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溶剂毒性
醇的毒性
醇的毒性一、醇的一般性质和毒性醇类在工业和实验室常用作溶剂,以及用于制作树脂、塑料、纤维和橡胶等制品,高碳醇尚可制造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洗涤剂和香料等。
低碳醇为无色挥发性液体,自16碳醇起为固体。
沸点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升高。
醇类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甲乙丙醇可与水混溶,自丁醇起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一定限制,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降低,高碳醇几乎不溶于水。
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对视神经有特殊的选择作用,对不同动物的毒性相差较大,如猴对甲醇的耐受性比豚兔和狗弱。
醇类具有麻醉作用,其作用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强。
二、甲醇和乙醇的理化性质(一)甲醇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
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闪点12.22℃,自燃点463.89℃,蒸气密度 1.11,蒸气压13.33KPa(100mmHg 21.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6~36.5 % ,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
(二)乙醇乙醇C2H6O,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0,相对密度为0.7904,沸点是78.4摄氏度,蒸汽压6.66 KPa(25℃)。
能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乙醇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三、甲醇与乙醇的代谢(一)吸收1.甲醇甲醇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而消化道是人体吸收甲醇的最主要途径,因此人体对食物源甲醛比对空气源甲醛更加敏感。
甲醇是一种容易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
那么,人体摄入多少甲醇,就可能出现甲醇中毒呢?一般来说,口服5到10毫升(甲醇)就会引起严重的中毒,8毫升会引起失明,30毫升可以致死。
口服的量少,不一定没事,后续的毒理作用有待观察,甲醇进入人体内,因为它还有18到24个小时的潜伏期,有人报道有8到36个小时的潜伏期,在这段时间可能没有症状,但是等到潜伏期过了以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症状。
异戊醇的安全评估
异戊醇的安全评估
异戊醇是一种常用的醇类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对异戊醇的安全评估:
1. 火灾爆炸危险性:异戊醇是易燃液体,能够形成易燃蒸气。
在空气中,其蒸气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其浓度超过
2.4%至10.1%时,可能导致爆炸。
因此,在操作或储存异戊醇时,
需注意防止其与火源或高温接触,严禁使用明火或高温设备。
2. 毒性:异戊醇具有中等的急性毒性,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但如果接触异戊醇的液体或蒸气,可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导致不适症状如烧灼感、红肿和咳嗽等。
3. 环境影响:异戊醇具有低的生物积累潜力,其在水环境中的半衰期约为4-7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也较低。
然而,若大量异戊醇泄漏到土壤或水体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应采取措施进行污染治理。
4. 防护措施:在使用异戊醇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其接触皮肤和眼睛。
需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蒸气浓度超过安全范围。
如发生泄漏或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远离泄漏源,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封锁泄漏点、清除泄漏物等。
综上所述,异戊醇是一种易燃液体,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注意防火防爆,并采取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溶剂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溶剂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溶剂
1. DMSO(二甲基亚砜):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2. EB(溴化乙锭):DNA毒性;
3. DEPC(二乙基焦炭酸酯):潜在的致癌物质;
4. 丙烯酰胺: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
5. NN-亚甲双丙烯酰胺: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6. DTT二硫苏糖醇:危害健康;
7. TEMED:强神经毒性;
8. PMSF(苯甲基磺酰氟):对呼吸道粘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
9. 氯仿:致癌剂,可损坏肝和肾;
10. 甲醛: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11. 吉姆萨:毒性非常大;
12. 叠氮钠:毒性非常大;
13.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刺激物,造成对眼睛的严重损伤的危险;
14. TCA(三氯乙胺):有很强的腐蚀性;
15. Triton X-100:引起严重的眼睛刺伤和灼伤;
16. 过硫酸铵:对粘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危险性;
17. Trizol:含有毒物质苯酚。
实验室十大名毒
实验室十大名毒TEMED(四乙基乙二胺)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氨特殊腥臭味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作凝胶催化剂危害:剧毒、强神经毒性。
可吸入、可经皮吸收Trizol(复合物,主要成分苯酚、异硫氰酸胍、8-羟基喹啉、β-巯基乙醇等)性状:粉红色液体,有类墨汁特殊气味用途:细胞内RNA抽提危害:高毒、腐蚀性、黏膜刺激性。
可吸入、可经皮吸收乙腈性状:无色液体,极易挥发,有类醚特殊气味用途:作为HPLC流动相,或作为蛋白溶剂危害:代谢毒性,可紊乱呼吸和循环。
可吸入,可经皮吸收甲醛(福尔马林)性状: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用途:组织保存、防腐、固定、环境消毒危害:致癌性、致突变、生殖毒性、黏膜刺激性。
可吸入、可经皮吸收二甲苯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用途:切片脱蜡、溶剂危害:致癌性、黏膜刺激性。
可吸入、可经皮吸收氯仿(三氯甲烷)性状:无色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用途:溶剂、提取DNA/RNA危害:致癌性、黏膜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DMSO(二甲亚砜)性状:无色液体,无气味用途:细胞冻存液、蛋白溶剂危害:黏膜刺激性,可经皮吸收ACR(丙烯酰胺)性状:无色液体,无气味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作成胶试剂危害:致癌性、神经毒性。
