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真谛
中国茶道四真谛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茶道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四个真谛,分别是“谛视、谛闻、谛味、谛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四个真谛,以及它们对于茶道实践的重要意义。
第一真谛:谛视谛视指的是观赏茶叶、茶具和茶水的过程。
茶道要求我们用平静和专注的心态来观察茶叶的外形和质地,欣赏茶具的造型和材质,感受茶水的色泽和清澈度。
在谛视中,我们要学会透过形态看本质,通过观察来把握茶的品质和特点。
同时,谛视也传递了茶道中对于美的追求,茶道师傅们通过精心挑选茶叶和茶具,使得每一杯茶都成为一件艺术品。
第二真谛:谛闻谛闻强调的是茶香的感受和鉴赏。
通过嗅闻茶叶的香气,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茶叶的品种和产地以及独特的风味。
谛闻茶香需要我们用心、专注地聆听,感受茶香的浓淡、高低、韵律和变化。
同时,茶香也会激发我们的情感和想象力,让我们在闻茶的过程中享受到身心灵的愉悦。
第三真谛:谛味谛味是茶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谛味要求我们通过品尝茶水的滋味来感知茶的品质和特点。
茶道强调的是细细品味每一口茶水,咀嚼茶汤的味道和质感,感受茶水在口腔中的变化和余味的回绕。
通过谛味,我们可以了解茶的口感、茶性以及茶的韵味所在。
同时,茶道也告诉我们,品味一杯好茶需要有耐心和细致的用心。
第四真谛:谛心谛心强调的是心境的平和与沉静。
茶道要求我们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安宁和专注。
通过茶道的修炼,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品味和情操。
茶道中的静谧与平和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使茶道的实践成为一种心灵的修行。
在谛心中,我们可以与自然相融合,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茶道四真谛是中国茶道文化的核心,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审美观念,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谛视、谛闻、谛味和谛心,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茶道的精髓和内涵,提高对茶的品质和品味的鉴赏能力。
茶道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修养的方式。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谛1、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是道、儒、佛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
茶道所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
“保合太和”的意思是指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正道。
以哲学范畴的“和”为基础,儒、佛、道三家对茶道中的和,各有自己的理解与诠释。
儒家从“太和”的哲学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的思想。
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的全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为“春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在饮茶的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朴实古雅去浮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一个“和”字是茶事活动的宗旨,“此所谓赏天地自然之和气,移山川石木于炉边,五行具备也,没有天地之流,品风味于口,可谓大矣,以天地之和气为乐,乃茶道之道也”泽庵《茶亭之记》。
道家从“和”这一哲学范畴引申出“天人合一”“知和日常”等理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因素,生是阴阳之和,道是阴阳之变。
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同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人与自然万物本为一体,应具有亲和之感。
知道了“和”的内涵,就是知道“道”的根本。
在处世方面道家提倡“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四章,即认为好坏均可相安相处,为人不露锋芒,处世与世无争。
在茶道中,道家对和的理解表现于特别注重亲和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及“致清导和”的养生理念。
佛家提倡人们修习“中道妙理”。
《杂阿含经·卷九》中引用佛陀说:“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
”这是中和的哲学理念。
在《无量经》中佛陀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这是和诚处世的伦理。
在茶道中,佛教的和最突出的表现是“茶禅一味”,这实际上是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原本土文化的“和会”。
中国的茶道精神是什么?
