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特色和展望
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摘要: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高校缺乏对通识教育的准确把握,课程体系不健全;②师生缺乏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③高校缺乏通识教育发展环境及支持机制。
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现实出路:①高校走出观念误区,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②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动机;③校内外专家积极交流,开展闽台高校合作。
关键词:通识教育;存在问题;现实出路一、通识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的历史久远,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19世纪初,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ckard)提出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概念并引入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以“核心课程”(哈佛大学)、“经典名著课程”(芝加哥大学)和“分类必修课”(其他多数高校)为主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格局。
中国学者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起步较晚,研究分散且不够深刻,但不乏李曼丽教授运用马克思的“理想类型”方法,就通识教育的性质、内容和目的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阐述。
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尚未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达成共识,但大多都认同:通识教育是随着近代高等教育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暴露的弊端应运而生的一般教育、通才教育、全人教育,它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二、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的现状本文选取福建省不同层次各具代表的部分普通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本高校———福州大学、福建省高水平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公办本科二本大学———闽江学院、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三明学院、民办本科院校———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据调查统计:厦门大学涵盖文学、哲学、艺术等11类38门通识课程,另设“厦门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用于课外讲座、科技竞赛、文艺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宣传与引导;福州大学涵盖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文学与艺术、创新与创业四大模块通识课程,并于2015年颁布的《高水平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专项规划》中指出,将在未来三年打造20门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福建农林大学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与体育、文学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五大模块通识课程,并按文科类、理工类、农科类学生制定不同的通识教育培养计划;闽江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等9门通识课程;三明学院涵盖历史和文化、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10门一般通选课程,另于2013年起将其引进的本科国际通识教育项目纳入高招计划;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创新创业教育等六大模块通选课,其中公共选修课占课程比例5.53%,实践课占课程比例28.4%。
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接受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通识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高等学校应该提供专 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帮助教师更新 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与提升方法
01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高等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从多个方面对教师的
教学效果。
拓展课外学习资源
03
提供相关的课外学习资源,如推荐阅读书籍、网上课
程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
04 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
教师素质的要求与提升途径
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
具备宽广的知识结构
通识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 好的道德榜样。
通识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能够跨越学科界限,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 识视野。
如何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
高校应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制定合理的课程 设置,既要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广泛性,又要注重学生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 学和项目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对改革措施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和学生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 学质量和效果。
教材选用与更新
教材选用不当
缺乏及时更新
对对策
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在选用教材时,存 在选用不当的问题,如教材内容陈旧 、不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等。
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措施
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措施作者:韦嘉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工学院在社会中培养健全公民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精神文明发展滞后,出现了xx主观上的自我迷失局面,具体表现在:正义感和责任感淡化,荣辱观念与是非观念混为一谈,公共道德严重缺失,个人行为失范,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抬头。
大学通识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心智,还能培养学生相对客观、非功利的态度。
