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第一集:许知远对话马东
许知远没有变——《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1000字
许知远没有变——《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1000字许知远没有变——《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后感1000字:这本四五年前还曾让我惊艳的书,现在看来,却令人失望。
写此书时,许和现在的我年纪相仿。
书里面充斥着年轻时代许知远的自恋、自怨自艾。
而将近20年过去,现在节目中的他,整体气质显得自卑、压力很大,很卑微。
本书不足,是在其无力上。
许知远在本书中的思考,放在当下,仍然成立。
但他所有的思考,在我看来,太苍白、太软弱了。
也许是我熬夜太久,神经变得越来越麻木。
落花流水般的语言,已经激不起我的反思。
在当下,你想唤醒这些年轻人,靠许知远这样的语言是不可能的。
你每天给他们喝鸡汤是没用的,你给他们来一针强心剂、兴奋剂,也是没有的。
你要用刀去劈向他们、砍向他们,让他们认清血淋淋的世界。
你砍一次还不够,你要不停地砍他们,刀刀见血。
真正砍到他们骨子里、脑海里。
去你妈的小奶狗,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大野猪。
如果你想唤醒现在的年轻人,想要快速见效,你必须这么做。
要知道,这是一群快要遗失了自己灵魂的人啊。
但是,更简单的,你可以不去唤醒他们。
看完书后,我去看许知远的节目。
我以前讨厌看综艺,看了十三邀后,觉得还行。
有时觉得自己很像许知远,又希望自己如马东那样平静、自知。
在他对话马东那一段,马东在对话最后说“许知远老师是一个古代的人”。
我不知道他这话的意味。
但我感觉,如果许知远算是“书生”的话,那“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他这类人。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我不知道引号后面还有什么,但我想,应该都是实干派吧。
在本书中、在他的节目中,他一直在用聒噪的、毫无力量的语言呐喊。
中国从来不缺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也救不了中国。
你要么是一个实干派,行动救国;读后感.你要么以笔代剑,用你直入脊髓、刮骨疗伤的文字救国。
而不是躺在那里,呻吟。
我越来越觉得,在这个谁都可以做15分钟明星的时代,安静是种美德。
“许知选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伤残之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历史学家许倬云访谈(节录)许知远:你最近常提到常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许倬云:我们同行的各种著作里,通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帝王将相或者名人,讲的是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老百姓的日子没人管。
所以在《中国文化的精神》里,我讲的就是老百姓过日子吃饭,都是人与自然的调和,而且调和是动的,不是静的。
我一辈子最喜欢的诗句是李白的《忆秦娥》里的八个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八个字,四个时段,都是风景。
这八个字里有兴有亡,残照秋天,汉朝已经老早过去了。
宇宙的变化、人世的兴废统统融合在人的情感里。
这种情绪,这种气派,别的语言里是很少的。
英文里没有文字的形象,只有声音,所以显示不出这种东西来。
再比如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在”字,一个动词、就把前面那些零零碎碎的形象全笼括在内了。
这也只在象形的文字里才有。
我们常民的日子,可以说无处不是诗意,无处不是画景,无处不是跟自然相配,无处不是和人生相合。
这种生活不是说只有知识分子才有,一般人一样有。
老头散散步,大雁已经成行了,往南边飞了,眼下都是一直深切地和周围相关,这种不是美国的生活、欧洲的生活能看见的。
许知远:这种生活被中断了,现在正在重建。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也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重建?许倬云:明朝亡了以后,中国的大道理已经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了,幸好明末清初有一些人物了不起,顾炎武、全祖望、王夫之,留下许多可读的书,他们在检讨,我们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全祖望还特别提出将来该怎么走。
其实他们检讨背后的根据也不外乎从张载的《西铭》过渡到王阳明的《传习录》。
许知远:你对于中国的常民来讲,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哪个朝代最宽容、最幸福?许倬云:汉朝。
汉朝国家的基础放在农村。
真正讲起来,唐朝也不错,可唐朝的基础不在农村,而在商业道路上。
历史上,中国面对一波一波游牧民族的侵略,欧洲也面对一波一波骑射民族的侵略,为什么中国站得住,他们站不住?地理条件是一个原因,中国的长江黄河之间有一大块完完整整的土地,农业发展快,村子挨村子,一大片,坚实得很。
《十三邀》第一集:许知远对话马东
第一集:许知远对话马东整理/腾讯新闻十三邀这是我们为读者精选挑选的完整版十大推荐看点,如果你时间有限,可以先睹为快。
当然,如果你慷慨有闲,也可以直接拉到最下方~世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许知远:怎么形容当时的时代脉搏?2013年的时候,怎么描述它呢?马东:当时电视节目为主,它有一个流行趋势。
这里有一个顺序概念:《非诚勿扰》、《爸爸去哪儿》火了,然后在我的认知里面,那一代人就翻篇了。
那一代人的主体基本上应该就是1980年到1985年那一批出生的女性的媒体工作者,她们进入社会,充斥在各种媒体发声里面,尤其是新媒体渠道。
她们刚出来的时候,她们面临是找一个人一起奋斗,还是给别人当小三的问题的时候,《蜗居》就出现了。
后来她们下决心要好好谈恋爱的时候,《非诚勿扰》就火了,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了,《爸爸去哪儿》就火了,大概是这样一个…许知远:是这么表现出来的。
马东: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
我觉得在那之后就换代了,就换成了1990到1995年为主体的话语权,因为移动互联网全面铺开以后,移动互联网的整个技术支撑达到了那个水准之后,人们的基础方式变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重要的社交和媒体终端,这就是手机。
这个时候世界变了。
我们精致化过吗?许知远:我自己会觉得,很明显的一个粗鄙化的倾向,你会有这种感觉吗?(马东明显被噎了一下,惊异于许知远的直白,但很快稳住阵脚,他眉毛一扬)马东:我知道你的出发点,但是我想问你的就是,这个粗鄙化相对于什么?或者说我们曾经精致化过吗?许知远:我们曾经向往过精致化。
马东:我们每一个时代都向往精致,但我们从来没有过。
许知远:或者说过去三四年让我们觉得前所未有地不向往精致文化。