中国的茶道精神是什么?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
那么呢?下面就做一详细介绍。
1.台湾省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省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
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
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
怡是欢乐怡悦。
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
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
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
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
静是中国茶道修 ... 不二法门。
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也有人说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中国的茶道精神有什么特点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
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茶道精神什么是中国茶道精神中国茶道精神:清、敬、怡、真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中国茶道的四真原则
中国茶道的四真原则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在茶道的实践中,有四个真理准则被视为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四个真理原则是:和敬清寂、以诚为本、求真务实、尊重自然。
下面将介绍和探讨这四个真理原则,带您踏入中国茶道的奥秘。
和敬清寂和敬清寂是中国茶道的首要原则,强调的是与茶、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和敬清寂的和指与人相处和睦、友好,敬指以敬畏之心对待茶的种种属性和过程,清寂则是要求心境安宁、专注。
无论是沏茶还是品茶,茶人都应该保持一种诚挚而敬重的态度。
在和敬清寂的氛围中,我们能够慢下脚步,将生活与繁杂的思绪疏离,享受在茶香中宁静的时刻。
以诚为本以诚为本是中国茶道的重要原则之一。
诚指真诚与善意,是茶道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在茶道的实践中,诚意对待茶人、对待茶友、对待茶具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真心对待茶,才能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茶带给我们的美好和滋味。
此外,以诚为本还要求茶人与茶友之间相互尊重,诚实守信,形成和谐的茶道社群。
求真务实中国茶道注重实践和经验,强调的是务实和实用。
茶道并非一种华丽的仪式,而是一个真实而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
在茶道的实践中,茶人们注重钻研茶的制作、沏茶的技艺以及茶的品尝。
茶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品质,但也注重平衡和实际。
求真务实的原则提醒我们,在茶道的实践中要注重真实感和实效性,不被形式束缚,而是通过实践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茶道修为。
尊重自然中国茶道倡导对自然的尊重。
茶是自然界的产物,茶道者应该从心底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无穷的智慧。
在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制作过程中,茶人们都应该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茶道课程中也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只有尊重自然,才能与之和谐相处,才能体验到茶道的真谛。
总结中国茶道的四真原则:和敬清寂、以诚为本、求真务实、尊重自然,是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些原则不仅指引着茶人们的行为,也反映了茶道对心灵修养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中国茶道4字真谛
中国茶道4字真谛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茶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以独特的仪式和哲学思想,凝聚着对自然、人生、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中国茶道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清、静、和、美。
清清,是中国茶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道强调的是“清静”之美,强调内心与外在环境的纯净与明亮。
茶具、水源、茶叶,无一不追求清洁卫生,以保证茶的品质和品味。
而在茶道席上,主人要保持心境的清净,不受外界干扰的纯粹。
只有在清净的环境中,人们才能更好地领略到茶的美妙和茶道的真谛。
静静,是中国茶道的另一个核心理念。
茶道注重的是“静谧”之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在品茗的过程中,茶席上的一切都要以安静为前提,要求茶道参与者摒除杂念,沉静心神。
只有在心无旁骛、心平气和的状态下,人们才能真正领悟到茶道的真谛。
静谧的茶道空间让人们能够深入感受茶香的丰富和茶意的深远。
和和,是中国茶道强调的重要价值。
茶道追求的是“和谐”之美,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
茶道席上的亲友、宾主、上下,在温馨的氛围中共同品味茶香,分享心灵的交流。
而茶道也要求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相融相合。
茶道的和谐哲学不仅体现在仪式上,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处世态度与境界。
美美,是中国茶道最终追求的目标。
茶道所追求的是“美”的境界,追求内在和外在的美。
茶香的千变万化、茶汤晶莹剔透的色泽、茶器的精美细腻,无一不展现出茶道的美感。
而在品茗的过程中,人们也追求的是心灵的美。
茶道席上的独特仪式、悠扬的音乐、静谧的氛围,都在为人们创造一种美的享受。
茶道所追求的美,既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心灵上的舒畅。
中国茶道的四字真谛,清、静、和、美,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生活的追求与理解。
茶道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杯香醇的茶,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和修养,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茶道的深远影响跨越了国界和时代,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中华文化的真谛,领略中国茶道带给我们的深度与美好。
