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家长学校案例教学——家长会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2020年家长学校案例教学——家长会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出示案例
1、案例呈现:《父母课堂》9月刊第18-19页《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案例分析
1、请家长阅读文章《父母课堂》9月刊第18-19页《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思考:(1)故事中的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
(2)班主任归纳
2、小测试
你的孩子爱劳动吗?
3、为什么要重视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4、首先请大家看视频《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各位家长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四、劳动的表现?
对,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
粘我们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
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给孩子什么?
我们的主题是《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要引导孩子培养哪些好习惯,怎样培养好习惯。
好习惯包括很多,今天我们主要讲讲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乐观向上的习惯、自我激励的习惯、节俭的习惯和爱劳动的习惯。
(4)家长讨论交流:你曾经采取过什么方法培养孩子的爱劳动的习惯?
(5)班主任总结:我们都知道,专注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益处多多,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五、课外拓展
1.《父母课堂》11月刊第28页《帮孩子把兴趣学习坚持下去》
2.《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
3.《培养孩子注意力的50种方法》
2、适时奖励孩子(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相结合)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享受到乐趣,提高孩子做事的动机和成就感。
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
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平坝区肖家中心学校2016年3月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但这花朵不能只在温室里成长,要让他们知道怎样生活?怎样生存?怎样成长?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劳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从中会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也会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受益终身。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应该循序渐进,这个过程也是父母和孩子都参与其中的过程。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劳动意识的产生首先来自于模仿,孩子很多意识和习惯的产生来自于他们的生长环境,这其中父母就是表率。
所以父母平时的劳动行为,是孩子直接感受到的。
父母工作、做家务、照顾长辈,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平时对孩子教育的机会,这种教育并不是以训教式的,而是应时就景的教育,自然让孩子感受到劳动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和劳动的重要性。
其次,从孩子自身做起。
劳动未必就是去参加什么劳动,干什么活,让孩子先打理好自己的一切是前提。
现在我们的孩子都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了,个人的生活应该完全能够自己完成了,起床、穿衣、吃饭这些日常的事务一定要让孩子独立完成,锻炼孩子自己洗自己的小件衣物,也许做的不太好,家长可以提出修改意见,但不要动手,一定要让他坚持独立完成,时间久了一切都会好。
再次,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
一方面是家务劳动,日常的扫地、洗碗、擦地,家长应该相信这么大的孩子完全可以完成这些简单工作了,不要怕打坏东西,更不要舍不得,让孩子把这些家务劳动当成自己应该去做的,当然这些劳动是在和学习相协调的情况下的。
适当的参加劳动对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是大有好处,对学习也是一个补充。
另一方面是社会劳动,首先就是积极参加学样的劳动,做班级的卫生,因为有家务的基础,所以在学校的劳动也会驾轻就熟,这种劳动过程中,也会带动同学和师生间的关系,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个人全方面的锻炼。
家园合力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
家园合力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发表时间:2020-11-30T13:54:20.043Z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作者:周蚊枝[导读] 当前幼儿劳动意识较差,不少幼儿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连基本的吃饭、穿衣等都不会做,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西城幼儿园周蚊枝 646000 摘要:当前幼儿劳动意识较差,不少幼儿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连基本的吃饭、穿衣等都不会做,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幼儿主要活动在家庭和幼儿园,其劳动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只有加强家园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家园合力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家园合力;培养幼儿;爱劳动;好习惯引言: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为幼儿们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重视幼儿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中实施种植教学,能够让孩子们亲临到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奥妙,体会奇妙的科学现象,萌发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在不断体验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另外,通过种植活动,孩子们通过农耕用具等等参与到种植环境中,能够使他们亲身体验种植的过程,与植物共成长,享受收获的喜悦,在不断地农耕劳动中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快乐发展。
