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章课堂笔记要点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产生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末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其途径:商人、高利贷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小商品经济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行会在小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作用下两极分化,手工作坊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商人的包买商控制了市场和高利贷资本提供资金原料等,使手工作坊丧失独立生产者地位转变为雇佣劳动力;(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需要的基本条件:一是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自由人;二是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少数人手中;(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通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与较低的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1、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A、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B、社会分工(前提条件)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根本条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社会分工是指将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独立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三次社会大分工:1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2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3商人的出现C、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直至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处于次要地位,市场发育程度低,商品交换还未成为社会的重要经济活动,市场配置资源只是局部现象。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四章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四章第四章:革命和反革命的历史规律1. 革命的历史观点•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2. 革命的发展阶段•断裂性阶段:旧制度被推翻,新制度建立•渐进性阶段:新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3. 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4. 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5. 反革命的历史规律•反革命是旧制度反抗新制度的必然表现•反革命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行为6. 反革命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武装反革命•非武装反革命•利用外国势力干涉革命•使用各种手段反对无产阶级专政7. 分清革命和反革命的标准•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否推动社会向前发展8. 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革命和反革命是对立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是长期的9.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革命和反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是革命胜利的基础•无产阶级专政对抗反革命是一场生死斗争总结本文主要讲述了第四章《革命和反革命的历史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首先,我们讨论了革命的历史观点,认识到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推动历史继续前进的动力。
接着,我们学习了革命的发展阶段,分为断裂性阶段和渐进性阶段。
然后,我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转向反革命的历史规律,指出反革命是旧制度反抗新制度的必然表现,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行为。
之后,我们详细介绍了反革命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然后,我们讨论了分清革命和反革命的标准。
最后,我们了解了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革命和反革命。
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第四章的内容,并加深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马原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认识论 第⼀节认识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主义认识论的对⽴(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 1、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性意识第⼆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坚持反映论原则 2、唯⼼主义认识论以意识的⼀性物质第⼆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了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坚持先验论原则。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定义 可知论:是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性,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识的,⼀切唯物主义反映论都是可知论,彻底的唯⼼主义,也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统⼀性,否认⼈能认识世界或能彻底认识世界,其代表⼈物是休谟和康德。
只有马哲把实践观点引⼊认识论,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定义(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或能动的反引论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对⽴) ⼀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都与唯⼼主义认识论根本对⽴。
但也有本质区别: A、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社会实践考察认识问题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
B、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物质是⼀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因⽽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机械反映论。
不同:辩证唯物认识论: A、把实践观点引⼊认识论,创⽴了能动的反映论。
B、把辩证法运⽤到反映论,揭⽰了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能动⾰命反映论。
1、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
①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应的客观性。
②能动的反映也具有创造性是⼀种能动的创造活动。
③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于创造的统⼀,否认其摹写性客观性是唯⼼主义认识论,否认其创造性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形式,关系 认识主体是处于⼀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
认识客体是进⼊实践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是是简和认识的纵观。
认识主体的属性:1⾃然性,2意识性,3社会性,4实践性 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1个⼈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 主体和主管既相联系⼜相区别。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
第四章4-11.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2)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3)途径: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换而来4)资本主义萌芽的形式(两种,对应上面两种途径):课本P139—140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能够实现要求商品更大规模生产,满足世界市场扩大的需要)。
2)利用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
P141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间:西欧:15世纪后30年——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束5)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途径:P141-142a)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b)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42劳动价值论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P143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a)社会分工的出现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6.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
2)二因素: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适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所持有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c)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p144-1457.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a)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有用劳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每章主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每章主要知识点第一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什么是世界观:(概念)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2、什么是哲学?(概念)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宗教的本质特征,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其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
与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宗教不同,哲学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4、艺术的本质特征,哲学与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
艺术作品也蕴含着对世界的根本理解。
