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旅行记》附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含反思(10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含反思(10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含反思(1)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水滴旅行的缘由及过程。
2、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感爱好。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究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力量,在活动中大胆制造并共享与伙伴合作胜利的体悟。
预备:1、小水滴的形象。
2、纸、笔。
3、活动室中间画一个圆圈。
过程:1、小水滴去旅行。
(1)小伴计,你们喜爱旅行吗?(2)展示小水滴形象。
小水滴能旅行吗?怎么旅行?(小水滴能够流到各个地方去旅行)(3)假如小水滴想到天上去旅行,怎么去呢?(4)倾听故事。
(5)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暖烘烘——受热)它们的身子变得怎么样?(变轻了——变成了水蒸气)(6)飞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样了?(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抱在一起,变成了细细的小水滴——由水蒸气又凝核成细小水滴)(7)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飘来飘去,变成了什么?(白云)(8)几个小水滴抱成一团,变成了什么?(小雨滴)2、小水滴旅行过程。
(1)引领幼儿观看地面上的大圆圈,告知幼儿这是水滴的家——池塘。
(2)听老师叙述故事,幼儿边念“我是一滴小水滴,邀请太阳来帮忙,照得浑身暖洋洋,快快带我上天空”,边将自己想象成小水滴,依据故事的进展顺次表演水滴旅行的过程,老师引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水滴发生变化时的状态。
(3)引发幼儿结合自己的表演,用简洁的图示画出小水滴的旅行路线。
活动反思:刚开头时,我预备利用绘本《小水滴去旅行》为载体,以自主阅读的形式来让幼儿学习这个故事,后来听了一位老师的这节课,她也把这活动定位在了语言、科学领域,听完后,我总觉得小伴计应当对故事内容理解的不透彻,而且对于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利用这个故事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我左思右想还是定位到科学领域,利用小试验,让幼儿直观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我先演示试验,让幼儿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个直观认识,再利用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认识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水的奥秘》中的第二节《小水滴旅行记》。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气态的概念和特点;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及相互转化过程。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感受水的循环过程,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难点: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冰块、热水、干冰、锅、玻璃片等)、水循环模型。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引导幼儿关注水滴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
2. 新课导入(10分钟)结合PPT,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冰块、水、水蒸气的特点。
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小水滴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旅行过程。
引导幼儿用彩泥模拟实验,观察并记录水滴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指导幼儿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出示水循环模型,让幼儿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小水滴旅行记》2. 内容: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水的变化:熔化、凝固、蒸发、凝结水循环: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水循环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和水循环过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避免机械记忆。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的的水循环现象,如雨水、河水、湖泊、冰川等。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激发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的旅行》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的旅行》含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的旅行》含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的旅行》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想想中了解水的三种变化形态。
2、能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3、愿意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水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水蒸气、下雨、下雪、结冰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故事《小水滴的旅行》及和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小水滴宝宝图片;白纸,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水的变化过程。
2、难点:能够画出并说出水滴的变化过程。
活动过程: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小水滴宝宝图片,提问:"看,这是谁呀?""十一长假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去旅行了,小水滴宝宝也要出去旅行了,你们猜猜它会到哪儿去呢?"二、播放课件,通过课件和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水的变化过程。
1、欣赏课件,幼儿初步了解水的三种形态。
(1)、幼儿欣赏第一段课件,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水滴变成了是什么?它怎么变成水蒸气的?"(2)、幼儿欣赏第二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跟着云妈妈飘呀飘,一阵风吹来,它变成了什么?落到北极后它又变成了什么?"(3)、幼儿欣赏第三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变成云后飘到了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北极?"(4)、幼儿欣赏第四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落到北极变成了什么?"(5)、幼儿欣赏第五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旅行完回到了哪里?对妈妈说了什么?"2、幼儿认真听故事,进一步感受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1)、幼儿连续欣赏课件,老师生动的讲述故事。
(2)幼儿讨论:"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有几次变化,分别变成了什么?"小结:小水滴一共变了三次,分别变成了云(水蒸气)、雨、雪。
幼儿大班教学反思《小水滴旅行记》(精选4篇)
幼儿大班教学反思《小水滴旅行记》(精选4篇)幼儿大班《小水滴旅行记》篇1《小水滴旅行记》是一个科学活动,孩子们对水又特别感兴趣,我们说自然界中的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可以相互变化和循环的。
处于探索期的幼儿,对水是熟悉的,但对水的三态变化却不能很好的认识与理解,通过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故事中掌握水与水蒸气互变的道理。
