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含答案)

23.核舟记学习目标——基础知识目标:练习诵读,培养语感。

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目标: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

——写作能力目标:掌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思想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名师讲析【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1.作看简介魏学咿(约1596一约1625),字子敬,嘉善(今浙江省嘉兴县)人。

明末散文家,著有《茅檐集》(8卷),但《核舟记》未收录,却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2.早期的微雕艺术代表魏学咿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刻。

当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

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

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3.关于体裁“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课文分析】1.文章主题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

2.文章结构3.对话文本(1)课文采用什么结构方式来介绍“核舟”的?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最后总括全文,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作者是怎样体现雕刻家的艺术构思的?本文之所以写得如此精妙,使人能够通过它的文字想象出这件艺术品所表现的内容,主要原因是作者对雕刻家的艺术构思理解得相当深。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

23 核舟记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按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事物的方法。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精品的“奇巧”、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学习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作家作品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嘉善人。

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

他生活在明朝晚期阉党横行的年代,其父魏大中因上疏指责权宦魏忠贤结党朋奸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阉党威逼悲愤而死。

著有《茅檐集》。

背景探视明朝的时候,我国的微雕技艺已经相当高妙,如明代冯梦龙的《古今概谈》一书中“雕刻绝艺”条记载:吴仁顾四以核桃刻小船,“蓬、樯、舵、橹、纤、索莫不悉具”;上刻三人,并有各种器物及对联等。

与本文记载的核舟颇为相像,同时还记载了“橄榄花篮”和其他一些微雕艺术品,可见当时微雕技艺之一斑。

文体浅谈“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

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导入新课祖国的文化艺术,如天上的繁星一样灿烂多姿(如:《口技》),在艺术的宝库中,有一朵奇葩,就是微雕艺术,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雕刻在长不盈寸、高只两黍的小船上究竟有多少人和物?学生回答,划出“通计”一词,雕刻家是怎样进行巧妙的构思的?今天我们学习说明文《核舟记》,看看作者是如何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核舟的形状和描述舟中人物的状貌神情的?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矫.首(jiǎo)黍.米(shǔ)洢.(yī)器皿.(mǐn)罔.(wǎnɡ)贻.(yí)轩敞..(xuān chǎnɡ)峨.冠(é)八分有奇.(jī)轩.(xuān)箬.篷(ruò)糁.之(sǎn)多髯.(rán)衣褶.(zhě)袒.(tǎn)诎.(qū)椎髻.(jì)壬戌..(rén xū)甫.(fǔ)篆.章(zhuàn)二、词语释义明有奇巧..人:手特别巧。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学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二、教学重点、难点: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一、课前探究1、写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在下面,并解释出来3、学生质疑二、预习交流1、学生点评课前作业2、交流课前自主预习中的问题三、互助提升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苏、黄共阅一手卷(2)舟尾横卧一楫(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5)又用篆章一(6)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7)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8)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四、体验成功1、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解释下列红词的意思:A.尝贻余核舟一B.诎右臂支船C.右手倚一衡木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五、快乐心得:《核舟记》魏学洢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探究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一、课前探究1、自选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2、请5个同学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二、预习交流1、学生点评课前作业2、交流课前自主预习中的问题。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3《核舟记》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3《核舟记》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3《核舟记》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究准确翻译课文究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教学重难点】准确翻译课文,感受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

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

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走进作者: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

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知识链接文体“记”:“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核舟记》导学案一、学习内容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难点)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4.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二、课前自学【知识链接】大苏泛赤壁: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黄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使,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

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

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大苏泛赤壁”这个典故作题材的。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朗读示范: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珠/可历历数也。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文学常识:本文作者(约1596——1625),字子敬,(朝代)嘉善人。

选自《》,本书是由代编辑。

我们还学过出自这部文集的(作品)3、字音字形填空:罔()ruò篷()髻()衣zhě()戌()篆()八分有()奇()qū()右臂石青糁( )之舟楫( )4、对照注释并结合工具书解词译句,准备上课时交流,把不理解的词、句写在下面。

(可结合自测自评1-3题思考。

)三、研讨与交流1、课文各自然段写了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结构顺序来写的?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第5段:第6段: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具体次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东西南北中等。

标记词:表方位的名词。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具体次序:操作程序、发展变化等。

标记词:表时间的词语。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 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 精品导学案

23﹡核舟记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4.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掌握文言词语,感受本文描写生动的语言。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魏学洢,明末嘉善人。

其父魏大中,因弹劾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狱中。

他痛父奇冤,晨夕号泣,不久悲愤而死。

他好学能文,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第一课时1.读准字音。

罔 髯 箬.篷 峨冠. 八分有奇.. 石青糁.之 贻 髻 篆.章 诎.右臂 天启壬.戌. 钩画了.了 2.朗读课文,把握节奏。

① 明\有\ 奇巧人\ 曰王叔远 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 珠\可历历数也。

④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资料链接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3.解释词义。

