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

合集下载

神奇的脐针疗法

神奇的脐针疗法

神奇的脐针疗法脐针,就是以肚脐为独门进针部位的一种针法。

脐针疗法,是以脐针为治疗手段,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

问题一:脐针疗法有危险吗?脐部自古被认为是“禁针”,脐针疗法选择肚脐作为进针部位,会不会很危险?解答:古代医家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认识到脐部(神阙穴)不宜进行针刺疗法。

随着近现代解剖学的发展,我们认识到,脐部是可以进行针刺的,只不过操作时要细心谨慎。

脐针疗法的进针区是脐蕊(脐中央朝外突出的瘢痕状组织)、脐壁(脐孔周缘壁)和脐谷(脐壁与脐蕊相连的皮肤凹陷)。

进针角度为平刺(0°-15°),选用针具为直径约0.2mm,长30mm的毫针,针具细短,操作谨慎,危险性小。

总之,脐针的治疗是以脐蕊为中心,在脐壁上向四面八方做放射性的进针,进针为平刺斜刺,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是不会有危险的。

问题二:脐针与针灸学有哪些不同?解答:脐针是指施术者在患者脐部下针,用以调节阴阳,祛除疾病。

脐针理论和针灸学以及主流中医学都包含有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但有所不同的是,广义的针灸学还以经络学和腧穴学为理论基础,包括体针、耳针、头皮针、眼针,以及新兴的鼻针、腹针等等,当然还有常用的各种灸法,以及拔罐法等等;主流的中医学,还包括了中药、方剂、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

“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医治常规的疾病,非常规的治疗方法才是治疗疑难证、危重病的最佳方法。

”可以说,脐针是一门新兴的针刺疗法,它与其他的治疗方法有太多的不同之处了。

问题三:脐针疗法能不能自学?解答:古人云“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有生命力,越是简单而有效的东西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被学习和掌握。

传统的针刺理论根据经络学和腧穴学,循经取穴。

而脐针治疗病种随多,皆取一穴,疗效尽在指间。

不仅一穴一针,宜可一穴多针,不仅可一穴一病,亦可一穴多病。

脐针治疗疾病范围广泛,可治急性病也可治慢性病,可治功能性也可治器质性病变,可治常见病也可治疑难病,进针少,见效快,可谓“奇针”也。

《脐针疗法》

《脐针疗法》

《脐针疗法》传统的中医穴位按摩,不仅可以养生保健,还能达到“按到病除”的功效。

按摩穴位无副作用,效果显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手段来养生治病。

在人的身体上,有四大灵穴,正确按摩可以通调一身,祛除“风、寒、湿、燥、火”五种外邪的侵扰。

来看看是哪四大灵穴,有如此神效吧!一、阳池穴调节全身血液循环阳池穴,这个穴位顾名思义就是阳气聚集的地方,是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

三焦经专司上焦、中焦、下焦这三组人身上的发热系统,其中上焦支配心脏和肺的呼吸功能,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

阳池穴也是调节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充血、暖和身体。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手脚发冷时,用两个手背互相摩擦,这就刺激到了阳池穴,没多久身体就会暖起来。

另外,阳池穴还可以缓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侯中伟建议,不妨在吃饭前揉一揉阳池穴,可振奋中焦脾胃阳气,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取穴:阳池穴在手腕背的横纹处,正对中指和无名指指缝。

方法:用一只手的中指以轻柔力量慢慢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

刺激阳池穴,时间要长,用力要缓,两手交替按揉。

二、液门穴液体之门、灌溉全身液门穴,就是液体之门。

揉按它也就相当于打开了液体之门,液体就会流出,灌溉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眼睛干涩啊、嘴巴干裂都可缓解。

燥是无形之邪,但凡身体阴虚、气虚的人,很容易产生虚热,而热易伤津。

气候干燥的时候,本来就阴虚的人,内外燥热互为结合,对体内的津液消耗较重。

于是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和口干、眼干等“干燥症”的症状了。

液门穴是干燥症的“大敌”,它一现身,所有的“燥热”就得乖乖退下。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液门穴是疏通液体运行的一个关健穴位。

取穴:液门穴位于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间,顶着无名指的骨头,因此揉的时候比较痛。

