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 第八章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软件工程 第八章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第八章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本章采用基于UML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将分析模型转换为设计模型。

如第五章所述,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主要由顶层架构图、用例与用例图、领域概念模型构成;设计模型则包含以包图表示的软件体系结构图、以交互图表示的用例实现图、完整精确的类图、针对复杂对象的状态图和用以描述流程化处理过程的活动图等。

为完成这一转换过程,设计人员必须处理以下任务:(1)针对分析模型中的用例,设计实现方案。

实现方案用UML交互图表示。

(2)设计技术支撑设施。

在大型软件项目中,往往需要一些技术支撑设施来帮助业务需求层面的类或子系统完成其功能。

这些设施本身并非业务需求的一部分,但却为多种业务需求的实现提供公共服务。

例如,数据的持久存储服务、安全控制服务和远程访问服务等。

在面向对象设计中,需要研究这些技术支撑设施的实现方式以及它们与业务需求层面的类及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3)设计用户界面。

(4)针对分析模型中的领域概念模型以及第(2)、(3)两个步骤引进的新类,完整、精确地确定每个类的属性和操作,并完整地标示类之间的关系。

此外,为了实现软件重用和强内聚、松耦合等软件设计原则,还可以对前面形成的类图进行各种微调,最终形成足以构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和依据的详尽类图。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过程如图8-1-1所示。

图8-1-1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过程第一节设计用例实现方案UML 的交互图(顺序图、协作图)适于用例实现方案的表示。

因此,本节首先介绍交互图的语言机制,然后探讨用例实现方案的设计方法。

该设计方法包含如下3个步骤:(1)提取边界类、实体类和控制类;(2)构造交互图;(3)根据交互图精华类图。

一、顺序图顺序图用来描述对象之间动态的交互关系,着重表现对象间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

在顺序图中,参与交互的对象位于顶端的水平轴上,垂直轴表示时间,时间推移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顺序图中的对象一般以“对象名:类名”的方式标识,但也可以仅采用缩写形式“对象名”或者“:类名”。

模型设计与制作

模型设计与制作

石膏
石膏价格经济,方便使用加工,用于陶瓷、塑料、模型制作等方面。 石膏质地细腻,成型后易于表面装饰加工的修补,易于长期保存, 适用于制作各种要求的模型,便于陈列展示。
金属
以钢铁材料应用最多,如各种规格的钢铁、管材、板材,有时少量的也 用一些铝合金等其他金属材料。 金属模型材料的制作,主要考虑力学性 能和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力学性能主要从金属材料的强度、弹性、硬度、 刚度以及抗冲击拉伸的能力等方面来考虑。金属模型加工工艺主要有切 削、焊接、铸造、锻造等。因实验室加工条件有限,所以金属模型工艺 选择较少。
塑料
塑料是一种常用制作模型的新材料。塑料品种很多,主要品种有五十多种,制作模型应用最 多的是热塑性塑料,主要有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ABS工程塑料、有机玻璃板材、泡 沫塑料板材等。聚氯乙烯耐热性低,可用压塑成型、吹塑成型、压铸成型等多种成型方法。 ABS工程塑料的熔点低,用电烤箱、电炉等加热、很容易使其软化,可热压、连接多种复杂 的形体。有机玻璃具有适光性好、质量轻、强度高、色彩鲜艳、加工方便等特点,成型后易 于保存。
1、质轻 2、化学性能稳定 3、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
材料和加工工具:
热塑性塑料(ABS工程塑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具有易燃性、 机械性良好、吸水率底、可塑性、着色性
工具:热加工工具、打磨工具、丙酮(黏合剂)
1、成型技法:弯曲材料、曲面变形 2、黏结 3、表面修饰 4、打磨、上色
5、石膏浆干后,敲碎阴性的石膏模具,就可以得到复制模型。
第四章 树脂模型制作技法
材料:玻璃纤维、合成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脂、、)
制作方法: 1、制作胎模(石膏阴模) 2、调制树脂 3、刷脱模剂、裱玻璃纤维 4、脱模修整
第五章 泡沫塑料模型制作技法

