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初中中考人教版物理必考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章光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有四个步骤:看、放、读、记。
看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放置刻度尺时要保持平行和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要垂直视线并准确读出分度值和估读值,最后要记录测量结果并注明单位。
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包括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和观察者估读时的主观因素。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测量误差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更合理的实验方法等方式降低误差。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更合理的实验方法。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包括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累积法和等量代换法。
化曲为直法是将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滚轮法是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累积法是测出多个相同物体的总长度再除以个数;等量代换法适用于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的规则几何体的某些长度,如圆锥的高和球体的直径。
5、平移法是一种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例如,测量硬币的直径可以使用直角三角板将其平移到刻度尺上进行测量。
6、为了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需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即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来确定,以使描述运动状态简单明了。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1. 运动与力
1.1 运动的描述
1.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系
2.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率、速度、加速度)1.2 力的描述
1.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4.万有引力定律
1.3 力和运动的应用
1.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3.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 物理光学
2.1 光的反射
1.光的传播和反射
2.物体的镜像形成规律
3.镜面成像的规律
2.2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及规律
2.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及其原理
2.彩虹的形成
2.4 光的波动性
1.光的偏振和干涉
2.光的衍射及其应用
3. 物理电学
3.1 电荷和电场
1.电荷基本概念及性质
2.电场基本概念及性质
3.电场强度的计算
3.2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2.电阻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3.3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发现和表示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感应电磁场的应用
4. 物理天文学
4.1 地球运动与日月食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2.日全食、日偏食和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原理及规律4.2 星空和天体运动
1.星座的形成和表示方法
2.行星的基本运动及规律
3.恒星的运动和分类
4.3 宇宙的基本结构和发展
1.现代宇宙学的发展
2.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3.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物理是研究自然的本质、物质的组成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初中物理知识点承担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任务,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学生掌握了一系列物理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
下面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运动学知识点1. 运动的概念和分类物体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沿一定路径运动的过程。
运动分类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的大小,通常用每秒钟移动的长度或路程除以移动的时间来表示,加速度是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大小和方向。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量来表示。
3. 加速度的求解加速度的求解可用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率,也可用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路程变化率。
4.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物体的力学平衡问题的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力和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规定了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平衡条件的知识点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必须满足合力为零、力的力臂相等等条件。
6. 运动变化的图像表示可用运动的路程-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等图像来表示。
7. 牛顿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人们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设计了各种机械装置和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等。
二、力学知识点1. 力和压强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作用,通常用牛表示,其作用的方向、大小和点位置决定了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
压强是单位面积的力,常见的有大气压力和液压力。
2. 力计的分类和使用力计可分为弹簧秤、测压计、液体压力计、动态测力计等,用于测定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3. 平衡力和不平衡力平衡力是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力,不平衡力是引起物体状态变化的力。
4.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系数摩擦力是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相互作用的反力。
滑动摩擦系数是物体在两个表面接触的条件下沿着一个表面相对运动所需的力和垂直于物体与表面的压强之比。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和磁知识点讲解
大家好
4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二、磁场
如果把小磁针拿到一个磁体附近,它会发生偏转。磁针和磁体并没有接触,怎么会有 力的作用呢? 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在物理学中,许多看不叫、摸不着的物质,都可以通过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像 磁场这种物质,我们也可以用实验来感知它。 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地方,小磁针静止时指示着不同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 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大家好
23
第五节 磁生电
三、动圈式话筒
电磁感应还可应用于动圈式话筒, 能把变化的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变化的声音 使话筒内的线圈振动, 不同的声音, 线圈振动不同, 就会产生大小、方向不同的感 应电流。电磁感应还可以用于磁记录的读取等。
第二十章 电和磁
1、本章内容包括磁现象、电生磁、磁生电等内容, 是中考的一个重要的模块。 2、通过电流的磁效应,我们认识到电流和磁场是同 时存在且密不可分的。 3、电磁感应探索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是中考 必考内容。
大家好
磁现象
➢磁现象: 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它的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叫做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例如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 磁极叫做北极或N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什么是继电器呢? 它是怎么工作的?
