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公交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城市公交车的运营模式探讨
城市公交车的运营模式探讨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公共交通成为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市公交车作为最常见、最广泛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其运营模式对于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交车的不同运营模式,分析其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
一、传统公交运营模式传统公交运营模式是指由政府或政府代理机构负责公交车的采购、投放、运营和管理。
这种模式通常涵盖全市或区域的公交线路规划、车辆采购、司机培训、票价制定等方面,并由政府承担公交车的投资补贴,以维持公交运营的正常运转。
传统公交运营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政府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整体规划和管理,能够统一调度公交车、控制线路数量和覆盖范围,保障公交服务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同时,政府补贴也可以有效控制票价,使得乘坐公交车的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传统公交运营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政府垄断和资源限制,公交线路规划和调整较为缓慢,导致了公交车的路线布局不够灵活和高效。
其次,政府补贴成本巨大,一方面给财政带来压力,另一方面限制了公交运营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传统模式下的政策约束和官僚作风也容易导致运营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下降。
二、混合所有权模式混合所有权模式是指政府与私营企业共同参与公交运营和管理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负责制定公交政策和监管私营企业的市场行为,而私营企业则投资购买公交车辆,并承担车辆的运营和日常维护工作。
混合所有权模式的优点在于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了私营资本和市场竞争的元素,加强了公交运营的效率。
私营企业在投资和经营方面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和运营策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混合所有权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私营企业的行为符合公共利益,并能够平衡私营企业的利润追求和公交服务的质量。
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参与公交运营需要考虑长期可持续性,投资回报周期长,对企业的要求较高。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分析一、引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郊区、城市与乡村之间联系的关键环节。
因此,合理的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将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将就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二、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模式目前公共交通的车辆模式有公交车、地铁、轨道交通、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
从管理模式来看,对于公交车,一般采取政府领导下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负责管理;地铁、轨道交通也被政府垄断运营,而电车方面则由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运营。
以中国为例,目前主要公共交通运营模式有以下四种:1.政企合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市政府直接掌握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权,成立专门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
同时,政府又将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定位于市政工程部门,两者合并为市政交通管理机构。
由政府牵头,财政支持,市区公交、地铁、轻轨等交通方式的运营都由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统一管理。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在交通运营的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能够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和企业运营效率。
2. 混合所有制模式这种模式下,传统公路公交运营单位由政府控制,地铁、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公共交通服务,除了政府控制的经营单位外,还有民营企业参与经营。
民营企业的参与一方面促进了政府控制的公共交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公共交通市场运作机制,提高了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 全阶段竞争模式这种模式下,公共交通的运营企业是政府与民营企业竞争的结果。
也就是说,这种模式下不再存在类似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公营单位,运营者是通过市场机制自由竞争获得城市公共交通的权利。
这种模式提高了运营者的灵活性和竞争意识,确保了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4. 出租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全部或部分出租给一个专业的公共交通运营企业,类似于公共交通的特许经营模式。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管理与优化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管理与优化研究一、概述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与优化是一个涉及众多专业领域的复杂问题。
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交通运营涉及到交通规划、道路设计、车辆运营、管理制度等多个领域。
在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提升居民出行质量方面,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管理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城市公共交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现有的管理制度以及优化方案,探索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与优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问题城市公共交通是连接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运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高峰期,公共交通系统往往会遭遇拥堵,乘客需要排长队等待上车,影响出行效率。
此外,公共交通车辆的停车场数量有限,汽车和摩托车的数量在快速增长,争取停车位成为一件困难事情。
此外,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车辆停滞等待时间过长,乘客等待时间过长,服务质量不高。
三、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制度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政策法规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规范和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而制定的法律和法规,如《城市公共汽电车和trolleybus运作条例》,规范了公共汽电车和trolleybus的运营,保障了乘客的安全和利益。
