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史

合集下载

中外电影史总结

中外电影史总结

一.中国的第一次1.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谭鑫培任景丰和刘仲伦拍摄2.第一位男演员:谭鑫培3.第一个短故事片:《难夫难妻》郑正秋 19134.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5.第一部输往国外放映的电影:《庄子试妻》黎民伟香港第一部电影6.第一位女演员:严珊珊黎民伟之妻7.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8.第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红莲寺》9.第一部侦探片:《红粉骷髅》10.最初的民族资本影视公司:“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天女散花》11.第一部家庭伦理剧:《孤儿救祖记》12.第一次获国际奖的影片:莫斯科《渔光曲》13.三足鼎立的公司:明星(武侠神怪)天一(古装片)联华14.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张石川黎民伟二.三十年代黄金时代(1931-1937)1.左翼电影:瞿秋白领导成立中共电影小组,加入中共思想,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反封建2.左翼电影第一部影片《狂流》夏衍创作尖锐揭示农村阶级矛盾和斗争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新时代”的开始 1933年上映2.中国电影(辉煌)年 1933 左翼电影第一个高潮3.国歌出自《风云儿女》聂耳作词田汉作曲4.有声电影发展三阶段:尝试:《渔光曲》声音开始进入影片有声:《桃李劫》按有声电影拍摄规律拍摄的电影成熟《野草闲花》中国有声电影的探索《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用蜡盘唱片配音5.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四大生产区(1)国统区故事片服务于民族战争的抗日宣传片中央电影摄影场和官营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为主要力量《保卫我们的土地》《中华儿女》(2)沦陷区故事片上海和长春服务于帝国主义欺骗和奴役中国人民侵略目的长春“满洲映画株式会社”1937 “启民”电影和娱民电影上海名著改编成电影《红楼梦》《家》(3)解放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延安电影团”(4)孤岛区故事片上海租界迎合市民的商业电影《孔夫子》费穆6.战后电影、国统区:民营电影公司“昆仑”和“文华”“昆仑”尖锐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统治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一江春水向东流》“文华”以一种平淡的诗情画意表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小城之春》不谈战争谈感情,以贴入微的触笔,创新态度,书写出肌肤东方神韵的崭新影响诗学。

中外电影史名词解释

中外电影史名词解释

中外电影史部分名词解释一、中国电影史左翼电影:指1933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上海开展的左翼电影运动及拍摄的一批反帝反封建电影。

早在1931年9月,左翼剧联就提出了电影要暴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压迫,描写工农群众的反抗斗争并指出知识分子的出路,1933年,由明星、联华、艺华等公司拍摄的约三十几部电影,都遵循了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表现了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斗争,代表作有: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狂流》、《春蚕》,沈西苓的《女性的呐喊》,孙瑜的《大路》,吴永刚的《神女》等等。

国防电影:指在“国防文学”号召下提出的在1936年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及摄制的电影,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

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代表作费穆的《狼山喋血记》,沈西苓的《十字街头》,吴永刚的《壮志凌云》,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等。

十七年电影::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

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喜剧电影(如吕班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未完成的喜剧》)、散文电影(如水华的《林家铺子》、谢铁骊的《早春二月》等)也有所发展,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

新时期电影:指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中国电影,经过十年劫难,中国电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最初两年多的时间里,最多表现的是揭露“四人帮”丑恶罪行的揭露,在艺术上却难以摆脱原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模式,一直到1979年,影坛上出现了冲破“三突出”原则和陈旧创作观念束缚、带有艺术创作个性的影片,如李俊的《归心似箭》、《小花》、《瞧这一家子》、《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这些影片在题材上大胆拓展,艺术手法大胆创新,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结构、电影语言上都有了明显的深化和发展,构成了中国电影第一次创作的浪潮。