与哲学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不同,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以艺术形象表达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哲学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则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5、科学的本质特征,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在相当长的过程内,科学以为分化的形态包含在哲学母体之中,哲学和科学的成长过程,就是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事物运动的具体规律不断地成为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则通过对各门学科的概括和总结,从总体上把握世界。
哲学即必须立足于具体科学,又必须保持对具体科学的超越性,揭示科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总结和概括科学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6、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的内容及意义。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矛盾。
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的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具体表现为对生死、祸福、荣辱等问题的看法。
意义:人生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重要地位,肩负着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的使命。
考研政治马哲第四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马哲第四章常考知识点汇总(二)三、真理与价值1.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就某个确定的问题和对象而言,真理只能是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它们既有原则的区别,又是相互包含和转化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1)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1)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2022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第四章)
2022 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 (第四章)第四章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学说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统一即是辩证唯物主义打算论原则的客观根抵。
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就是要把握辩证法唯物主义的条件论、过程论和打算论,把握辩证法关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
第一节、世界的普遍联系一、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哲学中,联系是一个普遍性极大的范畴,它概括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普遍的。
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四周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者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局部、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的依据在于:第一,世界万物具有共同的本质和根抵。
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其次,任何详细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运动本身都必然表现为肯定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第三,事物可以互为中介,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可以通过不少“中介”或者过度环节而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无限的总体系列。
可见,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本身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介的普遍性、存在和运动的不行分割性的表达。
要进一步理解联系的普遍性,还必需把握“中介”、“差异”这两个哲学范畴。
中介,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联系、中间层次。
任何事物之间不管存在多大差异,都可以通过中间联系沟通起来。
中介具有“间”性,具有沟通性,具有过度性。
差异,普遍联系的观点,以成认事物之间的差异即其确定的界限为前提的。
唯物辩证法指出,差异和界限只能在事物的相互比拟中存在,没有联系也就无所谓区分;而差异双方总是互为中介、相互过度的。
因此,详细的差异和界限具有相对性。
差异在本质上也是联系的一种方式,即以对立的方式发生的联系。
马原教材第四章
马原教材第四章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原)教材》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大型群众教育活动的重要教材之一。
其中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唯物论的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内容。
本文将对该章进行详细解读。
一、唯物论的认识论在唯物论的认识论中,认识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和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活动来获取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这些反映并不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
唯物论的认识论强调实践的意义,指出只有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接触,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唯物论的认识论还强调了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人的意识,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
唯物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正确把握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方法论。
它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指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组成,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普遍联系。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些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斗争,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辩证法指出,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是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唯物论的认识论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接触,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对认识进行检验,才能确定认识的正确性。
唯物论的认识论指出,人的认识是相对的、发展的,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纠正和发展认识,才能逐步接近客观事物的真相。
四、认识的辩证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过程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和改造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逐渐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笔记
马原第四章官方笔记目录一、本章/教材结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三、配套练习题四、 其余课程安排一、教材节构图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第一节 资本主义形成【知识点1】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知识点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商品经济产生商品: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商品交换:商品的互相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决定性条件)【知识点3】商品的价值构成与创造1、商品的价值的构成与创造: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劳动的价值2、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知识点5】商品的价值量:1、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2、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知识点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②流通手段: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③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④支付手段: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⑤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笔记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要点精述第一单元唯物论(选择题)1。
哲学的科学内涵(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理论性质)(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一切哲学)(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由于哲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意识属性)(以上是所有哲学的共性)(注意马哲与非马哲的区别)2。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4。
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这两种表述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才相等]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是恩格斯提出的)康德、休谟(不可知论的代表)(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是真正彻底的可知论(实践)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认识的规律本章标题也可标为“认识与实践”,就是认识论。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层含义是:“世界是什么?”第二层含义是:“世界可知否?”“如何知?”认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人的正确思想是怎样形成的?(2)人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4)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5)真理的客观性与辩证性。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什么是认识的本质?概括地说,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的结构一个正常的认识过程或认识行为,一种正确认识的产生,必须具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认识主体→认识工具→认识客体1、认识的主体什么是认识的主体呢?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主体观。
(1)唯心论的主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主体神秘化,把主体抽象为精神性和观念性的东西。
把主体等同于主观意识或“客观精神”。
这是很模糊很不科学的概念。
