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02.原生动物
普通动物学第二章原生动物
![普通动物学第二章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1b7e4d7b27284b73f2425058.png)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目的和要求:掌握原生动物门、纲及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了解原生动物的系统发生。
重点、难点:门的特征、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特征、孢子虫纲的生活史。
第一节鞭毛纲一、代表动物——绿眼虫1、体形:长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
2、结构:由表膜、胞质和细胞核组成,胞质内有叶绿体、副淀粉粒。
前端有胞口、鞭毛、储蓄泡、眼点、伸缩泡等。
鞭毛与基体和根丝体相连鞭毛的结构3、营养方式:光合营养(有光的条件下)渗透营养(无光的条件下)4、呼吸(分有氧和无氧)5、繁殖方式:纵二分裂、包囊方式二、鞭毛纲的主要特征1、具有鞭毛2、营养方式:光合营养,也称自养。
如:眼虫渗透营养:寄生种类或无光条件下。
吞噬营养: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3、繁殖无性繁殖:纵二分裂.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同配、异配。
产生包囊三、鞭毛纲的重要类群1、植鞭亚纲:常具色素体,单体或群体。
(1)腰鞭目:两条鞭毛,如:夜光虫、角薄虫(2)隐滴虫目:大多数为淡水产,如:隐滴虫(3)眼虫目:眼虫(4)植滴虫目:衣滴虫、盘藻、团藻(5)金滴虫目:合尾滴虫、钟罩虫2、动鞭亚纲:无色素体,异养,不少为寄生种类。
(1)领鞭毛目:在鞭毛基部有一领口(2)根鞭目:既有鞭毛又有伪足,如变形鞭毛虫(3)动体目:如:锥虫、利什曼原虫(4)曲滴虫目:寄生,1-4跟鞭毛。
如唇鞭毛虫(5)双滴虫目:如贾滴虫(6)毛滴虫目:如毛滴虫、阴道滴虫(7)超鞭目:鞭毛很多,而核只有一个,如披发虫四、群体鞭毛虫的生殖和进化群体鞭毛虫既可进行无性生殖,又可进行有性生殖。
第二节肉足纲(Sarcodina)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变形虫2.AVI1、形态结构:由质膜、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等组成。
胞质分为外质和内质,后者又分凝胶质和溶胶质。
2、运动胞器:伪肉运动方式:变形运动3、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二分裂、包囊4、营养方式吞噬作用:当接触到食物时,伸出伪足把食物和少量水一起裹进细胞内部形成食物泡的过程。
高中生物竞赛资料-动物学-第2章 原生动物门
![高中生物竞赛资料-动物学-第2章 原生动物门](https://img.taocdn.com/s3/m/8521a63d102de2bd960588e3.png)
4.表膜条纹是眼虫科的特征,其数 目多少是种的分类特征之一。
(四)鞭毛:
1.鞭毛的发生:鞭毛是能动 的细胞表面的突起。由胞口 中伸出。
鞭毛的基部有二条细的轴 丝。每一轴丝在储蓄泡底部 和一基体相连,由基体(生 毛体)产生出鞭毛。
(四)排泄(excretion):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含氮的废物。这些废物都是 可溶性的。可以借扩散作用从细胞膜排出到周围的水中。
伸缩泡--所有淡水产的原生动物都具有一种排水的胞器。其 主要作用:
①调节水分平衡.因为谈水原生动物不断有大量的水分由体表 渗入细胞内或随食物进入体内,必须借伸缩泡将这些多余的水分 排除体外,以保持细胞内的水分平衡。
3.副淀粉粒:是由叶绿体制造,储存 于细胞质内,呈颗粒状,透明。副淀粉 粒与淀粉相似,是糖类的一种,但与碘 作用不呈蓝紫色。副淀粉粒的形状在不 同种类的眼虫中变异很大,可作为眼虫 分类依据。
(七)胞口、储蓄泡、伸缩泡
1.胞口: 位于眼虫前端。
2.储蓄泡:为胞口后端膨大。
3、伸缩泡:位于储蓄泡旁边。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它们的身体是由单个细胞组成,因此又称单细胞动物。 如眼虫、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等。 原生动物的细胞: 在形态结构上,与一般细胞基本相似,都由细胞质、细胞 核和细胞膜等部分组成; 在生理特征上,具有很大的差别。原生动物的细胞是一个 独立的、完整的有机体。它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 能,如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 因此,作为一个动物来说,原生动物是最简单和最原始的; 作为一个细胞来说,又可能是非常复杂的。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7065e70f844769eae009edbf.png)
3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与原生动物相对,一切由多细胞构成的动物,称为后生动物。
一般以有性和无性两种世代相互交替的方法进行生殖。
原生动物无所不在,从南极到北极的大部分土壤和水生栖地中都可发现其踪影。
大部分肉眼看不到。
许多种类与其他生物体共生,现存的原生动物中约1/3为寄生物。
夜光虫(Noctiluca)是一类生活在海水中的原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鞭毛纲、腰鞭毛目。