对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能力,通识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主观的社会成员,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一)推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鲜明的通识教育模式,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采取“强基础、轻专业、宽范围、通专并重”的方针,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使通识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比如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与人文、历史、社会科学等专业相关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思想发展的层面上了解这个领域的本质,包括公共基础课的选修课和不同专业方向专业课的选修课。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形式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应该改革,以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术、文化、科学、艺术活动,开展启发、讨论、案例教学、科研项目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识教育可以在课程形式上多样化,更加灵活方便,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1.介绍在线课程资源。
这些课程的老师大多是xx和清华、北大、人大、斯坦福等名校的学者。
课程可涵盖中国文化与历史遗产、自然、科技、社会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思维、自我与生活等课程。
而且这些课程最大的优势就是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没有统一安排,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或者外网根据课余时间学习,完成规定的课程。
2.开设一些专业必修课资源,这种模式下的课程是开设一些专业核心课程,供其他院系感兴趣的学生选修。
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与理念
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与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学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作为最高学府的大学,其除了要为社会输送人才外,还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而大学通识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大学通识教育的定义大学通识教育是指在大学本科教育中,通过广泛学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和全球意识等。
通识教育注重一般性知识,追求全人教育,鼓励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二、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1. 培养批判性思维大学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各个领域学习知识,并将学得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这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比较全面的,它要求学生不但能够理解学术文章及其推理过程,而且还要能够分析、评估、判断和提出自己的立场。
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时更全面客观,避免单向思维和盲目跟风,培养出专业性的人才。
2. 培养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大学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学习各个学科,培养跨学科的知识技能。
在现代社会,各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的专业性,但同时也要求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的知识技能。
具备跨学科能力的人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发展趋势,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3. 培养全球意识大学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全球意识。
这意味着学生要了解全球化趋势,关注世界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相互作用。
对于当前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全球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适应全球化的发展,也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中更有竞争力。
三、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难点1.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大学通识教育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但是目前在大学通识课程的选择上依然存在着“众口难调”的难题,且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
2. 教学方式的过度“老化”目前,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普遍都是传统的面授模式,缺少现代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造力产生影响。
大学一年级: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一年级: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1. 引言1.1 概述大学一年级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踏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刻。
在这个阶段,学生除了接受专业性课程的培养外,还需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发展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基础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使他们具备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课程对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就其设计与实施以及案例分析进行详细讨论。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案例分析、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目的和结构,在后续章节中深入探讨相关话题。
1.3 目的本文旨在强调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对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这样的课程。
首先,我们将分析现代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并评估大学一年级学生目前的综合素质现状。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与价值。
