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说课稿
九年级下册美术3、《画布上的抽象》教案
![九年级下册美术3、《画布上的抽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152ac96294dd88d0d26bec.png)
品,其中两件是购入的,十件则是捐赠的。
不过随着蒙德里安的艺术地位后来逐渐受到重视——他被誉为20世纪少数拥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之一,荷兰的美术馆也开始重金购藏他的画作,海牙市立美术馆目前就收藏有他的油画与素描达二百五十幅之多。
近年来世界各地重要美术馆先后举办有关蒙德里安的回顾展,追索他艺术进展的脚步,更加肯定他的重要性与作品的价值。
三、合作探究合作交流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作为视觉艺术,美术的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有时比内容还重要因为往往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决定了美术家风格上的差异。
照相机的出现使内容的地位进一步降低,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基本确立。
a、人们在工艺美术运动、象征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艺术家的实践中发现:美术的形式可以通过表现性的处理提升为自由的抽象艺术形式。
b、通过和音乐的类比,认识到美术也可以用纯粹的色彩和形式来组成具有审美意义的画面。
7、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8、) 抽象艺术美的表现a、形式与色彩b、构图与笔触c、材料与肌理d、空间与透视e、光影与运动讨论评述动手动脑激发灵感15四、反馈矫正全面提高光效应艺术,又称“欧普艺术”、“视幻艺术”。
它是指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欧洲和美国的、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光色效果、引起明暗与色彩的不同组合、发生运动幻觉和强化绘画效果的一种抽象派艺术。
其常在平面绘画和立体作品中展现。
光效应艺术是利用光学原理,以颜色转移时显现出的波形变化,或以制图仪画出很细的线条,以及人工处理的光色变异,给人造成视觉差错的“光效幻象”。
光效应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远离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其是纯粹感情化的色彩或图式的符号形象。
光效应艺术的代表艺术家有美国的约瑟夫·艾伯斯(Josef Albers)和出生于匈牙利,后移居法国的维克托·瓦萨雷利(Victor Vasarely)。
湘教版美术 九年级下册 3画布上的抽象 教案设计
![湘教版美术 九年级下册 3画布上的抽象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1191660b4c2e3f5727635b.png)
教学导入:播放抽象艺术欣赏视频,让学生对于抽象绘画的艺术魅力,有一个基本的体会和认识,引导学生进度抽象艺术的世界。
在当代艺术中有这样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它的艺术里完全诠释着一种美妙世界,作品画面光影辉映色彩斑斓形式千变万化,既有热烈辉煌的交响、明和轻柔的协奏又有神奇的诡异和恢弘的梦幻色彩,让观者仿佛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神秘幻境世界。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感受体验1.感受抽象形式美感1.1蒙德里安的树的变体系列的欣赏学习。
1.2发现蒙德里安抽象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感。
学生反应:抽象艺术不是乱画的,是艺术家有思想的艺术创作。
1.3体会蒙德里安抽象绘画创作方法及绘画语言中的抽象形式美感。
1.4以树皮特有纹理为例,感受我们身边的抽象形式美感1.5列举范例梯田曲线变化、残荷点线构成、白墙青瓦的层层叠置、雨天透过玻璃的迷幻效果,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抽象形式美。
1.6小结抽象艺术来源于生活中的具体形象。
学生反应:抽象形式美感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也发现过许多抽象的形式美感,那怎么表现呢抽象?创作抽象画呢?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求知欲。
第二部分探索发现1.探索发现抽象表现元素(重点环节)1.1教师提出问题,感受的抽象形式的存在,如何去表现这种抽象形式美感?1.1.1微视频展示抽象艺术大师作品图片,学生欣赏。
1.1.2学生讨论欣赏的抽象艺术大师得出结论,分享展示,点、线、面、色块等1.1.3教师总结:抽象艺术的表现元素有图形和色彩。
2.抽象画图形元素的分析及重构2.1图形元素的分析提取2.1.1图形元素中物体的基本特征非常重要,2.1.2同学们看一张老师画的吉他为主要图形元素创作的抽象画,猜它表现的具体形象是什么?学生反应:迅速看出是吉他,体会到抽象画中有特征的图形元素的运用。
2.1.3学生回答是怎么看出这张抽象画的图形元素是吉他的。
2.1.4教师分析说明这是吉他当中特征明显的图形元素,并示范吉他中有特征的点,线,面等图形元素的提取。
《画布上的抽象》公开课教学设计
![《画布上的抽象》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f1f08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8.png)
《画布上的抽象》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不再像初一你们懵懂,也没有初二学生那般叛逆。
现在的他们相对比较成熟稳重。
对美术的认识相对来说是熟悉的了,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初三的学生基本上都会把大部分时间运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去,所以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一定要设计符合学生现实状况的课程。
感受美术的独特之美。
教学工具书本、铅笔、纸张、橡皮、色彩工具、课件等。
教学资源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1)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课件1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1)1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1)2录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4)画布上的抽象(录课)录课《画布上的抽象》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名画打开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了解艺术的博大精深。
2、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艺术的简单过程及其抽象艺术语言,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基本上的理解及动手处理。