(2)旧唯物主义主体观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主体说成是自然的、一般的人。
从它注意了人的自然属性一方面看是对的,具有反宗教神学、反唯心主义的进步性。
但它却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性,所以它的主体观也是不科学的。
(3)马克思主义主体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P.94)2、认识主体的基本特征(1)自然物质性(反唯心主义)(2)自觉能动性(人不同于一般动物)(3)社会实践性(主体是历史的实践的人)3、认识主体的形式(层次性)(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4、认识的客体(P.95)什么是认识的客体?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客体观。
(1)唯心论的客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客体解释为“精神主体”的“创造物”和“附属品”。
认为认识的客体不是自然的、物质的,而是由主观精神或神秘精神“外化”出来的。
(2)旧唯物主义客体观旧唯物主义一方面把自然物看作是真正现实的客体,而不是精神的产物,这是对的。
但另一方面,它又认为认识客体是与认识主体毫无关系的纯粹的客观实在。
孟范昆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笔记珍藏版 第4章
第四章历史唯物论11.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①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②旧历史观(唯心史观)两大根本缺陷是:只考察人们的思想动机而不考察动机后的物质根源;过分夸大个的作用,而贬低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③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研究某一个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切社会都起作用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规律);几个社会同时起作用的规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地理环境:同社会存在和发展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作用(水,土,森林,矿石)①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地理环境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③保持生态平衡,使人同自然界和谐统一,协调发展人口因素: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组成社会的必要条件②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③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多选)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生产方式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生产方式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2.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它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主要是劳动工具)劳动者起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是一个物质范畴,它不能自由选择②生产力指的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③劳动者指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技能和知识的人,它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④科学技术了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决定作用①生产关系是一个物质范畴,它不能自由选择②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划分社会性质的客观标准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三方面的总和,占统治地位上层建筑: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同他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政治设施的总和①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的建筑,政治上的建筑②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有: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例如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社会科学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社会形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要点:人类社会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有它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13.阶级,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国家,国体,政体阶级: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①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物质范畴(√),经济范畴(√),政治范畴×②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③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使阶级的产生成为可能性)阶级斗争:经济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间的斗争社会革命: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由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例如:秦统一中国(√),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巴黎公社(√),戊戌变法(×),苏联解体(×),当前改革(×),东欧巨变(×)①革命是质变不是量变②革命是进步不是退步③革命失败了也算革命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它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其中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不是阶级调和的工具,不是暴力和战争的产物,不是管理公共事物的机关国体: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人民民主专政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要点:国家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对国体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对国体的性质起保证作用14.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科学等,其中政治法律思想起决定作用社会心理:朴素的,自发的,不定形的(低层次水平)社会意识形式:高层次高水平,因为是自觉的,定形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候有超前性,有时有落后性②社会意识发展的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间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高,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低③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先进的阶级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文化成果,落后的反动的阶级继承了历史上腐朽的意识形态④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艺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塑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①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②在阶级社会中艺术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但有些没有阶级性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①起源于原始社会②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但有些没有阶级性(救死扶伤,文明礼貌)宗教: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在人脑中的颠倒的虚幻的反映①起源于原始社会②宗教属于客观唯心论③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宗教政策:政教分离,有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宗教反对邪教政治思想:人们对国家阶级或各个政治集团之间关系的范畴法律思想:关于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和法律设施的理论观点的总和①政治法律思想起源于阶级社会,具有强烈的阶级性②政治法律思想是最直接最集中反应经济基础的15.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历史人物,人的本质,人的价值,自由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对群众负责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基本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杰出人物: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符合时代的要求,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它包括正面,反面的历史人物①历史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历史主义的方法:放在那个时代;;阶级分析的方法:代表那个阶级人的本质:①人具有两种基本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的本质要看社会性②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③人的社会关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人的本质不是永恒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④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是脱离人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来抽象的谈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主要的根本的,要强调贡献而不是索取②无产阶级价值观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自由: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历史唯物论原理(重要)2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内容,性质,特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进步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全生产力的发展的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起决定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它起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③这一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主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2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发展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内容,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哪个阶级在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必然在上层建筑也占统治地位; 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迟早要发生变革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它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起促进作用,上层建筑的性质取决于它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③这一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现阶段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依据2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改革的关系(选择,大题)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
