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
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比较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岸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台湾来说,其在技术先进、贸易自由、市场规范化、产业体系完整等方面占有优势,而大陆则以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制造业等方面占有优势。
本文将对两岸经济发展方面的比较进行分析探究,以期更好的了解两岸经济的差异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GDP 对比分析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重要指标,也是比较国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从 GDP 的角度来看,两岸的差距不难发现。
大陆的 GDP 呈现出飞速的增长趋势,2019 年全国 GDP 达到 99.1万亿元,而台湾同年的 GDP 为 24.05 万亿元,与大陆相比呈现出较大的落差。
二、国际商贸指标对比国际贸易是体现国家间互通有无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国际贸易方面,台湾在电子电器、机械设备、五金制品、玩具等领域出口量巨大,但大陆则以纺织品、鞋子、日用百货等制成品出口为主。
双方在出口商品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另外,从贸易伙伴来看,台湾的贸易范围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而大陆的贸易范围则更广泛,主要涉及到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
三、技术水平、创新领域对比技术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两岸在这方面的优劣也是比较明显。
从创新主体来看,台湾多数是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庞大的研发经费和技术资源,相比之下大陆则有众多的大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具有更为庞大的研发体系。
从技术成果来看,台湾在半导体、高级软件、平板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而大陆则在高铁、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四、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对比在劳动力方面,两岸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台湾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且台湾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导致年轻人的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庞大的经济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相比之下,大陆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消失,但整体人口规模仍然庞大,各种人口结构相对更为平衡,人力资源潜力依然巨大。
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双向贸易、投资情况分析
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双向贸易、投资情况分析一、大陆与台湾双向贸易情况近年来,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交流宽度逐渐增大,大陆与台湾贸易始终在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中国台湾对外贸易对中国内地市场依赖度非常高,大陆是中国台湾的第一大进出口市场,也是其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2020年1-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260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其中,大陆对台出口601.4亿美元,同比增长9.1%;自台进口2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
台湾是我第八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2020年大陆对台贸易逆差1405.2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
二、大陆吸收台资情况2019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5252个,同比增长6.9%;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
2020年1-12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5105个,同比下降2.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0.0亿美元,同比下降37.3%。
若加上台商经第三地的转投资,2019年1-12月,大陆实际使用台商投资项目5447个,同比增长4.9%,实际使用台资金额39.1亿美元,同比下降22.3%;2020年1-12月,大陆实际使用台商投资项目5198个,同比下降4.6%;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6.1亿美元,同比下降33.4%。
截至2019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12442个,同比增长4.9%,实际使用台资6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占我累计实际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3.3%;截至2020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17186个,同比增长4.2%,实际使用台资70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占我累计实际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3.1%。
三、大陆企业赴台投资2019年,共有54家大陆企业赴台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家;新增投资额1.31亿美元,同比减少0.66亿美元。
台湾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台湾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台湾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在全球贸易和科技创新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台湾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本文将对台湾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台湾目前的经济现状。
台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以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而闻名。
然而,在面对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时,台湾的经济面临一些风险。
例如,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全球供应链的重新调整,对台湾的出口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台湾经济的增长率也在过去几年有所减缓,这可能与全球经济放缓和内部结构性问题有关。
其次,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台湾未来的发展趋势。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台湾也有一些潜在的机遇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首先是科技创新方面。
台湾在半导体、电子产品和通讯领域具有竞争力,并且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
台湾政府和企业应该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与国际科技公司的合作,以提高台湾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另外,台湾也可以发展其他高附加值的产业。
比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台湾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景点,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为台湾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台湾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虽然台湾在政治上面临一些挑战,但仍然有机会与其他国家建立互利合作关系。
例如,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可以推动台湾的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对某个市场的依赖性。
此外,加强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可以为台湾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台湾应该加强创业和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
创业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台湾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创业孵化器、减税政策和创新基金等支持措施来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创新企业。
此外,加强技术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举措。
最后,台湾还应该继续加强内部结构性改革。
台湾的经济结构在过去面临一些问题,如制造业占据了过大的比重,同质化竞争严重等。
台湾下层阶级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
随着 台湾地 区领 导人选 举 的来 临 , 富差 距 和 阶 级分 化 的议 题成 为 民进 党 贫 批 判 国民党 的政 治工 具 , 至 于把批 判 的矛 头指 向两 岸 关 系 。 民进党 以 台湾社 甚 会 中下 阶层 的利 益代 表者 自居 , 图通 过 刺激 台湾 社会 的 阶级 阶 层分 化 来 博 取 试
贫 富差 距和 阶级分 化 问题 的实 质 。
台 湾 下 层 阶级 的界 定
台湾 下层 阶级是 指在 经济 、 社会 和 政治 生 活 中处 在 社会 最 低层 的人 们 , 核 其 心 的标 志是经济 地位 的贫 困化 倾 向。 台湾下 层 阶级 在经 济 地位 上 处在 社会 的底
层, 当然 , 也进一步影 响 了他们参 与社 会生 活 与政治 生 活的态 度 、 式 和倾 向。虽 方
第 5期
世 界 经 济 与政 治 论 坛
F u O o l o o c & Po ic Or m fW r Ec n mis d lis t
No 5 .