中外电影史名词解释

中外电影史名词解释

中外电影史部分名词解释一、中国电影史左翼电影:指1933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上海开展的左翼电影运动及拍摄的一批反帝反封建电影;早在1931年9月,左翼剧联就提出了电影要暴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压迫,描写工农群众的反抗斗争并指出知识分子的出路,1933年,由明星、联华、艺华等公司拍摄的约三十几部电影,都遵循了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表现了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斗争,代表作有: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狂流、春蚕,沈西苓的女性的呐喊,孙瑜的大路,吴永刚的神女等等;国防电影:指在“国防文学”号召下提出的在1936年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及摄制的电影,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代表作费穆的狼山喋血记,沈西苓的十字街头,吴永刚的壮志凌云,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等;十七年电影::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喜剧电影如吕班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未完成的喜剧、散文电影如水华的林家铺子、谢铁骊的早春二月等也有所发展,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新时期电影:指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中国电影,经过十年劫难,中国电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最初两年多的时间里,最多表现的是揭露“四人帮”丑恶罪行的揭露,在艺术上却难以摆脱原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模式,一直到1979年,影坛上出现了冲破“三突出”原则和陈旧创作观念束缚、带有艺术创作个性的影片,如李俊的归心似箭、小花、瞧这一家子、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这些影片在题材上大胆拓展,艺术手法大胆创新,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结构、电影语言上都有了明显的深化和发展,构成了中国电影第一次创作的浪潮;而在80年代初,更加出现了老中青三代导演各放异彩的壮观局面,第三代导演作品有谢晋的天云山传奇、水华的伤逝、汤晓丹南昌起义、成荫的西安事变等,第四代导演作品有张暖忻的沙鸥、吴永刚的巴山夜雨、吴贻弓的城南旧事等,第五代导演作品有张军钊的一个与八个、陈凯歌的黄土地、田壮壮的猎场扎撒、吴子牛的喋血黑谷、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张艺谋的红高粱等;文革电影: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中国电影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十七年电影取得的成就被全盘否定,整个电影事业几乎停滞不前,很多电影工作者遭到了迫害,甚至致死;对电影来说,文革意味着只剩下三部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文革电影最重要的特点是创作的“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美学方面,采用“敌远我近,敌小我大,敌暗我明,敌俯我仰”,色调对敌用冷,对我用暖,造成了极其虚假、公式化的套路,抹杀了电影作为艺术的个性美,用宏观的视角来掩盖艺术细节的不足,使影片空而无物,创作公式化,没有创新和原创性;出现了样板戏电影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样板戏是一次成功地对京剧进行改造得的实践,它主要选取现代题材,在很多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比如场次转化节奏明显加快,唱腔中加入了流行的短段,加入了西洋乐器和交响乐伴奏等等,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京剧的作用,但是由于总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创作原则的单调,所以它的艺术成就不高;主旋律电影:一种有着类型电影倾向的主要表达国家主流意识、体现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秩序的电影类型,在90年代主要是主流电影,体现了转型期国家对于电影工业的扶植和对于体现意识形态国家意志的软性要求,是一种功能性较强而娱乐性稍弱的电影类型;目前有中心转化的趋势,教化兴趋向缓和,开始走向注重故事情节包装和商业化的叙事策略;主要类型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大决战、周恩来、重庆谈判、伦理道德片离开雷锋的日子、被告山杠爷、献礼片国歌、共和国之旗、商业化主旋律电影黄河绝恋、红河谷;“影戏观”:19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在艺术上逐步形成了的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影戏”反映了当时电影创作的特点和电影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早期电影和戏剧的直接关系和深厚渊源;中国的第一代导演如郑正秋、张石川的影片创作,很多都是取材于以往成功的文明戏,演员也有很多就是戏剧演员出身,所以,文明戏作为初期中国电影的主要艺术来源,很大程度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创作面貌;早期的“影戏”理论不强调电影对现实的记录和复制功能,而强调教化功能,注重对情节和剧作水平的研究,认为“电影剧本是电影的灵魂”,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把情节的曲折生动作为衡量影片叙事成功的标准,常常在善恶冲突和撞击中展开故事情节,大多以正义的胜利告终;到30年代,电影创作在注重市民观众的欣赏趣味和剧作叙事经验方面,仍然继承、发展影戏电影的艺术传统,重视情节和戏剧冲突,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即在创作中更多地表现鲜明的进步倾向和时代精神;40年代,进步电影的主流在对待电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上都继承和发展“影戏”电影传统,进步的电影艺术家都把电影作为表达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对世界的认识的工具,揭露和抨击丑恶的社会现实,“教会人们仇恨”,基于这种功能,叙事成为直接表现作品内涵的基本表意手段,是影片结构的核心,从政治社会的功能出发,以叙事尤其是戏剧性叙事为核心,是电影视听构成服从和服务于叙事,成为“影戏”传统的基本原则;所以各种大同小异的戏剧式叙事方式、结构和技巧被普遍采用,占据了统治地位;1941年,陈鲤庭在电影轨范中,正式提出了“影戏”这一理论,是“影戏”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两次电影大争论:指文革之后的关于电影戏剧性问题和文学性问题的论争;1979年,白景晟首先发表丢掉戏剧拐杖,向自20年代就开始确立的传统的戏剧电影观念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在电影成长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之后,就不应该永远依靠戏剧这条“拐杖”走路,继后,张暖忻和李陀联合发表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认为应该尽快革新中国的电影语言,钟惦裴也发表文章要求“电影和戏剧离婚”,而另外一些人如邵牧君、张骏祥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电影戏剧性问题的争论;稍后,随着对电影本体论的探索,针对那一时期创作时间过于追求新形式、新技巧的偏向,张骏祥提出了“文学价值说”,认为不应该忽视电影的文学价值,即作品的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塑造、文学的表现手段等,与此相对,郑雪莱发表了电影文学与电影特性问题,对“文学价值说”提出了质疑,认为不可以脱离电影美学特性和特殊表现手段来谈电影的本质,从而又引发了一场关于电影文学性问题的争论;几个第一: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获国际奖影片:渔光曲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第一次提出系统提出影戏观:侯濯,建国后第一部获奖影片:吴贻弓城南旧事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第一次: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1905年定军山产生于北京,真正兴盛在上海重要导演:第一代:明星公司创作郑正秋,张士川文华公司长城公司第二代:30年代末40年代初达到成熟第三代:跨新中国成立前后, 现代的导演与之相比艺术热情不够艺术成就不高第四代:第一批专业导演受到西方电影思想的影响相对比较大不自觉地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伤痕电影、反思电影第五代:开始有意识地摆脱影戏观的影响重点第六代:第一批习惯用影像讲故事而不是用语言来讲故事重点六代电影人的主要作品、代表人物,重点是第五代和第六代重要的创作现象:主旋律电影——是唯一一种形成的电影类型倾向第六代电影——缺乏现实关怀精神,虽然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集中体现了影戏观不再统治之后,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失去了电影“叙事”艺术形式陆川寻枪、孟京辉像鸡毛一样飞等重要的思潮:影戏观及其变化、社会改良主义作品社会电影——乌鸦与麻雀、软性电影论、两次电影大争论、巴赞纪实美学、国防电影演员::阮玲玉、胡蝶、赵丹、石挥、葛优等影戏观及其变化另外::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吴宇森、唐季礼、王家卫、许鞍华台湾新电影::侯孝贤、杨德昌、李行静观默查写台湾文章蔡楚生:最初的电影经常带有浓厚的感伤主义情调,受到左联的善意批评,1933年都会的早晨是他的成名作,标志着着创作思想的重大转变,1934年渔光曲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轰动影坛,创造了当时中国影片卖座的最高纪录,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47年与郑君里合作编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抗战期间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时代的时代风貌,通过素芬的形象,表现了广大中国人民在抗日期间的艰苦奋斗精神,而张忠良则是由热血青年蜕变腐化分子的典型,影片以不同性格的人物,曲折变化的情节,抒情质朴的风格,反映出当时广大人民尤其是生活在沦陷区的群众的心绪与愿望,把揭露的矛头对准统治当局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誉为“中国电影发展旅程上的一支指路标”;从30年代到60年代,他的电影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倾诉了人民的心声,他吸取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结构特点,影片的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同时善于运用对比、呼应的艺术手法,把贫与富、美与丑、善与恶这些截然不同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