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之 《中庸》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的结构
• 宋代程颐说:“其 书始言一理,中散 为万物,末复合Biblioteka Baidu 一理。”这样他把 《中庸》分成了三 个部分,首章为第 一部分,即“始言 一理”,中间31章 为一个大部分,即 “散为万物”,最 后一章是全书一个 总结,即“复合为
• 首章是《中庸》一 书的“破题”阐明 根本道理,我们将 其称为“宗旨篇”。 • 由于中间的部分仍 然很大,如果不进 一步划分不便于学 者掌握,明末清初 大儒王夫之又将其 分成了“《中庸》
第1章之一
•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 •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本然之质就是“性”,遵 循这种本性去做就是“道”,使道德规则得到 修明就是“教化”。 • 儒家认为人性善,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 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 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 什么是恻隐之心呢?“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 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 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 因为人人心中都有向善之心,而且这颗善心是 上天赋予的,所以说“天命之谓性”,按此天 命去做就是“天道”,修明天道就是教化。 • 中国哲学中有“性善论”、“性恶论”和“性 三品论”,但是正统只能是“性善论”,因为 伦理道德需要要一个终极价值。
第1章之三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 • 这段话是连接“率性”和“中庸”的关键,包 含三层意思: • 第一,谈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的关系,未发之 前的人性是先天之性,都是纯然至善的;发而 为喜怒哀乐之后则有善有不善,关键就看所发 是否“中节”。中庸之道就是保持“中节”的 重要方法,故君子不仅应当“守性”,而且还 要“持情”。儒家不赞同佛教那种逃避世俗之 情。
• 第一支是第2章到第11章,乃“子思所引夫子 之言,以名首章之义止此”,是对宗旨的进一 部阐述,讲明中庸的基本道理,我们称之为 “明道篇”。 • 第二支从第12章到20章,“此引孔子之言,以 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明其所传之一致, 举而措之,亦犹是耳。”这几章主要讲中庸之 道的应用,所以我们把它称为“行道篇”。 • 第三支是指21至32诸章,“子思承夫子天道、 人道各章之意而立言也。”这部分主要讲“诚 明”、“明诚”修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成 道篇”。
一、《中庸》的作者及结构
• 《中庸》一书古文 记载为孔子孙子子 思(孔伋)所作。 孔子只有一子孔鲤, 在孔子之前就去世 了,子思是孔鲤鱼 的儿子。
• 子思在传承孔子思想方面有很大的建树, 因此被尊为儒家“四圣”中的“述圣”, 其他为“复圣”颜回,“宗圣”曾参, “亚圣”孟轲,配祀于孔庙,可见其历史 地位之高。
第1章之二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 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 独也。” •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天道无所不在, 人须臾不可离,如果可以离开的“道”, 就不是真正的“天道”。
• 第二层意思是说君 子要慎独,即在别 人看不到地方也要 保持自己的善行, 不要随波逐流,因 为天道是无所不在 的。遽伯玉不欺暗 室。陈毅诗:“莫 伸手,伸手必被 捉”。
• 最后一章是全书的总结,子思引用大量 《诗经》的文句,对掌握了中庸之道的君 子的德行进行艺术性地描述,所以我们将 其称为“境界篇”。 • 以下我们就按照这个结构,对《中庸》一 书进行逐章的讲解。
二、宗旨篇
•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道也 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是故君子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 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 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也。 • 本章是全书的总纲,对于各章都有指导意义。 • 本段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 第二,谈中庸与和谐的关系。未发之中的天性 就是中庸之性,发而中节则是和谐的大道,也 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结果。中乃道之体,和乃道 之用,二者互为表里。 • 第三,“致中和”就是儒家以中求和的方法。 人要体会自己情感未发之前的至善天性,不偏 不倚,中正至公,勿使情感意念去恶存善,就 可以得天地之性(规律),化育万物。 • 这条“致中和”的思路,后来就被孟子演绎成 “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 儒家所谓的“内在超越”路径。
《中庸》解析
儒家《四书》
• 宋代大儒朱熹谈《四书》的学习次第说: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 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 发越; 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 子语类》卷十四)可见《中庸》在《四书》 中最难度,故放在最后。
• 关于《中庸》写作的目的,朱熹在《中庸 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 子思忧道学之失而传其作也。”本书就是 为后人讲解儒学最根本的中庸之道。 • “中庸”作何解,程颐说:“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 天下之定理也。”也就是说,中乃正中不 偏,庸乃不可变易。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教 人保持中正的恒常不变之道。
孔子
曾子、孟子
颜回、子思
孟子
• 子思学术地位之高, 很重要一点还由于 他的再传弟子孟子 成为儒家的集大成 者,由此历史上 “思孟学派”后来 便成为儒学的主流。
• 《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由于其 内容和结构的独特,在汉代就开始有单行 本发行。 • 《中庸》从宋代开始受到官方的重视,宋 仁宗时,为了激励考试及第的儒生,皇上 或赐《大学》,或赐《中庸》以为嘉奖。
• 到了南宋,大儒朱 熹把《大学》、 《中庸》、《论 语》、《孟子》合 编为《四书》成为 科举考试的规定教 科书,地位极大提 高。 • 《中庸》原在《礼 记》中不分章节, 只是一段段的语录,
• 《中庸》全书共3600余字,分33章,内容 并不很多。《中庸》受到如此重视,主要 是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结构。《论 语》、《孟子》只是弟子们回忆老师的讲 课笔记,每一章节没有太多的内部安排, 章节的题目只是本章前两个字,主题也不 集中。但是《中庸》却与此不同,不仅主 题突出,而且结构严谨,可以成为一本独 立的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