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I.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
- 原子和元素概念
- 原子的组成及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
- 原子核和电子壳层的结构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Periods和Groups的概念
-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特征
II. 化学式和化合价
- 电子排布和原子键的形成
- 化学键的概念
-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
- 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的概念
- 化学式的确定和化合价的计算
- 电荷平衡原则和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III. 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式和平衡方程式的写法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速率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速率方程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V.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
- 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
- 酸碱盐的化学式和命名规则
-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选取
-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酸碱溶液的pH值和酸碱中和指数
V.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性质
-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和计算
- 电化学原理和电解的概念
- 电解的原理和应用
VI. 有机化学基础
-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
-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概念和性质
- 饱和烃、不饱和烃和烃类化合物的特性- 醇、醛、酮和羧酸的概念和性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
-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化学式和化合价的确定
- 原子、离子和分子的区别
- 元素的同位素和同质异构体
- 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性质
第三章: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 反应的放热和吸热特征
- 常见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第四章:氧气与氧化还原反应-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 非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实例
第五章:电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历史上有关电的发现
-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关系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 电灯、电热器和电风扇的原理和应用
第六章: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 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 常见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 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对比
- 金属的提纯和新金属的开发
以上提纲适用于九年级上册化学的复习内容。
每个章节中应注重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并加强与实际生活和应用领域的联系。
祝您复习顺利!。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总复习提纲:
1. 有关化学的基本概念
a. 物质、元素和化合物
b. 混合物和纯物质
c.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d.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2. 元素和化合物
a. 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周期表
b. 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命名规则
c. 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命名规则
3. 物质的组成和分解
a. 元素的分解和合成
b. 化合物的分解和合成
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a.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核外电子分布
b. 原子序数、质量数和同位素
c.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分类
d. 原子的价电子和化合价
5. 化学键和物质的性质
a. 化学键的类型和形成
b.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c. 物质的导电性、溶解性和化学活性
6.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a. 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
b.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电位
c.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性质和应用
7.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a. 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b.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常数
c. 扰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平衡反应的应用
这个提纲涵盖了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来进行总复习和重点复习。
同时,建议根据具体教材和学校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复习的全面性
和准确性。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一、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2.纯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3.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二、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的概念和特征: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2.化合物的概念和特征: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组成,可通过化学反应分解。
3.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原子种类和结构不同,化学性质明显不同。
三、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1.金属元素:常见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性质。
2.非金属元素:常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性质。
3.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差异:导电性、延展性、外观等。
四、离子和离子键1.离子的概念: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粒子。
2.离子的命名和公式: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命名及组成。
3.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而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五、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
2.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3.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
4.化学方程式的应用:计算反应物的量、产物的量,判断反应类型。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浓度、温度、物质状态和催化剂。
2.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达到动态平衡。
3.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变化对平衡的影响。
4.平衡常数和平衡定律的表示:平衡常数和平衡定律的计算。
七、酸、碱和盐1.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酸味、腐蚀性,碱味、碱性等。
2.酸、碱的离子理论:酸离子和碱离子的理论。
3.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
4.酸、碱和盐的应用:酸碱指示剂、肥料、制药等。
八、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电子的转移和氧化数的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平衡:氧化数的变化和电子的转移。
3.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
九、常见化学实验1.实验室常见器材:量筒、玻璃管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1. 精细结构和材料的特性•原子与分子的组成–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分子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周期表的特点和应用•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密度、熔点和沸点–溶解性和导电性•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与化学能3. 酸、碱和盐•酸的性质和常见酸的溶液的特点•碱的性质和常见碱的溶液的特点•酸碱反应–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应用–盐的性质和晶体结构4.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的性质和常见金属的特点•非金属的性质和常见非金属的特点•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的氧化和还原–金属的腐蚀和保护5. 燃烧和能量转化•燃烧的过程和燃烧产物的特点•燃烧反应的类型–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燃料的选择和利用•能量转化–燃烧产生的热能–化学能的转化和利用6. 空气与氧气•空气的组成和性质•鹏飞性质和制备方法•氧气的制备和性质•氧气的应用7. 水和溶液•水的特性和性质•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溶液的浓度和溶度•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8. 酸碱中和反应和气体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气体的性质–气体的容量和压强–状态方程和气体的分子速率–气体的扩散和溶解度9. 