3、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生活善于发现美、创造美,并能够提升其独有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神奇之处并让学生懂得如何理解、创作抽象艺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画布上的抽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运用两张(一幅具象,一副抽象)不同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并带着音乐)。
二、新授:1、生活中抽象画的装饰运用;2、对比蒙得里安的树的变体系列(学生分析,教师归纳)3、冷抽象与热抽象介绍与分析(主要从点、线、面等构成元素来讲解)4、抽象绘画的两种构成类型介绍(运用自行车等图片来欣赏分析)5、教师示范(教师提前做好微课,主讲打散重构)。
三、学生活动:将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物体进行打散重构,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
四、点评、总结:学生作品展示,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主要以发现其优点为主)五、课后延时。
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
![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https://img.taocdn.com/s3/m/0af3567159eef8c75fbfb3fb.png)
感受抽象
白 墙 青 瓦 层 层 残雨荷天-玻--梯璃-点田—-线-—-构-迷曲成幻线变色迭致化彩
-
感受抽象
谱韵三 吴大羽
伴随音乐,观察画面,说说画面可能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返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回
。
抽象艺术不是凭空想象和臆造的 抽象来源于生活当中的具体形象
返回
抽象的表现元素
分组讨论:抽象画中的表现元素有哪些?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abstractartcancvas返回感受抽象感受抽象梯田曲线变化残荷点线构成伴随音乐观察画面说说画面可能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ABSTRACT ART ON CANCVAS 画布上的抽象
湘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返回
感受抽象
树 的 变 体 系开 列花 的 蒙 德苹果 里树
安
蒙 德 里 安
图形 色彩
猜一猜: 这幅画表现的具体形象是什么?
弦钮
琴头
图
琴弦
形
部分
元
素
音孔
音箱
抽象元素的表现—— 图形的重组
渐变
错位
遮挡
重复
小练习:图形元素提取练习
小练习:图形元素提取练习
注意提取特征明显的图形元素
·请提取水乡中特征明显的图形元素。
示 范 过
构程 图
我们动手来创作
要求: 运用提取的
水乡图形元素 进行简单构图 。
重构方法:错位、渐变、遮挡、重复、、、
色 彩 元 素
体会感受:这四组色调分别代表哪些景象?
示 范 过
上程 色
示范过程
构 图
我水们乡动畅手想来曲创 作
泼彩写意
畅所欲言
中学生美术《画布上的抽象》课件
![中学生美术《画布上的抽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3854eaf111f18582d05a5b.png)
中学生美术《画布上的抽象》课件中学生美术《画布上的抽象》课件美术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
中学生美术《画布上的抽象》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有意识地创作一幅具有抽象意味的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发现生活中具有形式美感的事物,并遵循一定的形式原理进行创作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对抽象绘画表现方式建立基本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
教法学法欣赏分析、探索归纳、表现创作、评价展示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1、结合学生上节课对波洛克及其作品做出的相关资料查阅,对比画面《无题》和《六畜兴旺》,分析两幅画作品在内容、绘制手法及情感传递上的不同。
2、引出本节内容,抽象绘画。
二、协调探索1、抽象绘画一般分为两种:①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②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2、欣赏作品蒙德丽里安《树的变体系列》从生活中的树到最后的树,它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重点分析:吴大羽《谱韵三》画面色彩、线条与表现对象的'关系。
3、抽象艺术的艺术美:①形式与色彩;②构图与笔触;③材料与肌理;④空间与透视;⑤光影与运动。
4、小结:抽象的过程,可理解为把事物的整体,以概括和简约的方式获取造型元素的某种程序,归纳出有效表现形式的整个过程。
三、尝试表现作业要求:课本P19页学习活动二,尝试不借助客观物象,单纯运用色彩、线条来创造具有一定形式美感的抽象画。
四、拓展延伸学生交流分析,完成各项比较。
1、学生根据画面特征将作品分类分析。
2、共同探讨: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概括形象的半抽象绘画作品,画家运用了哪些造型元素归纳和表现对象以及元素之间的组成方式?3、说说各自归纳的结果。
中学生美术《画布上的抽象》课件PPT
![中学生美术《画布上的抽象》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de4a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0.png)
对未来学习方向的展望
深入学习不同风格的 抽象艺术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探索 和研究不同风格的抽象艺术,如 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 义等。通过了解不同流派的特点 和代表作品,我将进一步拓宽自 己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思路。
提高抽象艺术的创作 水平
我将加强自己在抽象艺术创作方 面的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同时,我 也将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 想象力,努力创作出更具个性和 独特魅力的抽象艺术作品。
我觉得《旋律》这幅作品很有创意,作者将抽象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让整个画面看起来 非常和谐。这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好地运用抽象元素。
教师总结性评价及建议
总体评价
本次学生作品展示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创造力,学生们在抽象艺术的探索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他们的作品 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抽象艺术的魅力和无限可能性。
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
