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

合集下载

项目环评报告

项目环评报告

项目环评报告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某地区新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涉及工业厂房、生活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旨在推动当地工业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环境影响分析。

1. 土地利用影响。

项目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当地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为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项目将充分利用现有空闲土地,避免对耕地和生态保护区的影响。

2. 大气环境影响。

工业园区建设将带来一定的大气污染排放,主要包括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为减少环境污染,项目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控制排放标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水环境影响。

工业园区建设将对周边水体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和生活污水排放。

项目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4.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将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植被破坏和野生动物迁徙。

为保护生态环境,项目将进行植被恢复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规划,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

1.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

项目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监控和治理,确保排放达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生态恢复。

项目将进行周边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3.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项目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环境风险应对。

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项目将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环境风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

项目将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管控,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环境风险的可控性。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一、选址条件及现状分析1.1选址条件分析根据工业园区规划的特点和要求,选址条件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土地面积、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1.2现状分析对选址区域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状况、资源状况、水土保持情况、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并评估选址区域对环境的现状影响。

二、规划设计要求2.1规划原则园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2功能布局根据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特点,合理确定各类功能区的布局,并确保各功能之间的协调和相互配合。

2.3空间布局确定园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包括主干道的设计和布置、绿化带的设置、建筑物和生产设施的位置等方面。

三、环境影响评价3.1影响评价范围和方法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评价方法,包括环境噪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3.2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工业园区规划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预警分析和监测控制预案。

四、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4.1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工业园区可能出现的污染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废气治理设备的设置等。

4.2生态恢复与保护对园区内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建设湿地、绿化带等生态功能区,提高园区生态效益。

4.3资源利用与节约通过循环经济等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4.4交通与噪声控制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减少交通拥堵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一份关于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可适当增加或减少相关的内容。

总之,环评报告书应全面评估工业园区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1.规划背景华安县丰山工业集中区位于华安县东南部的丰山镇、漳州市区北郊,东邻长泰县,北连华安县沙建镇,西南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接壤。

集中区距漳州城区18公里,距离厦成高速(规划2009年建成)玉兰枢纽互通口不到1公里,距离漳龙高速华安互通口仅6公里,鹰厦铁路贯穿集中区东侧的镇区,漳州至龙岩的省道(208)漳华线穿境而过及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

工业区独具交通、地理、水能优势。

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华安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华安县丰山镇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漳州市经济发展圈的四个乡镇之一,华安工业集中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区三片”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发挥华安县丰山镇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工业园区启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项目拉动,优质服务推动”的发展思路,实行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工业企业取得较大发展。

华安工业集中区地处华安县南大门丰山镇,是华安县承接大工业、大项目的平台。

2005年工业区创办以来,共有53个项目落户,总投资100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14个,其它项目也正在开展征地、办证等前期工作。

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150亿元,税收7亿元以上。

但是,由于华安工业集中区目前尚未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在融资、征地、机构设置、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严重阻碍了工业区的开发建设。

为此,华安县正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将华安工业集中区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

华安工业集中区•新社工业园位于丰山镇九龙江北溪以西的地区,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324hm2,从2005年发展至今,区内工业用地现已基本饱和,拓展空间有限。

为此,为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华安县工业集中区此次拟在现有新社工业园目前九龙工业园基本处于待开发状态,为了让华安工业集中区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高效有序的大型工业园区,提高本县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县政府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编制了《华安工业集中区•九龙工业园总体规划》。

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规划

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规划

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八年七月1 规划背景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临港工业园区”或“园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场镇周边,处于川、渝、黔三省市结合部,濒临长江黄金水道,拥有丰富的港口码头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2007年,园区发展规划由四川省发改委批复,同年,园区规划环评通过了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局的审查(川环建函[2008]104号)。

2009年,园区被列入全省50个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之一。

2018年2月,园区作为省级开发区被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取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

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原规划面积为19.85平方公里,原规划的园区产业定位主要为“化工、物流、机械、轻工”。

该园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建成区面积已提高至约7.4平方公里。

园区目前最大的企业为天华股份(前身是四川天然气化工厂),其余重点企业包括金田纸业、议中管业、三木化工等,涉及的产业类型为化工、轻工、机械、医药等。

2014年,泸州市为融入长江经济带,规划在市域的沿江五个区县建设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而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属于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的“两个核心区”之一,是承接全市化工产业转移和全市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纳溪区泸天化、龙马潭区鑫福化工等中心城区化工企业整体搬迁的选址比选区域之一),可见,园区已逐渐成为全市化工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