一、缺失劳动习惯对幼儿个人发展的弊处(1)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孩子不懂得整理,事实上,是因为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爸爸妈妈应该从孩子有行为能力后教会他,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绝对不寻求他人的帮助,别人遇到困难了可以及时给予帮助.(2)孩子喜欢依赖他人孩子不懂得整理,总是会让别人帮忙,慢慢地就会让孩子觉得家务事并不是自己的责任,自己不想做的时候别人来帮助自己是正常的.这样就会造成孩子从小就不会自己独立去完成任务。
(3)孩子养成懒惰心理孩子在年幼时没有养成整理习惯,慢慢的可能会造成个体懒惰,小时候自己的事情不肯自己做,长大以后很多事情也会懒得去做。
如何让孩子主动劳动家庭教育案例
如何让孩子主动劳动家庭教育案例一、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1. 家务分工:家长可以将家务分配给孩子,并告诉他们这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让他们明白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相互支持和合作。
2. 定期家庭会议:每周举行一次家庭会议,讨论家庭的事务和问题,并鼓励孩子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
3. 制定家庭规则:和孩子一起商讨并制定家庭规则,例如每天做一件家务或者每周参与一次家庭活动等,让孩子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二、通过榜样教育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4. 学习劳动的意义:通过故事、书籍、电影等方式,向孩子们传递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劳动是为了创造价值和提高自己。
5. 示范榜样:家长可以在家中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激发他们的劳动意识和积极性。
三、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反馈6. 奖励机制:制定一个奖励机制,例如完成家务可以获得小礼物或者特殊待遇,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劳动。
7. 反馈和肯定:及时给予孩子们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四、创造积极的劳动氛围8. 营造家庭劳动氛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劳动计划,例如每个周末一起打扫房间或者一起做饭,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9. 劳动与游戏结合:将劳动与游戏相结合,例如家庭比赛、劳动游戏等,增加孩子们参与劳动的乐趣和兴趣。
五、注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和参与10. 给予孩子选择权:在家务分工和家庭活动中,给予孩子选择权,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任务,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家庭教育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如何让孩子主动参与劳动的重要性和方法。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通过榜样教育和奖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创造积极的劳动氛围,注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和参与,从而让孩子主动参与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2020年家长会案例教学——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推荐阅读:
1. 《父母课堂》6月刊第42页《孩子专注力不易 集中怎么办》 2. 《五分钟玩出专注力》 3.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50种方法》
• 1、提高孩子做事的意愿和动机,给孩子设 定一个他喜欢并可以达到的目标。
• 2、适时奖励孩子(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 相结合)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享受到乐趣, 提高孩子做事的动机和成就感。
• 3、劳逸结合。安排好学习、休息、活动的 时间 家长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时间不宜 太长。
• 4、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父母课堂》9月刊第18-19页《培养孩子 爱劳动的好习惯》
思考: 故事中的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
小测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本片中的主人公是 我们东莞南开学校的缪沛洋,他是拜金、挥霍 无度,他富二代的代名词。如果这个缪沛洋是 你的孩子你会怎样?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一 切都来自也他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
二、方法策略:
1、提高孩子做事的意愿和动机,给孩子设定一 个他喜欢并可以达到的目标。
2、适时奖励孩子(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相结 合)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享受到乐趣,提高孩 子做事的动机和成就感。
三、方法策略:
引导践行 分析原因 影响不喜欢劳动的因素有很多:
和孩子一起做一些 劳动的游戏和训练.
四、培养孩子的爱劳动的习惯
家长讨论:
(1)首先请大家看文章《我们能拥有孩子多
少年》各位家长看完这段文章后你有什么感 受?
(2)家长讨论交流:你的孩子存在哪些不爱
劳动的表现?