中国茶道4谛
中国茶道4谛中国茶道是一种古老而高雅的文化传统,深受人们喜爱和尊崇。
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可以让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中国茶道有着独特的四谛,分别是禅、和、敬、静。
禅是中国茶道的核心理念之一。
禅茶一味要求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茶道仪式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
禅意即是对当下瞬间的敬畏和专注,通过茶道来感受自然的变化和生活的真谛。
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放下杂念,静心与茶交融,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沉淀。
和是中国茶道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观。
在茶道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至关重要的。
茶道强调的是倾听、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价值观,通过茶会让人们共同体验茶的美好,加深人际关系的和谐。
茶道更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适当的礼节和对他人的关怀,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融洽,使人与人之间形成更加真实和深刻的联系。
敬是中国茶道的又一要素。
茶道注重对茶具、茶汤以及品茶师和茶友的尊敬和敬重。
它强调对事物的真实、美好和独特的敬畏之情。
在茶道中,物品并非单纯的工具,而是有着生命的存在,需要人们用一颗敬畏之心对待。
通过尊敬和敬重他人,人们可以培养出平和、谦卑的心态,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敬意,从而提高生活的品质和境界。
静是中国茶道的最后一个重点。
茶道要求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只有静心才能真正地体验到茶的香气和味道,才能领悟到茶道的真谛。
而内心的宁静具有一种净化和疗愈的力量,可以让人们远离烦恼和杂念,享受品茶带来的平静和舒适。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和谐,重拾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中国茶道的四谛禅、和、敬、静可以看作是整个茶道文化的精髓所在。
它们不仅仅是茶道自身的内涵,更是一种与人生相通的哲学和智慧。
通过茶道的修行,人们可以学会禅思、和谐、尊敬和静心,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习惯,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心灵的修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谛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茶道不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
中国茶道以其独特的四谛而闻名于世,这四谛分别是:敬、和、清、静。
让我们逐一来品味这四谛带给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敬:敬茶是茶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和尊敬是坚守的重要价值观。
而敬茶则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
敬茶不只是单纯的动作,更是一种内心的态度。
从泡茶、递茶到品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以敬畏和尊敬之心去对待,体现了我们对茶的敬重之情。
而这种敬畏之心也渗透到我们对自然、对他人、甚至对生活中琐碎之事的态度中,让我们懂得感恩和珍惜。
和:和是茶道中所倡导的一种生活态度。
茶道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在茶道中,人们通过借助茶的存在,坐在一起共饮,通过饮茶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这种和的状态不仅出现在人际关系中,也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茶道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让我们明白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积极保护和珍爱自然,从而实现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清:清是茶道所追求的一种心境。
茶道通过简单的茶具、简约的环境和清雅的茶来帮助修心养性,达到宁静和平的境界。
在繁忙的生活中,享受一杯清茶,将自己的心境放松下来,品味茶中的醇香与苦涩,将繁杂的思绪抛诸脑后,融入到宁静而舒适的茶道氛围中,让身心得到放松和净化,达到内心的沉淀。
静:静是茶道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有在内心静谧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茶道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
茶道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专注的态度,引导我们远离喧嚣与浮躁,进入一个安静、宁谧的境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对茶的品味与体验中,清空杂念,专注当下,感受茶香的魅力。
唯有静下心来,才能够领会到茶道背后所蕴含的浓厚文化内涵。
总结起来,中国茶道四谛——敬、和、清、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中国茶道的四字守则是什么
中国茶道的四字守则是什么中国茶道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它以茶为媒介,通过茶具、茶艺和茶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在茶道中,有着四字守则,它们是“和、敬、静、乐”。
这些四字守则不仅指导着茶艺家的行为举止,也蕴含着智慧和哲学的思考。
和——和为贵,和谐统一的茶道境界和作为中国茶道的第一守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茶道要求参与者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和理解。
在品茶过程中,主持人和来宾之间要和睦共处,创造一个融洽的氛围,构建一个共同分享愉悦的场所。
和谐也体现在茶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
品茶时应保持与大自然的和睦关系,尊重自然的力量,追求与自然的共同体验。
敬——以敬之心待茶待人,传承茶道的精神敬是中国茶道的第二守则,它要求人们要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茶、对待人。
茶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敬茶,是对茶叶、茶器和制茶工艺的敬畏;敬人,是对主持人、茶师和茶友的尊重。
只有怀着敬意,才能真正领略到茶道的精髓和深意,才能将茶道的价值传承下去。
