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发展前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式立体车库对解决大城市静态交通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中城市私人拥有汽车数量的迅猛递增,由此引起的停车困难成为困扰当地政府和单位重要难题,而发展和使用立体停车对解决城市的静态交通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发展和使用立体车库是未来解决停车困难的一种必然性趋势。武汉天马华源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1 当前大中城市停车的现状
1.1 汽车行业发展和泊车之间的矛盾
据交通部统计,目前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3300万辆。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50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占53%。业内人士认为,这其中应有不低于1500万个轿车泊位需要通过建立立体停车库来解决。
2006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新车市场,国内销售总量达到710万辆,而汽车保有量达到4985万辆,其中私人轿车的保有量就有1149万辆。停车难成为继行车难之后困扰各大中城市的交通难题。
城市停车难的根本原因是车位总量不够。按照发达国家经验,一般车辆与车位之比是1:1.2。照此比例,我国停车位历史缺口欠账900多万个,每年新增停车位缺口300多万个。由于停车位的严重不足,迫使机动车非法停放、占道停放现象十分严重。
根据我国汽车工业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应当加快停车设备产业发展,推广使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全面解决城市停车难。近年来,我为立体停车产业已经起步。到2006年末,我国立体停车库已有2200多个,停车泊位已有28万个,到今年末有可能达到40万个。
与传统的自行式车库相比,机械立体车库不但可以节省空间,还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靠、安全,存取车快捷等优点;减少了因停车而引起的冲突;增加了汽车的防盗性和防护性,并有利于改善市容环境。立体停车方式在欧洲和美国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在美国已是260亿美元的大产业,在日本、韩国和台湾也有40多年的历史。
1.2 大中城市停车困难主要集中在那些地方
1.3 目前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
1.3.1 规划层面
①区域差别供给政策
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规划供给政策:核心区采取“总量控制、适度供给”政策,同时根据区内公交发达程度和道路网容量,适当增减泊位数,如对于公交发达、道路拥挤的商业办公区,提供相对较少的停车位,实施较高的停车收费,以达到控制车辆进入,鼓励人们乘
坐公交的目的;外围区采取“供需平衡”政策,提供相对充裕的泊位,同时外围主要出入口、大型公交场站、规划轻轨枢纽处建设大容量较“驻车—换乘”停车设施,鼓励P+R的出行方式;新区采取“适度超前、灵活分散”政策,停车泊位以配建为主,指标考虑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未来机动化发展进程。
②停车位配建政策
配建停车设施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停车供应中均占主要比例,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停车位配建政策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考虑到城市机动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停车需求水平呈一定的阶梯性,为了使配建停车位发展规模与需求的增长趋势相一致,应根据新的情况及时调整各类公共建筑配建停车标准,同时考虑建筑物分类的细致性与合理性,对于同类建筑、不同规模应用不同的标准;第二,在中心区土地使用复合程度较高、建筑密度的大地区,可鼓励配建停车位采取共享停车(“错时”的土地利用)、合并停车②(性质相近的土地利用)的形式,以减少停车泊位数,提高泊位周转率,还可以集中停车位,减少路段上的开口,减轻对动态交通干扰。
1.3.2建设实施层面
①将公共停车场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畴,享有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的优惠待遇,在拆迁、征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停车场建设用地周边配套市政设施由市政建设部门实施,费用列入政府年度市政建设资金;土地按划拨,减免土地出让金减半;征收绿化补偿费;免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自来水集资费、电力配套费、排污增容费等税费。
②设立停车场建设基金,用于奖助民间机构投资、兴建公共停车场。基金的筹措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年度基础设施建设费中拨划一部分;违章停车罚款;路内停车点收入中扣除必要开支后的上缴部分;公共停车场经营招标的收入。
③鼓励建设机械式停车库
相对于坡道停车楼与地下车库,机械停车库具有占地省、成本低、拆装灵活、场地适应性强,对环境影响小的优点③。但现有停车场建设审批程序中,尚未对机械式停车库进行明确定位,且未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标准,便于机械式停车库的推广。
1.3.3、管理层面
①停车系统行政管理政策
针对当前停车设施管理机制过于分散的弊病,成立一个专门的权威性停车管理机构(可设在市建设局或交警总队),综合协调规划、建设、交警、物价、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对停车设施进行宏观协调和集约化管理。
②“自备车位”政策
规范、完善车位申报、审批制度,逐步推行购车者居住地自备车位—“拥车者有其位”,将自备车位与车辆拥有关联,保障车位增长与车辆增长动态平衡,从管理上推进自备车位市场化。
③路内停车政策
路内停车政策应明确三点:一、杜绝免费路内停车,逐步实行咪表管理,按时累进费率、限时停车,以反映路内停车的社会成本,基本上确保同一区段路内停车费用不低于路外停车;
二、对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区域进行明确的限定,如主干道及通行3条以上公交线路的次干道两侧、交叉口50米、路外停车场服务半径、大型交通枢纽周边100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路内停车位,现有泊位应逐步取消;三、强化路边停车位管理,严格取缔违规停车。
④鼓励智能化停车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
智能化停车信息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TS)在停车领域的应用,停车诱导装置提供实时停车供给信息,引导车辆找寻车位,减少因找车位引发的迂回交通。如已在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使用的APIS可视信息板。
1.4市场化层面—停车产业化政策
2004年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城市停车事业,搞好停车场所及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制定停车场用地政策、投资鼓励政策及相应标准,实现城市停车事业市场化、产业化。然而,通过前一阶段公共停车场挂牌招商的实践和市场调研,鉴于三大原因,投资者止步,停车产业化无法推进:一、中心区规划公共停车场用地拆迁量大,土地取得成本过高,导致单纯依靠停车收费难以收回投资,即使能收回投资,通常也需要几十年才能盈利,投资回报期太长;二、停车价格不能根据市场调节,其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公布并监督实施;三、已发布的鼓励公共停车场建设的优惠政策缺少实施细则、申报手续及保障措施。
为建立停车多元化投资体制,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停车场建设,促进停车产业化发展,除了前述的在拆迁、征地、税费、规划指标、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外,还应转变现行的停车收费政策,将停车收费价格逐渐转向市场定价,根据不同区域、停放时间灵活浮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停车位供需,同时应逐步调整路内停车点的收费价格,确保同一区段路内停车费用不低于路外停车。
2 机械式立体车库的现状
2.1 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发展状况
总的看,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68个城市建设了机械式车库1000多座,车位数13万多个。具体应用情况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