三、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
很多家长容易从短期出现的问题就联想 到孩子这辈子会怎样,不要过于悲观或 者焦虑,给孩子负面情绪的影响,正确 引导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事。
家长学校教案《走进家务劳动》
家长学校教案《走进家务劳动》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热爱劳动是人生最好的财富。
2.激发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3.培养与学生息息相关、最基本的劳动技能:系红领巾、系鞋带、叠被子等。
4.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收集资料,如有关家务劳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等。
2.红领巾50条、有鞋带的鞋子8双、便利贴等等。
3.小红花。
教学内容:一、活动导入。
1.交流: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如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演唱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这首歌吗?你们会唱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播放《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学生演唱。
)师:这首儿歌优美动听,是在告诉我们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歌曲中还说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板贴:爱劳动)二、质疑问话,讨论交流。
1.你们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做吗?能够做哪些事情?(指名说说做的事情)2.你们在家中做家务吗?经常做吗?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指名说说做的家务活,教师适时板书事情)3.出示学生做的事情的图片。
(给做得好的同学奖励小花)4.出示学生在班级内,没有将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的图片。
(鼓励大家要努力把事情做好。
)三、爱劳动,我们齐动手。
1.自己的事情学着做(1)学系红领巾。
(出示图片,讲解方法。
)(2)学系鞋带。
师:学会了系红领巾,今后我们一定要按标准把红领巾佩戴好。
同学们,课下,我经常看见有的同学穿着有鞋带的鞋子。
有时鞋带散了,如果不及时系好,会发生危险。
你们会系鞋带吗?①平时我们穿鞋子要系鞋带,你会系吗?(请一位会系鞋带的学生上台示范)②观看系鞋带视频。
③学生分小组组学系鞋带。
④系鞋带比赛。
2.班级的事情学着做(1)听儿歌《值日生》。
师:刚刚我们进行了紧张的比赛,下面我们来听首歌,放松一下。
师:谁能说说儿歌中的值日生都做了哪些事?(指名学生说说)(2)你们在值日的时候,需要做哪些事情呢?(指名说说)(3)你还能为我们的班级做哪些事情呢?3.家里的事情学着做(1)请你说说下面小朋友做的事情对不对。
家长学校一(3)班《培养孩子投入劳动的习惯》教案
家长学校一(3)班《培养孩子投入劳动的
习惯》教案
目标
培养孩子投入劳动的惯,提高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教学内容
1. 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劳动惯的重要性
3. 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方式和方法
4. 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和学校劳动活动的意义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故事或图片展示劳动的价值,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
2. 探究:让孩子们讨论劳动的定义和意义,引导他们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3. 分析:介绍培养劳动惯的重要性,和如何通过劳动提高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4. 实践:提供一些家务劳动的案例,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并讨论劳动对他们的影响。
5. 探究:让孩子们思考和讨论如何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和学校劳动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培养劳动惯。
教学评估
1. 参与度: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
2. 回答问题:提问关于劳动惯的问题,评估孩子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情况:观察孩子们在家务劳动和社区、学校劳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教学资源
1. 故事书或图片,用于引入课程内容。
2. 家务劳动的案例,供孩子们亲身体验。
3. 相关视频或图片,用于展示社区和学校劳动活动的意义。
参考资料
- 无
备注
这个教案旨在培养孩子们投入劳动的习惯,并通过劳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合力,让孩子们养成积极参与劳动的好习惯,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指导家长教育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案例
指导家长教育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小学生可以通过劳动增强服务意识,家务劳动的教育和实践,可以提高他们对劳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要。
可是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好多同学根本不知道劳动,不懂的劳动的意义。
根据我们对全校学生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70%以上的学生在家里都没有参加家务劳动。
男孩子更为突出,他们只懂得放学了回家吃饭,衣服脏了往洗衣机里扔,他们不会做日常的家务劳动,如:铺床叠被,整理书包,收拾书桌,洗刷小件衣物、洗碗、拖地等。
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在家中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他们不懂得节俭,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照顾他人,家务活更是不会做,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年龄小,父母更不让孩子参与。
有的孩子除了完成一些文化课作业之外,根本叫不动他们去参加家务劳动。
因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油瓶倒了不去扶”。
了解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我很担心,家长们只是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忽视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
作为学校我们更意识到了这种现象的严重后果,因此我校在本学期开展了“正当家务劳动小能手”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评选出了15名“劳动小能手”在学校掀起了热爱劳动,争做劳动小能手的热潮,并且这项活动也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
一、提高家长对孩子劳动教育的认识。
学校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的形式,下发相关的学习资料,并且由家长学校的冯主任向家长做培训。