静——品茶过程中的内心平静与专注静是中国茶道的第三守则,它强调的是在品味茶叶的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在茶道中,我们应该远离嘈杂喧闹的环境,回归内心,感受茶香的细腻和茶味的变化。
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静默,更是对内心的宁静。
只有内心平静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茶道的奥妙,领悟到其中的哲理。
乐——乐于分享、乐于体验乐作为中国茶道的第四守则,强调的是分享快乐和乐在其中。
茶道是一门美好的艺术,通过品味茶叶和茶艺的展示,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同时,茶道也注重与他人的分享,通过分享我们的快乐,增进他人的体验和欣赏。
乐也是茶道艺术的一种态度和情感,通过乐在其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体验茶道的内涵和魅力。
中国茶道的四字守则“和、敬、静、乐”贯穿于茶道的各个环节,既是对参与者行为准则的要求,也是对茶道哲学的表述。
无论是传统的茶道仪式,还是现代茶艺表演,这些守则都是指导和规范人们在茶道中的行为举止和心态。
中国茶道“四谛”——和、静、怡、真
中国茶道“四谛”——和、静、怡、真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情、茶学说、茶引导7种主要义理。
中国茶道以“和、静、怡、真”为“四谛”。
和——中国茶道的灵魂“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也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
“和”就是中国佛、道、儒家思想揉合的具体表现。
儒、释、道均提出了“和”的思想:儒家重视礼仪引控之“和”;佛家推崇超越现实的主客皆空的宗教形式之“和”;道家倡导一任自然之“和”,即无形式、无常规的自然之美。
而中国茶道在融合三家之“和”的思想下,着重突出的是道家的“自恣以适己”的随意。
这也是中国茶道区别小日本茶道的根本。
中华民族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自由、热爱和平的礼仪之邦。
中国人的性格像茶,人们总是清醒、理智的在思考中看待世界,在和谐的气氛中求共存与发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中国茶文化,和谐——中国茶文化的不朽灵魂——已深深根植于其中。
在中国所有的汉字中,在也没有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涵的字了。
静——中国茶道修养的必由之路“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只是一份残缺的灵魂。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心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养的必由之路。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水静伏明,而况精神。
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在中国的茶道中,道家的“虚静观复法”成为“茶须静品”的理论依据。
苏东坡.大观茶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情深。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写时声。
枯肠未易禁散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感悟到一个“静”字,就可以洞察万物、思如风云、心中常乐。
浅谈我国的茶道:和、静、清、净、怡、真
浅谈我国的茶道:和、静、清、净、怡、真茶是中国古老的饮食文化,帝王将相、寻常百姓生活中都离不开茶的踪影,还有以茶会友,以茶论道的说法,今天就来说说所谓的茶道……,茶之道即所谓道茶也,茶道茶道,道为主,茶为品相所助。
万物一与“道”字相关,便显得深不可测。
今天就让小生粗略说一下什么是茶道?中国茶道精神及真谛是什么?一、什么是茶道?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
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尽管“茶道”这个次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
那么什么是茶道呢?世间万物皆有“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道”可包容万物、无处不在、博大精深、生生不已于有形与无形的世界中,非常之精妙深邃。
《道德经》有说到:“道法自然”,这自’二字并非好解释的。
所以,对于“道”的理解要因人而异了,当然对于“茶道”的理解也是这样的。
山野庄户人家或市井平民,只把茶作为商品,品了上千年,除了提神醒脑、去油解腻的效用外,还把茶当作独坐、闲谈、外出、居家的“伴儿”。
说它有何奇处,谁也拿不出答案,只感到离不开,他们以为这就是茶道。
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本创做者正在天认为:“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周做人先生则认为:“茶道的意义,用普通的话来说,能够称做为忙里偷闲,苦外做乐,正在不完全现实外享受一点美取协调,正在刹那间体味永世”;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喝茶的方式取意境。
中国茶道提出四谛
中国茶道提出四谛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在茶道的实践中,茶人们提出了四谛,即和敬清寂,谦适自然,诚实宽宏,清心寡欲。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四个谛,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茶道。
和敬清寂,是茶道中重要的原则之一。
和敬,即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尊重;清寂,则是指内心的宁静和冷静。
茶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茶友们在茶道中相聚一堂,互相倾听,共同品味美妙的茶香。
在茶道过程中,人们需要保持内心的清明,摒弃杂念和浮躁情绪。
只有和敬清寂,才能真正领悟茶道的真谛,体验茶香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谦适自然,是茶道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谦适,是指谦虚谨慎地对待茶道的修行;自然,是指回归本真,追求自然之美。
茶道强调不张扬、不浮夸,茶人们秉持谦逊的态度,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茶道修养。
同时,茶道也强调与自然的亲和力。
茶人们尽力还原自然的美好,通过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让茶道更加朴实和谐。
诚实宽宏,是茶道中的重要理念。
诚实,指的是诚实待人,真诚相待;宽宏,则是指宽容待人,包容他人。
茶道是一种细腻而复杂的艺术,需要茶人们相互交流,分享心得。
在茶道中,诚实的态度尤为重要,只有真诚相待,才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
与此同时,茶道也注重宽容待人,不论是茶艺师还是茶友,都需要展现宽广的胸怀,容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使茶道更加丰富多彩。
清心寡欲,是茶道境界的高度体现。
