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质量_投资者信心与股票收益_雷光勇
公司治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引 言
现代公 司制度中,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esn n Mek n(9 6认 为, Jne a d cl g 17 ) i 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 , 在这 种契约下 , 一个人或更多的人( 委托人 ) 聘用另一个人 ( 代理人 ) 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 。 在现代企业中 , 委托人是拥有企业所有权的投资
财会 通孔・ 综合 21 年第 4 下) 00 期(
公 司治理 与真 实活动盈余管理 的实证研 究 术
张 志花 金 莲 花
(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 延边 13 0 ) 3 40
摘要 : 现代 公司制度 中, 所有权和经营权 的分 离导致 了委托—— 代理关 系的产 生, 而处 于企业 内部 的管
管理者 的角度}发 , } 以股权集中度 、 J 董事会独立性 、 监事会规模 、 高管持股 、 高管薪酬等作为公 司治理机制 的代理值 , 借鉴R yhw h r oco d uy
(0 6提出的真实盈余管理的评价模型, 20) 通过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 、 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可操控费用来计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目 前盈余管理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利用应计项 目利润凋整, 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注却很少。 随着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 调整
应计项 目的空问变得越来越少。o e等(0 8通过研究发现 , Chn 20) 萨班斯(o ) s x 法案发布前舌企业盈余管理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 由应计项 目调
有关。 oc o d uy 0 6基于D c o (9 8等的关于各项会计指标与销售收入、 R yhw h r 2 0 ) ( ehw 19 ) 销售收人的变化相关的主张 , 推导出真实盈余管理的评价 模型, 得出公司更有可能利用真实活动来实现保盈 目的的结论。 oeg 2 0 ) C h n 0 8根据R yhw h r(0 6的真实盈余管理评价模型,  ̄( oco d uy2 0 ) 研究发现 萨班斯(0 法案发布前后美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 发生明显的变化, s x) 由应计项 目凋整方式转为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方式。
股票内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
股票内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摘要:股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有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格,内在价值表现为股票所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未来收益。
以内在价值为基础,投资者和融资者在具体的市场环境下通过交易博弈最终形成股票的市场价格。
本文就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二者关系的公司治理因素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阐述,并且介绍了由于价格严重偏离价值而产生的股票泡沫问题。
关键词:股票价格内在价值公司治理股票泡沫一、问题的提出股票价格的不确定性是证券市场上永恒的话题[1]。
股票从一级市场发行到二级市场流通以及随之可能发生的股票配售、股票回购、可转债转股的各个阶段,股票价格对市场主体都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初始的股价水平还是流通时的股价变化都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决策和盈亏状况,如何评估股票内在价值、如何完善股价形成机制是各方都密切关注的问题。
二、股票内在价值与外在价格关于股票价格的形成,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股票存在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是其内在价值在一级、二级市场的体现。
这类股价决定理论称作基本价值理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股票不存在内在价值。
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供求双方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包括投机行为的影响。
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股票市场是有效市场,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漫步”( random walk) 的轨迹。
这类以效率市场为假设前提的股价决定论,称作“随机漫步理论”。
当股票进入资本市场后,股票价格就成为企业价值的可观察的市场表现[2]。
股票价格是价值因素、环境因素等各种影响因素集合的表现,其中任何单一的因素都不可能完全解释现实股价的形成原因。
价值是企业内在资本及其产生经营能力的表示。
下面本文就股票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展开阐述。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EMH) 是经典金融学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有效市场假说的概念由Samuelson (1965) 首次提出[3],经Eugene Fama 和Michael Jensen 等学者的努力,将其发展成一套认识金融市场的理性分析框架[4]。
公司治理与经济效益的相关性分析
公司治理与经济效益的相关性分析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公司治理指的是一种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以确保公司高效运作、保护股东利益、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公司治理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一些实践建议和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公司治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确保公司的决策高效、公正,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避免道德风险,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公司,并促使公司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此外,公司治理还通过规范公司内部机制和流程,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公司的利润。
