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初中教育
(精品)上海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会考)知识点整理417
朝东
下半夜
潮
24~12
朔望月:29.53 日 凸月 蛾眉月
残月:下蛾眉月 下弦月 D
9.潮汐:日月一直线。特点:清洁节能、无限制
10.太空强资源: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氦—3);环境资源
特点: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
11.二分二至(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黄赤交角:公转轨道面和赤道平面夹角:23°26′
过境前:温暖、气压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等 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时间:秋冬季节(我国多冷锋,绝大部分地区受影响,尤其北方)。 ②暖锋: (1)定义:暖空气向冷空气方向移动的锋。 (2)天气情况: 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云层增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3)时间及地点:春秋季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黄河流域(我国少暖锋)。 ③准静止锋: 定义: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呈准静止状态的锋。 天气情况:阴雨连绵、闷热潮湿——重要天气现象:梅雨。 梅雨之后随之进入炎热的伏旱季节——骄阳高挂。 时间:每年 6 月中旬到 7 月上旬。 28.全球变暖(毁林、燃烧化石燃料)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岛屿和低地。 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及沿海生态系统的变化; 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迫使世界各国改变农牧业结构: 防范: ①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 ③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 29.城市热岛和雨岛 措施: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 30.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冰川是淡水的主体。 3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气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 径流等环节 32.河水更新周期约为 16 天 33.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 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是最重要的一种水循环运动 34.意义:通过水循环,海洋不断向陆地输送淡水,补充和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从而使 水成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35.补给形式:降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等。 河流洪水期多在夏秋,枯水期多在春冬 36.
上海市初中地理复习 会考 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点整理
主题1 地理景观知识结构:主题2 地图知识结构:学习内容: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如: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400千米可以写成1/20000000 (数字式比列尺)或者(线段式比例尺)2.一般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3.怎样判断东/西经、南/北纬(经线—“领带”“竖着的”,纬线—“皮带”“横着的”)4.东/西半球划分(20°W 往东---160° E 为东半球),20°W 、160°E 为界线。
5.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北半球),赤道作为界线。
北半球南半球主题3 国家概述知识结构:主题4 国家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
按照海陆位置划分日本为岛国,印度为沿海国。
(海陆位置分为沿海国、内陆国、岛国)按照亚洲分区划分日本属于东亚国家,印度属于南亚国家。
2.运用板块构造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多火山、地震、温泉。
)3.日本陆地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人首都:东京印度陆地面积:298万平方千米人口:13.4亿人首都:新德里1.非洲有50多个独立国家,是世界各大洲中拥有国家最多的大洲。
北部非洲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多为黑人。
2.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也是埃及的母亲河(农业、城市、人口等全部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判断河流的流向:主要靠判断地势高低。
(水往低处流)3.苏伊士运河被称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大大缩短从亚洲到欧洲的航程。
运河税收也是埃及重要的外汇来源。
4.埃及陆地面积:100.1万平方千米人口:9755万人首都:开罗埃及被称为金字塔之国。
1.欧洲面积在七大洲中仅比大洋洲大。
拥有40多个国家,多数欧洲国家经济比较发达。
按照欧洲分区划分德国属于中欧、俄罗斯属于东欧。
2.易北河、莱茵河、多瑙河流经德国,各河流之间又有运河相通,内河运输网四通八达。
初中地理会考六下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请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描述亚洲在世界上的位置。
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主要位于赤道和80°N之间,赤道穿过其南部,北极圈穿过其北部。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部和欧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2.描述亚洲的地形特征。
(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有何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描述亚洲的河流特征和影响因素。
受地势影响,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描述亚洲的气候三大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九种气候(无热带草原和温带海洋性气候)(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季风气候显著5.亚洲的世界之最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的山脉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海拔-400米多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为内陆咸水湖泊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有10000多个岛屿组成亚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1.描述日本的位置。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主要位于23.5°N到45°N之间,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西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等相望。
2.领土范围: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3.地形:南北狭长,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火山地震。
4.河流:短小而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初中地理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初中地理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在初中地理六年级下册中,同学们将学习一些关于地球的基本知识、气候和天气、人口与城市等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了解这些知识点。
1. 地球的基本形状和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是一个类似于椭球的球体。
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部分构成。
内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由熔融的金属组成,地幔由固态岩石组成,地壳则是我们生活的地表。
2. 大洲和海洋地球表面被广阔的大洋和分布不均的大陆所覆盖。
大陆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则是五大洋。
3. 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而天气则是指一个地区在短时间内的气候状况。
气候受地理位置、地形、海洋和大气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多为热带雨林气候,而高纬度地区气候多为寒带气候。
4.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分为淡水和咸水两种。
淡水主要存在于地下水和湖泊、河流等淡水体中,是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咸水则主要存在于海洋中,占据了地球水资源的绝大部分。
5.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人数。
人口众多的地区通常会形成城市。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和交通等特征。