让家长明白孩子小时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劳动越多,长大后越能很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反之,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
转变家长认为学习最重要错误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劳,知道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参加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学校指导家长从理财、买东西、做简单的饭菜、刷碗、扫地、收拾屋子等方面来锻炼孩子在家中的劳动,让孩子在参与中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
培养儿童爱劳动的好习惯
培养儿童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儿童爱劳动的好习惯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劳动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可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培养儿童爱劳动的好习惯。
一、家庭角色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父母在培养儿童爱劳动的好习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
当父母自己热爱劳动并把它当作一种享受时,孩子会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劳动的积极性和乐趣。
其次,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劳动经历。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合适的劳动任务。
例如,让孩子帮忙整理房间、洗碗或者洗衣服等。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劳动价值。
最后,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
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参与到一些简单的劳动中去,如帮忙种花草、照看宠物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二、学校角色学校是儿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培养儿童爱劳动习惯的重要责任。
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首先,学校要注重劳动教育的融入。
劳动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融入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一些小型农场劳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学校要注重开展劳动技能的培训。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可以增加一些劳动技能的培训课程。
例如,开设木工课程、厨艺课程等,让学生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技能,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最后,学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劳动中来。
如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建设游戏,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一些劳动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和劳动的力量。
三、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是培养儿童爱劳动习惯的关键。
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培养儿童爱劳动习惯的目标。
家庭教育热爱劳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众多家庭教育内容中,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尤为重要。
劳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独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使孩子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将以一个家庭教育的案例,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二、案例介绍主人公小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10岁。
从小,小强就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渐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以下是小强家庭教育的具体案例。
三、家庭教育方法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孩子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小强的父母经常给孩子讲述劳动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从而培养孩子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2.制定合理的劳动计划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父母可以制定合理的劳动计划。
例如,每天完成一定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
小强的父母根据他的年龄,为他制定了每天完成两项家务劳动的计划。
3.参与家庭劳动父母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小强的父母经常带着他一起打扫卫生、做饭、购物等,让他体会到家庭劳动的乐趣。
4.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劳动社区劳动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重要途径。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如植树、清理公共区域等。
小强在父母的鼓励下,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从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
5.表扬和奖励当孩子完成劳动任务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成就感和快乐。
小强每次完成家务劳动,父母都会给予他口头表扬,有时还会奖励他一些小礼物。
6.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劳动过程中,父母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打扫卫生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小强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7.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家庭劳动和社区劳动是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精神的好机会。
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家校结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家校结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善,观念得以改变。
