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重点]科学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

[重点]科学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科学(上)复习提纲第一章测量内容仪器单位换算关系长度刻度尺(米尺)米(m)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二1000毫米1米二10“微米二"纳米体积刻度尺(米尺)、量筒、最杯立方米(m3)1立方米二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二1立方厘米质量犬平(托盘天平)千克(kg)1千克二1000克1吨二1000千克温度温度计摄氏度(°C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岀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半物做出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一米,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液体体积的鸽用单位是一升和毫升。

6.常用的长度测慣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询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1)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血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人或者偏小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准确值+估计值)4)远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吋,数值后而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8.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耍打量筒壁垂直, 与液面相齐,并以液面层的下沿读书。

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1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1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体温计不能用来测热水的温度)(3)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4)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來读:读数II寸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卩)1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C,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浙教版.doc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1章科学入门复习提纲第1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要内容1.科学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第2节实验和观察主要内容1.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 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2.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仔细的观察其中产生的现象,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3.观察:用感官直接观察;借助工具准确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是…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微米=1。

9纳米2.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主单位是立方(n?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二升、毫升。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比如0. 5米3=500 升3.测量工具及步骤:量筒、量杯;先选用合适的量筒或量杯,加入液体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4.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排水法;刻度尺测量特殊方法介绍:测量纸的厚度、测量铜丝的直径、用自行车测量路程。

第4节温度的测量(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1.温度的主单位:摄氏度(°c);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普通温度计、家用气温计;其他温度计的种类: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2.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3.温度计的使用:选,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不能拿出读数“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内液面相平,读数时先看清最小刻度),记(数值+符号)如40摄氏度写做40°C,读做40摄氏度。

七年级科学上册_期末复习提纲_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上册_期末复习提纲_浙教版.doc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1章科学入门复习提纲第1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要内容1.科学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第2节实验和观察主要内容1.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2.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仔细的观察其中产生的现象,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3.观察:用感官直接观察;借助工具准确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微米=10'纳米2.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主单位是立方(n?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二厘米二升、毫升。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比如0.5米3=500升3.测量工具及步骤:量筒、量杯;先选用合适的量筒或量杯,加入液体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4.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排水法;刻度尺测量特殊方法介绍:测量纸的厚度、测量铜丝的直径、用自行车测量路程。

第4节温度的测量(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1.温度的主单位:摄氏度(°C);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普通温度计、家用气温计;其他温度计的种类: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2.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3.温度计的使用:选,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不能拿出读数“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内液面相平,读数时先看清最小刻度),记(数值+符号)如40摄氏度写做40°C,读做40摄氏度。

[精品]七上科学复习提纲.doc

[精品]七上科学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科学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你能填吗?1、生物和非生物间最根木的区别是:—新陈代谢_。

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它具有_应激性,_ 新陈代谢_,—能生长能繁殖―,一能适应并影响环境能遗传_和变异等特征。

2、判断动、植物的主要依据:该生物体能否—进行光合作用3、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_和_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4、哺乳动物是现今动物界中_分布_最广泛、_功能_最完善的动物。

它们的全身_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5、在各类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哺乳类、鸟类;必须在水中产卵并完成受精的有鱼类、两栖类。

6、身体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是_原生_动物,它们属于_单_细胞动物。

7、凡是身体和足都_分节体外有_外骨骼—的动物都属于节肢动物。

8、被子植物和裸了植物间的根本区别有:_种子_外有无果皮包被。

9、植物界里,最高等的植物是_被了_植物,最低等的植物是―藻类_植物._被子植物_和裸了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

10、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11、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一头—一胸—,—腹_三部分,头部有_一对触角—,眼和口器, 胸部长有_两对_翅,—三对_足,身体,触角和_足—都有_外骨骼12、等级分类的七个等级是:一界门纲目科属种_,其中_种_是等级分类的基木单位.13、各类植物的特征:14、用种了繁殖后代的植物叫—种子—植物,它包括—被子_植物和—裸子_植物。