方法:每晚睡前按揉液门穴3~5分钟,长期坚持,会觉得嘴里面和眼睛里有液体出来,起到缓解干燥、滋润干燥部位的作用。

脐针男科,妇科

脐针男科,妇科
乳腺:左:艮坤+震
右:艮坤+巽。
脐针:坎位向下,震位向左,兑位向右针,用一寸针平刺。
img_0_
②腹股沟上三指针向阴部,左右各一针,针尖向阴部,中间一针在中极穴也向阴部,中间一针可刺激到龟头,左右两针可刺激到对侧睾丸,用3寸针。
③太溪上3寸的三阴交内侧处进针,针尖向上,用2寸半针。
腹股沟上三指针向阴部左右各一针针尖向阴部中间一针在中极穴也向阴部中间一针可刺激到龟头左右两针可刺激到对侧睾丸用3寸针
脐针男科,妇科
男科:
前列腺炎:山泽+坎
小孩尿床: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坎
妇科:
痛经:宫寒:火局+坎。其它任何痛:艮(肝)+乾(三焦)+坎
子宫内膜息肉:山泽+坎(打抢)
蹦漏:山天+离,也可治疗股骨头坏死。

脐针全息图注解

脐针全息图注解

脐针全息图注解上图为医者看病人的肚脐方位一、黑色小人为洛书针法,主要治疗痛症。

方法是:针尖对准疼痛部位进针,脐针称为“打枪”二、蓝色圈为后天八卦图,主治脏腑疾病。

三、四局针法主要治疗各类皮肤病,也能治疗其他疾病,关键是要根据病情自己灵活运用。

如:银屑病在手三阳的,用木局治疗,以此类推。

脐针非常神奇,根据肚脐八卦脏腑定位,融入十二经脉,十二地支,根据病症设计进针方位,没有酸麻胀的感觉,而且安全神效。

对内科、手术康复、妇科、眼科、精神科、男科、痛症、肿瘤、等等都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

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

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

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

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在其脏腑对应的脐部位置进针,或根据疾病的性质,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进针。

脐八卦全息律是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脐针临床治疗原则:治疗顺序:脐针在临床治疗中,其顺序是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

其意思是,在治疗中脐针的定位进针首先对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比如急性腰扭伤,应先予以止痛。

许多疾病往往因症状解除了,疾病也随之消失。

其次寻找疾病所属的系统,根据该系统在脐八卦全息律的对应关系,进行定位进针。

比如,支气管炎伴咳嗽、咳痰,应属呼吸系统,我们取脐八卦全息的兑位(主呼吸系统),往往收到不错的疗效。

脐针疗法PPT课件

脐针疗法PPT课件
25
脐针注意事项
A、年龄与性别 小孩子、妊娠 不扎。 B、适应症、禁忌症 C、体位 D、进针深度 E、刺激强度 除绞痛者外,多不强刺激。 F、留针时间 女25分钟,男30分钟 或者55分钟。痛证,见好就收;其他取数术。 G、一般注意事项 H、副作用
26
脐的望诊
望脐断病是一个动态过程。 纹理:放射性 多说明疾病情况;同心圆 多说明 情绪变化。 大小:正常肚脐直径0.5---1.0 超出2.0为大肚脐,小于0.5为小肚脐。
再补肾三针或者真武三针) F、颈椎病 离位皱纹头处一针,或者离位打枪 G、脱肛 升阳三针或者水火既济 H、妇科囊肿 山泽通气 +坎
28
I、功血 艮离坎 J、更年期综合症 坎震 K、不孕症 1.是不是不孕症?2年+。是不是女人 XX,还是XY? 2.子宫B超 4*4*4以上 3.经期 月满来潮 4.住房 5.输卵管不通 a转移注意力 b立春雨水治疗不孕 L、子宫肌瘤 经期治疗,不能生气,除扎结节外 可扎 1、艮加坎 2、真武三针(亥子丑) 3、山泽加坎 经期治最快 (肌瘤、囊肿都应在经期扎,其他疾病应避开经期)
坎 水 冬 北 豕 中男 耳 陷(险) 水 雨 肾膀胱 冬
离 火 夏 南 雉 中女 目 附(丽) 火 晴 心脏小肠 夏至
艮 山 冬春间 东北 狗 少男 手 止 土 雾 胃 立春
兑 泽 秋 西 羊 少女 口 悦(说) 金 雨 肺 秋分
33
34
4
(四)脐针和其他针法的区别 1、理论不同 不完全等于 中医理论 2、用针不同 定位 与 定点 的不同 3、全息不同 信息全息与结构全息相结合(其他针法多
使用的是结构全息) 4、经气的不完全等同:先天经气和后天经气
5
(五)学好脐针的方法

脐针全息图注解

脐针全息图注解

脐针全息图注解
X
上图为医者看病人的肚脐方位
一、黑色小人为洛书针法,主要治疗痛症。

方法是:针尖对准疼痛部位进针,脐针称为“打枪”
二、蓝色圈为后天八卦图,主治脏腑疾病。

三、四局针法主要治疗各类皮肤病,也能治疗其他疾病,关键是要根据病情自己灵活运用。

如:银屑病在手三阳的,用木局治疗,以此类推。

脐针非常神奇,根据肚脐八卦脏腑定位,融入十二经脉,十二地支,根据病症设计进针方位,没有酸麻胀的感觉,而且安全神效。

对内科、手术康复、妇科、眼科、精神科、男科、痛症、肿瘤、等等都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脐针