在课前我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了给孩子带来更直观的感受,我从网上找了一些这个活动的动画,还制作了小水滴的图片。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小水滴的形象,通过小水滴的可爱形象来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接着,我给出一个问题:“小水滴想去旅行,它怎么去呢?”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好多的办法,有的说它们可以插上一对翅膀,有的说可以把它们可以装在一个透明的袋子里,还有的说可以让小鸟来帮助它们,有经验的孩子也竟然说出了可以变成水蒸气,对于这些答案我也没有马上予以肯定和否定,给孩子们一个尽情想象的空间后,我开始给孩子们边看课件边讲述故事,他们听得可认真了。
我采用的是分段讲述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述了水的三态变化的全过程。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在每一段讲述过后,我都进行提问,在提问时采取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来回答所问的问题,这样点和面的回答使孩子都能较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孩子们在提问的帮助下,不断地回忆故事的内容,并且用语言进行表述,这使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分段讲述,不断提问的层层递进,牢牢吸引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听科学故事的积极性,最后从故事中得出科学结论。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增加孩子的积极性,我和孩子们玩了一个小游戏,我让孩子想像自己就是一颗小水滴,在太阳公公与风爷爷的帮助下,自己的身体有了不同的变化,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并用语言来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这一环节下来孩子们的主动性不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故事的内容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即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快乐,又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小水滴旅行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水滴的旅行”,详细内容为小水滴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土壤、植物、云层、河流的转化过程,以及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滴的旅行过程,理解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循环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小水滴在不同环境中的转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水滴旅行记课件、实验器材(土壤、植物、玻璃瓶、热水、冷水瓶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小水滴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水滴在不同环境中的旅行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小水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小水滴在土壤、植物、云层、河流中的转化过程,阐述水循环原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4. 实验操作(10分钟)指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小水滴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验证水循环原理。
六、板书设计1. 《小水滴旅行记》2. 内容:小水滴的旅行过程水循环原理实验观察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小水滴的旅行路线图。
2. 答案:根据所学内容,正确画出小水滴在土壤、植物、云层、河流中的旅行路线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小水滴的旅行过程和水循环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水循环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过程,进一步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水的使用和循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含反思•相关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含反思(通用10篇)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欣赏科学童话《小水滴旅行》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乐意参与小水滴游戏活动。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小水滴的旅行过程活动准备课件;小水滴,太阳、风、形象过一,小水滴形胸贴若干,图片、胶水每位幼儿一份活动过程一、开火车入场,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入场。
二、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坐火车旅行可真好玩呀,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到过那些地方呢?(幼儿自由的回答)哦,原来地球上也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呀?那吴老师下次也要去旅行,到处去看一看,玩一玩。
2、出示小水滴形象。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瞧,他是谁呀?(小水滴)小朋友和他打个招呼吧。
(小水滴您好)教师模仿小水滴的声音答(小朋友好)我是小水滴,我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这次我想到天上去旅行,你们说行吗?该怎么去呢?谁能帮我想想办法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朋友真棒,能开动脑筋想办法。
现在,吴老师就请小朋友听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
三、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课件,放静音)1、讲述故事。
2、提问:a,小水滴的家在哪儿?b,太阳照着小水滴,会怎么样呢?他们的身体变得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C,许多小水滴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后碰到了一起,变成了什么?d,飞到很高的天空,小水滴觉得很冷,他们怎么办?又变成了什么?四、播放有声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师;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现在让小水滴自己讲讲它的旅行故事吧!(播放课件)师生共同小结: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听完了,我们一块说说小水滴是怎样旅行的?(由水-水蒸气-云-雨-水)五、游戏1、角色表演游戏A师:哎,这就是小水滴的家-小溪,有谁愿意做小水滴,和我这个小水滴的妈妈一块旅行去。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水的循环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的不同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2.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流入河流和海洋。
3. 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小水滴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水的循环过程。
2.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
四、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小水滴旅行记》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的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讨论法:让幼儿分组讨论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表达法: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2. 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的图片。
3. 记录纸和彩笔:用于幼儿记录和绘画。
4. 小组讨论标志:用于标识各小组讨论的区域。
教案反思:在本次语言优质课中,我通过讲述《小水滴旅行记》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