它刺激能发光,因而得名。
夜光虫营全动物营养,可吞食大至桡足类幼虫大小的任何浮游动物。
在海水中生活的夜光虫和其他一些腰鞭毛虫(如裸甲腰鞭虫等)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图1 夜光虫图3 夜色中的夜光虫图2 夜光虫成虫形态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
体长只有180—280微米。
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图3 草履虫显微图图4 草履虫图5草履虫模式图弓形虫:中医叫三尸虫,是细胞内寄生虫。
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
它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球虫亚纲,真球虫目,等孢子球虫科、弓形体属。
人感染了这种寄生虫,便患了弓形虫病。
目前唯一确认的最终宿主是猫科动物。
图6 弓形虫显微图图10 弓形虫包囊图7 细胞中的弓形虫人和动物的弓形虫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英、美调查成人感染率一般约为16-40%,有的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调查的成人感染率为50-80%,法国人高达90%。
1985-1990年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
2原生动物
![2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db015468960590c69fc37607.png)
笫 一章 原生动物门
1.4 有特殊的适应性 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
分结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 成包囊膜,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 代谢水平降低,处于休眠状态。等环境条 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脱囊而出,恢 复正常生活。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笫 一章 原生动物门
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
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
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笫 一章 原生动物门 1.2 结构和功能
伸 缩 泡 工 作 原 理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笫 一章 原生动物门 2.1 结构和功能
2.代表动物:草履虫 Paramecium caudatum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笫 一章 原生动物门
草履虫 Paramecium caudatum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笫 一章 原生动物门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笫 一章 原生动物门
2.代表动物:草履虫 Paramecium caudatum
9+2 双联体微管纤维亚显微结构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9 + 2 双 联 体 微 管 纤 维 亚 显 微 结 构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草履虫的运动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笫 一章 原生动物门 2.1 结构和功能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端开始,在表膜上 一条斜沟伸向身体中部的沟。沟的 未端为口。
基础生物教研室---王晓安
笫 一章 原生动物门 2.1 结构和功能
古无脊椎动物学第2章原生动物
![古无脊椎动物学第2章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4b31bcd9a6c30c2258019e03.png)
钙质壳 大多数有孔虫的壳质成分是动物自身分泌的钙质,
其主要矿物为高镁或低镁方解石,少数为文石。钙质 壳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玻璃质壳,壳壁多具壳孔,透明或半透明,外表具 玻璃光泽。 ②瓷质壳,一般无壳孔,不甚透明,外表具陶瓷光泽, 似瓷釉。由不规则排列的方解石微晶体组成。 ③微粒壳,壳壁的方解石微晶体呈次球形颗粒,外层 的颗粒排列不很规则,内层呈线形,与壳面垂直,在 薄片中呈现纤维状外表。
壳室及其排列、壳形
有孔虫最初生成的壳室,叫初房。由于原生质不断增 长,一部分原生质经初房口溢出壳外,依次形成随后的 壳室,直到有孔虫达成熟阶段,细胞质不再增加、外溢, 新壳室的形成便告终止。 由一个壳室构成的壳体,叫单室壳,其壳形有球形、 瓶形、直管形、星状、树枝形、不规则形等。 由一个初房和一个第二壳室组成的壳体,称双室壳, 其壳形常随第二壳室形态的变化而有球形、圆盘形等。 由两个以上壳室组成的壳体,叫多室壳,大多数有孔 虫都属此类型。多壳室排列比较复杂,壳形多样,主要 有单列式、平旋式、螺旋式、缠旋式、粟粒虫式。
Trias. 有孔虫的衰退时期;
Jur.