而规章制度是交通运营企业为了管理和执行这些政策法规而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如《公交车道及站台的使用与管理规定》、《公共汽电车乘务规程》等,对交通运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实行了规范和标准化。
四、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与优化的解决方案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与优化的解决方案包括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
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公共交通车辆进行调度、优化,在保证路面交通畅通的情况下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准点率。
政策措施则可以通过制定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加强对私家车的限制和管理等手段,促进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五、未来展望未来,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与优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模式创新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交通拥堵、效率低下、安全问题等等。
如何创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已成为当下城市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第二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模式的评价指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模式的评价指标,是指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过程中,需要从服务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服务水平方面,需评价公交线路车辆的覆盖范围、公交线路的发车间隔、公交线路的通行时间等指标。
经济效益方面,需评价车辆的利用率、公交线路的盈利情况、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回报率等指标。
社会效益方面,需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效果、城市空气污染的减少情况、城市居民出行的安全保障等指标。
第三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模式创新的路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模式创新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交线路优化:针对城市公交线路的客流状况和交通状况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和客流运输效率。
2. 车辆管理新技术应用:通过新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减少车辆空驶率,提高车辆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3. 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数据的深入分析和预测,进行决策制定,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
4. 智能化服务应用:应用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提高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和信息化服务能力。
5. 多元化的公共交通业态创新:通过创新公共交通服务业态,鼓励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模式和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选择性和满意度。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公共交通管理模式逐渐显露出瓶颈和问题。
为了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创新的公共交通管理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一、灵活的运营机制传统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模式以政府主导,由政府投资兴建、运营和管理。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公共交通的基本服务,但是在适应市场需求、增强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
因此,创新的公共交通管理模式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
首先,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例如,开放公共交通运营市场,允许多个运营商竞争经营,可以有效地激发其服务创新与质量提升的动力。
此外,还可以设立评价机制,通过对各运营商的服务质量、运营效率等进行评估,进一步激励运营商提高服务水平。
其次,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公私合作来推动公共交通发展。
政府可以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公共交通项目,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运营和管理。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投资能力和市场经验,更好地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还需加强监管,确保合作项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智能科技的应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公共交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智能科技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公共交通的管理效能,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
一方面,在公共交通车辆上加装智能设备,实现定位、监控和调度等功能。
这样可以实现对公交车辆实时监控,优化车辆运行路线和发车间隔,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方便市民出行的决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例如,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供公交车实时到站信息、交通拥堵情况等,提供出行建议和路径规划,方便市民选择最佳出行方案。
此外,还可以提供电子支付功能,实现乘车刷卡、手机支付等便捷方式,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改革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改革研究一、引言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问题。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大小和居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公共交通运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此,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改革研究变得更为重要。
二、传统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传统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是指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方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公共交通企业由政府掌控,政府需要投入巨大资金来运营和维护运输系统。
这样的模式虽然使得公共交通成本较低,但也有其弊端。
因为政府缺乏商业的思维,面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时常常缺少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策略,导致经营失败并造成社会资源和经济损失。