马东: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识字率没有超过过5%,从文明整个进程来说都没有,所以今天我们看待所有我们所说的文化和传承,透过千年历史烟雾的,都是那5%的人留下来的。
他们是认字的人,他们就是人中的精英,我举例子,活字印刷,或者活字印刷之前的刻板印刷,板工是不识字的,所以才有板与板之间的很多谬误。
《十三邀1:我还是更喜欢失败者》笔记
《十三邀1:我还是更喜欢失败者》读书记录目录一、序言 (2)1.1 作者简介 (3)1.2 作品背景与意义 (3)二、书籍内容概述 (4)2.1 主要内容 (5)2.2 特色与亮点 (6)三、人物形象分析 (8)3.1 主角形象 (8)3.2 其他重要人物 (9)四、主题思想探讨 (11)4.1 关于失败 (12)4.2 关于选择与成长 (12)五、文学价值评估 (14)5.1 文学表现手法 (15)5.2 对后世的影响 (16)六、个人感悟与反思 (17)6.1 阅读过程中的思考 (18)6.2 对人生的新认识 (19)七、结语 (21)7.1 对书籍的总结 (22)7.2 对未来展望 (23)一、序言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其中不乏成功者与失败者。
而在这本书中,我将分享与一位特殊人物的交流——他是一位经历丰富、历经沧桑的成功者,但他却始终对“失败者”这个身份情有独钟。
这位朋友名叫李明,他曾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以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掌声。
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留有一块空洞,那是被那些未能实现梦想、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日子所填满的。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们两人相遇了。
他向我讲述了他的人生故事,那些关于成功、失败、挫折和重生的经历。
他让我明白,成功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失败也不一定是终点。
真正的意义在于经历了这一切后,我们能否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深入思考李明的故事以及他对失败者的独特见解。
他所说的“失败者”,并不是指那些一蹶不振的人,而是那些勇敢面对挑战、不断尝试新事物、始终保持积极态度的人。
他们或许会在某一方面遭遇失败,但他们的勇气、坚韧和乐观精神却是无法抹去的财富。
1.1 作者简介《十三邀1:我还是更喜欢失败者》是许知远的一本散文随笔集,书中包含了他对生活、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和深入思考。
许知远是一位知名的媒体人、作家和评论家,他的文字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
评析网络访谈节目主持话语风格——以《十三邀》为例
评析网络访谈节目主持话语风格——以《十三邀》为例◎吴超凡(盐城市大丰区广播电视台,江苏 盐城 224100)摘 要:媒体发展已经全面进入新纪元,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异军突起,极大地拓展了节目内容生产平台,在改进不少节目类型的同时,也创新了很多节目形态。
在一大批网络综艺在各大自主视频平台获得成功之后,访谈节目也在网络上兴起了新热潮,本文就以网络访谈节目《十三邀》为例,试着分析其主持人在节目中所表现出来的主持话语风格,分别从节目风格、主持人背景特色、嘉宾邀请、节目制作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评论和分析。
关键词:十三邀 ;网络访谈节;许知远;主持话语风格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1-0120-02一、遇见《十三邀》刚刚开始看《十三邀》这个节目时,兴趣源自于它的第一期对话嘉宾:罗振宇。
笔者原先对罗振宇的认识比较粗浅,看到嘉宾名字后,好奇于这样两个完全风格迥异的人进行对话,会围绕哪些话题,碰撞出什么样的智慧火花,许知远又会带给我们一个怎么不一样的罗振宇,结果确实是令人惊喜的。
视频网站自制的网络访谈节目,有一个好处,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远远大于传统电视媒体对访谈节目的设计和呈现。
从主持人的访谈话题、语言表达态势到访谈对象、访谈内容的择选,都可能超过观众的预期,从而受到大众的欢迎。
它不仅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聊出观众期盼的热点和“家常”,更以其开放、即时、互动、自主、真实的鲜明个性,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遇见之后,便不再错过,从第一季追到了第四季,该节目主持人作为一名“文化名人”在节目中有些鲜明的主持话语风格。
《十三邀》的主持人是许知远,70后,作家、出版人。
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曾是自由撰稿人,就职过多家杂志。
在评析他的主持话语风格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成长经历。
1976年他出生在江苏北部,7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北的一个小乡村。
许知远的访谈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高凯)因为与马东的一场谈话,许知远的《十三邀》从一个略为小众的深度访谈节目一夜间变作被围观群评的流量焦点,令人猝不及防,却也颇具意义。
或许由于作为多个爆款IP的推手的马东拥趸甚众,也是由于许知远以精英主义批判流行文化工业的娱乐至死的企图犯了众怒,许知远与马东的这一场对谈被迅速解读解构,类似“你为什么不抵触这个时代”“我没那么自恋”式的问答被快速传阅,即便没有看过《十三邀》中的其他“邀”,哪怕连马东与许知远的这一“邀”也不曾看过,对于这个“热点”话题,似乎每个人很快便都有了些许谈论的“原料”。
由此,“一个带着偏见的、不靠谱的作家”(许知远自语),突然为大众所关注,许多从前绝少关注的人翻出了曾经的《十三邀》,发现在马东之前,带着偏见的许知远还曾经与蔡澜、李安、白先勇等等多位文化名人对话,更有耐心挖掘的,随即不难感受到,事实上,许知远与马东的对谈无所谓谁令谁尴尬,无所谓谁令谁上谁的轨道,在《十三邀》,许知远期期带着偏见来,期期都想与嘉宾对这个时代进行反思,每一期,都很“矫情”。
在腾讯新闻出品的这个名叫《十三邀》的节目的初始推介中,许知远说,“我找不到一种表达方式,来描述此刻的中国社会和我自己。
”于是,许知远尝试用影像去对抗这种失语,带着顽固的“偏见”与这个时代碰撞,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者再次印证。
而许知远与马东《十三邀》中的相遇,正是《十三邀》的样子。
许知远的“偏见”是什么呢?“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去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上的逻辑;开了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
”节目预告片中,许知远这样介绍自己。