人口过多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以上就是初中地理六年级下册的一些知识点。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探索地球的奥秘,并且为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学习地理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以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对初中地理六年级下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重点资料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重点资料1. 大地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 大地的形状:地球是近乎球形的,但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作用,使得赤道部分稍微扁平。
-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天分为24小时。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约365.25天。
2. 中国地形- 中国地形特征:中国地形由西北高,东南低的横断山脉决定,分布有高原、平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
- 中国地势特点:由西北向东南递降,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势格局。
3. 气候与气象-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及地物等。
- 气象:气象是指短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降水等要素。
4.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交通等因素。
- 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受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影响。
5.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自然资源支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交通运输与通信技术-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发展影响着地理空间的结构和格局。
- 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便利,对地理空间的联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重点资料,希望对复习有所帮助。
如有不对或有其他问题,请告知。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下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气候和自然环境- 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 天气预报和气象观测- 气温、降雨量和风向的测量方法自然资源与环保- 能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农业与农村- 农作物的种植与农牧业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发展问题- 农民的生活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交通与通信发展城市与交通- 城市的特点、功能及规划- 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发展- 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交通规则和道路安全的重要性区域分布与贸易- 中国的地理分区及各区域的特点- 重要港口和边境口岸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对外贸易和区域合作的意义- 跨国公司及其国际贸易的影响跨越区域的沟通与联系-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使用- 地理知识与旅游、航海、航空等的关系- 不同交通工具对区域发展和联系的作用- 通过交通工具了解地球的变化和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 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灾害应急和救援的重要性- 增强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知识的拓展- 地球和宇宙的知识-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 地理考察和地理实验的重要性- 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应用以上是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内容涵盖了气候和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环保、农业与农村、城市与交通、区域分布与贸易、跨越区域的沟通与联系、灾害与防灾减灾以及知识的拓展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球的特点,提升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上海六年级下地理复习资料
上海六年级下地理复习资料上海六年级下地理复习资料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在上海六年级下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内容,包括地球的构造、气候与气象、水资源、人口与城市等。
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地球的构造是地理学的基础,它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表面的特征。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分为陆地和海洋。
陆地上有山脉、高原、平原等地貌,海洋中有海底山脊、海沟等地形。
地球表面的特征还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使得地球有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有四季变化。
气候与气象是地理中的重要内容,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因素。
气象则是研究短期天气变化的科学,通过气象观测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
在上海,我们常常遇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的变化对农业、交通、旅游等产生重要影响,我们需要根据气象预报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我们学习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特点,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和利用。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
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也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之一。
我们学习了人口的分布规律,包括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疏区,以及城市化进程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合理规划城市,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上海六年级下地理课程涵盖了地球的构造、气候与气象、水资源、人口与城市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复习,我们对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对我们周围环境的认识。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2.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3.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和研究方法4.视图和地图的基本知识二、地球的自然环境1.天文地理环境2.大气地理环境3.水文地理环境4.陆地地理环境5.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与人口地理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3.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4.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四、经济与资源1.国民经济与地理环境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经济3.农业与农业地理4.交通与交通地理5.资源与能源地理五、地理与区域发展1.地理与区域规划2.区域可持续型发展问题及对策3.地理与国土安全4.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以这些知识点为基础,以下是各个知识点的详细内容: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主要包括地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代表性地理学家及其贡献等方面的内容。
2.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内部的层次结构、地壳构造和地壳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3.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和研究方法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和研究方法:包括地理学的目的和任务、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学科交叉等方面的内容。
4.视图和地图的基本知识视图和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视图的构图和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地球的自然环境1.天文地理环境天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球的运动、季节变化和日照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2.大气地理环境大气地理环境:包括大气的组成、大气的运动和气候类型等方面的内容。
3.水文地理环境水文地理环境:包括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和中国的主要江河湖泊等方面的内容。
4.陆地地理环境陆地地理环境:包括陆地形态、地貌和土壤等方面的内容。
