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文赏析
儿童散文诗《鞋》赏析

儿童散文诗《鞋》赏析当小鞋匠得知大个子军人双腿已经失去,却仍然嘱人送来修鞋钱时,他的心底掀起怎样的狂波大澜,小说中并未写出。
但是,在读者心目中,“那个高大的身影”却更为高大了,并且转为崇高。
微型小说表现崇高形象,似乎很难,但是,此文以极短的篇幅却有力地表现了一个崇高的形象。
崇高的形象总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令人们瞩目。
小说中主角并未出场。
他如何负了伤也未写出,但是,在战场上负伤无论如何可以表明他作战的勇敢精神。
他失去了双腿,这无论对于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军人,都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打击。
在这样的打击下,要保持意志的坚强绝非易事;而这位军人居然不忘欠下的修鞋钱。
如此,他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而由此我们又可以想象他的广阔博大的精神世界。
所以,虽然是虚写,却使我们感到了主人公强大的精神力量。
崇高的形象又总是与比较平凡渺小的事物形成巨大的对照而存在的。
小说中主要是通过小鞋匠来写这个大个子军人的,虽则寥寥几笔,还是勾画出了小鞋匠的一些特征。
他“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说明他对大个子军人有着潜在的敬意,但是,其中却也包含着功利动机。
从他算“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可知,他是怀着怎样的心理计算着日期的。
这样,由于小鞋匠的对照烘托,我们就更加强烈地感到大个子军人形象的崇高。
大个子军人的未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且扩大了审美心理距离,从而使我们以一种不同于常的眼光去审察他。
由此,人物在心目中处于高远的位置,更能显出与普通人的不同,我们对他也就愈加尊敬。
军人的断腿,与“高大的身影”形成的巨大反差,是使人产生痛苦和怜悯,造成情感之流“暂时阻碍”的事件。
然而,主人公对苦难的战胜更加让我们感到其精神的崇高。
所以说,恰恰是这种痛苦的、怜悯的情绪,使我们振奋起来,在主人公崇高精神的激动和鼓舞下,精神得到了提高和升华,从而获得崇高的精神力量。
幼儿散文《午睡》赏析

幼儿散文《午睡》赏析
在学习《专题九》案例后,我觉得《午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因为要使每个幼儿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午睡是非常重要的。
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进入睡眠时,身体各部位、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和学习状况。
为此,幼儿教师必须做好幼儿午睡的管理工作。
案例中的幼儿园午睡的安排中就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做好幼儿的睡前准备工作。
例如:教师耐心细致的督促幼儿大、小便,按顺序脱衣服、摆放整齐;再脱鞋子、上床,帮助幼儿采用正确的睡姿。
二是为了让幼儿尽快入睡,教师把幼儿最喜欢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三是园中还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睡眠的环境,使幼儿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茁壮的成长。
教师很周到很细腻。
这个案例中的教师的做法是值得很多教师学习的。
儿童散文《荔枝蜜》鉴赏(含答案)

儿童散文《荔枝蜜》鉴赏(含答案)阅读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中的片段,选择一个角度(语言、结构或情感)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
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
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
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
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
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吃鲜荔枝了。
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
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
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
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
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
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
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
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
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
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
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赏析让孩子感悟人生哲理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赏析让孩子感悟人生哲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是孩子们接触文学、感悟人生哲理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孩子们可以了解不同的生活故事、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
本文将以教材中的几篇经典散文为例,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并探讨如何引导孩子通过赏析散文来感悟人生的道理。
第一篇散文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篇散文讲述了一个读书少年通过刻苦学习、勤奋笔耕,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故事。
通过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教育孩子勤奋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可以提升人的修养、塑造人的品格。
让孩子从小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篇散文是《春天的故事》。
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一切复苏的景象。
通过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教育孩子珍惜身边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让孩子学会欣赏春天的美丽、感受生命的轮回,让他们懂得珍惜当下,珍爱生活。
第三篇散文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篇散文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对历史的忠诚的态度。
通过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教育孩子珍惜生命、明晰人生价值观。
生命的存在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通过对以上几篇散文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是如何引导孩子感悟人生哲理的。
散文中蕴含的人生智慧、情感抒发,可以让孩子在阅读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汲取人生的智慧。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会让孩子们在情感共鸣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懂得人生的真谛所在。
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通过赏析教材中的经典散文来感悟人生哲理,培养他们的情感、审美和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孩子多读书、多思考,让他们从小就学会感悟人生、领悟人生的哲理,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深厚的文学底蕴,让他们成为有情感、有智慧、有担当的人。
愿孩子们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在文学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在成长中收获幸福与快乐。
领略大自然的美——儿童散文诗《山谷里的蓝花花》赏析

