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座笔记
国学笔记知识点总结高中

国学笔记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国学的概念及其发展1. 国学的概念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和学问的总称,它包括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文化宝库,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
2. 国学的发展国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学派,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三教合一的理念,包括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内容。
二、国学的经典著作1. 《论语》这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里面包含了许多有关为政治家和为人处世的智慧。
2. 《大学》这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是孔子的言行的记录,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3. 《中庸》这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学生学思孟及其后继者续写的,介绍了儒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4. 《孟子》这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是孟子的言行的记录,包含了许多有关仁义道德的思想。
5. 《道德经》这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是老子的著作,介绍了道家学派的思想内容,强调了自然和谐的理念。
6. 《庄子》这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是庄子的著作,介绍了道家的思想内容,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关系。
7. 《金刚经》这是佛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是佛教的经典著作,介绍了佛家的教义内容,强调了放下执著的理念。
以上是国学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它涵盖了儒家、道家和佛家三个主要学派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国学的核心价值观1. 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认为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仁义之道行为准则。
2. 礼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认为要以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礼法治国家社会。
3. 信信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认为要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不欺诈欺骗。
4. 悟悟是道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认为要以悟性求道,领悟自然和谐真理。
5. 禅禅是佛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认为要以静心修行,放下执著,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平。
以上是国学的核心价值观,它包含了儒家、道家和佛家三个主要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范曾《国学开讲》读书笔记

范曾《国学开讲》读书笔记范曾,中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思想家。
东方学大师季羡林评价: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部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
在这三个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评价:今天在座的范曾,他没问题,是当代的大师,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是当代的大画家,而且以我外行的看法,他不只是当代的,也是几百年来,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大。
范曾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写有《国学开讲》这本书。
《国学开讲》对中国的儒释道都有很精辟的见解。
我尤其对范曾先生对佛教的论述印象深刻。
中国近代学者梁漱溟先生说过:“科学能解决物质问题,宗教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谁也代替不了谁。
”说起宗教,佛教是无法回避的话题。
佛教有两大宗旨:一是大智大慧,也称为文殊菩提;一是大慈大悲,也称为普贤菩提。
在中国历史上,在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等民族分裂的时期和政权对立的时期,因为战乱之下,民不聊生,百姓痛苦不堪,佛教在着中国特殊的时期都能得到民间的自发传播。
大概是百姓在“大智大慧”和“大慈大悲”的佛祖的保佑下能得到心灵的慰藉,心灵的些许安慰才能使百姓渡过无穷无尽的灾难。
人类不仅是在乱世,而且在太平盛世,都面临着人生的烦恼。
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钟烦恼,同时也有八万四千种法门。
我们都是从红尘中来,很多人心里不安静,或者说心里着急,这个可能是一种无明的烦恼,在某些时候陷入一种“我执”,并没有特别具体的原因促使你这样,可是你经常会有一种不安,或者一种躁动。
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我需要什么,经过我的努力,我能够做到什么地步;经过我的奋发忘我,能做到什么地步?心灵的问题还是得靠心灵来解决。
白岩松说过一句话:“内心都无法平静,我们如何获得幸福?”佛教很多偈语都是让人反省内心,如“菩提本无树,宁静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是风动,不是帆动,是智者心动。