5.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包括资源的分类、资源的分布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与人口地理人口与人口地理:主要包括人口的组成和分布、人口增长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上海乡土地理
上海市乡土地理上海的位置: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
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0.06%。
上海市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100千米。
市中心面积:289.44,郊区:3655.16,郊县:1185.49(单位:平方千米)上海的四至:最北端:崇明,最南端:金山,最东端:鸡骨礁,最西端:青浦上海市2013年户籍人口:1425.14万人,外来人口:990.01万人上海的地势:坦荡地平,地势最高点:大金山岛(103.4米)地势最低点:淀山湖上海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全年无霜期237天,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63%).上海的河流:黄浦江是上海最大的河流,其上游发源于浙江的龙王山(海拔:1587.4千米),在上海境内长113.4千米,其中干流长82.5千米,在外滩汇合成吴淞江注入长江,江面平均宽度400米,吴淞口宽约800米。
与江河有关的路名列举:乔家路、陆家浜路、肇嘉浜路、人民路、中华路上海市市标:以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
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专题一:从滨海到大都市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市面积:618平方千米。
1958年上海市的面积扩大10倍。
现在上海有1个新区,8个市中心区,7个城乡一体化的郊区和一个郊县组成。
GDP:国内生产总值,2012年上海人均GDP为13524美元,2000年为4000美元左右。
上海的CBD:商务中心区,位于包括浦东的陆家嘴和浦西的外滩在内的5平方千米的市中心地区。
世界著名大港:上海市洋山深水港,有东海大桥连接。
专题二:典型的城市气候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冬夏两季长、春秋两季短。
每年初夏有一段20天的连续阴雨天气,也称梅雨“霉雨”人体舒适度指数:上海市分为11级。
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上海市2013年的优良率为66%。
热岛效应:市区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县。
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月食现象等。
2. 大小。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经线和纬线。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2. 经度和纬度。
- 纬度: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分别称为北纬(N)和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别称为东经(E)和西经(W)。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三)地图。
1. 地图的三要素。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方向:一般地图上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别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
二、世界地理。
(一)陆地和海洋。
1. 海陆分布。
-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2. 七大洲和四大洋。
-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上海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会考知识点
会考冲刺地理必考必背知识点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行星的特点是: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动;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清除其轨道周围物体。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4.太阳的外部结构5.卫星带:火星木星之间6.月球表面特征:环形山密布原因:火山喷发、陨石撞击7.月球自转、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并且周期也一样(恒星月:27.32日)——地球上永远看到同一个月面朔望月:29.53日凸月蛾眉月残月:下蛾眉月下弦月D9.潮汐:日月一直线。
特点:清洁节能、无限制10.太空强资源: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氦—3);环境资源特点: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11.二分二至(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公转轨道面和赤道平面夹角:23°26′如果黄赤夹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变为0度时,只有春秋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在软流层上滑动。
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活动活跃。
驱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
12.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经度跨度最大)、太平洋(海洋板块)。
13.板块运动:①张裂:裂谷、海洋(生长)②碰撞:Ⅰ洋陆:海沟、岛弧、海洋山脉Ⅱ陆陆:山脉(消亡)14.地震产生:交界处。
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洋脊)岩石新旧:越靠生长处越新15.火山产生:交界处(俯冲带)。
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红海沿岸和东非火山带、洋底火山带。
利: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和硫磺等有用矿物;地热资源;开发旅游弊:破坏农田与建筑物5.循环:岩浆只能变岩浆岩。
都能变岩浆。
17.流水地貌:流水作用。
侵蚀、搬运、堆积。
河流上游: 河谷(侵蚀、搬运)河流中游: 曲流(侧蚀)凸岸:堆积、城镇。
凹岸:侵蚀、港口。
河流下游:三角洲平原(堆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进行破坏和再造。
沪教版地理六下知识要点
沪教版地理六下知识要点1.1 地球概述⼀、地球的形状和⼤⼩1.地球的形状是⼀个两极稍扁、⾚道略⿎的不规则球体。
2.认识过程(1)天圆地⽅说古印度⼈想象的地球(2)麦哲伦环球航⾏: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卫星影像图:直接观察到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的⼤⼩和半径⼆、地球圈层1.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从外到⾥⼤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2.地球外部圈层⼤⽓圈、⽔圈和⽣物圈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
1.2 地球的⾃转⼀、地球的⾃转1.定义:地球的⾃转就是地球绕着地轴不断地旋转的运动。
2.⽅向:⾃西向东,北逆南顺(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向旋转)3.周期:⼀天(24⼩时)4.产⽣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时间差异⼆、昼夜交替1.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地球表⾯只有⼀半被太阳光照亮,朝向太阳的半球是⽩昼,背向太阳的半球就是⿊夜。
地球不停地⾃西向东⾃转,昼夜半球的范围随之不停移动,使地球产⽣昼夜交替的现象。
2.晨昏线: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与太阳光垂直的⼤圆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3.晨线:随着地球的⾃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昏线:随着地球的⾃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三、时区和区时1.地⽅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时。
2.地⽅时产⽣原因:地球⾃西向东⾃转。
3.地⽅时特点:不同经度的地⽅时不同,地⽅时东早西晚。
4.地⽅时计算:经度每隔15o,地⽅时相差1⼩时。
经度每隔1o,地⽅时相差4分钟。
5.时区: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分为⼀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国际上规定,以本初⼦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叫中时区,向东和向西经度每隔 15°为⼀个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区⾄东⼗⼆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区⾄西⼗⼆区。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都以位于本区正中的中央经线的地⽅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同⼀时区的区时相同,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时。
最新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
地理学科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地域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六年级第二学期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1.世界大洲地球上共有六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要掌握每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
2.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主要包括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地。