展览展示建模课程设计

展览展示建模课程设计

展览展示建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展览展示建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对特定主题进行创意设计。

3. 学生能了解展览展示建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跨学科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建模软件进行基础的展览展示设计,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与他人共同完成一个具有创意的展示项目。

3. 学生能通过展示项目,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和展示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展览展示建模产生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展览展示建模在传播文化、促进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展览展示设计与建模技术,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跨学科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建模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灵感。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展览展示基本概念:包括展览展示的定义、分类、功能和设计原则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展览展示设计方法:学习展示空间规划、展示形式创意、色彩与照明设计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建模软件操作技巧:介绍并练习使用展览展示建模软件,如SketchUp、3ds Max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展览展示案例分析与评价:分析成功案例,了解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进行创意启发,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团队项目实践:分组进行展览展示项目设计,从选题、策划、设计到实施,全过程参与,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学习展览展示基本概念,了解设计原则。

制作牙齿模型:小学科学活动教案

制作牙齿模型:小学科学活动教案

制作牙齿模型:小学科学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牙齿的主题,向学生介绍牙齿的基本结构,包括门牙、犬齿和磨牙。

解释牙齿的功能,如咬碎食物、切割食物和磨碎食物。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牙齿的了解和观察。

第二章:探索牙齿的构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牙齿的构成,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周组织。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牙齿的构成,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周组织。

解释每种组织的功能和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牙齿的构成。

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牙齿样本,识别不同的组织。

第三章:制作牙齿模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制作牙齿模型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制作牙齿模型的材料和工具。

教授制作牙齿模型的步骤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分组工作,让学生动手制作牙齿模型。

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成模型制作。

第四章:展示和分享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牙齿模型,增强自信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4.2 教学内容: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牙齿模型。

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所学知识。

4.3 教学方法:组织一个展示和分享环节,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牙齿模型。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所学知识。

第五章:总结和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的牙齿知识。

培养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的牙齿知识。

学生反思和评价制作牙齿模型的过程和结果。

5.3 教学方法:组织一个总结和反思环节,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的牙齿知识。

鼓励学生反思和评价制作牙齿模型的过程和结果。

第六章:评估与反馈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评估自己的作品,理解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第一章:建筑制图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规范和标准,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建筑制图的概念与意义1.2.2 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2.3 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1.2.4 建筑制图的方法与步骤1.3 教学活动:1.3.1 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3.2 介绍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3.3 演示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4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制图的实践操作第二章:建筑图纸的分类与作用2.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2.2.1 建筑图纸的分类2.2.2 建筑图纸的作用2.2.3 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2.3.2 介绍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图纸的实践绘制第三章:建筑制图符号与标注3.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掌握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3.2.1 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2.2 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3.2 介绍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标注的实践操作第四章:建筑立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4.1 学习目标:了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4.2.1 立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2 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3 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活动:4.3.1 讲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3.2 介绍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3 引导学生进行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践绘制第五章:建筑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综合应用5.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的关系,掌握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综合应用方法和技巧。

