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合集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论文(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论文(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论文(1)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庞大的上市公司市场的国家中,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不得不使用各种手段,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财务舞弊。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旨在探讨财务舞弊的原因、特点以及对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与原因所谓财务舞弊,是指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篡改、隐瞒或虚增财务数据、财务报告等方式,掩盖其真实经营情况,达到欺骗投资者、误导市场、追求短期利益的目的。

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上市公司为了保持业绩增长,增强市场竞争力,利用财务操作来夸大业绩,获取更多融资支持,从而扩大生产和经营活动。

二、财务舞弊案例分析1.神华能源公司虚增营收案神华能源公司虚增营收案是我国知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该公司在2019年年报中虚增营收30.8亿元,涉及超过50家子公司,影响巨大。

其虚增营收主要是通过伪造广告服务等费用来实现的。

2.东方通信公司虚假交易案东方通信公司虚假交易案也是一起较为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

该公司在2010至2013年间,通过虚构双方交易、虚报收入、提高净利润等手段,披露虚假财务信息,欺骗股民和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中弘股份借款标的虚构案中弘股份借款标的虚构案也是一起严重的财务舞弊案例。

该公司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虚构抵押、质押标的物,违规收取借款服务费等行为,造成银行多次鉴定、评估、检验的标的物并不存在,这意味着该公司销售及借款金额的超额夸大,拉高投资者期望值。

三、财务舞弊的危害1.给投资者带来损失财务舞弊行为直接违背了投资者获取真实信息的权益,投资者在欺骗下进行的投资必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损失,造成对于公司的很大质疑。

2.影响市场的公正和透明财务舞弊行为会破坏市场公正和透明,使得市场的活力和秩序被破坏,降低市场活力。

3.破坏企业声誉财务舞弊行为劣化了企业形象,严重者会导致公司主体地位、信用等方面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

财务造假法律分析案例(3篇)

财务造假法律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

然而,在2019年,该公司被曝出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此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财务造假法律责任的讨论。

二、财务造假事实1.虚增收入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虚增收入数十亿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虚构销售合同:该公司在销售业务中,虚构部分销售合同,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收入计入当期收入。

(2)提前确认收入:该公司在销售业务中,将部分尚未完成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

2.虚减成本费用该公司通过虚构采购合同、虚增研发费用等手段,虚减成本费用数十亿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虚构采购合同:该公司在采购业务中,虚构部分采购合同,将未实际发生的采购成本计入当期费用。

(2)虚增研发费用:该公司将部分非研发费用计入研发费用,虚增研发费用。

3.隐瞒债务该公司通过隐瞒债务、虚增资产等手段,隐瞒债务数十亿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隐瞒债务:该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未披露部分债务,导致财务报表失真。

(2)虚增资产:该公司将部分非资产计入资产,虚增资产。

三、法律分析1.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在本案中,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严重,涉及金额巨大,可能构成刑事责任。

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多,然而,财务造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其成因、手段及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概述财务造假是指公司通过虚构财务数据、隐瞒重要信息等手段,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声誉,还对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三、案例分析(一)案例选择本文选取我国近年来一起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分析。

该案例涉及某知名上市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二)造假手段该上市公司主要通过虚构收入、成本及关联交易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具体来说,公司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同时,通过调整成本和费用,降低税负,进一步提高利润水平。

此外,公司还通过操纵会计估计和变更会计政策等手段,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三)造假后果该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被揭露后,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同时,公司声誉受损,业务合作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公司高管和相关责任人还面临法律追究和刑事处罚。

四、成因分析(一)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

为了获取更多的融资、提高股价、满足业绩考核等目的,公司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此外,一些中介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也因利益驱动而参与其中。

(二)监管不力监管不力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监管机构在执行监管职责时存在漏洞和不足,导致一些公司得以逃避监管和惩罚。

此外,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也存在监管重叠和盲区。

(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也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存在利益输送、权力失衡等问题,导致内部监管失效。