他更像一个时代的旁观者,语言审美上的依赖,让他有洁癖。
比起行动派,他说更想对自己的智力和写作负责。
简而言之,许知远的“偏见”或许是一种与当下快餐文化极不合拍的深入思考,对于“黄金时代”文化腔调的眷恋情怀。
正能量的励志文章3篇:不要因为平凡,而害怕努力
正能量的励志文章3篇:不要因为平凡,而害怕努力励志*1:不要因为平凡,而害怕努力01最近一个跟一个朋友聊天,他问我说:你为什么能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疑惑,问他我做什么了?他说:你想做什么就敢做什么,你一个人去千里之外的地方去上学,跨过南北;你想学画画就开始画,不计基础;你想去开公众号就去开,只看自己喜不喜欢。
我说:去外地上学是因为想有一个新的开始;开始画画是因为都说我妈画的好看(也许会有基因遗传);想开公众号是想给自己一个新的尝试。
他说:你不怕别人开始看你没有起色的眼光吗?我想了想,的的确确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大家都想显得自己天赋异凛,好像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虽然不可否认这个世界有人聪明,付出三分就能得到五分,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付出跟效率、认真程度、运气相关。
02对一般人来说,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中学的时候,我在一个学生百分之九十未来都是专科的中学上学,其中也有很多人想要努力,但是却畏惧努力得不到收获的结果,所以一部分人总是熬夜熬到一两点,早上转脸顶着黑眼圈却说,唉昨晚早睡了,根本就没有复习。
虽然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在畏畏缩缩跟暗中努力之中得到了好成绩,但是绝大部分却因为在两头之间分神了,导致成绩上不去,时间也浪费了。
并且重要的是心态,不要太在意跟别人的高低。
在写*这件事情,也许有的人因为一篇*写得好,就爆红了,你就开始奇怪,凭什么文笔差不多,同时开始写,他就那么快红了,有那么多喜欢跟赞?进而变成嫉妒,最后觉得为自己愤懑不平:既然人家都比我写的好了,我现在再努力也追不上,不如直接放弃吧。
却没有想过,也许人家那篇爆红的*,经过多次的修改,甚至请教过身边的同学,看了多少个公众*,熬了几个夜晚才写出来的。
也许人家从小学开始,就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你开始了一年,就想要赶上人家,却不曾想过你以为跨越的山河大海只是人家的起点,潜移默化自然胸有成竹,行文流畅。
因为这个世界快节奏的生活,我们往往只看表面,却没有想过他背后的付出。
网络脱口秀节目内“破壁”运动分析
网络脱口秀节目内“破壁”运动分析作者:贾美伦范晓萌来源:《神州·中旬刊》2019年第06期摘要:自2007年以来中国第一档网络脱口秀《大鹏嘚吧嘚》播出,十几年来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中国网络脱口秀节目日益成熟,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质量高收视率的网络脱口秀节目。
网络脱口秀节目以青年为主要收视群体,节目的语言,整体风格都体现出强烈的青年亚文化特色。
网络脱口秀的成熟和进步形成了它独特的魅力和规律,我们从内涵和方式中探寻到它的独特之处。
并且从表达方式,文化内核中,以及脱口秀节目的嘉宾选择上来分析网络脱口秀的“破壁”运动。
关键词:网络脱口秀;“破壁”运动;青年亚文化一.青年亚文化在网络脱口秀中呈现现今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发展之处在于,网络脱口秀节目不仅仅只表现青年亚文化,而是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结合,用调侃的方式来对社会问题进行评述,引发思考,寻求解决方法。
这一发展使我们发现青年亚文化并不是一味的与主流文化抗争,而是在反思,青年亚文化以青年为主体,通过借用,幽默等手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由媒介以多种个性化的奇特样式呈现。
青年亚文化是一种普遍又特殊的文化现象,涉及边缘文化,弱势群体对主流文化的反抗。
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社会文化更好的发展。
同时,“破壁”意为在不同浓度的液体中,会产生浓度差,一侧浓度高一侧浓度低,为了使壁两侧浓度趋于一致,水会自然从浓度高的一侧到浓度低的一侧运动。
我们借用这一生物现象,分析网络脱口秀节目实现自身的破壁,看它自身与主流文化进行融合,如何从“抵抗”进入“破壁”,从而融合。
二.网络脱口秀节目本身分析“破壁”运动——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一)表达方式上:戏谑精神+生活热点事件《脱口秀大会》是2017年播出的一档中国生活类脱口秀节目,节目主要选择时事生活中的一些热点话题进行评析,例如“北上广爱来不来”“你真的有朋友吗?”“人生没有回车键”等等。
脱口秀表演者们根据自己的真实的生活情况,将自己的辛酸或者无奈一吐为快。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唐山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开学收心考试语文试题考试范围:高考范围;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节录)康岚:您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想到提出这个概念?项飙:我第一次提“附近”应该是在2019年夏天,我跟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上的对话。
当时好像是在谈现代人的时空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耐烦?我们说到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了。
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其实时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空间来衡量的。
但在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也就是钟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
当这种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完全变成了附属性的东西。
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这些经历性、空间性的东西,你是不管的,你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要在你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你的手里。
这种心态是“时间的暴政”造成的。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提到“附近的消失”。