2 1 年 9月 01
S p. 011 e 2
台 湾 下 层 阶 级 的社 会 经 济 状 况 分 析
张 文 生
摘 要 台湾下层 阶级是指在经济 、 社会 和政 治生活 中处在 社会 最低 层的人
然 台湾 下层 阶级 在经济地位 上是弱势 阶层 , 是他 们 与其他 阶层 一样 拥有 一人 一 但
厦 门大学台湾研 究院。通信作者及地址 : 张文 生, 福建 省厦 门大 学台湾研 究院; 邮编 :60 5; 3 10 E— ma : h wn y q .o 。本 文 获 “中央 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 u pa d y h i j n in @ q cr lo n S p o e b te F n a na R sac u d rh e t l nvrt s , 目编 号 :0 0 20 8 u dmetl eerhF n so eC nr i si ) 项 f t a U e ie 2 12 17 。
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最新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两岸经贸关系是关乎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在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两岸经贸关系进展良好。
应运而生的ECFA的签订,更是打通了两岸经济合作的脉络,开启了两岸全方位合作新时代。
,但与此同时,各类问题和障碍也有所暴露,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大陆、台湾、国际三管齐下,两岸经贸关系必将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关键词】两岸经贸关系;ECFA;政策;全方位合作“两岸”是指台湾海峡两边所对峙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效统治的“中国大陆”以及由台湾当局政府有效统治的“台澎金马”。
中国大陆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仍始终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和干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方针,努力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但由于李登辉、陈水扁当局长期对两岸经贸采取限制性政策,使两岸经贸关系一度呈现出单向、民间、极不平衡的发展格局。
台商来中国大陆投资主要以间接方式进行,即投资必须经第三地注册公司转投资于大陆,只有1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案可直接以台湾公司的名义投资,但是资金仍要经过第三地汇入中国大陆[1]。
由于台湾当局拒绝两岸直接通商,两岸贸易也只能经过第三地间接进行。
由于台湾当局严格禁止中国大陆的资金进入岛内从事任何投资活动,这就形成了单向性的不正常局面,同时也造成两岸贸易不平衡。
直至2008年,国民党在岛内重新获得执政权,开放和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成为民意主流和执政者的政策导向。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以两岸和平双赢取代民进党的“台独”对抗思维,两岸在“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倡议下,经贸关系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两岸经贸互动将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
从政策和法律两个层面,积极创造台商投资中国大陆的有利环境。
台湾经济概况
台湾经济概况台湾土地面积狭小,且天然资源不足,先天环境不利经济成长。
但回顾历史,台湾经济发展从1960年代的农业社会,1970年代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工业社会,吸引庞大外资与先进技术来台,带动台湾加工业及中小企业之蓬勃发展,创造出台湾经济奇迹,并将台湾加工产品推广至全球市场,因此享有「加工王国」之美誉。
而近二十年来以信息、电子产业为导向的高科技社会,随着全球在信息、电子科技带动的技术变革所产生的产业型态已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经济体制。
2003年台湾当局已投入新台币385亿元在园区的软硬件建设。
园区内共设立370家高科技公司,成功地将台湾推向信息产业全球第三、半导体产业全球第四的地位;并透过与跨国企业的智慧财产权的交叉授权和技术策略联盟,建立了台湾科技产业之雄厚实力。
值得一提之处为,台湾享有生产整合成功之优势,将生产流程详细切割,最后再将流程结合;各厂商在流程上具有竞争本质,却又时常互相协助,使得流程之间的交易成本得以在彼此协助之下降低,造成生产上之优势。
但时值今日,台湾经济发展表现并不出色。
2000至2007年不仅是整体经济衰退,以年平均统计数观之,经济成长率4.08%与失业率4.26%,致使平均每人国民所得(美元)年增率仅2.71%,而且于2005年为南韩超越,迄今已有2,000多美元之落差;况且整体经济还呈现外热内温之现象:对外贸易持续畅旺;对内需求则相对疲弱。
油料、燃气及电费价格调涨,2008年1-7月平均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高达4.18%,已创下过去15年的新高纪录,使得实质薪资负成长。
荣景繁华的高成长似乎已成为昔日黄花难以复寻,而泡沫经济的疑云,竟直笼罩台湾。
举凡当局的债台高筑、财政恶化、产业相继外移、金融体系坏帐比率偏高、失业人口骤升,及核四议题的喧嚷不休等,再再使得低迷的景气雪上加霜。
台湾是以进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占本地生产毛额相当高的比例,所以国际经济情势的变化对台湾就显得格外重要。
台湾发展现状2021经济
台湾发展现状2021经济2021年,台湾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将从经济增长、外贸、投资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台湾的经济增长在2021年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逐渐恢复。
根据数据显示,台湾的GDP增长率在2021年超过了2%,这显示出台湾经济逐渐走上了恢复的轨道。
此外,台湾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台湾在半导体和电子产业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成为全球重要的供应链中心。
这些举措为台湾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其次,台湾的外贸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虽然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但台湾的出口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台湾的出口额增长超过了10%,其中对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出口增长尤为明显。
这说明台湾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逐渐提升,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然而,台湾的外贸仍面临着一些风险,特别是来自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以及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
最后,台湾的投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台湾政府大力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简化了企业注册、审批等程序,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
此外,台湾也鼓励本土企业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资,提高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例如,台湾的创业创新项目不断涌现,为台湾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台湾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这对于以外贸为主的台湾经济来说,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