它们的根木区别在于:—被子_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而—裸了—植物的种了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15、裸了植物的主要特征: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种子裸露,打L寒能力强。

16、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植株矮小,只有_茎_、—叶_分化,用_泡子_繁殖的植物叫做苔薄植物。

17、人们常把一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栽神在花盆里供观赏,盆栽的蕨类植物应该摆放在阳光下,还是背阴处?应经常保持干燥还是经常给它浇水?背阳处—常给它浇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豌豆、红松等植物用_种子_来繁殖,蕨、地钱、水绵等植物则用_泡子_来繁殖。

201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组期末复习计划

201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组期末复习计划

201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组期末复习计划为了有计划的开展期末复习,提高期末复习的有效性,结合七年级科学组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现状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虽然经历了近一学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但是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有些不良的方法思维依然阻碍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如错题的整理及巩固;笔记的有效利用等方面没有有效开展,导致部分学生进步不是特别明显。

从学生的分布情况来看,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对基础知识掌握相当不理想,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期末复习很重要的部分。

2.复习重点:本次期末考试的范围为七上科学全部和七下第一章内容共五章,内容多,各章节中概念较多,其中部分生物的内容学生已基本遗忘,需要重点复习;科学探究是科学考查内容的重点,也是每次考试必考的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复习;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是七上科学的难点,要进行强化训练;实验考查也是每年必考的部分。

3.复习时间:第二十一和二十二两周,时间较为紧张。

二、复习安排结合学情和内容的分析,本次学期期末复习分以下几块内容:强化错题二次练习、探讨有效复习模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个别辅导等,提高整体成绩。

1.强化错题二次练习:由沈明龙老师和蒋琴老师负责,对作业本、练习中出现的易错题进行汇编,以作业的形式由学生二次练习,并进行及时批改和讲解。

2.探讨有效复习模式:以集体备课为载体,探讨期末有效复习模式,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祝春老师开一堂复习公开课,课后分析成功与得失,并及时修正,提高复习有效性。

3.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由陈海霞老师和徐春升老师负责将本学期的基础知识都罗列出来,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基础知识的的分类,提高及格率,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4.做好专题复习:开展实验专题、探究专题、计算题专题复习,明确目的,规范步骤,提高得分率,由李青老师和俞小芳老师负责整理。

5.加强个别辅导:重点对优边生和及格边缘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七上科学 总结复习提纲

七上科学 总结复习提纲

精心整理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2、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3、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附:常用仪器一、试管???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原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

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原因:防止液体溢出。

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原因: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

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原因: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原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

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原因: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原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原因: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配置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原因:以免损坏烧杯??????四、玻璃棒????主要用途?: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word.doc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word.doc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word.doc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1章科学入门复习提纲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要内容1.科学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第2节实验和观察主要内容1.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2.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仔细的观察其中产生的现象,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3.观察:用感官直接观察;借助工具准确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微米=109纳米2.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比如0.5米3=500升3.测量工具及步骤:量筒、量杯;先选用合适的量筒或量杯,加入液体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4.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排水法、针压法、重物法、沙埋法;刻度尺测量特殊方法介绍:测量纸的厚度、测量铜丝的直径、用自行车测量路程。