三、市场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市场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是指运营者采用市场化管理手段,利用竞争机制和运营标准的制定来提高服务水平。
这种模式下,公共交通服务经营者通过市场竞争、市场分割等手段获取利润,这种计算利润的方式让公共交通企业更具盈利意识,从而提升了其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四、PPP模式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将路面实现公有化与资本资金进行融合,与私人资本通过PPP形式合作共同运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政府无需投入过多的资金,而由私人资本吸引和引导政府的资金进行补充。
同时PPP模式下,私人投资者通过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收益,政府也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的提高服务品质达到提升城市形象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五、新技术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国内外的城市公共交通随着科技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如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电动汽车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将颠覆传统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和质量。
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持下,城市公共交通将实现车际协调、智能导航自动控制以及预测机制等前沿技术应用,提高了运营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从而更好地解决了城市公共交通在快速增长的城市中面对的问题。
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
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摘要:现代化都市圈是落实国家以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主体形态的重要空间单元和功能单元。
都市圈跨界合作涉及经济、社会、交通等维度。
多模式轨道交通能提高交通可达性和机动性,促进跨城市互连互通、社会经济要素流动与区域共同富裕。
尤其是多模式轨道交通衍生的城市化、区域化、一体化和网络化空间效应受到广泛重视。
基于此,对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引言城际铁路作为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在强化区域经济联系、缩短城际出行时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满足快速增长的城际旅客出行需求。
同时,我国将发展城际铁路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这也意味着建设和运营以高速便捷为标准的城际铁路已成为铁路发展的新模式。
1都市圈特征都市圈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有一个或者多个经济较发达并且有较强城市功能的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为核心,以一系列不同性质、规模、等级的中小城市为主体,共同组成在空间上位置相近,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具有圈层式地域结构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地域空间组织,以1h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都市圈最大的特点是圈内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不同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一体化、同城化特征。
2都市圈城际铁路主要特点大都市圈是城市中最先进、人口最多的城市区域,其中,对外交通、城际交通、城际交通和城际铁路等多层次交通需求通常经历了两个多时期的城市发展趋势,尤其是城际之间及其城市群体之间的交通、通信及其部分城际铁路的交通和交通都具有城市化和滞洪的特点,早晚都是具有更为明显的潮流特征,需要高密度的公共交通,在交通高峰期,城际铁路站通常分为城区段和郊区段,城际铁路的建筑、交通和其他特性受到限制,其速度目标值通常在3-5公里/小时以上,隧道选择侧重于与城市规划、道路、重要建筑物和郊区路线的关系,通道选择主要侧重于沿线经济位置分布、环境敏感点、不良地质等。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模式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模式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中的交通问题日益严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就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模式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收费模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收费模式。
常见的有计次收费和时间收费。
计次收费是指乘客需要购买乘车券或者刷卡。
每次乘车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是并不便于管理。
时间收费,则可以通过月票、季票等方式,乘客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可以在限定时间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时间收费具有较高的管理性,但对于用户需求的精细化尚有较大研究空间。
二、运营主体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主体,可以是政府部门、独立经营的企业,或者合作经营的企业。
1. 政府部门一些国家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经营主体是政府部门,如中国的公交公司,其主要特点是由政府出资来运营和维护,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在保障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权益方面。
政府部门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协调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政府部门的官僚体制和繁琐的程序也常常导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不高。
2. 自负盈亏的企业一些国家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经营主体是自营的企业。
他们通过商业资源的整合、广告收入、用户消费以及政府补贴等方式来维持自己的运营。
这种运营模式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官僚体制对于运营效率的影响。
但与此同时,自营的企业依然需要注重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避免为了牟取高额的利润,而忽略了公共交通的基本使命。
3. 合作经营的企业有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经营主体则是由多个合作经营的企业组成。
这些企业可能分别经营不同的路线,或者共同经营同一路线。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吸取不同企业的长处并协同运作,对于长期的维护和更新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三、认可度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如果用户认可度不高,则市场竞争力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城际公交发展模式及线路优化
城际公交发展模式及线路优化城际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连接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际公交的发展模式和线路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际公交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一些优化线路的建议。