清心,指的是内心的洁净和平静;寡欲,则是指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茶道倡导减少欲望的纷扰,使心静下来,专注于当下的茶道体验。
在茶道的修行过程中,茶人们通过品茶、冥想等方式,使自己的心境变得纯净而平和。
唯有清心寡欲,茶人们才能更好地领略茶道的美学意境,实现身心的内外协调。
总结起来,中国茶道中的四谛为和敬清寂,谦适自然,诚实宽宏,清心寡欲。
这些原则构成了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着茶人们的修行和生活方式。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涉及茶叶、器具等物质层面的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精神实践。
茶道四谛是什么
茶道四谛是什么中国茶道有“四谛”:和、静、怡、真。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道四谛的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四谛的介绍“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
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大佛大道大儒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
“静”是中国茶道灵魂能以奠立和实现的凭藉,“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是一份残缺的心灵。
“怡”是“静”的怡,“和”的怡,因为“怡”是灵魂的跳动,是脉搏,是瞬间的人生顿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丝丝感动和一次次颤抖。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品茶人的心灵宗教,是白开水中的人生况味,是无字书里的千言万语,是情侣眼眸的默默对视。
“真”是“和”的真,“静”的真,“怡”的真。
“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
“真”是参悟,是透彻,是从容,是圆寂,是宇宙,是八封。
茶道的起源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在民间,千百年来,关于它的起源,有神话也有传说。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书中关于茶的起源是这样记载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关于这段文字记载,有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
一是说神农为给百姓治病,尝遍百草以配制草药。
在煮水时,茶叶偶然落入锅中,神农在品饮后发现其口感清爽,并具有一定的药效,便把茶叶作为可以治病的饮料向百姓推广。
另外一个版本是说神农在尝百草配药时,食入金绿色滚山珠而中毒,倒在茶树下,有露水自茶树叶流入神农的口中解了神农所中之毒,从此,茶叶便被人们所应用。
“茶”字的由来在我国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很多。
晋代郭璞注的《古三经注疏.尔雅注》里,茶被叫做“槚(jiǎ)”。
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里,把茶叫做“荈诧(chuǎnchà)”,并将其列为二十四种药物之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将茶列为药物的文字记载。
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在其《方言》中谈到蜀西南产茶,把茶叫做“蔎”。
中国茶道的4个准则
中国茶道的4个准则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仪式、精致的器具和优雅的茶艺动作而闻名于世。
它追求的不仅仅是一杯美味的茶,更是一种身心合一的艺术体验。
为了能够更好地领会和理解中国茶道的精髓,人们总结出了4个准则,即“和敬清寂”、“以和为贵”、“和谐共融”和“和之至美”。
1. 和敬清寂“和敬清寂”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准则之一。
茶道注重“敬”,即对茶和我们所处的环境的尊重与敬畏。
茶道师在泡茶的过程中,会倾注所有的心思和专注力,以尊重茶叶的自然属性和生命力。
同时,茶道强调“清寂”,即在泡茶时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茶道所传递的意境和哲学。
2. 以和为贵“以和为贵”是茶道的另一个重要准则。
茶道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茶道中,泡茶者不能急躁和冲动,而应该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与茶以及其他与会者保持和谐的互动。
茶道更加注重人的情感和交流,强调以和为贵的思想,使每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温暖与亲切。
3. 和谐共融茶道注重的不仅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相处,更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
茶道始于自然,追求自然的纯粹和自然的美。
因此,在泡茶的过程中,茶道师会尽力保持茶与水、火、器和空气之间的和谐统一。
而我们作为参与者,也应该学会尊重自然,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态度。
4. 和之至美“和之至美”是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
茶道通过细腻的泡茶动作、优雅的仪式和精心的器具来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在茶道的世界里,杯盏、茶具和艺术品等都以和谐、平衡和精致而著称。
茶道师通过不断追求完美,使茶道艺术趋于至美,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完美和和谐的精神。
总结:中国茶道的4个准则:“和敬清寂”、“以和为贵”、“和谐共融”和“和之至美”,无疑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和谐、宁静、自然和美的追求。
通过遵循这些准则,把它们融入到泡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品味茶的美味,更能够在茶道的艺术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中国茶道四蒂
中国茶道四蒂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而茶道作为茶文化的代表,更是一门古老而庄重的艺术。
中国茶道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礼仪,引领人们探索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在中国茶道的世界中,有四个重要的元素,被称为四蒂,它们分别是茶叶、茶具、茶水和茶人。
1. 茶叶作为中国茶道的核心,茶叶被视为一种灵性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品种和口感。
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品质,因此在中国茶道中,选择合适的茶叶非常重要。