第4节温度的测量(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1.温度的主单位:摄氏度(0C);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普通温度计、家用气温计;其他温度计的种类: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2.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附参考答案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附参考答案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__________________ ,并寻找它们________________ 的学问•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等•可以这样说: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b5E2RGbCAP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多 ___________ ,多___________ ,多____________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______________ 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plEanqFDPw3. __________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做实验时,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 _______________ ,要注意安全.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DXDiTa9E3d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____________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生鸡蛋会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TCrpUDGiT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比较的过程.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______________ 即长度单位,然后选用合适的____________ 进行测量.5PCzVD7HxA6. 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_ ,较大的还有_____________ ,较小的还有__________ , _______ 等jLBHrnAlLg__________ 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_________ 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 __________ .8. 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 ______________ 和最小刻度.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____________ 保持水平.XHAQX74J0X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测量方法可以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水中,两次读数的____________ 就是该物体的体积.LDAYtRyKfE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就是指今天的温度__ Z zz6ZB2Ltk或_________ .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 __________ 温度计, _________ 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 ,用__________ 表示,它的规定是:把_______ 的温度定为0, _____________ 的温度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dvzfvkwMI1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_____ ,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_______________ 的温度.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 ___________ 完全浸没在_________ 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_ 被测物体.读数时,眼睛应___________ ,视线应与__________ 相平.纪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漏写了 ____________ .rqyn14ZNXI13. 质量是表示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_ ,用符号__________ 表示,较大的单位有________ ,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 等.EmxvxOtOco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完全由___________ 决定.改变物体的________ , SixE2yXPq5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6ewMyirQFL15. 实验室里常用 __________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常见的是 ________________ .16. 托盘天平的使用:(1)游码移到____________ ,天平放水平.(2)调平衡,用______________ 调节.kavU42VRUs(3) 左盘放 _____ ,右盘放 ___________ ,先放________ 砝码,再加 ______ 砝码,最后移 ____ .y6v3ALoS89(4) 读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称量完毕,用_____________ 将砝码逐个放回 _______ 内.M2ub6vSTnP17. 在自然界,任何有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如日晷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发明的,摆钟就是根据摆的_____________ 原理来工作的.OYujCfmUCw18.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Uts8ZQVRd第二章观察生物1. 生物和非生物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生命是有生命的物体,它具有__________ ,sQsAEJkW5T摄取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 和变异等特征.GMsIasNXkA2. 判断动,植物的主要依据:一是生物体能否_______________ ,二是是否需要从外界 ___________ .ThRGchYzg3.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间的根本区别有:__________ 外有无果皮包被,__________ 外有无子房包被.7EqZcWLZNX4. 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_______ 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______________ ,最低等的动物是____________ 动物.lzq7IGfO2E5. 植物界里,最高等的植物是 ___________ 植物,最低等的植物是 _________ 植物.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可用种子繁殖后代.zvpgeqJ1hk6.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7. 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 三部分,头部有________ ,眼和口器,胸部长有________ 翅, _______ 足,身体,触角,和 _______ 都___________ .Nr P oJac3v18. 具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植物是_________ 植物,也称是_______________ 植物;有根,茎,叶,种子,无花,无果实的植物是____________ 植物;只有根,茎,叶的植物是_____ 植物;只有茎,叶的植物是___________植物;生物体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构成的植物是__________ 植物1nowfTG4KI9. 等级分类的七个等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是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fjnFLDa5Zo10. 放大镜的主要构造是 ____________ ,使用时应_____________ 被观察物体.放大镜能成________ ,tfnNhnE6e5__________ 的___________ 像.11.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 使用时操作步骤:A.取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____________ ,放在体前略 _________ .HbmVN777sLB. 上镜:从镜盒取出物镜装在转换台上,取出目镜装在_________ 上.C. 对光:转动 ____________ ,使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集光器,选取一个大小适宜的____________ ,________ 眼观察目镜,用手转动反光镜,当观察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视眼,对光完成.V7l4jRB8HsD. 观察: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 __________ ,用压片夹压住装片.眼看物镜,向前转动________________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眼看目镜,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双手转动_________________ 直到物象清晰为止.83ICPA59W9E. 移像:反向移动装片.(2) 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倍数的__________________ .12. 生物体的结构:细胞一► _____ —►器官一 ________________ —生物整体mZkkkzaaP13. _______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是个体_________ ,全部生命活动在__________ 内完成.AVktR43bpw14.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细胞内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细胞的主要结构有__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部分.其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 ;具有遗传物质的是____________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ORjBnOwcEd16.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间的不同结构有 _____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____ 等,其中 _____ 是动,植物细胞间的主要区别.2MiJTy0dTT17. 组织:⑴定义:________________ 相似, ________________ 的细胞群叫组织.gliSpiue7A(2) 动物体内的四大组织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其中分布最广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 . uEh0U1Yfmh(3) 植物体内的组织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IAg9qLsgBX⑷生物体生长的原因:是细胞不断_________________ .生长和 ___________ 的结果.细胞在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而产生不同组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ghWvVhPE18. 细菌和真菌:统称________________ .细菌:属_____________ ,有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三种形态.asfpsfpMk真菌:酵母菌的结构.食用菌由地下的_____________ 和地上____________ 组成.食用菌食用部分是地上菌丝形成的______________ . ooeyYZTjj1第三章地球与宇宙1.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_________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_________ 左右,仅差 ________ 。