一、发展模式1. 点对点直达点对点直达是传统的城际公交发展模式,它通过设置多个起终点站,直接连接城市A和城市B之间的行程。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直达、快速,能满足部分市民的需求。
然而,点对点直达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线路冗长、操作复杂等方面。
此外,线路的设立也需要大量的投资成本和空间资源。
2. 换乘式换乘式城际公交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发展模式。
它通过设置换乘站点,将不同起终点之间的线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
乘客可以通过换乘站点实现快速、便捷的出行。
换乘式城际公交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线路资源,减少重复建设。
同时,它也能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拥堵。
然而,换乘式城际公交也存在着运营调度复杂、换乘时间增加等问题。
3. 分段停靠分段停靠是一种结合点对点直达和换乘式的发展模式。
它通过设置一些重要的城市节点,将整个城际公交线路划分为多个段落。
每个段落之间设立一个停靠站点,方便乘客换乘或绕行到不同城市。
这种发展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灵活适应不同城市的需求,并减少乘客的出行时间。
二、线路优化在城际公交线路的优化中,需要综合考虑路线的长度、乘客的出行需求、现有交通网络等多种因素。
下面是几个优化城际公交线路的建议:1. 精细化站点布局合理设置城际公交的停靠站点非常重要。
根据市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流量,选择适当的站点位置。
繁华商业区和居民区的站点需求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站点的布局应尽量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和步行距离。
2. 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城际公交线路的调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拥堵,可以引入智能调度系统。
该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和交通状况进行实时调整,并提供准确的预计到达时间。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愈加突出。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模式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究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并就其相关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城市公共交通是指以公共需求为主导,普遍为全社会所接受并由政府主导运营的、具备一定规模和覆盖面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包括地铁、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和步行等几种基本形式。
城市公共交通是维护交通秩序、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城市综合交通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模式方面,往往涉及到政府、企业和乘客等多个方面的利益问题。
二、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的分类在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模式方面,通常分为物业管理和企业运营两种模式。
物业管理模式主要是由物业公司承担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维护工作。
物业公司包括小区物业服务、写字楼物业服务、商业综合体物业服务等,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的设施、维护和提升交通服务能力等。
企业运营模式则是由公共交通企业承担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维护工作。
企业运营模式通常包括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其经营效益和规模成为其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三、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投入不足。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政府投入不足仍然是公共交通运营的严重问题。
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不足的关注、缺乏定期的投入和维护等都会阻碍公共交通的普及和改善。
2、利益分配问题。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涉及到政府、企业和乘客等多个方面,各方的利益分配不均往往导致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受到影响。
比如,政府与公共交通企业签订的合同可能不够详细、公正,这就会遮盖公共交通服务中的某些问题和隐患。
3、结构不平衡。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结构不平衡也是公共交通改善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地铁、轨道交通等大型交通工具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较高,没有相关经验及技术支持的城市常常难以完成,从而造成了地区间公共交通覆盖的不均衡。
城市公交综合运营模式研究
城市公交综合运营模式研究城市公交综合运营模式是指在城市公交交通规划和运营中,采用多种运营方式和服务模式,以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益和便捷性。
本文将从公交线路规划、公交票价制度、公交车辆管理、公交运营组织等方面探讨城市公交综合运营模式。
首先,针对公交线路规划,综合运营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线路规划思路。
传统的线路规划通常采用线性布局,即沿主干道运行,但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拥堵和乘坐时间过长。
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分段线路规划,即将线路划分为多个短线路,以减少乘客的换乘次数和行程时间。
其次,综合运营模式可以优化公交票价制度,以提高乘客满意度和社会效益。
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客流量,制定不同的票价策略。
例如,非高峰时段可以降低票价,以吸引更多人乘坐公交;同时,还可以推出季度或年度折扣卡,鼓励常住居民使用公交出行。
此外,综合运营模式还应该注重公交车辆管理和更新。
可以引入公交车辆运营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位置和运行状态,以提供准确的到站时间和乘车信息。
同时,应加强对公交车辆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车况良好,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
最后,综合运营模式需要优化公交运营组织,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可以建立统一的调度中心,通过调度和分配公交资源,合理安排线路和车辆的运行。
同时,可以采用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情况,合理安排车辆的换乘和停靠,减少拥堵和车辆的闲置时间。
综上所述,城市公交综合运营模式可以通过优化线路规划、票价制度、车辆管理和运营组织等方面,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益和便捷性。
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另外,还需要加强与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形成多元化的公共交通系统,以满足不同乘客的出行需求,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改善方案及智能化运营管理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改善方案及智能化运营管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
因此,如何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并引入智能化运营管理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公共交通改善方案及智能化运营管理的研究。