①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罔不因...势象形 无不 顺着,就着 高可.二黍许. 大约 上下 尝贻..余核舟一 曾经 赠 启.窗而观 打开 盖.大苏泛.赤壁 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泛舟 石青糁.之 涂 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佛印绝类..弥勒 极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其船背稍夷.平 ②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 特别奇妙 高可.二黍许 大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如有所语. 说话 盖大苏泛赤壁云. 句末语气助词 此中人语.云 告诉 自云.先区避秦时乱 说 ③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出原句,并解释词义。

明确: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1. 小组合作,口译全文。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

二三核舟记【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难点)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4.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1、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一只“曾不盈寸”的桃核上竟然有如此丰富的内容。

由此反映出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

2、走近作者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魏学洢:字其父魏大中,因弹劾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狱中。

他痛父奇冤,晨夕号泣,不久悲愤而死。

他好学能文,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3、课文简介课文介绍了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

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

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自主学习】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膝()髻()倚()戌()篆()八分有()奇()诎()右臂支船朗读示范:明 \有\ 奇巧人\ 曰王叔远中 \峨冠\ 而多髯者\ 为东坡珠\可历历数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

2.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3.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3.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xuénián)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教学(jiāo xué)目标知识(zhī shi)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wényán)实词和虚词,初步认识文言通假现象。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tàn mínɡ)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能力目标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从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再现“核舟”的形象。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核舟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性地感受“核舟”的空间位置;通过师生形式多样的朗读等环节,加强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对文中船头和船尾人物的位置和动作、神态等进行表现,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明确文章说明“核舟”的顺序,并且在头脑中立体地感受“核舟”的形象。

教学方法1.朗读想象法。

作为一篇实物说明文,要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结合多媒体展示核舟实物,再结合文章对核舟的表述,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

2.演示再现法。

引导学生运用演示法阅读,用自己的演示再现文章中核舟的形象及不同位置的人物姿态和动作,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3.点评法。

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

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学过程第一(dìyī)课时一、情景(qíngjǐng)导入。

渲染气氛设计(shèjì)(一)用多媒体出示(chū shì)有关核舟的图片,包括整体的和局部的,激起学生对这种古代民间技艺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对图片的感性认识去读文本(wénběn),辅助学生对文本更好地理解。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核舟记》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核舟记》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师寄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目标一.运用想像及绘图阅读的方法疏通文意。

二.感受雕刻家创造的意境美及其高超的技艺。

三.学习作者有条不紊的介绍方法。

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自主探究一.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尝贻()余核舟一 A.yí B.tái(2)高可二黍()许 A.zhǔ B.shǔ(3)篛()篷覆之 A.ruò B.nuò(4)其两膝()相比者 A.xī B.qī(5)诎()右臂支船 A.chū B.qū(6)天启壬戌()秋日 A.shù B.xū(7)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A.yú B.wú(8)又用篆()章一 A.zuàn B.zhuàn(9)居右者椎()髻仰面 A.zhuī B.chuí(10)罔()不因势象形 A.wǎng B.gāng2.下面字注音有误的是()A. 东坡右手执卷(juàn)端天启壬(rén)戌秋日若啸(xiào)呼状石青糁(sǎn)之B. 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明有奇(qí)巧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ī)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C. 为(wéi)宫室、器皿、人物珠可历历数(shǔ)也钩画了了(liǎoliǎo)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D. 矫(jiǎo)首昂视居右者椎髻(jì)仰面佛印绝类弥勒(lè)舟尾横卧一楫(jí)3.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其船背稍夷()C.为字共三十有()四D.左臂挂念珠倚()之4.本文以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主?()A.记叙B.议论C.说明D.描写E.抒情5.作者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想表现的人物是谁?此人最大的技能是什么?6.作者介绍的核舟有多大?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本文的首尾安排有什么特点?7.核舟上一共有多少人,多少个字?二. 认真默读第1-3段,重点明白以下词语(括号前的或加横线的)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23《核舟记》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23《核舟记》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核舟记【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4.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学习过程】一、导语二、前提测评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搜集的作者情况。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1.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

四、整体感知文意,弄清写作顺序1.疏通文意后,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交流。

2.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

然后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五、精读分析1. 研读第一段:(1)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3)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2.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3. 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六、讨论探究1. 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各有何不同的表现?2. 左右舟子各具怎样的情态?3. 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4. 写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5. 研读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6. 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七、作业搜集民间精巧的雕刻、剪纸等艺术,说给大家听。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新人教版