因此,公司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其次,公司治理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和措施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进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例如,公司治理要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监督公司的运营和决策。
此外,公司治理还要求公司公开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使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风险和收益。
通过这些机制和措施,公司治理能够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和认同,提高公司的声誉和形象,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推动公司的经济效益提升。
同时,公司治理还能够有效地防止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因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腐败和不当行为造成的公司经济损失的案例。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防止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通过此种方式,公司治理能够降低公司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在实践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从而促进公司的经济效益呢?首先,公司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包括董事会成员的选拔和职责分工、内部控制机制、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等。
其次,公司应加强公司内部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的顺畅流通,避免信息不对称的产生。
此外,公司还应深化对公司治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董事会成员和高管的专业素质,增强他们对公司治理的认知和理解。
公司治理有效性评价报告的关键要素和评价方法
公司治理有效性评价报告的关键要素和评价方法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经营至关重要。
而公司治理有效性评价报告是对企业治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核心工具。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对公司治理有效性评价报告的关键要素和评价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一、关键要素之一: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涵盖了董事会的构成、监事会的设置以及高管层的组织架构等。
评价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关键要素:董事会的独立性、核心决策的权力分配、监事会的监督能力以及高管层的职责与权力等。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确保权力分配的合理性和权力运行的透明性,从而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二、关键要素之二: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强市场信心至关重要。
评价一个公司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关键要素: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内幕信息管理和对外信息公开等。
有效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能够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三、关键要素之三: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有效公司治理的重要支撑,可以帮助公司防范各类风险和管理内部业务流程。
评价一个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关键要素: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内部审计与风险监管等。
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预防和化解风险事件,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
四、关键要素之四: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保护是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原则,关乎着企业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与信任。
评价一个公司对利益相关方权益保护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关键要素:股东权益的保护、员工权益的保障、客户权益的满足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等。
通过有效的利益相关方权益保护,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五、关键要素之五:薪酬与激励机制薪酬与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企业绩效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审计师聘任的实际决策者_股东还是高管
审计师聘任的实际决策者:股东还是高管?∗张敏李伟张胜【摘要】审计师的聘任问题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及其监督功能的强弱。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公司高管变更对审计师聘任的影响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发生了变更,公司的主审事务所更容易发生变更,而且更容易从较低质量的事务所变更为较高质量的事务所,审计意见也越容易得到改善。
而公司的控制权是否转移对事务所变更没有显著影响。
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师聘任决策受到高管的决定性影响。
新的高管上任后,更倾向于通过聘任高质量的审计师向投资者传递信号,改进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关键词】高管更换事务所变更审计师独立性一、引言审计师监督职能的发挥有赖于外部审计师相对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要求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
从审计流程来看,审计师的选择与聘任处于第一个阶段,因此它对审计师的独立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能够影响审计师的选聘,就会对审计师的独立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损害审计质量。
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下,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对审计师聘任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外部审计师的聘任权是股东的基本权利之一(唐红、王善平和朱青,2007),换言之,应该由股东来聘任审计师,对公司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我国的监管机构也对此进行了相关规定。