脐针

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

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

脐针——补肾三针案例

脐针——补肾三针案例

脐针——补肾三针案例
1.跟骨疼痛;我门诊跟骨疼痛病人不少,以前,碰到此类病人无非是用一些活血止痛药,严重者,就用封闭针或小针刀治疗,虽时有效果,但不甚满意。

学习脐针后,我用脐针治疗了好几个跟骨疼痛(部分x线显示有骨刺)病人,疗效甚佳。

一般按戴一履九方位取针,病位主要为坎,中医认为跟骨疼痛多为肾虚之故,针法可以单取坎位,碰到病情严重时间长者,我喜欢补肾三针。

就这样,棘手的跟骨疼痛就能迎刃而解了,一般,数次就能搞定。

⚖️ ⚖️补肾男子乾坎震女子用巽不需问骨质
增生;女,42岁。

主诉:右膝疼痛三年。

西医诊断:骨质增生。

症状:右膝盖疼痛,遇冷加重,冬天明显。

脐针处方:第一周:补肾三针,坎位打枪,三天。

第二周:真武三针(其实也是艮,乾,坎),艮位,坎位打枪,
3.腰痛;男,17岁,诉稍微吃咸一点腰痛就会加重,到处看,到处检查都没查出啥问题。

针方;补肾三针,当场轻松,继续治疗中qi。

4.大便干结三个月;女,30岁,大便干结,有时候大便带血,症状已三个多月;针方;补肾三针三次,改善了一半,扎了6次恢复正常排便。

思路;肾司二阴。

脐针治疗方案

脐针治疗方案

脐针治疗方案简介脐针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在脐眼周围插入特定的针头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脐针治疗方案是根据病情和个体特点而定制的,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穴位和针法。

本文将介绍脐针治疗的原理、适应症、治疗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原理脐针疗法认为脐部是人体的重要经络交会点,与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紧密相连。

通过在脐部插入针头,可以刺激脐部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调整身体健康的目的。

脐针治疗的主要作用包括:•调整脏腑功能:通过刺激脐部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的协调性,促进正常的气血运行。

•激活经络:脐部是经络的重要交会点,通过刺激脐部可以激活经络,促进气血畅通。

•强化免疫系统:脐部针刺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缓解疼痛:脐针对于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如脑血栓后遗症、颈椎病等。

适应症脐针治疗适用于许多疾病和症状,特别对于以下疾病有较好的效果:1.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3.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等。

5.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6.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7.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等。

治疗流程脐针治疗一般需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询问病情: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身体状况,了解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检查脐部: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脐部,观察脐眼的形态和颜色,确定穴位的选择。

3.准备治疗:医生会为患者准备好消毒的脐针和其他所需的器械。

4.插入针头:医生会将脐针插入脐眼周围的穴位中,插入的深度和角度会根据病情而定。

5.调整针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体感,适当调整针位,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6.留针时间:一般每个穴位留针时间为15-30分钟,但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麦粒肿两例
14、女 , 20 岁, 左下眼睑红肿 , 有一个小疙瘩 2天,有反复发作 史。治疗:巽离坤。三天红肿基本消失,六次痊愈。
15、女, 26 岁,左上眼睑红肿,多天,有反复发作及手术史,左右 有多处瘢痕疙瘩。治疗:水火既济加艮。用3天红肿及小疙瘩消 失 , 但瘢痕没有消失。治疗6天痊愈。
3、厥阴头痛---震(坎震、乾坎震)
4、太阳头痛---坎(申坎、申坎离)
与头痛相关卦位:
乾:为首 坎:为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离:洛书位9。为心,主神明,脑亦主神明。 随症加减: 震:肝,头顶痛。 巽:偏头痛。 辰:前头痛,胃经。 其他: 固定不移的多年头疼,太阳刺血,同侧小腿、足背刺血,后 头痛尾骶刺血。
11、女, 61岁,眩晕恶心三周。西医诊断耳石症 ,给药后缓解一些。一天前又因外出淋雨突发眩晕 恶心,身不能转侧,弯腰低头、翻身均出现严重眩 晕。有高血压病史,但一直用西药控制基本稳定。
诊断:眩晕,属外感风寒夹湿,内耳平衡紊乱。 治疗:巽(反应点),乾(亥)风天小畜卦 ,离,
坎火水未济卦 。 反应:先取巽位皱褶点,再取乾(亥),当针尖进
1)、太阳穴为经外奇穴,胆经、胃经、小肠经均巡行所 过。
2)、左太阳穴痛,巽可以。离、坤都可以用。
3)、本例兼有失眠,用寅一针,如果寅时失眠是可以的 。寅居于艮,为止,止痛,胃经经过太阳穴。本病如果 用坎离,头痛、失眠可以同时解决。坎离皆通于胆,且 水火交济。
2、男,51岁。两侧的太阳穴常年痛,观脐无异常,扎一针 巽位 。过了10分钟,我问患者头还痛吗,患者说不痛了! 第二天患者说头一直没痛,于是,巩固治疗了两次。
肩胛内侧寻红点刺血,下眼睑属胃经,足三趾肚点刺出血,一般可一 次而愈。
视力丧失 17、男,65岁,08年因脑出血遗有轻度运动功能

