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老师怎样才能上好科学实验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老师怎样才能上好科学实验课

科学老师怎样才能上好科学实验课

【内容摘要】

实验教学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老师们也在尝试着寻找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课堂仍难以控制,甚感困惑。“小组”、“动机”、“亲历”和“研讨”就是我得到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科学实验控制亲历探究

在科学学科的教研活动中,不少老师都提出过一个令他们头痛的问题:怎样上好实验课?因为在目前教学中,学生在实验课上表现活跃,老师们普遍感觉课堂纪律难把握、课堂秩序难维持。在实验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上面讲要求,学生已经在下面我行我素地开始动手了;分组实验中,学生没有设计实验的步骤和计划,想怎么做实验就怎么做; 汇报交流的时候,汇报的学生只是在给老师汇报,老师在听,其他同学还在忙碌着;实验已经做完了,但小组没有小结和交流,同学们继续在"玩",老师无可奈何......印象最深的是我听过的一节实验课《燃烧和灭火》,最后是老师掌控不了课堂教学,学生在嬉闹中把带的可乐和雪碧,浇蜡烛、浇桌子、浇地,留下一片狼籍……

不可否认,学生们喜欢上实验课,喜欢在实验中自己动手操作。但是,如果科学老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只能是在闹哄哄中开始,在乱糟糟中结束,科学探究的目标不能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无从谈起。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科学老师怎样才能上好科学实验课,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呢?

首先,在实验教学中科学老师应树立“组教学”的观念,从四个方面具体做到以点带面,组织好实验教学的纪律,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 1、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我根据学生座位、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这些方面的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10—12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个体情况不同,存在着许多差异,这样小组内部是异质小组。但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小组之间是同质分组,这样分组使学生之间的感染和影响达到最好效果。每个学期实验小组建立后,基本不变动,这样有有利于学生之间合作的熟练和默契,也利于教师的实验教学管理。2、小组管理依靠小组长。选择、培养小组长是小组活

们的注意力引导课堂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又如在《火山爆发》一课中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赏火山爆发时的壮观场景,他们无不被吸引、震撼,探究火山爆发原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老师的实验教学很容易开展。

三、让学生收集事实材料,整理研究材料,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即发现过程。这一过程中老师应积极主动地启发、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观察、实验、研讨和探索的实践活动中。在学生研究时,我们尽量不要过多地干扰学生,也不能领着学生一问一答得齐步走,直奔结论,而应把有结构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尽可能地发现各种现象和规律,经历像科学家那样去认识事物的探索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鼓励各个小组的学生自定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没有任何紧张和压力的氛围中,愉快地、自主地选定要研究的问题和实验材料,并自行研究。例如在上《电磁铁》一课时,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有的学生选取“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是否与电流有关”这个问题来研究,他们选用的实验方法是增加和减少电池的数量;有的小组选取“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是否与线圈有关”,他们选用的实验方法是变动线圈的匝数。不管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材料怎样变,他们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而那种抹杀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个性,让全班学生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做一模一样的实验,然后全班直奔结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也可以让他们在课前自带一些材料在课堂上研究,这样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当怎样的一个“角色”,也是关系到学生实验成败的重要原因,教师只有做到课前对学生自行探索活动精心设计,充分准备,课中对学生自行探索活动全力帮助,大力支持,才是真正的角色到位。

让实验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一部分,科学探究成为学习科学的一种方式,学生会安静下来,也会学会认真思考的。

四、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活动。这是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后的研讨:1、体现民主化的教学思想。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全班研讨的一员,是一个旁听者,只有把自己与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学生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敢于大胆发言。即使学生说错了,教师也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要让学生把话讲完,并针对矛盾处再征求其他学生的看法。总之,教师在研讨中要听取不同意见,不能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什么,也不要用语言和表情干扰学生的研讨和发言,将自主探讨的权利交给学生,乐于当学生的“听众”和“观众”;2、规范研讨中的纪律。在研讨中教师的“听众”地位并不能动摇教师的指导作用。研讨中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周密的组织,细致的安排。研讨活动恐怕很难开展。毕竟研讨是群体性的教学活动,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研讨兴趣,研讨工作也不会顺利进行。3、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个人讨论与小组讨论结合,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的班级研讨的气氛;4、研讨中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在研讨教学中,教师应克服急躁心理,不能提出一个问题后,就急于让学生尽快答出,给学生思考时间太少,通常不过1分钟左右,这样短的时间催促学生,极可能把研讨变成一种学生的“表现”,学生会揣摩教师的表情和语气,尽量顺从答出教师希望听到的“答案”。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充分讨论,争论,回答问题才具有完整,准确的特使,才能形成研讨时的高潮。

总之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向即定的研讨“目标”,让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在研讨的相互交流中去伪存真,辨别是非,形成共识,独立自行获取正确的科学知识,明白更多的科学道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实验教学管理中做的一些尝试。我觉得这四个方面是实验教学中互相联系、环环相扣的一个整体。教师如果能坚持做到,就可以达到: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地探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为我国的科学发展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