组接成有鲜明对照意义的镜头,使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以及细腻的细节刻画,使他的电影创作显出独特的个性;谢晋:1948年起开始从事导演工作,女篮5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以缜密的导演构思、娴熟的镜头技巧,描写30年代海南地区一个苦大仇深的女奴吴琼花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战斗历程,获得首届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导演奖;天云山传奇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通过三个女性的目光来表现罗群,内涵深厚,艺术感染力强,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高山下的花环描写以梁三喜、赵蒙生为代表的当代军人,表现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和“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崇高精神;谢晋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他注重运用多种电影语言刻画人物的性格,剖析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人物真实动人;他重视五四以来中国进步电影的优良传统,对国外电影语言和技巧的新发展也很关心;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有意探索影片的民族风格;二、外国电影史格里菲斯: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1915年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成为电影历史中的经典,在这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中,出色地发挥了电影艺术的分镜头和剪辑的独特表现力,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影片中,既有壮观的场面,又有细腻的温情,既有残酷的战争、节奏紧张的营救,又有安逸的生活、美妙情趣的抒发;然而,因为影片令人难以接受的虚构历史,所以有人评价“从未有一部影片会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之间存在着这样触目的矛盾”;这部影片的出现是好莱坞大制作的开始,标志着好莱坞电影统治世界的开端;党同伐异是格里菲斯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全片由母与法、基督受难、教堂屠杀、巴比伦的陷落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组成,表达了“人类的不容异己”的主题,四个故事的平行剪辑使各自有如四条小溪,起初分散流淌而最终汇聚成一股奔腾的激流,在时间、空间和情节线上的大幅度跳跃突破了戏剧美学经典的“三一律”,对好莱坞制片制度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主要成就有:一、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拓和定型;他将戏剧性空间加以分解,再以适应观众的思维和情感参与的方式加以组合,从他开始,场面或段落由若干个镜头组成,是蒙太奇艺术产生的基础;而且,十分注重动作的情感因素,使电影才真正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二、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索,有意识地使用特写镜头作为电影的叙事语言,以更为直觉、具体、准确的视觉手段突出他在叙事语言上的风格和观念;远景镜头突破了在早期电影中只是作为记录手段的单一功能,而是作为叙事语言中的一种环境和情绪阐释;三、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尤其是他着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节奏性剪辑成为一种独特的叙事形式;先锋派电影运动:电影史上第一批重要的理论家及理论着作诞生在1917~1928年的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由于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入侵和一战带来的西方传统观念和精神文明的危机,在欧洲开始了一场抵制外来文化入侵和探索自身文化的运动,这一运动本身并不以叙事功能和商业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主要的流派有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是“第一个先锋派”,贯穿整个先锋拍电影运动的始终;中心人物是德吕克,他创办的电影杂志,成为印象主义重要的文化阵地,他的理论着作上镜头性和电影创作西班牙的节日,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对电影美学进行探索;印象主义作品在叙事上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即表现出所谓的诗意状态,印象主义开创了电影艺术新的表现领域;印象主义的作品主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微笑的布德夫,爱浦斯坦的忠诚的心、马塞尔莱皮埃的黄金国、阿贝尔冈斯的车轮、拿破仑传;达达主义:一战后的产物,诞生于法国,以无政府的巴枯宁的政治口号“破坏就是创造”作为自己的美学信条,他们追求所谓“机器和阳伞在手术台上突然相遇的美”,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统艺术观进行挑战;代表作品杜桑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超现实主义电影由达达主义演化而来,在达达主义电影的无逻辑无理性的美学基础上,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代表作品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等;在这部影片中,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惯用模式荡然无存,它以描写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一连串的梦境,从而进入人类潜意识的状态的探索,并试图激起观众的内心冲动,这部影片实践了超现实主义所倡导的原则,运用即兴式的自动主义创作方法,使平凡的物体获得不平凡的性质,使明显不相关的实物、意念和文字相撞,使实物和具体背景完全割裂;德国表现主义:1919到1924年出现在德国的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派;它力图通过不自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象,来强烈表达出人物内心恐惧和焦虑、爱憎的情绪,代表作品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表现主义电影对电影的视觉风格尤其是表现犯罪活动的人物紧张、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锋电影理论:六七十年代出现在美国的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理论,阿莫斯福杰尔发表的电影作为破坏的艺术,被视为先锋电影美学理论的经典,认为整个电影史就是自我破坏和破坏资产阶级社会准则、价值观念及政治、宗教、伦理等模式的过程,与现代主义的其他流派相比更为政治化,形式也更为开放,然而在破坏传统电影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否定了世界现实主义艺术的全部传统;电影眼睛派:以维尔托夫为首的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小组,成立于1919年,他们否定故事影片,推崇新闻片,认为电影的作用在于如实地记录现实,电影眼睛比人的眼睛更为完善;倡导采用多种多样的拍摄角度,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并且通过对镜头的选择、剪接、加字幕等方式赋予生活素材以特定的含义;电影眼睛派创造了电影政论这一新闻纪录电影的新样式;代表作品有电影眼睛、带摄影机的人;爱森斯坦:苏联着名导演、电影理论家;1922年发表了第一篇纲领性的美学宣言杂耍蒙太奇,引起了长期的争论,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战舰波将金号、十月、罢工、伊凡雷帝、总路线;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最出色的一部影片,第一次用电影这种娱乐工具来表现革命并且获得成功;影片对蒙太奇的运用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尤其是“敖德萨台阶”成为电影史上运用蒙太奇的典范;这一经典段落,充分显示了导演的精湛技巧,他将老百姓的奔跑、沙皇军队的逼近、婴儿车的滑动和孩子母亲迎着军队而去等一系列的动作镜头分解、错位进行节奏性的剪辑,它的突出特点有一、以视觉节奏的造型突出影片的主题,创造影片的情绪,形成视觉感官的冲击力;二、以蒙太奇视觉结构的形式强化影片的视觉形象,扩大影片的空间效果;三、以多角度反复重复的延续动作使得影片时间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时表现;但是由于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冲突”,强调两个镜头相接不是和而是积的效果,所以牺牲了单镜头内部的空间表现力而把单镜头内部的画面处理成为一种平面的、信息单一的效果,两个镜头也成为一种强制性的关系;在理论上,爱森斯坦建立了蒙太奇理论,“杂耍蒙太奇”是他从事戏剧创作时首先提出来的,主要实践在电影创作中;他认为,杂耍是戏剧中每一个特别刺激人的时刻,即足以影响观众感官上或心理上感受的那些因素,也就是能够保证和精确预计到如果安排在整体的恰当次序中就会引起某种感情上震动的每一因素,它们就是能够用来是最终思想结论显示出来的唯一手段;进一步,他认为不是静止地反映一个事件,不是使活动的一切可能性处于这一事情的合乎逻辑的表现的限度以内,而是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把任意选择的独立的杂耍表演自由地组成蒙太奇,一切从某些最后的主题效果的立场出发进行合成,就是杂耍蒙太奇;明星制度:电影界以制造的电影明星偶像作为获取高额利润的惯例,在明星出现后,制片人为了在观众中制造能谋取高额票房价值的偶像,专门启用和培植有号召力的明星去占领银幕,并动员宣传机器制造偶像,一些编剧和导演也依附于这些明星偶像,为能够创造更高的票房而创作,这种现象,在美国好莱坞最为明显和普遍;类型电影:按照不同类型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好莱坞占据统治地位;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它的主要特点有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等;主要类型有西部片、喜剧片、犯罪片、幻想片、歌舞片等;类型电影规范了影片的叙事时空和形式技巧,凡是不适应类型要求的题材和处理方法,均被视为有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经典好莱坞叙事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逐渐形成,其支配性的力量至今在好莱坞乃至国际商业电影领域中仍然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基本上有摄影、场面调度和剪辑方面的常规惯例组成,其目的在于把虚构的事件、人物和时空自然粘合在一起加以流畅地展现,并最终给与观众貌似真实之感;它的基本特征是戏剧化的叙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剪辑;。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