一、乘客出行需求的分析在制定城市公共交通改善方案前,首先需要进行乘客出行需求的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乘车记录等方式,了解乘客的出行时间、目的地、出行方式等信息,从而根据需求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站点。
二、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根据乘客需求分析结果,对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布局是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一环。
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交通状况,合理确定公交线路的起止点、经停站点和路线走向,减少线路的重复和冗余,提高运行效率。
三、提升公交服务质量为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可以考虑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智能化调度系统能够根据交通状况和乘客需求实时调整发车间隔和车辆配备,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率和频次。
信息化管理系统则可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四、推广智能公交票务系统智能公交票务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电子票务、刷卡支付等功能,既方便了乘客,也提高了乘车效率。
在推广智能公交票务系统的同时,还可以考虑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票务系统进行互通互联,方便乘客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
五、完善公交站点设施公交站点作为乘客候车和换乘的重要场所,应注重提升其设施和服务水平。
建设舒适的站亭、设置完善的候车信息系统、提供便捷的无障碍设施等,可以提高乘客的满意度和换乘效率。
六、加强公交安全管理城市公共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公交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加强车辆维修保养、提高驾驶员素质、完善应急救援等措施来提高公交安全水平。
七、鼓励绿色出行方式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还需要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推广共享单车等。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优化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优化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活力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然而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对于提升城市的出行质量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存在的问题1、上下车拥挤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数量有限,高峰期客流量大,造成车辆拥挤,乘客上下车困难。
2、低效运营运营车辆规模与城市的交通需求不匹配,车辆停靠时间长,影响了运营效率。
3、高能耗污染城市公共交通大多采用传统燃油车,车辆的高能耗和低效率导致了不小的环境污染。
4、服务管理不够细致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管理不够细致,在现实中涉及到运输价格、车辆服务、站点建设和乘客服务等问题。
二、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1、线路规划合理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规划,确保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畅通,同时,优化线路设计,让更多的人能够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自驾汽车,提高公共交通的市场占有率。
2、车辆管理加强车辆的管理,提高车辆的使用率和运营效率,拥有一定规模的车队能够降低车辆维护和管理成本。
同时,城市公共交通过度拥挤还应适时增加车辆数量,满足上下车需求。
3、智能化智能城市可以为城市的公共交通实现更好的管理,利用数据分析和使用模型等技术,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方案。
例如,智能化车辆调度、变相节能、智能手机方便乘客信息服务等手段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4、环保低碳推广新能源汽车,城市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同时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和资源消耗。
这也是符合全球发展趋势的一个方向。
5、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从乘客需求出发,至少可以保证车辆运行(时间、速度和线路)和车辆的舒适性,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出行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抑制私家车飞腾现象,减少城市交通的拥堵。
三、结语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对于提升城市的出行质量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公交交通运营管理方式方法探讨
城市公交交通运营管理方式方法探讨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城市公交交通的运营管理方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城市公交交通运营管理方式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1. 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高效、快速和环保的城市公交交通运营管理方式。
通过铺设轨道和建设地铁或轻轨线路,可以实现快速的运输服务,并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轨道交通系统通常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可以满足大量乘客的需求。
然而,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此外,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产生限制。
2. 公交车系统公交车系统是一种常见且成熟的城市公交交通运营管理方式。
通过设置公交车线路和增加公交车数量,可以提供广泛的运输服务覆盖范围。
公交车系统相对于轨道交通系统而言,具有建设和维护成本低、灵活性高的特点。
然而,公交车系统在高峰时段可能会遇到拥堵问题,影响到运输效率。
此外,公交车系统的运输能力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大量乘客的需求。
3. 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系统的结合将公交车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结合起来,可以兼顾两者的优点。
通过建设轨道交通干线和设置公交车系统的支线,可以实现快速和灵活的城市公交交通运营管理方式。
此种方式能够减轻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输压力,同时提供便捷的运输服务。
然而,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系统的结合需要密切的协调和管理,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结论在城市公交交通运营管理方式的选择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不同的方式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决策。
以上是对城市公交交通运营管理方式方法的简要探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设施之一。
如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质量和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环境分析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环境分析包括交通状况、人口规模和结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