取消勤工俭学,校园种植基地变硬化,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也缺乏在校劳动锻炼的机会。
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我国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因此让孩子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劳动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家校结合的主要目的。
我们学校课题组进行了《家校结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的研究。
在这一年多的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调查访问、行动实践、个案跟踪等方法,对40多个对象加强了劳动习惯的培养。
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还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
怎样培养农村孩子的劳动习惯呢?一、明确孩子劳动教育的意义我们对班级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年龄、文化、工作等情况;教师上门与家长沟通,熟悉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及在家劳动情况。
根据调查的信息制定好家校结合教育的方案。
在家长会上我们明确了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劳动习惯培养的讲座。
家长和学校在教育思想上紧密协作,互相支持,能够很好地开展教育活动。
二、鼓励孩子做感兴趣的劳动在家里,家长鼓励孩子做一些感兴趣的事。
如洗红领巾、洗手帕、洗袜子等小件物品,并对孩子的劳动适时点赞。
有的孩子看见大人扫地时特别有兴趣,家长可以教他怎样扫地才会扫干净,并经常带领孩子参加清扫劳动。
有的孩子对上街买东西感到很神秘又愿去尝试时,家长就可以让孩子去买点油、盐、酱、醋等小件东西,并可以教孩子算数、付钱。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会做基本的家务了。
家长为孩子参加劳动而感到高兴,孩子的劳动热情也能持久。
在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活动:劳动故事会、劳动小能手、劳动手抄报、劳动小制作,孩子们在劳动活动中表现非常自信,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劳动的开端》教案——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劳动的开端》优秀教案——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其中劳动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但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劳动教育?这时,家校合作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而《劳动的开端》优秀教案就是一个不错的合作例子。
《劳动的开端》优秀教案是一份从培养劳动能力出发的初中化学教案,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劳动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劳动能力。
它以“化学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为基础,建立了快乐学习、创新创作、实践锤炼、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了全方位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
但这份教案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列出了实验操作步骤,其更重要的是把家庭融入到其中,通过家校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事例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进一步推广《劳动的开端》优秀教案时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一、提高幼儿家庭实践技能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家长也能从中了解到儿子/女儿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和家庭生活中一些有关的化学技能以及安全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需求,老师会布置家庭实验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购买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成果,通过家庭实践来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缩写化学物质的名称、编写实验程序、选择预测结果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操作。
而家庭实验,则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实验计划,购买实验器材和材料,清理实验现场,进行实验操作以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例如,在进行食盐水的浓度实验时,需要幼儿使用家庭实验箱组装鹽水漏液器,正确量取所需的NaCl、水,并且认真测量和计算水的量和质量,再按照实验程序逐步操作进行观察记录。
他们和家长合作完成实验,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也让孩子从实践中掌握了浓度计算方法,明确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助于构建绿色环保家庭。
家庭教育 做一个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智慧家长(教案) 主题班会通用版
三、孩子在家务劳动中会获得什么? 学会感恩父母、
学会分析、
换位思考能力
判断、整理
培养吃苦精神、创
新思维、合作能力
图片源自网络素材
家务劳动不仅仅是体现父母的教育智慧,更 是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这将是他们一生的财 富。
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
一、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布置完成家务的可行性
图片内容源自宝安教育公众号
图片内容源自宝安教育公众号
图片内容源自宝安教育公众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 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
图片内容源自宝安教育公众号
二、家长应扮演“引路人”角色
做一个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智慧家长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做一个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智慧家长 课程类别:家庭教育-家务劳动教育篇
课程目标:
1.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育儿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动手做家务的能力,有效推
进家校合作的沟通配合。
2. 与家长沟通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为亲子关系起到一个
不会整理书包,不会扎头发
不会绑鞋带,洗杯子,扫地
不会做饭,叠被子,洗衣服
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忽略对孩子进行家务劳动的训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舍不得孩子动手,长辈干预父母的教育方式