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都具有不同的香气和口感,它们的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
茶叶的选择应结合季节、场合以及个人的口味偏好,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展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2. 茶具茶具在中国茶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壶、茶杯、茶盘等都具有独特的造型和工艺。
茶具既是容器,又是艺术品,它们通过精湛的工艺和优雅的设计,为茶道增添了美感和仪式感。
在中国茶道中,茶具的选用需要注重质感和美学,它们与茶叶相互辉映,共同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3. 茶水茶水是茶道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质和水温来展现其最佳口感。
在中国茶道中,净水是最基本的条件,它可以去除杂质,保留茶叶的原始风味。
此外,水的质量也会对茶叶的口感产生影响,在冲泡茶叶时,水质的选择需要与茶叶的特点相适应,以获得最佳的味觉体验。
4. 茶人中国茶道中的茶人被视为传承者和实践者,他们通过具体的行为和情感传递茶文化的魅力。
茶人需要具备丰富的茶道知识和技巧,懂得如何选用茶叶、配备茶具,掌握泡茶的时间、温度和力度等。
然而,茶人的角色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者,他们还应该具备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通过举办茶会、讲解茶道的方式向他人传授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茶道的美学追求不仅在于茶叶的品质,更在于茶道中的一切元素的协调和谐。
茶叶、茶具、茶水和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茶道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宁静、平和以及内心的净化。
中国茶道的四蒂正是通过茶叶的味觉、茶具的形态、茶水的质感和茶人的艺术展示,共同演绎出一场优美而精致的文化盛宴。
中国茶道四谛指
中国茶道四谛指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不仅是一种美味,更是一门艺术。
而在中国茶道中,有着四个重要的指导原则,被称为四谛指。
这四谛指包括“法谛”、“人谛”、“器谛”和“茶谛”,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茶道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准则。
一、“法谛”“法谛”是中国茶道的第一个指导原则。
它强调了茶的制作过程和冲泡方法的规范性。
在中国茶道中,茶叶的选取要精细,要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和产地采取相应的冲泡方法。
同时,冲泡的水温、时间以及冲泡和倒茶的姿势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
只有通过遵循这些规范,才能将茶叶的最佳风味和香气完美地释放出来。
二、“人谛”“人谛”是中国茶道的第二个指导原则。
它强调了茶道师傅的修养和素质。
在中国茶道中,茶道师傅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茶学知识和丰富的茶道经验,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茶道师傅应该以身作则,尊重茶叶、尊重茶具、尊重顾客,以及尊重茶道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茶道文化。
三、“器谛”“器谛”是中国茶道的第三个指导原则。
它强调了茶具的选择和使用。
在中国茶道中,茶具的种类繁多,但是每一种茶具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美学价值。
茶道师傅要根据冲泡不同茶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茶具,并且要正确地使用茶具。
茶具的材质、造型和装饰都对茶的口感和视觉感受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茶具,才能更好地展现茶的魅力和张扬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四、“茶谛”“茶谛”是中国茶道的第四个指导原则。
它是中国茶道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茶谛强调了茶的品质和茶的意境。
茶的品质是决定茶味的重要因素,而茶的意境则强调了在品茶过程中的心境和灵感。
品茶时,应该细细感受茶的香气、滋味和口感,同时也要欣赏其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
通过茶谛的实践,才能真正体验到茶道的美妙和内涵。
中国茶道的四谛指确立了中国茶道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准则。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茶道的精髓和独特魅力。
在现代,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文化追求的提高,中国茶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茶道4谛是什么
中国茶道4谛是什么中国茶道四谛,又称“茶之四义”或“茶道四境界”,是指茶道修行中的四个重要方面,即色、香、味、形。
这四个方面概括了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茶道四谛的含义。
一、色(Se)“色”指的是茶汤的颜色。
中国茶叶的品种繁多,每种茶叶冲泡后的色泽也各具特点。
在茶道中,色彩是评判一壶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茶汤越鲜艳透明,体现了茶叶的新鲜程度以及深度的发酵与炒制工艺。
色泽鲜亮的茶汤常常让人心生愉悦,也显示了饮茶的品质与雅致。
二、香(Ka)“香”指的是茶叶独特的香气。
“香高雅”的茶叶,常常让人回味无穷。
茶叶的香气多种多样,来源于茶叶的品种、生长环境、制作工艺等众多因素。
不同茶叶的香气也各具特色。
例如龙井茶带有醇厚的焦香,普洱茶散发出陈香,铁观音茶带有烘焙的果香等。
通过闻到茶叶的香气,可以预知茶叶的品质和特点。
三、味(Mi)“味”指的是茶汤浓淡、回甘的感受。
“味”也被称为茶道的“灵魂”。
茶叶的口感体现了茶叶的品质和制作水平。
不同茶叶有不同的滋味,如绿茶清爽甘甜,红茶醇厚馥郁,乌龙茶层次丰富等。
在品茶过程中,通过品尝茶叶的滋味,可以细腻感受茶叶所带来的世界,寻找茶道的真谛。
四、形(Kei)“形”指的是茶具、茶叶的形状和外观。
“形”也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茶具、茶叶的外观可以感受到茶道的内涵和美学。
茶具的独特造型和精美工艺,以及茶叶的整齐、匀称的形状,都能为品茶过程增添一份仪式感和美感。
同时,形状也是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好的茶叶通常形态完整,表现出茶叶的健康和品质。
以上就是中国茶道四谛的详细介绍。
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追求心灵和身体平衡的修行。
通过颜色的鲜亮、香气的悠扬、味道的浓郁和形状的美丽,茶道将人们与大自然、与自己的内心联系起来,带来身心愉悦与满足。
通过品茶,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到茶叶所带来的美好体验,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生活品质。
