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认识动物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学认识常见动物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学认识常见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动物,如猫、狗、鸟、鱼等;2. 能够区分不同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热爱;4.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外貌特征;2. 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3. 常见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三、教学准备1. 主题图片:猫、狗、鸟、鱼等各类常见动物的图片;2. PPT或白板、彩色粉笔;3. 动物图鉴或小动物玩具。
四、教学过程【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大海报,上面有不同的动物图片。
教师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请告诉我它们的名字。
”2.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依次在白板上写下学生们说的动物名称。
【呈现】1. 教师出示一张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如长尾巴、四只爪子、胡须等。
2. 教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猫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吃鱼、会抓老鼠等。
3. 教师问学生:“猫会发出什么声音?”学生回答后,教师模仿猫的声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示范】1. 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分别呈现狗、鸟、鱼等常见动物。
每次呈现一个动物后,都进行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声音等方面的介绍。
2. 教师利用图鉴或小动物玩具,让学生亲自触摸、感受动物的外貌特征,加深学生对动物的认知。
【巩固】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外貌特征说出动物的名称。
2.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动物声音的音频,要求学生听声音并说出对应的动物。
【拓展】1. 教师放映一些与动物有关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生活方式。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常见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声音。
在示范和亲自接触动物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多次互动对话,提问和示范。
认识动物中班课程教案

认识动物中班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动物。
2. 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三、教学难点1. 区分不同动物的特征。
2. 描述动物的习性。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图片卡片:狗、猫、鸟、鱼、兔子等常见动物的图片。
2. 课件或教具:动物的动态图片或视频。
3. 课堂布置:动物主题的墙贴、装饰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动物主题装饰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动物”。
2. 学习动物的名称(10分钟)教师出示动物图片或图片卡片,向学生介绍并重复读出动物的名称,让学生跟读。
3. 认识动物的特征(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课件展示动物的形态特征,如狗有四条腿、长长的尾巴,鸟有翅膀可以飞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4. 了解动物的习性(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动物的生活场景,如猫喜欢捉老鼠、鸟喜欢在树上筑巢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5. 情景游戏(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展示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多多关注身边的动物,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常见的动物,了解了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多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动物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动物活动近年来,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中班教学中,认识动物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题。
本文将以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动物为主题,探讨一些适合幼儿的活动和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动物世界。
活动一:观察动物观察动物是幼儿认识动物最直接、最直观的方式。
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幼儿去室外,让他们亲眼观察一些常见的动物,例如鸟、蚂蚁、蜜蜂等。
同时,也可以利用幼儿园中的教具,例如动物模型、图片等,让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和外貌。
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身体特征,例如鸟儿有翅膀可以飞翔,蚂蚁有六只脚可以快速行走等,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活动二:听动物的声音大部分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叫声,通过听动物的声音,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动物。
在教学中,可以播放一些动物的叫声音频,要求幼儿辨认出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
例如,播放猫叫声,幼儿应能说出是猫叫声。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还能提高他们对动物声音的识别能力。
活动三:制作动物书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请幼儿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一个小小的动物书。
幼儿可以从图片或者教师给予的指导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制作。
他们可以用彩笔画出动物的外貌特征,也可以用剪刀剪出动物的形状,并贴上眼睛、嘴巴等部位。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动物的习性和特点,鼓励幼儿用他们自己的话语描述动物。
通过动手制作和亲身参与,幼儿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动物,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四:动物的分类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一个动物分类的大海报。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和分类标签,例如“鸟类”、“昆虫类”等。
让幼儿根据动物的外貌特征和习性将其归类。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例如“什么是鸟类?鸟类有哪些特点?”等问题,让幼儿通过思考和讨论,逐渐形成对动物分类方法的认识。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观察、听觉、制作和分类中,全方位地认识和了解动物。
