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百校联考2019年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0届高三百校联考10月月考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1.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这说明当时

A. 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

B. 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 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

D. 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可知体现了分封之下分封与宗族发展的合一性,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地方管理的内容,排除A项;血缘宗法观念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权力丧失”的说法与题意内容和主旨不符,排除D项。

2.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

A. 强调天人合一

B. 倡导大一统观

C. 劝君主行仁政

D. 宣扬君权神授

【答案】B

【解析】

【详解】“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体现了统一思想,其原因主要是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并且蕴含大一统思想,故选B项;天人合一、劝君主行仁政和宣扬君权神授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CD项。

3.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A. 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

B. 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

C. 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D. 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宋代客户数量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说明拥有土地的主户逐渐增多,由此说明土地集中程度降低,故选D项;材料内容没有反映政府税收的多少,A项无从体现,排除;客户所占比重减少并不能体现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和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排除BC项。

4.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生产成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这些现象

A.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B. 表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 进一步增强了江南经济实力

D.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在明清时期,不同地区出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不同,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故选A项;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并不能表明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也无法体现江南经济实力的增强,排除BC 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雇佣关系,不能说明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排除D项。

5.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量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

水师的训练舰。这表明林则徐

A. 已摆脱传统“夷夏”观念

B. 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C.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D. 洞悉英国武装实力

【答案】B

的【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已经认识到侵略危险的存在,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洋炮及仿造西式战船,这表明林则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林则徐“探访夷情”,说明其没有摆脱传统“夷夏”观念;C选项错误,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此时尚未发生;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林则徐对英国的认识程度有限,并未洞悉英国的实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6.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种增长

A. 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B. 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

C. 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关税收是清政府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款。晚清,中国海关总税收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说明中国的进出口货物增长,中国和世界市场联系更为紧密了,即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海关没有实现独立自主,故A项错误;协定关税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材料没有涉及协定关税,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外贸易情况,没有体现出中国近代工业生产,故D项错误。

7.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政府渐失驾驭力,而南北大小军阀已实际形成占地而治的割据局面。对此,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机关报《向导》发刊词中说:“现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这说明当时

A.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中国共产党已认识到国情形势

C. 国共合作成为社会共识

D. 中国共产党酝酿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向导》发刊词的内容可知当时中共把握住了人民的需要和要求,说明认识到了国情形势,故选B项;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国内的混乱局面,没有体现民族危机,排除A项;当时尚没有出现国共合作,遑论称为社会共识,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向导》的发刊词,没有涉及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D项。

8.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当时邓小平这一思想

A. 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

B. 源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 推动了科技政策拨乱反正

D. 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3月邓小平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为当时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提供了思想支持,故C项正确;科技领域先实现拨乱反正,才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在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