“附近”这个空间的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暴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周边的感知来理解。
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
网络谈话类节目的访谈艺术——以《十三邀》第六季为例
声屏世界2022/6实践与创新金话筒网络谈话类节目的访谈艺术———以《十三邀》第六季为例阴严浦高摘要:网络谈话节目《十三邀》以其独特的“偏见”视角探寻生活价值与人生意义,在“快综艺时代”中唤起人文共鸣与思考,在豆瓣、腾讯等平台都获得了较高评价。
节目中访谈主持角色、访谈主持场域、访谈主持技巧的创新与实践均为主持人访谈艺术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章以其第六季为例着手分析,为网络谈话类节目访谈艺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访谈节目主持人访谈艺术《十三邀》第六季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认定2020年度省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主持业务’(综艺节目主持)”(编号:Z202Y21608)《十三邀》是由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一档人物访谈类节目,第六季于2021年12月21日首播。
学界将《十三邀》定位为“网络谈话节目”,长视频平台将其归类于“纪录片”门类,在豆瓣APP 的所属类目是“脱口秀”。
不同平台不同领域对《十三邀》节目定位的差异化,一定程度体现出《十三邀》节目元素的杂糅与节目形式的多样性。
作为一档带有浓烈个人色彩的网络谈话类节目,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纪录片、电影、电视节目等多种类型元素,借鉴了蒙太奇、长镜头等多种拍摄剪辑技巧,使得节目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在影像本体与对话内容两个层面体现出许知远“偏见”的视角,并带领观众在与13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1]纵观豆瓣评分较高的几档新型文化访谈类节目,《朗读者》将访谈与朗读相融合,构架“大舞台+小客厅”的演播空间,探寻人文之美。
《圆桌派》则用“点烟”的程序来凸显其仪式化,用聊天的方式展现多元观点。
《十三邀》则以许知远独特的“偏见”切入,带有强烈的“随感式”特点,几档节目在主题形式上大相径庭,但相同的是主持人风格与节目风格相得益彰,成为节目的品牌和记忆点。
当下,传统电视谈话类节目式微,网络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不少节目都面临着重合度高、竞争力弱等瓶颈,究其原因是缺乏鲜明的节目风格与品牌,而主持人作为节目品牌的突出呈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网络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语用策略的新
声屏世界2022/10随着综艺节目的快速更迭和媒介的深度融合,网络综艺节目层出不穷。
其中,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脱颖而出,受到了观众的大量关注。
《十三邀》以内容的深刻性和话题的严肃性成为一档有深度、有思想、有内涵的网络综艺访谈节目,节目的落脚点是主持人许知远的“偏见”思维与嘉宾多元思维的相互碰撞。
话语策略即话语设计、话语重组,是主持人在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的基础上,运用话语策略来传达言语意义,实现交往目的的言语方式。
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传播主体,节目主旨、嘉宾观点、个人风格通过主持人的语用策略呈现在受众面前,主持人的语用策略在节目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独特的风格、恰当的语用策略也成为了节目的亮点。
《十三邀》的推出为新媒体时代改变和提升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角色、谈话场、语境的建构:语用策略使用成因分析基于角色建构的改变: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
在语言学范畴中,交际时双方充当的角色可以分为“话语角色和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就是指社会关系角色,话语角色则是在交际中承担的角色,如说话者、传递者等。
[1]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访问对象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彼此之间的话语角色。
因此,分析语用策略的使用成因,先要对话语角色的改变进行探讨。
在传统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一般是根据脚本进行开场引入,中间引导,结尾点题。
而在《十三邀》中,主持人的角色建构发生了变化。
在节目中,许知远承担了主持人的基本职能,比如节目的引导、串联等,但他的角色建构却并不像是按照传统观念的主持人角色来设定。
许知远和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不同,他有着多重身份,但他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是“知识分子”。
对这个标签的主流看法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
许知远从个人出发,以主持人的身份传播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他有着判断这个世界的主观体系,以视角独特犀利的时代批判者的角色,呈现出带有“偏见”的、批判的独特视角的观点。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把自己当回事
曾国藩曾告诫家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有才的人虽然可凭才气走捷径,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因而容易导致失败。
傲,常见的一种体现便是“过于把自己当回事”,殊不知,鲜花和掌声其实是属于成功本身。
如何做成一件事?这是很多人会问的问题,我自己也一直在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要做成一件事情,大多数人会认为这需要做事的人有眼光,有魄力,有能力,有资源,还要懂得坚持。
这些都对,但都没有触及到这个问题的根本。
因为在上面这类解释中有一种很明确的假设,就是「我」很重要,因为「我」这件事情才能做成。
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把自己看得很重,太把自己当回事,可事实上,做成一件事,首先因为这件事是一件对的事。
因为这是一件对的事,所以即使不是你来做,也会有别人来做,而你只是恰巧在某个时间某个情境碰到了这个做事的机会,你只是做成这件事情的「工具」。