领略大自然的美——儿童散文诗《山谷里的蓝花花》赏析
山谷里的蓝花花
清晨的阳光洒满崇山峻岭,穿过翠竹,洒落在山谷里。
我往山谷里走,在一个绿意盎然的
小谷里,看见了一片蓝花花。
它们五颜六色,长得格外鲜艳,仿佛一个个龙头一般,十分让人吃惊。
他们花束那么大,一把把挤满了山头,大大蓝色的花瓣,像一个个大气球,形状各异、耀目夺目,活脱脱是一个个小小天使。
随着坡陡的山谷里春天的来临,那些蓝色的花,也变得鲜花凋谢,颜色越来越浅。
它们像
一只只懂得赞美大自然的蝴蝶,翩翩起舞,展翅上青,在蓝色的天空下,飞跃奔腾,到处
都是自然的勃勃生机。
山谷里的蓝花花,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优美。
它们的出现,活跃了山谷里隔岸的
每一方迷人景色,真是太迷人了!
山谷里的蓝花花,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让整个山谷里充满生机。
看着它们开放的花瓣,像微笑在对着太阳洒下的清晨的阳光,让每个人难忘的风景就像带给我们一个清新的祝福:祝福大地,祝福大自然,祝福生命!。
儿童散文赏析

春雨的色彩: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春》,老舍的《麻雀》,刘半农的《雨》。
解放后:冰心的《再寄小读者》和《小橘灯》等文。
新时期后:吴然的《歌溪》和乔传藻的《望天树》等文。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儿童散文既有散文的一般特点,又显示着儿童文学的特性。
“孩子有多大,写作的心灵就和他一样大”,内容无所不包,表现的疆域是十分广阔的,有作家的童年生活,也有作家眼中的自然风景,风光万物,花鸟虫草,山川湖泊。
(一)内容的包容性与限定性:同时它又有“儿童化”特征,这使它具有了明显的限定性。
从儿童的叙述视角出发:张歧的《俺们的学校》,桂文亚的《菜市街》从成人的视角出发的:金波的《微思细笔》,湘女的《大树杜鹃》表现儿童文学生活之趣,是儿童文学的固有特色,也是儿童文学作家在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传达中所遵循的美学原则。
在儿童散文中,趣的内涵囊括了童趣和理趣两方面的谌荨以跳动的童心表现童趣,借事理物象的描述融贯理趣,这是儿童散文的一个鲜明特色。
(二)多样的儿童情趣:吴然的《一碗水》写的是乡村儿童富有滋味的举杯同饮的野趣:树叶卷成的“杯子”里盛满清清的泉水,我们像大人一样举杯高呼:“干杯”。
天真的诚笃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趣:引发思考的深邃理趣:乔传藻的《望天树》以第二人称写法述说了望天树的成长经历,从“小树的“初涉人世”写起,经过艰难挫折?长成参天大树“望天树”,用平静的叙述,用凝练明快富有音乐感的语言,用同情不幸和赞美成功的口吻,热情地讴歌了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三)美的和谐统一:内质美给小读者以美的熏陶。
具体表现在:(1)情感美(2)意境美(3)语言美“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1)情感美:率真是儿童的可贵品质,它要求作家将最美好的感情诉诸笔墨,表现健康向上的情感。
——郑振铎翻译泰戈尔所写的《纸船》体现儿童率真,充满童稚之气的认知以及健康向上的情感。
适合起床的儿童散文诗