有孔虫的第二次大辐射;轮有孔虫、小泡有孔虫、瓶有孔虫和紊房有 孔虫等目兴起和繁盛。侏罗纪时出现最早的浮游有孔虫,占领广阔的
-Cret. 远洋海域,使得海洋的化学性质和食物链的组成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经过白垩纪大绝灭后,有孔虫开始得到复苏,古近纪出现第三次大辐 射。中新世以后,大型有孔虫迅速衰退或绝灭,这时有孔虫的面貌基 Cen. 本上已和现代相当类似。主要由浮游Globigerina壳体组成的抱球虫软 泥覆盖了现代洋底面积的47%。
小泡有孔虫(Buliminida)
异卷有孔虫目(Heterohelicida)
有孔虫 壳体
大学生物动物学原生动物课件
![大学生物动物学原生动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def3b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6.png)
2023/5/11
44
眼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中,温暖季节水体为绿色
2023/5/11
45
环 境 条 件 不 良 时 眼 虫 形 成 包 囊 过 程
2023/5/11
46
图 原生动物的包囊。A:Peranema sp.;B:Actinophrys sp.; C:Euplotes sp.
2023/5/11
61
2.伪足的形成
外质: 无颗粒
内质:有颗粒。分溶胶质、 凝胶质
肉足(伪足):变形虫体表临时形成的原生质突起,随时形成.
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2023/5/11
62
3. 摄食:吞噬作用(固体)、胞饮作用(液态)
2023/5/11
63
4.生殖:二分裂
2023/5/11
64
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②细胞质内叶绿体,在有光时进行光合营养,制造的 过多养分贮存在于副淀粉粒。无光条件下,利用表膜 进行渗透性营养。
④伸缩泡主要调节水分的平衡。
⑤生殖方法一般是纵二分裂。
⑥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温暖季节水体呈绿色; 环境不良虫体变圆形成包囊。
2023/5/11
43
二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
A 裂体生殖:营养子
裂殖体
裂殖子
的无性生殖
B 孢子生殖:合子 孢子母细胞 子孢子
的无性生殖
2023/5/11
21
2023/5/11
22
(3)出芽生殖
概念:
一种特殊的二分裂,只是形成的2个子体大小不等,大 的子体称母体,小的子体称芽体。如酵母菌、夜光虫、水 螅等。
原生动物名词解释
![原生动物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8c6b6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a.png)
原生动物名词解释
原生动物是原生生物当中较接近动物的一类,简称原虫。
由单细胞所组成,异养生活,能够运动。
但是有些物种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如眼虫,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又能运动,并像真正的动物那样进食。
动物中排除原生动物,剩下的多细胞动物被称为后生动物。
后生动物中有了组织分化的被称为真后生动物。
原生动物都属于原生动物门,为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都是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特化的各种胞器,具有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一切功能,如行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
每个原生动物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常见的原生动物包括:眼虫、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纤毛虫、鞭毛虫、吸管虫、蓝氏贾第虫等。
动物学——原生动物
![动物学——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ae26cbf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e.png)
动物学——原生动物动物学——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单细胞动物;结构简单;类器官——由此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的区别——分化程度不同多细胞动物是由大量形态有分化、机能有分工的细胞构成,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器官、系统,成为统一的整体。