例如,中国证监会于1996年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有关问题的通知》,1997年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0年修订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等文件都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权利为股东所有。
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也做出了类似规定。
由此可见,聘任审计师是上市公司股东的权利,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师相对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独立性。
但是,在实践中,外部审计师的聘任权到底是掌握在股东手里,还是掌握在管理当局手里?这是一个值得进行实证检验的重要问题。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司治理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保障企业长期发展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关键因素。
在公司治理中,机构投资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参与对公司治理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展开分析。
一、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积极影响1. 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责任感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促使企业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使得企业的决策和运营过程更加公开和透明。
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也能够强化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感,使其更加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这种透明和责任感的提升,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规范运营,提升公司治理的水平。
2. 提升公司绩效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往往伴随着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深入了解和积极监督。
他们会通过投票权行使、管理层沟通、提出建议等方式,推动企业提升绩效,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也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层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企业的长期价值。
3. 强化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能够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制度,加强对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通过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企业董事会的独立性得到加强,内部决策和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有效避免了内部腐败和权力寻租等问题。
1. 短期主义倾向一些机构投资者由于对资金的追求和绩效的压力,可能会产生短期主义的倾向,导致他们只关注短期利润,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短期行为,比如追求股价短期涨幅、要求企业进行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决策等,从而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控股比例过大导致的代理问题一些机构投资者由于持股比例过大,可能会产生对企业的代理问题。
他们可能会通过持股比例来影响企业的决策和战略安排,导致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受到干扰,甚至出现利益冲突和内部权力斗争,这将对公司治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机构投资者相机抉择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及其公司治理效应
机构投资者相机抉择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及其公司治理效应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背景与意义 (2)三、文献综述 (3)四、机构投资者相机抉择分析 (4)4.1 机构投资者的角色与行为特点 (6)4.2 相机抉择策略的应用现状 (8)4.3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9)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分析 (10)5.1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与风险 (12)5.2 股权质押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13)5.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机构投资者相机抉择的互动关系 (14)六、公司治理效应研究 (15)6.1 公司治理机制与效果概述 (16)6.2 机构投资者相机抉择对公司治理的具体影响分析 (16)6.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分析 (17)七、案例分析 (19)7.1 案例选取与背景介绍 (21)7.2 机构投资者相机抉择在案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22)7.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案例中的影响分析 (23)一、内容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相机抉择行为,以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
在现代企业中,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机构投资者的相机抉择行为并非总是积极的,其决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公司业绩、信息披露等。
本文将深入分析机构投资者的相机抉择行为及其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试图揭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治理的潜在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投资决策对市场稳定和公司治理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证监会等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2024年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范文