此外,一些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也给了财务造假者可乘之机。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以九好集团为例-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以九好集团为例-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件层出不穷,给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挫伤了投资者们的信心。

仅在去年,就有13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收到了证监会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而在今年3月份,证监会再次对九好集团发出处罚公告,宣告这起历经近2年的九好集团拟借壳鞍重股份上市造假案以失败告终。

本论文就以九好集团财务造假事件为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造假动机及手段,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九好集团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Fake of Listed Companies -A Case Study of Nine Top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incident after another, to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caused extremely adverse effects, but also to a large extent dampened the confidence of investors.In the past year alone, 13 listed companies received the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decision issued by the CSRC for financial fraud.In March of this year, the CSRC once again issued a notice of punishment to the Nine Top, announcing that after nearly two years of the Nine Top intends to shell heavy saddle shares listing fraud ended in failure.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financial fraud incident of the Nine Top as an example,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t, excavates its motivation and means of counterfeiting,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Keywords:Listed company;Financial fraud;Nine Top引言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也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

财务报告虚假案例分析(3篇)

财务报告虚假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日益繁荣,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与此同时,财务报告虚假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将以某上市公司为例,分析其财务报告虚假的案例,以期为我国资本市场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案例简介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业务。

公司于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注册资本为10亿元。

然而,自2012年起,A公司连续三年被证监部门查出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具体案例如下:1. 2012年,A公司虚增收入约5亿元,虚增利润约1亿元。

2. 2013年,A公司虚增收入约10亿元,虚增利润约2亿元。

3. 2014年,A公司虚增收入约15亿元,虚增利润约3亿元。

三、案例分析1. 虚假记载的原因(1)业绩压力:A公司上市后,为了满足市场对业绩的预期,公司管理层采取虚增收入、利润等手段,以维持股价稳定。

(2)关联交易:A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通过虚构交易、隐瞒关联方关系等手段,达到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

(3)内部控制缺陷:A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为虚假记载提供了可乘之机。

2. 虚假记载的手段(1)虚构收入: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

(2)虚构利润:A公司通过虚增成本、费用等方式,降低实际利润,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3)隐瞒关联交易:A公司隐瞒与关联方的关联交易,将关联方利益转移至公司,从而虚增公司利润。

3. 虚假记载的后果(1)损害投资者利益:A公司虚假报告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误解,从而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扰乱资本市场秩序:A公司虚假报告行为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损害公司声誉:A公司虚假报告行为导致公司声誉受损,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案例启示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报告现象。

分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阐述会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800字论

分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阐述会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800字论

分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阐述会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800字论会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虚构或隐瞒业务和账目等信息,从而夸大企业经营状况,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行为。

会计造假不仅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声誉和信誉。

下面,我将以一起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为例,阐述会计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2018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艾欧科技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会计报告中存在公司账户资金划转迹象和其他资金往来等问题,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经调查,确认其虚假陈述金额达30.68亿元。

艾欧科技的会计造假行为直截了当地导致了企业的股价下跌、投资者的利益损失和企业信誉受损。

艾欧科技的会计造假案例告诉我们事实:会计造假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道德和商业伦理问题,更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形象。

只有做到会计诚信,企业才能建立良好的经营和社会形象。

会计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会计诚信教育有利于公司领导层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促进企业的合规运营。

公司领导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合规性监管制度,确保企业合规经营,保护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其次,会计诚信教育有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内部财会管理的核心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这是企业运营的基石,也是会计诚信的重要保障。

最后,会计诚信教育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也有积极影响。

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是企业生存和扩张的重要基础,会计诚信的实践可提高公众对企业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公司和个人进行惩戒,促进行业诚信。

总之,会计诚信教育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该重视会计诚信教育,推进企业内部合规管理机制的建设,增强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从而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屡屡引发关注。

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假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以达到误导投资者、虚高股价、获得不当利益的目的。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体案例,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案例一:***科技(化名)公司***科技是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制造业公司。

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报销售额、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虚高了公司的经营情况,诱导投资者投资。