在观察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的图片环节,幼儿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观察和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幼儿们能够主动合作,用语言表达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幼儿对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过于活跃,影响了课堂秩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好地控制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谈话方式引导幼儿谈论关于水的知识,如生活中水的用途、水的特点等。
2. 讲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引导幼儿关注小水滴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和旅行经历。
大班科学小水滴旅行记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小水滴旅行记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探究水的三态变化;3.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准备1.小组白板、水、杯子、针管;2.小水滴科普图书、学生手册;3.放映设备。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10分钟)1.讲解今天的主题:《大班科学小水滴旅行记》;2.介绍本课程将要学习的三个知识点: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和环保。
3.播放介绍水循环的动画。
3.2 呈现(30分钟)1.展示杯中的水,并问孩子们知道水怎么来的;2.讲述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并进行图像化展示;3.演示如何制作小水滴,引导学生依次跟随进行实验;4.每个孩子都得到一个小水滴,细心观察小水滴的模样和变化过程,在学生手册中记录。
3.3 练习(20分钟)1.进一步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空练习;2.展示环保图片,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4 探究(20分钟)1.学生分组探究水循环中重要的水源、地下水的形成过程;2.演示利用针管进行水的吸附过程,并化解学生的疑惑。
3.5 总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点,以及心得体会;2.提醒学生注意环保,爱护地球。
四、教学反思本次科学课讲授了水循环、水三态变化和环保等知识点,充分利用小组白板展开自主探究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充分发扬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人,积极参与课程互动,建立基础,拓宽了认知。
在此次课程中,我们通过案例和实物的引导,反复印证知识点,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更好地掌握了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们将加强对学生的互动和引导,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学习,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及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及反思教案:小水滴旅行记一、活动目标:1.通过参与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探究和发现问题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地图:准备一份标有各大洲和主要河流的地图,以便学生在听故事时可以追踪小水滴的旅行路线。
2.故事:准备一段介绍小水滴旅行经历的故事,其中包括小水滴从云层开始的旅行,到达地面后的流动和蒸发等过程。
3.演示材料:准备玻璃杯、水滴模型、棉花球等材料,用于模拟水的循环过程。
三、活动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水的3种存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让学生思考水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
2.故事讲述:讲述小水滴的旅行故事,同时在地图上标明小水滴的旅行路线,引导学生跟踪并回顾小水滴的旅程。
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水的循环过程。
首先,在玻璃杯中倒入一些水,然后用棉花球代表云层,将棉花球放在玻璃杯上方。
学生观察棉花球上是否有水滴形成,并解释产生水滴的原因。
然后,用吹风机吹热水面,观察棉花球上的水滴是否会消失,并解释发生变化的原因。
4.小结:让学生总结水的循环过程,并总结水从液态到气态和从气态到液态的变化原因。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水的循环过程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听故事的方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蒸发过程,以及从气态到液态的凝结过程。
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然而,我也发现自己在这次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故事讲述环节,我应该更加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用更加生动和形象的语言描述小水滴的旅行经历,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在实验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和思考,导致有些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实验过程和结论。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下次我将改进如下几个方面:1.在故事讲述中,我将选择更具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语言,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
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水滴的形成、循环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小水滴的循环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和表达,理解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水滴图片、水循环图、小水滴手偶、故事课件等。
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小水滴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水滴的特点和颜色。
2. 故事讲解:通过小水滴手偶,讲述小水滴的旅行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想象。
3. 互动环节: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水滴的旅行过程,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4. 知识拓展:展示水循环图,让幼儿了解小水滴的循环过程,引导幼儿认识到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幼儿在互动环节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充分发挥了想象力?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难以理解或掌握的部分?如何改进?4. 是否有效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如何进一步强化?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互动环节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表达和想象力发展。
2. 评估幼儿对小水滴循环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3.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反馈,以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困惑。
七、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一次实地考察,如参观水厂或自然水源地,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
2. 组织一次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他们心中的小水滴旅行记。
3. 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小水滴,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八、家庭作业:1. 请家长协助,记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