第一章电影起源时期(1815-1895年)一、电影的发明1、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2、灯影戏:是用光源照射在一种剪纸之类的物象上,投影在一定的空间上,产生活动的影像。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说,“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戏与幻灯”。

3、灯影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13世纪)以后,被带入波斯、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国。

(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中欧一带。

4、1872年,(英国人慕布里奇)曾经用24架照相机搞了一个拍摄(奔马)的试验,成为电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

5、(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

6、电影视镜:象一只大柜子,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装有50英尺的凿孔胶片,首尾相椄,绕在一组小滑轮上,马达开动,胶片就渐渐移动,画面循环出现。

传入中国后,被称为“西洋镜”。

7、爱迪生对于世界电影的贡献表现在什么地方?(1)他使电影技术趋于完善化。

(2)他运用“电影视镜”拍摄了一些娱乐性的舞台化影片,开创了戏剧电影的先河。

二、电影的诞生1、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1894年底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电影放映机,成为真正电影的发明者和创始人。

2、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

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

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

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3、卢米埃尔兄弟对世界电影的贡献是什么?(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活动镜”,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

(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

(3)训练和培养了电影史上第一批摄影师。

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电影之父”。

(4)创造了移动摄影。

第二章电影艺术形成时期(1890-1907年)一、梅里爱和“戏剧电影”1、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是(世界电影的先驱)。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外国电影史】·早期电影的摄制与放映一、早期电影的摄制与放映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法国、英国和美国。

二、法国早期电影代表人物:1、卢米埃尔兄弟(1)纪实主义, 类型上主要是纪录片。

代表作:《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和《水浇园丁》等。

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反映的内容有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政治、文化、新闻实录,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

(2)卢米埃尔的摄影师尤金·普罗米奥被认为是移动摄影的发明人。

2.乔治·梅里爱(1)技术主义,具有鲜明的戏剧化风格。

代表作有《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等等。

(3)1897年,梅里爱建立了电影史上的第一座摄影棚。

三、法国电影工业的代表公司是百代与高蒙。

百代在1906年左右成为全球最大店公司。

百代的策略主要是垂直整合与横向整合。

体制的是百代公司。

四、英国电影工业与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阿尔伯特·史密斯和詹姆斯·威廉逊。

布莱顿学派:英国早期一些居住在一个名为布莱顿的小镇及其周围地区的电影制作人的统称。

对于早期电影语言的进步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布莱顿学派的电影非常强调电影摄影,并且开始通过剪辑将单个镜头连缀起来讲述故事。

同时,布莱顿学派还确立的电影剪辑的基本语法。

六、美国早期电影工业最重要的人物是鲍特,代表作《火车大劫案》(1904)。

1、创造了交叉蒙太奇等多种经典蒙太奇手法。

2、变化丰富的景别(从大远景到大特写),彻底打破了舞台化的时空观念。

3、重视深焦镜头的运用,注意画内的层次和景别变化。

4、大胆的用光(用火作为光源,用人工光源模拟自然光)5、倡导生活化的电影表演。

6、开豪华巨片的历史先河。

7、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史诗性的风格、成熟的电影语言和反动的思想意识。

《党同伐异》(1916):抽象的主题、先锋的技巧和市场的惨败。

·1920年代先锋电影1、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2、作为大众娱乐的电影需要获得社会精英的认可,先锋艺术家注意到电影的价值,将它当作一种新的艺术媒介,积极探索其本质与潜力;3、某些国家(如法国)的电影工业也支持这一新鲜事物,希望借此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

第一章电影起源时期(1815-1895年)一、电影的发明1、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2、灯影戏:是用光源照射在一种剪纸之类的物象上,投影在一定的空间上,产生活动的影像。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说,“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戏与幻灯”。

3、灯影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13世纪)以后,被带入波斯、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国。

(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中欧一带。

4、1872年,(英国人慕布里奇)曾经用24架照相机搞了一个拍摄(奔马)的试验,成为电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

5、(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

6、电影视镜:象一只大柜子,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装有50英尺的凿孔胶片,首尾相椄,绕在一组小滑轮上,马达开动,胶片就渐渐移动,画面循环出现。

传入中国后,被称为“西洋镜”。

7、爱迪生对于世界电影的贡献表现在什么地方?(1)他使电影技术趋于完善化。

(2)他运用“电影视镜”拍摄了一些娱乐性的舞台化影片,开创了戏剧电影的先河。

二、电影的诞生1、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1894年底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电影放映机,成为真正电影的发明者和创始人。

2、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

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

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

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3、卢米埃尔兄弟对世界电影的贡献是什么?(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活动镜”,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

(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

(3)训练和培养了电影史上第一批摄影师。

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电影之父”。

(4)创造了移动摄影。

第二章电影艺术形成时期(1890-1907年)一、梅里爱和“戏剧电影”1、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是(世界电影的先驱)。

中外电影史李少白读后感

中外电影史李少白读后感

中外电影史李少白读后感《中外电影史》是李少白所著的一本关于电影发展历史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电影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电影的艺术性和影响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本书通过对电影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让我了解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如何从最初的实验阶段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大众娱乐的重要形式。

我了解到早期电影的诞生是基于对运动图像的探索和实验,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电影不仅仅局限于记录运动,而是开始呈现出丰富的故事、表达情感和传递思想的能力。

其次,本书涵盖了中外电影史的全面内容,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影产业的发展轨迹和影响力。

我对不同时期的电影风格、流派和导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电影是一种具有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背景、价值观和审美观。

同时,本书对电影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从早期的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彩色电影以及后来的特技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我看到电影艺术在技术和创作手法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

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形式,也为导演和电影制作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最后,通过阅读《中外电影史》,我对电影的影响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具有强大的情感共鸣和社会影响力。

电影能够通过故事、角色和视觉形象打动观众的心灵,同时也能够传递和探讨重要的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

电影的艺术性和影响力使我对它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中外电影史》这本书通过对电影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全面介绍,让我对电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它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电影艺术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电影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一本激发读者对电影艺术兴趣的好书。

阅读后,我更加热爱电影,期待深入探索电影的世界。

中外电影史相关书籍

中外电影史相关书籍

中外电影史相关书籍一、《电影的诞生》《电影的诞生》是由美国电影理论家和导演Kevin Brownlow所著,讲述了电影从产生到成熟发展的历程。

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早期电影的发展,第二部分描述了电影技术的进步,第三部分则探讨了电影的艺术性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对电影史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本书为读者呈现了电影艺术的丰富内涵和多样表达方式。

二、《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史》是由著名电影学家陈瑾所著,全面介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该书从中国电影的起源开始,逐步分析了中国电影的不同时期和流派,对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

同时,本书还涉及了中国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全面展示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和特色。

三、《欧洲电影史》《欧洲电影史》是法国电影学家Jean Mitry所著,详细介绍了欧洲各个国家的电影发展情况。

该书分为不同章节,分别介绍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电影历史和代表性导演、作品。

通过对欧洲电影的深入研究,本书揭示了欧洲电影的独特风格和世界影响力,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欧洲电影的视角。

四、《美国电影史》《美国电影史》是由美国电影学家David Bordwell和Kristin Thompson所著,分析了美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该书从好莱坞电影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了美国电影的不同时期和流派,对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和导演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本书还涉及了美国电影工业、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美国电影的视角。

五、《世界电影史》《世界电影史》是由英国电影理论家Geoffrey Nowell-Smith所著,全面介绍了世界各个国家的电影发展情况。

该书从电影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发展历程和特点,对各个国家的代表性作品和导演进行了深入解读。