而要把这件事情做成,不需要你把自己当回事,而需要你把自己这个工具打磨到极致,让这件事情本身引领你去把它做成。
而事成之后你收获的名利财富成就,只是你把这件事情当回事的副产品。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不太把自己当回事,而把真正要做的事当回事。
01不太把自己当回事,你才能把自己的事当回事在《十三邀》这档节目中,许知远采访了马东。
触动我的并不是这场人生的畅谈,而是在整个节目中,马东表现出来的那种看似玩世不恭却实则深沉厚重的举重若轻。
镜头落在蔡康永身上,他说——“我其实不知道马东当初为什么找我,他找我的时候,我其实就在想说,一个中央电视台做到主管的主持人,选择转战网络平台做节目,应该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吧。
可见到本人的时候,却发现他并没有那么把自己当一回事。
娱乐圈是一个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可在这种环境中,马东却有一种,你没有把我当一回事也没有关系,你没有把我会的东西都知道而佩服我,这也没有关系。
这一点,是我觉得很奇妙也很有意思的事情。
”马东就是一个不把自己当回事的人,因为他把自己真正要做的事当回事。
正派的随笔: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
正派的随笔:⼤国崛起与⼩民尊严正派的随笔:⼤国崛起与⼩民尊严本⽂从⽹络收集⽽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如果您需要使⽤本⽂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活愉快,⼯作顺利,万事如意!许知远的《⼗三邀》系列,有⼀期是与马东对谈。
这期谈话中,两个⼈的交锋引发了很多讨论,有⼈说许知远代表精英思想,马东代表民主思想,⾯对这两个⼈,可以有三种看法:更赞同许知远、更赞同马东、认为两者都很好,但“认为两者都很好”的本质,其实也是⼀种民主的、辩证的思维⽅式,因此,这样的想法,和“更赞同马东”,实质上是⼀样的。
思想上的民主,和⾏为上的民主,都是民主。
民主本⾝就意味着理性和包容,意味着别⼈有权利与⾃⼰不⼀样。
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想起之前龙应台在港⼤演讲被群嘲的事情。
听众说⾃⼰的启蒙歌曲是《我的祖国》,还引起了全场⼤合唱,很多⼈拿这点来讥讽龙应台“不爱国”“被打脸”。
可是我觉得,这表明了这是个可以被称为民主⾃由的场合。
在这⾥,观念不同的⼈⼀样可以来演讲,演讲者可以不代表听众观点,听众可以发表与演讲者不同的⾔论,说回龙应台。
关于龙应台爱不爱国这个问题,很多⼈引⽤她那句很有名的话“我不在乎⼤国崛起,只在乎⼩民尊严”,基于此认为她不爱国只爱个体,说她对⽴了“⼤国崛起”和“⼩民尊严”,其实没有。
她没说两者不能共存,她只是说⾃⼰的“在乎”。
⽽且,个⼈主义的知识分⼦,天然就是与所谓“国家”“政府”“党派”这样的概念割裂的。
他们承认民族归属与⾎脉相承,承认⼭川河流之美,但与代表权⼒的机构唱反调。
换句话说,她的“爱国”,和我们的“爱国”,很可能讲的不是⼀个事情。
“爱国”这个概念,因为定义不太相同,所以使⽤起来还是有些双标的。
外国⼈来中国,说“我爱中国”,⼀点问题没有,媒体会⾃豪地宣扬,⽽中国⼈如果说“我爱美国”“我爱⽇本”,即使不扣“美分”“精⽇”的帽⼦,听起来也怪怪的。
原因⼤概是,我们默认,外国⼈爱中国,爱的是⽣活便利、⽂化历史、⾃然风光这样“中华民族”属性的东西,⽽我们如果“爱美国”或者“爱⽇本”,不管爱的是什么,背叛的是“中华⼈民共和国”属性的⾝份。
浅谈许知远《十三邀》的访谈艺术
浅谈许知远《十三邀》的访谈艺术
董璐
【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
【年(卷),期】2022(43)5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兴盛,使人们可以尽情地把心之所想展现在各媒体平台上,众多思想、情绪交织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更多情感共鸣。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访谈节目作为一直以来依托于传统媒体来呈现的一种节目形式,也在不断地找寻着自我的突破口。
而《十三邀》正是当下访谈类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产物,该节目在语言艺术领域极具可研究性,其中运用到的各种访谈方式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因此,节目中场景设置创新、内容的“逆流行化”、主持人与受访者关系的创新都是该节目值得被研究的亮点。
【总页数】3页(P158-160)
【作者】董璐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访谈节目《十三邀》主持人采访艺术研究
2.访谈节目《十三邀》主持人采访艺术研究
3.访谈节目的文化传播与创新模式——以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为例
4.基
于访谈节目《十三邀》探讨许知远的采访风格5.“平衡”与“兼融”:访谈节目的革新取向——以《杨澜访谈录》与《十三邀》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络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塑造和个性表达——以《十三邀》《立场》为例
网络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塑造和个性表达——以《十三邀》
《立场》为例
李雯
【期刊名称】《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年(卷),期】2024()1
【摘要】由于广播电视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谈话节目已发展良久,并且也
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这几年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谈话节
目也顺势而起,涌现出大量具备自身特色的优秀作品。
而谈话节目主持人如何才能
真正成为观众与嘉宾之间沟通的桥梁,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成为做好访谈节目的关键。
本文以《十三邀》和《立场》的主持人许知远和易立竞为例,从多个方面探讨网络
访谈节目主持人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智慧、语言风格和技巧,正确引导嘉宾的情感
抒发和语言表达。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李雯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塑造与表达
2.探析融媒体时代下网络谈话类节目的新呈现——以《十三邀》为例
3.网络谈话类节目的对比分析——以《十三邀》和