然后,我们将研究设计原则和目标设定,以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此外,我们还将强调教师角色和学生参与度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进行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案例分析,分享成功案例并评估其效果,并探索创新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思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改进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课程的方法和策略,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大学一年级教育者、学校领导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发展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有益参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2. 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性:2.1 现代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现代社会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更加强调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积极主动、自我管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责任感等诸多方面。
这些素质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中获得成功至关重要。
我国发展通识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策略-2021年教育文档
我国发展通识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策略-2021年教育文档我国发展通识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策略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基础性”作用更为明显。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还有更重要的一面,就是培养人的综合、全面的素质,即“育人”。
大学教育应当为学生的后续发展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由此“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致呼声,“通识教育”随之应运而生。
一、通识教育的涵义及发展通识教育的现实意义通识教育,起自西方,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一般是指通才教育、博雅教育、人格教育、全人教育。
“通识”二字,其意义可解释为“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
“通识教育”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高等教育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大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的长远考虑。
也就是说,“通识教育”是一种关于高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思想。
我国香港大学教授陈载沣曾这样描述通识教育之目的:在唤起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建立个体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发展个体之价值观体系,激发其对所处的人文及自然环境产生互为主题的认识与关怀。
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以浓郁的人文气息、鲜明的价值关怀而步入教育实践的,它强调通过对教育对象存在与发展所必需依藉的基本知识与价值的教育,从而为教育对象面对复杂多样、迅速变幻的现实生活世界提供动力和支撑力;它追求的是教育对象人格整体性的发展。
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学科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单一学科已不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
如工业化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能源枯竭及水资源、土壤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短缺,富国和穷国之间的根本性冲突等。
这些问题都不可能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和个人力量来解决,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协调和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校通识教育评价体系:从单一评价到多元化评价
高校通识教育评价体系:从单一评价到多元化评价【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高校通识教育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
首先介绍了传统高校通识教育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结果片面等方面。
接着阐述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理念,强调了综合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然后详细描述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建立多维度评价指标、引入评价工具和方法等方面。
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比传统与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单一评价、多元化评价、传统模式、存在问题、理念、构建、实践案例、优势、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建立广泛的知识基础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传统的高校通识教育评价模式往往过于单一,主要以学术成绩和标准化考试为评价依据,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成为当前高校通识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多元化评价体系强调综合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表现、社会实践、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的评价要素,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客观的评价,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构建。
通过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衡量学生的整体表现,为其个性化成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
而评价体系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成效的重要工具,对于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高校通识教育评价模式往往以学生的学术表现和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指标,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提升高校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我国通识教育的未来走向与政策建议
个 门类 , 比如 说 ,中 国 文 明 ,每 学期 可 以 同 时 有 七 八 种
或 更 多 具 体 课 程 ,先 秦 、 两 汉 、唐 宋 、 明清 可 以 由学 生 任
选 其 中一 门 ,重 要 的 要 摆 脱 “ 史 ” “ 论 ” 的 讲 法 ,最 通 、 概 好 集 中 阅读 少 而 精 的 经 典 著 作 。中 国大 学通 识 课 程 的 中 心 任 务 , 实 际上 是 把 我 们 从 民 国 以 来 就 断 裂 的 文 化 传 统 重 新 作 现 代 整 理 ,并 以此 逐 渐 形 成 我 们 大 学 的 “ 心 课 程 ” 传 核
我 国通 识 教 育 是 在 没 有 传 统 、没 有 积 累和 没 有 经 验 的
而 是 应 该 在 有 限 的 学 分 时 间 限 制 下 ,精 心设 计 少 而 精 的 几
门 “ 同核 心 课 程 ” 作 为 第 一 步 , 即 : 中 国 文 明 史 、 中 国 共
条 件 下从 零 开 始 的 。通 识 教 育 理 念 虽 然 已 逐 渐 为 我 国教 育 界 所 接受 ,发 展 趋 势 看 好 ,但 实 践 方 面 仍 是 “ 星 之 火 ” 星 。 对 此 ,教 育 界 人 士 有 较 为 清 醒 的认 识 。 武 汉 大 学 冯 惠 敏 教
通识 教 育 进 入 中 国 不 过 数 年 .就 已 成 为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理论 研究 与 实 践 的 热 点 ,倍 受 社 会 各 界 关 注 。 可 以 预 计 ,