脐针的临床应用

脐针的临床应用

脐针的临床应用针临床小结:1治疗膝关节痛,老太太用坤,大爷用巽。

2巽离坤兑治荨麻疹,前三天有可能越扎越重,不用着急,这是人体再赶邪气,继续扎则可治愈。

3 腿部总是抽筋或者酸困,找震或巽,基本是针到病除,最好针到筋膜上,那就更快了。

4 小儿尿床,扎水火既济,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小儿尿完床就醒过来了,不是真正的尿床,是心肾不交的表现,临床的总结。

5 很多人脚肿,单纯的地水效果不是那么快,可以加扎坤亥,因为亥也是水,也形成地水师卦,亥更是三焦经,气化之道也。

6 知道(或高度怀疑)是风水病了,那就扎风水两针试试。

7 气乱或气不足了,不妨扎未亥,地天泰卦吗,让小肠的气运送弥漫三焦,这就是正能量,肚脐下是小肠,小肠的气也足,人体绝对的”风水宝地”!!治疗绣球风的思路很多,如果离位不及,兑位太过,四正位不错;也可以选择金局治疗,走三阴经;可以考虑金克木的状态,木局治疗;如是下面水湿重,可以升阳三针;如果坎位不及,可以考虑兑坎两针;也可以离丑两针针,丑落艮,为止,丑走肝经,绕阴器,离主痒疮。

方案很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患者女,59岁,2015年7月11日就诊,诉一周以来双足心发热,白天走路活动略轻,夜间尤其明显,需要双脚泡凉水后足底贴墙才能勉强入睡,苦不堪言。

按照《灵枢经—经脉第十》,“足下热”是足少阴肾经所病,考虑是肾水不足,阴虚则热。

遂针离坤乾坎右降四针,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患者即诉双足有凉感,一次减轻,又连针两次,痊愈。

如此怪病,简简单单的几针三次拿下。

右降四针里包含有补肾三针—坤乾坎,因为热象明显所以在补肾三针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离位,形成了右降四针女性患者,膝关节疼痛1年,足底肌筋膜炎1年半,压痛明显,足底有一蚕豆大小的筋节,山泽通气加坤位,和坎位打枪,治疗3次后疼痛明显减轻,足底的筋节小了很多一对夫妻来找我,男方38岁,女方32岁,结婚4年一直未孕。

曾用西医治疗2年,中药治疗一年均无结果但女方经检查有“排卵障碍,无优势卵泡”“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劝其先治疗在做试管婴儿。

脐针课件

脐针课件

脐带是胎儿的唯一供血器官, 唯一与母体连接的地方,所 有的营养物质由脐带输送
脐部的屏障功能最弱,敏感 度高,渗透力强,渗透性快, 易于药物穿透和吸收
现代医学证明,在脐血中有 大量的先天信息,提取造血 干细胞,可以治疗许多血液 系统的疑难病症。
《河图洛书》被称为华 夏文化之源头。《洛 书》:其数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实为股), 五居于中
础,在八卦定位进针法中又分内八卦进针
法和外八卦进针法。
脐外八卦进针法
脐外八卦进针法是将人的肚脐看成一 个外八卦图,按八卦图相对应的人体 部位进行针刺。
《易.说卦》:“乾为首,坤为 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 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脐内八卦进针法
脐内八卦进针法是将人体脏器投射 到肚脐上,按八卦图正好与地图相反, 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后天八卦图 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 其二,在行脐针疗法时,上下左右方位是医生看 病人,绝非是病人本身的方位。比如肝病在左(震) 位,这是医生看病人时的方位,而在病人身上, 肝则在右位,这一点千万不可搞错
• 判断患者先天禀赋:脐孔的大小一般取决于胎儿时期与母体相连接的脐带的粗细,一般脐带越粗,脐眼 越大,先天充盈,个体强壮;反之脐眼越小,先天禀赋不足,个体赢弱。
震为肝,巽为胆,坤为脾,艮为胃,兑 为口(气管,肺),乾为大肠,离为心 (小肠),坎为肾(膀胱)
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
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同种疾病的各种不同类型 的病人,我们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法,分清阴 阳、虚实、表里、寒热,采用虚则补其母,实 则泻其子法,利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 中相生相克方法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八卦用8个符号乾,兑, 离,震,巽,坎,艮, 坤来解释天地万物