幼儿园中班认识小动物活动教案(通用

幼儿园中班认识小动物活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活动名称:《认识小动物》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内容:学习儿歌《小动物》,认识小猫、小狗、小鸟等小动物,观察它们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小动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通过观察、模仿等环节,提高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小猫、小狗、小鸟等小动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猫、小狗、小鸟等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儿歌《小动物》的音频文件。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播放儿歌《小动物》,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提到的小动物。
2. 认识小动物:展示小猫、小狗、小鸟等动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 观察特点: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点,如小猫有尖尖的牙齿,小狗有长长的舌头,小鸟有翅膀等。
4. 模仿小动物: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增强对动物的认识。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用贴纸装饰。
6. 展示作品: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猫、小狗、小鸟等小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认识的小动物,并模仿它们的叫声和动作。
2. 答案:幼儿能够向家人介绍小动物的特点,并正确模仿它们的叫声和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动物的特点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近距离观察各种小动物,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喜爱。
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关注动物保护。
幼儿园中班体育《认识小动物》教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认识小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育他们关爱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动物图片、视频、动物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适合小动物活动的道具。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内容(10分钟):a. 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b. 教师通过视频或实物展示,介绍小动物的特点,如形态、习性等。
c.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小动物知识,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小动物的生活。
3. 实践环节(5分钟):教师创设一个小动物生活的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如捉迷藏、动物迁徙等。
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小动物的认识。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让幼儿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动物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
六、教学内容(续):4. 教学活动: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运动会,如小兔子跳、小狗跑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同小动物的运动特点。
b.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的叫声,提高他们的听力和模仿能力。
c. 教师与幼儿一起创作关于小动物的舞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知识问答,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2024年中班认识动物教案《大熊猫》

2024年中班认识动物教案《大熊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启蒙动物百科》第四章《可爱的动物朋友们》,详细内容为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我们将一起探索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以及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大熊猫,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 培养幼儿对国宝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模型、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大熊猫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让幼儿深入了解大熊猫。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观察大熊猫模型,用画纸、彩笔描绘出大熊猫的形象,锻炼观察和动手能力。
4. 互动环节(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大熊猫知识,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课堂小结(5分钟)6. 板书设计(5分钟)在黑板上画出大熊猫形象,标注相关知识点,帮助幼儿记忆。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大熊猫,并简单介绍它的特点。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画出大熊猫形象,并描述其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大熊猫,加深对大熊猫的认识和喜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深入了解大熊猫,提高他们的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幼儿保护国宝大熊猫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有效性7.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拓展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确保与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相符。
中班综合《我认识的动物》教案

中班综合《我认识的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6种常见动物,包括狮子、老虎、长颈鹿、大象、熊猫、企鹅;2.能够初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物来源;3.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培养幼儿对生物的兴趣,增强其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狮子、老虎、长颈鹿、大象、熊猫、企鹅的基本特征;2.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物来源;3.比较、分类、观察等活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观察、比较、分类等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老师在导入时可以用一张大海报或图片墙,分别展示狮子、老虎、长颈鹿、大象、熊猫、企鹅的图片,提问幼儿:“你们都见过这些动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住在哪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正文环节(1) 介绍6种动物的基本特征老师向幼儿简要介绍狮子、老虎、长颈鹿、大象、熊猫、企鹅的外貌和基本特征,并可以利用图片、图表等展示,加强幼儿的印象。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及食物来源老师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互动,讲述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其食物来源,引发幼儿的思考与探索。