七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七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七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姓名学号班级第0章走近科学1.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需要,,,,。

3.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等内容。

4.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其他单位:1千米= 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认识刻度尺:①观察是否有磨损。

②: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决定的。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放正确: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即估计值。

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 + (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刻线量起。

但读数时一定要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

(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6)测量误差:①误差:与之间的差异。

②可以用的方法减小造成的误差。

5.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符号表示,它的规定是: 把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规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七上科学复习提纲

七上科学复习提纲

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

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灾难)。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做直接观察。

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叫做间接观察。

观察还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观、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mm)、微米(µm)、纳米(nm)。

千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 微米 =纳米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³”表示。

常用单位米³、分米³、厘米³、升、毫升。

单位换算:1米³=1000分米³ 1分米³=1000厘米³ 1升=1分米³-6胞质,无液泡,细胞核,叶绿体,属于原核生物。

有球菌, 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形态。

病毒没有细胞。

第三章地球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

.月食月面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等 .登高望远.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5.天涯海角总走不到边2、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约0~17千米)、地幔(17~2900千米)、地核(约2900~6371千米)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

3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经线等长,为半圆。

在南北两极之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doc

科学复习提纲(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可以这样说: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标准即长度单位,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厘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8. 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两次读数的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

C表示,它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在0至IJ 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C.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测量范围的温度.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生物的组织:细胞和组织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作用和特点b.各种细胞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2.组织的构成和功能a.器官和组织的关系和作用b.不同类型的组织的特点和功能二、生物的营养与消化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消化道的组成及其作用b.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和吸收2.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a.主要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b.均衡饮食和营养不良的防治三、生物的呼吸与循环1.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呼吸器官及其作用b.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2.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分类b.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四、生物的运动与感觉1.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骨骼和关节的作用和分类b.骨骼对身体的支撑和保护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a.神经系统的构成和作用b.感觉器官和感觉的传导途径五、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男女生殖器官的作用和特点b.生殖方式的区别和特点2.成长与发育a.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b.青春期的特点和生理变化六、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概念a.基因的概念和特点b.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2.进化的基本观点和证据a.进化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b.地质记录和化石的证据七、生物的环境与保护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a.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b.生态平衡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性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b.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以上提纲列举了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

注意理解并记忆重点概念和知识点,掌握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充分做好习题练习和实验课的巩固。

祝你考试顺利!。

2013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2013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观察和实验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 1米=10的六次方微米 =10的九次方纳米3、单位换算过程 [例]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4、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单位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³”表示。

常用单位米³、分米³、厘米³、升、毫升。

单位换算:1米³=1000分米³ 1分米³=1000厘米³ 1升=1分米³ 1毫升=1厘米³6、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刻度尺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7、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②针压法③重物法④薄膜法⑤替代法1.4温度的测量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科学期末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科学期末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科学期末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科学复习提纲1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①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可以这样说: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②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③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④长度的主单位是米,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很多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⑤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越往上越大。

⑥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⑦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两次读数的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