可吸入、可经皮吸收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性状: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水溶液无色,无气味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于掩盖蛋白电荷危害:黏膜刺激性、呼吸道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APS(过硫酸铵)性状:白色粉末,水溶液无色,无气味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作凝胶催化剂危害:腐蚀性、黏膜刺激性,可经皮吸收。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是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场所,而在实验室中常常使用各种危险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使用以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实验室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管理措施。
一、常用的危险化学品1.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是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品,如乙醇、丙酮、二甲基苯等。
这些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易燃和易爆的特点,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通风,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并严格控制火源和静电,避免发生意外。
2. 重金属盐类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常用的重金属盐类有铅盐、镉盐、汞盐等,这些化学品具有毒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在使用和储存这些化学品时,需要严格控制接触和扬尘的风险,避免产生污染。
3. 有机氯化物有机氯化物是一类具有较强毒性的化学品,如氯仿、三氯乙烷等。
这些物质具有刺激性和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接触量,并采取适当的排放措施,避免造成污染。
1. 严格的购买和采购管理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所有的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和采购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批。
只有经过专业人员的评估和批准,才能购买和使用这些化学品。
需要与正规的化学品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购买正规的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的化学品。
2. 安全储存和标识所有的危险化学品都需要储存在专门的储存柜中,按照其危险性和性质进行分类和储存。
需要对储存的化学品进行标识和编号,以便于管理和识别。
对于易燃和易爆的化学品,需要远离火源和静电,对于有毒和腐蚀性的化学品,需要单独储存,并加强通风,避免接触和泄漏。
3. 严格的使用和操作规程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和吸入。
需要加强通风,控制浓度和接触量,避免产生危害。
对于有毒和腐蚀性的化学品,需要采取密闭操作和防护设备,避免产生泄漏和接触。
实验室二甲苯溶液的危险特性及泄漏紧急处理
实验室二甲苯溶液的危险特性及泄漏紧急处理二甲苯(Xylene)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溶剂,因其清洁和溶解能力而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组织学、显微镜学和印刷工业中。
二甲苯具有多种危险特性,因此在处理和存储时需要格外小心,以防止泄漏和暴露。
一、二甲苯溶液的危险特性:易燃性:二甲苯是高度易燃的,其蒸汽与空气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毒性:二甲苯蒸气可以引起头晕、头痛、眼睛和上呼吸道刺激,长期暴露还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功能。
刺激性: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以导致皮肤干燥和皮炎。
环境影响:二甲苯泄漏可以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二、二甲苯溶液泄漏紧急处理:人员撤离:确保泄漏区域的所有人员迅速而安全地撤离,并保持至少在安全距离之外。
戴上PPE:所有处理泄漏的人员应当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服、护目镜、防化学品手套和适当的呼吸防护装备。
切断点火源:关闭泄漏区域的所有火源,包括电器和任何可能引起火花的设备。
控制泄漏:如果安全可控,尝试停止溶液的泄漏。
使用非易燃吸收材料(如沙子、地堪土或专用吸附剂)来控制泄漏溶液。
通风:确保泄漏区域有良好的通风,以减少蒸气积聚和降低爆炸风险。
收集溢出物:小心地将溢出的二甲苯转移到安全的容器中,以备后续的适当处置。
清洁和去污: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方法清理泄漏后的区域,以防止二甲苯残留。
废物处置:按照当地法律法规将泄漏收集物和使用过的清洁材料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报告事件:根据实验室和相关机构的政策,报告泄漏事件,并记录相关的信息。
复查与预防:在处理完泄漏之后,对事件进行复查,分析泄漏原因,并采取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在处理含有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时,如果没有适当的训练或者泄漏量超过可控范围,请立即联系专业的应急响应团队。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碘甲烷中毒处置方案
碘甲烷中毒处置方案碘甲烷是一种无色、有机溶剂,常用于实验室中的有机合成和氧化剂还原剂的还原,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如果未经妥善处理,碘甲烷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危险。
碘甲烷的毒性碘甲烷对人体的毒性主要包括:1.中毒症状:碘甲烷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导致头痛、头晕、恶心、疲劳等中毒症状。
2.眼部刺激:碘甲烷接触眼睛会引起刺痛、炎症和角膜损伤。
3.皮肤刺激:碘甲烷会刺激皮肤和黏膜,导致瘙痒、灼烧和红肿等症状。
4.呼吸系统损伤: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碘甲烷,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损害,导致咳嗽、气短等症状。
碘甲烷中毒的治疗1.立即停止接触源:一旦怀疑某人已经受到碘甲烷中毒,应立即将其从接触碘甲烷的区域移开,停止接触源。
2.进行急救处理:将中毒者带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其保持清醒并呼吸新鲜空气。
如果中毒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洁净受污染的皮肤:如果碘甲烷溅到了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和肥皂洗净受污染的皮肤部位。