基于以上省、市、县产业布局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合江县人民政府拟调整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规划,并委托设计单位于2018年编制完成了《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新编制的园区规划在原规划基础上的调整主要包括规划范围、主导产业、经济目标、产业布局等四个方面,具体为:(1)规划范围微调。

规划总体面积维持约18平方公里总体不变(规划调整后约17.97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微调,削减北面用地,增加东面用地。

规划环评报告书

规划环评报告书

规划环评报告书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报告书旨在对某规划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该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决策。

1.2 项目背景某规划项目位于某市郊区,计划建设一座新的工业园区,面积约1000亩。

该项目将引入多个工业企业,涉及生产、仓储、物流等多个环节。

2. 项目概况2.1 项目规划内容本项目规划了一座新的工业园区,涉及土地利用、建筑布局等方面。

工业园区将包括生产区、仓储区、物流区、配套设施等。

2.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水平,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

3. 环境影响评价3.1 影响评价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大气环境影响2.水环境影响3.声环境影响4.土壤环境影响3.2 影响评价方法为了评估该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次评价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调研2.实地考察3.数据分析3.3 环境影响评估结果通过对以上环境因素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大气因子:新工业园区的投入将增加工业排放物的排放量,可能对大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议采取减排措施来控制大气污染。

2.水环境因子:新工业园区对周边水体可能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

建议加强废水处理和监测措施,以保护周边水环境。

3.声环境因子:新工业园区的建设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

建议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土壤环境因子:新工业园区的建设可能会对周边土壤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建议加强土壤监测,确保土壤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4. 环境保护措施4.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的影响,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引入先进的减排设备,降低工业园区的排放量;•实施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监测,确保排放达标;•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2 水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周边水环境,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设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加强对水体质量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污染事件;•提倡节水意识,推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环评报告范文

环评报告范文

环评报告范文
一、项目说明
名称:某工业园区新建厂房工程项目
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
建设单位:xx公司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计划新建厂房一座,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建筑面积约xx平方米。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个标准化厂房、生产线、库房、办公楼、食堂、变电站等配套设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项目建设区域周边地区表层土壤、地下水、大气、噪声等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不会对项目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2.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不会涉及水源地、金属矿山、石棉矿山、放射性矿山、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城市绿地、公园、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气和废水均经过处理后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3.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本项目建设中,将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采取以下环保措施:
(1)建设生产设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使废气达标排放。

(2)建设垃圾分类设施和危险废物收集设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尽量降低垃圾污染产生的污染物。

(3)建设专门的废水处理站,对废水进行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4)建设噪声监测设施,对项目周边区域的噪声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树林绿化等。

(5)尊重社区民意,与居民就项目环保问题进行充分沟通。

四、结论
根据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本项目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同时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落实好各项环保措施。

环评报告书范文

环评报告书范文

环评报告书范文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规划建设XX工业园区,主要包括XX生产厂、XX仓储中心等。

项目拟投资总额XX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XX年。

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XX亿元,将为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二、环境影响分析。

1. 大气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大量粉尘、废气和噪音等污染物,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减少环境污染,项目方将采取封闭施工、喷淋降尘、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以确保施工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项目运营期间,将采用清洁能源、低排放设备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废气排放的监控和治理,确保项目运营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稳定。

2. 水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大量废水,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

项目方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同时,加强对附近水源的监测,确保水环境质量不受影响。

项目运营期间,将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全面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同时,加强对周边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

3. 土壤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进行大规模土地平整和开挖,可能对周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项目方将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土壤保护措施,减少土壤的破坏和污染,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项目运营期间,将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定期进行土壤质量评估,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稳定。

4.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对周边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一定影响。

项目方将在施工前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运营期间,将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定。

三、环境保护措施。

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安装除尘设备和废气治理设施,减少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大气污染。

环评报告书案例

环评报告书案例

环评报告书案例一、项目背景。

话说有这么一个工业园区的项目,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拼图,要把各种各样的企业、设施都放到一块合适的地方。