酸碱溶液的浓度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溶液的浓度–酸碱溶液的稀释和制备–酸度和pH值•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电子的转移–起电子体和受电子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10. 原子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的核外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值和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周期性–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趋势–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复习提纲,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这个提纲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复习化学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提纲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分类a.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b.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2.物质的性质与性质说明a.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b.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等性质的观察与描述B.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2.化学反应的条件和标志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金属与非金属1.金属性质及常见金属的性质a.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2.非金属性质及常见非金属的性质a.不导电、脆性和不延展B.酸、碱和盐1.酸的性质和常见酸a.酸的腐蚀性和酸性溶液的观察2.碱的性质和常见碱a.碱的腐蚀性和碱性溶液的观察3.盐的性质和常见盐a.盐的溶解性和盐的化学反应C.常见气体的性质和检验1.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2.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三、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A.化合价和化合式1.元素化合价的确定2.化合式的书写和解读B.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2.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四、溶液的制备和常见性质A.溶液的制备方法1.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关系2.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B.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条件1.溶质溶解过程的动力学和平衡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规律C.溶液的常见性质1.溶液的颜色、透明度和电导性2.气体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五、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A.离子反应的认识1.离子的概念及离子符号的表示2.酸、碱和盐的离子反应B.沉淀反应及其原理1.沉淀反应实验的步骤2.沉淀物的形成原理六、电解和电化学A.电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2.电解过程中的离子移动和电极反应B.电化学原理与应用1.电流和电压的关系2.电解池和电池的结构与原理3.化学电池的种类及其应用七、酸碱中和与盐的制备A.酸碱中和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酸碱中和反应的计量关系B.盐的制备和性质1.盐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步骤2.常见盐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八、物质的氧化还原A.氧化和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断方法B.常见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1.金属和非金属氧化反应2.金属和非金属还原反应九、有机化学初步A.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点1.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B.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1.烃类的性质及分类2.醇和醛的性质及应用这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的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化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0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没有零刻度线,但有温度。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
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初三上学期化学复习提纲【三篇】
初三上学期化学复习提纲【三篇】【导语:】本文是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学期化学复习提纲【三篇】,欢迎大家查阅。
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下面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总复习提纲:
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
-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构成
- 元素的概念和分类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3. 化学键与化学式
- 原子的化学键和分子的化学键
- 以及离子的化学式
-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4. 物质的变化与反应
- 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物质的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 反应质量守恒的法则
5. 常见化学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酸碱中和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6. 离子与溶液
- 离子的概念和离子的混合
- 溶解度和溶液饱和度
- 盐和酸的溶解和中和反应
7.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特点和作用
-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作用和来源
- 水的重要性和人体食物的消化
8. 燃烧与环境保护
- 燃烧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 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环境污染
- 碳循环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总复习提纲,涵盖了该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提纲
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1、物理变化:开水沸腾、灯丝发亮、海水晒盐、冰雹融化、玻璃破碎、干冰升华、石油分馏、气压锅爆炸、酒精挥发、铁拉成铁丝化学变化:煤气燃烧、铁锅生锈、蔬菜腐烂、鞭炮爆炸、豆浆变酸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三、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四、药品的取用1、实验室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规则P150直接加热容器:①试管;②蒸发皿(瓷器);垫石棉网加热:烧杯2、药品的取用规则P1523、药品的存放及取用P18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
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4、物质的加热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要略向下倾斜。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1)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
(2)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没稍向下倾斜(3)给试管加热时,没先给整个试管均匀受热(4)给试管加热时,酒精灯的焰心与试管接触五、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放置:倒放在试管架上(2)实验后药品不能放回原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1.氮气(N2)(1)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稳定,(3)氮气的用途:①制硝酸和化肥的原料②保护气③医疗上用液氮冷冻作麻醉剂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2.稀有气体(氦:He氖:Ne 氩:Ar 氪Kr 氙:Xe)(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2)化学性质:非常稳定,通常极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用途:①保护气②电光源:照明灯、霓虹灯、航标灯等③氦气可用与充空气球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红磷,而且要过量,目的是为了把集气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掉(2)不能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 用木炭的话,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又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样体系里面的气体压力不会变小,水就压不进来了,这样测不出氧气的体积分数.不能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因为它们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将集气瓶底的水改为氢氧化钠溶液.(3)实验现象: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九年级上化学提纲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提纲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1物质的分类1.1.1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1.1.2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1.2物质的性质1.2.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1.2.2物质的观察与判断1.2.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第二章:常见物质及其变化2.