同时,本书还涉及了电影的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元、丰富的世界电影景观。

六、《电影史话》《电影史话》是中国电影学家杨洪升所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讲述了电影史的种种趣闻和内幕。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一.电影的起源及早期电影1.1895年12月28 巴黎卢米埃尔兄弟2.梅里爱让电影有了剧情3.英国布莱顿学派世界上第一格电影学派贡献有:活动的摄像机特写镜头电影有了剪辑节奏30年代美国电影1.鲍特《火车大劫案》美国西部片的‘鼻祖’2.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前提:一定要有交叉蒙太奇的使用3.查尔斯卓别林《大独裁者》《淘金记》20~30年代欧洲电影欧洲先锋电影时期:印象主义电影:他追求自然的现象与任务心理和精神的相对应经常出现一些抽象的虚无的环境比如说任务的意识状态杜拉克《西班牙的节目》超现实主义电影:杜拉克布努埃尔《一天安达鲁狗》创作主张:他致力于创作出一种存在与艺术家的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反应意识的作品。

达达主义电影风潮:法国杜桑“破换就是艺术,存在就是艺术”特点:无理性追求所谓的荒谬以及充满想象力的无规则的反逻辑的电影模式体制:1.高度精密的组织分工 2.好莱坞在这一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制片人制度 3.明星制度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单一的线性结构宏大的场面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类型片(20s~30s) 创作特色:情调以故事情节取胜强调和丰富了电影的叙事语言和叙事形式影片的一切包括剪辑方法画面构图灯光效果台词设计等等均为了影片内容服务使电影成为一种仪式喜剧片(作品郭主任吴的性格的完整性持有正面的社会态度是有完整流畅的叙事格局)西部片(主要反映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史诗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荒野马小镇等元素为西部片带来的清冽的影响符号叙事的冲突和叙事的模式非常的固定)歌舞片(把音乐结合在人物形象中由影片的任务具体流出或直接反映出来颂扬真善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背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刚刚结束意大利国内动荡不安电影创作这将目光投向社会现实并且加以批判法国新浪潮左岸派阿伦。

雷奈《广岛之恋》新德国电影 20世纪60年代后倾向于城市化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批新的青年导演聚集在奥博豪森发表《奥博豪森宣言》新好莱坞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1.公路片佩恩《邦妮与克莱德》霍佩尔《逍遥其事》2.黑色皮《教父》科波拉(导演)3.(家庭)伦理片《金色池塘》斯科塞斯《出租汽车司机》福尔曼《飞越疯人院》《雨人》4.科幻片斯皮尔伯格《ET》《大白鲨》《侏罗纪公园》乔治卢卡斯中国电影诞生《定军山》中国第一部电影谭鑫培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抗战时期与战后电影 1937~19491.孤岛电影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在抗战时期拍摄了数量相对较多的影片而起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表达出艺术家及国人的战斗精神及民族气节十年文革三突出原则:在任务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仰拍):近大亮反面人物(俯拍):远小黑八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杜鹃山》《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白毛女》。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1.英国布莱顿学派的代表作是《祖母的放大镜》《中国教会遇袭记》。

2.德国鲍特的代表作《火车大劫案》《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3.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4.抽象电影时代的代表作作是瑞典画家洛特曼的《第一号作品》。

5.早期的的摄影与放映的国家是法国、美国和英国。

6.1895.12.28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进站》《工厂大门》(世界第一部电影)《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

7.1896.8.11“西洋影戏”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了中国第一部影片。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他在其中饰演了黄忠。

8.香港第一部故事片是《庄子试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1921年第一部长篇故事片是《阎瑞生》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反帝片《黑籍冤魂》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三对一》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第一个电影事业家是张石川。

9.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是1909年由美籍俄裔电影商本杰明·布拉斯基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成立在上海香港路5号,这是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家由外国人投资创办的电影公司。

1912年转让给美国人依什尔和萨弗,后由张石川担任顾问。

10.中国第一家中资电影机构是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聘请叶向荣为摄影师。

11.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影片公司明星影片股份公司,1922年3月,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创办。

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经营时间最长、社会影响广泛的民营影片公司。

成立都结束共15年。

12.中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影业公司大中华百合影业公司、天一影片公司。

13.天一影片公司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于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横浜桥成立。

1937年邵氏兄弟结束在上海的制片活动,将全部资金、设备转移至香港,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

14.明星影片公司代表作《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十字街头》题材多为家庭伦理、道德教化。

中外电影史论真题及答案

中外电影史论真题及答案

中外电影史论真题及答案一、简介本文档汇总了中外电影史论的真题和答案供参考。

以下是各个真题及答案的详细内容。

二、真题与答案1. 中外电影史的演变及特点:- 真题:请阐述中外电影史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 答案:中外电影史经历了从黑白无声有声电影的演变过程。

在演变过程中,中外电影受到了社会、政治和技术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其中,中国电影在长期受到政府监管的同时,也有着独立思考和创作的努力,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西方电影则在工业化的环境下,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注重商业化和全球化。

2. 中外电影史的重要人物:- 真题:请介绍一位对中外电影史有重要贡献的人物。

- 答案: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美国著名导演和制片人,对中外电影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入探索人性的主题而闻名。

其代表作品包括《发条橙》、《闪灵》和《夺宝奇兵》等,影响了整个电影行业,成为了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

3.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真题:请概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 答案: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崛起阶段。

起步阶段从20世纪初探索到20世纪40年代,电影作品以记录社会生活为主。

探索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电影工作者在政策限制下探索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

崛起阶段从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电影逐渐走向商业化,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

4. 西方电影的发展趋势:- 真题:请讨论当前西方电影的发展趋势。

- 答案:当前西方电影呈现出多样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效和CG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被广泛应用,为观众带来更真实和震撼的视觉体验。

此外,文化多元化也成为现代西方电影的一个重要特点,电影工作者更加注重展现不同文化背景和视角的故事。

三、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中外电影史论的真题及答案,涵盖了电影史的演变过程、重要人物、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以及当前西方电影的发展趋势。

这些真题与答案可供学习和研究中外电影史的相关人士参考,以拓宽视野并深入了解电影史的重要内容。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史一部电影:《公民凯恩》两个人物:1,奥古斯特。

卢米埃尔,路易。

卢米埃尔。

《工厂大门》等。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播放电影,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2,乔治。

梅丽爱。

世界上第一部故事片是法国著名电影人乔治。

梅丽爱在1902年拍摄的科学幻想片《月球旅行记》。

三次运动:1,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德国表现主义: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us)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

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

1920年,德国。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是早期电影向艺术迈进的一大标志,并对其他艺术产生广泛的影响。