4.眼部冲洗:如果碘甲烷溅到了眼睛中,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保持受害者的眼睛张开。
如果症状持续不退还是恶化了,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5.就医治疗:如果碘甲烷中毒症状严重,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接触异味或烟雾较浓的环境中呼吸,同时也不能依赖于仅仅用药物来治疗碘甲烷中毒。
碘甲烷的预防防止碘甲烷中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有机合成或其他有需求使用碘甲烷的实验室中要求有防护措施,如戴手套、眼罩等防护器材。
2.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以避免空气中碘甲烷的浓度过高。
3.确保实验人员知晓化学品的风险和处置方法,以及规定的急救程序。
4.对碘甲烷的储存、搬运和处置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5.对碘甲烷的一些较为严重的危害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避免出现意外。
结论碘甲烷作为一种化学试剂,虽然对实验中的合成有一定帮助,但不当的使用和处理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因此,在实验室和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化学品的安全,及时开展有关的安全教育知识的传授,以预防化学品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化学实验室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
化学实验室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常用溶剂在实验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这些溶剂也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就化学实验室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
一、酒精类溶剂酒精类溶剂,如乙醇、甲醇等,在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虽然酒精类溶剂是广泛认可的较安全的溶剂,但长期接触或大量暴露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乙醇和甲醇的蒸汽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
此外,酒精类溶剂具有易燃特性,一旦接触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火灾。
二、酮类溶剂酮类溶剂,如丙酮、甲酮等,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
酮类溶剂具有挥发性的特点,易于蒸发,并且能迅速在空气中形成可燃的混合物。
长时间暴露于酮类溶剂的蒸汽中,会引起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同时还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导致头晕、失眠等症状。
三、烃类溶剂烃类溶剂,如石油醚、苯等,常用于溶解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烃类溶剂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其蒸汽可以引起眼睛和呼吸道刺激,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头晕、恶心、昏迷等症状。
苯还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苯可能引发血液系统疾病。
四、酸碱类溶剂酸碱类溶剂,如硫酸、氢氟酸、氢氧化钠等,常用于实验室中的酸碱中和反应。
这些溶剂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容易引起皮肤和眼睛的损伤。
硫酸和氢氟酸还具有强烈的蒸气刺激性,对呼吸道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因此,在实验室中应正确使用和储存酸碱类溶剂,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
五、其他溶剂除了上述常见的溶剂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溶剂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例如,氯仿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长期暴露会损害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二氯甲烷是广泛使用的溶剂,但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神经毒性和肝毒性。
在使用这些溶剂时,实验室人员应保持充足的通风和合适的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溶剂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这些危害。
实验室常用毒性试剂
N,N-二甲基酰胺(DMF):刺激眼睛、皮肤和黏 膜。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吸收发挥其毒 性。慢性吸入可导致肝、肾损害。戴好手套和 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二甲亚砜(DMSO):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 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DMSO为可燃物保存于密封容器中。远离热源、 火花和明火。 过氧化氢:有腐蚀性、毒性,对皮肤有强损害 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 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对相应身体 器官的毒性作用及其防治
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主要包括乙醇、甲醇、 聚乙二醇、碳酸氢钠、四硼酸钠、草酸钠、 EDTA二钠、酒石酸钾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碳酸钠、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乙酸乙 酯、磺胺、苯胺、间苯二胺、氨水、丙酮、丁 醇、氧化铜、甲苯、锌粒、硫酸镁、氧化铝、 乙酸铅、硝酸银、活性炭、碳酸钙、甲醛、苯 酚、硅胶G、柱层析硅胶、变色硅胶、吐温、液 体石蜡、四氯化碳、过氧化氢、葡萄糖、乳糖、 蔗糖、酚酞、结晶紫等。这些试剂多为有机溶 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了解其毒性对于我 们做好防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氨蝶呤(MTX):为一种致癌剂和致畸胎剂。吸入, 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暴露于其中可导致胃 肠反应,骨髓抑制,肝或肾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 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甲醇:有毒,可致失明。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 造成伤害。要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挥发气。不要吸 入这些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 操作。 