《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篇一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一、引言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研究历程和成果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回顾公司治理研究40年的发展脉络,分析其研究成果与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公司治理研究的起源与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40年来,公司治理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的发展过程。
(一)早期阶段(1980-1990年)早期公司治理研究主要关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保护股东利益、提高企业效率。
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职能、监事会制度等。
(二)发展阶段(1990-2010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公司治理研究逐渐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高管薪酬等。
同时,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三)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公司治理研究逐渐走向成熟。
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等方面。
同时,公司治理的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如股权激励、ESG投资等新型治理模式逐渐兴起。
三、公司治理研究成果与影响40年来,公司治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利益,提高了市场信心。
(二)提高企业效率通过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等措施,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三)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公司治理研究不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通过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施ESG投资等措施,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未来公司治理研究方向展望未来,公司治理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关注新的领域和问题。
限售股减持_利润平滑还是投资收益最大_王玉涛
年扣除投资净收益后 的营业利润为 亿元 , 低于 年的 亿元和 年的 亿元 , 而卖 出金融资产兑现投资收益后 , 年的营业利润则变为 元 , 高于
团有 限公 司在
年的
年
亿元 。 相对而言 , 民营企业面临的会计业绩考核压力较小 , 更可
月减 持 民生 银行 的过 程 中 , 民生银 行 以 刃 股 价从 元升
通 常计 入 可供 出售 金融资 产 。禁 售期 内 , 限售股所产 生 的账 面浮盈直 接计人 股东 权益 禁 售 期后 , 限售 股股东 可 以选 择合适 时机减 持 股 票 , 从 而 实 现现 金投 资 收益 。 减持 后 , 原 计
人股东权益的账面浮盈将被转到当期会计利润中 , 此时限售股股东企业减持限售股既能
基 于 以上分析 , 本 文提 出以下两 个研究 假说
会计利润平滑假说 , 即减持限售股获得的收益与企业盈利 能力下降程度正相关 ,
且在 国有企业 中此关 系更 显著 。 投 资收 益最大假 说 , 即 民营企业减 持 限售股获 得 的投资 收益 大于 国有 企业 。
四、 研 究设计
研 究模 型 为检验 第一个 研究 假说 , 我们 首先考 察卖 出可 供 出售 金 融 资产 带来 的 已实 现收 益是 否 与公 司盈 利能力 有关 ,其 次检 验这 种关 系是 否在 国有 企业 中更显 著 。 我 们构 建 如 下 回
能在减持限售股过程中把握好减持时机 , 获得更多的现金投资收益 。 如中国泛海控股集
至 元 , 减持后的民生银行股价持续下跌 , 直至 目前 元左右 , 再未到达 元高点 。 上述 案例 是 否意味 着不 同产权性 质 的企 业具 有不 同 的减 持动 机 国资 委在考 核 国有 企业
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
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引言: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是现代经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全球经济融合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综述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对经济发展和市场稳定的重要意义。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和目的公司治理是指一系列规范和机制,旨在确保公司法律责任的执行,并保护股东的利益。
它包括董事会的角色和职责、股东权利的保护、信息透明度和内部控制机制等方面。
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实现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效率。
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1. 促进投资者信心: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
投资者只有在信任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情况下,才会愿意把资金投入到公司中。
2. 有效监管:公司治理机制能有效监管公司的经营活动,减少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有良好公司治理的公司更有可能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3. 提高公司价值: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提高公司的价值,增加股东财富。
通过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公司能够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实现长期增长。
三、投资者保护的定义和目的投资者保护是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机制,旨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公平、公正和透明的投资环境。
投资者保护包括监管机构的建立和运作、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
四、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1. 保障投资者权益:投资者保护机制能够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们受到侵害。
这包括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以及提供维权渠道等。
2. 提高资本市场效率:良好的投资者保护机制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在投资者信心得到保护的情况下,投资者更愿意参与到资本市场中,从而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参与度。
3. 鼓励长期投资:投资者保护机制能够鼓励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