通识 教 育 将 成 为 2 1世 纪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的 主 旋
者 之 间 存 在 很 大 的差 距 , 故 “ 识 诉 求 ” 过 程 未 达 成 真 正 共
探究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
科 教 动 态
探 究 我 国通 识教 育 的发 展
蒋 丽 萨 (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 61 0 1 4) 0
摘 要: 通识教 育是一种教 育理 念, 也是一种人 才培养 的模式 。 中国高校在观念 上基本赞成在大学本科 实施通识教 育, 但在实际的推进过 程 中, 多 高校 仅 限 于 通 选 课 的 开 设 , 对 国外 大 学通 识 教 育 的一 种 外 在 形 式 的模 仿 , 得 中 国大 学 中通 识 教 育 进 行 有 些 偏 颇 我 国 的 很 是 使 在 大 学教 育 中 , 通 识 教 育 融 入课 程 . 入 课 堂 , 能 使 专 业 分 工 越 来 越 细 的各 不 相 同 的 零科 相 互 结 合 、 将 进 才 相互 促 进 , 匏 使 缺 乏 共 性 的 不 同 才 专 业 具 有 共 同语 言 , 样 的教 育 方 法 才是 作 为 大 学 应 具 备 并 发 展 的 ,以通 识 教 育 作 为 高校 的教 育 方 向 才符 合 大 学之 道 的 思 想 。 识 教 育 这 通
是 沟通 现 代 与传 统 , 文 明不 致 断 裂 的 有 效 工 具 , 识教 育 也 是 促 进 我 国 精 神 文 明建 设 的 必 要 条件 。 使 通 关 键 词 : 识 教 育 高校 教 育 实施 策略 通 中 图分 类 号 : G42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编 号 : 6 3 9 ( 0 ) () O 2 —0 1 7 —9 5 2 1 l b- 0 0 I 7 0 0
() 1 由于 我 国历 史 上通 识 教 育 思想 的 缺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普及率不断提高。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如何,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待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本文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四所著名高校为例,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揭示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的定位和目标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教育要求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等。
这四所高校在通识教育定位上各有侧重,北京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清华大学注重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人民大学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注重教育的综合素养和教育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这四所高校中,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比较丰富多样。
课程的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
这些课程既有基础性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础物理学》等,也有选修课程,如《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咨询与个人成长》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多样化的知识和学科背景,培养其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在这四所高校中也有所不同。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采用辅修制度,使学生有机会选择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则采用公共必修制度,所有学生都要修完一定的通识教育课程。
这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学理念实施通识教育,并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通识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尽管通识教育在这四所高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认识,不够重视。
其次,一些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能力有待提高。
中国在通识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一、概述通识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就和经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我国在通识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二、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各级学校也在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制度建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育评价体系。
政府还加大了对通识教育的投入,提供了更多的经费和人力支持。
三、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
学校还创新教学方法,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如项目学习、实践教学、上线教育等,全面提高了通识教育的质量。
四、学生体验和综合能力培养我国的学校重视学生的体验与参与,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通识教育当中,如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科技竞赛等。
学校还鼓励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的通识教育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性的通识教育项目和活动,促进了我国通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六、挑战与展望在通识教育领域,我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我国更需要加强综合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学生特点的通识教育模式和路径。
我国在通识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是无法忽视的,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通识教育一定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七、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在我国,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相对较为优越,而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校则面临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大学通识教育十八年的回顾与展望
大学通识教育十八年的回顾与展望摘要: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十八年依照博雅融通的基本理念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理论思路,在实践上体现为课堂和校园文化、专业和通识课群的有效结合,展望中国通识教育,新媒体高度生活化趋势下将走向一体化、平台化和数据化。
这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也是高教“接地气”的模式指向。
关键词:大学通识;融通;实践;moocs由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大学通识教育论坛”于2013年12月21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国际学术中心酒店举行。