抽象艺术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经历了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多个流派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标准。到了20世纪中期,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等流派进 一步推动了抽象艺术的发展。
抽象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01 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帮助学 生拓展审美视野,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抽象艺术的灵感启发
抽象艺术可以为服装设计师提供灵感和启发,引 导他们打破传统的审美观念,创造出更加前卫、 时尚的服装款式。
抽象艺术在当代舞蹈、音乐等领域的表现
当代舞蹈中的抽象元素
舞蹈家们通过抽象的舞蹈动作和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和思想,展现出抽象艺术的韵律和动感。
音乐中的抽象元素
音乐家们运用抽象的音符、节奏和和声等元素,创作出富有 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乐作品,让人们感受到抽象艺术的美妙 和神秘。
九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课件3湘美版20181224
![九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课件3湘美版20181224](https://img.taocdn.com/s3/m/6bb4a0020066f5335a81219c.png)
自然万物皆有秩序
LOGO
一。自然形态和物质结构常常呈 现出别致的形式美感
绘画中的形式美感
• • • • • 1对称均衡 2对比调和 3比例尺度 4节奏和韵律 。。。。Fra bibliotek对称均衡
对比调和
比例尺度
节奏与韵律
生活中的形式感发现
生活中的形式美感
二。抽象方式
• 抽象画创作时,艺术家采用相应元素从各 种角度归纳表现出内容相似的构成。 1.参照物体 2.提 取元素:线条、色彩、块面、形体、构图 等
• 抽象创作思维过程能激起人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激发想象,开发人的创造潜能。
提取元素的过程
色块提取
色彩提取
外形线条提取
派别
*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九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2湘美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2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6ca7c0aef8941ea76e05a6.png)
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1教学目标1、学生对抽象绘画表现方式建立基本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2、发现生活中美感事物,了解美的形式;了解抽象艺术的概念和鉴赏抽象艺术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3、运用抽象造型语言进行创作表达。
2学情分析学生对抽象绘画有一定的简单了解,利用简单抽象方式,让学生自由表达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本课开展提供良好平台。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了解抽象绘画中的形式美感。
2、探索绘画中的抽象方式。
3、尝试运用抽象语言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
2、能从抽象艺术的形态、语言、艺术美等方面表述自己对抽象艺术的看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新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准备与组织1、背景音乐《梦幻曲》2、检查学生学具情况。
学生准备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稳定学生情绪。
导入(2-3分钟)1、现代摄影技术发展使绘画由具象逐步走向抽象。
抽象艺术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想艺术的区别所在。
抽象艺术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现象的表现形式。
2、(让学生说)。
学生举例抽象作品(让学生说来历和感受,教师适当补充引导)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畅所欲言,表达对抽象绘画认识,,产生强烈认同感。
师生互动选择身边典型作品,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自然点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真切感受抽象绘画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绘画中的形式美感,体验抽象绘画(2-3分钟1、中国《唐代莲花三兔藻井》欣赏(历史悠久,根据需要合理利用形式美感创造心中天国景象)。
2、形式原理一般有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3、分析作品体验抽象绘画。
4、欣赏各种效果初步体验情感表达。
5、观察生活——发现特点——主观处理.分析欣赏讨论交流,产生强烈的参与感。
学生感受抽象绘画,与情感的紧密联系。
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并欣赏各种不同效果,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画布上的抽象教案
![画布上的抽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90df5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a.png)
画布上的抽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对抽象绘画表现方式建立基本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能够发现生活中具有形式美感的事物,并遵循一定的形式原理进行创作表达。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尝试运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有意识地创作一幅具有抽象意味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认识绘画中的抽象方式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不借助客观物象,单纯运用形状、色彩创作具有一定形式美感的抽象作品。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让学生看水分子结构图,猜测一下图中是什么,由水分子结构图联想到水立方。
教师总结:我们的建筑师能够从水分子的结构图中发现它的形式美感,然后建造了水立方,那我们能不能也用眼睛来发现绘画中的形式美感呢?引出课题——《画布上的抽象》。
二、欣赏图片谈感受
1.欣赏《桂林山水》
讨论:绘画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心理有什么感受?