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1.1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点2.1.2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2.2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2.1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特点2.2.2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2.3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2.3.1酸和碱的定义及常见性质2.3.2酸碱反应和其中的离子方程式2.4常见气体的性质和应用2.4.1常见气体的特点和制取方法2.4.2气体的扩散和溶解性质第三章:化学方程式3.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3.1.1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定义3.1.2方程式中的符号和说明3.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3.2.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量之间的关系3.2.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2.3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第四章:水和溶液4.1水的性质4.1.1水的结构和特点4.1.2水的溶解性和晶体水合物4.2溶液的概念和性质4.2.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4.2.2溶解度和饱和度的关系4.3pH和pOH的概念4.3.1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应用4.3.2pH和pOH的计算和物质酸碱性判断第五章:化学实验5.1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5.1.1常规实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5.1.2化学方程式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分析5.2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5.2.1酸碱中和和酸的强弱测定实验5.2.2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及其应用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6.1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6.1.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概念6.2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6.2.1大气污染和水处理的方法6.2.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是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的初步提纲,涵盖了基础的物质性质、常见物质及其变化、化学方程式、水和溶液、化学实验,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九年级上化学提纲(完整版)
九年级上化学提纲一、学科概念及基础。
(一)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科学。
(二)化学以实验为基础。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关键词:“变成”、“生成”、“冷凝”、“沸腾”等)(一)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不变。
(二)化学变化。
1. 基本特征:生成其他物质,并伴随发光、发热、吸热、颜色改变等。
2. 实质: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其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种类不发生任何改变。
三、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关键词:“能”、“可以”等)(一)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即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性质即物理性质。
四、药品的取用和加热。
A。
药品的取用。
(一)固体。
1. 大块固体,“一横而放三慢竖”(防止试管底部被打破)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药品,放在试管口,缓慢竖起试管。
2. 颗粒粉末,“一横二送三竖”(防止药品粘在试管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送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
3. 不定量的,取药品体积盖住试管底部。
(二)液体。
1. 不定量液体,“一倒二向三紧挨”。
(1)塞子倒放桌面(防止药品污染);(2)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腐蚀标签);(3)倒完后,立刻塞紧瓶盖(防止药品污染);(4)倒时,药瓶口紧挨试管口。
2. 定量液体,“一选,二倒,三平,四读”。
(1)选择合适的量筒;(2)根据具体的量,适当导入液体;(3)根据差距,用胶头滴管配合增减。
(4)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最低(或最高处)保持平行。
B。
药品的加热。
(一)固体。
(防止冷凝水流下使试管炸裂)1.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 铁夹夹持在离试管口1/3处。
3. 先用酒精灯预热,后放在试管下加热。
(二)液体。
1. 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2. 用酒精灯先预热后加热。
五、系统知识体系。
(一)物质的化学变化及性质认识。
硫酸铜溶液(左)(CuSO 4)与氢氧化钠溶液(右)(NaOH )反应实验。
目的:探究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步骤:(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CuSO 4和NaOH 。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提纲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 物质与性质的关系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4.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5. 化学式的表示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平衡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反应类型及特征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应用4. 反应热与化学热力学三、常见元素与化合物1. 金属与非金属的特征与性质2. 金属元素与金属间化合物3. 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间化合物4. 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四、酸碱与盐1. 酸碱的定义及性质2. 酸碱反应及其应用3. 盐的性质与种类4. 酸碱盐的常见应用五、氧气及氧化还原反应1.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特征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六、常见化学实验操作与仪器1. 常见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2.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七、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食品安全2. 化学与环境保护3. 化学与能源利用4.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八、化学与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与方法2. 化学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3. 科学伦理与安全意识九、化学实践与创新1. 化学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步骤2. 创新思维与化学创新以上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知识点提纲,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你将能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原理,认识常见元素与化合物的特性,了解酸碱与盐的性质及应用,熟悉氧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操作与仪器的使用方法,认识化学与生活、科学探究以及化学实践与创新的关系。
通过化学的学习,你将发展科学思维、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上册化学提纲(详细)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25H32+33O2 25CO2+16H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 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a) 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是没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气味、干冰升华、氧气液化3、化学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如木炭还原氧化铜、石墨转化为金刚石4、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水溶性、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金刚石的坚硬、石墨的质软、石墨的带电性等。
5、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氧气的氧化性、碳的还原性和可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锰的催化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 O2 N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21% 78% 0.94% 0.03% 0.03%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物质现象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 还加上: 水倒流入集气瓶并占1/5体积)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催化剂(触媒):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二不变)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4、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5、氧气的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分。