要了解该地震带的形成原因和地震活动的特点。
3.中国地理特点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包括地理位置、地势、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
还要研究中国的地形地貌、江河湖泊、山脉和平原等地理特征。
4.中国的自然资源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各类自然资源。
还要了解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和意义。
5.上海的地理特点要了解上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等方面。
还要了解上海的气候特点和城市发展规模。
6.中国的人口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研究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人口问题。
7.交通运输与通信研究交通运输和通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和通信工具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重点研究高速铁路的发展和作用。
8.自然灾害研究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要掌握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应对措施。
9.旅游地理了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研究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发展。
重点了解上海的旅游资源和城市旅游的作用。
10.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研究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重点研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上是六年级第二学期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记住要灵活运用地图、图表、图片等工具,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实地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提高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
上海地理初中会考必考点
上海地理初中会考必考点上海地理初中会考必考点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上海地理初中会考必考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海地理初中会考必考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
温度带(自南向北):热带、_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降水(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2)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
4、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热带、_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
5、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沙尘暴,台风,洪涝,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2中国的自然资源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②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地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会考2024
地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会考2024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有: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现象、地球卫星照片等。
2. 大小。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纬线和经线。
- 纬线。
-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形状是圆。
- 纬度划分: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 经线。
-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 经度划分: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E),0°经线以西为西经(W)。
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经180°重合。
2. 经纬网。
- 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例如,北京的经纬度约为(116°E,40°N)。
(三)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1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地方时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 地球的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1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初中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
初中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1.世界地理-五大洲及其分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
-世界的人口和人口分布。
-世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2.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主要山脉、高原、平原、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气候和气候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中国的人口和人口分布。
-中国的经济地理:重要的农业、工业和旅游资源。
3.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形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公转导致了季节变化。
-地图的种类和制图基本要素:比例、方向、图例等。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这是确定地球上一个点位置的基本方式。
-世界和中国地图的绘制和识读:主要是了解地图上的符号、颜色和标注的含义。
4.水资源-淡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了解世界和中国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方式。
-水循环的过程:了解水从大气中的蒸发、云的形成、降水以及水对地表的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
5.气候和天气-气候和季风:认识气候的基本概念和季风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气象要素和气象仪器:了解气温、降水、风力等气象要素以及测量这些要素的常见仪器。
6.农业和农村-农业资源和区域分布:了解世界和中国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
-农业的类型和发展:了解主要农业类型,如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并了解农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7.工业和城市-工业资源和区域分布:了解世界和中国工业资源的分布情况。
-工业类型和发展:了解主要工业类型,如轻工业和重工业,并了解工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中国主要城市和区域发展差异:了解中国主要城市的位置、人口数量和经济发达状况。
总之,初中地理会考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球与地图、水资源、气候和天气、农业和农村、工业和城市等内容。
学生要熟悉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全球篇第一章地球对运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5)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
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水圈:由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地球表面由生物(主要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圈层。
地球的自传为了统一时间,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同一时区的区时相同,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 小时。
1、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划分为各12个时区,在中时区移动,划分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到西十二区。
.2、我国规定全国都采用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3、国际上规定把180 度经线作为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而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加上一天。