其次,台湾的产业结构仍然偏重于制造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台湾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综上所述,2021年台湾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推动经济增长、外贸拓展和投资激励等举措,台湾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同时,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台湾还需要加强经济多元化和创新发展,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台湾省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劳动力人口数量、就业人数、失业率分析
台湾省劳动力市场现状及劳动力人口数量、就业人数、失业率分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我国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判断坐标和设计改革方略的关键依据。
目前,几乎每个国家都在经历着人口老龄化的考验,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21世纪最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变革,它几乎波及到所有的经济社会领域:劳动力和金融市场,商品和服务需求(如住房、交通和社会保障),以及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
近20年来,中国的老年人口数正逐步攀升。
台湾省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配置效应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随着工业化完成,产业间的劳动力流动转移明显放缓,劳动配置效应明显减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劳动力转移几乎停滞,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稳定,劳动配置效应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微弱。
当然,这仅仅是单纯从劳动投入的数量方面实证的,劳动投入分为数量、质量和劳动者积极性三个方面,数量方面的劳动配置效应接近枯竭,质量和劳动者积极性方面的劳动投入和劳动配置仍有潜力可挖。
截至2018年,台湾省劳动力人口达1187.4万人,就业人口数量为1143.4万人。
其中,台湾省男性劳动人口数量为660.2万人,女性劳动力人口数量为527.2万人。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
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2018年台湾省失业人数为44万人,基本与2017年保持平衡。
对台交流工作形势分析材料
对台交流工作形势分析材料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挑战,对台交流工作也呈现出一定的形势。
下面,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台交流工作的形势进行分析。
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和和平发展的共识。
但是,台湾方面一些政治势力却试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加剧割台求独的倾向。
台湾当局的一系列挑衅行动,比如加强与外国建交、对两岸关系制裁,严重干扰和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也给两岸交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从经济角度来看,两岸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是两岸交流的重要方面。
然而,近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受到台湾当局的限制和阻挠,尤其是对于大陆投资台湾的限制政策,不仅让两岸交流受到了打击,也限制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另外,台湾经济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需要与大陆加强合作,提高自身竞争力。
因此,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是当前对台交流工作的重要任务。
再次,从文化角度来看,两岸文化交流是增进两岸民众感情的重要方式。
尽管两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但是民间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
然而,台湾当局对于两岸文化交流的限制和打压,使得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受到了困扰。
因此,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当前对台交流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结来说,对台交流工作面临着一些形势和挑战。
政治上,台湾当局试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
经济上,两岸经济合作受到了台湾当局的限制和阻挠,需要加强促进经济合作,提高台湾经济的竞争力。
文化上,两岸文化交流的限制和打压,需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加强合作和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台湾当前经济政策分析
30 0 ) 5 0 1
●o ●1 ‘‘> ●o =, ●‘ , ●<, ・0 ●o 0 ‘, ●o : ●‘, ● o ●o ’‘ ・、 ●‘ , ● , : :
近 年来 , 台湾 当 局 一 直 以提 升 竞 争 力 为 首 要 目标 , 济 施 政 也 展 现 “ 局 全 球 ” 强 烈 企 图 经 布 的 心 , 事于愿违 , 20 但 在 0 2年 I 全 球 竞 争 力 报 告 中 , 湾 排 名 由 l MD 台 8名 下 滑 至 第 2 4名 , 要 原 主 因是 经 济 表 现 不 佳 , 由去 年 的 2 9名 大 幅 跌 至 第 4 0名 。这 种 大 幅 度 的 滑 落 , 示 台 湾 在 提 升 竞 显 争 力 上 遇 到 了很 大 的 瓶 颈 , 其 是 经 济 呈 现 出 明 显 的衰 退 。究 其 原 因 , 以下 几 个 关 键 因 素 : 尤 有 一 是, 陈水 扁 主政 以 来 , 体 经 济 发 展 策 略 及 方 向 模 糊 不 清 。尤 其 进 入 2 世 纪 后 , 湾 当 局 经 济 总 1 台 掌 舵 能 力 远 不 如 过 去 , 种 经 济 方 案 多 流 于 浮 躁 不 实 的 口号 , 间 企 业 投 资 经 营 也 表 现 出 短期 各 民 行 为 , 此造 成 资 源 的误 用 及 滥 用 , 幅 削 弱 了经 济 发 展 的 能量 。 二 是 , 治 力 过 度介 入 经 济 事 由 大 政 务 。 民 间经 济 活力 的 发 挥 , 须 有 自由 开 放及 公 平 竞 争 的 大 环 境 , 是 , 必 但 台湾经 济 却 笼 罩 在 政 治 力 干 预 的阴 影 下 , 高 铁 B T 案 、 营 事 业 的经 营 管理 人 事 变 动 、 府 基 金 的 运 用 、 融 机 构 的 从 o 公 政 金 整 并 , 至 两 岸 三通 等 政 策议 题 , 处 都 受 到 政 治 力 的干 扰 或 介 入 , 单 纯 的经 济 问题 受 到 严 重 乃 处 使 扭 曲 , 仅 影 响到 企 业 的公 平 竞 争 , 时 也 使 外 商 投 资 却 步 。 三 是 , 岸 关 系 僵 持 , 高 了 台湾 不 同 两 升 经 济 的风 险 :两 岸 经 济 “ 则 两 利 , 合 分则 两 害 ” 是 非 常 浅 显 的道 理 , 是 岛 内外 政 经 专 家 的 主 流 , 也 看 法 。但 是 由于 陈 水 扁执 政 以来 , 固坚 持 台独 路 线 , 岸 关 系 始终 处 于 僵 持 状 态 . 幅 升 高 了 顽 两 大 台 湾 经 济 的 风 险 因 素 , 外 商 视 为 投 资 风 险第 二 高 的地 区 , 被 比政 治 动 荡 不 安 的 印 尼 菲 律 宾 的 风 险 还 要 高 。 四是 , 融 财 政 问题 严 重 。近 年来 , 金 台湾 金 融 体 质 恶 化 , 融 机 构 坏 帐 比 率偏 高 , 金 已 成 为经 济发 展 的恶 性 肿 瘤 , 政 赤 字 大 , 务 负 担 重 , 响 到 政 府 功 能 的 正 常 运 作 , 台 湾 竞 争 财 债 影 是 力下降的又一重要原 因。 面 对 台 湾 竞 争 力 急 速 下 滑 的态 势 , 台湾 民众 无 不 为 之 焦 急 。陈 水 扁 执 政 当局 为 了稳 定 岛 内 政 局 , 为改 变 政 府 无 能 的形 象 , 年 以来 , 推 出 一 连 串 的 经 济 改 革 措 施 , 在 大 陆 投 资 政 策 也 今 就 并 上 , 出 了用 “ 提 积极 开 放 , 效 管 理 ” 代 “ 急 用 忍 ” 有 取 戒 。但 由 于 扁 当 局 缺 少 公 信 力 , 只说 不 做 , 或 说得多 , 做得 少 , 然 使 台 湾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呈 现 原 地 踏 步 状 态 。 仍 台 湾 的经 济 出 路 何 在 ? 