(3) 比较、分类、观察等活动在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同时,老师还可以提供各种观察活动,如通过比较、分类、观察等不同方式探究动物间的差别和相同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并有益于今后的生物学习。
3. 结束环节老师可对今天的教学做个简单总结,再次强调今天所学内容,并可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将所学知识进行呈现。
五、课时安排本次教学为单元教学,建议安排两次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介绍六种动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食物来源。
第二课时:通过比较、分类、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实际探究和讨论,并巩固前一课时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幼儿对常见动物的认知和兴趣,同时促进其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评价方法包括教师观察记录、幼儿能力评价等,通过综合评估幼儿的参与度、知识积累和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定期进行调整和改进。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认识身边的小动物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认识身边的小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认识身边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2. 能在学习中感知和探索生态,培养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图书、图片;3. 彩色印刷的工作纸;4. 现成的100个计数贝壳;5. CD或IPAD播放器准备好鸟叫声、昆虫叫声、青蛙叫声等音频。
三、教学步骤1. 集体活动(1)听录音鉴定小动物播放录音,让同学们听取多种鸟、昆虫等小动物发出的叫声,并给出现有动物模型或图片,让同学尝试鉴定。
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对身边的小动物有更全面的了解,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规律。
(2)认识小动物通过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兔子、鸡、鸭、鹅、蛤蜊、蚯蚓等在家庭、农场、水边等生存的常见小动物。
让同学感受自然界的声音,认识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声音。
同时,让同学们表达出对动物声音的听觉感知。
2. 小组活动(1)认识不同的鸟通过图册,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鸟的特征,如鸟的头、嘴、腿,让孩子们根据图片完成绘图。
完成绘图后,让孩子们交流分享所画鸟的特征,并操练相关的词汇。
(2)彩色工作纸制作教师使用玩具或其他材料展示蜗牛,帮助孩子们了解蜗牛特征。
之后让学生自行在工作纸上制作一只蜗牛。
对于画不好的同学可以画部分,一起完成。
孩子们可以自由运用色彩,发挥想象力。
3. 亲自实验比较一些动物的食性,用蛤蜊、蚯蚓、切碎的白菜等食物来比较小狗、鸡、鸭、鹅、鱼的饮食习性。
利用手边的图纸和模型,介绍不同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比如说蚯蚓需要泥土,小狗需要房子。
4.总结总结今天的学习经历,分享孩子们个人的体验和收获。
同时,通过小故事或情节激发孩子们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师生互动通过游戏获得一个贝壳,孩子们统计出共有多少个贝壳,让同学们进行简易数量运算。
五、延伸活动每个孩子自己带一相机,到家、学校门口等极有可能发现小动物的地方去拍照,把拍摄到的照片发到班级相册中,一起共享和欣赏。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动物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动物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热爱。
2. 帮助幼儿学会辨认不同的动物,并能描述它们的特征。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通过观察和提问来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种类和特征:鸟类、兽类、爬行类、鱼类等。
2. 动物的习性和栖息地。
3. 动物的食物和生活方式。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绘本:展示各种不同动物的图片或绘本,包括鸟类、兽类、爬行类和鱼类。
2. 动物模型:准备一些可触摸和观察的动物模型。
3. 视频资源:准备一些有关动物的教育视频,以便给幼儿更直观的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 老师出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图片或绘本,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是什么动物。
- 引导幼儿回忆或描述这些动物的特征,如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特点等。
2. 探究活动:- 老师用动物模型给幼儿展示不同的动物种类,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征。
- 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如“鸟类有什么特点?它们都会飞吗?”- 演示一些有关动物习性和栖息地的视频,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生活的方式和环境。
3. 操作活动:- 老师组织幼儿参与动物特征分类的游戏:将不同的动物图片或绘本混合,让幼儿将它们归类为鸟类、兽类、爬行类或鱼类。
- 鼓励幼儿观察动物的细节,描述它们的特点,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对动物的看法。
4. 总结归纳:-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动物,并说出自己的原因。
五、教学延伸:1. 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食物和生活方式,可以让幼儿通过制作动物图谱或手工制作,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2. 利用音乐和舞蹈等方式,加强对动物特征和习性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是否能通过分类游戏正确辨认动物的种类。
2. 评估幼儿对动物特点的描述和观察的准确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绘本、动物模型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观察和探究中学习了解动物的种类、特征和习性。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认识小动物》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认识小动物》第一章: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小动物。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具。
2. 准备一些关于小动物的图书。
3. 准备一个动物卡片游戏。
第三章: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有没有小动物。