2.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节水活动,如收集家庭用水重复利用的例子。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教案名称:《小水滴旅行记》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水的运动方式。
2.了解小水滴的旅行路线。
3.学习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4.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与教具:《小水滴旅行记》绘本、PPT、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老师呈现一张描绘河流的图片,向幼儿们询问如何认识这张图片的主题内容。
2.幼儿对于河流、水、保护环境的观点和想法。
3.老师为幼儿讲述认识水的运动方式的相关知识。
二、讲述故事(20分钟)1.老师讲述《小水滴旅行记》故事,重点讲述小水滴在旅行中所见所闻。
2.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让幼儿在沙盘上形象地观察小水滴的旅行路线。
三、知识巩固(30分钟)1.通过PPT展示,讲解学习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如减少用水等。
2.复习水的三种运动方式。
3.玩转孩子乐园中“水位上升”小游戏,让幼儿感受水对家园和动物的影响。
四、小结(10分钟)1.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
2.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反思、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真正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鼓励幼儿积极行动起来,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了解了水的运动方式、小水滴的旅行路线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通过讲述、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激发了幼儿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老师引导幼儿通过问题思考、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让幼儿真正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行动起来。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究,鼓励幼儿更多地实践和实现环保行动。
大班科学公开课小水滴旅行记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小水滴旅行记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水的基本属性:透明、无味、无色、流动性等;•了解水存在的三种形态:气态、液态、固态;•了解水对生物和自然界的作用;•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够发散思维,从简单的实验现象中探究和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能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通过“小水滴旅行记”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属性、存在形态和循环过程。
•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探究和提出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
1. 导入(10分钟)在课前准备中准备好两个水杯,一个加冰块一个不加,让学生体会一下两个水杯的冷热程度。
2. 学习过程(40分钟)第一部分:小水滴的故事1.向学生简单介绍小水滴的故事情节,并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2.课堂讲解水循环图,并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和作用。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的几种状态,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属性,实验包括:–冰块加热变成水的实验;–热水加冰块变成冷水的实验。
2.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
第三部分: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实验现象中提出一个问题,并让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2.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和结论。
3. 课堂总结(10分钟)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强调学生需要保护水资源,珍爱大自然。
四、课后作业•完成课堂小组探究的问题;•设计一条简单的水循环实验流程,并进行实验;•思考大自然对人类的作用,如何保护水资源。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小水滴旅行记》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水。
大海里有水、河流上有水、冰山上有水、天上有水,甚至人体内也有水。
那么水是如何流动到这些地方去的呢?本套科普活动陪你过将从一滴小水滴的角度出发,以他旅途的经历为故事背景,解释降水、水分蒸发、河流、冰山融化等水循环自然现象。
旨在通过情境化教学,将故事、游戏与幼儿科普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幼儿在故事发展中初步了解水循环的概念,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大班幼儿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已经睁开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眼睛。
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他们的认知往往停留在粗浅的表面,或者被错误的认知引入歧途。
本节课活动以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大班幼儿解释合理的科学现象,帮助大班幼儿建立更好的世界观。
(三)教学环境分析以互联网、希沃白板、希沃白板5软件、移动授课等功能为设施基础。
利用其强大的交互性、可操作的特点,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以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等多种互动手段让孩子在不断地学习中认识这个世界的水,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储备,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1.知道水的三种形态,进一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科学现象,增强幼儿探索世界的能力。
2.通过听、看、说、做的形式去发现水循环过程中的奥秘,培养幼儿从小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的初步意识。
3.引导幼儿对日常中的生活用水进行分类合理化应用,激发幼儿们“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促使幼儿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难点:对下雨、蒸发、河流流水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教师演示课件一套2.无线局域网、西沃5电子白板一体机。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件第一张,小水滴的介绍教师旁白: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做小水滴。
别看他个子小,世界上所有的水都是它组成的。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水滴旅行记》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水滴旅行记》本篇教学反思主要介绍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水滴旅行记》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感悟。
通过这次科学课的教学,我感受到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学习到了一些应对方法和教学技巧。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情况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水的来源和变化。
2. 能够理解水的密度和浮力。
3.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 物品准备:小水滴旅行记的书籍、纸牌、透明水杯、盐、一瓶水、蜡烛、酒精和火柴。
2. 教学环节和时间安排:第一环节:观察和回答问题(10分钟)第二环节:实验-探究水的密度和浮力(20分钟)第三环节:朗读《小水滴旅行记》(15分钟)第四环节:讨论和总结(15分钟)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首先给学生看图片,让学生想象水可能来自哪里,水会有哪些变化(液态、气态、固态等)。