来自全球4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论坛回顾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十八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围绕当下具体问题,着眼全媒体时代,提出了新的理论建构、发展模式和目标定位。
1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理论审视从学理上讲,学科知识的融通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本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教授十分强调文理兼通,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融通文理,方能结合纵横研究方法汲取不同领域的新鲜知识与思路,在融渗中提高研究水平。
相应地,台湾林安梧教授则强调通识教育应“博雅融通”。
大学应当是以通识教养为体而以职业养成为用的,它首先应从价值理性定向,然后才到工具理性的效用。
博雅融通才是真正的大学之道。
来自波兰亚当密茨凯维支大学的TomaszEwertowdki博士通过借鉴波兰的通识教育思路,提出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更加灵活,构建通识教育对各学科领域的贯通,指向人生目标,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
从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组织制度看,通识教育有着古典学术与现代学术中的差异,通识教育的组织制度也经历了从艺学院到哲学学院到文理学院的演变,华中科技大学的余东升教授还由此探讨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与高等教育系统下通识教育的定位问题等。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崴教授也从大学通识定位、认知、接纳、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当下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实困境,也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思考。
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和建议
第7 期
胡涛 : 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和建议
・l 1・ 1
发学生的天资 , 促进学生的真正意义上 的全面发 展 。普利高津的耗散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 的开 放系统 , 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 可能在一定 的条 件 下 形 成 新 的稳 定 有 序 的结 构 ( 散 结 耗 构 ) 。大学 的教育 作为一 种典 型的耗 散 的系 J 统, 不能桎梏于单一的专业教育 , 必须要通过通识 教育 ,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 , 使整个系统 有序发展并 达到创新。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
出通识教育应该对所有受教育者施行 , 并通过对 北京大学和香港 中文大学 的通识教育调查 , 出 提 了分布必修式评析和核心课程评析的通识教育课
尔第一次对通识教育与 自由教育进行了区分 。他 认为 , 传统的 自由教育贯穿于本科生教育的全过 程, 而通识教育主要是作为专业化前期 的知识准 备。通识教育的“ ” 通 主要是融会贯通 , 即不 同学 科知识之间能够相互贯通 , 识” “ 主要 指成 为“ 人 之为人” 所应具备 的价值理念、 理性知识 、 传统文
当前对大学通识教育 的研究较多 , 在专著和 论文上都有体现。李曼丽在《 后工业 时代通识教
钦斯说过 :如果没有通识教育 , “ 我们就决不 能办 好一所大学 。 _ 通识教育最早源 于亚里士多德 ”1 的“ 自由教育” 思想 , 99年 , 10 哈佛大学校长洛厄
育实践》 一书 中厘清 了大学通识教育 的本意 , 指
21 1 1年 7月 1 第3 0卷第 7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u l f n i e c e oe e S c l c n eE i n o ma o A q gT a h r C l g ( o i通识教育课程通 常和选修课相混淆 , 有些学校甚 至直接将选修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 , 没有明确地 区别 和界定 。 ( 当前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通识教育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我国通识教育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通识教育逐渐被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通识教育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
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识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态度,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随着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其影响和启发。
我国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思考和解决。
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深入了解我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教育体系的整体情况,掌握国家教育政策的方向和走向。
研究我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现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根源和内在联系,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探讨影响因素和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促进我国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研究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1. 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目前我国各大学普遍设立了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一些高校尚未充分重视通识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2. 通识课程设置:通识课程的设置种类繁多,涵盖面广。
除了传统的文学、历史、哲学等通识课程外,还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
通识教育课 教学成果
通识教育课教学成果摘要:一、引言二、通识教育课的教学成果概述1.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2.提高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3.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民素养4.锻炼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通识教育课的具体教学实践与成果展示1.案例一:跨学科课程设计2.案例二:社会实践活动3.案例三:团队合作项目四、通识教育课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教育模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通识教育课的教学成果出发,探讨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通识教育课的教学成果概述1.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通识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道德素养等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更广泛的知识结构和更高远的视野。