通过查阅公司财务报表以及对其销售记录进行核实,发现公司报表中的销售额和收入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公司之所以有意虚报销售额,是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并获得更高的股价,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这种财务造假行为最终导致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

案例二:***集团(化名)公司***集团是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

公司通过虚增资产、资本开支、营业收入等手段,夸大了企业实际规模和盈利能力。

通过审计机构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公司存在多项财务造假行为。

例如,公司通过虚增资产的方式,使企业的净资产规模看起来较大,以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指标。

此外,公司还在土地开发项目中虚增开发成本,降低利润率,以逃避政府对企业利润分成的监管。

这种财务造假行为使公司在市场上获得了更多竞争优势,但也为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案例三:***能源(化名)公司***能源是我国一家新能源企业,主要从事太阳能发电业务。

公司通过虚增收入、减少费用等手段,虚假地提高了企业利润。

例如,公司在销售电力时虚假提高电力单价,从而虚增收入;在采购设备时虚报设备价格,从而偷逃税款。

这种财务造假行为不仅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整体发展。

当被监管部门发现这种财务造假行为后,公司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严重、多样。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会导致许多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对投资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上市公司本身造成影响,影响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供大家参考。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范文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及对策[摘要] 根据审计署发布的《2005年4号审计结果公告》(以下简称《4号公告》)中对10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披露,笔者提出我们的分析及对策,供投资者和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策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根据4号公告所涉及的十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情况如下:1.2003年湖南某上市公司,据分析是天一科技,为掩盖其利用募股资金和银行贷款1.94亿元,转移账外买卖股票的事实,与其在当地的开户银行相互串通,通过伪造银行对账单的方式,多记存款1.31亿元,少记贷款7100万元,造成资产、负债均不实。

2.在2003年山西省的漳泽电力公司所属的发电厂违反了国家规定,累计提取了3965.8万元的“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计入了生产成本。

2003年末,发电厂以“能源基金”名义,将上述资金金额上交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直接将此笔资金在“其他应付款”挂账,造成2003年生产成本多计了3965.8万元。

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未能查出上述问题。

3.四川省天科股份于委托购买国债的名义,将3000万元资金交给深圳几家公司,实际用于股票买卖,截止2004年3月已损失1623万元。

2004年3月,该上市公司为掩盖上述委托理财损失,与其大股东控制的某公司签订了虚假协议约定由该公司出资3000万元。

受让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形成全部财产。

双方在当月另签合作备忘录,约定原投资损失仍由上市公司承担,该上市公司未能将此重要信息对外披露。

该公司已被证监局立案调查,该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称:2004年3月,公司将3000万元委托理财项目转让给成都博宏,实质是以受控证券投资账户内的1400余万元资产换取了3000万元无保障的债权,扩大了公司风险。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威胁之一。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中频繁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公信力。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背景、手段及影响,并提出防范和治理措施。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背景及手段(一)背景我国资本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

此外,监管机制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信息披露不透明等因素也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手段1. 虚构收入和利润:通过虚构合同、伪造发票、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公司收入和利润。

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对不良资产不进行充分计提减值准备,以保持资产的高估值。

3.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掩盖真实的交易关系。

4. 操纵现金流量表:通过操纵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改变现金流量的结构。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一:某科技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某科技公司通过虚构合同、伪造发票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导致其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操纵现金流量表等手段,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最终,该公司被证监会查处,相关责任人受到法律制裁。

(二)案例二:某地产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某地产公司为了维持高估值,对不良资产不进行充分计提减值准备,导致其资产质量严重下滑。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掩盖真实的交易关系。

最终,该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四、财务造假的影响及危害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严重影响资本市场公信力,损害投资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

具体影响及危害如下:1. 误导投资者决策: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真实的财务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2. 损害公司信誉:财务造假会使公司信誉受损,影响其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利益诱惑之下,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分析其发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对市场和投资者的危害,并从公司内部和监管机构两个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日益突出,其中主要涉及伪造财务数据、篡改报表和报告以及关联方交易等问题。