下 面 就 台 当局 近 期 为 “ 经 济 ” 出 的各 项 经 济 改 革 政 策 作 一 分 析 。 拼 推 关 于传 统 产 业 扩 大 五 年 免 税 4月 1 4日, “ 政 院 ” 过 促 进 产 业 升 级 条 例 修 正 草 案 , 自2 0 台 行 通 溯 0 2年 1月 至 20 0 3年底 , 为 期 两 年 对 新 创 或 扩 厂 的 制 造 业 与 技 术 服 务 业 , 供 五 年 免 征 营 业 所 得 税 优 惠 , 五 年 免 税 在 一 提 使 定 期 限 内不 再 专 属 于 高 科 技 产 业 , 统 产 业 也 将 深 受 其 惠 。 检 视 台 当 局 五 年 免 税 的政 策 目的 , 传 旨在 鼓 励 投 资 , 激 景 气 。 但 免 税 到 底 能增 加 多 少 投 资 , 在 台 湾 也 是 一 个 有 争 议 的 问题 。赞 刺 这 成 免 税 者 认 为 , 税 可 增 加 有效 需 求 , 而 促 进 成 长 , 后 创 造 更 多 税 收 , 而刺 激 景 气 。 但 一 免 进 然 从 般研究认为 , 租税 因素在整个投 资环境 的影响 力有 限 , 只靠 免税 而不去 务实地 全 面改善投 资环 境 , 企 业 竞 争 力 是 无 法 持 久提 升 的 , 能 反 而 养 成 依 赖 心 理 , 碍 产 业 升 级 。 况 且 , 免 税 收 则 可 阻 减 只对 部分 厂商在 投资决策 的边 际上产生效果 , 使全 体产业享 受减税优 惠 , 无疑 会造成 庞大 却 这 的 税 收 损 失 , 对 财 政 吃 紧 的陈 水 扁 当局 来 说 , 然 并 没 有 把 钱用 在 刀 刃 上 , 这 显 也不 合 成 本 效 益 评 估 准则 , 如 有 专 家 所 指 出 的 , 不 如 不 要 减 免 税 , 这 项 减 税 收 入 用 来 推 动 公 共 建 设 投 资 , 正 还 将 这 对 改 善 目前 的经 济 投 资 环 境 会 更 好 。 再 者 , 收 减 免 都 是 有 一 定 适 用 对 象 的 , 果所 有 的 产 业都 纳 入 , 形 同全 面 免 除 营业 所 得 税 20 0 2年第 2期
台湾经济发展状况
在发展策略上先发展农业及劳动密集型工
业,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先发展 进口替代工业,然后发展出口导向工业, 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并有效地 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契机。
近十多年来,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已具一定规模,互
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 的腹地。台湾每年从两岸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保证了 其贸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岛的投资能力。大 批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大陆,缓解了其在本岛发展
背景:自8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 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 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措施:台湾当局于1986中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 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 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 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 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 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
(3) “美援”即将停止,建设资金不足。在五十年代, “美
援”对台湾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美援”进口占进口总 额的35%以上,“美援”固定资本投资占固定资本总投资的30 %以上,而且大部分外贸逆差是出“美援”弥补的。
(4) 技术水平低,发展重工业有不少困难。1961年熟练
工人只占生产工人的46.4%,还不到一半;受中等以上 教育的制造业从业人员也不到四分之一;大多数工业企 业生产设备简单,难以发展重工业。
台湾经济发展状况
主要内容
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
台湾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目前台湾经济存在的问题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了很大的改善。
两地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投资合作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两岸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现状1.贸易往来逐年增加中国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岸贸易总额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台湾地区外贸中的第一位。
据统计,2019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了3388.7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其中,大陆对台出口1892.1亿美元,同比增长9.1%;自台进口1496.6亿美元,同比下降0.9%。
2.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已经成为两岸经济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截至2019年底,台资企业在大陆建立的项目投资额已经超过1600亿美元。
同时,大陆企业对台投资也逐年增加。
2019年前11个月,大陆对台投资共计155.4亿美元,同比增长6.9%。
3.两岸服务业合作不断增强服务业合作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两地在金融、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也正在不断深入。
截至2019年底,共有1849家台资金融企业在大陆注册经营,从业人员达到了5.5万人。
另外,大陆旅游市场对台湾地区游客也持续开放,在2019年共接待台湾地区游客约500万人次。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1.投资合作仍有巨大的潜力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不断缓和,大陆对台湾地区投资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大陆对台湾地区的投资将成为缓解压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台湾地区也将逐步开放大陆市场,吸引更多大陆企业来台湾投资。
2.创新技术合作潜力巨大创新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大陆和台湾地区在这方面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未来两岸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合作仍有巨大的潜力。
特别是随着大陆科技企业的发展,可以为台湾地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台湾地区企业也可以借助大陆市场的机遇推出更多优质产品。
中国台湾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中国台湾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自两岸关系改善以来,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合作也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台湾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
一、机遇1.市场机遇自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以来,两岸企业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在全球贸易形势低迷的情况下,依托华侨资源和台湾的产业储备,两岸经济合作有望成为中国大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这其中台湾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光电等产业,以及载人工具制造、制药等产业尤为突出。