2.提高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通识教育课提倡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民素养通过通识教育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时事,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4.锻炼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通识教育课注重团队协作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识教育课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识教育课的具体教学实践与成果展示1.案例一:跨学科课程设计以某高校为例,通识教育课推出了一系列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如“科技与人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广泛涉猎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案例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实地考察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通识教育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等教育工作者 的认 同和重视 。在 一部 分研究 型 大学 的本 科培养方案 中以“ 通识教育基 础上 的宽 口径专 业教 育” 定 来 位本科教育 , 如北京大学把 本科教育定位在 整个 高等教育 体 系的基础 阶段 , 出本科 教 育改革 的 目标 是 : 年级 实施 通 提 低
制, 构建科 学合 理的课程体 系 , 改革教学方法 , 能进一步推进 通识教育改革 。 才 [ 关键词] l 通识教育 ; 现状 ; 问题 [ 中图分类号] G 0— 3 4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8 2 ( 00 0 0 4 0 0 8— 2 9 2 1 ) 3— 23— 3
工程”在部分高校开 展加强大 学生文化 素质教 育的试点 工 ,
作。19 出台了《 于加强 大学生 文化 素质 教育 的若 干 98年 关 意见》 的文件。各高校在此 础上开 始了通识 教育 的实践 。
通识教育理念受到了越 来越 多的教育工作者 的认 同和关 注。
一
力的培养 、 全心智 的养成 。第 三 、 健 从其 目的性而 言 , 教 通识
通识 教育 也称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 , 作为高等教育 的 组成部分 , 它是 相对 于专业 教育 而发 展起 来 的一 种 教育 理
第 二 、 内容 上看 , 从 通识 教育涉及的范 围宽广全面 , 包含科学
教育和人文教育 的统一 。通识教育注重更 广泛 、 更深刻 的有
念, 也是一种课程实施模 式。我国实行 通识 教育的历史并 不
我 国大 学 通 识教 育 的现 状 、 问题 及 对 策
张 益新 , 志文 黄
( 南理 工大 学 , 东 广 州 ,16 1 华 广 504 )
试论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
转型 , 高等教育上的不适应 的问题 日益引起广泛关 注。对高
校 通识 教 育 的研 究 日显 重 要 。 笔 者 试 图 从 必 要 性 、 本 原则 基
和必要条件三个层面对中国特 色的通识教 育加 以探讨 。
护 , 一 个 人 做 人 处 事 的 价 值 追 求 — — 符 合 人 性 , 合 人 类 是 符
供实践和锻 炼 的平 台 , 使学 生想 创新 而没 有条 件创 新 。因
此, 必须 通 过 加 强 通 识 教 育 强 化 对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 3 专业 结 构 失 调 的 状 况 , 唤 着 通 识 教 育 。近 年 来 , . 呼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发展 迅 猛 , 前 实 现 了 大 众 化 。大 学 生 多 了 绝 对 提
人的生活的各 个领域 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 非专业性 的知识和 能力的教 育, 目的是造就 具有远 大眼光 、 闻博识 和情操 是 其 广
高 尚的人 才 。在 偏 重专 业 教 育 的 我 国 , 着改 革 开 放 的 深 入 和 社 会机 制 的 加 重 转 型 , 等 教 育上 的 不 适 应 的 问题 日益 引起 广 随 高
共同利益 的价值追求 ; 同时也是整个人类对 自己精神 家园的
淡化 , 道德水准下 降。加上社会转型期所带来 的功利价值追 求使 得人 文精 神被 严 重忽 视。 因此 , 必须 通过加 强 通识 教 育, 强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 创新能力不 足 的状况 呼唤通 识教 育。创新 是一个 民 . 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 而一个人 的创新 能力则是 以其思维 能力 为基础 的。长期以来 的应试 教育模 式使学 生成为训 练有 素
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
进 了 中国的 高等 院校 , 并得 到 了许 多大学管理 者 的重视 。但 是 转 变专 业教 育模 式不 会是 一 蹴 而就
的事情 , 识教 育在 中国的发 展也 必 然面临 着 困境 。本 文通 过 对 中国部分 高校通 识教 育现 状 的概 通
述, 分析 了通识教 育在 中国的 困境 , 以期 更好 地把握 通 识教 育 的发展 规律 和 实践路 径 , 动 我 国通 推
目标 而 采 取 的 共 同 模 式 , 已经 悄 然 走 进 了 中 国的 高 校 。无
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及措施分析
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及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1-07-30T11:43:25.58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0期作者:宋兆祥王南冰[导读]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是各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高校开设此类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宋兆祥王南冰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摘要: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是各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高校开设此类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
我们从建设完善通识教育平台、探索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一体的通识教育课教学模式、加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和优化措施,以期对通识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分析一引言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源自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继承并发展了亚氏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古典人文学为主要内容、以开发和培养人的理性为内涵的教育。
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首次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并应用于大学的教学。
其基本思想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古典人文的、社会的、科学的和综合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加以系统和有机地整合,在学生致力于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如今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非常重视本科教学。
加强通识教育,培育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培养智慧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这些学校的共识(冯永刚魏敏敏2020)。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明确指出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素质教育。