甲醛:有剧毒性和挥发性。也是一种致癌剂。可通 过皮肤吸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 激或损伤。避免吸入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始 终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 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 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 风橱内操作。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 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 洗。 苯二胺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苯乙醇: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 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 火花和明火。
17种实验室常见剧毒化学品
17种实验室常见有毒化学品1.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实验室常用有毒试剂
实验中120种有毒试剂(1)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尘埃。
(3)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
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避免接触眼睛。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0)苯乙醇: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实验室高危药品目录
实验室高危药品目录
本实验室高危药品目录主要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内安全,避免对实验人员及环境造成危害。
下面是本实验室所有高危药品的列表:
1. 氢氟酸:具有强腐蚀性,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能造成颗粒物状物质吸入的肺部伤害。
2. 百草枯:具有猛毒、猛爆和吞咽有毒性作用。
接触后要用大量水进行冲洗。
3. 液氯:剧毒品,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引起呼吸困难、喉头炎、肺不张等症状,甚至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4. 甲醛:具有强刺激性,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眼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眼部疾病,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可损害肝、肾等内脏器官。
5. 丙酮:具有毒性,接触后可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等造成损害,严重时对神经系统也有影响,引起乏力、幻觉等症状。
6. 苯酚:具有毒性和刺激性,对呼吸道、肝脏、肾脏等器官有损害,长期接触还可引起慢性中毒。
以上就是本实验室高危药品目录的全部内容,实验人员需要对以上药品怀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严格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⒈EB(溴化乙锭,C21H20N3Br)性质:EB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染料毒性:强诱变剂、中度毒性注意:通风橱中配制,接触时需戴手套,勿将该染色剂洒在桌面及地上,凡是污染有溴化乙锭的器皿或物品,必须经专门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
棕色瓶保存。
净化处理: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OSO3Na)毒性: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③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使用注意:①呼吸系统防护:SDS微细结晶粒易于扩散,称量时应戴面罩。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②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③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⒊氯仿(CHCl3)性质: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
毒性: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头疼、恶心、轻微黄疸、食欲不振、昏迷;长期或慢性暴露可致癌。
使用注意1、由于它易挥发,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2、强碱与氯仿或其他氯代烷混合会引起一系列爆炸,应注意避免与其接触。
实验室常用溶剂的毒性
1甲醇Methanol∙ 1.急性毒性∙ 2.刺激性∙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0mg/m3,每天12h,3个月,在8~10周内可见到气管、支气管黏膜损害,大脑皮质细胞营养障碍等。
∙ 4.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酿酒酵母菌12%。
DNA抑制:人类淋巴细胞300mmol/L。
∙ 5.致畸性鼠孕后6~14d吸入最低中毒剂量(TCLo)20000ppm(7h),致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
大鼠、小鼠孕后不同时间给予不同剂量,可致内分泌系统、眼、耳、中枢神经系统、颅面部(包括鼻、舌)发育畸形。
储存注意: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2 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 1.急性毒性∙ 2.刺激性家兔经眼:100%,重度刺激(用水冲洗)∙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500mg/m3,每天6h,共5d,16只中有8~10只死亡,尸解可见肝脏和肺脏损伤。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37℃。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3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 1.生态毒性∙ 2.生物降解性MITI-Ⅱ测试,初始浓度30ppm,污泥浓度100ppm,2周后降解100%。
∙ 3.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d (理论)。
储存注意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29℃。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4二甲基砜Dimethyl sulfone(DMSO)1、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5 mg/kg;兔子Administration onto the skin LD50:>5 mg/kg;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是进行环境样品分析和监测的重要场所,其中常使用一些危险化学品。