2.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实验探究,通过添加盐和调整温度来观察水的密度变化及对物体的浮力影响。
3. 在朗读《小水滴旅行记》前,教师简单介绍书籍内容,提问学生关于水的认知和想象。
4. 朗读故事内容,带领学生体验小水滴的旅行,并加深学生对水的认知和体验感。
5. 最后进行讨论和总结环节,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由于大班学生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同时有些学生在实验环节上表现不太积极。
因此,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给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实验体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朗读故事时,我的语速有点慢,导致学生有些无聊,下一次我将调整语速,让学生更好地跟随故事情节。
在讨论和总结环节中,我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发言,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应该对反馈进行更加积极的回应。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总之,要做好大班科学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实践体验,从而让学生更加自主、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小水滴旅行记》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循环过程、小水滴旅行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循环的过程。
2.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重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水滴旅行记PPT、实物展示水循环模型、水温计。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水滴旅行记PPT,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水的三态变化,结合实物展示水循环模型,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水循环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画纸、颜料、画笔,让幼儿绘制水的三态变化图。
4.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水滴旅行记2. 板书内容:(1)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2)水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水滴的旅行日记请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小水滴的旅行过程,包括水的三态变化和水循环过程。
2. 答案示例:(1)小水滴从湖泊蒸发成为水蒸气。
(2)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空气,凝结成云。
(3)云中的小水滴变大,以降水的形式回到地面。
(4)小水滴汇集成河流,流入湖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关注幼儿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水利设施,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从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3)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及教学反思[大全五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及教学反思[大全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小水滴旅行记》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雨的形成过程,水两态之间的变化。
2、知道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一个酒精灯,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一块透明玻璃。
2、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3、水滴宝宝图片、下雨的图片,雨与人类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水滴宝宝图片。
今天呢,水滴宝宝想去旅行,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旅行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想)2、出示下雨的图片。
哇,下雨了!我们的水滴宝宝躲到哪里去了呢?3、引导幼儿讨论雨是怎么形成的。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实验演示,幼儿观察操作过程。
1、教师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烧杯里的水,并说说发现了什么变化。
(水变成了水蒸汽)教师提问: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想象?[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水变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2、继续试验,在烧杯上遮盖上玻璃片,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
再请幼儿拿起玻璃片观察玻璃片里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想象,让幼儿说说这是为什么。
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汽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3、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了解雨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教师小结: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就像一个炉子,衣服、江河、大海、湖泊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汽,这么多的水蒸汽都跑到哪里去了呢?三、幼儿再次观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了解雨的形成循环过程。
小结:水遇到热量后就会变成水蒸汽,大量的水蒸汽聚集到一起,当他们遇到冷空气后就变成了小水珠。
小水珠越来越重时,空气托不住小水珠了,小水珠就变成雨落下来了。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水》,详细内容为《小水滴旅行记》。
通过故事形式,介绍水循环过程,包括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云、雨、雪等形态,使幼儿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知道小水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不同形态水的认识。
重点:小水滴旅行过程中各种形态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水循环图解、实验器材(热水、玻璃瓶、冰块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小水滴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水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水的变化,如雨、雪、雾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故事课件,讲解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云、雨、雪的过程。
结合水循环图解,使幼儿直观地了解水循环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如:热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冰块融化后变成了什么?幼儿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创作表达(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小水滴旅行记的作品。
幼儿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小水滴旅行记》2. 内容:小水滴→水蒸气→云→雨/雪→小水滴3. 配图:水循环图解、实验现象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小水滴旅行过程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水,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作用。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水》,详细内容为《小水滴旅行记》。