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二高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是由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决定的,受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支撑,更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内在要求。
浅析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
科技纵览Overview of science■ 张霞霞 谌贻波浅析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摘要:通识教育是源于美国的一种大学理念,在21世纪这样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化潮流对大学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学通识教育正是加速21世纪大学教育转型的催化剂。
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本土的文化认同问题,加强本国文化教育,并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进、成功的经验,开荒、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从而在全球化时代中站稳教育的立场。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特色;通识教育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高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等都与全球化有关,并且直接冲击大学理念及大学教育的转型。
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大学通识教育正是21世纪大学教育内的各张力彰显的最为清楚的的教学领域,是加速大学教育转型的催化剂。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是一种朝向完整人格的建立、促成人的自我解放的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1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特点1.1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的内涵比较复杂,当前国内外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也比较多,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现有文献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研究也不是非常的系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通识教育是一个多维度、内涵丰富的历史范畴,总的来说,通识教育并不是关于“一般”知识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大学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和全面发展的的人和公民。
1.2通识教育的特点主要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两方面来认识通识教育的特点:(1)把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它的主要特点是导向性和价值性。
首先是通识教育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这涉及到大学理念等问题,要引导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特色和展望
文⊙ 宫照军 梅汉成(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江苏南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 本 文 结 合 高 教 研 究 实 际 ,主 要 就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认 真探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关键词: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特 色;展望 一、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同一 性辨析 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于 1 9 9 5 年,当年 1 1 月在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 科 技 大 学 )召开了“ 加 强 高 校 文 化 素 质 教 育试点工作研讨会” ,标志着我国高校文 化素质教育正式开始。 当前国内理论界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 识 存 在 两 种 看 法 。一 种 认 为“ 文 化 素 质 教 育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 部分,是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 它 植 根 于 我 国 优 秀 的 教 育 传 统 ,是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的 本 土 化 自 主 创 新 ,是 我 国 高 等 教 育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 [ 1 ] ,并将成为中 国 大 学 特 色 发 展 的 标 志 。另 一 种 观 点 认 为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史上业已形成的重 要 的 高 等 教 育 目 的 和 内 容 的 哲 学 观 ,我国 目前提出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观点, 无疑是这种哲学观在高等教育中的一种体 现。 ” [ 2 ] 所以,中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在 本质上就是通识教育。 许多学者从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 的 渊 源 不 同 、内 容 不 同 、中 美 高 校 对 两 个 概念各自表述的立场等诸多角度来论述我 国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与 通 识 教 育 的 不 同 ,以体 现 我 国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的 独 树 一 帜;也有很 多 学 者 不 去 争 论 两 者 的 差 异 ,仅 从 如 何 提 高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的 角 度 采 取“ 和 而 不 同”的含糊态度来使两者能够共存一致。 笔 者 认 为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确 实 是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过 程 中 自 我 完 善 、自 我 发 展 的 一 个 成 果 。但是,就 此 认 为 加 强 高 校 的 文 化 素质教育就可以在世界高等教育理念中自 成一派,也未免过于乐观。因为“大学…… 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的向前进化。所以, 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 [ 3 ] ,大学诞生于意大利,其中心由英而法, 由 法 而 德 ,由 德 而 美 ,不 断 地 转 移 ,这个 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大学发展的继承性和创 新性,每 一 次 转 移 都 会 兴 起 一 个 带 动 潮 流 的 高 等 教 育 理 念 ,而 且 这 个 理 念 必 然 是 继 承了旧的理念的价值内核——这就是 E . 阿什比所谓的大学的“基因遗传” 。而新兴 的高等教育理念所诞生的环境因素不仅仅 是那些有代表性的新兴大学所处的国家和 地 域 的 物 质 、文化、传 统 条 件 ,而 是 整 个 西 方 世 界 现 代 文 明 发 展 的 大 环 境 ,因为大 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有着世界性影响 的 组 织 ,这 一 点 在 世 界 高 等 教 育 史 上 可 以 找到很多证据。