通过提供稳定和可预测的投资环境,投资者更有可能持有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更长时间,从而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机行为的风险。
《2024年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_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范文
《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_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篇一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_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一、引言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两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公司治理是维护股东利益、保障企业稳定运营的基石,而现金股利政策则是企业与股东之间利益分配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佛山照明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其公司治理结构及现金股利政策,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佛山照明公司治理概述佛山照明作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等部分。
这些机构通过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确保公司运营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时维护股东的利益。
此外,佛山照明还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市场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清晰的了解。
三、佛山照明现金股利政策分析佛山照明的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其历年来的股利支付情况,可以看出公司对于回报股东的重视。
佛山照明在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向股东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此外,稳定的现金股利支付也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和股价表现。
四、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在佛山照明的案例中,良好的公司治理为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的相互制约和平衡,保证了股利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同时,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使得投资者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投资决策。
五、案例分析与启示通过对佛山照明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政策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为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则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公司市场形象。
因此,企业在制定公司治理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内在联系和影响,以实现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公司治理问题对上市公司估值和投资者信心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问题对上市公司估值和投资者信心的影响研究公司治理是指企业内外部力量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公司治理架构、内部控制、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和实施的方式。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能够获得投资者信心和维持良好估值的基础。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问题对上市公司估值和投资者信心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公司治理问题对上市公司估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认可度和信心。
投资者更愿意投资那些具有良好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
相反,如果公司治理存在问题,比如内部人控制、资金占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会在投资者中产生不信任和疑虑,导致投资者对公司进行负面的估值,进而使公司估值下降。
其次,公司治理问题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促使上市公司建立透明、公正、规范的经营环境,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能够使投资者更加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避免信息不对称,减少操纵和虚报财务信息的可能性。
此外,良好的公司治理还能够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市场的信任度。
然而,一些公司治理问题可能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公司高管薪酬过高、股东权益受损、决策权过于集中等问题都会引起投资者的不满和担忧,削弱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另外,公司治理问题可能导致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和风险,从而降低对公司的信任和投资意愿。
针对上市公司估值和投资者信心受到公司治理问题的影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的估值和投资者信心。
首先,完善公司治理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政府应加大对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司治理的规范运行。
其次,加强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公司应加大对内部控制的投入力度,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内源融资能力_公司治理质量与并购绩效_张自巧
管理层激励机制与会计行为异化管
管理层激励机制与会计行为异化【摘要】5见代企业越来越多以股权激励的方式作为最主要的管理层激励机制,来解决委托代理矛盾,中国证监会和国资委也分别于2006年颁布了与之相关的暂行规定。
本文在参考了一些国专家学者对于股权激励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后,提出了股权激励引发会计行为异化的可能。
由于对股票期权的过度依赖、内部人控制严重、考核指标设计不当、分配权力与分配能力不平衡以及缺乏有效监督以至案发概率过低等原因,使得管理层会计行为异化即操纵盈余,发布虚假财务信息等很容易转变成现实,本文将引用中兴通讯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作一简单案例分析。