在交通状况方面,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人口规模和结构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趋势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将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
二、管理模式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管理模式包括营运模式、运营规划、调度、票务管理等方面。
营运模式包括公有制、私有制、混合制等不同形式。
运营规划包括线路规划、调整、网络规划等方面。
调度包括运输调度和技术管理。
票务管理包括售票管理和票务统计。
三、管理方法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管理方法包括管理流程、管理控制、管理协同等方面。
管理流程是管理决策和推行的方式和路径。
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对车辆、驾驶员、乘客、货物的控制方式和范围。
管理协同是各部门、各个组织之间的协同管理方式。
四、发展策略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策略包括规划、投资、营销等方面的策略。
规划是制定公共交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策略。
投资是保障公共交通系统改造和扩建的策略。
营销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市场份额的策略。
五、问题与对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乘客安全问题、乘客满意度问题、运营效率问题、公共交通绿色化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运营模式、推广公共交通绿色化等措施。
结语: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的框架下,不断改进公共交通系统和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出行安全和便捷程度,将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管理】城市公交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关键字】管理城市公交运营管理模式分析城市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的命脉,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公共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性事业。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应有内涵,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务实之举。
一、案例导入2009年5月,河南驻马店城市公交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一次改革。
随着公交24路实行“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正式运营,预示着该市一个公交经营管理多元时代的到来。
公交24路路段为纬二路至驻马店市南方钢铁有限公司的往返路线,线路里程13.7公里。
在该模式下,公交24路实行公司统一制定线路、班次、时间、票价、站点,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结算。
车辆由公司统一购买,车辆及司乘人员由公司统一管理,司乘人员统一着蓝色工装。
在24路公交车上,不会出现不按发车时间发车、收车早等问题,现在正常是每6分钟一班车。
根据需要,公司还可以随时调整运营时间,让公交车服务更加人性化。
该市公交公司总经理黄伟说,其他城市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成功经验表明,城市公交的经营管理模式应该是多种经营模式共存的一个多元发展局面。
为树立公交运营管理新形象,驻马店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结合其他城市公交运营管理经验及我市实际情况,本着“规范化管理、公司化运作”的经营理念,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并逐步在我市公交线路中推广实施,多种管理模式并存,以保证公交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在公交24路正式运营之前,该市公交的运营模式一直是公车私营即租赁经营。
这种模式下,车辆的经营权在租赁户,各车主良莠不齐的素质状况给公交管理部门的工作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个体经营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为民生服务这一宗旨相冲突,在利益面前容易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再则,城市公交租赁经营的模式因为经营者分散,流动性强,不宜管理,不便于塑造城市公交的整体形象。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持续增加,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为了有效管理公共交通运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各地在探索和实践不同的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
本文将围绕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展开研究,探讨其特点、优势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首先,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特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方面,这种模式强调运输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感,注重服务全体市民的交通需求,从而体现了公共性和开放性。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也强调运输服务的商业性和效益导向,需要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保证运营的经济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在管理中注重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和市场监测等方面。
因此,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既有公益性的特点,也具有商业性的特点,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其次,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种模式能够整合资源,提高运输服务的服务品质和运输效率,从而满足市民对公共交通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性,有利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环境的净化。
再次,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建设的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政府政策、公共需求和技术水平等方面。
市场环境的变化、政府政策的调整、公共需求的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都会对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合理制定管理策略和措施,确保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综上所述,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管理水平,以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共同推动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城市公交运行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城市公交运行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其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
长时间的等待、拥挤的车厢、不准时的班次等种种问题时常困扰着市民生活。