通过故事形式,介绍水在不同形态下的变化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在不同形态下的变化,认识水的循环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水在不同形态下的变化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卡片、水循环模型、各种形态的水(液态、固态、气态)。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固态、液态、气态的水,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故事卡片和PPT,讲述小水滴的旅行过程,引导幼儿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水循环动画,让幼儿根据动画内容,用画笔和彩泥表现出水的循环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水的形态:液态、固态、气态2.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流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并用文字描述。
答案示例:小水滴从湖泊蒸发成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空气后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聚集变大,形成降水落到地面,流入河流。
2. 拓展作业:和家人一起观察家里的水循环现象,如洗菜水浇花、洗澡水冲厕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动画、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但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避免直接灌输知识。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2.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态的水,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例题讲解:利用故事卡片和PPT讲述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表现出水的循环过程。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水滴旅行记》3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水滴旅行记》精选3篇(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水的来源和形态的变化b) 掌握水的循环过程和旅行路线c) 理解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b)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c)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描述水的循环过程和旅行路线b) 分析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2. 教学难点:a)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b)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提出问题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a) 彩色石膏模型(代表水)b)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设备c) 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2. 教材准备:a) 《小水滴旅行记》故事书b) 学生个人课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a) 展示彩色石膏模型,引发学生对水的旅行的思考,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水从哪里来吗?去哪里了?”b) 鼓励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 探究(约10分钟)a) 展示《小水滴旅行记》故事书的封面,提问:“根据这个封面,你们猜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b) 分发故事书,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
c)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探索水的循环过程和旅行路线,提出自己的问题。
d) 分组讨论学生的问题,选出几个问题进行整理和汇报。
3. 呈现(约15分钟)a) 呈现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水的循环过程和旅行路线,并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解释。
b)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故事和图片,总结故事中未提及的内容。
c) 引导学生认识到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自己提出相关的观点和解释。
4. 拓展(约10分钟)a) 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水循环,会发生什么情况?”b) 分组讨论学生的观点,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c)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的旅行》含反思
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的旅行》含反思二、活动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知道水蒸气、云、雨、冰雹、雪等形态。
2.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水滴模具、水、容器、显微镜、画纸、画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水滴模具,引导幼儿观察水滴的特点,引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2. 探索水的三态变化:a. 教师演示水的蒸发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b. 教师展示云、雨、冰雹、雪等形态,引导幼儿理解水蒸气变成云,再变成雨、冰雹、雪的过程。
c. 幼儿分组操作,用容器装水,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3. 总结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幼儿说出水变成水蒸气、云、雨、冰雹、雪的过程。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引导幼儿在家观察水的变化,记录并分享。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水的旅行”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水的奇妙之旅”主题活动,让幼儿继续探索水的变化。
六、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在操作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幼儿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3.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4. 家园共育环节,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5. 本次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水的相关科学现象,让幼儿在探索中成长。
六、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的旅行》含反思七、活动目标:1. 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认识到水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水滴旅行记》附反
思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三态(气态、液态、固态)变化。
2.能安静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冰块、干、湿毛巾、水杯、水、电水壶、小水滴变化过程幻灯片等。
知识准备:小朋友对于水的三态有一点点了解。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一杯水(透明的杯子装的),并提问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是一杯水。
师:恩。
那水会变成什么呢?
幼:水会变成冰。
2.教师出示冰块师:那水是怎么变成冰的呢?
(幼儿自由举手回答)
3.前些天,天上一直下雨,你们知道雨是从哪儿来的吗?
(幼儿自由举手回答)
4.教师出示干、湿毛巾师:王老师这有两条毛巾,请你来摸一摸它们有什么区别?
幼:一条是湿的,一条是干的。
师:你们说,湿毛巾怎么让它变干呢?