具体表现在虚假增资、操纵利润、避税行为、掩盖资产质量恶化等手段。

这些造假行为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被真实反映,使投资者和股东受到极大的损害。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以某著名上市公司(以下称A公司)为例,其通过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在连续数年内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然而,经过深入调查发现,A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

具体表现为:虚增的营业收入、虚假的利润增长以及关联方交易的不透明性等。

这些行为严重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导致其股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

四、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一)公司内部原因1. 利益驱动: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股价上涨、满足业绩承诺等目的,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2. 内部控制失效: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内部审计制度,使得财务造假行为得以发生。

3. 道德观念缺失:部分公司高管和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为追求个人利益而采取财务造假行为。

(二)外部监管原因1.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够,使得部分公司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2.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上仍存在一定缺陷,为部分上市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

五、应对措施与建议(一)公司内部层面1.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2. 提升道德观念: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公司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多,然而,一些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采取财务造假等手段,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和市场信心。

本文将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财务造假背景及现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部分公司为了达到融资、保壳、提高股价等目的,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财务操作;二是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甚至参与造假;三是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较低。

三、案例分析(一)案例一: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某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股价炒作和融资目的,通过虚构收入、调整利润等方式进行财务造假。

经过调查,该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报表虚假问题,涉及金额巨大。

该案例暴露出的问题包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第三方服务机构失职、监管部门审查不严等。

(二)案例二:另一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另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虚增资产、隐瞒债务等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该案例中,公司高管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勾结,共同进行财务造假。

此案例揭示了公司高管道德沦丧、第三方服务机构丧失独立性以及监管部门审查机制存在漏洞等问题。

四、财务造假的影响及危害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投资者、市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首先,投资者因受到误导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导致损失惨重;其次,财务造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诚信公司的利益;最后,财务造假还可能导致社会资源错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五、应对措施与建议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与建议:1. 加强公司内部治理。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防止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2. 强化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监管。

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等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严格监管,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防止其参与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逐渐增多,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财务造假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

财务造假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引起会计诚信危机,给国家和广大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一方面对相关部门也发起了挑战。

自2002年底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后,一直称为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沉陷于上市公司作假丑闻的漩涡之中。

美国财务造假好像一颗定时炸弹,引爆了广大投资者心理的不满,由此也引起了全球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选取国内12家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主要通过虚增利润、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等手段,其造假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一步针对常用手段以及原因提出规避和治理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治理建议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analyse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form of financial fraud also presents diversity and concealment.the financial fraud will lead to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credit crisis ,great harm to the state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investors and losses ,on the one hand,also launched a challenge to relvevant departments ,since the end of 2002 the words largest energy trader eworn collapsed.has been called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the most mature of us capital markets the mealstrom of subsidance in the listed companys fraud scandal .Americas financial fraud like a time bomb,detonateded the investor psychology,which has caused global attention an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analyze the common ways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to adop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management advice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 ____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论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

论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其思考摘要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猛,市场机制改革,大量中小企业涌现,但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遗留下了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财务舞弊现象。