核舟记【学习目标】1.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 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难点)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4.品味语言, 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1.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2、品味语言, 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 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一只“曾不盈寸”的桃核上竟然有如此丰富的内容。

由此反映出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篇幅虽短, 却说明顺序合理, 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 确实令人惊叹。

2.走近作者魏学洢:(约1596——1625), 字子敬, 明末嘉善人。

魏学洢:字其父魏大中, 因弹劾魏忠贤被诬陷下狱, 冤死狱中。

他痛父奇冤, 晨夕号泣, 不久悲愤而死。

他好学能文, 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 著有《茅檐集》。

3.课文简介课文介绍了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 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篇幅虽短, 却说明顺序合理, 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 确实令人惊叹。

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 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

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自主学习】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听读课文, 力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膝()髻()倚()戌()篆()八分有()奇()诎()右臂支船朗读示范:明 \有\ 奇巧人\ 曰王叔远中 \峨冠\ 而多髯者\ 为东坡珠\可历历数也朗读课文, 结合注释, 借助工具书, 理解文句, 把握文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 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

2. 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 盖大苏泛赤壁云。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核舟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核舟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3﹡核舟记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4.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掌握文言词语,感受本文描写生动的语言。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魏学洢,明末嘉善人。

其父魏大中,因弹劾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狱中。

他痛父奇冤,晨夕号泣,不久悲愤而死。

他好学能文,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第一课时1.读准字音。

罔 髯 箬.篷 峨冠. 八分有奇.. 石青糁.之 贻 髻 篆.章 诎.右臂 天启壬.戌. 钩画了.了 2.朗读课文,把握节奏。

① 明\有\ 奇巧人\ 曰王叔远 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 珠\可历历数也。

④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资料链接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3.解释词义。

①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罔不因...势象形 无不 顺着,就着 高可.二黍许.大约 上下 尝贻..余核舟一 曾经 赠 启.窗而观 打开 盖.大苏泛.赤壁 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泛舟 石青糁.之 涂 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佛印绝类..弥勒 极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其船背稍夷.平 ②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 特别奇妙 高可.二黍许 大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如有所语. 说话 盖大苏泛赤壁云. 句末语气助词 此中人语.云 告诉 自云.先区避秦时乱 说 ③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出原句,并解释词义。

明确: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1. 小组合作,口译全文。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过程与方法:3.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4.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情感与德育: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方法:1.读想法。

2.发现法、探究法。

3.品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归纳字词,疏理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一、导语设计请同学们准备好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

画一个长为29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

画好以后请在长方形内再画一个椭圆,然后可以把这个椭圆看作一只船,请你在船头画3个人,船尾画2个人,船头的3个人中,中间的一个戴着高帽子⋯⋯不少同学说地方太小,画不上。

确实是这样的。

不过,我却知道一个人,他不但能在方寸之间安排这么多人物,而且可以把每一个人的神态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同学们相信吗?如果不相信,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领略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辉煌。

二、作者简介: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

著有《茅檐集》。

本文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三、自主合作学习课文:(一)指导朗读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诎右臂支船(qū)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二)字词归纳:1.重点词:为:做罔不:无不,都尝:曾经贻:赠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许:上下,光景启窗:打开比:靠近不属(zhǔ):不相类似诎:通“屈”,弯曲衡:通“横”了了:清清楚楚为人五:刻成曾:尚,还盈:满简:挑选修狭:长而窄灵怪:奇妙2.通假字:①长约八分有奇:通释义:②诎右臂船:通释义:③右手倚一衡木:通释义:④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释义:3.一词多义:为宫室()佛印绝类弥勒()为中轩敞者为舱()绝来此绝境()不足为外人道也()群响毕绝()明有奇巧人()高可二黍许()奇可长约八分有奇()珠可历历数也()其人视端容寂()祌情与苏、黄不属()其属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有良田美池之属()(三)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意。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3)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五、达标测评
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
(1)诎右臂之船: (2)手倚一衡木: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2)能以径寸之木(3)为宫室、器皿、人物(4)罔不因势象形(5)尝贻余核舟一(6)盖大苏泛赤壁云
学习
重点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学习
难点
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核舟记
课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核舟记
课型
预展课
课时
第一课时
3.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4、反馈提升
1、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2)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3.朗读示范: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珠\可历历数也。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二、读懂文意: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在课文中圈画出通假字并标注出你有疑难的地方。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课题23.核舟记班级八年级审核人课题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疏通文意。

2、学习按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品味本文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

3、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会总结文言常识的方法。

学法概述1、查阅工具书或向同学请教的方式,完成生字词注音,并读准字音。

2、借助课本注释及互相讨论的方式,解释重点字词及疏通文意。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并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4、借助本文描述,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