2、不信任孩子,嫌弃孩子做事拖拉
图片源自网络素材
3、觉得学习才是孩子需要做的,不用做家务
家务是每个家庭成 员的义务,每个人 都要参与到其中, 共同完成家务,父 母带头做好榜样
给孩子布置力所能及 的家务清单,让孩子可 以完成并获得自豪感, 满足感
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本案例以我国某市一所小学为例,讲述了一名学生在家庭劳动教育中的成长历程。
二、案例描述小明,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就读于该校三年级。
从小,小明就表现出对家庭劳动的兴趣,但他的劳动能力并不强,经常因为做事不够细心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帮助小明提高劳动能力,家长和学校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家庭劳动教育计划。
三、家庭劳动教育实施过程1.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首先,家长和老师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对哪些家庭劳动感兴趣,以及他在这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交流,发现小明对打扫卫生和整理房间比较感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不够细心而影响效率。
2. 制定合理的劳动计划根据小明的兴趣和特长,家长和老师共同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劳动计划。
计划分为三个阶段:(1)基础阶段: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
(2)提高阶段: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尝试独立完成一些复杂的劳动任务,如洗碗、做饭、洗衣服等。
(3)创新阶段: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发挥创意,开展一些有特色的家庭劳动活动,如制作家庭手工艺品、种植花草等。
3. 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引导在实施劳动计划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共同引导小明。
家长负责监督小明完成劳动任务,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老师则在课堂上进行劳动技能的传授,并组织学生分享劳动心得。
4. 阶段性评估与调整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劳动计划,家长和老师都会对小明进行评估,了解他的进步情况。
如果发现小明在某个环节存在问题,他们会及时调整计划,帮助他克服困难。
四、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劳动教育,小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以下是他在不同阶段的变化:1. 基础阶段:小明学会了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基本技能,劳动效率明显提高。
2. 提高阶段:小明开始尝试独立完成洗碗、做饭、洗衣服等劳动任务,尽管有时还会出现小错误,但总体上已经能够胜任。
家长学校一(3)班《培养孩子参与劳动的习惯》教案
家长学校一(3)班《培养孩子参与劳动的
习惯》教案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家长学校一(3)班的家长培养孩子参与劳动的惯。
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法,我们将教导孩子们参与家务、学校工作和
社区服务,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劳动态度。
内容
1.活动一:家务分工
将家务活动分配给孩子,例如摆放餐具、整理书包等。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合理分配任务,同时鼓励他们互相帮助。
2.活动二:学校工作
鼓励孩子参与学校活动和项目,如清洁日、志愿者活动等。
帮助孩子理解学校工作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责任心和团队合
作意识。
3.活动三:社区服务
带领孩子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植树造林、义务讲解等。
让孩子体会到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执行计划
1.制定详细的家务分工表,明确孩子们的任务和责任。
2.在学校活动日程中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孩子参与,并向家长传
达相关信息。
3.与社区组织或学校合作,安排社区服务活动,并邀请家长和
孩子一同参与。
4.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家务、学校工作和社区服务中的表现
和进展情况。
通过这些活动和方法,我们相信孩子们将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起积极参与和负责任的态度。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培养劳动惯的良好环境!
注意:教案中的活动和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和兴趣进行适度调整。
*。
家长学校一(3)班《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教案
家长学校一(3)班《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家长们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惯。
通过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乐于参与劳动的态度,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自理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目标-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和态度-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学内容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劳动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劳动中来。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劳动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劳动中来。
2. 角色模仿:通过模仿家长或其他成年人的劳动行为,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角色模仿:通过模仿家长或其他成年人的劳动行为,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3. 定期任务:制定一些定期的劳动任务,如整理书桌、收拾玩具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惯。
定期任务:制定一些定期的劳动任务,如整理书桌、收拾玩具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 团队合作:组织孩子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劳动活动,如组织集体清洁、园艺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团队合作:组织孩子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劳动活动,如组织集体清洁、园艺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5. 正面激励:通过赞扬和奖励表现出色的孩子,激励他们继续保持热爱劳动的惯。