”心灵宁静与奋发进取是不排斥的,儒家经典《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教师学习笔记《教育智慧国学讲座》笔记及心得

教师学习笔记《教育智慧国学讲座》笔记及心得xxxx年11月12日,我和学校的另外六位老师一起去中牟党校聆听了有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校长金辉女士所做的报告。
报告开始前,主持人先带领大家齐读了《弟子规》,之后金辉女士上台做报告,在她登台之前走到孔子像前先向孔子像举了一个恭,演讲的课件上打的时间是孔历二五六六年。
她的演讲内容整理如下:李嘉诚曾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遗憾。
”孩子有问题,很多不是孩子的原因,也跟家长和老师有关。
孩子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都在学校度过,所以孩子的好坏,和老师也有很大关系,应该家校合力,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孩子教不好,我们应反思自己,用一种教育方法去教几十个孩子,会合适吗?一切有效的教育都是触动孩子心灵的教育。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达到:身与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
中庸就是使身心处于和谐状态。
修身要从心上修,做到能完全活在当下。
如果全身心都在工作上,达到身心和谐,四个小时会做八个小时的工作。
相由心生,脸是我们内心的折射,内心应该处在一种宁静、安详、自在的状态。
静能生慧。
儒家文化的三个特征是:讲人伦、亲政治、重礼教。
从尧帝起开始兴五伦之教。
做人应该内敬外恭,谨言慎行。
《弟子规》中讲人生七件大事,其中六件都是讲人与人如何相处。
前六件事都做好了,行有余则学文。
美国人卡耐基15%取决于专业技能。
学校文化应是一种高能量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展的很快,但如果发展的成果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发展再快又有什么意思呢?我们对天地万物,应该有一种敬畏。
不要消耗不该消耗的东西。
去一个学校看食堂、寝室和卫生间就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管理的好坏了。
比如手绢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教育的本职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
身教是最好的教育,老师要做好老师应该做的。
在日本,校长每天早上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如果学校有一千个学生,校长就就鞠一千个躬。
国学笔记知识点总结归纳

国学笔记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国学的基本概念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国人民独创的一种思想和文化传统。
它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以及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国学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天地同根”,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统一。
同时,还强调修身养性、诗词文章、礼仪道德等方面的修养和教化。
二、国学的历史渊源国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先秦时代,当时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观念对国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后的汉唐盛世,更是国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儒学盛行,中国古代文化达到了一个巅峰。
而后在宋元明清等时期,国学也有了一系列的发展与衍化。
三、国学的主要内容国学主要包括儒家经典、传统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儒家经典是国学的核心,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内容,都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论与学说集合。
此外,佛教、道教、周易、诗词文学等内容也都属于国学的范畴。
四、国学的精髓与特点国学的精髓在于其注重对人文精神和思想的教化和培养,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家庭和社会关系、为人处世的道理。
国学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人文思想、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深厚的历史积淀等。
五、国学的现代意义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可以加强国民本国文化自信心,也可以为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人性理念提供借鉴与启迪。
同时,国学还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一个宽广的历史视野,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
六、国学的教育价值国学在教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帮助人们培养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文化底蕴、磨练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观念。
同时,国学在学术方面也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可以为学者提供丰富的研究课题。
七、国学的未来发展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当代社会,国学的研究与传承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而且在国内外都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