学段学习内容达成目标建议使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巩固练习学段测评自我评价第一学段介绍作者并回顾文体知识了解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学生能回顾出“记”的文体特点查阅资料或向同学请教。

10分钟互相问答或记录在练习本上魏学洢,字_______,__________(年代)著名散文家。

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________。

其中他的《_________》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

“记”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良合格不合格第二学段扫清字词障碍,按节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各小组自己找出生字词写到黑板上,注音。

20分钟识记字词注音:贻.()糁.( ) 诎.( ) 夷.( )器皿.( ) 罔.不( ) 箬.篷( )多髯.()椎髻.()篆.章()壬戌..()1.盖/大苏泛赤壁/云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其/两膝相比者4.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第三学段疏通词意,积累文言字词,在此基础上初步疏通文意。

掌握关键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文意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相互讨论解决。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23《核舟记》【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祖国的文化艺术,如天上的繁星一样灿烂多姿(如:《口技》),在艺术的宝库中,有一朵奇葩,就是微雕艺术,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雕刻在长不盈寸、高只两黍的小船上究竟有多少人和物?学生回答,划出“通计”一词,雕刻家是怎样进行巧妙的构思的?今天我们学习说明文《核舟记》,看看作者是如何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核舟的形状和描述舟中人物的状貌神情的?(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自己读错的字词,读好以下句子的停顿。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罔不因势象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其人视端容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

小组代表展示课文翻译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4.本文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⒊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小结1.通假字:诎右臂支船()左手椅一衡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一词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3. 其他篛篷覆之中的“篛”,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本文中用“篛”。

4.词类活用:卧右膝卧: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作业】1、背诵2、3、4段2、课后题三淮滨二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__________ 某某__________【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核舟记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方法1.读想法。

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

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

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

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相关资料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选得《虞初新志》,略有删节。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以叙事为主,也可以抒情和议论。

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

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其他如箬蓬,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还有34个字,勾画了了,真可谓巧夺天工。

本文就是对这件艺术品的文字说明。

阅读时,要善于运用想象再造出这件艺术品的形象,并仔细品位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2.人物简介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县)人,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一篇出色的状物杂记,观察细致,描写具体,行文简明,层次清楚,生动地记述了核舟巧夺天工的状貌,赞美了雕刻艺人的高超技艺,很为后人推崇。

魏学洢在七岁时就能作诗,生性孝顺。

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桥,断了脚,也不敢大声喊痛,唯恐父母担心受怕。

年少时,曾和父亲魏大中一起到帷萧寺苦读,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重点)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难点)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知识链接】
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2、掌握“记”的知识:“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3、《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代作家,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

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

【合作探究】
1、给加点字注音:器皿.()罔()贻()二黍.()篛.()篷
石青糁.()之峨冠.()髯()不属.()诎()椎( )髻()壬()戌()一楫.()八分有.()奇.()篆.( )章
2、释词、译句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释词 : 奇巧奇巧人以径寸木
为器皿罔不因象
尝贻盖……云泛
译句: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释词: 有奇可许轩敞
篛篷徐兴石青糁之
译句: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释词: 峨冠而髯者手卷比
译句: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释词: 绝类弥勒袒矫
不属诎念珠可历历
译句: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释词 : 楫舟子椎髻衡视端容寂
译句: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释词: 夷甫了了墨篆章丹
译句: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释词: 为曾盈简修矣哉
译句:
重点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1、诎右臂()
2、倚一衡木()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5、三十有四、八分有奇()
二.一字多义
1、奇:奇巧人()八分有奇()
2、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
3、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为人五:()
4、可:高可二黍许 ( ) 珠可历历数也 ( )
5、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
6、木:.能以径寸之木 ( ) 以至鸟兽、木石 ( )
7、者:中轩敞者为舱 ( ) 居右者椎髻仰面 ( )
8、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 )
9、扇: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 )
10、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 )天启壬戌秋日 ( )
11、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
12、以:能以径寸之木()以至鸟兽、木石 ( )
13、语:如有所语()此中人语云()
14、盖:盖大苏泛赤壁云()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古今异义
1、卧右膝:卧,古意:今意:
2、中峨冠而多髯者:峨冠,古意:今意: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意:今意:
4、高可二黍许:可,古意:今意:许:古意:今意: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意:今意:
四.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篛篷:)
(2)石青糁之(石青:糁:)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
卧右膝,诎右(卧:诎:)
五、倒装句:原句:核舟一。

正常语序:原句:篆章一。

正常语序:
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峨冠guà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很B.(历历)数也: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比如D.勾画(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东坡右手执卷端 D.绝类弥勒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5.全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6.课文总体是按()顺序说明核舟的。

A.时间 B.空间 C.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