第八章销售与利润管理模型设计

第八章销售与利润管理模型设计

2、销售业绩分析模型的数据透视表 (例:销售与利润管理模型) 销售与利润管理模型) 3、界面设计 a,在新工作表中插入地图 a,在新工作表中插入地图 b,在地图中建立宏按钮 b,在地图中建立宏按钮 c,建立分析数据透视表数据的链接 c,建立分析数据透视表数据的链接 4、数据更新 选择“数据”菜单中— 更新数据” 选择“数据”菜单中—“更新数据”自动更新数 据透视表
销售(Y)=A*日期(X)+B 销售(Y)=A*日期(X)+B
--因果分析预测(多元回归) --因果分析预测(多元回归)
销售(Y)=A1*X1+A2*X2+……+B 销售(Y)=A1*X1+A2*X2+……+B
-利润分析和管理 --盈亏临界分析
当利润为0 当利润为0时的经营状况
--因素变动分析
各因素的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
1,数据透视表 1,数据透视表 a,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条件 a,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条件
--完整的表体结构. --完整的表体结构. EXCEL表中表头为文本型, EXCEL表中表头为文本型,不存在空单元格 --规范的列数据. --规范的列数据. 同一列的数据应具有相同的数据格式
b,准备数据源 b,准备数据源
--目标利润管理
确定企业的目标利润的情况下, 确定企业的目标利润的情况下,对各因素的管理
2、主要技术和工具 -数据透视表(PIVOT TABLE) -数据透视表(PIVOT TABLE) 数据透视表是EXCEL的一种对大量数据快速汇 数据透视表是EXCEL的一种对大量数据快速汇 总和建立交叉分析表的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 总和建立交叉分析表的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 -宏(Macro)和控件 -宏(Macro)和控件 利用VBA宏语言编写程序,自动完成各种分析. 利用VBA宏语言编写程序,自动完成各种分析.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的数据排序,数据筛选, 利用EXCEL的数据排序,数据筛选,数据分类汇 总等技术工具进行各种数据分析. 总等技术工具进行各种数据分析. -单变量求解技术和工具 确定目标值,求其中一个自变量的值. 确定目标值,求其中一个自变量的值.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1 立体构成的定义1.2 立体构成的分类1.3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1.4 立体构成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技能2.1 观察与感知2.2 手工制作技巧2.3 模型制作与展示2.4 空间想象与创新第三章:几何立体构成3.1 立方体及其变形3.2 圆柱体及其变形3.3 球体及其变形3.4 几何立体的组合与分解第四章:有机立体构成4.1 生物形态的观察与分析4.2 有机形态的提炼与创意4.3 有机立体模型的制作与展示4.4 有机立体构成的应用实例第五章:抽象立体构成5.1 抽象立体构成的概念与特点5.2 抽象立体构成的创作方法5.3 抽象立体模型的制作与展示5.4 抽象立体构成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第六章: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工艺6.1 立体构成常用材料的特点与运用6.2 立体构成基本工艺介绍6.3 材料的创新应用与环保意识6.4 工艺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第七章:立体构成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7.1 立体构成与雕塑艺术7.2 立体构成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7.3 立体构成与空间设计的关系7.4 案例分析:著名艺术家与立体构成的关联第八章:立体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8.1 立体构成与产品设计的关系8.2 立体构成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应用8.3 立体构成在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8.4 实践项目:设计一个innovative 的立体产品第九章: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9.1 立体构成与建筑设计的关系9.2 立体构成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9.3 立体构成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9.4 案例分析:著名建筑与立体构成的关联第十章:立体构成的创意与实践10.1 立体构成的创新思维训练10.2 立体构成实践项目:策划与实施10.3 立体构成作品的评价与反思10.4 立体构成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探索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立体构成,掌握基本元素的应用以及运用原则与方法进行创作。

管理信息系统-第八章-系统物理模型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第八章-系统物理模型设计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与设计
总结词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 心,其选择与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在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数据量、 数据类型、数据安全性、并发访问以及与其他软件的 兼容性等因素。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 MySQL、SQL Server等。在数据库设计时,需要建 立合理的数据表结构、数据关系以及索引等,以提高 数据的查询效率和处理速度。同时,还需考虑数据的 备份、恢复和容错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通过合理的物理配置和布局,系统物 理模型可以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 的运行效率。
控制项目成本
通过合理的资源规划和预算分配,系 统物理模型有助于控制项目成本,避 免资源浪费。
系统物理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适应性
系统物理模型应适应组织的业务需求和发展 变化,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可扩展性
系统物理模型应具备可扩展性,能够支持未 来的业务增长和技术发展。
据存储、软件组件等。
系统物理模型将逻辑模型转换为实际的物理实现,为系统的实
03
施提供具体的指导。
系统物理模型的重要性
指导系统实施
系统物理模型为系统实施提供了具体的 指导和规范,确保系统的建设符合设计
要求。
确保系统可靠性
系统物理模型关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组成,能够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优化系统性能
总结词
操作系统的选择与配置是系统软件设计的基础,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以及与硬件的兼容性。
详细描述
在选择操作系统时,需要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评估,如Windows、Linux、Unix等操作系统各有优缺点,需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配置操作系统时,需要设置合理的用户权限、防火墙规则等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 性。同时,还需对系统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Web前端开发(第6版)课件第8章 JavaScript对象模型8.2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Web前端开发(第6版)课件第8章  JavaScript对象模型8.2

