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华人在硅谷成功创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陆华人在硅谷成功创业
70年代末开始,陆续有大陆留学生来到了硅谷求学,这里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何塞大学等学府吸引了大批初出国门的大陆留学生。这时,中美两国从经济模式、发展水平到科技能力等各方面的巨大差距使得这些学生在震惊的同时,也激励他们全力以赴来减少知识差距。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出常人的勤奋,这些留学生终于取得了学业上成攻,并在硅谷站住了脚根。进入90年代,经过在硅谷创新创业大潮中摸爬滚打,不仅有大量中国留学生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更磨练出了一批优秀的大陆留学生创业者。他们紧紧把握住了互联网产业兴起的大潮,在几年时间里,所创办的企业接连成功上市。
例如,来自宁波的朱敏,1996年创办了提供网络会议服务的Webex,2000年就成功在Nasdaq上市,2007年被思科公司以32亿美元收购;而来自西安的陈宏,先后在硅谷创办了4家企业,1997年创办了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的GRIC,1999年就成功在Nasdaq上市,在网络股的热潮下几个月股价就翻了5倍;邓峰、柯岩、谢青等人1997年创办了Netscreen,2001年底逆势上市,2004年被Juniper以42亿美元收购;曹小帆1997年创办了Avanex,2000年上市时股价也一度接近200美元。此外,还有宓群、陈大同等来自大陆的创业者,也在这几年间取得了骄人的创业成就。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受资本市场影响和美国经济周期的到来,硅谷的互联网产业一度陷入低潮,而这批大陆留学生创业者也大多趁势将企业高价卖出。与美国的低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陆经济奇迹,以中关村等中国各地高新区所迸发出来的活力,吸引了这些有着硅谷成功创业经验的创业家们纷纷回国施展才华,许多人通过风险投资人的角色转换,将硅谷创业的模式和精神扩散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与此同时,大陆留学生在硅谷创业的步伐并未因此而停滞,大陆华人创业企业在硅谷扔不断涌现。泡沫之后回归理性,虽然少了些传奇色彩,但这些企业涉及的业务更广泛,业务开拓也更加扎实。例如,曾与邓峰柯岩一同创业的谢青继续在网络安全领域开拓,创办了Fortinet。公司虽然还没有上市,但已经是硅谷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阎先涛创办了从事LED照明的LEDEngine,在技术上遥遥领先于业内,即将迎来企业的高速增长;金海平的TeleNav,在GPS领域一枝独秀,成为硅谷销售收入增长最快的公司;李同宁所在的Inphenix在生物医疗设备的核心光学部件领域则有着不俗的优势。
回顾这些硅谷大陆留学生创业者,可以发现成功背后的一些共同特点:
中国因素。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到硅谷较晚,往往缺乏本地的深厚人脉背景,在创业初期也无法从中国大陆获得直接的资金支持。尽管如此,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依靠各种方式利用大陆的要素优势,为企业的成功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例如,在朱敏创办的一开始,朱敏及其夫人徐郁清女士创造性的直接从大陆招募工程师到硅谷,不仅有效的
降低了创业初期的人力成本,更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为之后Webex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而陈宏Gric在股票市场上备受追捧,则离不开中国电信合作这一“中国概念”在资本市场上的初露峥嵘;而谢青的Fortinet,则更是将一部分研发团队和中心设置在中国大陆,成为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这些在硅谷取得成功的大陆创业者,对于如何利用大陆的优势往往有着独到的先见之明,这也是他们创业成功当中的关键。
商业模式。高技术企业在硅谷创业成功,最关键的往往不一定在于技术的先进性,而在于找到最适合的商业模式,提供“杀手级”的产品和服务。这些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创业者在这点上无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朱敏的Webex能够在和微软等大公司的角力中利于不败之地,在于其能够“反弹琵琶”,针对企业的需求,让自己的“付费”业务比微软的“免费”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以卖服务对抗卖产品,最终将微软自己的产品挤出市场。邓峰等人的Netscreen,将软件系统集成在硬件“盒子”内,从而提供更快速的解决方案和更强大的性能。虽然只是将在网络领域的成熟模式运用与网络安全领域,但这个模式的创新成为了Netscreen的竞争力核心。金海平的Telenav能够从频临绝境到绝处逢生,也在于其所坚持的不面向零售,与运营商分账的商业模式最终通过了市场的考验。这些理工科背景的留学生创业者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灵敏的商业嗅觉和对市场的娴熟把握。
抓住高潮。硅谷虽然每隔几年都会诞生一两个改变世界的大公司和产业,但是硅谷也要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从而也有高潮和低谷所组成的高潮。大陆留学生创业企业最早就是抓住了互联网产业蓬勃崛起的大潮,在96-98年几年时间里面创立,99-2001几年时间里成功上市,从创办到上市所花的时间都不到3年。顺应潮流,在市场最需要的领域迅速的做强,就更有机会上市,从而也更容易在创业初期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也能够更快的做强做大,形成良性循环。但这并不是硅谷创业的唯一路径,目前受经济周期影响,资本市场低迷,使得硅谷的企业上市和资本募集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即便如此,目前在硅谷创业的这些大陆留学生反倒因此更加的沉淀和耐心,精心的厚植实力、稳扎稳打,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内耕耘,谁又敢断言,下一个拉里•佩奇,杨致远不会诞生于他们当中呢?
——本文已发表与《中国高新区》2009年第9期“理论视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