⑧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

⑨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它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科学复习提纲看袂落去出品冒者必究罚现金1万元整(不支持支票付费)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①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可以这样说: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②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初一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初一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初一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确实是研究各种______________,并查找它们______________的学问. 如大伙儿熟悉的牛顿发觉了_____________, 瓦特发明了______________等.能够如此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___________.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__________, 多__________, 多__________,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和谐___________的关系, 为人类制造更美好的生活.3. ___________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_____________,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____________.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______________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_________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_, 较大的还有__________,较小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___________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运算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一样用__________.8. 量筒的使用方法: 第一要看清它的测量范畴___________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____________保持水平.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能够将它___________在水中,两次读数的___________确实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程度,平常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确实是指今天的温度_____ 或_______.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_________温度计,________温度计等,它们是依照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 用_________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_______的温度定为0, 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________________.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看温度计的___________,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_______________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___,假如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__________完全浸没在_________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_________或_________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_____________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__________, 视线应与_________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_________.13. 质量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________, 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 _________等.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大小完全由_________ __决定. 改变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都可不能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15. 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_____________.16.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游码移到___________, 天平放水平. (2) 调平稳, 用_________调剂.(3) 左盘放______, 右盘放_________, 先放_______砝码, 再加_______砝码, 最后移______.(4) 读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称量完毕, 用__________将砝码逐个放回_______内.17. 在自然界,任何有______________的运动都能够作为测量时刻的标准, 如日晷确实是依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发明的, 摆钟确实是依照摆的_____________原理来工作的.18.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周围1、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拉克大沙漠B、伊拉克战争C、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D、伊拉克石油储藏量丰富2、科学家之因此有许多发明和制造,首要工作是:()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收集资料,考察验证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3、下列有关科学技术作用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服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进展的决定性因素C、科学技术的进展使人们发觉了许多自然的隐秘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阻碍4、在潜水艇沉浮过程中起作用的结构,与鱼的什么结构相似?()A、鳍B、鳃C、鳞D、鳔第二节实验和观看1、下列不属于定量观看的是()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B、用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和宽C、用体温计量人体的体温D、用手摸桌面的光滑度2、酒精灯是给物体的仪器,天平是称量物体的仪器,显微镜能够让我们看到的物体,天文望远镜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

初一科学上复习提纲

初一科学上复习提纲

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提纲一、生物与非生物1.2.3.辨认课本P67蜗牛图,填写其身体各部分名称。

回忆实验:蜗牛有视觉(第二对触角顶端有眼,感觉光线的强弱)蜗牛有触觉(触角的触觉最灵敏)蜗牛有嗅觉和味觉蜗牛没有听觉。

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痕迹的原因是什么?答:蜗牛用腹足爬行,腹足内有足腺,足腺分泌粘液留在其爬行途中即所谓的痕迹。

蜗牛可以根据该痕迹散发的气味找到“回家”的路。

蜗牛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是什么?答:蜗牛生活在阴湿的陆上,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4.蚯蚓的生活环境及习性是什么?答: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有有机物的土壤中,以各种有机物为食。

二、常见的动物5.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写出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是:体内有无脊椎骨(有些动物体背部中央有由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有脊椎骨的动物为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名称举例:草履虫、水母、涡虫、蛔虫、蚯蚓、河蚌、蝴蝶、海星等(P45)脊椎动物名称举例:鱼、大鲵(娃娃鱼)、鳄鱼、鸽子、狗(P38)6.五类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写出相关代表动物的名称。

鱼纲:体表被鳞片,终生用鳃呼吸,水生生活。

(各类鱼)两栖纲:幼体水生,用鳃呼吸;成体陆生,用肺呼吸,皮肤裸露、粘滑,水中产卵。

(青蛙、蟾蜍、蝾螈等)爬行纲:皮肤干燥,体表有角质鳞片或骨甲,陆上产卵。

(蛇、蜥蜴、龟等)鸟纲:身体流线型,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为翼,体温恒定,卵生。