《圆桌派》为例4.网络谈话类节目的访谈艺术--以《十三邀》第六季为例5.浅析融媒体时代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以《十三邀》许知远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马东》观后感:一个商人和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冲突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马东》观后感:一个商人和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冲突“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法。
”——许知远继第一次在课堂上看完此次访谈之后,第二次我用了两个小时重新完整地看了一遍这期只有五十分钟的节目,而在看完之后我又一次忍不住去豆瓣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然而结果无疑是令人失望的,我甚至有一丝怀疑在现在这个浮躁且娱乐至死的年代,究竟还有多少人能在真正地去理解了别人的观点和话语的本意之后再去评论,而不只会用键盘敲出一些可愤、可笑、可悲的情绪和急不可耐、文不对题的满腹牢骚。
而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我对此次访谈内容的一些看法,当然其中也必然会带着属于我自己的一些所谓的“成见”。
一、两个主体——人物简史首先,我们从最表面和最直观上去区分这两个人的话,可能就是通过《奇葩说》和《十三邀》这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节目上,而对于两者的划分,马东的界定是《奇葩说》的观众是九零后年轻人而绝非像许知远这样的七零后,而能看《十三邀》的人一定都是年纪很大的人,我想这一定是个缺乏实际调查的判断,因为就我个人而言,《十三邀》对我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奇葩说》,当然其中不乏个人兴趣之由。
但结合这一定位和我自己的理解,马东及其引领的《奇葩说》代表了当下年轻一带对大众传媒的一种喜好和追捧,而正如我在题目中所言,我对于马东的定位更偏向于他是一位商人,是一个深谙现代大众传媒行业规则,并引领是年轻时尚一代的大众传媒文化的商人。
而与此形成对比的许知远却是一个对现状充满怀疑和批判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怀疑技术的现代人、一个不合适宜的作家、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追问者。
而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对时代发展的怀疑却又呈现出多种不同的人格样态,或是一种中年知识分子的清高落寞、或是一种怀疑进步的陈旧腐朽又或是一种对时代发展问题的执拗愤怒。
二、两种观点——对于技术在这期的访谈中,我们很容易看到两人对于技术发展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而这种对技术的不同看法似乎也预示了此后两人在价值观上的显著差异。
《十三邀》第二季第一期——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的思考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一个是关于文化的发展,相对于之前的年代,我国的文化水平发展可以说是达到了最高峰,高学历的人才比比皆是,但是反观我们的生活却还是庸俗的。
第二个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进步有多少?与文化生活的进步是对等的吗?一、时代的进步以娱乐文化的改变我们对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很严厉,批判社会中种种的不好与不公平。
但是却对“以前”宽容许多,就像许多人都会向往处在民国时代的人,即便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那有思想自由以及文学自由的美好,所以一些小缺点也不足在意。
便是这种现实与内心向往的反差让部分富有历史使命感的人焦虑不安,时代在进步,但是人的文化水平却好像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我们离我们期望的健康、健全的社会还是遥遥无期。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和发展的困惑,我们身处在那个时代就不免会受到影响,难以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抽离其中做出解答,所以会质疑自己创造的价值、自己构建的人文体系有没有更加好、更加先进。
在1949年之前,中国的识字率没有超过5%,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说有说到的文化和传承都是在这5%的人留下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一直都是只有这5%的识字率,那你看到的当然就是精致化的。
但是不同的是我们今天的识字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人”这个群体却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原来的些个体。
识字率的提高并不代表这人的内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追求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少部分的人,只有5%的人愿意去积累各种知识、了解过去,在历史中给你自己一个“传承者”的身份,而剩下的95%的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的通俗点就是为了活着。
这样的比例在哪个时代都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只是现在我们关注到了这95%的人,因为科技的进步提供给每个人一个技术通道,让我们听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的声音,粗俗的、平庸的、高雅的声音都浮上了水面。
而部分人感到时代在倒退,我们现今流行的娱乐文化不如之前盛唐时期流行的的李白或是近代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谈话节目《十三邀》中精英文化的大众路线构建——从节目主持人许知远谈起
2023/12上谈话节目《十三邀》中精英文化的大众路线构建———从节目主持人许知远谈起阴安纬摘要:访谈节目《十三邀》以许知远带着偏见看世界这样的视角切入,来与访谈对象进行对谈。
作为一名知识型主持人,许知远身上贴有精英的标签,访谈对象大多数也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谈论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历史关于时代的,如此阳春白雪式的节目却颇受大众喜爱,这得益于节目实现了精英文化的大众化表达。
关键词:谈话节目《十三邀》精英文化大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开始忽略人文思想的存在,走向娱乐化,许多带有“精英”标签的节目收视率低下,尤其谈话节目,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老牌节目也逐渐式微。
