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现像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偶像崇拜的分析与感悟
中学生因为追星与父亲发生口角,后被父亲用刀砍死,这种悲剧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很多人把这件事归于青少年自身、归于他们的盲目追星。更有甚者,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可救药。不过对这种观点我实在无法苟同。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偶像崇拜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崇拜心理始于原始社会人们对不可控制的、强大的自然力量的畏惧,图腾崇拜就是最原始的偶像崇拜。进入现代社会,心理学家们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偶像崇拜的概念:一般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由于“光环效应”而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欢的人去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赖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
经调查,青年人的偶像崇拜主要集中在演艺明星、体育明星、政治领袖、科学家、文艺界名人级英雄模范身上。而且比起生产型偶像(对社会有正面贡献的人物),中学生对消费型偶像(能够满足人们娱乐、休闲要求的“明星”)、青春型偶像更加青睐。中老年人一般很不屑于青年人的偶像崇拜,主要是因为他们看到多数青少年的崇拜对象是所谓的“明星”。如果中学生的崇拜对象是政治领袖或者科学家的话,似乎就无伤大雅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频发的偶像崇拜引发的偏激事件对他们的冲击,加之他们对现在的网络媒体文化的不认同。
有人认为偶像崇拜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而偶像崇拜有理智性和非理智性的特征,非理性的特征包括完全认同(对偶像的言论和行为给予无条件的支持)、迷恋(在情感上对偶像极为依赖,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行为投入(花费较多的金钱和精力去从事支持或与偶像有关的活动);理智性特征包括:选择认同(正视偶像的缺点和不足,可以容忍别人对偶像的批评和非议)、情感控制(能够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对偶像的情感)、行为节制(较为有效地控制追求偶像的行为,使之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非理性支配下的行为会导致某些偏激事件和消极结果,无数的事实证明,明星崇拜多事非理性的,尤其是在初中低年级。理性支配下的行为则会激励崇拜者不断的进步,不断地提升自我。
因为多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主要是明星崇拜,下面就这一点进行分析。
细究青少年明星崇拜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点。第一,寻找情感寄托。有些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充足富裕的生活就是对孩子好,有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小孩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正是这些父母平时不注意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情感缺失。而由舞台、灯光、美丽时装包围着的明星们,很容易吸引学生们并使之在其歌声中、银幕形象中找到情感的寄托。第二,渴望成功,生活在现代社会,难免沾染浮躁之风,人们总是想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他们只看到了电视银屏上明星的光鲜亮丽,并没有看到他们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对那些“轻易成功”的明星不免羡慕、向往,最后变成对他们的崇拜。第三,从众心理,青少年时代,难免迷茫、不知所措,因为父母对他们的关注比较少,没有对他们进行很好的引导,网络、电视、手机等通讯手段迅猛发展,媒体对明星的大肆宣扬,还有身边有明星崇拜倾向的朋友的宣传,他们难免身陷其中。而且身边多数人有自己喜欢和崇拜的明星,为了不使自己显得那么异类,他们也会选择明星崇拜。
其实因为明星崇拜而引发的偏激事件只是少数,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偶像崇拜的积极作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崇拜行为会变得越来越理性。我相信只要对他们积极加以引导,就不会接连发生这样的惨案。
为解决青少年明星崇拜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发挥
校园文化的作用。学校班级在平时有意识的开展以偶像崇拜为主题的班会、讲座或社团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偶像崇拜观念。有人做过调查研究,在校园文化浓郁的学校,存在偶像崇拜现象,但是这种崇拜是积极的、理性的,并且能在偶像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自己。第二,将偶像崇拜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上课时不在局限于课本,而是适当地引用现代社会的“流行文化”,并将一些明星的事迹介绍给同学们,使学生的追星动机不再浮于表面,而是因为偶像的内在修养和品质。第三,偶像崇拜教育需密切关注社会,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他们的思想、行为总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外界的影响。要树立多重榜样,社会上出现的新人新事,都可以成为偶像教育的对象,扩大崇拜对象的范围,可以让学生们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的了解过程中找到自己真正崇拜的偶像。第四,还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中学生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要让他们看到自己也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员,未来社会的建设也是需要他的,偶像只是给自己一个灯塔,可以让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地向前。第五,家长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多关心孩子,让他们体会家庭的温暖,另外可以早一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模范人物的事迹,未来他们的偶像崇拜星期也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的深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不仅仅是某一方的任务和责任,相反,它需要学生自己、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