中国文化概论 茶道
⑶泡茶
从明代开始,中国的茶叶加工方式进行了改革,成品茶已由唐时经蒸压而成的饼茶、宋时精雕细压的团茶,改制为经炒为之的条形散茶。这样,人们沏茶,再用不上"
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书中还谈到,饮茶时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别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喝茶,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补充人体水分的不足,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解渴。如田间劳动、车间操作、剧烈运动后,拿起大碗杯),大口急饮快咽,重在数量者当是。
品茶,是重在意境,还要有一个好的饮茶环境,把饮茶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
⑵饮茶与吃茶
饮茶,包括喝茶和品茶,这是人们熟知的常识,就是将茶叶用沸水冲泡后,把茶汤饮下去。但是把茶吃下去或者将茶掺入食料当作一般食物那样吃下去,这对较多的茶人而言,似乎不很习惯,甚至不太理解。其实,茶的利用就是最早从吃茶开始的。如今,新疆自治区哈萨克族老乡,在喝奶茶的同时,仍然有将茶一同吃下去的做法。云南基诺族的凉拌茶,福建畲族的腌茶等,是将茶作为菜肴吃下去的。至今用茶掺入其它食料,做成茶点、茶菜和茶膳吃下去,那就更多了。
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有“四谛”:和、静、怡、真。
“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大佛大道大儒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中国茶道在其发展的长河中也是有形成了其独特的基本精神,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1.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
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
“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
“怡”是欢乐怡悦。
“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
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
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
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和”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
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
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
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
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
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
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
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茶道核心一个字
茶道核心一个字中国茶道的核心是一个“品”字,具体有四谛:1,和——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
2,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3,怡——中国茶道中人的身心享受。
4,真——中国茶道的终极最求。
一、儒教思想与中国茶道孔孟荀之儒家思想,基本特征是无神论的世界观,是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和伦理相结合为核心和基础,强调情理结合,以理节情,追求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
茶虽然给人以刺激,使人兴奋,但人们对它是乐而不乱,嗜而敬之,品茶时需要安详静谧的心境,清雅简朴的环境,情恰和谐的茶友,精美协调的茶具,客来敬茶,以茶留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礼仪。
尊君、重礼、尊老爱幼,廉俭育德,和蔼待人。
仁义礼信是儒家的道德观念。
中庸之道是濡家处世信条。
唐代刘贞亮讲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尝滋味,以茶可道,以茶可修身,以茶可雅志,以茶表敬意,以茶树礼仁。
其中修身、雅志,表敬意,树礼仁四德就是讲发挥中庸原则,协调人际关系。
中国茶道的精神是俭、清、和、敬、静。
即廉俭朴实,心地纯洁,和睦相处,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这些无不与儒家思想相吻合。
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已达2000多年,历来作为我国人民待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这也是儒家思想贯串于茶文化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影响着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道教思想与中国茶道老庄之道思想,强调自然,超凡脱俗,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和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
欲求长生不死,变化飞升,不信天命,不信业界,以生为乐,在静观默察中,清静无为,坐忘虚心,以素朴人性与诸物本性自然契合。
道教戒酒戒杀生,要求静坐息心,无思无虑,茶有破睡之功,固道教离不开茶。
道教发详地在巴蜀,其形成时期,巴蜀的饮茶习俗已广为传开,因此茶成了成仙的灵药,西汉壶居士《食忌》中说“苦荼,久食羽化”。
南朝齐梁时道家人物陶弘景在其《杂录》中说:“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道四谛
1、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道、儒、佛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
茶道所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
“保合太和”的意思是指
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以普利
万物才是人间正道。
以哲学范畴的“和”为基础,儒、佛、道三家
对茶道中的和,各有自己的理解与诠释。
儒家从“太和”的哲学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的思想。
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的全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在泡茶时表现
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