•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 价值规律的形成:商品的价值量有于生产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 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 价值规律。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 的一般规律。它即支配商品生产, 又支配商品流通。
•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 了基石。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和大卫·李嘉图的观点。
• 劳动力价值包括的三个部分: • ⑴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
料的价值; • ⑵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
活资料的价值; • 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 劳动力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一个特点。
•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 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 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 调节时会产生的消极后果。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货币是在长期 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品。
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买卖成交才是商品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 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四章1.商品经济的出发点是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商品2.商品是:1、用来交换劳动产品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原因在于他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活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商品。
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生的条件是么?答: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①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②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答①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②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
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的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③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是:具体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6.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抽象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7.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取决于生产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8.(多选)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b与生产该产品的部门劳动率成反比c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计量9.(多选考3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①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②与生产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的等价物的商品。
马克思主义原理章节知识点总结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 第二章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三:运动的基本规律
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⑵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⑴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⑶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章课堂笔记要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本节合并了教材上的第一、第二两节,作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基本矛盾的分析和揭示)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39-P142)资本主义(补充,供参考):以资本及其增殖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社会制度和学说。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2-P150)1、商品、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①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参见教材P144)●商品:用于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又叫“社会必要劳动”,亦即后文讲的抽象劳动)。
它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基础。
●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二者中只能拥有其一。
◇又相互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②商品的二因素根源(受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P145第2段)●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具体性)◇也是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
(抽象性)★2、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规律(P145-P148)①商品的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社会一般(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区别。
②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价值规律的实现(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通过价格得到表现,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既不只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也不只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状况决定的)。
★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两重性和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3-P144、P149-P150)①私有制商品生产的劳动的两重性(P149)● 私人性(私人劳动);● 社会性(社会劳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每章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什么是世界观:(概念)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2、什么是哲学?(概念)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宗教的本质特征,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其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
与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宗教不同,哲学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4、艺术的本质特征,哲学与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
艺术作品也蕴含着对世界的根本理解。
与哲学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不同,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以艺术形象表达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哲学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则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5、科学的本质特征,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在相当长的过程内,科学以为分化的形态包含在哲学母体之中,哲学和科学的成长过程,就是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事物运动的具体规律不断地成为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则通过对各门学科的概括和总结,从总体上把握世界。
哲学即必须立足于具体科学,又必须保持对具体科学的超越性,揭示科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总结和概括科学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6、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的内容及意义。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矛盾。
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的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具体表现为对生死、祸福、荣辱等问题的看法。
意义:人生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重要地位,肩负着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重点
1.下列关于所有权和所有制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3.(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4.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5.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产生途径说法正确的是(商人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6.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
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必要劳动时间不变)8.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则是(价值形成)过程。
9.价值规律是和(商品生产)有关的基本规律10.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
11.(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
