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版)201X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声现象重难点、易错点突破方法技巧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二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二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二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二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二、声音的特性1.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2。
超声波和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3.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4。
音调:(1)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银铃”都是描述音调的。
5.响度:(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震耳欲聋"、“高声呼叫”、“低声细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请勿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述响度的。
6。
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动听”描述的是音色。
作用:用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体是否损坏。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K12教育文档)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声现象知识点1。
1声音的产生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2、真空不能传声;注太空中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三、回声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距障碍物至少17 m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声音传播路程:S=v* t,距离L= S /2(由题的条件判断是否除以2)3、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4、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的方向(听见立体声);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2声音的特性 (11)2.3声的利用 (24)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35)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振动: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振动,往返一次即振动一次。
(2)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人说话靠声带振动,弦乐是靠弦的振动,管乐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靠鸣膜振动,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错误的表述: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的介质: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知识点三:声速(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2)声速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人类的听觉范围:一般在20--20000Hz范围内。
重点难点解析重点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 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精细梳理
第 2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流传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流传,声波抵达人耳,惹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 声音在介质中的流传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状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为0m/s。
4. 回声是因为声音在流传过程中碰到阻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假如回声抵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阻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起码为17m。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 1 S总1 vt总。
2 2二、声音的特征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次相关系,频次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次,物体振动越快频次越高。
频次单位次/ 秒,又记作Hz。
1.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相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本来地点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自己决定。
人们依据音色能够鉴别乐器或区分人。
不一样发声体的资料、构造不一样,其发作声音的音色也不一样,可依据音色来可判断瓷器的利害、西瓜利害、诊断病情等。
三、声的利用能够利用声来流传信息和传达能量。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来辩路、捕食;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搜寻敌机;医学上利用回声定位制成了 B超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凌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歇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扰乱作用的声音。
2. 人们用分贝( dB)来区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出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70dB;为保证歇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50dB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精细梳理
第2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121==。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在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1.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其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可根据音色来可判断瓷器的好坏、西瓜好坏、诊断病情等。
三、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来辩路、捕食;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搜索敌机;医学上利用回声定位制成了B 超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 )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新版新人教版《第二章声现象(共4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
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新版新人教版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 是不同的。
用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它的单位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A.固体固体B.固体气体C.气体固体D.气体气体答案:B声音即能在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这是通过固体传声,不堵塞住耳朵,这是利用空气传声,也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故选B。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错误的是()A.如图,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B.如图,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C.如图,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发出报警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如图,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的答案:BA.桌面是固体,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C.倒车雷达应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的速度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A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
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瓶琴”的“琴声”因为振动产生B.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芳的耳朵答案:DA.“琴声”是瓶和水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不同的瓶子中水量不同,敲击不同瓶子时,瓶和水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瓶和水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小芳的耳朵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声现象知识点精细梳理
第2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121==。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在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1.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其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可根据音色来可判断瓷器的好坏、西瓜好坏、诊断病情等。
三、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来辩路、捕食;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搜索敌机;医学上利用回声定位制成了B 超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 )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声现象>必考知识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人发声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不同介质中的声音的速度是不同的。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气体<V液体<V固体。
声音靠介质传播,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
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7m。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5、人耳的构造: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6、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7、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8、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9、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
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声音的特色。
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辨别声音主要靠区分声音和音色。
10、人的听觉频率为20Hz—20000Hz(1)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特点:传播距离远,无孔不入等,主要发生于大型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核爆炸等,(2)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11、噪声的含义:(1)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结构及考点梳理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一、知识结构二、重点实验1、探究音调和频率关系: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方法2、探究响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音叉弹开乒乓球)三、经典题型1、声音产生与传播的理解—听到声音的4个条件1)发声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2)有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3)响度足够大—能量足够大,可引起耳膜振动(大于0dB —人的听觉下限);4)频率合适—频率在20~20000HZ 。
例、[2018,衡阳改编]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解析:声音由振动产生,振动产生声音(摆手也可以产生声音),A 和B 正确;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形成回声,不能听到回声是因为间隔时间需要在0.1s (障碍物与人之间的距离大于17m )以上,人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
2、三种乐器的音调和响度的比较音调响度弦乐器较短、较细、较紧的弦音调较高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管乐器较短的空气柱音调较高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气流量决定响度大小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例、[2018·安徽]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解析:敲击瓶子时,声音由瓶身及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随着水柱变短音调变高;用嘴吹气时,哨声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
3、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表述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实结论的方法:(1)默写:对于验证性实验,其结可利用所学知识结论填写,好比默写。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声现象【速记清单】(解析版)
第二单元声现象(解析版)【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4、回声及其利用:(1)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2)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最少需要0.1s,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3)回声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回声测距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考点2 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2、超声波与次声波: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
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很多动物能够利用超声波交流),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