因为发展过于迅速,资金供应不足,无法跟上拓宽发展的脚步,导致许多企业为了笼络资金,粉饰财务数据,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且大有层出不穷之势,其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对社会的危害尤为严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财务舞弊的频繁发生,表现出了资本市场诚信的缺失、社会信用危机的存在,危害了市场信心,并导致市场低迷,而低迷的市场又导致融资困难,企业利润率下降,而后又引发财务舞弊,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严加打击和治理,必将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和谐地发展。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在介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危害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手法及舞弊行为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和治理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 kszlANANLYSIS ON THE CHINA’S LISTED COMPANY’SFINANCIAL FRAUD CASE AND ITS THINKING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hina's capital market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such as the reform of marketing mechanism, the privatiz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also leaves behind a lot of questions, one of the more prominent phenomenon is financial fraud. Because of the economy has grown so quickly and the enterprises are unable to keep up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lack of fund, it has been a significant endless trend that many enterprises whitewash the finical data, provide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win over funds. The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harmful to society which has been the hot topic currently.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inical fraud demonstrates the lack of integrity of capital markets, the existence of the social credit crisis, undermines market confidence and leads to the market downturn. Depressed market has led to the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the corporate profit margins declines and later finical fraud appears, which has formed a vicious circle. If the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behavior is not strictly stricken and governed, it is bound to affect the sustaine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s. Thus,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s of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and its basic theory and the hazard, the paper has made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manipul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At last, the paper has given som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governance of listed company's finical fraud which has a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t.KEYWORDS: listed companies,financial frauds,government. kszl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1 章绪论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1 选题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1.2 财务舞弊的概念及危害分析 (1)1.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1)1.2.2 财务舞弊的危害 (2)1.3 本文结构与内容 (3)第2 章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 (4)2.1 财务舞弊理论 (4)2.2 国外财务舞弊的文献回顾 (5)2.3 国内财务舞弊的文献回顾 (5)2.4 文献回顾及财务舞弊理论总结 (6)3.1 “会计技术”舞弊 (7)3.1.1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性 (7)3.1.2滥用会计估计 (7)3.2 关联公司内部交易舞弊 (8)3.2.1与母公司或者非控股公司 (8)3.2.2与关联上市公司 (8)3.3 利用资产重组舞弊 (9)3.4 隐瞒重大事项 (9)3.5 母公司肆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9)3.6 虚拟资产 (9)第四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机分析 (11)4.1 利益驱动 (11)4.2 舞弊成本驱动 (11)4.4 心理驱动 (12)4.5 信息不对称 (12)4.6 地方政府的“溺爱” (13)第5 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建议 (13)5.1 继续加强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 (13)5.2 强化外部审计的法制建设 (14)5.3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制度建设 (14)5.3.1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15)5.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6). kszl5.4 提高财务舞弊成本 (17)5.4.1 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舞弊成本 (17)5.4.2 强化审计责任,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力度 (17)5.4.3 强化责任,加大对舞弊个人的惩罚力度 (18)5.5 强化中注协职能,加强行业监管 (19)5.6 建立合理业绩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19)5.7 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批露准则 (20)5.8 建立诚信档案,实施诚信教育 (20)6.1 研究总结 (22)6.2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22). kszl第 1 章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当今社会,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上市公司,但在证券市场信息的披露状况不容乐观。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威胁之一。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应运而生,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财务造假现象。

这些造假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手段及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概述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包括万福生科、绿大地、金亚科技等。

这些公司通过虚构收入、虚增利润、操纵财务报表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以万福生科为例,该公司通过虚构合同、伪造单据等手段虚增收入和利润,最终被证监会查处。

三、财务造假的原因及手段(一)财务造假的原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公司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和更高的股价,追求短期利益,通过财务造假来虚增收入和利润。

其次,一些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此外,一些外部因素如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也会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财务造假的手段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虚构合同、虚增收入、操纵财务报表等。

其中,虚构合同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通过伪造合同、伪造单据等手段来虚增收入和利润。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四、财务造假的后果及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首先,它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破坏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

其次,财务造假会导致公司股价下跌,投资者信心丧失,进而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此外,财务造假还会导致公司面临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对公司的声誉和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

五、防范措施及建议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的发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关键。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可编辑版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

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

IPO 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

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

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惟有端正态度,才干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宛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

此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 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匡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 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不少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Word 完美格式可编辑版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

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研究 ——基于深圳海联讯公司案例的分析-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研究 ——基于深圳海联讯公司案例的分析-毕业论文

摘要:GONE理论强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由四大因素组成,本文研究将对这四个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财务造假原因并寻求治理方案。

研究首先,通过阅读期刊杂志,上网查找相关论文等方式,对财务造假相关理论进行论述,介绍了国内外对财务造假的研究现状。

其次,运用GONE理论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

然后,以海联讯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与财务造假的相关的报表数据,对选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财务造假的原因,解析其财务造假的手法。