12.(铁器)的发明和使用,有力地推动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原始人生活条13.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14.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15.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16.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价值)17.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暴力掠夺)手段进行的。
18.资本主义法制()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
19.关于价值说法正确的是(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20.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进行的。
21.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23.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一种剥削制度。
25.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重要特点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本节合并了教材上的第一、第二两节,作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基本矛盾的分析和揭示)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39-P142)
资本主义(补充,供参考):以资本及其增殖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社会制度和学说。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2-P150)
1、商品、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①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参见教材P144)
●商品:用于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又叫“社会必要劳动”,亦即后文讲的抽象劳动)。
它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基础。
●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二者中只能拥有其一。
◇又相互统一:
☆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②商品的二因素根源(受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P145第2段)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具体性)
◇也是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
(抽象性)
★2、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规律(P145-P148)
①商品的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社会一般(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区别。
②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价值规律的实现(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通过价格得到表现,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既不只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也不只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状况决定的)。
★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两重性和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3-P144、P149-P150)
①私有制商品生产的劳动的两重性(P149)
● 私人性(私人劳动);
● 社会性(社会劳动)。
②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因为:这一矛盾贯穿私有制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所以说它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具体论述参见P149-P150之“首先、其次、最后”三点。
)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P153-P169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资本家私人占有作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并因而能够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占有雇佣劳动及其生产的剩余价值”为生产关系根本特点、以追逐资本增殖的最大化即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生产目的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占有雇佣劳动力的劳动及其生产的剩余价值。
(参见P156)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消费)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新价值。
3、剩余价值及其来源(P156-P168)
●剩余价值:由劳动力商品即雇佣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大于劳动力商品本身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P157最后一段)
★●剩余价值的来源:雇佣劳动力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因此,不能说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所有垫付资本的产物和增加值。
(参见P157-P168的论述)
★4、剩余价值来源的具体分析:
●资本及其本质: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P158)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资本运动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即始终以追求价值增值为目的来展开);
☆资本具有贪婪的本性;
☆资本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阶级”这么一种阶级关系。
●资本的实际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自身的价值量不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具体表现为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又称为“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自身的价值量会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具体表现为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因为劳动力的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工人的具体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生产出新的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的构成:
◇必要劳动:用于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亦即生产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原有价值的劳动。
◇剩余劳动:用于生产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剩余价值)的劳动。
●结论:雇佣劳动力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由此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专业化、机械化或自动化为生产力基础,以工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为生产过程特点,以资本家私人占有作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并因而占有雇佣劳动力及其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生产关系特点,以追逐资本利润的最大化为根本生产目的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参见P156-P169的论述)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出剩余价值。
(见教材P159倒数第二段)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出剩余价值(见教材P160第二段)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9)
①、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补充):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并在“自由人之间的等价交换”的掩盖下被用于占有和剥削雇佣劳动、追求资本增殖的最大化。
②生产的社会化(补充):生产的过程、结果和意义都具有重大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意义,而不只限于个别生产者本身或个别生产部门内部。
③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
矛盾之所在(参见教材P169-P170的一段中的4点论述)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根源(教材P170-P171)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和存在的因商品生产相对过剩而导致的经济停滞、衰退和混乱现象。
(参见教材P170第2段)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作为社会消费群体的主力军的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本节复习思考题(同作业题)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本节主要安排同学们自学)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P171-P179)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内容
①民主: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以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
②法治:以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人权原则为基础,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选举:通过公民投票选举,制定法律、规章和程序,确定各级议会和政府领导人。
④两党制或多党制政党制度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进步作用及其本质
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的历史进步作用(参见P175第二段之“第一、第二、第三”的概括)
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其历史局限性(教材P175-P176的一段)
●本质: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历史局限性(参考P175-P176的一段中的“其一、其二、其三”三点分析和论述)
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形成(P177-P179)
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的总和。
(P177第2段)
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我们对之应有的态度
●本质: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观念上层建筑,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P177-P178的一段)
●我们对之应有的态度(P178-P179的一段):肯定和承认其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重要进步作用; 积极参考和借鉴其中包含的属于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内容;明辨和批判其资产阶级本质和历史局限性。
本节复习思考题(同作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