2. 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具,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3. 通过阅读关于小动物的图书,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小动物信息。
4. 进行动物卡片游戏,让幼儿抽取卡片并说出卡片上的小动物名称。
第四章:活动延伸1. 让幼儿自己画出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并分享给大家。
2.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去寻找和观察周围的小动物。
3. 让幼儿扮演小动物,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第五章: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评价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3.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和观察报告,进行评价。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1. 在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具时,确保物品安全无毒,没有小零件,避免造成幼儿误吞。
2. 在阅读关于小动物的图书时,注意语言的表达和图片的展示,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3. 在进行动物卡片游戏时,注意引导幼儿正确说出卡片上的小动物名称,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第七章:教学资源1. 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具。
2. 关于小动物的图书。
3. 动物卡片游戏。
4. 绘画纸张和绘画工具。
5. 户外观察活动所需的器材。
第八章:活动步骤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 展示小动物的图片或玩具,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3. 阅读关于小动物的图书,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小动物信息。
4. 进行动物卡片游戏,让幼儿抽取卡片并说出卡片上的小动物名称。
5. 进行活动延伸,让幼儿自己画出喜欢的小动物,并分享给大家。
6. 组织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去寻找和观察周围的小动物。
7. 让幼儿扮演小动物,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动物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动物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小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各种常见的小动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鼓励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蚂蚁、蜜蜂、蝴蝶、青蛙、兔子、小鸟等小动物的图片或卡片。
2. 紫外线手电筒或黑灯:用于展示蝴蝶的特殊翅膀颜色。
3. 放大镜或手持显微镜:用于观察昆虫、蚂蚁等小动物。
4. 小动物模型或玩具: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一个小动物模型或玩具,向学生展示并询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参与一个游戏,在教室里找寻其他小动物模型或玩具。
学生们找到后,跟同桌分享并展示给全班的其他同学。
2. 探索(1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老师拿出一张图片或卡片,展示给学生,然后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小动物的特征。
例如:“这个小动物是黑色的,有六条腿,它是什么动物?”学生们可以逐个回答并进行讨论。
b. 使用放大镜或手持显微镜进行观察:老师向学生介绍放大镜或手持显微镜,并展示如何使用。
然后,让学生轮流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其他小动物,如蚂蚁、昆虫等。
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发现小动物的特征、形状、颜色等。
c. 使用紫外线手电筒或黑灯观察蝴蝶:老师向学生展示紫外线手电筒或黑灯,并解释它们可以显示蝴蝶的特殊翅膀颜色。
然后,让学生观察一只蝴蝶的翅膀,看它们在紫外线下是什么颜色。
学生们可以交流并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3. 实践(20分钟):a. 画出小动物的脸部轮廓: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并让他们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脸部轮廓。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如兔子的长耳朵、蝴蝶的翅膀等。
学生们可以用彩色笔给自己的小动物脸部涂色。
b. 制作小动物模型:老师示范如何用纸板或泥土等材料制作一个小动物模型,然后让学生跟着做。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制作,并给他们起名字。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认识小动物》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让他们学会关爱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动物图片、视频、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合幼儿活动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2. 认识小动物:教师播放小动物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教师讲解小动物的相关知识。
3.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扮演小动物的乐趣。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家长帮助幼儿查找其他小动物的信息,了解它们的特点,并与家长分享。
2. 家长鼓励幼儿观察家里的小动物,如宠物狗、猫等,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小鸟、小鱼、小兔子、小鸭子等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互动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小动物们的生活环境。
七、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教师通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外貌特征。
2. 视频播放:教师播放小动物的生活视频,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3.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小动物的生活。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2. 学习小动物:教师播放小动物的生活视频,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小动物的生活。
九、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家长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小动物,如小鸟、小鱼等,并描述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家长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绘制一幅小动物的生活画面,展示他们对小动物的理解。
中班科学认识动物教案

中班科学认识动物教案【篇一:中班科学认识动物教案】文章来源课件 w w1、产生多动物睡觉方式的探索兴趣。
2、了解动物睡觉方式的不同。
3、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的睡觉方式。