影片通过扭曲透视、怪异的形状、奇特的光影,反映了一种脱离现实的变态心理,跟电影刚起步时追求真实的趋势相背离。

剧本的主题是对非理性权威的批判,而且有以毒攻毒的味道。

影片被纳粹视为“堕落的艺术”,爱森斯坦也称之为“野蛮人的嘉年华,对人类健康艺术的摧残”。

影片的结局可以有多种诠释,应可视作“开放结局”的前驱。

苏联蒙太奇学派:对整个世界电影史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学派。

20世纪20-30年代,代表人物:库里肖夫,爱森斯坦,维尔托夫,普多夫金先锋派电影的出现从形式上看是各类艺术形式相互渗透的尝试,但实际上它的出现有广泛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动荡的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时代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自相残杀。

它打破了欧洲人维多利亚式的生活准则。

在它的旗帜下形成的和谐、平静、仁慈的传统已开始在人们心中发生动摇。

社会矛盾激化,战争创伤严重,猜疑、孤独、苦闷、远离现实成为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心态。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文艺界掀起了一股反传统的热潮,文学上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印象派、立体派、点彩派的出现,以及寻求抽象造型,潜意识的艺术手法,使文艺界热闹非凡。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一.电影的诞生:1888年,爱迪生开始研究活动照片,当伊斯曼发明了连续底片后,爱迪生立刻将连续底片买回,请威廉甘乃迪和罗利迪克先生着手研究。

1891年,爱迪生申请影像映出管和摄影装置的发明专利权,这是“西洋镜”的鼻祖。

不久,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棚,特别有助于电影的发展。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标志着电影技术的诞生。

《水浇园丁》世界喜剧片鼻祖。

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它的发明却经历了欧美许多科学家漫长的实验过程。

1.电影发明主要有三大科学依据:视觉滞留原理,摄影术和放映术。

2.作为早期电影的开拓者,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活动电影机”,他们的影片记录了真实的生活,梅里埃开启了故事电影的大门。

3.卢米埃尔代表作:《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工厂大门》,《婴儿的早餐》4.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二.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1.鲍特与《火车大劫案》2.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受狄更斯小说的影响,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

3.美国默片“喜剧片”叙事4.查尔斯卓别林的喜剧观念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产生:产生于1925年前后的德法。

不以盈利为目的,要求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影响,创造一种“让画面来主宰一切”的纯视觉电影。

2.阶段:第一阶段,瑞典画家艾格林《对角线交响乐》,德国画家罗特曼《第一号作品》,法国立体派画家费勒谢尔的《机械舞蹈》。

特点:无情节,无人物形象,只是在银幕上显示出抽象的线条,光影,图形或无生命的机械物,按一定的节奏,有规律地变化运动。

第二阶段,较多地注意电影的“梦幻性”,有意无意地把电影当做贯彻超现实主义原则的理想工具。

侧重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梦境,幻觉。

谢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布鲁埃尔《一条安达鲁狗》,让维克多《诗人之血》。

第三阶段,由于受苏联“电影眼镜派”的影响而转向记录主义。

讲究视觉图像,运动和节奏的特点,强调诗意和梦幻的表达。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电影是一种影像艺术,以电影摄影技术为手段,将故事、人物、事件或思想等内容表现在银幕上,以达到艺术创作和传播的目的。

在电影历史中,有许多经典影片和杰出电影人。

下面将介绍中外电影史的发展和重要人物。

一、中国电影史1.早期阶段(1896年-1949年)1896年,电影诞生于法国。

中国的电影史也从此开始。

1905年,上海传入第一台摄影机。

不久后,电影院开始于中国大陆各地兴起。

不过, 最初的电影大多为欧洲或美国的电影。

1913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

其后出现了众多的默片、文艺片、戏曲电影和武侠电影等。

1921年,上海“大光影剧院”成立,它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

这个成立为中国电影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开始了电影资本集资的形式。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黄金时期。

那时候有很多优秀电影诞生,如《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地道战》等等。

其中,陈省身是当时一流导演之一,他的代表作《乌鸦与麻雀》创造了新规矩,形成中国电影的“民族共生主题”,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上海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

然而,到了1937年,中国面临侵略战争和国民党时期的摧残,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又一次地停顿了下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电影产业的改造和建设,体制化改革也让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阶段。

2.新中国时期(1949年-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了国家的宣传工具之一。

中国的电影领域在政治、宣传和文化层面开始着手改革。

50年代初,中国电影人开始拍摄反映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的影片,如《渡江战役》、《英雄儿女》。

这些影片不仅为社会树立起了理念标杆,同时也为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电影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70年代末,第五代导演潜力崛起,中国电影开始具有艺术性,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士的《黄土地》等作品让世界再次惊讶,中国电影的资深电影风格和制作技巧成功晋级到世界级影坛。

中外电影艺术史纲要

中外电影艺术史纲要

中外电影艺术史纲要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在中外都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

以下是对中外电影艺术史的纲要,简要概括了主要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中国电影艺术史1.无声电影时代(1896年-1930年代初):•中国电影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早期电影展映。

•1922年,《牡丹亭》是中国第一部默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开端。

2.声音电影和1930年代-1940年代:•1931年,《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0年代至194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系列杰出的作品,如《小城之春》、《神女》等。

3.抗战时期和解放前夕(1930年代末-1949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电影用于宣传抗战和革命事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成为宣传社会主义建设和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4.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1960年代-1970年代末):•文革期间,电影受到政治限制,只能制作符合革命思想的影片。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逐渐走向多样化和国际化。

5.现代中国电影(1980年代至今):•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一些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作品受到国际认可。

•中国电影市场迅速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国际电影艺术史1.早期电影(1895年-1920年代初):•1895年,由兄弟Lumière 制作的《工厂门口》是早期电影的代表之一。

•1920年代初,经典的默片如《大都会》和《黄金时代》等崭露头角。

2.好莱坞黄金时代(1930年代-1950年代):•1930年代至1950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乱世佳人》、《公民凯恩》等。

•彩色电影和宽银幕技术的引入使电影更加丰富多彩。

3.新浪潮运动和1960年代-1970年代:•1960年代,法国新浪潮运动崛起,弗朗索瓦·特吕弗等导演在电影语言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西班牙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等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中外电影史 重点整理

中外电影史 重点整理

填空1、1895年12月28 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46、《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41、《水浇园丁》2、乔治•梅里爱(创造了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开创了电影有画面技巧剪辑,从而使电影剪辑从技术变为艺术,电影开始有了戏剧性)。