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网络谈话节目开始兴起,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截至目前,谈话节目《十三邀》自开播以来,从第一季做到第七季,七季节目评分平均达到8.7分,节目评分呈上升趋势,第五季、第七季达到9分以上。
除此之外,《十三邀》的全网总播放量超13亿,而节目也集结成书,并且《十三邀3: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一书被评为豆瓣2021年度高分图书第四名,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多条推文阅读量达到10万+。
“确切地说,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精英’是指社会为其设置专门职业或特殊身份的知识生产传播应用者。
”[1]《十三邀》由知识分子许知远为节目主持人,而节目访谈对象多数是各领域的成功人士,如顶流明星、著名诗人作家和音乐家等。
可见,《十三邀》这档谈话节目可以说是对精英文化的呈现。
这样的精英文化却出乎意料地得到高度评价,与节目中精英展现出的反差与节目的真实性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节目《十三邀》以的真实性为落脚点,从主持人、访谈对象两类精英者呈现出真实的“笨拙”;用受众生活的日常环境构建心理认同;直面精英的个人焦虑、迷失和困惑三个方面打破精英人士与普通大众的隔阂,使精英成为众人,肯定众人,引发大众的思考并消解大众的焦虑,给予精英文化新的关注和思考。
《十三邀之许知远对话西川》观后感 与 读《教育漫话》有感
《十三邀之许知远对话西川》观后感与读《教育漫话》有感【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十三邀之许知远对话西川》观后感与读《教育漫话》有感西川说,也许对别人说,诗歌是单纯的抒情,但是,对我而言,诗歌就是处理时代,诗歌就是诸子百家——西川对他自己的定位。
我从开始的震惊到结尾的佩服。
西川,海子,骆一禾,诗坛上的北大三剑客,曾经经历了诗歌辉煌的时代,也迎来了时代的大变迁,对于时代的大变迁,西川说,在八十年代,我觉得我是个诗人,可是到九十年代,我忽然就怀疑自己了,突然有一种无力感,忽然感觉过去形成的对文学的认识,对美的认识,都是一种无效的,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白痴。
但是呢,人就是这么……屁滚尿流,就这么过来了。
很辛酸的感觉。
但是他说的时候,已经是一种时过境迁的淡定了。
对于时代的变迁,西川同时代的诗人,海子,顾城……二十多位诗人非正常死亡。
在西川的眼里,他的描述里,可以去想象时代曾经留下阵痛,迷茫与彷徨。
许知远问,你是怎样处理这种尴尬的,就是那么耗着吗?西川说,不,那个时候,我也写一点东西,但是也写不了什么,于是就拼命地读书,让它占满我,当时读很多现代主义的书,让自己从过去的壳子里走出来。
可以想见诗人的挣扎、思索。
当西川说,我现在已经对各种主意没有兴趣了,我觉着所有的主义都是为二流人设的,就是你要恪守某一个原则,你要朝着哪里走,这是创造力有限的人,他们会跟着这个主义走,强壮的创造性的这种人,他们会把这种主义全部都跃过去。
但是,你会有这个阶段,要去了解这些东西。
这个时候的西川,已经度过了他思想最彷徨的时期,放下了他的担子,处理好了他自己,有一颗自由的心。
当他说他是一个艺术家,他再次说到他真正期待的是诸子百家的写作,他在乎的是处理时代,我不再震惊了,我感受到了他的赤诚,他的洒脱,还有那种超脱之后的自信,无比吸引人。
整个访谈中许知远跟西川就随性地聊着他的人生轨迹,貌似随性,但是却深达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集:许知远对话马东
整理/腾讯新闻十三邀
这是我们为读者精选挑选的完整版十大推荐看点,如果你时间有限,可以先睹为快。
当然,如果你慷慨有闲,也可以直接拉到最下方~
世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
许知远:怎么形容当时的时代脉搏?2013年的时候,怎么描述它呢?
马东:当时电视节目为主,它有一个流行趋势。
这里有一个顺序概念:《非诚勿扰》、《爸爸去哪儿》火了,然后在我的认知里面,那一代人就翻篇了。
那一代人的主体基本上应该就是1980年到1985年那一批出生的女性的媒体工作者,她们进入社会,充斥在各种媒体发声里面,尤其是新媒体渠道。
她们刚出来的时候,她们面临是找一个人一起奋斗,还是给别人当小三的问题的时候,《蜗居》就出现了。
后来她们下决心要好好谈恋爱的时候,《非诚勿扰》就火了,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了,《爸爸去哪儿》就火了,大概是这样一个…
许知远:是这么表现出来的。
马东: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
我觉得在那之后就换代了,就换成了1990到1995年为主体的话语权,因为移动互联网全面铺开以后,移动互联网的整个技术支撑达到了那个水准之后,人们的基础方式变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重要的社交和媒体终端,这就是手机。
这个时候世界变了。
我们精致化过吗?
许知远:我自己会觉得,很明显的一个粗鄙化的倾向,你会有这种感觉吗?
(马东明显被噎了一下,惊异于许知远的直白,但很快稳住阵脚,他眉毛一扬)
马东:我知道你的出发点,但是我想问你的就是,这个粗鄙化相对于什么?或者说我们曾经精致化过吗?
许知远:我们曾经向往过精致化。
马东:我们每一个时代都向往精致,但我们从来没有过。
许知远:或者说过去三四年让我们觉得前所未有地不向往精致文化。
马东: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识字率没有超过过5%,从文明整个进程来说都没有,所以今天我们看待所有我们所说的文化和传承,透过千年历史烟雾的,都是那5%的人留下来的。
他们是认字的人,他们就是人中的精英,我举例子,活字印刷,或者活字印刷之前的刻板印刷,板工是不识字的,所以才有板与板之间的很多谬误。
识字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事情,而历史是由这些人写的,因为历史是靠文字传下来的。
如果一个社会一直只有5%的识字率,而
且还能够穿过岁月烟尘,你当然看到的都是精致的。
许知远:我当然明白你的意思。
马东:但是我们不能把它误认为那是世界的真相,因为其实世界是那95%的人是主体。
你是那5%还是95%?
马东: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
那95%的人就是在活着,就是在生活。
只是这95%的人每一个人今天都有了一个自媒体的权利,而且有了技术通道。
所以他们的声音被你看到了。
你就不应该知道他们,你自己是5%,你就关注你们那5%就足够了,那以前在大家都不认字的时代和技术没有进步的时代,这个就自然分化了。
许老师,你的问题就是,你属于那5%。
那剩下的95%就不应该被你看见。
娱乐有高下之分吗?
马东:娱乐是人的先天本能,而文化其实是沉淀的结果。
文化从来都不是目的,文化是一个结果,把文化当做目的去追求,是崇高的,但是本末倒置的。
京剧很美,但是梅兰芳和程砚秋就是刘德华和周杰伦。
许知远:对,那个时代的。
马东:对,他万人空巷,你说他在那个年代是粗鄙的还是精致的?它高度程式化以后被精致了,也就失去了活力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娱乐、形式,本质上都一样。
许知远:所以你觉得英国人看莎士比亚剧的那种娱乐,比如跟现在人看《奇葩说》年轻人,这种是没有区别的,没有高下之分的?有吗?
