一里嫩片阵 后的 起“杯到绿青阵 两送 饮西又边,色细 句别 酒出一远新之雨 写诗 畅阳杯的鲜中润 了 。 叙关,安。, 送 ”
董大
名叫董庭兰,因排 行第一, 所以称董 大。他是唐玄宗时代 著名的琴手, 在音乐 上有很高的造诣。据 说董大擅长古琴,而 当时盛行胡乐,他倍 受冷落,非常失意。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 千里黄云白日曛 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

《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 送别诗,原有两首,本诗是第二首。 董大名叫董庭兰。董庭兰是玄宗时 代的著名琴手,曾得到宰相的赏识。 据说他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他 遭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能也正是 诗人失意的时候。
伴你预习
七言绝句 《别董大》这首诗从体裁讲是一首 _______
送别 诗。 诗,从内容讲是一首______ 高适 在______ 塞外 送别 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 董大 _________ 。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高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董大又叫董庭兰,之所以叫他董大是因为 在兄弟中他排行第一 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元二使安西》是关于友 情的一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 友情的诗句呢?
《 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 》 唐 代 白 居 易
又远 送芳 王侵 孙古 去道 ,, 萋晴 萋翠 满接 别荒 情城 。。
—— [ ]
海天 内涯 存若 知比 己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落 日 故 人 情 。
全诗翻译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 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 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
别董大
〈唐· 高适· 送别诗〉
景 莫愁/前路//无/知已, 昂扬豪壮 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勉朋友,情谊深厚
凄凉悲苦

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 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 对待友谊?
劝 君 更 进 一 杯 酒 ,
安西
渭城 阳关 长安
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 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 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 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 别。“更”字表明酒已劝了 多次、敬了多杯,这依依惜 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 于言表。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优质比赛定级观摩公开课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优质比赛定级观摩公开课课件

黄云、白日、雪、北风、大雁
表达了诗人因朋友离去的难过之情,突出 了离别时的凄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
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 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
拼搏。
送元二使安西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课堂练习
理解填空。
1.《别董大》前两句写(景 ),通过描写( 黄云 )
( 白日 )、( 雪 )、(北风 )、(大雁)等景物,表现
了离别时( 凄凉)的情景。其中大雁南飞隐喻(董大 )
即将远行。
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
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其诗以七 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 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 “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
《高常侍集》。
王维:(701年-761年),唐
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 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 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
1.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2.任选一首古诗,写成小故事。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精读领悟
别董大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 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

北师版小学语文课件六年级下册7.2古诗二首

北师版小学语文课件六年级下册7.2古诗二首

原 草 送 别
,, 萋晴 萋翠
》 满接
[]
唐 别荒
白 情城
居 易
。。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唐·高适·送别诗〉
景 千里/黄云//白日/曛, 凄凉悲苦
北风/吹雁//雪/纷纷。
情 莫愁/前路//无/知已, 昂扬豪壮
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勉朋友,情谊深厚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
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 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对于我们, 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 用一生去守侯。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唐] 王勃
海 内 存 知涯 己若 ,比


落 日 故 人 情
云 游 子 意 ,
——
又远
送芳
《 赋 得
王侵 孙古
古 去道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阳关:古因代在跟玉玉门门之关南同,是故出称塞阳必关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
故人: 老朋友。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渭 舍城 青朝 青雨 柳浥 色轻 新尘 。,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 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 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701年-761年), 字摩诘,汉族,唐朝诗人 外号“诗佛”。今存诗400 余首。王维精通佛学,王 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 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山居秋暝》、 《鸟鸣涧》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二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二首北师大版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送沈子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 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代表人物。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
入微的感受。他的诗,诗画一体。写景,
色彩鲜明而优美,动静结合。诗中常体现 佛教及禅学思想,被称为“诗佛”。
高适:
幼年丧父,深知世路的艰辛。安史之
乱时曾领兵平叛,晚年封侯。生活的磨难、
边塞的军旅生涯以及自我奋斗的过程,使
他炼就顽强拼搏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 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豁达大度的性格。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别韦五 高适 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 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 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古 诗 二 首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自学提示:
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 么不同?应该怎样朗读这两首诗,才能体现 它们表达的不同情感?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册教案《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册教案《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册教案《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导读: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挂图和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请学生说略)是啊!世界上没有人一生从不失败,从来不会遇到困境。

(板书:面对困境)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二、自选短文,初谈感受。

同学们手上拿着的一首古诗、三篇短文,都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老师每读一次,都会被里面的故事所震憾、所感动。

我想,这么好的故事应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前这几篇短文大家都读过了,现在就请你选择一篇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再把它读一读,特别是那些感动你的话,多读几遍。

读好后请你谈谈你的感受或理解。

(学生交流,从学生的答案中板书。

)如:自信、不气馁、乐观、接纳失败、积极面对人生、靠自己、不向逆境低头等等。

说得真是太好了!同学们,面对困境我们是应该(学生读——板书。

)听了大家刚才的交流,谈的大多是自己对三篇短文的理解,而老师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恰恰是《别董大》这首诗给我的感受最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老师,或许你读着读着,你也被深深地感动。