这个园区打算建在一片之前有点荒的土地上,附近呢,有几个小村庄,还有一条小河在旁边静静流淌。

二、工程概况。

1. 园区规划。

这个园区规划得可全面了。

有专门的生产区,就像是一个个小格子,不同类型的企业会被安排到不同的小格子里。

比如那些搞电子制造的企业在一块,搞机械加工的又在另一块,这样做的目的呢,就像是把不同性格的小伙伴分开安排宿舍,防止他们互相干扰。

还有仓储区,那就是园区的大仓库,放原材料和成品的。

行政区就像是园区的大脑,管理整个园区的运营。

2. 建设内容。

园区要盖好多建筑物,厂房一排排的,就像整齐的士兵。

道路呢,也是纵横交错,像棋盘一样,这样才能保证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顺畅。

另外,还有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像污水处理厂,这可是园区的环保小卫士,负责把各个企业排出来的脏水变干净;还有集中供热的锅炉房,让企业冬天能暖暖和和生产,不用每家都自己烧小锅炉,到处冒烟。

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大气环境。

调查的时候发现,这个地方的大气啊,本来还挺干净的。

不过周围有一些小工厂,偶尔也会冒点黑烟,就像脸上偶尔长个小痘痘。

检测的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大部分时候还不错,但是某些污染物在特定天气下还是会超标那么一点点,就像一个好学生偶尔也会犯点小错。

2. 水环境。

旁边那条小河啊,水清澈的时候能看到小鱼在游,可是靠近一些村庄的地方,就有点浑浊了。

因为村民生活污水有的没处理好就排进去了。

而且河流水量也受季节影响很大,夏天雨水多的时候,河水就涨得满满的,像是个吃饱的小胖子;冬天雨水少,就变得有点瘦巴巴的。

3. 声环境。

现状就是白天有点嘈杂,主要是那些过往的车辆还有附近小工厂的机器声。

晚上就安静多了,不过偶尔也会有一些大货车呼啸而过,打破夜晚的宁静,就像一个不速之客。

四、工程分析。

1. 施工期影响。

在园区建设施工的时候,那可真是尘土飞扬,就像一场小型的沙尘暴。

工业园区改造环评报告

工业园区改造环评报告

工业园区改造环评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发展的迅猛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工业园区改造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报告旨在对某工业园区改造项目进行环评分析,以期达到提升工业园区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背景分析2.1 工业园区现状描述该工业园区位于城市南部,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涵盖金属制品加工、化工产品生产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

然而,由于过去长期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导致工业园区存在废气、废水排放过大、土壤污染和噪音扰民等诸多环境问题。

2.2 改造目标和意义为解决工业园区环境问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本次工业园区改造旨在实施环境治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使园区成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域。

三、环境影响评价3.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环评主要涵盖工业园区改造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废气排放、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噪声控制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

3.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次环评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作为评价依据,通过实地调研、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等方式,综合分析评估工业园区改造对环境的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4.1 土地利用工业园区改造将导致少量土地被占用,但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4.2 水资源利用改造后,工业园区将采取节水措施,减少水资源消耗。

同时,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有效防止水体受到污染。

4.3 废气排放通过改善生产工艺、设备升级和引进环保技术,工业园区将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4.4 废水处理工业园区改造将新建污水处理设备,并严格控制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有效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

4.5 固体废弃物处置改造后,工业园区将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实行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6 噪声控制改造工程将优化设备布局和隔音措施,减少噪声产生并确保噪声符合国家标准,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化学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

化学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

化学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摘要:本报告书通过对于化学工业园区环境评估,旨在全面评估该园区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报告主要包括园区规划背景、环评目的和任务、环境评价和影响预测、环境管理措施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工业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化学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该园区以集中建设、集约生产、集中排放特点,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由于化学工业的特殊性质,这些园区也经常面临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环境评估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2 目的和任务本次环评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化学工业园区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以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任务包括:收集和分析园区内各类化学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排放情况,预测和评估园区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第二章:园区概况2.1 位置和范围该化学工业园区位于XX省XX市,占地面积XX平方千米。

园区内安装了大量的化学工业设备,包括化工厂、化学存储设施、废水处理厂等。

2.2 产业结构园区内主要涵盖了石油化工、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等领域的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第三章:环境评价和影响预测3.1 大气环境评估对园区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

通过模型预测,确定园区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范围。

3.2 水环境评价对园区内的水源、废水排放进行调查和评估,采样分析废水中的污染物,评估园区对附近水体的影响。

3.3 噪声和振动评价测定园区内的主要噪音源和振动源,预测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