➢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 通断, 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 路通断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 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大家好
人教版重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2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4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
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一、力学1.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等。
-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亦然。
-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通过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法则求合力。
-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3. 压强和浮力- 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力。
- 浮力:物体浸入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
4. 功、能量和功率- 功: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移动时所做的工作。
- 能量:物体因运动、位置或其他原因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5.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力臂乘积相等的杠杆平衡原理。
- 滑轮和滑轮组: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省力。
- 斜面和楔子:利用斜面和楔子可以省力。
二、光学1.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 凹面镜和凸面镜:凹面镜会聚光线,凸面镜发散光线。
2.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 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 透镜成像:透镜可以成实像或虚像。
3. 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 光谱:不同颜色的光对应的波长和频率。
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间热传递的量度。
2. 热传递-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
- 对流:流体内部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量传递。
-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3. 热膨胀和热收缩-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必备)
G= mg
P=F/S p = ρgh
1/2
1.浮力的大小
第十章 浮力
2.物体的浮沉条件及 应用
1.功
2.功率
第十一 功和机械能
3.动能和势能
4.机械能及其转化 1.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2.定滑轮、动滑轮、 滑轮组
3.机械效率
⑴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 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原理也适 用于气体,阿基米德原理 ⑴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液体对它的浮 力,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如果浮力等于 重力,物体悬浮在液体内;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 体下沉。 ⑵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 大小相等。 ⑶气球和飞艇在空气中也遵循相同的浮沉条件。 ⑴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 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功。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 W= Fs。 ⑴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叫做功率,即 P=W/t。 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 间内所做的功。 ⑴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 量。 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质 量越大、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在地球 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 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 位置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由于发生弹性 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 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⑴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 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 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⑴杠杆平衡时,其动力 F1、动力臂 l1,和阻力 F2、阻力臂 l2 之间满足关系 F1 l1= F2 l2。 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 离;使用滑轮组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⑵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 担物重,绳端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中考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物理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人教版教材覆盖了多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3.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力,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和压力有关。
4. 惯性: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5.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运动学1. 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2.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
3.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的直线运动。
4.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三、能量和功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4. 功:力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上的分量乘以力的大小。
四、压强和浮力1.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力。
3. 浮力: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的向上的力。
五、简单机械1. 杠杆: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2.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的装置。
3. 斜面:一种简单机械,可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
六、热学基础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2.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七、电学基础1.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3. 电压: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力。
4.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5.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八、电磁学1.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2.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现象。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一、力学1. 运动- 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静止-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与加速度的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概念、力的计算公式、物体的质量、推力与摩擦力-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合成2. 力和力的效果-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互不叠加原理:力的合成、合力的性质、力的分解- 平衡的条件:力的平衡、力的图解法3. 力与加速度- 动力学:质点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量、冲量- 质点系:质点系的加速度、力的合成、多个力的合力与分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质点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4. 力的作用效果- 力对物体的影响:力对物体的位移的影响、力对物体的形状的影响、力对物体的状态的影响- 力对速度的影响:速度的改变、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的关系二、光学1. 光的反射- 光的传播:介质、真空、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的成像、反射成象2.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折射率、折射定律- 透镜与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透镜与成像3. 光的颜色- 白光的组成:光的三原色、白光的颜色- 光的颜色与色散:光的颜色、色散、彩虹的形成4. 光的反射与折射应用- 光的反射应用:平面镜的应用、曲面镜的应用- 光的折射应用:棱镜的应用、光的传输与光纤通信三、能量1. 能量与能量转化- 能量的定义:能量的分类、能量的单位- 功与机械能:功的定义、功的计算、机械能的定义、能量的转化2. 动能与势能- 动能与势能:动能的计算、势能的计算、机械能的守恒3. 能源与能源的利用- 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能源的利用与研究:节能减排、新能源的研究以上是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的汇总(人教版),包括力学、光学和能量等内容。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和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7.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二、压强和浮力1.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为压强,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3.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力,与液体密度、深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4. 浮力: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5.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三、能量的转换和守恒1.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
2.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3.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 能量转换:如摩擦生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四、电学基础1. 电荷: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具有正负两种类型。
2. 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压是电势差,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3. 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V除以电阻R,即I = V/R。
4.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摊;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摊。
2020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师用书物理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本书必考物理量、公式、规律汇总
的能量,J
I=
U
R
求某段导体中的电流、导 I——电流,A 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 U——电压,V
电阻
R——电阻,Ω
焦 每 千 J/(k 用来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克 摄 氏 g·℃) 物理学中,把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
度
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
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期末备考
热值 q 焦每千克 J/kg 用来表示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在完
或焦每立 或J/m3 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
方米
能力不同,它反映了燃料分能量,与燃
率
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作热
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高,在做功多
少相同的情况下,消耗更少的燃料,
从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电荷量 Q 库仑
C
用来表示物体所带电荷多少的物理
量
期末备考
电流 I 安培 A
用来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物 理 九年级全一册(上) 新课标(RJ)
, 。
期末备考
期末备考
一、本书必考物理量、公式归纳
期末备考
一、本书必考物理量、公式归纳
必考物理量
物理 符 量号 内能 E
热量 Q 比热 c 容
单位 单 位 定义、物理意义
符号
焦耳 J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
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焦耳 J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作热量
电压 U 伏特
V
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
因
电阻 R 欧姆
Ω
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
的物理量
期末备考
必考公式 公式
物理知识点初中总结人教版
物理知识点初中总结人教版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初级阶段,通过人教版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简单的应用。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力学1. 机械运动:描述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包括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力的作用: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包括惯性定律、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以及作用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一点时,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5. 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描述压力作用的效果。