因此如何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势在必行。
而城市公交运行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城市公交运行管理系统的结构城市公交运行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车辆调度控制模块:旨在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城市公交运营的整体运行状态。
它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公交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路线等来调节车辆的行驶轨迹,减少等待时间和等待车次。
2.客流统计模块:统计车辆每辆车的运输量和实际运行里程等数据。
同时,该模块还可以分析车辆的人流分布和乘客需求,预判车辆运行路线和运行时间,为车辆调度提供重要的决策反馈。
3.安全监控与报警模块:通过安装车载视频监控、预警和报警设备,实现对公交运行过程的全天候监控,及时发现和报警交通事故、安全隐患等问题,确保乘客安全。
4.信息发布模块: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及时发布公交线路、宣传信息、车票价格等相关信息,为乘客提供更优质、便捷的乘车体验。
二、城市公交运行管理系统的实现1.车辆定位系统车辆定位是城市公交运行管理系统的核心,它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的位置定位与监控。
车辆定位系统的核心设备是GPS/遥感器、车载通信模块以及汽车嵌入式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算法等。
系统通过GPS定位技术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通过车载通信模块将信息发送到调度中心,以实现车辆位置的实时监控。
2.乘客数据收集系统乘客数据的收集对于车辆调度非常重要。
城市公交运行管理系统通过安装车载计算机终端、身份证刷卡器、互联网支付等方式,收集每辆车的乘客信息,对客流进行分析和统计。
同时,系统也通过利用历史数据,分析每个时间段的乘客需求预测,以更好地改善和优化公交车的运行效率。
3.车辆调度流程城市公交运行管理系统的车辆调度流程一般分为车辆调度和客流调度两个步骤。
城轨公交协同运营模式研究
城轨公交协同运营模式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城轨和公交在协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的城轨公交协同运营的目标和原则,从协同设施规划、协同运营组织和协同运营保障三个方面对实现城轨公交协同运营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轨;公交;协同运营城轨公交运营协同运营,是指有效整合城轨和公交的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方面,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运营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污染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可用来承担大城市中一些高密度高强度的客流尤其是早晚高峰的通勤客流,和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其运量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适合于承担城市中的主要通道客流,承担起城市公共交通骨干作用。
然而,城轨也有着建设成本高,交通网密度低的特点,而公交作为一种快速灵活、可达性高的交通方式,能够有效地弥补城轨辐射面积有限的缺点。
利用公交线网覆盖城轨线路盲点,能够为城轨交通的客流提供集散服务。
但是由于城轨、公交的运营主体、方式的差异,信息交互的滞后性等一系列原因,这种协调运营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
如何实现城轨公交的一体化运营,提升公共交通的联动效率,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城轨公交协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1.1运营联动不足城轨和公交的运营主体分属不同的部门,因此在调度运营方面呈现各自为战的特点。
城轨的开行方案一般是固定的,如果公交的开行如果不主动去匹配城轨运行计划,其运输能力将不能很好对接客流的变化,造成了部分时段运力出现虚耗,而部分时段运力呈现不足。
例如,在客流高峰时期,公交能力的不匹配可能导致公交站点客流积压,影响公交站点的运转。
在调度衔接方面,当城轨列车到站时而公交车也同时离开站点,造成城轨旅客错过最近时间的换乘公交,既浪费了公交运力,也大大降低了换乘的连续性,影响乘客的运输服务体验。
在服务时段上的匹配方面。
比如,很多最晚公交时刻早于城轨列车末班车时刻,这导致了许多乘客下了城轨列车面临无公交换乘的局面,无法很好地满足客运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142期公 路 与 汽 运H ighw ay s&A utomotive Ap p lications城际公交运营管理模式研究贺丹,张维,别俊容,周怡安(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摘要:城际公交在现代集成都市圈中起着桥梁作用。
文中在分析城际公交内涵、地位及目前城际公交运营管理模式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城际公交的措施,提出从公交资源整合、运营管理一体化、经营模式公司化、运营方式公交化、存量改造及车辆大型化、舒适化等方面着手构建适合市场需要的道路客运 城际公交 管理模式。
关键词:公路交通;城际公交;运营管理中图分类号:U4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68(2011)01-0043-03区域合作式经济的发展催生城际公交这种新型消除城市界限的交通运输方式,人们的出行方式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
城际公交已成为交通服务社会、方便居民出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途径和趋势。
都市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吸引各层次的人才进入城市,大都市往往对于人才及普通劳动力资源存在一个类似于漏斗的聚集作用,这些初始进入的人才或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承受城市核心位置的生活消费水平,往往生活于城市的边缘或郊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类似卫星城的生活区域,而城市的发展又必须面临这种变化趋势。
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的发展必须考虑覆盖这部分的实际需求和潜在市场,因此也就产生了城际公交并逐渐完善。
尤其是郑开(郑州 开封)、郑新(郑州 新乡)、长株(长沙 株洲)、长湘(长沙 湘潭)等城际线路的成功运营,城际公交一度成为中国道路运输行业竞相推广的 宠儿 。
1 城际公交的内涵及其地位1.1 城际公交的内涵这里所称城际公交是指以公交化模式运营的城际道路客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城市市区运行的公交客运,是主要运行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道路公共客运。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城际公交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营运路线为城郊之间或临近的城市之间,有固定的起始站和中途站,定点按时发车;二是营运距离相对较短,为70~100km(这个距离基本上是地级以上中心城市辐射半径,便于两城市间的运作协调;也是目前中国城市群、城市圈中城市之间的大致距离);三是与普通市内公交线路相比路况较复杂,城际公交路线往往是从一个城市出发,经过一段高速路段后进入另一个城市,路况组成通常为城市公路+高速公路(或高架桥、国道)+城市公路。
1.2 城际公交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城际公交的规划是建设若干个产业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形成一个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并构成核心经济板块,在这个经济板块城市间建立城际公交,形成紧密联系的公交网络。
(1)城际公交促进了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随着近几年中国铁路的提速、动车组的开辟、飞机的打折、城际铁路的发展,让本就处在微利的道路运输业举步维艰。
受房价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低收入者会选择在周边城市居住,而在核心城市工作,城际公交成为联系城市之间的 血管 。
(2)现代经济的发展以都市经济圈为主体,逐步向周边城市辐射。
都市圈内有较方便、完善的公交网络,但是与周边城市群之间交通连接的纽带并不太紧密。