二、活动准备:动物睡觉幻灯片、视频、音乐磁带《小猪睡觉》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客人老师,让我们向老师们问声好吧!(老师好)今天不光有这么多老师来做客,还有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呢,你们猜一猜会是谁呢?(小狗、小猫、老虎、小熊等)你们猜到了这么多的客人啊,下面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来听一听到底是谁?(播放音乐《小猪睡觉》)小朋友是谁来了?(小猪)对了,那小猪在干什么?(睡觉)它是怎样睡觉的?(闭着眼睛、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摇摇,嘴里还发出咕噜噜咕噜噜的声音)小朋友们听得可真仔细!谁愿意来模仿一下小猪睡觉的样子,大家一起模仿一下吧!2、今天小猪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大家去动物王国旅游,认识一下其它的动物,你们想不想去?(小朋友们坐上汽车我们出发了,放音乐《郊游》)二、探索活动:1、出示动物图片展板小朋友们动物王国到了,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的去参观动物吧!(放轻音乐)动物参观完了吗?参观完后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回到小椅子上坐好。
1、提问:刚才你们在动物王国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亮啊!老师现在找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如:树袋熊)你猜一猜它是怎样睡觉的?(趴着)小朋友们你们也来猜一猜树袋熊会怎样睡觉呢?(找个别幼儿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树袋熊到底是怎样睡觉的(出示幻灯片)(如老虎:你猜一猜老虎是怎样睡觉的?(趴着)你是怎么样知道老虎是趴着睡觉的?(听妈妈说的、在动物园见过、在书上看见过或者电视里见过)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在动物王国里见到了这么多的动物,还了解了它们睡觉的姿势,那你们家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呢?(小狗、小猫、小鱼、小鸡等)你们猜一猜它们是怎样睡觉的?(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小狗是怎样睡觉的?以此类推(小猫、小鱼等)小结: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动物睡觉的姿势,不如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看谁学得像》的好不好?3、:《看谁学得像》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模仿。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领域认识动物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领域认识动物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动物是地球上的生物,它们和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2.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3.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动物的特征、习性以及栖息地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动物的分类:鸟类、兽类、昆虫等。
2.动物的特征:身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3.动物的习性:食物的来源、运动方式、栖息地等。
三、教学准备1.能够展示不同动物图片的教具。
2.每个幼儿准备纸和彩色铅笔。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先介绍一些关于动物的有趣故事,并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
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好奇心。
2. 学习动物的分类(1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可以先从简单的进行开始,比如区分鸟类和兽类。
然后逐步引入更多的分类,如昆虫、爬行动物等。
让幼儿观察、思考,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动物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3. 认识动物的特征(15分钟)老师可以让幼儿配对观察动物的图片和特征,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动物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探索动物的习性(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动物的视频或者图片,展示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习性。
让幼儿观察动物的食物来源、运动方式、栖息地等,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观察到的现象。
5. 游戏活动(15分钟)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游戏活动,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比如,让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的行动和声音,或者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动物的习性。
6. 总结(5分钟)在活动结束前,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总结这次的学习内容。
问幼儿他们学到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体验。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1.带幼儿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体验。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认识小动物》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认识小动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如兔子、小鸟、小鱼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他们学会与小动物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动物图片、视频、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小动物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小动物的定义,让幼儿知道小动物是指体型较小、通常温顺可爱的动物。
3. 认识小动物: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 互动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动物,进行模仿和表演,增强他们对小动物的了解。
5. 总结与拓展: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讨论如何与小动物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小动物,记录下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次日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
2.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同伴和老师的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幼儿的认识小动物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内容:1. 兔子:介绍兔子的外形特征,如长耳朵、短尾巴、毛茸茸的身体。
讲解兔子的生活习性,如善于跳跃、生活在草原和森林边缘等。
2. 小鸟:介绍小鸟的外形特征,如翅膀、尾巴、喙。
讲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如飞行、筑巢、迁徙等。