2.人才机遇台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服务业经济体,拥有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继续扩大两岸人才交流可促进两岸发展,加速互利共赢。
此外,台湾的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两岸人才合作还可以推动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3.科技机遇台湾的科技发展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拥有着全球领先水平的半导体、光电器件等产业。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科技的崛起,台湾的科技储备将成为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引擎。
二、挑战1.政治挑战当前两岸关系仍然面临着复杂敏感的形势,其中涉及台湾的政治问题成为制约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障碍。
尤其是民进党上台以来,针对两岸关系的一系列行动不仅给两岸民间交流造成了阻碍,也对两岸经济合作构成了严重影响。
而台湾方面对将来两岸关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为两岸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变数。
2.市场挑战虽然两岸经济合作在产业分工方面已经巩固和发展,但是两岸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制约。
比如,受台湾与欧美等地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的限制,台湾的农业、食品、渔业等领域的产品不能直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及中国大陆的文化、创意、服务业等领域在台湾市场仍面临着一定的限制。
3.新技术挑战在新一代技术的发展下,两岸竞争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加剧,如5G、AI领域等,台湾的技术储备是否能够跟上潮流,是影响两岸科技合作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经济教案
本文将深入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台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是东亚经济体中的一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经历了一个经济奇迹,实现了从一个落后农业社会到一个现代、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的转变。
这个转变一方面得益于台湾政府推动的从农业到工业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台湾企业家们的创新和才华。
一、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台湾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制造业约占台湾经济总产值的40%左右。
台湾的制造业非常多元化,以电子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是台湾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还拥有发达的光电子、电脑、通讯器材、半导体、化学及光学玻璃等产业。
这些产业一方面为台湾创造了很高的GDP,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其中,半导体行业是台湾制造业的“龙头”产业,也是台湾在全球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4年,台湾共发表半导体技术专利1.4万项,占全球总数的约15.3%。
另一方面,服务业在台湾也非常发达。
服务业约占GDP的55%左右,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客运服务业是台湾服务业的主要部门。
二、台湾的经济转型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台湾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便是低成本制造业的竞争。
随着东盟国家、中国大陆等地低成本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台湾的低成本制造业将越来越受到冲击。
面对这样的挑战,台湾开始进行产业转型,重视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
2008年,台湾推出了“五大创新”计划,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计划包括:智能电子产业、光电子科技产业、绿色能源产业、生物科技产业和智慧型城市产业。
其中,智能电子产业是台湾推动的一个重点产业。
在这个领域,台湾将继续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新一代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物联网设备等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另一方面,台湾还将发展新能源和节能产业。
这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2024年,台湾的绿色能源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新台币。
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
近几年台湾经济分析经管 1202 2012106020219一、前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经济的整体运行也影响着中国这个整体的经济发展态势,因此,台湾经济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危机等原因,世界经济波动很大,台湾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
了解台湾近几年来的贸易水平、消费和投资状况,对全面把握台湾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台湾贸易消费投资就业通货膨胀二、台湾贸易状况据台湾关税总局统计,2015年1-9月,台湾货物进出口额为372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13.0%。
其中,出口2000.4亿美元,下降9.6%;进口1729.2亿美元,下降16.6%。
贸易顺差271.2亿美元,增长94.6%。
分国别(地区)看,1-9月台湾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占台湾出口总额的25.4%、12.5%、12.5%和6.4%,美国增长0.9%,其余国家下降12.2%、9.3%和1.9%;自中国大陆、日本、美国和韩国的进口额分别占台湾进口总额的18.9%、16.8%、11.2%和5.7%,下降8.6%、7.6%、4.7%和12.0%。
主要顺差来源地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顺差额239.6亿美元和181.1亿美元,下降9.4%和18.1%。
贸易逆差主要来自日本和沙特阿拉伯,逆差额164.1亿美元和45.7亿美元,下降11.6%和50.5%。
分商品看,台湾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机电产品,1-9月出口999.6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50.0%,下降5.1%。
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出口797.0亿美元,下降5.0%;机械设备出口202.6亿美元,下降5.5%。
贱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位列第二至第四位,1-9月出口190.8亿美元、157.7亿美元和134.5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9.5%、7.9%和6.7%,下降11.0%、12.6%和9.1%。
台湾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矿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为主,1-9月进口600.3亿美元、318.9亿美元、194.4亿美元和141.9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的34.7%、18.4%、11.2%和8.2%,下降5.4%、41.2%、15.2%和17.2%。
6034 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比较分析