习题8
3.使用对象的事件编程实现当用户选择下拉菜单的颜色时,文本框的字体颜色跟随改 变,如图8-19所示。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Web前端开发(第6版)》 刘瑞新主编 配套资源
自由思想,独立思考
1. HTML Document对象的集合 HTML Document对象的常用集合见表8-14。
8.2 DOM的对象
8.2 DOM的对象
2. HTML Document对象的属性 HTML Document对象的常用属性,见表8-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2 DOM的对象
3. HTML Document对象的方法 HTML Document对象的常用方法见表8-16。
8.2 DOM的对象
8.2.3 Node对象 Node(节点)对象代表文档树中的一个节点,Node对象是整个DOM的核心对象。 1. Node对象的属性 每个节点都有其节点的属性,Node对象的常用属性见表8-10。
8.2 DOM的对象
(1)nodeName nodeName属性含有某个节点的名称,其中: 1)元素节点的nodeName值是标签名称。 2)属性节点的nodeName值是属性名称。 3)文本节点的nodeName值永远是#text。 4)文档节点的nodeName值永远是#document。 (2)nodeValue 对于文本节点,nodeValue属性包含文本内容。对于属性节点,nodeValue属 性包含属性值。对于文档节点和元素节点,nodeValue属性不可用。 (3)nodeType nodeType属性返回节点的类型,其中最重要的节点类型见表8-11。
8.2 DOM的对象
8.2.6 HTML Element对象

第八章 三维基础动画制作

第八章 三维基础动画制作

8.2.4 动画渲染技术
3.“渲染输出文件”对话框 使用“渲染输出文件”对话框可以为渲染输出的文件指定名称,还可以决定要渲染的 文件类型。根据选择的文件类型,还可以设置一些选项,如压缩、颜色深度和质量。
8.2.5 案例应用—制作家具安装步骤展示动画
1.动画制作步骤: 步骤 1 打开“生长的家具.max”模型文件。
8.2.3 生长特效
1.渐隐渐现生长特效 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单击鼠标右键,在 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对象属性”命令,打 开“对象属性”对话框,在“常规”选项卡的 “渲染控制”组中设置“可见性”为“1”。可 见性的值为1时,对象在渲染时完全可见;可见 性的值为0时,对象在渲染时完全不可见。默认 值为1。
3.时间配置 “时间配置”对话框提 供了帧速率、时间显示、播 放和动画的相关设置,使用 此对话 框可以更改动画的持续时间 ,还可以设置时间轴上被选 中的片段的开始帧和结束帧 。
8.1.3 案例应用—制旋转展示动画
步骤 1 把名为“装饰品.max”的模型文件合并入场景。
8.1.3 案例应用—制旋转展示动画
8.1
三维动画概述
学习目标
1. 了解动画中帧与时间的关系;2. 掌握动画控件和时间控件工具;3. 利用所学工具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
动画的诞生
1824年,皮特·马克·罗杰特(Peter Mark Roget)发现了“视觉暂留”现象。 人类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影像会保留0.1~0.4秒。否则,我们就不会有 一系列影像之间的连贯不断的感觉,也就不会有现如今的电影或动画。其实,不是电 影在动,而是一些静止的影像通过连贯地放映让人产生了它们在动的感觉。 1828年法国人保罗·罗盖(Paul Rogay)发明了留影盘,这是一个 被绳子在两面穿过的圆盘,盘的一 面画了一只鸟,另一面画了一个空 笼子。当圆盘旋转时,鸟在笼子里 出现。留影盘为动画的诞生提供了 理论依据。