适合起床的儿童散文诗一、原文:《起床小闹钟》清晨的阳光已在窗外闪耀,小床里的宝贝还在睡觉。
看呀,小闹钟滴答滴答在叫,像个小士兵大声吹着号角。
“起床啦,起床啦,崭新的一天来到,小鸟儿在枝头已经开始欢闹。
被窝是个柔软的城堡,可外面的世界更美好。
”小闹钟响个不停不觉疲劳,它在说这时候可不能再猫腰。
快把惺忪睡眼擦一擦,伸个懒腰,把被子披挂得像战袍。
听那风儿轻轻把门敲,像在给起床的人儿来犒劳。
起床喽,和太阳公公打个照面,开启充满欢乐的每一秒。
二、衍生注释:1. “惺忪睡眼”:就是人刚睡醒的时候迷迷糊糊、眼睛半睁半闭的样子,就像眼皮还在打瞌睡,不想完全睁开呢。
2. “猫腰”:这是地方俗语,意思是偷偷懒、窝着身子不想起来,就像小猫弓着背躲起来休息那种状态。
三、赏析:1. 主题:这首散文诗的主题是关于叫儿童起床,迎接新的一天。
它借助清晨的一些元素,像小闹钟、小鸟、阳光等,来带动孩子起床,融入新一天的生活。
2. 情感:充满了积极、欢快的情感。
诗中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鼓励孩子起床,没有任何说教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一幅充满生机、充满爱的清晨画面。
3. 表现手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闹钟比作小士兵吹号角,赋予小闹钟人的行为特点。
同时把被窝比作城堡,被子比作战袍,生动有趣,容易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从而吸引孩子从舒适的被窝中出来。
还借助自然景物,如阳光、风和小鸟来渲染早晨活跃的气氛。
四、作者介绍:假设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因为诗的内容充满着对孩子满满的母爱和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细腻),她平时就爱在家写点有趣的东西。
她深知孩子早上起床困难,于是用这样诙谐的散文诗来让孩子对早晨起床这件事充满期待。
她自己热爱生活,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小事物,像窗外的阳光、墙脚的小闹钟,这些都被她巧妙地编进了诗里用来叫自家的小宝贝起床。
五、运用片段:1.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哼哼唧唧地赖在床上,不管妈妈怎么叫都不愿意起来。
妈妈灵机一动,走到小明床边,轻声念起:“清晨的阳光已在窗外闪耀,小床里的宝贝还在睡觉。
儿童文学教学课件(第九章)儿童散文和儿童报告文学