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比较分析前言台湾和大陆地域相近、语言相同、文化相近,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历程。
本文旨在对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并分析两地的经验与教训。
台湾和大陆的经济发展概况台湾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进程,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工业地区之一。
2019年,台湾GDP总量已达5550亿美元,是全球第22位的经济体。
在全球市场上,台湾最有名的产品包括半导体、电子元件和计算机零部件等,全球市场占有率很高。
大陆大陆的经济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经济增长速度惊人。
2019年,中国GDP总量达到了1449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大陆当今最成功的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科技等。
两地经济发展的比较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方面,大陆的铁路、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非常完善,而台湾的公路和轨道交通系数相对较少,发展遇到较大瓶颈。
人才储备台湾的教育体制优秀,人才储备充足。
但随着大陆教育体制不断改进和扩张,大陆的人力资源储备已经不断发展,逐渐与台湾具有相同的竞争力。
成本和收益大陆的低工资和低劳动力成本,让制造业在这里获得了很高的收益,而高科技企业和服务业等,更受台湾的青睐。
另外,台湾的劳动力成本相对大陆较高,导致台湾制造业离岸生产到大陆。
台湾和大陆的经验与教训台湾台湾的成功经验是高度重视教育和创新,以及快速适应市场需求,以保持竞争力。
但也存在着技术和市场的“自我不断裂”问题,台湾的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大陆大陆的成功经验是注重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和吸收世界各地的技术与经验,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出口。
但也存在着环保问题和“南强北弱”问题,大规模投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得大陆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
结论台湾和大陆的经济发展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需要互相借鉴和交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只有通过创新、合作和发展多样化的市场,我们才能够共同发展和繁荣。
观点分享个人认为台湾和大陆应该加强经济互补,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台湾当前经济及金融形势分析
19% , .1 固定 资本 形成衰退 1 .% , 8 2 民间投资衰退 高达 到 2 .%, 出与输 入分别 减少 1 . % 67 输 72
和 2 .% , 业率 高 达 5 以 上 , 济 情 况 严 重 的 程 度 是 过 去 5 来 所 不 曾 有 的 。 去 年 8月 , 34 失 % 经 0年 台 湾 当局 召开 经 发 会 , 一 片底 迷 气 氛 中 , 聚 拼 经 济 的共 识 , 望 能 为开 创经 济 的新 局 面 而 铺 路 。 在 凝 期 经 发 会 以后 , 个 经 济 形 势虽 然 没 有 太 大 的 改 善 , 资 与 进 出 口仍 然 呈 现 负增 长 , 是 依 据 台“ 整 投 但 财 政部” 7月份 进 出 口情 况 看 , 已较 去 年 同期 约 呈 1% 的两 位 数 增 长 , 济好 转似 乎 有 了 一 点 曙 光 。 5 经 岛 内主要 研 究 机 构 为 此 纷 纷 上 修 经 济 成 长 预 估 值 , 是 寄 希 望 下 半 年 的经 济 能 够有 个 好 的 表 现 。 也
维普资讯
信息 窗 2 0 0 2年 第 3期
★ 斗 凶
斗台 斗 斗 斗 斗毫 升 斗宰 斗 斗辜斗e 斗 斗 斗
斗e 斗 斗 斗乓 * 斗 十 斗 斗 牛 膏 寸 辜
旁.净 + ( _ ( 疗 。 ) K 》
净 +旁 . ( (
8月 以 来 , 湾 鸟 内各 研 究 机 构 纷 纷 训 高 今 年 台湾 经 济成 长率 的 预 测 值 , 湾经 济 研 究 院 将 台 台
全年经济成长率调 至 3O % , . 9 上调 了 0 2 % ; .1 中华 经济研 究院 已第 二次调高预测值 为 2 9 , .% 比 二季度预测上修 了 0 2 %; .5 中研 院 经济所预估 比较乐观 , 预测值 上修为 3 2 %。台“ . 4 行政 院 主计 处” 在本季 召开 的国 民所 得统计 评 审委 员会上 , 也分析认为 , 由于今年制造业 景气 回升 , 贸和 劳 外 务输出成 长成为支撑 经济 的力 量 , 济成 长预估 可达 3 1 %, 经 .4 预估 值上修 了 0 5 %。经 济 成 长 .9 率向上调整 , 原本值 得 岛内民众 欣 慰 , 明台 湾经济有好 转迹 象 , 说 然而 , 这些亮丽 的数字 刚 一 出
台湾经济gdp2篇
台湾经济gdp第一篇:台湾经济GDP是指台湾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重要指标。
台湾经济GDP的增长对于台湾的发展和民众的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主要介绍台湾经济GDP的现状、增长趋势以及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台湾经济GDP的现状。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台湾经济GDP达到了约6300亿美元。
而且,在过去几年,台湾经济GDP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台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且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此外,台湾还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对台湾经济GDP的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台湾经济GDP的增长趋势。
从长期来看,台湾经济GDP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GDP增速明显加快,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台湾经济GDP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和内需的提升。
而且,在信息技术和电子产业的带动下,台湾的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台湾经济GDP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首先,台湾经济GDP的增长为台湾提供了丰富的经济资源,可以用于改善社会福利和民生水平。
其次,台湾经济GDP的增长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此外,台湾经济GDP的增长也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了台湾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
然而,台湾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短缺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和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综上所述,台湾经济GDP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台湾经济GDP的增长不仅对于台湾的发展和民众的福利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台湾也需要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台湾经济GDP是评估台湾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民进党执政后的台湾经济态势分析
民进党执政后的台湾经济态势分析
林长华
【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民进党上台四年来,台湾经济从中速发展逆转为负增长和低速增长,处于衰退和低迷之中.其原因主要在于:内部政局和社会动荡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台湾当局以"台独"意识形态处理海峡两岸关系,使两岸关系僵局无法缓解,外资对台投资大量减少;近两年国际经济不景气,使台湾出口贸易受阻,只依赖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出口增长来维持其经济正增长的局面.前两个因素如果不解决好,台湾经济要恢复到过去的中速增长是困难的.
