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10月百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

与义,

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25. 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

A.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

B. 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省置无常

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

26. 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

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A. 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 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C. 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D. 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

27. 清雍正元年,明令以银两支付官俸:“米每石,自五钱至一两;豆每石,自五钱至九钱

七分;草每束,自三厘至九厘二毫不等。均照从前额定各地方价值,折给官兵,自行采买。”之后,用银两支付俸给的范围扩大了。据此可推知

A.官员腐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B.货币赋税已取代了实物赋税

C.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俸禄改革

D.为强化集权克扣地方的军费

28. 下面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登记表。据此表可知,商办企业

A.面临的发展阻力逐渐减小

B.仍未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

C.成为当时近代社会主导力量

D.其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

29. 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就是想瓜分中国,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也是实行瓜

分的有利时机,但在《辛丑条约》中却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这说明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B.列强“以华制华”方针失效

C.列强最大化维护在华利益

D.中国民族危机逐渐趋于缓和

30. 1917年3月,陈独秀在《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一文中指出:“中外学说众矣,

何者无益于吾群? 即孔教亦绝非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

耳。”据此,陈独秀认为

A.认为儒学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B.已经摒弃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C.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认识

31. 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

设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

的条文,这一要求

A.成为中国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

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在与时俱进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32. 古罗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

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A. 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B.侧重缓和民族矛盾

C.秉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

D.案件审理程序复杂

33. 由于拿破仑三世的横征暴敛,又强迫农民缴纳血税,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

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渡拿巴主义的迷恋,走上了反对拿破仑三世的道路。

材料反映出

A.农民成为法国共和派争取的对象

B.法国的专制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C.农民已成为法国革命的主力军

D.法国共和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34. 有学者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时,说道:“他们热爱情绪或印象,情节或故事,耳闻

目睹或具体经历过的事情,浪漫主义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以及陌生而又久远的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A.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

B.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

C.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

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

35. 右图为国外时政漫画《高手出招》(注:“比索”为墨西哥基本流通货币)。漫画所示现象反映出

A.经济区域集团发展受阻

B.经济区域化对全球化的阻碍

C.国际间货币竞争日趋激烈

D.区域经济发展依存度在加深

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压迫下为富民强国采取的是倾斜的转型模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正如张培刚先生所指出的“工业化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否妥善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纳问题”。

——摘编自魏悦、魏忠《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历史演进》材料二

“圈地运动”深刻影响了英国乡村的社会经济条件,带来了土地关系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自然经济基础逐渐消解,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廉价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发展,农场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场所。除了受雇于农场之外,海外移民是农民的又一种选择。殖民地的拓展吸引大部分人移居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总体来看,在这一阶段发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农

村内部和农业内部的转移,有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则亦工亦农,只有少量农民进入城市。

——摘编自王爱华《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劳动力在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子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圈地运动”中劳动力转移情况。(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英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多本国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12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不照顾干部子弟。这样做要是犯错误,我首先检讨。这不是复旧!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比如我们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要增加科技人员,这就要靠教育。

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体力劳动,世界上发达国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都是走这个道路。

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

——1975年邓小平《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结合材料与所学的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教育与生产力”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着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基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始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殿试内容的这一变化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宋朝最高统治者希望于科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