4、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四季的形成:每年3 月21 日前后(北半球春分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每年6 月22 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每年9 月23 日前后(北半球秋分日)太阳光又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每年12 月22 日前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多;(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P11 图地球公转示意(3)地球的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太阳光线越倾斜,太阳光照射的面积越大,单位面积接收到太阳光热就越少。
北极圈,北纬°,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北纬°,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限,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南纬°,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界限,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南极圈,南纬°,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有极昼极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直射无极昼极夜、直射90 90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该地区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北寒带:位于北纬°纬线(也称北极圈)以北地区;南寒带:位于南纬°纬线(也称南极圈)以南地区;该两个地区的阳光斜射很厉害,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很少,一年四季都很寒冷。
(在北极圈到北极和南极圈到南极地区,每年有一段时间太阳总是在地平线以上照射成了不落的太阳——这种现象叫做极昼,而且还有一段时间太阳总是不升出地平线,是连续的漫漫长夜——这种现象叫做极夜。
极昼、极夜现象可持续长达半年。
)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地区;这两个地区一年内既没有阳光的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1、海陆分布大势:(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几个基本地理事物1、(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六块大陆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亚欧大陆(世界面积最大)、北美洲大陆。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有: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四面环水。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世界最大的半岛: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1)大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洲:欧洲、北美洲(3)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洲:南极洲(4)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洲:南极洲(5)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2、四大洋大小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洋贯通。
太平洋:跨南、北半球,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 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
大西洋:轮廓略呈“S”形,面积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
印度洋:大部分在热带,赤道穿过其北部,形状略呈三角形,为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在四大洋中它最小、最浅。
世界的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起伏很大。
如: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最年轻的山脉丘陵:坡度较缓的低矮山丘,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
如:中国的江南丘陵和哈萨克丘陵。
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有的高原面宽广平坦,有的高原面起伏不平峻。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世界屋脊),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地面比较平坦宽广,海拔小于200米。
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盆地:四周为山地或高原所环绕,中部的地势比较低平。
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迥然不同的欧亚地形海陆的变迁六大板块: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河流和湖泊1、河流巴比伦文化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中华民族黄河流域古埃及文化尼罗河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山区的河流河道峡窄、水流湍急、不利于航运,但水能资源丰富平原地区河流河面开阔,水流平缓,利于航运、灌溉和渔业生产。
常年河:一年四季都有水时令河:某个季节有水外流河:河水流到海洋内流河:消失在沙漠、戈壁、没有出口的湖泊陆地表面还有人工开凿的运河。
河流的水系:干流及其支流河流的流域:告诉或山地成为相邻河间的分水岭,分水流一侧的来水汇集到同一河流,这个集水区域就是这条河流的流域。
尼罗河:纵贯非洲东北部、发源于东非高原,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
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发源于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向东注入大西洋。
全长6480千米,是世界上第二长河。
流量最大2、湖泊世界着名的淡水湖:北美洲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休伦河、伊利湖、安大略湖));非洲的维多利亚、坦呢喀湖,亚洲的贝加尔湖。
世界组名的咸水湖:亚欧交界处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亚洲、欧洲)、亚洲的咸海(世界第二大咸水湖)等世界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湖泊除了有丰富的水资源以外,还有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
具有供水、发电、灌溉、航运、渔业、旅游、调节气候等多方面的功能。
2,5 世界的海洋1、海洋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与大洋相接。
白令海是太平洋北部的边缘海。
北海、黄海、东海、南海、日本海。
内陆海:四周被大绿或岛屿、群岛所包围,有狭窄通道与大洋相通。
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的地中海、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中国的渤海、日本濑户内海。
2、海湾和海峡海湾:洋或海伸进陆地的部分,通常三面为陆、一面为海。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海或洋的狭窄水道。
3、海底地形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盆地(海盆)、大洋中脊(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马里亚纳海沟是全球海底的最深点,水深未-11034米4、海洋的资源: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风雨、冷热、阴晴状况。
天气预报是由各个国家、各地区的气象部门作出的,它告知人们未来天气的情况,使人们能根据天气变化好天气状况来安排生产、生活。
每年3 月23 日是世界气象日。
一天中最高气温往往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度(也就是风速)。
风的级数越大,风力越大。
灾害性的天气主要指暴雨、台风、龙卷风、雷暴、寒潮、高温、大雾等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的天气现象。
我国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颜色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多样性的气候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气温观测:我国一般在北京时间2 时、8 时、14 时、20 时进行观测。
全球的气温都是从赤道向两极降低。
世界最热的地方并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一带。
在非洲利比亚的阿齐济耶曾测得极端最高气温达℃世界的“寒极”位于南极洲,曾测得的最低气温是零下℃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个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
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降水量线。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个点连接起来的线。
赤道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未2000-3000 毫米,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
在极地地区和温带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200 毫米,也是世界上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
“雨极”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和夏威夷群岛的怀厄莱阿莱每年平均335天下雨;“旱极”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91年未下过雨。
世界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
最显着的特点:全年气温较高,热量充足。
2、温带气候。
温带气候的特点: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受控制3、极地高原山地气候4、亚洲和北美洲气候的异同、亚洲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