3. 小鱼:介绍小鱼的外形特征,如鳞片、尾巴、呼吸方式。
讲解小鱼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水中、游泳、呼吸水中的氧气等。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通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视频和实物道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幼儿园中班语言《动物认识》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动物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认识6种动物:狗、猫、鸟、熊、兔、牛;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颜色、体型和特征;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学会模仿并进行简单的歌曲和游戏活动。
教学内容1.介绍6种动物的外观和特征;2.给学生播放有关动物的动画片或视频,帮助其理解和记忆;3.通过游戏、歌曲和绘本来加强学生对动物的认知。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动物1.我会介绍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动物:狗、猫、鸟、熊、兔、牛;2.我会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介绍每种动物的外观和基本特征;3.根据学生的情况,我会在介绍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互动形式,如:请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第二课时:动物的颜色和特征1.通过看图和绘本的形式,我会让学生学习动物的颜色和特征;2.我会使用简单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并加强记忆;3.在学生掌握颜色和特征的基础上,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如:让学生找出与颜色相关的动物。
第三课时:学习动物的声音1.通过观看动画片或视频的形式,我会向学生展示和介绍各种动物的声音;2.我会让学生尝试模仿动物的声音,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练;3.我会设计一些歌曲和游戏,让学生练习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并将学会的内容整合到简单的故事当中。
教学效果评估1.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观察、口头测试和小组合作游戏,测量学生能否准确地认识和描述各种动物的颜色和特征;2.通过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测量学生能否理解和学习动物的特征;3.通过对班级整体表现评估和学生个人反馈,评估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1.蘑菇乐园《动物园寻宝记》;2.《我们的小动物朋友》(绘本);3.《小花的生日会》(故事绘本)。
结语这个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和了解动物,并通过多种方法来加强其对动物的认知和记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尽量保证教学内容多样化、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线上课程认识动物教案中班

线上课程认识动物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三、教学难点。
1. 区分不同种类的动物。
2. 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四、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不同种类动物的图片和简单介绍。
2. 视频资源,展示不同种类动物的生活场景和习性。
3. 教具,卡片、玩具动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播放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不同种类的动物(15分钟)。
通过课件和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每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动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观看视频(10分钟)。
播放有关不同种类动物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4. 分组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动物的食物、栖息地、生活习性等。
学生可以利用教室内的教具和书籍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动物。
5. 游戏互动(10分钟)。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比如,老师可以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的叫声,或者模拟动物的动作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
6. 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爱护动物,不捕杀和伤害动物。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线上课程中认识了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通过分组活动和游戏互动,增强了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但是在线上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会分散,需要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幼儿园中班认识动物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认识动物教育教案课程主题:认识动物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一些普遍的动物,学会它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加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适用对象:幼儿园中班时间:1节课,约45分钟教学环节:一、导入(约5分钟)1.带领幼儿们去动物世界,引起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通过图片、卡片或实物等方式展示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让幼儿们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让他们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教师可以把幼儿们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流。
二、整合(约10分钟)1. 带领幼儿回顾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向幼儿介绍动物的外形和习性,引导幼儿进行学习。
2. 向幼儿介绍一些普遍的动物种类,比如:猫、狗、老虎、熊、猴子、鸟类、草食动物、水生动物等。
通过图片、卡片或实物等展示,帮助幼儿认识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三、讲解(约10分钟)1. 具体介绍猫、狗、鸟类等动物的特征,如体形、皮毛、肢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可以张贴图片、进行配图解说等形式展示。
2. 通过讲述生物链的概念,引导幼儿思考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四、活动(约15分钟)1. 将班级分成若干组,每组来一张动物卡片,让幼儿们观察卡片中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名称,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等,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印象。