多功能雨刮器课程设计

多功能雨刮器课程设计

多功能雨刮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功能雨刮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交通工具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多功能雨刮器涉及的科学原理,如物理学中的力学和电学知识。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多功能雨刮器的材料特性及其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多功能雨刮器模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多功能雨刮器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现有多功能雨刮器进行改进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沟通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科技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高年级科学课的实践探究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生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多功能雨刮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知识点:雨刮器的组成、电路原理、运动原理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简单电路》和第六章《物体的运动》。

2. 多功能雨刮器的材料特性与制造过程:- 知识点:不同材料的特性、材料的加工与制造、环保材料的选择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物质的性质》和第七章《科技与生活》。

3. 多功能雨刮器的创新设计与实践:- 知识点:设计原则、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模型制作等。

- 教材章节:第八章《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学习多功能雨刮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进行课堂讲解和实践操作。

展示设计概述.pdf

展示设计概述.pdf

第一章展示设计概述教学目的要求: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展示设计的意义及其作用,把握展示设计的发展势。

教学重点:1 、展示设计的概念2 、展示设计在经济建设、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展示设计的涵义及范畴教学时间: 2 学时第一节、展示设计的概念第二节、展示设计的机能一、商业与经济意义二、教育与传播意义三、生态环保意义四、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意义五、社会意义★课后思考1 、展示设计的概念是什么?2 、展示设计具有什么特征?3 、展示设计的机能是什么?4 、展示设计研究的范畴包括那些内容?第二章展示设计的沿革与发展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展示设计的发展历史,把握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展示设计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难点:把握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

教学时间: 2 学时第一节、展示设计的演变第二节、博览会展览的兴起与发展第三节、现代展示的发展★作业与思考1 、简述展示艺术的发展历程2 、简述博览会、博物馆以及展览会在社会中的作用3 、简述展示设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4 、简述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向第三章展示设计的分类教学目的要求:重点了解展示设计常见的类型及其对应功能。

教学重点:博览会、博物馆及商业展示的特征。

教学难点:不同展示类型的设计要求。

教学时间: 2 学时第一节、展示设计的分类第二节、常见的展示设计类型一、博览会展示二、博物馆展示三、商业环境展示四、橱窗展示五、美术馆展示★作业与思考1 、常见的展示设计类型有那些?2 、博览会、博物馆以及商业环境展示的一般特征是什么?第四章展示设计的程序教学目的要求:学习展示设计程序的基本内容,掌握展示设计程序策划的内容、方法,了解展示设计者必备的素质与要求。

教学重点:1 、展示设计的基本程序2 、展示设计的总体构思教学难点:展示设计规划与表达的关系教学时间: 4 学时第一节、展示设计的要素分析第二节、展示设计的前期工作一、展示设计总体规划方案二、设计脚本三、技术资料及设计依据的收集第三节、设计过程与表达一、总体设计阶段二、方案深化设计阶段三、设计与施工制作的协调第四节、展示设计者必备的素质与要求★作业与思考1 、展示设计的要素是什么?2 、对人、物、时、场四个基本要素进行研究,对展示设计有何重要意义 ?3 、分析人、物、时、场在展示设计中所代表的基本内容。

商业计划书模块化制作与演示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科技大学

商业计划书模块化制作与演示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科技大学

商业计划书模块化制作与演示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商业计划书模块化制作与演示设计》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在掌握商业计划书制作的原理、工具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创业者和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A:对 B:错答案:对2.《商业计划书模块化制作与演示设计》课程的实用价值包括()。

A:了解商业计划书的定义和价值 B:引导大学生就业 C:掌握商业计划书制作的原理和步骤 D:精通商业计划书的演示设计和沟通答案:了解商业计划书的定义和价值;掌握商业计划书制作的原理和步骤;精通商业计划书的演示设计和沟通3.模块化思维能帮助创业者将商业计划书制作复杂的工作分解,分清主次,降低难度,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A:对 B:错答案:对4.商业计划书的制作和路演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商业计划构思细化 B:资料获取和市场调研 C:商业计划书制作 D:答辩陈词和反馈答案:商业计划构思细化;资料获取和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制作;答辩陈词和反馈5.麻省理工学院100K创业大赛包括以下阶段()。