第四章:环境管理措施4.1 大气环境管理针对园区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同时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4.2 水环境管理采用废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加强园区周边水体的保护和管理。

棋盘井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

棋盘井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
1.6.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遵循3R原则,集清洁生产和废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经济模式,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本评价将以循环经济思想贯穿,指导环境减缓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7
1.7.1拟采用的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中不但要采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较多的资料调查法、矩阵法、专家判断法等方法外,还需根据评价特征与要求,考虑本项目的特殊性,采用生态适宜性分析法、情景分析法、承载力分析法、生态系统分析法与环境数学模型法。
1.7.2评价技术路线
评价中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2。
1.8
1.2.2评价重点
根据全过程系统评价的要求,考虑到本开发区环境现状、区位特征,参考前期实地考察中专家咨询与部门调研中的关注点,评价重点应主要是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
1.3
1.3.1评价的空间范围
根据棋盘井工业园区与周边工业、农牧业用地及保护区、城镇的相互位置关系和作用特征,本次评价的范围包括重点评价范围、基本评价范围与拓展评价范围,具体见图1-1。
(1)GB 5083-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GB/T 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
(3)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5)GB 18917-2002城镇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1.10.3.2大气环境标准
(1)GB/T 3840-19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固体
废物
工业废物
23.1
32.6
生活垃圾
0.73

荔浦县金鸡坪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

荔浦县金鸡坪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

荔浦县金鸡坪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工业集中区基本情况荔浦县金鸡坪工业区成立于2007年,2008年与荔浦县长水岭工业园区(含金牛科技工业园)整合为一个工业集中区,统称为荔浦县工业集中区。

荔浦县工业集中区于2010年编制完成《荔浦县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金鸡坪工业区规划用地面积为378.55公顷。

规划范围为:规划铁路线以南,西起新坪路口,东靠新坪镇镇区,呈北宽南窄的盾牌状。

二、工业集中区规划概述1、分期建设安排金鸡坪工业区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建设是指到总体规划近期年限即2015年的建设情况,二期建设是指到总体规划远期即2025年的建设情况。

金鸡坪工业园区一期:一期建设重点内容包括完成金鸡坪污水厂、消防站的建设;新建工业用地从荔浦—新坪县道南侧至园区南部的现状村镇建设用地;将现状村镇建设用地整合成居住配套组团。

道路建设方面,一期除完善新建区内部道路外,还将重点完善新坪镇镇区的内部道路,为二期工业园区与新坪镇镇区连片建设做基础。

一期开发面积为259.86公顷。

金鸡坪工业园区二期:在一期基础上,二期发展方向主要向西南、东北两个方向。

西南方向,在现状村镇用地西侧发展居住配套组团,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建设,为工业生产区配套服务。

东北方向发展工业用地,做好与新坪镇镇区之间的防护隔离带建设。

二期开发建设面积为118.69公顷。

2、规划目标规划将金鸡坪工业区建设成为开放型、科技型、生态型的工业新区。

3、规划定位打造荔浦县以木制品、食品加工、小五金、医药、纸业包装等轻工业为主,集生产、物流为一体的,配套服务齐全的工业集中区。

4、用地布局金鸡坪工业园区形成“两轴三区”的规划结构。

两轴——两条主要发展轴,分别指东西向连接荔浦中心城区与新坪镇的交通联系主轴,以及南北向联系整个工业园区内部各功能组团的交通轴。

三区——分别指中部工业生产区、西部教育科研区以及东部居住配套区。

三、环评及批复执行情况荔浦县金鸡坪工业区的发展规模和时序与原规划环评基本一致,入园项目与工业园产业定位基本相符,基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于还未落实规划、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的要求,工业区还需进一步逐条落实。

环评报告表范例

环评报告表范例

环评报告表范例一、项目概况该项目是一个位于某地的新建工业园区,旨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该工业园区的规划面积为XXX平方公里,计划建设XX个工厂和相关配套设施。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将涵盖以下方面: 1. 建设工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影响; 2. 工业园区对空气质量和大气环境的影响; 3. 工业废水和废气对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噪音和震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5. 建设工程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 其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三、环境基线调查为全面了解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详尽的环境基线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1. 土地:工业园区建设将占用约XXX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农田、湿地和草地。