2、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相比很小,忽略不计。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第一章化学与生活•化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化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注意事项•常见化学用品及其使用方法第二章纯净的物质——分离、纯化和测定•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常见分离方法及其原理与应用•初步纯化物质的几种方法•常见物质的化学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内部结构•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原子结构及其对周期表的解释•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其与原子结构的联系•分子的概念及其性质与种类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量单位•化学计量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其应用第五章溶液的表示与浓度的计算•溶液的概念及其分类•溶液的浓度表示法及其相互转化•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方法•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第六章氧气和氧化物•氧气的制备、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氧化物的概念和种类•氧化物的产生途径和反应性•氧化及其种类、反应和应用第七章酸、碱及其盐•酸碱概念及其区分方法•酸、碱和盐的种类及他们的性质和应用•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重要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应用第八章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类及其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合金的概念及其种类和应用第九章实验探究•量热实验和燃烧实验•酸碱中和和气体反应实验•单倍体氯仿制备实验•氢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总结本章为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共包括九个章节,涵盖了化学与生活、纯净的物质、物质的内部结构、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溶液的表示与浓度的计算、氧气和氧化物、酸、碱及其盐、金属与非金属、实验探究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有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9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提纲一、物质组成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H2O为例3、有关物质组成的描述(实质是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关注以下三点:物质由组成;物质由构成;分子由构成。
二、物质的多样性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1、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变化。
2、物质的分类(从元素的组成来分类):由组成的称为纯净物,由组成的称为混合物;由组成的叫单质,由组成的叫化合物;由组成且其中一种是化合物叫氧化物。
三、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中最小粒子。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
2、分子是原子的共同特征:不断,彼此间有,质量和体积都。
3、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四、原子、离子结构与其性质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带的和不带电的构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等于。
3、原子、离子的判断: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显电中性,氧原子表示为。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带电荷,镁离子表示为。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带电荷,氯离子表示为。
4、写出氯的原子示意图中,小圈表示氯,圈内数字表示,弧线表示,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
5、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排布,特别是与有密切关系。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4,较易电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4,较易电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为,(He为),达到稳定。
五、化合价与化学式1、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价,氧元素通常显价。
2、用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3、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据此可依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和根据化合价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4、根据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及其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六、元素(符号名称分类元素周期表)1、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
元素讲种类,不讲。
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3篇
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3篇初三化学上册复习提纲3篇中文化学一词,若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
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
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复习提纲》,供大家借鉴。
【篇一】初三上册化学期中复习提纲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六、化合反应氧化物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八、分解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上册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上册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1.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 物质的性质与结构有关第二章化学式及摩尔质量2.1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化合价法和电子结构法计算化合物化学式2.2 摩尔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及应用第三章化学量的计算3.1 化学计量单位•物质的量(摩尔)、物质的质量(克)和分子数的概念•相关计算公式及应用3.2 化学反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量计算•限量、化学计量比和剩余量的概念及应用第四章气体的基本性质和气体定律4.1 气体的基本性质•压强、温度和体积的概念及关系•绝对零度和标准状态的概念4.2 气体定律•博伊尔-马利亚定律、查理定律、盖伊-吕萨克定律的公式及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公式及应用第五章原子结构5.1 原子结构的实验基础•光谱实验的原理及应用•汤姆逊和卢瑟福实验的原理和结果5.2 原子结构的组成•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及性质•原子结构的本质及相关模型第六章元素周期律6.1 元素周期律的实验基础•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的联系•田纳西州实验的原理及结果6.2 元素周期律的组织与特征•周期表各行和各列元素的特点及规律•周期律和族律的关系第七章离子反应和化合价7.1 离子反应的概念•阳、阴离子的概念及性质•离子反应的类型及适用范围7.2 化合价的计算•化合价的概念和相关规则•应用化合价计算化学式和离子式第八章共价键和分子结构8.1 共价键的概念•共价键的性质及成因•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8.2 分子结构的形成和性质•共价分子物种类和性质•分子结构的构成方式及相关模型第九章离子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9.1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测定•离子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应用9.2 水溶液中的电离类型和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的概念及区别•溶液中离子活度的概念及相关计算第十章一元几价酸是及其盐类10.1 一元几价酸及其盐类•酸碱理论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元几价酸和其盐类的性质及应用10.2 酸碱滴定分析•酸、碱的体积比和计算方法•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滴定方法及应用结束语初三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一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是没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气味、干冰升华、氧气液化
3、化学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如木炭还原氧化铜、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4、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水溶性、
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金刚石的坚硬、石墨的质软、石墨的带电性等。
5、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氧气的氧化性、碳的还原性和可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锰的催化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等。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94% 0.03% 0.03%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现象
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产生大量白烟(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还加上:水倒流入集气瓶并占1/5体积)
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二不变)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4、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5、氧气的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提纲三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分。
2、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相比很小,忽略不计。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6)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
3、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
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数==电子层数,族数==最外层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