脐针——常用针法

脐针——常用针法

脐针——常用针法
脐针疗法
一、健脾三针震离坤(女) 巽离坤(男)主治:肥胖,湿气重,舌体胖大。

二、补肾三针坤兑坎(男,阴囊潮湿,包皮肿胀) 坤乾坎(女,带下病)
三、木三局卦位: 震坤乾临床配穴: 曲池,血海,止痒穴(此穴在手上)主治:上半身牛皮癣,湿疹。

(合化手三阳,三阳合化火,火克金)
四、水三局卦位:坎巽兑
五、四正位主治:提升人体阳气,即:扶正,补正气。

卦位:坎震离兑(用的最多的扎针顺序)根据四季变化而入针,先入为主(就是第一针代表当时的季节),故:春天:震离兑坎夏天:离兑坎震秋天:兑坎震离冬天:坎震离兑四正位符合大道运行,左升右降;符合太极运行的规律
六、四隅位主治:人体脏腑,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主要是滋阴。

常用顺序:艮巽坤乾(主滋阴)临床辩证顺序:
1、乾坤巽艮(滋阴效果更强)
2、艮坤乾巽(主治消化类疾病,如:脾胃肠)
3、艮坤巽乾(主治肝部疾病,如:肝胆)四隅位(艮巽坤乾)从左到右的顺序扎针代表人体:手,股,腹,头。

符合人体从下到上的治疗顺序(即:右旋滋阴,)符合天道左升右降,左旋方向(逆时针)扎针壮阳(即:左旋壮阳)。

脐针疗法

脐针疗法

脐针疗法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

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

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

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

肚脐上的微针刺法——脐针疗法

肚脐上的微针刺法——脐针疗法

肚脐上的微针刺法——脐针疗法导读脐针,奇针!脐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疗法,以其神奇的疗效被广大民众日益接受,越来越受欢迎。

但是脐部——神阙穴,自古以来为针家禁忌,你是否又有质疑?下面小编就带你走近脐针,解你所惑,带你一探脐针这一神奇领域。

什么是脐针疗法?脐针,顾名思义就是在脐部实施针术,从而达到平衡阴阳,去除疾病的目的。

脐针疗法按照脐部八卦洛书全息理论以及脏腑经络理论定位针刺,取穴少而精且治疗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脐针疗法的特点所选针刺部位少而精;针刺疗效显著,往往行针后即感好转,立竿见影;(在此强调一点,这种好转并不是针刺治疗一次就完全好了,在出针一段时间后病情会反复,但是针后感觉病情好转也说明该种治疗对疾病有效,继续治疗基本都会痊愈。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针刺基本无副作用,但不排除强烈行针时会发生晕针。

脐针疗法的针具脐针所用针具为一寸毫针,规格为0.22*25 mm或0.20*25mm,是一种很细很短的针,到底有多细小呢?请看下面对比图。

上图由左到右依次为一寸毫针、缝纫针、注射器针头、火柴棒。

脐针疗法安全吗?脐部即为神阙穴,古医籍上基本都有写“神阙禁针”。

古时之所以会有“神阙禁针”之说,一是因为当时的针具粗,针刺时对脐部造成的创伤大;二是因为肚脐的生理构造导致其容易藏污纳垢,而当时针刺又不消毒;二者均可导致针口感染,死亡率高。

而现在,脐针疗法选用一寸毫针,针具极细且短,针刺时严格消毒,多在脐壁进针平刺,安全性高,所以大家不必担心扎脐针会有危险。

脐针疗法的适应症脐针疗法的适应症相对较广,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对于老年病、慢性病以及疑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头面躯体的痛证,如: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等;2、内科病证,如:中风后遗症、眩晕、面瘫、面肌痉挛、抑郁、失眠、咳嗽、哮喘、水肿等等;3、妇科病证,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等;4、皮肤病,如:荨麻疹、带状疱疹、痤疮等;5、五官科病证,如:黄斑变性、眼干、耳鸣耳聋、过敏性鼻炎、咽痛、牙痛等(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疗效极佳)。

脐针雷水解案例

脐针雷水解案例

脐针雷水解案例脐针雷水解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用于治疗腹痛、胃痛、呕吐等症状。