幼:放在太阳底下晒晒。
幼:放在火上烤。
师:湿毛巾变干了,原来湿毛巾上的水上哪去了?
5.小结。
刚才我们小朋友说了一些有关水的变化,水一会变成冰,一会变
成水蒸气,它到底是怎么变化的呢,为什么会变化,现在请小朋友来
听听这个《小水滴旅行记》的故事,听完以后你也许会明白了。
(第一环节让幼儿了解水是会变化的,并根据经验讲述水的变化
形式。
)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安静倾听师:故事听完了,告诉我小
水滴是怎样旅行的?
2.教师提问,帮助理解故事师:一开始,小水滴们想做什么?它
们是怎么对大海妈妈说的?
师:太阳公公是怎样帮助小水滴的?小水滴变成了什么?
师:小水滴飞啊飞啊,感觉冷了,它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抱在
一起,变成了什么?
师:小水滴的身体变沉了,它又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变成雪花?
师: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一共经历了几次变化?
3.看小水滴变化幻灯片。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吧4.总结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小朋友知道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变化,也就是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可是对于水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变什么,
具体应该还很模糊,老师来做几个实验,让你们更清楚的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第二环节让幼儿通过故事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三、做实验,让幼儿直观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1.教师做实验,幼儿仔细观察。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看看水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把一块冰块投进一杯开水中,幼儿发现冰块很快就没了,杯子里的水上升了。
然后再把那杯水再放进电水壶烧,水烧开时有热气冒出来,热气遇到冷玻璃,又变成了小水滴。
再把水放进冷冻室,水又会变成冰。
2.师:小朋友,你们刚才看清楚水的变化过程了吗?
3.教师小结:
水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它原来的样子,水在很冷的时候会结成冰,冰遇热又变成了水,水再加热,就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又会变成水。
活动反思:
刚开始时,我把这个活动主要定位在语言领域,而且想以自主阅读的形式来让幼儿学习这个故事,后来听了一位老师的这节课,她也把这活动定位在了语言、科学,听完后,我总觉得小朋友应该对故事内容理解的不透彻,而且对于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过这个故事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也有老师也说别的班级就这节课也用的自主阅读的形式来上,但是效果不理想,而且要把它定位在科学领域来上是相当困难,要对幼儿做大量的知识铺
垫。
他们建议我主要定位在语言领域。
我左思右想,想挖掘一下故事,语言也不优美,也算不上经典,也难上。
后来经师傅提点,说还是定
位在科学、语言,因为这个活动本身就属于"我身边的科学"这一大主题,还是上成科学为主比较顺当,于是我才决心以科学为主,师傅给
了我一些建议后,自己设计教案,把每一句要说的话,小朋友可能产
生的反应都想了一下,有的都写下来了。
尤其是那些引导语和过渡语,我想了很多,总觉得不太好,写了改,改了又改,就想使自己的课堂
语言简练又能让幼儿听明白。
在一开始,我先出示一杯水,让小朋友想水会变成什么,然后顺
着他们说到的展开我早已准备好的问题,在第一环节时,幼儿发言不
积极,可能和我引导语、设计的问题有关。
接着引出故事《小水滴旅
行记》,让幼儿安静倾听。
然后通过回答我提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故
事内容。
因为我的问题有些不好回答,幼儿没反应,所以我当时把准
备好的一个问题分解成了几个,于是就给人很啰嗦的感觉,语言就不
精炼了。
在第二环节的最后,我就是预测到幼儿可能还不理解小水滴
在故事中的几次变化过程,所以根据故事我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幻灯片。
幼儿在欣赏幻灯片时很开心,可是不知他们是否真的通过看幻灯片理
解小水滴旅行过程中的变化了。
所以我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让幼儿再
次理解水的三态变化,通过看老师做实验的方式,让他们更直观、更
清楚理解。
在做实验时,幼儿很兴奋,很好奇,好像一下子把他们的
求知欲全释放出来了,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都盯着我。
我想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应该对于水的三态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一开始他们对于这个《小水滴旅行记》的故事内容应该没能
好好了解。
因为一开始他们还不太明白水的三态变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