各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客运班车,城际交通结构较单一,在城市群的构建上这是最薄弱的一环。
而城际公交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零换乘的城际公交网不仅将使各城市间的出行如同在一个都市圈乘公交一般方便、快捷,还可与其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顺畅对接。
(3)城际公交的贯通对实现城市群快速崛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际公交客运的经营里程为70~100km,在此范围内,城市之间社会经济和人员交往较密切,客流较大,适于采用公交化运作模式。
城际公交的贯通,将使关联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经济联动发展的作用将43公 路 与 汽 运H ighw ay s&A utomotive Ap p lications第1期2011年1月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城市群经济将取得质的飞跃。
2 城际公交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城际公交运营时间不长,其运营内容既有城市内部公交运营的特点又兼顾中短途班车客运的长距离运输特征,在管理模式上难免难以兼顾。
加上经验不足,只能借鉴国外模式,造成城际公交管理不能完全适应国内实际城际公交运营。
2.1 政出多门,职责不清城际公交的运营距离长,既进入市区充当城市公交的一部分,又是城市间的运输工具,承担中短途公路客运的部分任务。
在中国 大部制 改革前,城市公交和公路客运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管辖,交通主管部门主要管理道路货运和城市外的道路客运及出租车上(公)路运输,城建部门则管理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电车等)。
不仅审批涉及两个部门,还因双方管理范围的差异,影响办事效率;两个部门各有一套思路和做法,而且所用法规依据涉及多个,如果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很易造成 红头文件满天飞 ,基层单位无所适从;加上部门利益的冲突,在部分问题上争权夺利或相互推诿。
这些都不利于城际公交的健康发展。
此外,城际公交目前实行多重管理,各地的公交公司分属各地的行政部门管理,例如长株潭公交6条线路,分属不同的公交公司运营。
如何管理整个城际公交秩序、如何订立管理规范等成为难题。
2.2 无序竞争,缺乏合作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以高速快客为主导的城际道路客运公共服务体系已有一定规模。
例如浙江省共有跨市快客线路384条,跨市普通班线1305条,这些班线均已成为中短途城际客运的主力军,承担着城市之间的运输主力。
但是由于多头管理、利益冲突等,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2.3 运营效率低,管理能力不足城际公交由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交通企业已按公司法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由于城际公交交通运营企业诸多建设和经营运作性事务仍需要政府参与决策和处理,因此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
此外,由于城际公交具有准公益性,没有经营业绩的压力。
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没有依照审慎的商业原则,对技术、车辆设备的选用更多侧重于安全、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对后期的运营费用及投资回收等关注不够。
加之交通运输企业目前的管理现状还停留在完成政府任务的阶段,经营管理的意识不足,对国家资源的分配有依赖性,对于国家公共交通资源的投入与公司长远发展的关联性及投入回报收益关注较少。
3 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城际公交管理模式针对上述城际公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城际公交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城际公交管理模式。
(1)实现公交资源整合和运营管理统一化。
各个省市的城际公交归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各个部门可按照相应比例进行投资,实现资源整合,组建新的城际公交运输企业,对城际公交系统进行统一运营和管理。
以湖南长株潭城际公交为例,目前长株潭公交6条线路隶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由株洲和湘潭的公交公司开通的长株潭公交归口湖南省建设厅,长株潭城际公交归口湖南省交通厅,长株潭城际公交呈现多头管理和利益多元,实现一体化存在壁垒。
建议成立长株潭城市公交股份公司,由长、株、潭三市和湖南省建设厅、交通厅5个投资主体按照4 2 2 1 1的比例投资,共同经营管理;按普通公交车管理,享受超公交优惠政策,即免除一切规费,对政策性亏损给予补贴,免交过路过桥费、客运附加费和运管费;享受城市公交车的一切优惠,降低长株潭公交运输经营成本。
(2)经营模式公司化。
受城际公交自身运作模式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实行完全公司化经营,政府应减少对企业日常运作的干预,从 大包大揽 的管理方式转向通过合理的治理结构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经营上实现统一车型、统一调度、统一站点、统一票价、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进而减少经营费用,提高经营利润和保证服务水平。
郑州交运集团客运公司联合其他各地客运公司融资成立河南神象城际公交客运总公司,专门负责经营郑汴、郑新、郑许、郑焦等城际公交线路。
因为城际公交联通两地甚至多地的交通,需要这些地方的公交公司联合经营才能顺利走下去。
由沈阳喜来乐客运有限公司和抚顺长途客运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辽宁城际客运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沈阳 抚顺城际公交线路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3)以城际班线经营者为基础进行存量改造。
城际公交如何发展,是增量改造还是存量改造,是城44总第142期公 路 与 汽 运H ighw ay s&A utomotive Ap p lications市公交延伸还是城际客运深入,这些道路客运的发展趋势问题有待研究。
若采取增量改造,必将新增城际公交与原有城际客运两种经营方式的同业竞争,城际公交的开通必然对原有客运市场的实载率产生一定影响。
构建都市圈城际公交体系应以快客为主、普通客运为辅,欢迎城市公交加入,实行合作共赢,但不宜以城市公交为主进行延伸。
线路改造应在现有经营者基础上统盘考虑,以避免市场不公平竞争,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4)运营方式公交化。
城际公交客户群主要定位于上下班通勤、短期往返出行的乘客,其运营方式必须体现便捷优势,起讫站设置要与城市内其他客运场站协调配套,便于转乘;线路的规划和中途站点的设置应注重乘客需要,站点设置个数要适度;票价应参照公交费率核定,实行梯级票价;运行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以60min/趟、30m in/班次左右为宜;载客人数按供站立乘客用的地板面积核定,每人不小于0.125m2。
(5)车辆大型化、舒适化。
城际公交的单次运行里程一般为50~100km,其中近一半的路程在高速公路上。
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是不可以站人的,所以城际公交客车需设置较多的座席;同时它又要承载一部分城市公交的功能,所以仍需要宽敞的站立空间。
基于上下客方便、快捷的要求,城际公交客车还经常采用低地板、低入口的车桥,并配双开的宽敞中门。
基于车辆在城市内通过性的考虑,城际公交客车不能太高。
此外,较低的票价也决定了城际公交应选用大容量且舒适的高级客车。
目前,实际开通的城际公交都是50座以上的高级豪华大巴车,如郑汴城际公交车长达13.9m,座位55个,核定载客人数达118人。
(6)城际公交发展的合适距离及站点设置。
与城际快客相比,城际公交通过沿途停靠和进入市中心,方便了乘客,节约了旅客出行的时间和成本。
但是考虑到城市交通资源和沿途停靠的时间成本,较长距离的城市之间开通城际公交必将大幅增加整个旅行时间,而且考虑到城市日益拥挤、交通资源日益稀缺,也不允许过多城际公交进入市中心,相邻城市间客运发展城际公交比较合适。
结合各个省市城际公交的运营情况,城际公交的合适距离在70km左右,不宜超过100km;站点设置不宜超过10个,站点应设置在周边人口较为密集的乡镇和路口。
政府需对城际公交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综合换乘枢纽、场站建设及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应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在各个城市的客运站点进行城际公交发车区、停车区划分,并对港湾式城际公交候车亭及站点服务区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