原生动物群体内的每个细胞一般没有分化就,仅少数种类具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个体微小、体形多样运动伪足——变形运动细胞质:外质内质:凝胶质、溶胶质鞭毛运动纤毛运动鞭毛与纤毛的结构微管滑动营养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渗透性营养呼吸、循环和排泄没有呼吸胞器,体表进行;没有循环胞器,扩散或内质流动;排泄:体表扩散或伸缩泡(伸缩泡——排泄和调节渗透压平衡)。
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纵二分裂、横二分裂)出芽生殖:形成芽体(具外芽的吸管虫)复分裂(裂体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受精)接合生殖:两个个体互换遗传物质协调与应激性感觉细胞器:眼点、纤毛、鞭毛等细胞质反应:刺激信号与膜受体结合神经肽:与动物的协调和应激性相关对刺激的反应:运动性、向性或避性包囊许多原生动物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体表的细胞器缩入体内或消失,并分泌一种胶状物将自己包在其中,以度过不良环境,这种休眠体称为包囊。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主要的纲鞭毛纲——绿眼虫肉足纲——变形虫孢子纲——疟原虫纤毛刚——草履虫鞭毛纲(绿眼虫)鞭毛纲特征:有鞭毛:常1-4根三种营养类型都有纵二分裂、配子生殖群体肉足纲(大变形虫)肉足纲主要特征:有伪足;一般体表只具很薄的质膜,少数具石灰质外壳;一般只以二分裂繁殖,能形成包囊。
孢子纲(间日疟原虫)三种生殖方式: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两个宿主:人、按蚊孢子纲的主要特征:全部寄生,且多细胞内寄生;无运动细胞器;具有顶复合器结构,与侵入宿主细胞有关;生活是复杂。
纤毛刚(草履虫)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小核:与生殖有关生殖:无性生殖——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接合生殖特征:以纤毛为运动胞器;细胞结构复杂,有两种细胞核、多种细胞器;横二分裂、接合生殖。
动物学-原生动物PPT
![动物学-原生动物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85ca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9.png)
原生动物的分类
分类依据
原生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运 动方式、生殖方式以及生态习性等特 点进行划分。
常见种类
原生动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变形虫 、草履虫、喇叭虫、疟原虫等。
原生动物的特点
特点概述
1. 形态多样
2. 运动能力强
3. 适应性强
4. 生殖方式多样
原生动物具有多样化的 形态和功能,适应着各 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它 们通常具有快速的运动 能力,能够主动寻找食 物和逃避天敌。
鞭毛
鞭毛是原生动物的一种运动器官,由细胞质中的鞭毛器形成,通过鞭毛的摆动 产生动力。
消化系统
胞口
原生动物通过胞口摄取食物,胞口是细胞表面的一个开口,食物进入后通过胞口 进入细胞质。
食物泡
食物进入细胞质后形成食物泡,食物泡在细胞质中移动,与溶酶体结合后消化食 物。
神经系统
感受器
原生动物通过感受器感知外界环境刺 激,感受器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特殊结 构,可以感知化学、物理和机械等刺 激。
原生动物形态各异,有 的呈圆形或椭圆形,有 的呈长形或棒状,还有 的呈螺旋形等。
原生动物具有多种运动 方式,如鞭毛摆动、伪 足伸出等,能够灵活地 移动和逃避不利环境。
原生动物能够适应各种 不同的生活环境,如淡 水、海水、潮湿的土壤 等,甚至在极端环境下 也能生存。
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多 种多样,包括无性生殖 和有性生殖,有利于种 群的繁衍和扩散。
VS
生态评估
原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分布可以 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
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生物燃料生产
一些原生动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其他途径生产生物燃料,为可再生能源提供新的途径。
生物修复
大学动物学--原生动物
![大学动物学--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05695de4c1c708a1284a4447.png)
• Up to 49 years!