总结:整幅画用了很多重复的线段,产生了韵律感,让我们觉到山脉绵延不绝。
九年级美术下册《画布上的抽象》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美术下册《画布上的抽象》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88833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f.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抽象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识抽象艺术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抽象艺术的基本元素,如颜色、形状、线条、构图等,并能运用这些元素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3.学习分析抽象艺术作品,了解作品中所运用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6.反思与拓展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抽象艺术,拓展学习领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幅著名的抽象艺术作品,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风格吗?它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具象艺术有什么不同?”
2.重点: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伊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著名的抽象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抽象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作品介绍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讲解抽象艺术的基本元素,如颜色、形状、线条、构图等,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这些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
3.介绍抽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如自动绘画、几何抽象、表现主义等,同时示范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创作。
4.强调抽象艺术创作的关键是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将内心情感融入作品。
(三)学生小组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抽象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尊重艺术多样性,认识到不同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湖南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
![湖南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https://img.taocdn.com/s3/m/acfcc7c3f78a6529647d53d5.png)
湖南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及教具的使用设计意图第一部分-----导入阶段视频导入,引入课题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析都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一些点线面还有一些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教师接着追问知道这类的作品是什么绘画吗?引出抽象艺术展示照片和小视频用视频导入课题,观看康定斯基作画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出点线面和图形这些构成抽象画的元素,整节课都以康定斯基的作品为出发点分析抽象艺术,也起到铺垫的作用。
伴随音乐的节奏,让学生对抽象画和音乐的这种同感有初步的体验。
第二部分-----发展阶段出示康定斯基《构图七号》和蒙德里安的《红黄蓝》课件出示图作品欣赏,总结分析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热抽象:在抽象过程中,凡是注重情感的表达侧重感性的抽象作品称为热抽象。
冷抽象:在抽象过程中,凡是重理性的绘画称为冷抽象。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作品的概念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摒弃或抽离具体物象,仅以点、线、面、色彩、形状等纯粹形式要素构成作品。
代表人物有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
音乐和美术都是反应生活表达情感载体。
音乐美术交错在一起产生一种通感,展示视频欣赏康定斯基的《构图8号》寻找画面的构成元素有哪些?点线面几何图形。
伴随音乐寻找到音乐和美术的通感,又提取出抽象画的造型元素线条。
课件出示图片本环节采用对比的方式分析得出冷热抽象的概念。
对比的方式最重要的优点是直观,使学生对抽象有了概念上的解读。
作品也都是很具代表性的。
对比的方式形式更直观。
播放康定斯基的《构图八号》精选视频,触发学生听觉和视觉的神经。
线条也是有情感的,通过连连看的形式。
对线条不同形态进行不同感情的传递进行加深了解。
(都是选择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状态)欣赏康定斯基的《印象3(音乐会)伴随音乐,画面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是康定斯基听完音乐会即兴创作的,激烈的音乐给人一种欢快热烈的感觉。
2013新湘教版九年级下美术教案第3课 画布上的抽象教案
![2013新湘教版九年级下美术教案第3课 画布上的抽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e79cd25fbfc77da269b11a.png)
单纯齐一
调பைடு நூலகம்对比
比例
节奏韵律
多样统一。
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五、思考·练习
说一说在咖啡因分子结构图中可以找到哪些排列规律?