正面激励:通过赞扬和奖励表现出色的孩子,激励他们继续保持热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方法- 启发式提问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启发式提问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 示范引导法:通过示范劳动行为,引导孩子模仿研究。
示范引导法:通过示范劳动行为,引导孩子模仿学习。
- 小组合作法:组织孩子分组进行一些劳动活动,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小组合作法:组织孩子分组进行一些劳动活动,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评估方法-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孩子在劳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参与程度和态度变化。
家庭教育案例做家务(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其中,让孩子学会做家务是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以一个家庭教育案例,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
二、案例描述李女士是一位关注孩子成长的母亲,她深知培养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性。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她发现孩子在做家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孩子不愿意做家务,认为做家务是家长的事。
2. 孩子做家务时敷衍了事,质量不高。
3. 孩子缺乏时间观念,不能按时完成家务。
针对这些问题,李女士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
三、案例实施1. 制定家务分工计划首先,李女士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务分工计划,将家庭中的家务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例如,孩子负责收拾自己的房间、打扫客厅、洗碗等。
2. 引导孩子认识到做家务的重要性李女士通过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明白做家务不仅能减轻家长的负担,还能培养自己的责任感、独立性和动手能力。
同时,做家务也是一种锻炼身体、提高生活技能的方式。
3. 建立奖励机制为了激发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李女士建立了奖励机制。
当孩子完成家务任务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如小红花、积分等。
积累一定数量的奖励后,可以兑换成孩子喜欢的礼物或特权。
4.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李女士教育孩子要合理安排时间,将做家务纳入日常时间表中。
同时,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家务任务,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5. 榜样示范李女士以身作则,主动承担家务,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她还鼓励孩子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让孩子体会到参与家务的乐趣。
6. 及时反馈与指导李女士对孩子的家务表现给予及时反馈,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李女士耐心解答,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四、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逐渐养成了做家务的习惯。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表现:1. 孩子愿意主动承担家务,不再认为做家务是家长的事。
家庭优秀案例劳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个家庭为例,探讨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为广大家长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中生,家庭条件较好。
然而,小明从小被父母宠爱,养成了懒惰、依赖他人的习惯。
在学校,小明学习成绩一般,人际关系较差。
为了改变小明,父母决定从劳动教育入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三、家庭教育策略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小明父母通过以下方式营造家庭氛围:(1)以身作则:父母自己勤俭节约,热爱劳动,为孩子树立榜样。
(2)注重家庭文化:父母经常组织家庭活动,如一起做饭、打扫卫生等,增进亲子关系。
(3)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 设计合理的劳动任务针对小明的特点,父母为他设计了以下劳动任务:(1)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拖地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2)家务分工:父母与小明协商,明确各自的家务责任,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3)课外实践:鼓励小明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建立激励机制为了激发小明的劳动积极性,父母采取了以下措施:(1)表扬与鼓励:当小明完成劳动任务时,父母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物质奖励:根据小明的劳动表现,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如零花钱、购物卡等。
(3)精神奖励:父母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4. 引导孩子反思与总结在劳动过程中,父母引导小明反思自己的行为,总结经验教训。
例如,当小明完成一项家务任务后,父母会与他一起讨论:(1)任务完成情况:是否按时完成、质量如何等。
(2)劳动过程中的感受:是否觉得辛苦、是否愿意继续等。
(3)劳动收获:学会了哪些技能、对生活有哪些启示等。
四、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教育,小明取得了显著的变化:1. 依赖性降低:小明能够独立完成家务劳动,不再依赖父母。
家校沟通《微信:爱劳动好习惯的培养》技术促进的家校交流与合作活动案例表
技术促进的家校交流与合作——考核作业
知了。
家长微信群确实方便又高效,信息化发展,微信的出现,家长能及时的收发一些通知、信息,也能及时的反馈自己的疑惑等,但有利也有弊。
活动效果1、孩子在家帮忙完成家务劳动的照片
2、孩子在家帮忙完成家务劳动的视频
3、活动反馈
教师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拉进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而且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引导家长们学会科学育儿的方式。
在活动的过程中,将孩子劳动的照片和视频在群里进行分享,不仅能能带动其他家长的积极性,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爱劳动好习惯的养成的自豪感,增强了家长和孩子们互动的积极性,也能及时的肯定孩子们的表现,为孩子们增加爱劳动的自律感。
自评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父母课堂》11月刊第28页《帮孩子把兴趣学习坚持下去》
2.《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
3.《培养孩子注意力的50种方法》
学员分析
