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史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史观专题训练

熟悉各种史观的内涵:

1、现代化(近代化)史观(关键词: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

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③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大众化和教育普及化进程。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2、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关键词: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

全球史观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又称为整体史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这一演进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战后尤其是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3、文明史观(关键词:传承、交流、融合)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文明史观的基本观点:①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②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③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④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4、社会史观(关键词:生活化、大众化)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研

究的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5、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6、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运用各种史观解读历史现象:

1.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1)革命史观: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2.开放通商口岸的不同史观认识

(1)革命史观: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全球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

民体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现代化史观: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4)文明史观: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社会史观: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区,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3.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多元史观认识

(1)革命史观:是对中国人民的残酷掠夺,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中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处于附庸地位。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文明史观:客观上有利于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不同史观看“中体西用”

(1)革命史观: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的代表,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全球史观:反映了新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3)现代化史观:洋务派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教育、外交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文明史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理,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促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

5.革命史观与现代人史观看甲午中日战争的不同

(1)革命史观: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

(2)现代化史观:中国社会各阶层奋起救亡,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推动实业救国和西学东渐,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6.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现代化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 2 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迈出了中国政体由专制到民主的重要一步,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大突破;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思想上,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此外,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也有巨大进步。

(3)全球史观: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4)社会史观: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剪辫、不缠足还是婚姻、礼仪、习俗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7.从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看新中国成立

(1)革命史观: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

(2)现代化史观: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政治上,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上,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思想文化上,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8.新航路开辟的多元评价

(1)全球史观: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文明史观: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

(3)现代化史观:使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4)社会史观: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同时,促进了美洲大陆物种,如玉米、烟草等的外传。

9.不同史观对殖民扩张的不同认识

(1)革命史观: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引发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2)全球史观: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破坏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0.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1)全球史观: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文明史观: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现代化史观:推动了全球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化、城市化问题、群体性社会事件、环境污染等等。

11.十月革命不仅仅是一次革命

(1)革命史观: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