(出示古诗:《别董大》)(学生读)三、简介背景,研读“雁”字。

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高适?高适是谁?(学生讲:高适是唐代诗人。

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

《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对比赏析

《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对比赏析

《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对比赏析古诗对比鉴赏就是将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相近或相反的两首(甚至三首)古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与赏析(也可在作品后、考题中引入其他诗句作比较)。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对比赏析,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别董大》从“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凄凉;从“莫愁”“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劝慰、激励《送元二使安西》诗中描写的景物——雨、客舍、柳,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是——清新;作者表达的情感——与朋友依依不舍。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同样是送别诗,高适借凄凉的画面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劝慰与激励,而王维借清新的画面反衬出对元二出使安西的不舍与担忧。

《别董大》以壮观为主,感情豪迈,其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前下谁人不识君”应需重读。

《送元二使安西》要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从感受诗人笔下的美丽景*,再到感悟诗人离别时的瞬刻情感及隐藏其后的淡淡忧伤。

《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别董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借景抒情,同是描述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

《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送元二使安西》则流露出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

盛唐者名的山水诗人王维和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都写过许多赠别诗。

王维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送元二使安西》,又称《渭城曲》;高适赠别诗的代表诗有《别董大》其一。

以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位诗人在赠别诗风格上的差异和取象的不同。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赛教课精品课件PPT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赛教课精品课件PPT

长,其中以五言律诗和五言绝
句成就最高。
字词整合
yà n 音序 y
部首
1、生难字
英文
字义
大雁wild goose
一种鸟,外形略像鹅,颈和翼 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 褐色。 大雁、鸿雁、大雁塔 老鹰性情凶猛,是天生的猎手, 大雁则是天生的旅行家。


笔画 12画 结构 半包围
扩词 运用
2、重难点词语
互动反馈
心灵感悟
这两首诗都让我们体会到了古人
对友谊的珍视,对离别的依恋与达观。
纯真的友情,宛如生命中的阳光,照 耀着每个人的心田;友情也像一片温 情脉脉的流云,一丛幽香阵阵的鲜花, 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它让我们眼
中的风景总是一片明丽。
语言积累
课内 大雁 渭城 客舍 雪纷纷
课外 送别诗欣赏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古 诗 二 首
友谊长存似明月
远隔天涯若比邻
古往今来,友情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 的话题。李白与汪伦的友情感人至深,“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伯牙与子期 的友情感天动地,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
弦……今天,让我们从古诗中去领略那深挚的
情感。
初读感知
背景资料
高适 (约700—765),字达夫,唐
《送元二使安西》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 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 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再读课文
读课文,思考问题:
1、《别董大》的前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 点?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困境中自信、乐观、积 极地面对人生。
《送元二使安西》
朝雨湿尘,客舍青青, 柳色新绿。
送别好友时依依惜别。
朗读指导
应该怎样朗读这两首诗,才能体现他们表达的不同情感?
别董大
(唐)高适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低沉、悲壮)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轻松、愉快)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古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没有火车汽车,道路艰 难,一分别就几乎没有了对方消息,这是多么让人担心的事 呀!离别是多么痛苦呀,多么无奈啊!今天,我们来看古人 在朋友离别时是如何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
曛 雁
柳 浥
读读小资料和诗句,回答问题
高适是谁?他送别谁?在哪里?董大又是谁? 王维是谁?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诗?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学们,如果你有真朋友,就 请珍惜你们之间的纯真友情吧!
瞿秋白


同学们,没有朋友是孤独的。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 条路。和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和朋友共同经历风风雨 雨,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有了朋友,就有了一笔精神财富。
现在人,朋友太多了,QQ上不知加了多少好友,微信上 又加了多少好友,不知自己关注了多么人,不知自己有多少 粉丝,手机上存了多少号码,留言册上签满了多少名字。一 见面就满脸堆笑,背过身则说三道四;有好处就称兄道弟, 有坏处就一个咬一个。这些都是真朋友吗?
他送别谁?元二又是谁?
元二从哪里到哪里?安西、渭城和阳关在现在的哪里? 王维送别元二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再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
别董大
(唐)高适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画 竹里馆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使至塞上 鹿柴 山居秋暝 送元二使安西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感知大意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无边无际的沙子染黄了层云,阳光也变风呼啸,群雁南飞,大雪纷纷扬扬。
莫愁前路无知己,
还要忧愁前面的人生路上没有知心朋友。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下哪一个人不认识您呢?
感知大意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早晨的小雨打湿了轻细的尘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节选)
(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客舍青青柳色新。
旅馆周围一片青绿,柳树的颜色刚刚转绿。
劝君更尽一杯酒,
奉劝您再喝完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向西出了阳关,再也没有朋友陪伴您了。
写法指导——借景抒情
这两首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古诗
描写的景物
表达的情感
《别董大》
黄沙千里,黄云层层, 阳光昏暗,北风呼啸, 群雁南飞,大雪纷纷。
(激昂、亲切)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亲切、真挚)
总之,把自己想象成高适、王维,读出古人那种深沉的友情来。
我们学过的赠别诗有哪些?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