6. 浮力:物体浸入流体中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7. 杠杆原理: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力的传递和放大。
8.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通过它们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热能的转移量。
2.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3. 热膨胀与热收缩:物体在温度变化下体积的变化现象。
4.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一度温度所需的热量。
5. 内能与能量守恒: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能量总和,以及能量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和守恒。
# 三、光学1.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2.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3.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4.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和虚像。
5. 光的色散: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 四、电学1. 静电现象:物体因摩擦而带电的现象,包括正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电路基础: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以及欧姆定律。
3.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中考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中考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物理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米。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它们关系是:1km=1000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m=106um;1um=10-6m。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四会a会选:根据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
b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C会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会记:结果有数值和单位。
小资料:门高2m ;一层楼高3m ;我国铁道标准轨距人走一步:左右3、时间的测量国际单位制:秒 S常用的还有:小时h 分min1h=60min 1min=60S测量时间工具:停表、时钟等小资料:地球自转一周:2 4小时;地球公转一周:一年人体脉搏跳动1min 80次左右; 1S 1次多点人走1m 1S左右4.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利用影子,找个小东西,例如易拉罐什么的,跟教学楼放同一水平线上,量它的高度,并在同一时间测量它影子的高度和大楼影子的高度,初步想简单,就要早上,量好之后,就等比,例如:大楼的高度是X,影子长度是B,小物件的高度是a,影子长度是b,得到的算式就是X/A=B/b,可以得出大楼高度X(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中考必备)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物理是我们学习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世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人教版教材是我们常用的教材之一,下面将对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复习物理知识。
【一、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和计算: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用牛顿(N)作为单位。
力的计算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F=ma)。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有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来求得合力和分力。
合力等于多个力的矢量和,分力是物体对其他物体的力分解。
3.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而在国际单位制以外,常用的力的单位有千克力(Kgf)和克力(gf)。
4.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压强=力÷面积。
【二、机械运动】1. 运动的描述与描写:运动可以通过位置、路径和速度等来描述和描写。
位置是物体所处的位置,路径是物体运动的轨迹,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
2.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直线运动,而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一种运动方式。
3. 合成运动:合成运动是指物体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方式,例如斜抛运动和旋转运动等。
4.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计算公式为动量=质量×速度;冲量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时间,冲量等于力的大小乘以作用时间。
【三、能量与能量转化】1. 能量的概念和计算:能量是物体产生变化和改变状态的能力,计量单位是焦耳(J)。
能量的计算公式为能量=力×距离。
2. 功的概念和计算: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其中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3.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大小,计量单位是瓦特(W),计算公式为功率=能量转化的功÷时间。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
本文档总结了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的全部知识点,提供给学生们进行研究和复参考。
1. 物理基础知识
- 物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理量、单位及其测量
- 运动的基本概念
- 力的概念和分类
-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 物理实验与观测
-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 实验仪器和装置的使用
- 数据记录与处理
- 实验中的误差与精确度
3. 声学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的特性与声音的高低、响度、音色的关系- 声的反射、吸收和干涉
- 动态与静态声音的辨别
4. 光学
- 光的传播和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 光的反射与折射
- 光的色散与合成
-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的应用
5. 电学
- 电荷与电流
-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电器
- 电压与电阻
- 并联与串联电路
- 电能与耗散
- 电的安全使用和节能
6. 热学
- 温度与热
- 热的传递
- 物体的热胀冷缩
- 热能与功
- 热的应用与热量与功的单位
通过研究以上内容,学生们可以全面了解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巧,为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拉力、压力等。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同一直线上的力可以合成,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 运动的描述: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6.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量。
2.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3. 热膨胀与热收缩:物体在受热或冷却时体积发生变化的现象。
4. 内能与热机: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总能量,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
三、光学1.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的方向改变现象,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3.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4.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能会聚光线,凹透镜能发散光线。
5. 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如彩虹的形成。
四、电学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2.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压是驱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3.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摊;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摊。
4.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电功率与能量: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率,电能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做的功。
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压力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
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4. 回声和共振: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称为回声,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最大的现象称为共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必考点总结热学:1.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 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焦/(千克℃)读法: 4.2×103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 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
⊿t=Q/cm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压强: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帕=10.336米水柱高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 1.01×105电路:1物体带电的标志: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体的性质)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就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差的物质就失去电子带正电。
4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5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验电器的作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7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
8电子电量: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叫电子电量。
它是 1.6*10^-19库。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10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11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子移动方向与它正好相反。
12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13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
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14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
15电路: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16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
17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点: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点电流在某处分支,再在某处会合。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1度=1kW?h=3.6×106J。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J。
常用单位有:度(kW?h)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s)。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有:W(国际);常用单位有:kW8.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J;t→s;U→伏(V);I→安(A)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J、t用s,则P的单位是W;②如果W用kW?h、t用h,则P的单位是kW。
10.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11.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U0时,则P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U0时,则P <P0 ;灯很暗,当U =U0时,则P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
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的灯泡如果接在110V 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W。
)1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J);I→安(A);R→欧(Ω);t→秒(s)。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3.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V,可用测电笔来判别。
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14.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
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1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1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线上。
初二物理电路的组成知识点总结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1.导体(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六、电流的形成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
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九、电流的大小:I=Q/t十、电流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方法提示】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
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