其代表作有《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3、爱迪生:活动电影摄影机活动电影放映机4、鲍特《火车大劫案》《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5、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6、“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阿尔伯特·史密斯《鲸吞》《玛丽’珍妮的灾难》《祖母的放大镜》詹姆斯·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击》7、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8、五大——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华纳兄弟、派拉蒙三小——环球、联美、哥伦比亚9、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罢工》、《十月》普多夫金《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10、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11、表现主义: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弗莱德立希·茂瑙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枚》、保罗·莱尼的《蜡像陈列馆》12、印象派:阿贝尔·冈斯(《拿破仑》)、路易·德里克(《狂热》)和让·爱普斯坦(《三棱镜》)特性:上镜头性视觉韵律13、抽象派:14、超现实主义: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和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15、新好莱坞:阿瑟佩恩《邦妮与克莱德》、迈克‘尼克尔《毕业生》、丹尼斯’霍伯《逍遥骑士》、卢卡斯《星球大战》、科波拉《现代启示录》16、明星公司张石川《孤儿救祖记》开创中国家庭伦理剧先河左翼电影:明星公司程步高《春蚕》《狂流》战后两大公司:民族国家情怀昆仑公司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都市生活文华公司桑弧《太太万岁》费穆《小城之春》名词解释1、吸引力电影(P18):1895年到1906年制作的早期电影称作吸引力电影,指的是电影娱乐观众的方式,迷恋电影技术本身。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国外部分1、世界上第一位导演:乔治*梅里爱2、1888年,法国人爱米*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

198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巴黎(卡不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诞生。

代表人物:卢米埃尔兄弟。

代表作品《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

3、格里菲斯把剪辑运用的非常有名,他把电影引入艺术殿堂,让电影成为一门艺术语言。

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贡献:A、将镜头成为一种表现手段(由记录→表现)B、确立了基本的电影叙事语言C、用形象画面进行宏伟的艺术构思4、梅里爱运用“停机再拍”的技术手段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贵妇人的失踪》。

5、查尔斯*卓别林一个真正的好莱坞制片人、演员等几项角色于一身。

6、蒙太奇的集大成者: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片段“敖德萨阶梯”非常有名,把蒙太奇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

他还提出了蒙太奇思维7、1927年10月6日,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并上映的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标志了有声电影的诞生。

8、类型电影:所谓的“类型电影”,是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所形成的不同的影片范式。

类型片的三个基本要素:A、公式化的情节B、定型化的人物C、图解式的视觉形象9、类型片最具代表的是西部片。

所谓西部片也被称为牛仔片。

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话,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的幅度与电影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

西部片的神话,并不是再现历史的真实写照,而是创造着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去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

10、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美国的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是“玫瑰花蕾”。

地位:《公民凯恩》称得上是美国第一部现代主义的杰出电影作品。

创新处:A、关于景深镜头(大景深等),更具有贴近性,视觉结构更具有真实性。

B、关于仰拍:C、阴影逆光的表现:D、移动摄影:E、剪辑的创新和场面调度:1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技术上的口号:“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核心:还我普通人。

中外电影发展史

中外电影发展史

一、历史分期:(1)1905-1920年襁褓中创造第一从1905年到192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最后一个王朝被写进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而襁褓中的中国电影,像所有新生儿一样,在不经意间创造了众多个第一次: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第一位电影演员谭鑫培;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家影院虹口活动影戏院;第一间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在短短的15年内,中国电影在懵懂中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使电影由西方传到东方,从戏园搬进影院,从记录转向叙事。

最关键的是,电影由新鲜玩意儿演化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消遣方式,看电影成了一种时髦。

(2)1920-1929年迅速发育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人自己开设的电影公司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经营状况令人满意,甚至还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商战,电影开始越来越像一门“正经”的生意。

电影明星应运而生。

张织云、杨耐梅、王汉伦、宣景琳被列为四大电影皇后,风光一时。

在这十年中,中国电影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各类专业创作者的加入令作品充满了中国式的情怀。

洪深、田汉等文人进入电影界,也使得这段娱乐史厚重深沉了许多。

(3)930-1939年被腰斩的黄金年代经历过飞速发展的20年代,30年代的中国电影进入了全面的繁荣与成熟。

并完成了从无声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据统计,当时上海的电影杂志就有上百种,而一般综合类刊物中也都有专门的电影版面,影星的照片或电影海报也常被当作封面。

由此可见,当时上海“东方好莱坞”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电影文化已完全渗透到整个城市文化的体系当中。

然而,战争却使中国电影的发展势头被拦腰截断,黄金年代也就此止住了高速的步伐,在踌躇与无奈中停滞下来。

(4)1940-1949年在废墟中歌唱抗战八年,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阶段。

在抗战胜利后的几年间,上海再度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30年代的创作规模。

昆仑、文华等电影公司兴起,费穆、史东山、蔡楚生、桑弧、沈浮等导演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张爱玲、黄佐临等文学、戏剧界名流开始参与电影的编剧、拍摄工作,陶金、刘琼、石挥、白杨、秦怡、上官云珠等人的演出也在续写30年代的明星神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电影史————————————————————————————————作者:————————————————————————————————日期:2001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中外电影史一、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1、《孤儿救祖记》2、长城公司3、联华公司4、《歌女红牡丹》5、《神女》6、《小城之春》7、昆仑影业公司8、《党同伐异》9、普多夫金10、希区柯克11、黑泽明12、《卡里加利博士》13、法国印像主义14、《公民凯恩》15、《爵士歌王》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1、什么是张石川和郑正秋的创作特点?2、什么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思想和艺术贡献?3、什么是美国西部片?4、什么是法国“新浪潮”?5、什么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特点?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1、试论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2、试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手、作品,以及思想和艺术特点。

3、谢晋在80年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2002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试题中外电影史试题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1、张石川2、郑正秋3、中国第一部有声片4、“新兴电影运动”5、“孤岛电影”6、费穆7、三突出8、“电影和戏剧离婚”9、香港新浪潮10、德国表现主义11、法国印象主义12、柴伐蒂尼13、希区柯克14、黑泽明15、阿巴斯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1、电影史的分期及其原则。

2、昆仑影业公司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3、“台湾新电影”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4、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5、比较爱森斯坦的“理性蒙太奇”和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1、试论中国电影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的代表人物、作品及主要特征。

2、试论法国“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以及思想艺术特点。

3、试论中国电影进入九十年代的发展格局。

2004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中外电影史一、名词解释(20分,100字)1、谢晋2、黑泽明3、大卫―林奇4、让―雷若阿5、特吕弗二、简答题(40分,100-150字)1、爱森斯坦的蒙太奇2、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3、奥逊―威尔斯4、什么叫蒙太奇?5、第五代和第六代三、论述题(40分,详细,展开,不少于400字)1、谈谈对谢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认识。

要求:结合《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啊!摇篮》、《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和《最后的贵族》对人物分析。