2. 空气质量:目前敏感点附近的空气质量良好,主要污染物浓度处于国家标准范围内。

3. 水体质量:周边水体经过监测,目前水质良好。

4. 噪音和震动:目前敏感点周围没有明显的噪音和震动源。

5. 生态系统:调查显示,项目区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和野生动物。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土地资源:工业园区建设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可能导致农田、湿地和草地的破坏和减少。

2.空气质量:预计工业园区的运营将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废气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

3.水体质量:工业园区的废水排放可能会对周边水体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雨季或突发事故情况下。

4.噪音和震动:建设工程和园区的运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噪音和震动影响。

5.生态系统:工业园区建设将对部分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干扰,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环境保护措施为减轻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1. 土地资源保护:尽量选择未耕种的土地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农田、湿地和草地的占用。

2. 大气污染防治:合理设计工厂的废气排放系统,安装污染物治理设备,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城市工业园区环评报告

城市工业园区环评报告

城市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一、引言城市工业园区是现代化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生态风险。

为了确保工业园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本文拟进行城市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背景城市工业园区位于市区西侧,总占地面积为5000亩。

规划建设五年内,吸引了30家大型企业入驻,涉及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为了评估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我们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

三、环境评价1. 大气环境评价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和模拟分析,工业园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良好,主要污染物浓度处于国家标准范围内。

然而,由于园区内的机动车辆使用较多,建议引入尾气处理设施,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2. 水环境评价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工业园区的水环境状况整体较好。

主要排污口经过处理后的废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应进一步完善,以确保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3. 声环境评价工业园区周边并无重要噪声源,噪声水平基本符合相关标准。

但在工业园区内部,存在一些噪声源,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建议在厂区内部设置隔音设施,并合理规划厂区布局,减少噪声对员工的影响。

4. 生态环境评价工业园区建设前后,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与修复。

目前,周边植被逐渐恢复,一些鸟类和昆虫也开始出现。

然而,为了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增加绿化面积,加强生态监测,并定期进行植被修剪和清理。

四、环境管理与保护为了确保城市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我们提出以下环境管理与保护的建议和措施:1. 强化污染治理各企业应加强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处理与处置,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环境排查和监测。

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2.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工业园区应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资源利用结构。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

《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清华大学二零一五年十一月第1章总则1.1 项目背景大路工业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于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2010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0-2020年)》中重点推动建设的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

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园区管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承担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清华大学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2.1 指导思想按照“合理布局、统一监管、总量控制、集中治理”的原则,本次研究重点关注规划分析、园区开发回顾及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等内容。

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环境影响环评报告

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环境影响环评报告

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环境影响环评报告《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写本1 建设项目概述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位于蕉岭县中间腹地,东连蕉岭县蓝坊镇,西接蕉岭县三圳镇,南邻蕉岭县新铺镇,北承蕉岭县兴福镇。

距梅州城区约50公里。

根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合本区具有的较好自然环境、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确定其功能定位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区。

产业定位为积极发展机械、铜材加工、建材、电子、电气、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和家电产业。

工业园位置图如附图1。

规划确定蕉华工业园区形成“一心、一轴、两片区”的整体结构。

“一心”即规划在园区中部晋元大道侧建立服务中心,包括行政管理、商业服务等功能。

“一轴”即规划以205国道线为依托,形成南北向的园区发展主轴。

“两片区”即以工业园服务区为界,形成南、北两个工业片区。

目前工业园内的土地已大部分出让,已建成梅州金达铜材有限公司等投产主要企业(项目)和拟建企业(项目)共有超过15家。

规划近期继续由蕉华管理区水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取至东面水口水库。

远期水口水库和大坪水库为用水水源,供水能力扩建至35000t/d以上。

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送至污水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

雨水通过雨水管网就近排放。

规划将对工业园区农村居住用地实行统一搬迁,在蕉华狗麻岗市场附近开辟专门的用地建设农民新村,逐步对园区北部涉及的村庄进行搬迁并安置到此地。

2 环境影响评价准则2.1 评价因子1、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DO、CODCr、CODMn、BOD5、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铜(Cu)、铁(Fe)、砷(As)、镉(Cd)、铅(Pb)、铬(Cr)和汞(Hg)等。

预测评价因子:CODCr、氨氮等。

环境风险评价因子:CODCr、铜(Cu)。

2、大气现状评价因子:SO2、NO2 、TSP、PM10 。

杨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杨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812号杨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信息发布文本)说 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受上海杨行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对杨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及规定,并经上海杨行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