– Parasite leaves host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
•
Leishmaniasis
• Leishmania • 12 million people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Protozoa - 64,000 sp
Origin of Protozoa
• Earth is 4.6 billion years old • Prokaryotic(原核的) cells date back over
3.5 billion years • 1.5 Billion years ago
疟原虫 Plasmodium
• Malaria (疟疾、瘴气) • Most important parasitic
disease of humans today • WHO estimates that 270
million new cases occur annually with 2 million annual deaths • Transmitted by bite of infected mosquitoes of genus Anopheles (按蚊)
1.5 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但绝 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盘藻
空球藻
实球藻
Sexual
Asexual
孢子生殖
配子生殖
接合生殖
Binary Fission
Mitosis
– Division of nucleus
动物学教学课件: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动物学教学课件: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https://img.taocdn.com/s3/m/20c27dbdde80d4d8d05a4f57.png)
2、细胞质:外质+内质
3、细胞核:1核或2核
内
质
大核与代谢有关 小核与生殖有关
重要概念
类器官是原生动物特有的构造,它 是由细胞中的部分细胞质分化成的若干 特殊的结构,执行着类似于高等动物某 些器官的功能,故叫类器官。
原生动物虽是最简单、原始、低等的动 物,但绝不意味着它的细胞构造简单,恰恰 相反,某些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细胞构 造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许多高等动的或临时性的水域和生物体内 的特殊水域)和潮湿的土壤中
• 五、大多数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能形成包 囊
• 大多数原生动物在缺食、干旱、低温等不良生活条件
下能缩回伪足或脱落鞭毛与纤毛,身体缩得呈球形,同时 细胞向外分泌物质,形成坚厚的外膜包裹身体,形成包囊.
• 包囊是原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也为原生动物的传播提 供了适当的途径.
作为动物体 最简单
作为细 胞 最复杂
• 二.个体微小,是最小的真核生物.
• 一般在10-200微米之间.
• 三.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原始性及多样性
• 一)营养方式
• 1.有三种
• 1)光合营养(又称植物性营养)具有色素体的植鞭毛虫, 能进行光合作用.反映原生动物的原始性。
• 2)吞噬营养(又称动物性营养)吞食固体有机食物,在体内 消化吸收.在原生动物最普遍.
• 3)渗透营养(又称腐生性营养)以体表吸收外界的溶解有 机物
• 吞噬营养和渗透营养都为异养营养,光合营养为自养营 养
• 2.原生动物具有一种、两种甚至同时兼有三种营养方式. 如金黄滴虫能集三种方式于一身,也说明了原生动物的 原始性.
漂眼虫
◆对个体而言: 从外界获取食物叫摄食 把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
普通动物学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普通动物学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https://img.taocdn.com/s3/m/659163277375a417866f8fb7.png)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刘凌云读书笔记)第一节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它们大多是单细胞的有机体。
从细胞结构上看,原生动物的单细胞相似于多细胞动物身体中的一个细胞。
从机能上看,原生动物的这个细胞又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能完成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生命机能,如运动、营养、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
它没有像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如鞭毛或纤毛完成运动的机能,胞口,胞咽,摄取食物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等。
原生动物的身体微小,分布很广,生活在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种类是寄生的。
第二节鞭毛纲一、代表动物——眼虫眼虫体呈绿色,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