为“春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在饮茶的过程
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在品茗
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朴实古雅去浮华,宁静致远隐沉毅”
的俭德之行。
一个“和”字是茶事活动的宗旨,“此所谓赏天地自
然之和气,移山川石木于炉边,五行具备也,没有天地之流,品风
味于口,可谓大矣,以天地之和气为乐,乃茶道之道也”(泽庵《茶
亭之记》)。
道家从“和”这一哲学范畴引申出“天人合一”“知和日常”等理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因素,生是阴阳之和,道是阴
阳之变。
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同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人与自然
万物本为一体,应具有亲和之感。
知道了“和”的内涵,就是知道“道”的根本。
在处世方面道家提倡“和其光,同其尘”(《老子》
第四章),即认为好坏均可相安相处,为人不露锋芒,处世与世无争。
在茶道中,道家对和的理解表现于特别注重亲和自然,追求“天人
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及“致清导和”的养生理念。
佛家提倡人们修习“中道妙理”。
《杂阿含经·卷九》中引用佛陀说:“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
”这是中和的哲学理
念。
在《无量经》中佛陀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
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这是和诚处世的伦理。
在茶道中,佛教的和最突出的表现是“茶禅
一味”,这实际上是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原本土文化的“和会”。
2、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求自我之道。
静是中国茶道的必由途径。
道家的清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极其深远,其“虚静观复法”在中国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与实践。
“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赵佶《大观茶论》)。
中国
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
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时,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
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把“静”视为归根复命之学,天人合一之学,儒家、佛家也有相似的主张。
宋代大儒程颢说得明白:“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
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人风云变态中。
”(《秋日偶成》)中国古代许多士大夫们都有在茶中静品得趣的感悟和体验,“静试
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一类
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佛教的“茶禅一味”,“禅”、的梵语直译成
汉语就是“静虑”之意,指专心一意,沉思冥想,排除一切干扰,
以静坐的方式去领悟佛法真谛。
儒、道、佛三家不仅都认为体道悟
道离不开静,而且还都认为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也离不开静。
苏东坡“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首充满
哲理玄机的诗,合于诗道,也合于茶道。
古往今来,无论是道士还
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道。
3、怡——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怡”者,和悦、愉快之意。
在中国茶道中,“怡”是人们从事茶事过程中的身心享受。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
不同地位、不
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历史上王公贵族
讲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
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意在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驱困提神,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侧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乐人生。
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过程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
精神上的畅适。
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
根本标志之一。
4、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而一旦论道,则必然执著于“道”,追求于“真”。
这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真,原是道家的哲学范畴。
在老庄哲学中,真与“天”“自然”等概念相近,真即本性、本质,所以道家追求“抱璞含真”“返璞
归真”,要求“守真”“养真”“全真”。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
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
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
另外,还包含了待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
总之,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
环节都要求真。
1.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
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
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
“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
“怡”是欢乐怡悦。
“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
饮
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
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
庄老解
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