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1 规划概述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为整单元新编控规,包括北侧的月浦工业园区及南侧的杨行工业园区。

其中杨行工业园区321ha ,东至蕰川公路,南至富锦路,西、北至杨行镇界。

产业用地范围内基本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发展以钢材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产业为特色,发展附加值高、低污染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引进研发型、科技型、环保型及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类型。

主要发展既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包括邮轮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

2 规划相符性分析本园区产业定位为发挥既有产业优势,培育邮轮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与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上海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结构相协调,并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的发展要求。

本次杨行工业园区控祥规划以产业转型为抓手,重点发展高科技、低污染、低能耗产业,这与上海市及宝山区的“十二五”环保规划、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相符,与宝山区“十二五”期间进行产业能级升级相适应。

3 规划污染源分析 (1)废气规划实施后,燃烧废气排放量为3663.98万m 3/a ,NO 2、SO 2和TSP 排放量分别为2.2t/a 、0.45t/a 、0.83t/a 。

工艺废气排放量为41.3亿Nm 3/a ,工业粉尘、非甲烷总烃和二甲苯排放量分别为13.8t/a 、14.1t/a 和11.3t/a 。

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阳新县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1.规划背景及工作简介为落实阳新县委县政府工业兴县的战略决策,实现阳新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阳新县委县政府的有关决定,在阳新县城西北部设立阳新县工业园城北工业区。

城北工业区是阳新县发展园区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参与区域竞争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湖北省打造武汉城市圈、发展县域经济战略的历史机遇下,阳新县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迫切需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规划,准备定位自己在武汉城市经济圈和湖北西部地区战略地位和功能作用。

在此背景下,2007年阳新县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城北工业区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北工业区规划面积6.7km2 ,北起纬一路,西南至武九铁路及火车客运阳新站,西至经一路,东至鸿骏路。

工业区的功能定位为:有色金属制品及建材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基地,具备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的综合工业区。

为进一步完善城北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把握工业园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以及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工业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阳新县环境保护局于2008年9月委托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君邦公司”)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确定评价的范围后,君邦公司立即组成评价工作组,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业园区及周围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查和污染源调查工作;收集、核实了黄石市、阳新县及兴国镇的相关规划资料和环境基础数据;紧紧围绕地区的发展优势和环境制约因素,结合专家咨询,进行来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识别工作;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了《阳新县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阳新县环境保护局和工业区管委会并呈送黄石市环境保护局进行审查。

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

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

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化工园区规划的重要性显得愈发突出。

在此背景下,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的规划进程再次吸引了市民们的目光。

作为一项步履不停的工程,其方案的实施必须经历环评报告的审核。

本文将就这一环节,对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作一介绍。

一、报告的编写背景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的建设,其潜在的环境风险难以忽视。

对于如此庞大的工程,不仅仅是投资商,也包括市民和环保部门都有对它的担忧。

报告编写项目组深入研究了项目实施所造成的多种影响,包括对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居民质量以及社会经济等的多维影响,展现了项目对环境的完整评估。

二、报告的主要内容1、项目简介报告简述了该项目基本情况和规划建设方案,旨在概括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的目的和计划,进而说明这项工程所需的投资和投资环节。

2、环评法律法规与标准在报告中,详述了环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规,旨在为接下来的评估提供参考和约束。

3、评价对象与评价方法在此部分,报告对待评价对象进行了分类注解,从而对评估内容加以规范。

此外,报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别考虑了环保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深入地描绘了该项目的环保风险情景。

4、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这是环评报告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节,通过量化和定性的方法,对化工园区实施后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得到合理的结论。

5、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在这一部分展现了对化工园区运营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风险,体现了化工园区规划所涉及到的污染源、环保对策等内容,为下一步规划实施和环保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实质性支持。

三、总结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有助于规范这一工程的实施,并为规划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同时,也为化工园区规划中环保风险的掌控和规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论1.1评价任务的由来ww位于内蒙古东部,东、东南与通辽市奈曼旗和辽宁省北票市接壤;南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临界,西南与辽宁省建平县和ww市相邻;北、西北隔老哈河与ww市和翁牛特旗相望。

ww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综合经济区交叉区域,受双重辐射。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为ww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的战略构想,ww在旗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的原则,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完善工业园区规划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新惠镇是ww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为确保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综合新惠镇城市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2009年编制的《ww新惠镇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确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为:“产业向北、生活向东”。