国学未来的发展将围绕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对传统礼仪和道德伦理的弘扬,以及对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等方面展开。
翟鸿燊北大讲国学观看笔记

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之观看笔记第一部分修养篇:道不远人各位领导人、各位企业家、各位硕士:大家下午好!因为今天是讲沟通的课,讲别的课我就不用你们讲话了,跟我说一句话: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大家来学习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要学到知识、顿悟智慧,回去以道御术干事业;第二个目的是交到朋友、整合资源,祖国处处有亲人啊!我感觉今年我讲的最过瘾的一次课是在清华大学讲一个总裁班的课。
第一天是在松阳书院讲儒家文化,第二天到少林寺讲禅宗,参观周文王观景台,少林寺最大的价值不是拳,而是禅,是周文王用一块石头,找到了天地的中心,有了那块石头,才有了中州,有了中州才有了中原,有了中原才有了中国。
达摩的师傅告诉达摩,哪儿也不要去了,赶快到中土去,到中原去,到中国去,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有大成气象。
所以各位应知道一个事实:佛教诞生于印度,最后昌盛于华夏,扬名于四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就是你自己要自悟自觉,亲民就是不但要自觉还要觉他,止于至善就是领着团队、领着人去追求真理,这就是《大学》里面的“三纲”。
第三天到安阳尤漓城,周文王演绎八卦那个地方,我们讲《易经》,第四天到河南的云梦山,讲鬼谷子,这个人也是讲沟通讲说服的一个高手,他是中国第一所古军校的校长,鬼谷子有几个学生很有名: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鬼谷子放出来几个学生天下就弄得差不多了。
鬼谷子教学生:捭阖第一,捭者开也言也阳也,阖者闭也默也阴也,捭阖之道,以阴阳视之,关之以出入,治之以捭阖,以此说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有,可以说人说家说国说天下。
一个人一旦把沟通能力练好了,这个人就能纵横捭阖,合纵连横,无中生有,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可能为可能,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大方无欲,大道无形,行者无疆,较长河为疏落,变大地为黄金。
说这么长时间话,你们也不鼓掌?(鼓掌)这个鼓掌你不要以为你是给我鼓的,你是用掌声告诉这个丑男人,你想有收获,这就叫沟通;问一声好,你回答一声,你不仅仅是在回答我,你是用那声好,告诉别人你的状态,你的胸怀,你的素质,告诉别人你挺好,你还健在,这就叫沟通。
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精华笔记(翟鸿燊语录)_百度文库

本文由bkydxyx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翟鸿燊 《著名国学应用大师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内容提要: 1,修养篇:道不远人 2,心态篇:喜悦心 3,孝道篇: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4,交友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管理篇:得其时,当其位 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慧精华笔记(翟鸿燊语录) 心态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叫内圣,修身,这是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外王. 朝闻道夕死可以. 杀生是为了放生. 什么叫做佛,就是觉者,智者,通俗的讲就是觉悟了的人就叫佛. 角色就是人格.如果人没有建立起这个概念的话,很难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 人要做大事就记住: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君子不贰过,不迁怒.放下才能承担,空才能有. 一个人面色的改变,完全是由于你心态的改变.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鬼谷子:口乃心之门户. 在管理沟通上,群体是不做决策的,可以民主,但是一定要集中. 企业发展最大的局限,就是企业领导人,思考方式的刻板化,局限化,模式化,打破了才能进步, 才能成长,才能突破,才能腾飞. 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 很多人就是因为优秀,难以卓越.思考格局不要太小. 人生就是这样,你就是你想要成的那个人,你就是你决定成为的那个人. 道大,天大,地大,仁义大,道德经,博大又精深. 想用人的话,你得有包容心,乾隆说:不聋不瞎,不配当家. 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你再优秀也不会有一个组织优秀. 思考力,执行力,表达力,思考力是万力之源,思考一旦出现偏差,执行力越强,犯的错误就越 大. 道德经: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一个修养不够的人,给你一个项目,你会祸国殃民;给你一个团 队,你会把团队带到万劫不复. 沟通要注意的是,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放下才能承担. 一个很会沟通的人, 一定很会和自己沟通. 一个人格局很小, 一个人境界很低, 一个人心胸狭隘, 怎么能讲出大格局的话. 言寡由,形寡毁,禄在其中.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 不做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 一个有道行的人讲话,会把时间和空间讲进去.易经思想:空间可以换取时间,时间可以换取空 间. 很多人没有智慧,就是当动不动,当止不止,关键时刻,一定要懂得刹自己的车. 那些没有目标的人都是在为有目标的人实现目标, 自己如果没有独立的思考方式, 就会老是陷入 到别人的游戏规则里. 论语:不患无位,患何以立. 领导,就是领袖和导师.有激励能力,有指引能力,要描去绘远景,才叫领袖; 领导是不知道走到哪的时候,也有人跟你走. 孙子兵法: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前有道,后有法,中间有天地人. 最上品的布施,不是给点小钱和红包,而是法布施. 