本次学员是六年级的学生家长。家长们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亲子关系融洽。劳动能力差在小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长期与孩子接触,在与孩子接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小学生劳动能力不足带来的问题例如:六年级的孩子了,仍然不会不会自己整理书包,放学时书包里一团乱,背在背上的书包,拉链都拉不上书包像鱼一样大张着嘴巴;教室的桌椅乱了不会摆整齐;不会打扫教室的卫生,扫地时拿着扫把东扫一下西扫一下边扫边玩,打扫教室耗时长效果差。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家里倍受家人宠爱,生活中的许多事都是父母一手包办,不仅劳动能力较差而且劳动意识淡薄。通过活动,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爱劳动的重要性,教给家长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各位家长:大家好!为了孩子,今天我们又坐在一起。最近跟班上的家长聊天,发现大家都被一样东西困扰,那就是孩子劳动能力差在小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作为教师长期与孩子接触,在与孩子接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小学生劳动能力不足带来的问题例如:六年级的孩子了,仍然不会系鞋带,自己的水杯不会正确的打开杯盖;不会自己整理书包,放学时书包里一团乱,背在背上的书包,拉链都拉不上书包像鱼一样大张着嘴巴;教室的桌椅乱了不会摆整齐;不会打扫教室的卫生,扫地时拿着扫把东扫一下西扫一下边扫边玩,打扫教室耗时长效果差。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家里倍受家人宠爱,生活中的许多事都是父母一手包办,不仅劳动能力较差而且劳动意识淡薄。老师在教室里行走时发现学生的座位旁边有垃圾,提醒学生清理,学生不但不及时清理还会及时辩驳垃圾不是他扔的,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的劳动意识,提升孩子们的劳动能力。
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什么,他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二)讨论前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视频看完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本片中的主人公是
我们东莞南开学校的缪沛洋,他是拜金、挥霍无度,他富二代的代名词。如果这个缪沛洋是你的孩子你会怎样?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一切都来自也他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所以今天
那么希望我们接下来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交流,解开一些疑惑,为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支支招。我们一起看看案例:
二、出示案例
1、案例呈现:《父母课堂》9月刊第18-19页《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案例分析
1、请家长阅读文章《父母课堂》9月刊第18-19页《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思考:(1)故事中的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们的主题是《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要引导孩子培养哪些好习惯,怎样培养好习惯。
好习惯包括很多,今天我们主要讲讲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乐观向上的习惯、自我激励的习惯、节俭的习惯和爱劳动的习惯。(4)家长讨论交流:你曾经采取什么方法培养孩子的爱劳动的习惯?
(5)班主任总结:我们都知道,专注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益处多多,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四、引导践行
(一)分析原因
影响不喜欢劳动的因素有很多:
1、从生理上讲:年龄太小、天赋差异都会导致孩子对于某件事情的专注力不同。(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时,就能比较专注)
2、环境等客体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于初中以下的孩子影响较大,所以家长要尽量给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二)培养孩子的爱劳动的习惯
1、提高孩子做事的意愿和动机,给孩子设定一个他喜欢并可以达到的目标。
(2)班主任归纳
2、小测试
你的孩子爱劳动吗?
3、为什么要重视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4、首先请大家看视频《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各位家长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四、组织反思:
(一)家长讨论交流:你的孩子存在哪些不爱劳动的表现?
对,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
粘我们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
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给孩子什么?
1、让家长知道培养孩子爱劳动的重要性;
2、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材篇目
《父母课堂》9月刊第18-19页《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专注力是高效学习的要素,孩子年龄越小,专注于事物的时间就会越短,专注力不集中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学生到了六年级,仍然存在明显的专注力不能集中的问题。孩子若缺乏专注力,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导致成绩难以提高,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样就会造成自信心缺乏等等的问题。本讲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专注力以及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2、适时奖励孩子(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相结合)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享受到乐趣,提高孩子做事的动机和成就感。
3、劳逸结合。安排好学习、休息、活动的时间家长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时间不宜太长。
4、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三)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
很多家长容易从短期出现的问题就联想到孩子这辈子会怎样,不要过于悲观或者焦虑,给孩子负面情绪的影响,正确引导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事。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
课例题目:《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课型
案例教学
授课时间
年级
主讲教师
所在学校
《大纲》要求以及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劳动是小学生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在家庭中备受关注,家长们往往只注重孩子其他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有所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