最后提出的结论和建议是,以股权激励为代表的管理层激励存在诱使会计行为异化的动机,而各种制度的缺位是此激励机制失效的根本原因。
比较理想的管理层激励机制应该是诱正管理层的动机同时,又能在管理过程中规范其行为,并且规范外部监督体制,加大惩戒成本,从而通过正当的会计行为客观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管理层激励,股权激励,会计行为异化,内部人控制AbstractMore and more companies rely on option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the agency by agreement. Meanwhile, CSRC and SASAC issued relevant regulations in 2006. After referring to some experts‟ researchmaterials, this thesis brings up the posibility of stock optionincentive to make the accounting behaviors be alienation. There aresome reasons that makes the possibility easy to become true, such asover-rely on the stock option, serious insider control, low target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ng.Therefore, the thesis draws a conclution that management incentivedoes make the managers have the motive to fabricate theiir accounting behaviors. But the drawbacks of the managerial systems determinesmost. An ideal incentive system should not only correct the motive ofmanagers but standardize their behaviors and strenthen thesupervising as well. With it, a company J 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be reflected correctly.Key words: management incentiv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alienation of accounting behaviors, insider control目录一引古1二、文£回顾1三、理论阐述 2 (一)管理层激励机制的理论功效2(二)会计行为异化的逻辑路径31. 对股票期权的过度依赖32. 内部人控制情况严重33. 考核指标设计不当44. 分配权力与分配能力缺乏对应性45. 外部监管不力5四、案例分析5五、结论与建议6(一)结论6(二)建议71. 动机诱正72. 过程控制73. 有效监督和惩治8参考文献8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委托一代理关系自古以来就不断被人提及、被人研究,但是始终无法得到完美的解决。
国际化经营、机构投资者与股价同步性
了股价 同步性的降低 。本文认为 , 资本市场中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既可能包含大量特 质信息 , 又可能包含大量噪音 , 由于市场并非充分有效 , 投资者不可能完全区分 “ 特质
信息 ” “ 和 噪音信 息 ” 因此股 价 会 对 两种 信 息 都做 出反 应 , 而股 价 同步 性 的 降低 可 , 从 能是 两者 共 同作 用的结 果 , 而已 有 的研 究 对此均 没 有探 讨。 我们 以有 国际化 经 营背景 的 中国上 市公 司 , 对股价 同步性 的 “ 息效 率 观 ” “ 信 与 非理 性 行 为观 ” 的融 合 可 能性 进 行检 验 。当前 , 资本 市 场 的全球 一体 化 , 已将 公 司信 息 环 境 转 变为 全 方位 与立 体 化 的 情境 , 司的 国际化 经 营状 况必 然影 响到 资 本市 场 对 信 息 的需 求 程度 , 而 影 响 到投 公 进 资者 获取 信息 的成 本及 其理 性程 度 。而投 资者 识 别和 区分 特 质信 息 和 噪音 的能 力取 决于 上市 公 司提供 的信 息量 、 资者 获取 信 息 的成 本 、 资 者 的理 性 程度 以及 投 资者 投 投
国际化 经 营 、 机构 投 资者 与股价 同步 性
国际 化 经 营 、 构 投 资 者 与 股 价 同 机 步 性
摘
要: 文章研 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对股价 同步 性的影 响 , 以及 机构投 资者在二者 关系
金
鑫
中所起 的作 用。结果发现 , 相对于非 国际 化经 营公 司而言 , 国际化 经营公 司的股 价 同步性较 高 ; 而
国际化经营程度越高 , 价同步性越低 , 股 且二者 的反 向关系会 随着机构投 资者持股 比例的增加 而增 强。结论表 明, 上市 公司提供 的信 息量、 投资 者获取信 息 的成 本、 资者 的理性 程度及 结构 等 因素 投 都会影响投资者识别和 区分特质信息和噪音 的能 力 , 进而影响股价同步性 。
大数据视角下智能财务发展模式探究
大数据视角下智能财务发展模式探究【摘要】以区块链为主题的共享账簿下,企业的日常业务可以被完整、实时、准确地表现出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着企业的变革,人们逐渐脱离基础会计岗位,由机器负责企业的日常会计事务,解放了劳动力,活跃了市场产能;企业通过变更会计模式,与工商、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便于行业内报税的规范;通过价值波动模型,论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行性,以及企业达到风险可控的目的;最后,提出了对智能会计的发展与建议。
【关键词】智能财务;大数据;分布式账簿;人工智能【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20)14-0046-05邰振林 王娟(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银川 750021)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家们从中发现潜在的利益与商机,将多元化的技术融合到多元领域,以求达到更高效的工作效率、更加具有价值的产能、更加低廉的“劳动力”,财务的发展会随着企业的需要、时代的转变产生更多的分支,会计行业也接受着严峻的挑战。
通过区块链进行读取和加密,通过大数据进行多元结果的收取、筛选、抉择,对最终数据,通过云计算数据进行财务分析,通过虚拟账套,对企业进行实时监督与管控。
这是一个融合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技术进行所想得到数据的快速选择,由于数据的实时性,企业的运作可以更加高效,账务处理保存的周期也更长,这就是未来的智能财务。
所以,会计行业的转变是必然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会计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未来视角下,以区块链为主的共享账簿,以人工智能为主要劳动力,以电子货币为重要交易数据,以云计算为载体的智能财务是大趋势。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财务共享理念的提出,大大改变了财务的工作方式,财务工作逐渐开始“中心化”,即所有的账项都由财务中心来负责,分区几乎不再需要财务人员,简单的凭证报销业务只需要通过固定的程序进行扫描、整理、出账,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大大加快了财务人员的处理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质量、投资者信心与股票收益*雷光勇王文金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国际商学院100029)【摘要】投资者信心保持和提振是一国资本市场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公司治理质量会影响外部投资者的信心吗?投资者信心影响股票收益的机理是什么?本文运用中国A股公司2006-2009年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信心是市场层面因素和公司层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公司治理质量越高,外部投资者信心越强;投资者信心变化通过投资行为形成溢价对股票回报产生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在治理质量高的公司中得到增强,在治理质量高的公司中,投资者信心越强,股票回报越大。