敖汉工业园区建设是ww城镇建设的两个重点项目之一。

新惠镇距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直线距离均在400公里半径以内。

以北京为起点的111国道,加强了新惠镇与北京、河北、黑龙江及内蒙古其他地区的联系;京通铁路在东西横贯ww,通过京通铁路,到北京行程约为490公里、9小时;通过赤通高速到ww市区的时间约为1小时;同时,ww是ww距沿海最近的旗县,距锦州港仅为200公里,是ww北部旗县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

ww工业园区位于新惠城区东北部,西侧贴规划铁路和玉四公路,北至111国道,东临城市外环,西南靠架子山,南部隔防护绿地与城区相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规划区地处新惠镇北部门户,呼应区域经济流向和交通引力方向,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并有效指导园区的建设,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要求,区域开发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保主管部门、经济开发区合理开发、加强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

为了协调好园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把握好园区内部产业的性质、规模、结构以及空间布局,整合和优化区内和区外的环境、产业等资源,统一规划和高效配置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园区的清洁化和循环发展,并对园区与周边如何实现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根据国家及省市对经济开发区环境管理要求,园区管理部门委托ww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对该园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院经现场踏查,收集资料及现场监测等工作,根据相关导则、标准和规范,提交本报告书,呈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

1.2编制依据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4.1)10、《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29)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3.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1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12.29)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1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实施条例》(1997.1.1)18、国家林业部《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994.1.22)19、国务院第19号令《土地复垦规定》 (2011.3.5)20、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29)21、国务院第559号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10.1)22、国务院第257号令《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1.1)23、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26)24、国务院国发[2005]40号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12.2)25、国务院国发[1998]36号文《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1.19)26、国发[2007]1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5.23)27、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28、国发[2005]21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6.27)29、国发[2005]第2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7.2)30、国发[2005] 18 号《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6.7)31、中发[1997]11号《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1997.5.18)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发[2011]第14号《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3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3.18)3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2.21);3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第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2005.12.16)3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14号《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2005.10.10)3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174号《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12.6)3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98号《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的通知》(2004.7.4)39、国家经贸委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2000.10.25)40、国家经贸委国经贸行业[2002]716号文《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2002.9.28);4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42、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第6号《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2007.1.23)43、《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国家环境保护部 2011年3月1日44、《ww环境保护条例(修正)》(2002.3.21)45、《ww矿产资源管理条例》(1999.7.31))行业、地方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纲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2010.10)3、《ww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w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11.1)4、《ww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自我修复促进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ww人民政府,2006.3.11)5、《ww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矿业权设置及重点转化项目资源配置管理工作的意见》(ww人民政府,2006.3.11)6、《ww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ww人民政府,2006.3.11)7、《ww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开发区(园区)土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ww人们政府办公厅,2006.3.11)8、《ww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w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1.2)9、ww市人民政府赤政发[2003]008号“ww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ww市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的通知” (2003.2.26)10、《内蒙古ww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报告》(ww市环保局赤环发(2003)62号)11、《ww环境保护条例(修正)》(2002.3.21)12、《ww水功能区划》ww水利厅、ww环境保护厅,2010.12.213、《ww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ww市环保局,2011.3)14、《ww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总体规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总院,2007.7)15、《ww市环境功能区划》(ww市环保局,2002.12)16、《ww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项目集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赤环发[2014]150号 2014.4.29技术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地面水、地下水、大气、生态、声)(HJ2.1-2011、HJ/T2.3-93、HJ610-2011、HJ2.2-2008、HJ19-2011、HJ2.4-2009)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4、《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域技术规范》(GB/T15190-94)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保护委员会,1987.3. 20)9、《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项目资料1、《wwww市ww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32、《ww市ww环境保护“十二五”(2011-2015)规划》ww环境保护局2011.73、《ww林业“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规划》ww林业局,2009.104、《ww工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ww人民政府,2011.4.275、《ww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ww人民政府1.3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1、通过环境现状调查,掌握经济开发区域环境背景状况。

通过资料收集、现状调查与监测,分析该工业园区所在地各环境要素的状况,掌握该工业园区的环境背景。

2、从环保角度论证该工业园区规划及工业布局合理性、拟采取污染防治方案可行性,清洁生产和环保政策的符合性。

明确区域污染防治重点,调查和优化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为该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实施以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与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