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 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修身为本,好好修身,再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孝道篇: 比尔盖茨: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比尔盖茨把这种爱扩展到了团队,最后扩展到了 全世界. 入则孝,出则悌. 论语: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不要以为扔两个钱,就叫孝顺. 百善孝为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有爱心的人,必生和气,有和气的人,必生余色,有余色的人,必生婉容. 一个对父母都不好的人,怎么能把团队沟通好;一个和兄弟姐妹都处不好的人,怎么能把团队带 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凡是那些挣大钱的人,都比较讲究。
国学笔记

翟鸿燊教授国学应用讲课九天笔记1.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毛主席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2.把传统文化变为平常的思考习惯、行为习惯、表达习惯(TAT)思考力是万力之源,行动力是万力之本,表达力是万力之魂!思考一旦出现了偏差,执行力越强,犯的错误就越大。
成功之道= 思考+行动+表达3..人做不成事情往往不是缺少行动前的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4.没有人生目标的人往往会陷进有目标人的规则里,失道之人会成为得道之人的垫脚石和牺牲品!5.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6. 营销高手问话十大秘笈:沟通发问要有连续性!1、问简单的问题,让对方容易回答你。
比如你贵姓啊、来自哪个单位啊……比如公安审问犯人时问姓名、性别、年龄、家住哪里……建立犯人回答问题的惯性。
2、问没有抗拒点的问题(比如见到女同志你问年龄什么的,她不一定告诉你)。
3、问诱导思维的问题。
4、问给对方带来好处的问题。
5、你问的问题顾客的答案都是你意料之中的并且有解决的方案。
6、问让顾客说是的问题。
7、问让对方连续说是的问题。
8、问开放型的问题(目的就是了解他的需求)高手问话过程中会出现“一是机会二是需求”,当机会出来的时候继续发问,当需求出来的时候逐渐锁定答案。
9、问限制型的问题,建立掌控。
10、问封闭型的问题,锁定成交。
(比如二选一的问题,对方无论怎么回答都成交)沟通高手最后只说一句话:就按你说的办!你期待的结果要从对方嘴里说出来!绝大多数做营销人员说(shuo)服没有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有一套。
但最后锁定答案的时候一问一答建立说(shui)服是需要练习的。
美国有一套练说(shui)服的,用场景做设定,开放型的问题问完了,什么时候是机会,什么时候是需求,机会出来继续发问创造需求,需求出来就锁定答案,建立限制(如果对方不如此会吃亏),最后掌控。
7.营销高手口头禅:(1)就按你说的办!【是表达力】;(2)问题就是答案【是思考力】(3)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是行动力、执行力】8.要做问题的终结者9.利者,义之和也10. “人脉就是钱脉,关系就是实力,朋友是最大的生产力”11.和谐型社会的和谐:与天道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与四时合其序12. “进入不同类型人的频道,需要把握住6个同步,即:情绪同步、语气语调语速同步、肢体动作表情同步,语言文字同步、价值观及价值规则同步、信念同步”;13.读经要知道“八正道” ,八正道分别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要有正念!例如:矛和盾的故事要吸取教训!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苛责别人!14.要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
国学学习笔记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文公曰: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
补充:舅犯: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伪诈雍季: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分析:舅犯:用于当今商战亦用诡道也,兵不厌诈,商战亦如此。
雍季:此为驭民之道,不可涸泽而渔,要留给休养生息之余地。
关于压力管理的策略。
要掌握度。
晋文:为君之道,应识轻重。
忌目光短浅。
民(团队成员)为本,则后世有水可载舟,亦覆舟之语。
案例:某公司老板,以诈待员工,赏罚无度,然无外诲尚可支,遇事则内外交困。
冯氏说:公司要有愿景,但愿景不是空许愿或以实物的诱惑。
用人不可压榨,要以制度来管理,要以人情来缓解矛盾。
冯氏说:韩非在第二段着重讲悖论阐述了一遍,并且强调舅犯与雍季之功过并非凭借两句话就能判断。
舅犯指敌用诈非过,雍季所答非君主所问非功。
因此,统治之道应掌握辩证之利。
不可凡是皆走一端。
如无舅犯,国之不存,何谈万世基业。
为君之道,不可不查。
《韩非》说难十二 1文: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冯氏说:沟通之难在于同理心倾听,同理心倾听之难在于换位思考。
因此韩非说,游说之难在于了解对方(君主)的心理,进而去迎合对方的心理去劝说,达到自己的目的。
并且韩非还说,沟通并非简单说,还需要了解事物的论据,分析事理而阐明主张的本领,还有关是否能毫无顾忌的把理论说出来,这些都是沟通的障碍。
《韩非》说难十二 6昔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甚当矣,厚着当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处知则难也。
冯氏说: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独裁决策的团队,必须要有合适的沟通方式。
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角色不一样,同样的话效果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国学、学习及为师
人生阅历多
高层知识分子
政府分子
1、一份沉浸、一分收获! 为人处事、安身立命
一个字 “仁”
一个词“修身以德”
一句话“谦卦六义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一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德谋天地,道贯古今!