下面列举了十个脐针雷水解案例,以展示其治疗效果和应用范围。

1. 脐针雷水解治疗胃痛:患者王某,女,40岁,胃痛已有半年,经过一周的脐针雷水解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每天的饮食摄入量也增加了。

2. 脐针雷水解治疗腹痛:患者李某,男,25岁,腹痛已有一年,经过两周的脐针雷水解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胃部不适感也明显减轻。

3. 脐针雷水解治疗呕吐:患者张某,女,30岁,频繁呕吐已有数月,经过脐针雷水解治疗后,呕吐症状明显减轻,食欲也逐渐恢复正常。

4. 脐针雷水解治疗消化不良:患者王某,男,50岁,消化不良已有多年,经过连续一个月的脐针雷水解治疗,胃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食欲大增。

5. 脐针雷水解治疗胃溃疡:患者李某,女,35岁,胃溃疡反复发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脐针雷水解治疗,溃疡症状得到缓解,胃黏膜恢复正常。

6. 脐针雷水解治疗胆囊炎:患者张某,男,45岁,胆囊炎症状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脐针雷水解治疗,胆囊炎症状逐渐减轻,胆囊功能也有所改善。

7. 脐针雷水解治疗胆结石:患者王某,女,50岁,胆结石引起的腹痛已有数年,经过连续一个月的脐针雷水解治疗,结石大小明显缩小,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8. 脐针雷水解治疗胰腺炎:患者李某,男,60岁,胰腺炎症状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脐针雷水解治疗,炎症逐渐得到缓解,胰腺功能恢复正常。

9. 脐针雷水解治疗胃癌术后症状:患者张某,女,55岁,胃癌术后恢复期间出现腹胀、恶心等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脐针雷水解治疗,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10. 脐针雷水解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王某,男,30岁,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经过连续几周的脐针雷水解治疗,胃肠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消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脐针雷水解在治疗胃痛、腹痛、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它通过刺激脐部穴位,调整和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脐针疗法——精选推荐

脐针疗法——精选推荐

脐针疗法脐针,顾名思义就是在脐部实施针术,从⽽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的。

为了便于学习,我们暂且将脐的⼏个部位进⾏命名。

脐中央朝外凸出的瘢痕状组织称为脐蕊,脐孔的周缘壁称为脐壁,脐壁与脐蕊相连的⽪肤凹陷称为脐⾕。

这三个地⽅都是脐针疗法的进针区,⽽以脐壁在临床上使⽤最为常见。

现就脐针的进针定位原则叙述如下。

1、压痛点定位进针法约有百分之⼆⼗左右病⼈可以在脐壁找到⼗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部位越明显。

只要⽤探针找到压痛点,⼀针即可见效。

⽽寻找压痛点则是按照洛书定位,即'戴九履⼀,左三右七,⼆四为肩,六⼋为⾜(在临床治疗中实为股),五居于中。

'根据疾病发⽣的部位在相应的脐壁上寻找压痛点,然后⽤针灸毫针以脐蕊为中⼼,向外呈放射状刺⼊压痛点,留针数分钟。

进针深度为0.5~1⼨。

2、寻找⽪下结节法有许多慢性病⼈可以在脐壁上找到⽪下结节,按之有疼痛,颜⾊与⽪肤相同,结节硬,⼀般活动度差,⼤⼩如同⼩⽶粒。

当发现结节后,只需⽤⼿指按压,让病⼈感到疼痛就可以了,每⽇数次,数周后结节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3、⼋卦定位进针法这种⽅法是笔者利⽤易学中的后天⼋卦图的五⾏⽣克制化创⽴的,也是脐针治疗应⽤最多的⽅法。

笔者将⼈体脐部看作⼀个后天⼋卦图,将脐蕊为中⼼向四周⼋⽅扩散形成⼋卦的⽅位。

就此⽅位将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按后天⼋卦定下离、坎、震、兑、坤、乾、巽、⾉⼋个⽅位,并通过⼋卦⽅位找出相应的疾病对应关系,然后进⾏治疗。

⽐如呼吸系统的疾病,我们⼀般取兑位(即右位),就是将针在脐部的右壁刺⼊,⽅向朝外,呈放射状,留针数分钟。

如肝病则取震位(即左位),就是这样简单。

但这⾥必须强调两点:其⼀,后天⼋卦图的⽅位正好与地图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后天⼋卦图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其⼆,在⾏脐针疗法时,上下左右⽅位是医⽣看病⼈,绝⾮是病⼈本⾝的⽅位。

⽐如肝病在左(震)位,这是医⽣看病⼈时的⽅位,⽽在病⼈⾝上,肝则在右位,这⼀点千万不可搞错。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脐针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在脐部穴位进行刺激,调理人体气血,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脐针疗法自学教程大全将为您详细介绍脐针疗法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您全面了解和掌握脐针疗法的技巧和要点。