2、主旋律影片的艺术特点。

要求:80年代末,革命历史题材表达国家声音,结合《开国大典》、《孔繁森》和《焦裕禄》谈一谈。

四、评论题(50分,不少于800字)1、从第五代陈凯歌、张艺谋的《黄土地》、《红高梁》《芙蓉镇》、《鸦片战争》、《霸王别姬》《洗澡》和《美丽的新世界》中任选一部2005年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中外电影史一、名词解释(任选14题,每题2分,共28分)1、《北方的纳努克》2、石挥3、《神女》4、特吕弗5、黄建新6、让---雷诺阿7、台湾新电影运动8、左翼电影9、《武训传》10、三突出11、《偷自行车的人》二、简答(每题10分,任选4题)1、简述“十七年电影”的主要样式,是否还有其它样式?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2、简述1920年代“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至少三位)?3、简述“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至少2名)?4、简述陈凯歌的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品?5、简述“文华”公司及其代表作(至少2部)?6、简述“新时期”论述“长镜头”和“纪实美学”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至少2名)?三、论述题(任选1题,每题30分,要求300字以上)1、根据亲身体会谈谈你对“谢晋电影模式”的看法?2、评郑洞天“仅仅七年”一段话?(引用:梵高的耳朵:“电影作为艺术家表现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媒介从仅仅作为政治宣传工具中分化,一类电影向……分化,一类电影向……分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P249第二段中间)关于这段话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

四、影评(字数800以上,任选一部,满分50分)《十面埋伏》、《霸王别姬》、《和你在一起》、《暖》、《手机》、《谁说我不在乎》、《美丽的大脚》、《后天》、《2046》。

06年上海大学电影学试题中外电影史部分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1、希区柯克2、<十字街头>3、<公民凯恩>4、<罗生门>5、弗拉哈迪6、库里肖夫效应7、明星公司8、开麦拉是支自来水笔9、电影的锣鼓二、简述:(30分,每题6分)1-为什么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2-简述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风格特点?3-简述第六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美学风格?4-简述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风格?5-"营业主义加点良心"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三、辨析题:(40分,每题8分)1、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政治说教和解释,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2、法国导演戈达尔的<筋疲力尽>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3、巴赞主张电影和现实的关系的"渐近线"理论,是机械主义的反映观念;4、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由于作品长期不能公映,因此在世界电影史上,被称为"地下电影"、5、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四、分析题:1、为什么说<小城之春>是中国传统电影中的精华?2、试结合具体影片分析谢晋模式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和地位06年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试题中外影视史一、名词解释1、格里菲斯2、劳工之爱情3、杂耍蒙太奇4、场面调度5、西部片6、新德国电影7、脱口秀8、电视频道专业化二、简答题1、昆仑影业公司电影作品的代表作及基本美学特征是什么2、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电影观念是什么3、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和基本美学特征是什么4、电视情景喜剧在制作手段上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三、判断题1、中国20年代末的商业电影浪潮出产了一大批粗制滥造的神怪武侠片,毫无审美价值可言,在电影史上完全没有地位2、《神女》、《马路天使》等中国左翼电影是世界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先声,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作者电影强调的是作者的个性,而商业电影强调大众性,因而这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电影样式4、按照电视剧类型划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属于历史剧5、目前电视中经常出现的现场直播的形式,早在50年代末就出现了四、论述题1、结合具体导演和电影作品,谈谈你对现实主义电影的认识2、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选拔活动时2005年最引人注目的电视节目之一,结合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谈谈你对“超级女声”节目的评价和看法。

2007上海大学电影学中外电影史一、名词解释1、《公民凯恩》2、《小城之春》3、太阳族电影4、新电影运动5、收视率6、电视电影7、电视真人秀8、吊床效应9、库里肖夫效应10、印象派电影二、简答1、文化公司代表、作品、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3、香港新浪潮作品、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4、电视“戏说剧”的代表作品及美学特征5、电视情景喜剧制作和播出上的特点三、辨析1、明星公司代表人物张石川主张“营业上加一点良心”,而郑正秋主张“唯兴趣是尚”。

2、电视连续剧《亮剑》属历史剧。

3、现代电影一个突出特征是“淡化情节”,因此现代电影应当注重人物心理描写,情节冲突都应该淡化。

4、收视率越高说明观众越喜欢看这个节目,所以收视率是节目艺术质量的最终标准。

四、问答(2*25’前两个任选其一)1、结合实例谈你对贾樟柯电影的看法。

2、结合实例谈对冯小刚电影的看法。

3、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超级女生,继而上海台推出加油,好男儿,中央台推出梦想中国,结合当代综艺节目的特征和当代文化走向谈对选秀节目的看法和认识。

2008年上海大学电影学中外电影史考研试题一、名词和术语解释1、神女2、四百下3、新好莱坞4、杂耍蒙太奇5、阿尔莫多瓦6、国片复兴运动7、黑色电影8、大岛渚9、大制片厂制度10、法斯宾德二、简答(5*6)1、法国魔术师梅里爱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贡献2、西部片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美学特征3、王家卫电影的最主要的艺术特点4、为什么说《广岛之恋》是一部意识流电影5、请写出“韩国电影教父”的名字,并至少写列出他的三部代表作三、辨析正误(判断2分,陈述理由6分8*5)1、电影的发明是一场接力赛,并非出于一人之手。

2、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发明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式。

3、费穆是中国现代电影的前驱。

4、侯孝贤是台湾“健康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5、巴赞的纪实主义美学思想催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四、分析题(25*2)1、结合具体影片,谈谈你对李安导演的看法。

2、结合具体影片,谈谈你对国产商业大片的看法。

论述80年代“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进程与中国电影发展的关系。

2009年上海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中外影视史一、名词解释1、姊妹花2、蔡楚生3、上镜头性4、歌舞片5、中国直播剧6、真人秀7、《望长城》8、停机再拍9、电视综艺节目10、谈话类节目二、简答题1、八部半2、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特色、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3、巴赞的“现实的渐近线”理论4、中国最早的室内情景剧的代表作品,至少五部三、辨析题1、戈达尔是继奥逊威尔斯之后最有影响的导演2、十七年电影3、西方恐怖片渗透了“哥特式”的风格。

4、系列剧与电视连续剧的异同。

5、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异同。

四、论述题1历史剧和戏说剧的异同。

2分析《士兵突击》《奋斗》《闯关东》《戈壁母亲》这些电视剧中的一部,详细阐述其能够热播的原因2009年上海大学电影学中外电影史一、名词解释1、停机再拍2、姊妹花3、库里肖夫效应4、上镜头性5、歌舞片6、蔡楚生7、金基德8、软性电影9、一条安达鲁狗10、香港电影新浪潮二、简答题1、八部半2、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特色、产生背景及美学特征3、怎样理解现实的渐近线4、为什么说《广岛之恋》是一部意识流电影5、至少列出黑泽明的三部代表作及及美学特征6、至少列出阿巴斯的三部代表作及美学特征三、辨析题1、孤岛电影没有文化艺术价值2、好莱坞恐怖片深受哥特文化的影响3、戈达尔是继奥逊威尔斯之后最有影响的导演4、教父是新好莱坞的开创之作5、黄建新同第五代有相同的艺术取向四、论述题1、结合具体影片,谈谈你对冯小刚导演的看法。

2、对谢晋80年代三部反思影片,谈谈你的看看。

2010年上海大学电影学试题中外电影史一、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