“任”:是儒家思想得核心,提倡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学而知之,生而知之,困而知之。
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2、国学
以儒家为主体的一个国家的学术与文化的统称
3、国学学习的作用
4、现在的大学生:有知识无文化,抗压能力差,自尊心强造成负担
文化可以化心理、化本体,可以穷理尽性!
自尊心强可以用于学习的提升。
可以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而不是别人的评价!
5、如何做好老师?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学为人师,行为师范。
天地君亲师:天地君亲师是中国民间祭祀的对象, 祭师即祭圣人,源于祭圣贤的传统,具体指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泛指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传统。
B老师的心态:当好老师,要处处做学生,时时往地处走。
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要有自我磨砺的心态。
D与人打交道:要有领导的能力,“其身正不令而从”,人格素养,人格魅力。
教:“上所施,下所效”
育:“养子使做善”
苏格拉底:教育不是贯疏,而是点燃内在的火把!
陶行知:教育不外乎是习惯的培养!
6、如何学习《弟子规》?
弟:学生子:子女
学习任何东西,要有弟子的心态。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果子越成熟,就越地下来,要放低自己的身段来学习!
第二讲伟人及管理成功的案例
1、学习经典文化的伟人
A温总理:“苟利国家,生死置之度外,岂因祸福,多难兴邦。
”
体现了大国智慧的底蕴。
没有目标,哪来的风都不是顺风。
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世代流传下来的古人的智慧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为人处事。
2、管理—成功85%靠人际关系!(西方人管理欠缺人心,东方人到位)
领导的本质—影响力—人格
影响力:以身作则,克己复礼,建立关怀。
政者,正也。
子帅不正,孰能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连自己也管不好的人是无法管理别人的!
以德为主的人格,领导靠影响力!
情商:
自我认识
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
最能打动人的是真诚!
,古人的智慧必能让我们赞叹!
修身外王之道:谦虚就是知耻,平凡不能平庸,素质终身可行。
第三讲道德及孝
《论语》、《道德经》、《弟子规》
对孔子敬礼,弘扬孔子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沉淀下来的都是精髓,传统文化的智慧是终极的智慧。
入则孝:知恩图报,感恩之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诸事不顺因不孝。
A一个患了骨癌的母亲,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留给自己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忍着剧痛,为自己的儿子织毛裤,在每织十分钟再休息十五分钟的艰难情况下,为儿子织了六条毛裤。
最后她对自己的儿子说:“妈妈即将离你而去了,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你,这是妈妈给你织的6条毛裤,你可以每隔两三年都穿一条,等到你穿到第六条的时候,你也长大了,到时候会有你的妻子照顾你。
”
B在汶川地震中,一个母亲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被困在了废墟之中,在被困的日子里,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饥饿,就划破了手指,让自己的孩子喝自己的血,每当孩子吸干了自己一个手指头的血后,这位母亲又划了另外一个手指头,当这位母亲的十只手指头都划破之
后,
第五讲养生之道
一、饮食
多吃素食(可以美丽),多吃水果,现在的肉都有激素,(小女孩长胡子)。
喝凉饮料,伤脾胃;吃冰激凌,痛经;晚上不要吃东西,要吃就吃水果。
A注意饮食安全B素食为主C根据体质,不要吃凉寒D晚上不要吃
二、睡眠
11点到1点是子夜,子夜不睡觉,补不过来的,
皮肤越来越差!
男性,肾好的有斗志!睡眠重要,凉也伤肾。
补觉的方法:
艾草,用热水泡脚,出微汗,可以逼寒气。
酸枣核中的酸枣仁可以煮,喝汤
小米加红糖,养生!大米,小米,芝麻!
三、运动
提倡有氧运动,多走路、散步。
四、心态
所有疾病来源于心态:根据五行之说
《任义礼智信与疾病的关系》或《任义礼智信与健康的关系》怒伤肝、怨伤脾胃、心火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冬天注意保暖!
养生之道,重中之重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