A:执行摘要竞赛 B:商业计划竞赛 C:电梯演讲竞赛 D:创意构思竞赛答案:执行摘要竞赛;商业计划竞赛;电梯演讲竞赛6.商业计划竞赛最早起源于德国。

()A:对 B:错答案:错7.商业计划书制作因为项目不同,无规律可循,制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编写。

()A:对 B:错答案:错8.投资人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会见来访的每位创业者,而商业计划书是会见风险投资的敲门砖。

()A:错 B:对答案:对9.商业计划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创业者认知变化而改变的。

()A:错 B:对答案:对10.商业计划书是指创业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听众全面展示公司或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蒂蒙斯创业三要素模型中不包括以下要素()。

教学课件:《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

教学课件:《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




图1-8惠普产品设计草图



经典案例
手机设计表现
背景介绍: 产品设计表现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通过形象 的方式进行表达并借助某些媒介表现出来。 不仅要求设计师对设计学及美学有所了解, 还应对产品的特征及使用模式进行了解。该 案例呈现了某款手机的设计表现,从设计表 现的精致可以想象出,设计师对设计学、人 体工程学以及电子工程学的深入了解。
分析:
该案例中的效果图是设计师通过电脑绘 图工具进行绘制的安卓手机概念设计,如图 1-9、图1-10所示,分别从各个角度为观者呈 现了该款手机的外型特征,形象逼真。这种 表现手法不仅可以准确展示出手机的外观效 果,而且还能吸引观者的眼球,令他们产生 购买买力欲望。
图1-9弧形触摸 屏幕Android概
的表达。将最初概念性的构思继续深入,从而形成的表现
图成为最初方案表现图,如图1-21所示,为摩托车的产品

初期设计稿。为了让设计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能够清晰地

了解设计方案,它的绘制特点应该秉承清晰、严谨、多形

态的设计原则。






图1-21产品设计的最初方案表现图
设计是一项为不特定的 对象所做的行为,往往要超 越国界、时空等距离。有时 候用语言、文字往往无法完 整的来描述。只有通过视觉 化的东西才能清楚地反应清 楚。所以说,设计表现是人 类的共同语言。
设 计 表