(三)提高语言技巧,培养能力
儿童散文的语言通俗、朴素,更容易为儿童理解和模仿;而儿童散文 中处处可见的美妙比喻、生动拟人等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提高其 语言技巧。
三、儿童散文的类型
(一)叙事型儿童散文
叙事型儿童散文以写人或记事为主,侧重记叙儿童的生活,可以有完 整的情节,也可以只写事件的片断,不一定要有事件的全过程。叙事型 儿童散文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是与儿童相关的幼儿园、家庭、乡村、 都市、小朋友、学习等各方面的事件或所见所闻,往往充满现场感和生 活气息。
(三)品味作品的美感
品味儿童散文的语言,发现其艺术表现的张力,是从作品中获得美感 享受的前提。因此,在阅读儿童散文作品时,要仔细咀嚼,反复品味作 品中语言的特点,揣摩作家在词汇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准 析
详见教材。
《一朵会说会笑的山菊花》 《走月亮》《伞的风格》 《花的沐浴》
三、儿童散文创作
(一)广泛选材,贴近生活
儿童散文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 说理等,但要求在创作时必须是真实的内容,真切地描写,要贴近儿童 的生活。
儿童散文的创作要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周围事物的特征,以儿童的角 度去感受和体会。
(二)巧妙构思,创设意境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组织过程。创作者要对选定的 题材进行深入分析,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发现独特的切入点,对可供写 作的材料作出取舍安排,做到构思巧妙,创设出散文独有的优美意境, 符合儿童的趣味要求,抓住读者的心。
(三)斟酌语言,行文流畅
构思成熟后,创作者就可以下笔行文了。行文的同时,要反复斟酌语 言,注意行文流畅,体现散文的语言美。儿童散文的语言要丰富、生动, 有一定的韵律,用词要准确,符合儿童的欣赏趣味和用语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冰心:福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取“一片冰 心在玉壶”为意。体现出她写作的风格, 像冰那 样的透彻,充分渗透着真善美。被称为“世纪老 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 家。以人道主义的博爱心怀关注人生,探寻改良 人生的方剂,讴歌母爱 、童真和自然美 。
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 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 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 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 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 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A
25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 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 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 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 绵的。
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 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 看小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A
14
吴然的《走月亮》以浓郁的诗 情画意强化其作品的外延。语言 美,诗的意象和美的细节三者相 融合,便使《走月亮》充满了一 种孩子的诗意美。
夜回江南,江南夜船。
——班马《江南,有一座永不忘的小屋》
A
16
石板上披覆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 又像姐姐的长发。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活泼的 孩子,它的歌充满了欢乐。
——吴然《歌溪》
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 候,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个世界,也跟着你欢 笑。
——桂文亚《你一定会听见的》
A
A
12
泰戈尔的《花的学校》: ——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 我有自己的妈妈一样。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 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A
13
(2)意境美:意境是审美理想的集中 体现,是指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
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拓展的审美想
响空间。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 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解放后: 冰心的《再寄小读者 》和《小橘灯》等文。
新时期后: 吴然的《歌溪》和乔传藻的《望天树》等文。
A
5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儿童 散文既有散文的一般特点, 又显示着儿童文学的特性。
A
6
特征:(一)内容的包容性与限定性:
“孩子有多大,写作的心灵就和他 一样大”,内容无所不包,表现的疆域 是十分广阔的,有作家的童年生活,也 有作家眼中的自然风景,风光万物,花 鸟虫草,山川湖泊。
在儿童散文中,趣的内涵囊括了童趣 和理趣两方面的内容。
以跳动的童心表现童趣,借事理物象 的描述融贯理趣,这是儿童散文的一个鲜明 特色。
A
9
天真的诚笃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趣:
吴然的《一碗水》写的是乡村儿童富有滋 味的举杯同饮的野趣:树叶卷成的“杯子” 里盛满清清的泉水,我们像大人一样举杯高 呼:“干杯”。
引发思考的深邃理趣:
乔传藻的《望天树》以第二人称写法述说了望天 树的成长经历,从“小树的“初涉人世”写起,经过 艰难挫折→长成参天大树(“望天树”),用平静的叙 述,用凝练明快富有音乐感的语言,用同情不幸和赞 美成功的口吻,热情地讴歌了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 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A
10
(三)美的和谐统一:内质美给小 读者以美的熏陶。具体表现在:
同时它又有“儿童化”特征,这使 它具有了明显的限定性。
A
7
从儿童的叙述视角出发:
张歧的《俺们的学校》,桂文亚 的《菜市街》
从成人的视角出发的:
金波的《微思细笔》,湘女的 《大树杜鹃》
A
8
(二)多样的儿童情趣:
表现儿童文学生活之趣,是儿童文学的 固有特色,也是儿童文学作家在不同体裁的 儿童文学传达中所遵循的美学原则。
春雨的色彩:
A
1
主讲人:金大海
A
2
特征
定义
分类
发展
赏析
A
3
定义:
用准确、凝练、充分生 活化和儿童化的文学语言为 少年儿童创作,供少年儿童 阅读和欣赏并与儿童审美感 受和审美能力相适应的文情 并茂的文学体裁。
A
4
儿童散文的发展轨迹:
五四新文化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 运动时期: 《春》,老舍的《麻雀》,刘半农的《雨》。
以状物绘景、叙写风情风物 为主的儿童散文,不同程度地 寄予着某种情意和思想。
A
23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 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 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 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 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 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A
24
冰心的《小橘灯》中聪明、勇敢、 乐观、镇定的小女孩。比如上山打电话、 请大夫、做橘灯。
A
21
叙事的:
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的《过草 场》,讲述姐姐卡塔琳妮和弟弟热昂自由 自在地在开满了花的草场上游玩的事。
“他们的妈妈正站在门口,头上 戴着一顶白帽子,手里拿着一把搅 汤的勺子。 ”
A
22
状物写景型:
A
15
Hale Waihona Puke (3)语言美:“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 点出了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自由灵动的, 富有形象感 、色彩感、音乐美的特点。
那一路上古镇木楼,二十四桥,退去多少渔火、河湾。 岸边芦苇孤灯,湖心钓船围网。爸爸,你正在何处,把鳜鱼 从水中提起?
这一条水路走的是隋唐旧道,见的是秦砖汉瓦,隔岸又 传来吴音委婉。妈妈,你正在哪一顶石桥上,晾着印花蓝布?
----冰心《谈生命》
A
18
分类: 叙事型散文
抒情型散文
议论型散文
A
19
叙事型散文:
以叙述事件为主要目的,以 情驾事、融情于事是它的特点。
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 写 事为主。
A
20
写人的:
林彦的《夜别枫桥》讲述了“我”在 苏州枫桥边的一段生活,其中重点描写了 几个人物:孤独善良的慧师傅;买书给我 读的出租车司机奕哥;助人于危难中的男 孩。
(1)情感美 (2)意境美 (3)语言美
A
11
(1)情感美:率真是儿童的可贵品质, 它要求作家将最美好的感情诉诸笔墨, 表现健康向上的情感。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 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 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 子—。—”郑振铎翻译泰戈尔所写的《纸船》
体现儿童率真,充满童稚之气的认知以 及健康向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