在虫体中部稍后有一个大而圆的核,生活时是透明的。
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
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膜就是质膜。
表膜是由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沟与嵴是表膜条纹的重要结构。
表膜覆盖整个体表、胞咽、储蓄泡、鞭毛等,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又能作收缩变形运动。
体前端有一胞口,向后连一个膨大的储蓄泡,从胞口中伸出一条鞭毛,鞭毛是能动的细胞表面的突起。
鞭毛下连有2条细的轴丝。
每一轴丝在储蓄泡底部和一个基体相连,由它产生出鞭毛。
基体对虫体分裂起着中心粒的作用。
从一个基体连一条细丝至核,这表明鞭毛受核的控制。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鞭毛的结构,最外为细胞膜,其内由纵行排列的微管组成。
周围有9对联合的微管(双联体),中央有2个微管。
每个双联体上有2个短臂,对着下一个双联体。
在双联体之间又有具弹性的连丝。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微管上的臂是由动力蛋白组成,具有ATP酶的活性。
一般认为臂能使微管滑动,臂上的ATP酶分解ATP提供能量。
眼虫借鞭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这是因为在鞭毛基部紧贴着储蓄泡有一红色眼点,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有一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线,称光感受器。
眼点呈浅杯状,光线只能从杯的开口面射到光感受器上,因此,眼虫必须随时调整运动方向,趋向适宜的光线。
动物学2原生动物
![动物学2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8193edc8d5bbfd0a79567365.png)
(二)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红细胞内期的裂体生殖经过数代后,一部分裂殖子循另一 途径发育,即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虫体虽然逐渐增大,但不分 裂,而发育成大(雌)小(雄)配子母细胞。当雌按蚊叮咬疟疾 患者时, 大(雌)小(雄)配子母细胞随血液进入蚊胃,才能 在蚊胃内进一步发育——雌配子、雄配子——合子。 在蚊胃内,合子伸长能 蠕动,形成动合子。动合子 穿过胃壁,在胃壁的上皮细 胞之间形成卵囊——子孢子, 溢出,散入蚊血腔中,多数 进入蚊唾液腺,在蚊叮人时, 子孢子又进入另一人体,再 度开始红细胞外期裂体生殖。
为什么说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由单细胞构成,以细胞器完成生理机能;
2、身体微小(30-300微米),分布广泛; 3、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原始性. 运动胞器:简单(鞭毛\纤毛\伪足) 营养方式:光合营养(眼虫)、吞噬营养(草履虫)、 渗透营养(利什曼原虫)
伸缩泡:
(内外质之间,调节水分平衡)
水分→内质网→ 收集管→ 伸缩泡主泡→ 表膜小孔→ 体外
3、机能特点:
(1)运动:纤毛,旋转向前; (2)营养:有摄食的胞器。细胞内消化。 (3)呼吸:体表。 (4)排泄:通过伸缩泡。
(5)生殖: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名词解释)
什么叫接合生殖?
问题之二:
原生动物都是以单细胞的个体形式存在吗? 不全是,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 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 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 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 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而且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
普通动物学—— 2 原生动物
![普通动物学—— 2 原生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a73b78f7524de518964b7df3.png)
分裂生殖---由一个亲体通过有丝分裂直接生成2个或
多个子体,见于原生动物。
表壳虫
横二分裂
鳞壳虫
纵二分裂
锥虫Biblioteka 眼虫10出芽生殖---在亲体的某一部位长出与自身相似但形体
较小的子体,称为芽体,有芽体脱离亲体而发育长大的, 如水螅;也有不脱离亲体而形成群体的,如多数珊瑚虫、 管足虫。
芽体
11
配子生殖:
接合生殖:
① 二虫口沟相接,接触部位表膜融合。 ② 小核减数分裂形成2个单倍体小核,大核开始 消失。 ③ 2个单倍体小核有丝分裂形成4个原核,其中 3个消失。 ④ 剩下的 1个原核有丝分裂形成1个雄核(小核) 和1个雌核(大核)。 ⑤ 2个雄核互换,并与对方的雌核融合成为合 子核。 ⑥ 二虫体分离。 ⑦ 合子核经3次有丝分裂成8个核。 ⑧ 4个成为大核,4个成为小核,其中3小核消 失。 ⑨ 剩余小核有丝分裂1次,同时虫体横分裂为2 个,每一个子体有2个大核,1个小核。 ⑩ 小核再分裂1次,虫体再横分裂1次,每个子 体形成2个新虫。这样,通过接合生殖,2个草 履虫形成了8个新虫。
36
9、肉足纲的代表动物大变形虫,以伪足为运动胞器, 伪足亦有摄食功能。