五、巩固(约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馈,让每个小组分别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和基本特征,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2.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鼓励幼儿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六、作业(约5分钟)让幼儿们通过上午的学习,画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画,写下它的名称和基本特征(如:猫:毛茸茸,尾巴长,爱爬树等),巩固幼儿对动物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导入法、讲解法、体验式教学法、操作式教学法、综合式教学法教学材料:图片、卡片、实物等教学评价:通过幼儿的主体参与,观察、听取、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以及动物画作等综合考察幼儿的学习掌握情况,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中班认识小动物教学教案 幼儿园教育

主题:幼儿园中班认识小动物教学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认识小动物是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兴趣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接触小动物,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制定一套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中班小动物教学教案,对于幼儿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幼儿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并了解它们的名称、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小动物名称及特点的介绍:老鼠、兔子、小鸡、小鱼等。
2. 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
3. 观察小动物:在教室或操场设置小动物观察区域,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动物的行为特点。
4. 小动物的饲养与照顾:让幼儿参与小动物的喂食、清洁等日常照顾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初识小动物介绍小动物的名称及特点,引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好奇心,并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小动物的感觉和想法。
2. 观察小动物设置小动物观察区域,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动物的行为特点,并引导幼儿描述和记录所观察到的内容。
3. 每日照料组织幼儿轮流参与小动物的喂食、清洁等日常照顾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4. 综合活动设计类比游戏、小组互动等形式的活动,让幼儿通过互动交流,巩固对小动物的认识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营造小动物生存环境,在实际情景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让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小动物的特点。
3. 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小动物的认识和照顾活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教学评价及反思1. 评价方法:观察记录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小动物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等。
2. 反思:根据教学实践和幼儿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认识动物教案【篇一:认识动物】动物好朋友《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会帮助人类做很多事情。
2、知道小动物的特殊本领。
活动准备: 1、课件2、小动物的头饰。
鸡、狗、马、牛,和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开始导入:集体舞《找朋友》。
师:和朋友在一起开心吗?为什么?朋友会在我们……活动目标:1、了解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会帮助人类做很多事情。
2、知道小动物的特殊本领。
3.知道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教育幼儿爱护动物。
活动准备:1、课件2、小动物的头饰。
鸡、狗、马、牛,和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1、开始导入:集体舞《找朋友》。
师:和朋友在一起开心吗?为什么?朋友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帮助我们,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2、了解小动物的特殊本领。
今天,李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几位特殊的朋友。
这几位朋友很淘气,它们有很多特殊的本领哦。
(1)师:听,是谁呀?(狗)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呀?(看家、导盲)(2)师:再听,是谁呀?(鸡)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呀?(3)师:这个朋友力气很大哦!(看图片)这是谁?(马)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呀?(4)师:还有一个(看图片)谁呀?(牛)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3、看图讲述各个动物的长相特点,生活习性。
4、利用头饰,讲诉各个动物的特殊本领。
启发幼儿积极讲述。
5、游戏:谁来帮帮我呀?根据图片的情境,请拿着小动物头饰的孩子来帮忙。
6、活动延伸。
师小结:其实还有很多动物朋友有特殊的本领,可以帮助我们人类,李老师请你们回去找一找,然后告诉我好吗?播放《找朋友》的音乐,离开活动室。
【篇二:[幼儿教案]中班活动_可爱的小动物】[幼儿教案]中班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一、活动背景: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
近阶段,我们班的孩子和小熊猫、乌龟、小鸟等这些可爱的动物交上了朋友,小动物不时地出现在好听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
小朋友对小动物浓厚的兴趣,促使我们开展了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创造了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的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看、听、讲、画、做)采用多种形式(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游戏)帮助幼儿感知并积累了有关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奇闻趣事,家长们也特意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观看了小动物的精彩表演,使幼儿对动物的情感和了解逐步加深,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在已有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想进一步表现自己对小动物喜爱之情的愿望。
综合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就是为了满足这一强烈的愿望而生成的。
本次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可选择的环境,以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情境中主动参和、积极表现、乐于交流。