(马东楞了一下,但很快笑了)
马东:当然没有。
只是,在莎士比亚那个年代,莎士比亚只是其中一个剧作家,他是成功的。
他们一群辩手,但是只是他的作品更好,穿过了岁月留到了今天。
李白也是这样,那时候人人写诗,因为科举核心就是写诗,考的就是写诗,只要你认字你就写诗,只是他更好,所以留到了今天,但是不是人人都是李白,而人们对李白,对柳永的喜爱,跟人们今天对高晓松的喜爱没有差异。
《十三邀》是给70后看的节目?
许知远:你做《奇葩说》是真的跟他们打成一片了吗?你真跟他们这么密切地接触的时候,你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对他们的理解是?
马东:我的工作团队是90后为主,我不是刻意要去密切接触。
我现在也接触很多判断很多项目,然后这项目你一听说是70后的人在作主,80后的人在做执行,然后在做一个90后
的节目,你就觉得这个事有点……(不靠谱)
(全场陷入5秒钟诡异的尴尬)
许知远:我们的节目就是这样的,对。
马东:所以其实,你们的节目就是给70后看的。
许知远:我们制片人李伦是1968年跟你一样大。
马东:真的,我觉得能看许知远的,肯定岁数小不了。
90后本质上跟我们没有不一样
许知远:1990年之后这批人他们特征是什么?
马东: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太一样的。
其实他们所关心的事是一样的,只是他们语境不一样,就是他们用的语言和描述方式不一样。
因为中国三十年的变化是别人两到三百年,所以其实代差对于年轻人来说,你就是古人,就等于他的父母比他大一百岁,你知道吗?所以他怎么交流?你就是比他大一百岁,所以你也不知道他说什么,他也不知道你说什么,所以他就懒得跟你说。
许知远:但我就觉得跟人群中的每个人谈话,包括公司里的每个小孩子,他们的语言都是千篇一律的。
马东:不是,是你看到是他们说的一样的,而我看到是他们说的不一样的。
许知远:赖皮。
马东:不赖皮。
真的。
这是出发点的问题。
许知远:看看他们手机上每天忧虑的事情。
马东:许老师,你真的不了解他们,我一会把我们刘可乐给你叫过来,你看看他忧虑的事情是什么你就明白了。
真的…还有很多不一样,真的。
钱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许知远:钱对你意味着什么?
马东:可以让我们所有的小朋友们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在一起,没有这些金主爸爸,我们怎么在一起?我们即便彼此在一起相爱,也只能不在一起,所以钱很重要。
许知远:这种意识什么时候开始比较清晰的?对钱的这种作用?
马东:我做《挑战主持人》的时候,当时中央台收支两条线,广告部永远是被节目部门的人嫌弃,就是老弄一些广告来破坏我兄弟们的艺术创作。
但我就没有,《挑战主持人》对广告商和广告公司的回报就很好,因为我觉得这事有什么可拧巴的?就是你并不损失什么,你那个艺术创作没广告你也没好到哪去。
对吧?
创造力是在什么时候退化的?
许知远:你自己的创造力呢?你会觉得自己有一天会迟钝,会不敏感,会缺乏那种?
马东:有啊,就是自然年龄,到了就会有了。
许知远:现在有出现吗?
马东:还好没有,就是这东西,我觉得它是一个训练结果,就是你会发现有的人90岁了依然思维敏捷,就是他大脑是活跃的,他的神经元没有枯萎,但是如果你的周围环境没有变化,我如果我的周围的人都是6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的话,我觉得我会被干掉,所以我其实在有意地疏远我身边的同龄人,然后靠近小朋友们。
这样你每天东西是刺激的。
生命的底色是悲凉
许知远:你是生活在哪个时代都很爽吗?
马东:我知道其实没有爽,真的,我觉得反正也爽不到哪去,所以爽一会是一会。
这样你就明白了吧?本质上咱俩是一样的,就你表现成为愤怒,我表现成为悲凉,我是因为底色悲凉,所以才觉得,就是至少新鲜的边界会让你有一些幸福感,多巴胺会旺盛一点。
成熟女人是通往经验世界的成长路径
许知远:成熟女人对你有诱惑是吗?
马东:……都喜欢年纪大的女孩,那是因为你的成熟程度足够和比你年龄大的女孩交流,那就很好,但是…
许知远:或者她们是让你通往一个更好的经验世界的…
马东:成长的路径。
但是你抗不过你的基因,慢慢你还是会喜欢年轻的。
那个曾经生活过八年的城市
许知远:今天我突然想起这本书,我带了一本,我很喜欢这个英国作家。
我不知道你听到还有什么特别的。
其实他先说了一段澳洲很有趣,他说澳大利亚人,这是1983年写的,就是你去三年前,“澳大利亚人的社会无可避免地被城市化了,悉尼是澳大利亚的超级大都会,堪培拉是首都,奥特来得是一种喜悦,美洲杯、帆船赛,墨尔本人相信他们的城市至少同样
成熟,有教养和难以言喻的可爱,只有悉尼才有真正的大都会气派,它以一种恰当显耀的姿态矗立于非凡的港口之上,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区周围绵延着广阔的郊区,一片光灿灿的商业区让你感觉到被楔入了华尔街、伦敦、苏黎士、香港的利益圈。
实际上整个澳大利亚海军都停泊在它的军港上,或者正从海上迷人地返回。
军旗飘扬,雷达转圈这支持军队无可回避地存在,让悉尼有了一种前线的氛围。
”你听到这个对悉尼的…
(在不太耐烦地听许知远‘’深情‘’地朗诵之后)
马东:我觉得这人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