最后,提出一些对上市公司造假防范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深圳海联讯;财务造假;GONE理论;自己离方案目录1理论概述 (1)1.1财务造假的概念 (1)1.2文献综述 (1)1.3基于GONE的财务造假原因分析 (2)1.3.1贪婪:经营者业绩考核不合理 (2)1.3.2机会:内外部监督、审计不健全 (2)1.3.3需要:内部动机 (3)1.3.4暴露:舞弊条件 (4)1.4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法分析 (5)2深圳海联讯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5)2.1深圳海联讯介绍 (5)2.2深圳海联讯财务造假案介绍 (5)2.3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6)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治理建议 (6)3.1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能力 (6)3.1.1优化公司治理 (6)3.1.2加强内部控制 (7)3.2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环境 (8)3.2.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体系 (8)3.2.2加强外部市场监管能力并提高审计规范性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1理论概述1.1财务造假的概念从广义上理解财务造假其实就是会计报告中的不真实现象,会计信息不符合质量特征的要求;从狭义上来理解,一个方面是会计报表的不真实性,企业所提供给公众的会计报表是虚假的、被修饰了的;在另一方面,企业掩饰了许多不该被掩饰的会计信息,造成披露的信息不够真实、完整,而且主观性大,对信息的需求者加以屏蔽、制作信息障碍,以致影响决策者进行相关决策的一种不利现象。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会导致许多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对投资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上市公司本身造成影响,影响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下文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篇1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摘要:本文从造假的动因和危害性出发,阐述诸如关联方交易、滥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估计等财务造假的主要常见手段,并对会计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导致偏差的各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财务造假;关联交易;会计政策与估计;治理措施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很多,就我国而言,主要有三类:市场经济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益机制,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缺陷带来的内控制度近乎失效,以及上市公司外部审计、评估组织的缺位或失职。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这一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的研究,试图增强投资者识别虚假报表的能力,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净化国内股市交易,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国内投资环境。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1.股票价值被严重扭曲。

一般情况下,广大投资者是通过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来衡量公司业绩的优劣。

而相当一部分的上市公司为了营造公司业绩优良的假象,通过财务造假,人为地将财务状况编好,诱使投资者积极购买其股票,造成股价的不断上涨,使公司的股票价值被严重扭曲。

投资者根据失真的财务信息作出的错误决策很可能造成投资上的重大损失,投资热情被严重伤害。

2.公司有关人员深受其苦。

财务舞弊一旦曝光,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将被定为证券市场的禁入者,甚至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普通员工也会受到经济上的沉重打击。

3.相关机构受到牵连。

从为造假公司提供贷款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商业信用的供应商,到证券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都将被其牵连,遭到经济上或声誉上的损失。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免费]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免费]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免费]》摘要:由此可见,2008年-2011年期间,A上市公司为达到公司上市的目的,不惜冒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进行财务造假,虽然从短期来看,达到了其目的,但实质是将A上市公司推向了深渊,因此,笔者认为要改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升其财务造假成本,利润成本费用资产负债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导致其遭受严重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免费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及防范措施摘要: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财务造假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近些年,先有银广夏事件,再到绿大地事件,万福生科案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

因财务造假而形成的错误的会计信息,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也损辜负了人们对证券市场的信任与期待,还使得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笔者以A上市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针对如何进一步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不法行为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防范措施一、案例简介A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以研发、生产、销售稻米精加工系列产品为主的上市公司,坐落于湖南常德,于2011年9月正式上市。

2012年9月,A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事件被勒令调查。

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财务造假第一股。

经过证监会湖南监管局深入调查发现,自2008年起,A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就一直存在。

据公告显示,A上市公司2008年以来至2011年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金额累计高达7.4亿元人民币、1.8亿元人民币,此外,虚增净利润金额累计高达1.6亿元人民币。