图1-26可以给人直观感受 的模型
图1-27三维空间的产品设计
知识链接
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就是三 维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 量。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引进的 多维空间的概念,是在三维空间 的基础上所做的科学抽象。也叫 三度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模型的体验不仅是型设计与制作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4
参考资料
《建筑模型设计》 …………(美)克里斯 B.米尔斯 编著,中机械工业出版社 《环境设计模型制作艺术》……………………王双龙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工出版社 《经典别墅-空间建构》…………李振宇,孙彤宇,俞泳编著,中国建工出版社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美)弗朗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渲染=理论·技法·作品》 …………………童鹤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的永恒之道》………(美)亚历山大著,赵冰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 ………………许力编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关于模型
Introduction To Model design
● 分析“模型” ● 模型设计课题的目的 ● 模型在设计中的作用 ● 课题相关参考资料 ● 课题相关网站
图为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萨伏伊别墅 (03级学生模型设计习作)
课题的目的
1、通过开设模型课题,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表达能力; 2、通过模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强烈的空间意识; 3、使初学者尽快直观地体验到建筑创作中的重要内容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10
c 、组合模型
(1)用来描述体量的简单模型; (2)最典型特征:没有开口; (3)缺乏细节,但能快速反映大小、比例关系; (4)在使用上与概要模型有相似性;
d、 扩展模型
(1)意味着已经做出了一些初步的决策; (2)这一阶段包括了对替代性元素的设计与改进; (3)比起概要模型,在尺寸上有所增加; (4)本质上是对设计方案的抽象描绘,仍可进行修改和改进; (5)在许多情况下,建筑设计可以将一个扩展模型来作为完结,而使用图纸来表明细节处理
的最终等级;
e、终极模型
(1)描述一个完成设计的模型,并注重精巧的手艺; (2)主要用以进一步证实设计方案,以及与客户交流; (3)避免分心于材料的模拟,可第选八用章单展色示调模的型模设型计处与理制方作法新体现空间的效11果及建造形式等;
2、客体模型
a、建造场地的等高线模型 (1)分析地形与场地的关系; (2)使用一系列确定了比例的层,这些层代表地形升降的变化量; (3)通过主体模型进行分析,对其进行修改,使其主体适合于场地; b、背景模型 (1)用来表现周围的建筑; (2)研究物与物的关系和组合方式; (3)可以在场地或是邻近地区的现有建筑,也可以被扩大,包括城市区域; (4)背景模型可以合并到等高线模型中,探索坡度的流向和景观设计;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5
网站介绍
(ABBS建筑论坛) (设计在线) (景观在线) (网易学院) (中国建筑艺术网) (建筑自由论坛) (室内与装修设计网) (土人景观网) (景观中国网) (素材中国)
图为建筑大师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03级学生模型设计习作)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6
分析模型制作的过程 开始
——Le corbusier,《走向新建筑》1984 1、模型制作是专业训练与创作过程的一部分,它的审美系统仅向理解这
一系统的人开放。在这个范围内,模型不仅仅是制作,更是创造。 2、模型制作更有利于设计师对方案的设计和深化进行整体把握; 3、在教学过程中,模型设计与制作不仅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而是创作过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9
(C)模型类型:
模型成为再现设计思想,及进一步改进方案的手段。从快速的空间表达到完整的 方案表达,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类型的模型表现。
1、主体模型
a、概要模型 (1)构成模型的初始阶段,好比图样和草图的三维等价物——一种获取速度和创作
灵感的中间产物; (2)通常不会过渡注重工艺,而是提供一种快速的方法来显现空间; (3)通常建造的比例较小,可选用廉价材料加工制作; (4)为分析和修改方案提供空间组织形式的参考; b、概念模型 (1)方案设计的表达形式,用来研究抽象特性,比如物质性、场地关系、主题等; (2)可被认为是概要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8
(B)材料:
1、纸板材料:硬纸板、皱纸板、KT板、泡沫芯板、彩色纸板等; 2、塑料板:有机板、塑料薄膜、聚酯板等; 3、木材:胶合板(三层)、木块、木条、刨花板等; 4、金属:铝板、铜薄片(线)、金属网线等; 5、其他:石膏浇铸、粘土及生活中常见的模具;
材料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 a 、模型建造的时间和速度; b 、预期的修改和实验的程度; c、 在模型尺寸范围内,材料保持保持形状和承受跨度的能力; d 、模型所反应的有标度组件的厚度。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12
c 、周围环境与场地的叶饰
(1)周围环境模型包括了人、树木和场地设备; (2)在终极模型阶段会加入树木(通常没有人),场地设备如长凳、路灯、车辆; (3)对于设计方案的模型,简单、抽象地处理叶饰和周围环境是最佳的表现方式;
d、 建筑物的室内模型
(1)一般作为扩展模型,用来研究内部空间的各部分关系; (2)尽可能使用各种手段获得观察内部空间的途径;
(建筑的形体组合关系、空间处理方式、材料运用、结构的特点、色 彩与肌理、局部与细节等);
4、掌握一种全方位的空间表达方式和空间构思的方法; 5、使专业设计的表达语言更加丰富、更趋于全面和完整。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3
课题的作用
“一件完整而成功的作品中蕴涵着许多含义,那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向所有相关的人展示它的存在。”
连接
探索
开始—连接—探索
第八章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新
7
(一)开始
开始——设备、材料、模型类型
(内容:基本设备、材料的介绍及建模之前需要了解的基本定义)
(A)设备:基本设备
1、绘图工具、钢尺、金属三角尺、末端被切除的小刻度尺; 2、切割垫、小刀、剪刀、退光金属刀、侧刃钳、尖嘴钳、砂纸; 3、热胶水枪、白乳胶、醋酸盐粘合剂、双面胶、小毛刷、镊子; 4、烙铁、滚动薄片切刀、小电钻、钢锯、锡焊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