一、脐针疗法的基本知识。

脐针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医,是一种通过脐部穴位进行刺激来调理人体气血的疗法。

脐部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与全身各个器官和经络相连,具有重要的调理作用。

脐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脐部穴位,调理气血,改善身体状况,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二、脐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选择适合的脐针和消毒工具,清洁脐部皮肤,保持环境整洁。

2. 穴位定位,根据脐部的解剖结构和经络走向,准确定位脐部穴位。

3. 刺激方法,采用适当的力度和角度,刺激脐部穴位,使其产生酸胀、麻木、胀痛等感觉。

4. 操作要领,掌握好刺激的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适。

三、脐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在进行脐针疗法前,要对脐针和消毒工具进行严格消毒,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2. 术中注意,在进行脐针疗法时,要注意力度和角度的掌握,避免刺伤脐部皮肤和损伤脐部穴位。

3. 术后护理,在脐针疗法结束后,要对脐部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发生。

四、脐针疗法的应用范围。

脐针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调理身体,特别适用于慢性病、亚健康人群和保健养生。

例如,脐针疗法可以用于调理消化系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疼痛症状等。

五、脐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1. 在进行脐针疗法时,要选择合适的脐针和消毒工具,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2. 在刺激脐部穴位时,要注意力度和角度的掌握,避免刺伤脐部皮肤和损伤脐部穴位。

3. 在脐针疗法结束后,要对脐部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发生。

六、脐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脐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进行脐针疗法时,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脐针和消毒工具,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

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

脐针细解坎艮共取了女红.留针三时不放松.减肥效果坎兑坤.女加震巽苗条身.坎位一针一天整.腰突重病去九成.近视坎离进两针.视力准见日日新.颈椎离位平三针.震坎三十度角补.王某,痔疮,兑主口,上下口,并且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乾,主大肠,坎主肾,肾主前后二阴,且肾与三焦别通。

产后90天,右侧坐骨神经痛,坎主骨,艮主右下肢。

七次愈咳喘不得平卧,兑和乾为金互为表里,坤为土,培土生金偏头痛,巽主胆,胆经循行于侧头,乾先天八卦为首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

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

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

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

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

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

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

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

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

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

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

脐针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

简述脐针五针疗法和四针疗法

简述脐针五针疗法和四针疗法

简述脐针五针疗法和四针疗法1.偏五针a.扎法:从上往下扎患侧,离到坎,例如患者左侧偏瘫,离坤兑乾坎,反之,离巽震艮坎。

b.用针:长针细针0.20*75,或者0.25*75 平刺。

c. 针法排行:离老大。

特别注意离这一针,朝向对侧眼睛方向。

有ct报告或者知道颅脑病灶点的,指向病位。

2.五行针:四正位+土。

顺序坎震离艮{坤}兑,男坤女艮a.主要用于多器官多系统问题,格式化身体。

b.面部祛斑祛痘,高出皮肤的用艮,没有高出的用坤。

c.针法排行:土一针最主要。

四针疗法1. 四正位,调全身。

顺序有(1)在地 .坎震离兑(2)因天:春:震,夏:离,秋:兑,冬:坎。

从所在季节开始扎,顺时针。

(3)因人:少儿:震,青年:离,中老年:兑或坎,主要以相生为主。

针法排行:第一针为主。

2. .四隅位,调消化系统,后天之本。

顺序:.巽艮坤乾或是坤乾巽艮针法排行:坤一针为主3. 右降四针a.离坤兑{乾}坎,男兑女乾b.主要用于舌头上焦高厚,如颅脑疾病,上焦心肺疾病,高血压等等针法排行:金为主,坎为次,离老三。

四局针法(1 )水局申子辰 ---用于足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2 )金局巳酉丑 ---用于足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变( 3 )木局亥卯未---用于手三阴经络循行部位病变( 4 ) 火局寅午戌---用于手三阳经络循行部位病变一、四大护法 1.天地定位 2.雷风相薄 3.山泽通气 4.水火不相射二、洛书双针疗法 1.左三右七 2.二四为肩 3.六八为足 4.戴九履一三、河图双针疗法 1.天一生水 2.地二生火 3.天三生木 4.地四生金 5.万物土中生四、八卦双针疗法相生吉祥,针证合拍脐针高手话脐针1.四正位+坤坎+震+离+坤+兑2.四正位+艮3.偏五针主要用于中风偏瘫,哪一侧肢体瘫痪,就扎那边的5个卦位,均是从上到下的扎法,即离开始,坎结束。

难点或者细节有:(1)第一针是关键,第一针须当洛书使用,针尖直指大脑损伤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的先天信息,提取造血
干细胞,可以治疗许多血液 系统的疑难病症。
压痛点定位进针法
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