【总页数】6页(P67-72)
【作者】林长华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8
【相关文献】
1.台湾选前态势分析——民进党 [J], 刘传标
2.民进党执政初期的台湾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J], 毛伟;吴楠筝
3.民进党执政初期的台湾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J], 毛伟;吴楠筝
4.台湾青年政策的发展变化——基于国民党与民进党执政时期的比较 [J], 黄伟伟
5.台湾青年政策的发展变化
——基于国民党与民进党执政时期的比较 [J], 黄伟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截至2005年底,台湾对大陆投资金额已累计400多亿美元,而大陆在 台湾投资却基本上仍然是一片空白 • 在两岸贸易方面,台湾当局实行了一套“管进不管出”的政策,即严 管自大陆进口商品,放开对大陆出口商品,致使大陆在两岸贸易中始 终处于逆差地位,而且逆差金额呈快速上升扩大之势。 • 被台湾当局拒之门外的大陆商品实际上都是大陆主要出口商品,其中 还包括台湾消费者喜爱的家用电器、化妆品、服装,以及粮食、蔬菜、 水果等农产品
• 据介绍,自2009年6月30日台湾当局开放陆资赴台投资以来,累计核准 投资件数342件,核准投(增)资金额为5.03634亿美元。 • 此外,台当局2012年核准台商对大陆投资件数为454件,比上年减少 21.04%;核准投(增)资金额逾10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6.61 %。
• 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当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去年12月,台湾外销订 单金额为393.9亿美元,比上年同月增加30.9亿美元,为历年单月次 高;台湾2012年全年外销订单金额达4410.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二)经济发展历程 • 台湾于1960年代进行经济、产业等改革,使战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1970和1980年代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缔造举世称羡的台湾奇迹; 于90年代跻身发达国家之列;目前无论人均所得或人类发展指数均与 世界先进国家齐平,属极高度开发国家。台湾拥有蓬勃的制造产业及 尖端科技,在半导体、光电、资讯科技、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 执牛耳。贸易方面以高科技产业赚取外汇,现阶段的经济主要朝向纳 米科技、生物科技、光电及观光服务业发展。
• 台湾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 一、得益于国际经济的总体回升,岛内宏观经济指标总体 向好。 • 2014年台湾经济走出低谷,岛内投资、消费与出口同时 出现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好转,呈现温和增长态 势。第三季度台湾GDP增长3.63%,全年预计可达3.43%,比 年初预估的2.59%增加了0.84个百分点,也大大高于20112013年平均经济增长率2.57%。在亚洲“四小龙”中仅次于 韩国的3.7%,高于新加坡的3%和香港的3%。全年GDP总额可 达159718亿新台币(约5268亿美元),人均GDP为68.27万新 台币(约22518美元)。物价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全年预测 CPI涨幅为1.18%。2014年台湾外需增长强劲,成为经济增 长的最大推动力,1-11月进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和3.3%, 高于去年同期的-0.2%和1.4%,净出口大幅增长了5.5%。内 需方面,民间消费增长2.76%,高于去年的2.23%。“政府 消费增长”则由去年的-1.15%大幅增加到3.16%,成为内需 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同时,2014年岛内整体投资 表现不如人意,固定资本形成全年仅增长2.69%,相当于 2013年的一半,成为经济增长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民间 投资增幅也低于去年,新增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半导体电子 产业,凸显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 三 岛内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冷热不均。首先,岛内吸收外资金额略微 增加。2014年1-11月台湾“投审会”共核准侨外投资(不含大陆)件数 3223件,较上年同期增加12.61%;投资金额44.33亿美元,同比仅增 加4.49%。前五大外资来源地分别是英属加勒比海地区(金额13.12亿 美元,占比29.59%,下同)、香港(4.95亿美元,11.17%)、日本(4.62 亿美元,10.43%)、荷兰(4.49亿美元,10.12%)及萨摩亚(4.26亿美元, 9.61%),合计约占侨外投资总额的66.92%。侨外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 金融及保险业(25.78%)、批发及零售业(14.53%)、不动产业(10.34%)、 电子零组件制造业(6.86%)及化学材料制造业(5.55%)。其次,台湾在 对外投资方面则有较大幅增长。2014年1-11月台湾核准对外投资(不含 大陆)447件,较上年同期增加31.86%;投资金额68.25亿美元,较上 年同期增加61.33%,投资金额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年内进行了几件大 宗投资案件,包括9月份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20亿美金 投资英属维尔京群岛TSMC GLOBAL LTD。公司。台湾对外投资前五 位地区分别是英属加勒比海地区(29.27亿美元,42.88%)、日本(6.76 亿美元,9.91%)、英国(6.51亿美元,9.54%)、越南(5.93亿美元, 8.69%)及香港(4.14亿美元,6.06%),合计约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 77.08%。投资项目主要是服务业,其中金融及保险业(50.41%)、批发 及零售业(11.93%)、不动产业(11.17%)三个行业合计约占台湾对外投 资总额的73.51%。另外,据上述统计资料测算,2014年1-11月台湾 对外资金净流出23.92亿美元,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净流出, 2012年净流出25.4亿美元,2013年全年净流出2.99亿美元,反映出岛 内目前的产业困境,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实体经济中缺乏投资机 会使得资金外流加剧,也是目前岛内以股市、楼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 膨胀的重要原因。再者,由于岛内市场空间狭小,台湾服务业急于寻 找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对外投资的主力,受制于两岸服贸协议没能及