六、学生活动:
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地的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二)抽象艺术与具像艺术
具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备可是识别性。
希腊的雕塑作品,近代的写实主义和现代的超写实主义作品,因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相似,被看作这类艺术的典型代表。具象艺术广泛存在于人类美术活动中,从欧洲原是岩洞壁画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壁画;从印度的佛教艺术到中国的画像砖石,都可以看到这类艺术作品。至今他仍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艺术风格。欧洲古代的模仿说,中国古代的鹦鹉向兴说,达芬奇等人的画论都是具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表述。
第二类抽象艺术同样包含两种倾向:
(1)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具有明显直接的情感表现性质,因此被称为浪漫的.有机的或热的抽象艺术,如康定斯基.米罗的许多作品是这种创作倾向代表。
(2)马列为其.蒙德立安等艺术家在作品中展现的是一些冷静.规则的几何构成,它们不包含直接的情感表现意味,因此被称为古典的.几何和冷的抽象艺术。现代抽象艺术运动在整体上是对欧洲模拟自然传统的反叛,它对现当代美术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板
书
设
计
《画布上的抽象》1
绘画中的形式美感
教学后记
8
电子备课教案
201—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湘版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课件
![湘版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602aafd0d233d4b04e6919.png)
美术学科
湖南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
——创造自由的美
热抽象:在抽象过程中,凡是注重情感的表达
侧重感性的抽向作品称为热抽象。
《构图7号》
康定斯基
1.调皮 轻松 愉快
2.舒缓 优雅 流畅
3.缓慢 安详 包容
课堂小练习
凭感觉画线条
突降 的暴风骤雨
庄稼
拔节 的生机
波澜不兴 的湖面
流畅 的感觉
急促的张力檬,酸酸哒 吃一块qq糖,甜蜜蜜 去火锅店吃饭,哈哈辣
谱韵三
吴大羽
伴随音乐,观察画面,说说画面可能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重构
分解
提炼
细化丰富
概括提炼----打散分解----重新构成----细化丰富
返回
概括提炼----打散分解----重新构成----细化丰富
返回
学习活动:
尝试运用点、线、面、色彩等元素创作一幅有关舞蹈抽象绘画作品。
一般由直线和几何形体构成,作品展现的 是一些冷静、规则的几何构成。
冷抽象:
在抽象过程中,凡是重理性的绘画称为冷 抽象。
《百老汇的爵士乐》
蒙德里安
波洛克《无题》
吴冠中《春如线》
谢 谢 观 赏
返回
“画布上的抽象”教学设计与实践
![“画布上的抽象”教学设计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1249f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9.png)
“画布上的抽象”教学设计与实践作者:郭常炜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14期一、教材分析“画布上的抽象”是湘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的内容,直接指向让学生感知抽象绘画方式,领会绘画的形式美感。
从教材内容的角度出发,“画布上的抽象”采取图文结合的布排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了课时重点内容,具体表现为:首先,在文字表达中阐述了绘画创作是作者借助形式原理与造型元素,表达自身事物感知、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同时说明了“绘画的形式美感”“绘画的抽象方式”“抽象艺术概念性链接内容”“评价要点”等重点内容。
其次,在图片表达中,教材特别选择了《树叶细胞图》《植物叶片的聚集》等真实化结构图,《莲花三兔藻井》《有山的地方》《六畜兴旺》《舞蹈2号》等不同时期国内外艺术作品,《江南春早》《谱韵3》《自行车的抽象(节奏的抽象)》《树的抽象(动态的抽象)》等代表性艺术作品等,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了本课的知识点。
整体而言,本节课致力于加深学生对绘画中抽象的概念理解、增强学生的抽象绘画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已适应初中的教学节奏,处于初中至高中的过渡阶段,学生思维独立性、审美赏析能力、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相关美术知识积累度明显提升,相比较而言,学习压力偏大,感知觉要求显著提高,对美术学习抵触情绪较大。
整体上看,学生美术学习积极主动性偏弱,且存在美术知识结构体系系统性、整合性不足等问题。
由此,在讲授本课时,教师需以辅助学生度过初中至高中的适应期,指导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为重要目标,鼓励学生回顾与整合课时相关知识内容。
同时,学生对常规的教学模式适应性较弱,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应重视合作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以小组讨论或实践为重要形式,亲自动手实践与感知“画布上的抽象”的知识内容,增强知识理解与记忆。
三、教学目标1.图像识读:能够准确理解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特征以及比例等,理解艺术作品的情感内涵,为学生日常生活、未来学习等提供基础保障。
第三课 画布上的抽象-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三课 画布上的抽象-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4df0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a.png)
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抽象艺术的定义和特点;2.抽象艺术的产生和发展;3.抽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抽象画面的组合、构图和配色。
二、教学目标1.了解抽象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概念;2.掌握抽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3.能够通过画布上的抽象表达个人情感和理念;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介绍抽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抽象艺术有何特点?”第二步:讲解1.讲解抽象艺术的历史渊源和产生背景;2.讲解抽象艺术的两种类型:纯粹抽象和抽象表现;3.讲解抽象画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讲解构图原理和配色原理。
第三步:示范1.示范用色,让学生理解颜色对抽象作品的影响;2.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创作抽象作品;3.示范如何构思抽象画的主题和思路。
第四步:实践1.指导学生自主绘制抽象画;2.引导学生通过抽象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3.在绘制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教学重点1.抽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2.抽象画面的组合、构图和配色。