调节水分 平衡
无颗粒、均 质透明
极薄
固定
液态
37
草履虫
复分裂
出芽生殖:管足虫
配子生殖:有孔虫、团藻
有性生殖 接合生殖:草履虫
8
3.1.5 生殖方式多样性
无性生殖
由一个亲体直接产生下一代的生殖方式(亲体 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产生后代个体的生殖 方式),多见于原生生物、低等无脊椎动物。
有性生殖 由两个生殖细胞(或亲体)相互融合或交换遗传 物质而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动物学名词解释
![动物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04626f7f90f76c661371a92.png)
原生动物: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单细胞动物。
后生动物:相对于原生动物而言,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都是后生动物。
中生动物:介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是一类小型的内寄生动物。
全部寄生于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微小、结构简单,细胞数目在每种内是恒定的。
已知约50种。
分类地位尚有争议。
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期形成的原口(胚孔),将来形成动物的口,以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称原口动物。
后口动物:胚胎发育中的原口或者变为成体的肛门或者封闭,而在相反一端另外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口的三胚层动物,称后口动物。
胚前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
胚胎发育:动物体在卵内或母体内发育的过程。
胚后发育:从卵内孵出或母体内生出到成体的发育过程。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端细胞法: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形成之后,在胚孔两侧内、外胚层交接处各有一个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索状结构伸入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
中胚层之间裂开形成的空腔即为体腔。
又称裂体腔法。
(原口动物、高等脊索动物)体腔囊法: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形成之后,在原肠的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体腔囊,它与内胚层脱离后,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渐扩展形成中胚层。
又称肠体腔法。
(后口动物,不含高等脊索动物)辐射对称,即大多数腔肠动物通过其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
这种对称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只适应于在水中营固着的或漂浮的生活。
两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一种中间形式。
中间寄主:寄生虫性未成熟的幼虫期所寄生的寄主。
终末寄主:寄生虫成虫期所寄生的寄主。
原体腔:由胚胎期的囊胚腔发展形成,仅在体壁上有中胚层来源的组织结构,在肠壁外无中胚层分化的结构,没有体腔膜。
真体腔:又叫裂体腔、次生体腔,是由中胚层裂开形成的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激应性与运动
• 激应性: • 当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做出反应。如绿色鞭毛虫能感知光源;
草履虫向前运动遇到障碍时会避开。 • 运动: • 可分为鞭毛、纤毛和变形运动。
五、生殖:
• 无性生殖: • 有二体分裂(眼虫)、出芽生殖(夜光虫)、多体分裂、孢子
生殖(疟原虫) • 有性生殖: • 同配生殖:同型配子结合(有孔虫)。 • 异配生殖:异形配子结合(团澡)。 • 接合生殖:身体相互接触,交换遗传物质(草履虫)。
•
总之,包囊是原生动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
应,借以延续生命。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
• 现记载的原生动物种类已有64000多种,其中半 数以上为化石种类;约有100种为寄生种类。 • 关于原生动物的分类系统,目前意见不一。有人 将原生动物划分为一个独立的界,即原生动物界, 有的将其作为动物界的一个门对待,即原生动物 门。 • 不管怎样划分,最重要的有 4 个纲,即鞭毛虫纲、 肉足虫纲、孢子虫纲和纤毛虫纲。
(3)植鞭虫目 (Phytomonadina):
• 这一目的虫体最像植 物,多数具 2 根鞭毛, 完全自养。
• 衣澡(Chalamydomones):生活在 池塘、稻田、沟渠等 水域中。虫体呈梨形。
• 盘澡(Gonium):由4- 16个虫体、以胶状物质相 互粘结在一个平面上形成。
• 团澡(Votvox):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
