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章课堂笔记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本节合并了教材上的第一、第二两节,作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基本矛盾的分析和揭示)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39-P142)

资本主义(补充,供参考):以资本及其增殖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社会制度和学说。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2-P150)

1、商品、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①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参见教材P144)

●商品:用于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又叫“社会必要劳动”,亦即后文讲的抽象劳动)。它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基础。

●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二者中只能拥有其一。

◇又相互统一:

☆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②商品的二因素根源(受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P145第2段)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具体性)

◇也是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抽象性)

★2、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规律(P145-P148)

①商品的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社会一般(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区别。

②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价值规律的实现(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通过价格得到表现,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既不只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也不只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状况决定的)。★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两重性和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3-P144、P149-P150)

①私有制商品生产的劳动的两重性(P149)

● 私人性(私人劳动);

● 社会性(社会劳动)。

②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这一矛盾贯穿私有制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所以说它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具体论述参见P149-P150之“首先、其次、最后”三点。)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P153-P169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资本家私人占有作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并因而能够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占有雇佣劳动及其生产的剩余价值”为生产关系根本特点、以追逐资本增殖的最大化即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生产目的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占有雇佣劳动力的劳动及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参见P156)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消费)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新价值。

3、剩余价值及其来源(P156-P168)

●剩余价值:由劳动力商品即雇佣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大于劳动力商品本身价值的那部分价值。(P157最后一段)

★●剩余价值的来源:雇佣劳动力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不能说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所有垫付资本的产物和增加值。(参见P157-P168的论述)

★4、剩余价值来源的具体分析:

●资本及其本质: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P158)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资本运动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即始终以追求价值增值为目的来展开);

☆资本具有贪婪的本性;

☆资本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阶级”这么一种阶级关系。

●资本的实际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自身的价值量不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具体表现为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又称为“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自身的价值量会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具体表现为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因为劳动力的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工人的具体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生产出新的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的构成:

◇必要劳动:用于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亦即生产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原有价值的劳动。

◇剩余劳动:用于生产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剩余价值)的劳动。

●结论:雇佣劳动力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由此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专业化、机械化或自动化为生产力基础,以工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为生产过程特点,以资本家私人占有作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并因而占有雇佣劳动力及其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生产关系特点,以追逐资本利润的最大化为根本生产目的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参见P156-P169的论述)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出剩余价值。(见教材P159倒数第二段)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出剩余价值(见教材P160第二段)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9)

①、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补充):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并在“自由人之间的等价交换”的掩盖下被用于占有和剥削雇佣劳动、追求资本增殖的最大化。

②生产的社会化(补充):生产的过程、结果和意义都具有重大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意义,而不只限于个别生产者本身或个别生产部门内部。

③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

矛盾之所在(参见教材P169-P170的一段中的4点论述)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根源(教材P170-P171)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和存在的因商品生产相对过剩而导致的经济停滞、衰退和混乱现象。(参见教材P170第2段)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作为社会消费群体的主力军的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本节复习思考题(同作业题)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本节主要安排同学们自学)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P171-P179)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内容

①民主: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以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

②法治:以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人权原则为基础,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选举:通过公民投票选举,制定法律、规章和程序,确定各级议会和政府领导人。

④两党制或多党制政党制度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进步作用及其本质

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的历史进步作用(参见P175第二段之“第一、第二、第三”的概括)

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其历史局限性(教材P175-P176的一段)

●本质: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历史局限性(参考P175-P176的一段中的“其一、其二、其三”三点分析和论述)

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形成(P177-P179)

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的总和。(P177第2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