在脐部的脐壁,脐谷,脐蕊处可寻找
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
越是疼痛性疾病,压痛部位越明显, 只要用找到这个压痛点,治疗疼痛效 果是非常明显的。
寻找皮下结节法
有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在脐 部相应的脏腑反射区会产生一些皮 下结节,这种皮下小结节按之疼痛, 如果能找到这些结节,对治疗疾病 应该说是 疗效极佳。 这些小结节在脐外形外表上用肉眼 很雅观察找到,可用手指在脐壁上 融摸才能发现
注意事项
• 其一,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正好与地图相反, 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后天八卦图 • 其二,在行脐针疗法时,上下左右方位是医生看 病人,绝非是病人本身的方位。比如肝病在左(震) 位,这是医生看病人时的方位,而在病人身上, 肝则在右位,这一点千万不可搞错
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 判断患者先天禀赋:脐孔的大小一般取决于胎儿时期与母体相连接的脐带的粗细,一般脐带越粗,脐眼
西医对肚脐的看法
脐带是胎儿的唯一供血器官, 唯一与母体连接的地方,所 有的营养物质由脐带输送 脐部的屏障功能最弱,敏感
全息理论看肚脐
度高,渗透力强,渗透性快,
易于药物穿透和吸收 现代医学证明,在脐血中有
《河图洛书》被称为华 夏文化之源头。《洛 书》:其数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实为股), 五居于中 八卦用8个符号乾,兑, 离,震,巽,坎,艮, 坤来解释天地万物
THANKS
针刺方法
• 以脐蕊为中心,经辩证定位后,作放射性向外斜横刺,在一般治疗 中不主张强刺激,因为脐部特别敏感,只要进针了就起到效果。 • 对于急性疼痛类疾病,可采用间断性强刺激,在脐周寻找疼痛点或 结节进行刺激,如胆绞痛,急性腰扭伤等 • 如一些慢性疼痛,也可以同时进行子母补泻和刺激敏感点,如心绞
痛,膝关节炎,腰脱等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其实它不仅适合于脐针治疗也适合体针、
鼻针、耳针等治疗方法.八卦定位进针法 在脐针临床上应用最多,是脐针定位的基 础,在八卦定位进针法中又分内八卦进针 法和外八卦进针法。
脐外八卦进针法
脐外八卦进针法是将人的肚脐看成一 个外八卦图,按八卦图相对应的人体 部位进行目,艮为手,兑为口.”
越大,先天充盈,个体强壮;反之脐眼越小,先天禀赋不足,个体赢弱。
• 男性脐圆而下半部丰厚为佳,女性脐形椭圆为佳。
• 脐孔凹陷,提示脾肾大虚,中气下陷,正虚邪实,元气将脱,预后不良
• 肚脐浅小,提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并且精神脆弱,易受刺激
• 脐位右移:多为气虚。脐位左移:多为血虚
谢 谢 大 家
thank you

脐洛书进针法
戴九履一,四二为肩,三七为腰,六八 为足(实为股)脐洛书进针法则是将这

个系统缩小到人体的脐部,也根据这个 上下左右的关系,来确定人体结构,从
而来诊断疾病。脐全息进针法主要针对
体表性疾病,运动系统性疾病和疼痛性
疾病,根据疾病在脐的投影区进行针刺
治疗。
脐八卦定位进针法
《易经》中的后天八卦方位图为基础
什么是脐针
顾名思义就是在肚脐上实施针法,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祛病疗疾的作

但是纵观历代针书医卷,很少有在肚脐施针的记录,神阙穴,禁针
脐针是一种新型疗法,不同与传统的针灸循经取穴,只取肚脐一穴
肚脐的前世今生
古代医家对肚脐的看法
脐—神阙也,为人的先天 之结蒂,位居腹部中央, 又称脐中、气舍、维会等, 是胎儿吸收母体营养物质、 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 李时珍曰:“脐者,人之 命蒂也。以其当心肾之中, 前直神阙,后直命门,故 谓之脐。古代道家所谓 “玄关一窍”即“气舍”, 是气会聚之所。脐又是气 功修炼意守之处和定位之 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丹 田”
脐内八卦进针法
脐内八卦进针法是将人体脏器投射 到肚脐上,按八卦图相对应的人体 部位进行针刺。
震为肝,巽为胆,坤为脾,艮为胃,兑
为口(气管,肺),乾为大肠,离为心
(小肠),坎为肾(膀胱)
进针必有方向,下针须含补泻
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同种疾病的各种不同类型 的病人,我们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法,分清阴 阳、虚实、表里、寒热,采用虚则补其母,实 则泻其子法,利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 中相生相克方法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