• 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 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故又称单细 胞动物。
• 分布于海洋、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营自由或寄生生活。
• 为适应生活环境,由细胞质分化出 类似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细胞器), 执行运动(鞭毛)、摄食(胞口、 胞咽)等功能。
• 尽管只有一个细胞,但具备了多细 胞动物的生命现象,是一个完整的 有机体。
• 由许多类似衣澡的细胞组成的一个球体。细胞镶嵌在球体表面, 鞭毛伸在球体外面,两相邻细胞之间都借以原生质桥相连。球 体内部被胶状物填充。
• 每一细胞都能进行独立自养。
• 能分化出繁殖细胞,形成精子或卵子,精卵结合后形成合子。 次年,合子分裂,形成新的群体。
2、动鞭毛亚纲 (Zoomatigina):
• 异养有机体。多为 寄生的种类。
• 动基体目: (Kinetoplestida): 常 有一鞭毛,鞭毛的 基部有一基体,再 向下是一动基体 (实际是一大线粒 体,内含DNA)。
例: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 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内,共 3 种,我国只 有杜什利什曼原虫 (L. dondia),寄生在人 或狗的肝、脾等内脏器官的巨噬细胞内, 引起黑热病。
• 光感受器:近靠眼点,两轴丝 接合部的透明部分,能感知光 线。
• 光线透过杯底,才能照到光感 受器上。改变身体方位能调节 光线强弱。
• 叶绿体:长卵圆形的颗粒,内 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
• 细胞核:圆形,位于身体后端 约1/3处,内有核仁。
• 副淀粉粒:半透明,是贮藏的 剩余食物。遇碘不呈蓝色。
一、鞭毛虫纲 (Mastigophora)
(一)主要特征: 1、形态:身体通常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细胞器,鞭
毛常为 1-2条,少数种类有多条。 2、营养方式:有的自养,有的异养。 自养:体内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异养:有两种形式: 渗透营养(osmotrophy),也称腐生营养。 吞噬营养(phagotrophy),也称动物性营养。 3、繁殖:分有性和无性繁殖 2 类: 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裂。 有性繁殖: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此外,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
六、包囊:
• 当环境因素不利时,如受到化学污染、食物匮乏或 体内水分蒸发过多时,可分泌一层胶状物质,形成 具有保护性的外壳,即包囊。是原生动物对不良环 境的一种适应。
• 包囊可在恶劣环境下生存数月或更长,以此度过不 良环境。
• 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当被寄主排到体外时,也可形 成包囊或孢子,一旦遇到新的寄主,就会再次侵入 动物体内。
(二)鞭毛虫纲的主要类群: 根据营养方式可分为 2 个亚纲:
1、植鞭毛亚纲 (Phytomastigina): 绝大多数种类是自养有机体,由于体内含有叶绿素,身体常呈绿
色,故称绿色鞭毛虫。 能靠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并能将多余的营养物质以副
淀粉的形式贮存起来。 副淀粉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淀粉粒内有一蛋白质核,副淀粉遇碘
• 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收集细胞质 中多余的水分及废物。
• 储蓄泡:一彭大的胞囊,接受伸缩泡 排出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 鞭毛:细胞表面的突起。 • 轴丝:鞭毛基部相连的两根细丝。 • 基体:连接在轴丝的基部,其中一个
基体连一细丝(根丝体)至胞核,使 核可以控制鞭毛。
• 眼点:靠近鞭毛基部,紧贴储蓄泡, 实际是一杯状“遮光物”。
一、营养:
• 分自养和异养 2 类: • 自养:虫体内有色素体,内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质。 • 异养:虫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直接从外界摄取营养。
二、呼吸:
• 通过虫体质膜的扩散进行气体交换。 • 寄生种类靠无氧质膜扩散到体外。 • 淡水原生动物多通过由质膜组成的泡状结构(伸缩泡)排泄废
液不呈蓝色。 重要的目有:眼虫目、腰鞭毛虫目、植鞭虫目。
(1)眼虫目(Euglenoidina)
• 淡水生,常见种类:绿眼虫 Euglena viridis、小眼虫 E. Graeilis等。 • 身体多呈纺锤形,虫体表膜 常具螺纹线条。 • 现以眼虫为例说明其一般构 造。
眼虫的一般构造:
• 胞口:身体前端的开口,但没有摄食 功能(有争议)。
(2)腰鞭毛虫目(Dinoflagellata):
• 圆形或卵圆形,体表有一横沟和一 纵沟,鞭毛 2 根,分别位于横沟和 纵沟内。
• 大多数种类为海生。如夜光虫等。
• 它们体内的色素体呈金黄色或红色, 能分泌毒素。
• 当环境适宜时,繁殖很快,使局部 海水变成红色,即所谓的赤潮。鱼 类进入赤潮区会很快死亡,死鱼腐 烂后,又为腰鞭毛虫提供了丰富营 养,使其繁殖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