而实际上,A上市公司2008年-2011年累计净利润金融仅2000万元人民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会导致许多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对投资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上市公司本身造成影响,影响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下文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篇1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摘要:本文从造假的动因和危害性出发,阐述诸如关联方交易、滥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估计等财务造假的主要常见手段,并对会计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导致偏差的各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财务造假;关联交易;会计政策与估计;治理措施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很多,就我国而言,主要有三类:市场经济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益机制,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缺陷带来的内控制度近乎失效,以及上市公司外部审计、评估组织的缺位或失职。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这一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的研究,试图增强投资者识别虚假报表的能力,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净化国内股市交易,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国内投资环境。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1.股票价值被严重扭曲。

一般情况下,广大投资者是通过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来衡量公司业绩的优劣。

而相当一部分的上市公司为了营造公司业绩优良的假象,通过财务造假,人为地将财务状况编好,诱使投资者积极购买其股票,造成股价的不断上涨,使公司的股票价值被严重扭曲。

投资者根据失真的财务信息作出的错误决策很可能造成投资上的重大损失,投资热情被严重伤害。

2.公司有关人员深受其苦。

财务舞弊一旦曝光,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将被定为证券市场的禁入者,甚至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普通员工也会受到经济上的沉重打击。

3.相关机构受到牵连。

从为造假公司提供贷款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商业信用的供应商,到证券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都将被其牵连,遭到经济上或声誉上的损失。

4.国民经济运行受到严重危害。

造假的上市公司通过造假在股市上大量融资的同时,那些有实力、讲诚信的上市公司却可能因得不到市场资金的及时支持而制约发展。

这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常此以往,不仅股市上的诚信会荡然无存,还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常见手段1.利用关联交易造假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利于充分利用集团的内部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集团的资本运营能力和上市公司的营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它又为规避税负、转移利润,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提供了“市场”这一外衣下的合法途径。

不当关联交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此类交易的主要手法有二:一类是关联方通过出让股权或中止受让相关股份,将持股权降低到20%以下,从而从名义上解除关联方关系,相应地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另一类采用的是上市公司将资产以高价出售给非关联方,再由其关联企业选择适当时机以同样的高价从非关联方赎回资产,或者通过其他业务途径用以弥补非关联方的损失。

(2)关联交易不公允。

不公允的关联交易又分为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和经常性的关联交易。

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如委托或合作投资、托管经营、收取资金占用费等,由于发生频率低,相关的信息披露也较为详尽,是否公允有可能通过公开信息识别。

目前非公允交易风险较大的在于,日常购销、资产置换、资产租赁等其他业务往来的经常性关联交易。

相对于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这种交易信息披露较少,是否公允也难从公开信息中得到确认,因此规模可能更大,影响也更大。

通过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账面上的收益要么是现金没有回笼,要么是粉饰性质的其他收益。

一旦现金无法回笼或其他收益突然断收,很容易造成公司业绩的急转直下,令投资者防不胜防。

2.滥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造假(1)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2)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

(3)改变存货的计算方法。

(4)利用对各项准备的计提。

3.滥用会计准则造假(1)不按规定确认收入。

这类的造假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或提前确认收入或制造收入事项,提前开具销货发票,在未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因素时仍确认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或利用应收账款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调整主营业务的入账时间,利用非主营业务利润调整利润总额。

(2)不按规定确认成本费用。

假确认费用,将费用转为成本推迟确认,将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支出处理,将应由本期确认的费用递延到以后各年确认,该转销的资产损失不在当期转销,该在当期预提的费用不预提,等等。

以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为例。

会计上将支出按收益期的不同,划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如广告费和研发费等,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资本性支出,如在长期资产投入使用之前支付的利息费用,则形成长期资产。

4.不按会计制度规定披露重大会计信息上市公司往往隐瞒或拖延披露对企业不利的或有事项会计信息,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作出错误判断。

这些或有事项包括:重大诉讼案、补税、借款的限制条款、关联交易、或有负债、转让等等。

5.利用政府、银行的“扶持”,进行隐蔽性造假(1)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减免利息。

上市公司按既定条享受税收优惠,不属于人为操纵。

但为了扶持上市公司,许多地方政府实施税收先征后返的政策,使得许多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低于15%。