这些化学品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或爆炸性等特性,使用和储存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管理。
以下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常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管理的一些例子:1. 有机溶剂:如乙醚、甲醇、丙酮等。
这些溶剂具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性,使用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避免接触明火和高温物品。
2. 酸碱试剂:如硫酸、盐酸、氢氟酸等。
这些试剂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眼睛或呼吸道会造成损伤。
使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衣,避免与其他试剂或可燃物质混合。
3. 重金属盐:如铅酸、汞化物、铬酸盐等。
这些化学品具有重金属毒性,对人体健康有害。
使用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粉尘,使用后要及时清理实验仪器和工作台面。
4. 氰化物:如氰化钾、氰化铜等。
这些化学品具有高度毒性,如误服或吸入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甚至死亡。
使用时应严格控制用量,避免与酸性物质混合,储存时应与其他化学品隔离。
5. 硝酸酯类:如硝化甘油、硝酸纤维素等。
这些化学品具有易燃爆炸性,使用时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禁止摩擦、撞击或加热。
1. 标识和分类:对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和标识,使用标识牌和标签明确化学品的危险性。
2. 储存和保管:严格按照化学品的特性分类储存,保持容器密闭,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潮湿环境。
3. 个体防护: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戴上防护眼镜、手套、防护衣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安全。
4. 通风和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废弃化学品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不可倾倒在普通垃圾桶中。
5.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和应急处理物品,以应对突发情况。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确保实验人员安全和实验室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只有加强化学品的管理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①神经毒性。
以脂肪烃(正己烷、戊烷、汽油)、芳香烃(苯、苯乙烯、丁基甲苯、乙烯基甲苯)、氯化烃(三氯乙烯、二氯甲烷),以及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等脂溶性较强的溶剂为多见。
②血液毒性。
以芳香烃,特别是苯最常见。
苯达到一定剂量即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往往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血小板减少,最后红细胞减少,成为全血细胞减少。
个别接触苯的敏感者,可发生白血病。
③肝肾毒性。
多见于氯代烃类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丙烷、二氯乙烷等中毒。
④皮肤粘膜刺激。
多数有机溶剂均有程度不等的皮肤粘膜刺激作用,但以酮类和酯类为主。
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哮喘、接触性和过敏性皮炎、湿疹、结膜炎等。
防治: 1) 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时,要加强密闭和通风,减少有机溶剂的逸散和蒸发。
2) 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或防护手套。
3) 皮肤粘膜受污染时,应及时冲洗干净。
勿用污染的手进食或吸烟。
4) 勤洗手、洗澡与更衣。
5) 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中毒征象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严密的动态观察。
试剂毒性/沸点主要毒性作用甲醇较强毒性64.5℃1)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2)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2)甲醇中毒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苯较强毒性80.1℃1)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2)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
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
3)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4)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
乙腈(甲基腈)中等毒性81.1℃乙腈蒸气具轻度刺激性,故在浓度较高情况下能够引起一定程度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二氯甲中等毒性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第二类有机溶剂
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
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
2-甲氧基乙醇(50ppm)、氯仿(6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环丁砜(160ppm)、嘧啶(200ppm)、甲酰胺(220ppm)、正己烷(290ppm)、氯苯(36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乙腈(410ppm)、二氯甲烷(60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甲苯(89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二甲苯(2170ppm)、甲醇(3000ppm)、环己烷(38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第三类有机溶剂
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
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
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
这类溶剂包括:
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除上述这三类溶剂外,在药物、辅料和药品生产过程中还常用其他溶剂,如1,1-二乙氧基丙烷、1,1-二甲氧基甲烷、2,2-二甲氧基丙烷、异辛烷、异丙醚、甲基异丙酮、甲基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乙酸、三氟乙酸。
这些溶剂尚无基于每日允许剂量的毒理学资料,如需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溶剂,必须证明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