五、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抽象情感;2.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意。
六、教学方法1.导入法;2.讲解法;3.示范法;4.实践法。
七、课后作业1.完成一幅抽象作品;2.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深入了解到抽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并学习了抽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践,学生掌握了如何通过画布上的抽象表达个人情感和理念,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些难以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湘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画布山的抽象》教案
![湘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画布山的抽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ea25623c1ec5da51e27011.png)
《画布上的抽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始终尊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美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艺术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把一滴墨水滴入一个盛满清水的透明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和运动的过程。
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有:轻灵,飘动、柔美、……)(二)讲授新知:一、什么是抽象艺术?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什么是抽象艺术呢?(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艺术)师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术统称为抽象艺术。
二、抽象艺术是怎么诞生的?问题1: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说不清是什么”的画,画上究竟要表达什么?(这个问题正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出示一组图片:《少女的脸》、《水果》、《带露珠的小草》、《一池湖水》问题2:这四幅图片,分别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用语言对每一张画面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例如:《一池湖水》让人觉得宁静、清爽、觉得心情很舒畅……教师分别把学生对四幅图片描述的词汇写在黑板上,) 问题3:如果用形容词提炼四幅画面的共同美感特征,你会用哪一个呢?(从黑板上提炼出的词汇,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共同的美感特征:清新或相类似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想艺术的区别所在。
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是"冷抽象"和"热抽象",严格的"抽象艺术"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现象的表现形式。
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了解不是很多。
抽象艺术作为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它追求创新挑战经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激发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
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必求全。
过程•方法:1、了解抽象艺术的概念和鉴赏抽象艺术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2、能从抽象艺术的形态、语言、艺术美等方面表述自己对抽象艺术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名画赏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2.以美的角度在生活中寻找美,创造美,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说教学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说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
教学准备:计算机、投影仪、课件
说教学过程:
对比引入新课
比较具象、意象抽象艺术作品
学生区分什么样的作品是具象、意象、抽象的引出课题(板书)三幅作品初步认识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被发现的
1、讲述康定斯基如何’发现’抽象艺术。
教师总结看似偶然,其实它的出现是必然的。
2、了解抽象艺术产生的背景(摄影、摄像技术的发明)
3、对比欣赏蒙得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学生答:红树比较像树,灰树有些像又有些不像,而开花的苹果树则非常不像树。
4、教师归纳:具像发展到意象,最后才到抽象。
所以抽象艺术的出现是必然的。
《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两种抽象艺术(深入认识抽象艺术)
(一)冷抽象
1、蒙得里安和《百老汇的爵士乐》
2、什么是冷抽象
一、欣赏蒙得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学生谈感受[学生交流内容]
学生1:我看起来就像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时的景象。
学生2:我觉得蒙得里安像一位预言家,作品是二十世纪40年代的画,却像我们这个时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电子网络一样。
学生3:纵横交错的线条像美国发达的交通网,小方块像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大道上奔驰。
学生4:直线与方块的构成,画面不拘一格,就像美国人那种开朗的性格与灵活多变思维。
学生5:我觉得各式各样的方块就像夜总会和歌剧院一样遍布于百老汇街的大街小巷。
学生6:我觉得像霓红灯随着爵士乐的节奏而闪烁。
鲜艳的色块象百老汇夜晚的霓红灯光闪闪烁烁、一明一暗;直线和竖线象百老汇大街小巷横平竖直;其中的大小方块象街道上跑的汽车,鸣着喇叭象萨克斯和小号的滴滴答答悠扬的声音、金属的光泽、还象音乐上的五线谱高音低音跳跃的鼓点。
二、提问;这幅画的语言元素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点、线、面方面分析)
学生;全是由直线构成,形成直角关系,并由方块构成,互相平行且垂直。
老师归纳;凡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看起来比较冷静、理性的抽象作品就是冷抽象作品。
蒙德里安是冷抽象代表人。
(板书)
1、《百老汇的爵士乐》
2、蒙德里安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