(鸡、企鹅等各种鸟类)哺乳纲: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人、猫、狗、牛、鲸、蝙蝠等)7.写出八类无脊椎动物及相关代表动物的名称。

原生动物门:(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太阳虫……腔肠动物门:(辐射对称体型,两个胚层,有口无肛门)水母、水螅、珊瑚虫、海蜇……扁形动物门:(左右对称体型,三个胚层,有口无肛门)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线形动物门:(体细长,有口有肛门)蛔虫、钩虫、蛲虫……环节动物门:(体分节,有真体腔)蚯蚓、沙蚕、水蛭(蚂蟥)……软体动物门:(身体柔软,有贝壳)蜗牛、河蚌、扇贝、章鱼、乌贼……节肢动物门:(身体不仅分节而且分部,有外骨骼)蝴蝶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第一大门,因为它拥有第一大纲:昆虫纲(100多万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的学科。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多、多。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着世界,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使人类利用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协调人和的关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实验和观察1.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规程。

2.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3.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态度:认真的观察,目的明确;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注意:操作要,记录要。

4.由于人体感官具有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和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班级姓名.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l千米(km)= 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 毫米(mm)=106微米(µm)=109纳米(nm)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思考:视线偏左读数,视线偏右读数。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否则数值没有意义)。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值决定的。

卷尺、皮尺的用途。

指距、步长可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等。

*滚轮法:测较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二周长×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 。

2、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 大小。

固体体积国际的单位是 (m 3)。

2.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 )和毫升(ml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米3 = 分米3 = 厘米3 = 109 毫米3 1升 = l 分米3 = 毫升 = 厘米33.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 体、 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

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 或 直接测量。

班级 姓名 . 4.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 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 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 ;仰视时,读数偏 。

**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水物+水物-=V V V*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1.物体的 用温度来表示。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

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

在O ℃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 ℃。

2.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 。

但是光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 来测量。

3.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

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

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切勿超过它的 。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 ,但不能碰到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 后再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

4.体温计。

测量范围从℃~ ℃。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

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

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的温度。

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到玻璃泡中。

5.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

如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五、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

2.质量具有以下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kg。

1106毫克。

班级姓名 .[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4.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

(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分度盘、、托盘、横梁、横梁标尺、、砝码、底座、螺母。

6.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

(2)调平:将拨至“0”刻度线处。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思考: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里)调。

(3)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4)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5)整理器材:用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移回“0”刻度线处。

[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

] 六、时间的测量1.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

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沙漏等方法来计时。

现在人们常用、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2.时间的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s 。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I天= 小时l小时=分钟=秒。

3.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是指时间的一个点,如10:00;时间间隔,是指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4.实验室中常用来计时的工具是,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

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

它的准确值为0.1秒。

七、科学探究1.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3.能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班级姓名.第二章观察生物一、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能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因此能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并适应周围的环境;生物能进行生长和,并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生物最基础的特征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

2、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动物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养活自己,属于异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属于自养;动物能进行自由快速地运动,植物却。

二、常见的动物1、动物的分类:根据有无分节的,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2、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及特征:3、节肢动物门的特征:节肢动物门约有 多万种动物,是种类最多的一个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和足都 ,并且拥有外骨骼。

[有四个纲:昆虫纲(典型动物:蜜蜂、蝴蝶),甲壳纲(典型动物:虾、蟹),蛛形纲(典型动物:蜘蛛、蝎子,多足纲(典型动物:蜈蚣、马陆)] 4、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可分为 、 、 三部分,有 对分节的足,一般有 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 。

5、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 骨,它们的形态各异,按照形态和结构可分类如下:班级 姓名 .三、常见的植物1、植物的分类。

自然界的植物共可分为五大类,即 植物、 植物、 植物、植物、植物。

2、五大类植物的特征如下:体内有一 条由组成 的脊四、细胞1、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细胞、细胞、细胞,它们的作用如下:细胞: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交换;细胞:是细胞进行的场所;细胞:内含物质,与遗传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