由幼儿自己动手设计、构思、创造、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后,充分调动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满足每一个孩子表现和表达的欲望和需求,实现幼儿原有经验的再现、整合和提升。
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征,并运用各种材料将自己打扮成各种小动物。
2、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创造和表现,充分展现自我,感受做中玩,玩中乐的愉悦。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同伴间合作互助,相互交流,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1、通过教室内的环境布置、父母提供的参观条件,幼儿积累了有关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材料:广告纸、旧衣服、包装纸、雨披、树枝、吸管、无用的长布、雪碧瓶的盖子、软泡、果冻壳、毛线、一次性杯子、头箍、蛋糕盒、发夹、羊角球、独木桥等;工具:剪刀、透明胶、双面胶、强力胶。
3、环境:宽敞的活动室。
4、磁带《快乐的动物园》,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1、讨论孩子们心目中“可爱的小动物”。
由于我们在前一阶段进行了相关的主题活动,所以幼儿对小动物的印象极深。
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导幼儿回想、讨论各种小动物的特征,试想自己变成什么。
活动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大胆地畅所欲言。
如:路路想要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山羊;思思想变换成一头小猪;欣欣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惹人喜欢的小花猫??3、幼儿自主选择各种各样材料,装扮自己。
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用毛线贴在白色衣服上可以当作绵羊身上的毛,在蛋糕盒上画格子,就成了乌龟背上的壳了,果冻壳做梅花鹿的角??。
4、幼儿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教师以合作者、参和者、指导者的身份参和制作,为他们出谋划策。
活动中,波波小朋友帮助文文把毛线贴在背上做羊毛,宇宇帮助思思装上了“猪鼻子”,菲菲和佳佳合作共同制作了贝壳装在了背上,珊珊撕下透明胶把果冻壳“安装”在希希头上,一头梅花鹿出现了??虽然幼儿是初次进行动物的装扮活动,可由于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在此使他们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就是利用一些废旧物品来表现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5、对于同伴的装扮,进行彼此评价、相互欣赏。
波波通过装扮俨然成了一个“孙悟空”,他先是拿一块布围在身上,再拿一个女小朋友的头箍套在头上,眨眼间一个猴子显身了。
思思在一个雪碧瓶的盖子上挖了两个洞,然后装在鼻子上,一个猪鼻子出现了。
乐乐拿了两个一次性杯子,做成了山羊角。
欣欣用几根吸管分别装在脸上,装作了一只小花猫。
贝贝用两根开叉的树枝贴在头上,仿佛是一只梅花鹿的角。
??幼儿在互相欣赏别人的作品后,欢快地唱起了歌曲:快乐的动物园。
6、布置运动会比赛场地,并介绍游戏规则。
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从第一位幼儿开始(即坐在羊角球上),高兴地跳起来,手握紧手把向前跳动,穿越“山洞”,走过独木桥,拿到水果后,按原路返回。
这时幼儿情绪高涨、积极求上进的心情顿时被调动起来。
但随着一声“开始”,他们又纷纷投入到游戏中,紧接着的是一声声“加油!”、“加油!”。
7、幼儿进入游戏,教师作为裁判,指导幼儿游戏。
8、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收拾物品回家休息。
幼儿、教师一起拾的拾、背的背、抬的抬,将活动室场地收拾干净。
五、反思和分析:喜欢小动物是每个处在学龄阶段幼儿的共性,它们可爱、听话、讨人喜欢。
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基础上,开展的。
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试着用各种材料装扮自己。
但在实际地操作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
如班里出现的两头小鹿,它们各有各的可爱,各有各的独特之处。
贝贝小朋友为了模仿真的梅花鹿,特意选了两根开叉的树枝,让人从远处一看就明白她扮的是梅花鹿。
而希希小朋友所用的是两个心形的果冻壳,我们得从他的头顶上往下看,才能联想到这是头“小鹿”,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是头小小鹿,角还没长大呢!仔细想想,他说的还真有点道理。
波波小朋友也不差,他居然想到用女小朋友的头箍(男孩子一般不愿意用女孩子的东西),再用一块布将自己伪装成“孙悟空”,他那大胆的创新和勇于创造的精神,被大伙儿一致认为是班里最可爱的小动物。
其余的小朋友在活动中也表现的不错,充分发挥想象,动手动脑创作。
最值得我欣慰的是本次活动中幼儿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他们不仅一改以往只顾自己的自私想法,主动去帮助他人,为别人取得荣誉而感到高心,真正实现了互帮互助。
而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仅以合作者、参和者、指导者的身份参和其中,帮助幼儿,引导幼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操作,做中玩、玩中乐,注重了幼儿情感的交流,使整个幼儿真正地达到了教育目的。
【篇三:中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动物叫声】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有趣的动物叫声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习惯。
2、学习动物叫的声音。
活动准备1、ppt课件:动物声音2、课件-声音:老牛,小猪,小鸡,小鸭。
活动过程一、播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有许多小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
听!它们是谁?2、逐一播放小动物叫声喜鹊(小鸟)老牛小猪小鸡小鸭3、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幼儿相互说说)二、学小动物的叫声。
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1、和小动物做朋友(1)教师:你们想和谁做朋友呢?请你学一学它的叫声,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2)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教师出示图片。
2、小朋友,你们想跟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吗?小动物出来跟你打招呼的时候,你们就学它的声音也给它打招呼好吗?3、课件演示:动物声音(1)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它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四、游戏:我的好朋友1、幼儿自由选择动物玩具。
我们班里的玩具厨房子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你们喜欢谁呢?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要一边学着它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小动物才知道你邀请它做朋友,知道了吗?2、开始游戏现在我们都邀请到小动物了,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吧!当你听到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一种声音一次。
播放声音,游戏。
五、活动结束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动物的叫声,现在,我们就来当动物宝宝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
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