而且有时对上市公司进行财政补贴的金额往往巨大,又缺乏正当理由,这两项无疑帮助企业“创造”了业绩。

(2)给予土地价值方面的优惠。

理论上,土地价值的评估应基于购买者的持有用途、企业是否持续经营、资产的获例能力等,采用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或成本逼近法等进行估价。

实际中,地方政府往往处于扶持的考虑,统一采用成本法评估土地价值,以使企业以接近成本的价格购买到土地的使用权。

三、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治理措施1.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前控制(1)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基础薄弱、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和管理水平的有限,我国上市公司普遍运行质量不高。

为了满足配股增发条,避免被ST 或退市等目的的需要,在股权高度集中形成“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内,大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者者施加压力的后果就是授意会计人员有目的地粉饰财务报表。

因此,要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财务造假,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上。

盈利状况良好了,虚增利润的冒险行为自然没有发生的必要。

同时还要改良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如建立以多家法人共同持股为主的股权结构,建立经理人市场的竞争与接管机制[1]。

按照新《公司法》的规定,协调好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及监事会的关系,确保四方能独立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注重上市公司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上市公司往往不乏业务素质高的财会人员,财务造假也通常是由这些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的故意行为,这是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

政府部门应制定一些规章,如硬性规定上市公司的财会人员每年应参与的职业道德素质后续培养不得少于的时间数。

并结合强化激励的理论,对遵守职业道德的财会人员进行奖励。

(3)积极吸取他国先进经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披露是比较详尽的,但多出的大都是非报表使用者所需的、内容繁杂凌乱的表外信息,而对实质有用的关键信息披露不足[2]。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在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投资者普遍关注的关键财务信息上的强制性要求还不够,应通过对会计准则、制度、证券业行规的不断完善,制定出与国际趋同又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2.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中控制应大力加强“三位一体”的上市公司财会监督机制。

“三位一体”指的是由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公司内部监督组成的监督体系。

(1)提高政府监督的效率。

包括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在内的政府部门,由于进行机构改革之后,没有足够的人手对各公司的财会资料进行强有利的监督,造成上市公司虚假信息的泛滥。

因此这些政府部门应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督职责。

(2)加强社会监督是重中之重。

社会监督是指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为主的审计。

处于买方市场中的一些事务所为能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保住业务,迁就甚至勾结上市公司,为其造假出谋划策,以获取高额回报。

当年银广厦粉饰业绩的问题是由新闻记者最先予以发现,而作为履行会计报表审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及时识破的原因就在于此[3]。

因此可以逐步采取由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聘任的方式及强制轮换注册会计师的制度[4],使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审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

(3)重视内部监督的完善。

内部监督没做好,外部监督对假、错账的审计必须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首先通过财务控制、财务检查、财务分析、财务考核的程序和方法,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有序和信息质量的可靠。

其次应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建立严密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把财务造假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后,要把内控的对象由低层、中层转向高管控制[5]。

这不仅因为他们是内控的首要责任主体,还因为他们拥有的绝对权力。

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后控制从以前公布的上市公司造假案的处理结果看,对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员的明显处罚不力,导致造假者造假的机会收益远远大于败露成本,也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频发的一大原因。

故应加大对主要责任人的处罚力度:董事长作为公司负责人应负有最大的法律责任;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机构负责人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其他配合人员则依其在造假过程中的作用大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达到全面追究财务造假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效果。

参考文献:[1]肖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近远期对策――美日模式的反思与借鉴[J].特区经济,20xx(06):224-225.[2]周其军.中日财务披露比较[J].电子财会,2003(05):40-41.[3]郑朝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1(12):28-29.[4]李金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05):28-30.[5]阚京华.“中航油事”引发的内控新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xx(09):15-17.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发表篇2浅谈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主要手段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手段较多,早期使用较多的是虚假确认收入与费用、费用与资本互相转化、利用关联交易等手段,而近几年使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等手段较频繁,做法从明显到隐蔽,但都是为了达到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