• 台湾当局出于“泛政治化”的思维,至今仍坚持不开放大陆企业赴台 投资,也不允许大陆人士去台湾从事经济贸易活动(包括禁止赴台进 行招商活动) • 2004年6月,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又制定了大陆赴台投资的“四不” 原则,即大陆企业投资台湾岛内上市、上柜公司,其持股比例不得超 过50%;不允许大陆资金在公开市场收购岛内上市、上柜公司的股权; 为防止岛内关键技术和高科技人才流失,不允许大陆企业在台湾设立 研发机构;对大陆企业赴台湾投资农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矿业 和教育服务业等领域,其投资范围不得超出“侨、外”在台湾的投资 范围。
台湾经济分析
近年台湾与大陆GDP对比
• 近年台湾与大陆GDP对比表格:
柱状图直观比较:
(一)人均GDP • 根据中华民国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显示,台湾人均国民生产毛额,在 1961年是153美元,2011年已成长至超过20000美元。如以购买力 平价计算,则已超过三万美元多年,与世界主要先进国家相当。 • 目前台湾人均GDP:(2012国际汇率)20364美元/(2012购买力平 价/国际货币基金资料) 38486美元
• 原料型产品是台湾自大陆进口主要商品
• 中国大陆是台湾机电产品的最大来源地,占其机电产品进口份额的27.4%,高 出第二位的日本7.5个百分点。中国大陆同时是台湾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 的首要进口来源地,分别占其进口份额的39.6%和55.1%,占比分别比第二位 高出31.4和42.2个百分点,中国大陆这些产品的竞争者主要来自越南和日本 等国家。
• 台湾经济存在的问题 • 1.中小企业
• 二 外贸增长好于预期,电子产品仍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 2014年台湾进出口比上年有所增长,1-11月台湾出口值2882亿美元, 同比增长3.3%;进口2530亿美元,增幅3.0%,贸易顺差达352亿美 元,已超过2013年全年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5%。台湾对外贸易形 势的改善一方面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回暖,增加了外部需求;另一方面 也得益于美元走强带来的新台币贬值(全年贬值5.84%),使得部分外 贸产业竞争力提高。另外,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1-11月台湾出口前 五大商品分别是电子产品(金额占比31.8%,下同)、基本金属及其制 品(9.2%)、塑橡胶及其制品(7.7%)、化学品(6.9%)以及矿产品(6.7)。 出口商品中电子产品较上年同期增13.8%,是所有出口商品中增幅最 大的,基本金属及其制品、机械、交通运输设备亦稳定成长,而矿产 品、光学器材及信息与通信产品则相对疲弱。其中电子产品出口金额 达915.63亿美元,目前在美国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上升到第4位, 领先日韩,仍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进口方面,资本设备较上年同期 增长6.7%,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和精密仪器增幅最大;消费品进口同比 增长10%,主要是小客车、手机及食品进口增长较大。从进出口国家 和地区看,累计1至11月对主要市场出口均较上年同期增加,其中对 美国增6.4%、对欧洲增4.4%、对日本增4.2%、对中国大陆与香港增 3.7%、对东盟六国增2.0%。自主要国家(地区)进口较上年同期也多有 增加,其中自中国大陆与香港进口增13.4%、自美国增8.8%、自欧洲 增4.9%、自东盟六国增4.4%,仅自日本减2.4%。整体看,外贸的增 长主要得益于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增长,新兴经济体贡献不大;大陆仍 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但由于两岸贸易中加工贸易比例较高, 受大陆外贸增速放缓影响,两岸贸易增幅不大。
• 台湾当局对大陆输台商品实施的禁止进口和限制进口等专管措施,严 重破坏了两岸贸易互通有无的自然性。这些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 了台湾市场和部分岛内企业的利益,但是对于台湾长远和整体经济的 发展却是极其不利的,不利于岛内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严重损 害了岛内民众的消费权利。 • 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21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部门所辖“投审 会”2012年核准陆资赴台投资件数为138件,比上年增加35.29%;投 (增)资金额共计3.2806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50.11%。 • 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表示,去年陆资赴台投资重大案件主要包括中国 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在台开设分行等。
华硕(ASUS) -全球最大 的个人电脑主板制造商
HTC-全球最大的智能 手机代工
宏碁-现为世界第二 大电脑品牌
• 台商在大陆投资产业结构
• 台商在大陆透支区域分布
• 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贸易往来对象
• 随着两岸贸易的不断发展,两岸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加。台 湾对祖国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从70年代末的0.25%上升到90年代后期的 10%左右,2013年上升至16.4%。其中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市场依存度 更高些,从70年代末的0.13%上升到90年代中期以后的16%以上,2001 年达到19.6%,2013年达到32%。从祖国大陆进口呈持续上升趋势, 2001年超过5%(5.5%),2002年超过6%,2013年达到20%(2013年仅次于 日本,有报道称2014年以超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