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当前美国以通识教 育的观念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理念是主宰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时 代 的 主 流 观 念 ,其 他 国 家 的 高 等 教 育 在 形 式 上 虽 然 各 有 创 新 ,但是 在核心理念和发展趋势上仍是沿着这条轨 迹 前 进 的 。我 国 大 学 提 出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的 理念确实有我国特殊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但从世界大学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却仍然 没 有 脱 离 世 界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 潮 流 ,正如 北京大学王义遒教授所说: “文化素质教 育可以说是大陆开展通识教育的先导。 ” [4] 不 仅 如 此 ,当 今 中 国 高 校 在 不 断 发 掘 本 土 资 源 的 同 时 ,更 加 理 性 的 向 现 代 大 学 的 源 流 去 寻 找 高 等 教 育 的 精 髓 ,并 逐 步 把 它 融 入到我国大学建设中去, “从而使内地大 学 所 开 展 的‘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与 香 港 、澳 门、台湾及国外大学所开展的‘通识教 育’ ,在一根本点上理念相同,思路一致, 即均着眼于‘教育’自身” , [5] “都以培养 完整的人、有教养或高素质的人为宗 旨。… … 都 十 分 重 视 人 文 素 质 的 培 养 ,都 注 意 将 显 性 课 程 与 潜 在 课 程 、正 式 课 程 与 非正式课程相结合等。 ” [ 6 ] 总之,中国大学 的文化素质教育终将成为世界通识教育发 展中的一个部分。 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特色分析 (一)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对高度 专 业 化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纠 正 。我 国 著 名 教 育家杨叔子曾经对以往中国高等教育高度 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五重、 五轻、四过” [ 7 ] 来概括。有鉴于此,我国高 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特别强调科学与人文的 并 重 和 互 动 互 融 ,突出人文教育在科学教 育保持原创精神和价值导引方面的作用。 以 教 会 学 生“ 做 人 ”和“ 做 事 ”来 比 拟 二 者 在 培 养 人 才 方 面 的 比 翼 联 动 ,重 点 挖 掘 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其对科学教育在思维、 精神和整体上转变观念的作用都是我国以 文化素质教育为主干的通识教育的特色。 (二)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着强烈 的 对 民 族 精神的诉求。 我 国 的 大 学 诞 生 于 风雨飘摇的民族危难之际, “救危亡,解国 难”是 中 国 大 学 与 生 俱 来 的 使 命 。中国高 等教育这种原初的对民族危难的焦虑成为 中 国 大 学 的 精 神 特 质 之 一 。所以,我国大 学的通识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强 烈的民族精神,有独立的民族创新能力。 中华民族的精神被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概括 表 述 为 一 个 核 心 ,四 个 内 涵 。对 民 族 精 神 的诉求在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中代代相 传,这 是 中 华 民 族 近 代 以 来 饱 受 外 辱 的 精 神 振 作 。以民族精神凝聚人心, 以 民 族 复 兴 为 学 子 使 命 ,这 是 中 国 大 学 通 识 教 育 的 重要表征。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大学通识 教 育 的 血 脉 。中 华 民 族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经 过 五 千 年 的 文 明 传 承 和 发 展 ,是 中 国 现 代 教 育 取 之 不竭的财富。 中 华 民 族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中 的 整 体 观 、变 化 观 、本 质 观 、世界 观 以 和 谐 、求变、内敛、外 延 的 哲 学 特 色 契合了现代通识教育理念对人文精神的价 值 取 向 ,成 为 中 国 大 学 通 识 教 育 理 念 的 核 心底蕴。在中国特色通识教育发展过程 中,有 强 大 包 容 性 的 中 华 文 化 必 然 既 向 西 方学习先进的经验,更注重弘扬民族文 化,中 华 传 统 文 化 在 通 识 教 育 架 构 中 的 重 要地位和熠熠光彩使中国通识教育迥然异 趣 于 世 界 各 国 通 识 教 育 ,同 时 也 奠 定 了 中 国特色通识教育的特殊地位。 三、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展望 (一)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在中外通识 教 育 理 念 交 融 中 形 成 和 发 展 。当 前 的 中 国 通 识 教 育 有 两 大 潮 流 在 竞 相 奔 涌 、融汇齐 进。一 个 是 由 政 府 和 高 校 主 导 的 大 学 生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平 台 的 建 设 ,虽 然 出 现 了 一 些 发 展 中 的 问 题 ,但 这 股 源 于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自身发展逻辑的潮流让我们看到了本土高 等 教 育 对 通 识 教 育 的 探 索 和 创 新 。另一个 是在学者和高校实践界双层发力下引起的 对世界各国通识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借鉴潮 流,这 股 潮 流 让 我 国 大 学 的 通 识 教 育 发 展 有 了 更 多 的 参 照 系 和 研 究 模 本 。更 重 要 的 是两股潮流均衡发展、 相 得 益 彰 ,使我国 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探索既有鲜明的本土 特色,又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中 国 的 通 识 教育另辟天地,取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时代的需求为中国大学通识教 育发展形成强大的驱动力。改革开放以 来,中 国 高 等 教 育 的 高 速 发 展 ,既 有 政 府 的 主 导 又 有 学 界 的 努 力 ,但 从 根 本 上 是 社 会政治经济大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从对教育专业化的反思到通识教育的大行 其道无不反映着社会经济政治对高等教育 发 展 的 迫 切 需 求 。从 中 长 期 来 看 ,中国社 会 的 大 发 展 还 将 是 立 体 的 、全 面 的 、长期 的,这 样 的 现 实 对 于 中 国 的 通 识 教 育 发 展 而 言 是 莫 大 的 机 遇 ,当 然 也 是 挑 战 。纵观 全球,通 识 教 育 改 革 之 所 以 是 各 国 高 校 改 革 的 着 力 点 ,就 是 因 为 通 识 教 育 在 培 养 人 才 方 面 的 基 础 和 长 效 作 用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的高速发展必然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更高 的 要 求 ,所以,中 国 高 校 的 通 识 教 育 一 定 要 适 应 这 一 发 展 和 变 化 ,要 进 一 步 加 大 中 国通识教育的力度。 (三)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通识 教育应该为世界教育贡献力量做好准备。 通 识 教 育 是 一 个 全 球 性 的 教 育 话 题 。很多 国 家 和 地 区 都 为 之 贡 献 思 路 和 经 验 。英国 人 的 通 识 教 育 充 满 了“ 绅 士 ”的 优 雅 ,美 国人的通识教育弥漫着 “ 自 由 公 民 ”的气 息,俄 罗 斯 人 的 通 识 教 育 体 现 着 国 家 的 统 一 意 志 。每 一 个 国 家 的 通 识 教 育 都 有 共 同 的 精 神 ,但 也 有 自 己 的 理 解 和 创 新 ,它们 交 相 辉 映 、相 互 借 鉴 。中 国 的 通 识 教 育 有 丰 厚 的 传 统 文 化 作 积 淀 ,有 世 界 各 国 和 地 区的纷呈模式作参考, 有 宏 观 大 环 境 的 强 大 驱 动 力 ,虽 然 起 步 晚 、困 难 多 ,但在教 育全球化的浪潮之下, 中 国 的 通 识 教 育 绝 不能置外于世界,要锐意进取,积极创新, 为世界通识教育做出我们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