【关键词】公司治理质量投资者信心价值相关性股票收益一、引言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投资者信心的保持和提振。
2008年全球资本市场的崩盘令人记忆犹新,以发达股票市场为主的MSCI指数下跌50%,中国股市短短一年间则下跌70%。
股市的大幅度涨跌很难用传统金融学给予解释,投资者信心变化在股市的非理性繁荣和恐慌式下跌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蒋玉梅等,2010)。
投资者信心源于投资者对未来的判断,是投资者看好投资前景认为投资在未来有保证,不必担心投资发生意外损失的一种主观状态,既包含理性因素也包含非理性因素。
投资者信心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发生变化?投资者信心变化是如何影响到股票收益的?麦肯锡的调查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愿意支付不同的公司治理溢价,而且公司治理状况较好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愿意支付更高公司治理溢价(McKinsey&Company,2002)。
这表明,公司治理质量从微观层面通过影响投资者信心来影响股票市场价值。
投资者对治理状况好的公司会形成一定预期;对公司治理状况改善空间大的公司,投资者预期更大。
形成这种预期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质量公司治理能够提升公司价值,给投资者丰厚回报(李维安,2006)。
因此,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身就是对投资者的一种承诺。
公司治理质量越高,公司经营战略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越好,公司经营、财务及违规风险越低,投资在未来越有保证,发生意外损失的概率越小,投资者信心越强。
另一方面,投资者信心是影响股价和超额收益的系统性因子,是维持金融稳定的基本因素。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力量的增强和市场环境改善,外部投资者理性程度逐渐提升,投资者更多地将公司基本面作为投资决策的判断依据,公司治理状况作为基本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投资者的预期和判断形成重要影响,进而引起股票收益波动。
每次重大公司治理丑闻的暴露,都会导致资者信心下挫和随之带来的股价大幅下跌。
本文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1)从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角度考察和研究公司治理在保持和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深化和丰富了公司治理的价值相关性研究;(2)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公司治理通过提振投资者信心,使投资者获得更高的超额回报,证实了公司治理溢价的广泛存在,并揭示出公司治理溢价产生的机制和渠道。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统计结果;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文献回顾传统金融理论将投资者视为理性经济人,投资行为遵循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
然而,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活动中或多或少表现出有限理性特征,这成为行为金融研究的起点。
投资者预期及其系统偏差产生的原因与后果,根据视角不同分为两*本文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GL01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项目(73200032)和学术创新团队项目的支持。
97类,一类侧重于投资者心理因素的探索(McGraw等,2011),一类以噪声交易理论为基础,研究投资者心理的应用领域(Delong等,1990)。
2000年后,关于投资者心理的研究集中在如何计量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与资产收益关系、及投资者情绪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机理等方面,对投资者信心的形成机理、计量及其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却鲜有文献涉及。
我们认为,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信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共性在于均是衡量投资者心理变化和预期的重要范畴,均对资本市场有深远影响;不同之处在于,投资者情绪主要包括乐观和悲观两种状态,投资者信心发端于投资者乐观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状态是过度相信和信心不足,由此来看,投资者信心是投资者情绪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两个概念间的共通性和投资者信心研究的匮乏,我们主要综述投资者情绪的计量方法及其与股票收益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多从公司角度探索其与企业价值、业绩及盈余管理的关系,但缺乏从投资者视角的研究,更是鲜有文献直接涉及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信心的研究。
尽管McKinsey&Company(2002)调查发现,61%投资者认为公司治理信息与财务数据同样重要,80%回答者愿意为治理好的公司支付溢价,中国溢价率为25%,但由于投资者意愿与实际行动的偏差,仍需要有研究对其进行检验。
Kim&Purnanandar(2010)发现,当寻求股权融资时,公司治理质量会影响投资者对资本未来回报的信心;当公司进行SEO时,公司治理质量对投资者信心有重要影响。
公司治理作为公司基本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股价结合起来,形成了公司治理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Claessens(1997)发现,捷克斯洛伐克私有化过程中公司治理与股价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Lang等(1999)研究东亚地区发现,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程度与股价呈负相关关系,公司治理对股价有很大影响。
在国内,郝臣(2009)根据南开治理指数利用Ohlson模型发现,当期公司治理具有相对价值相关性和较低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前期公司治理只具有相对价值相关性。
ST公司的治理价值相关性与一般公司存在差异。
这表明我国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已开始考虑公司治理因素。
关于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关系的研究,Delong等(1990)噪音交易模型认为,在有限套利市场中,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均衡价格的系统因子。
Barberis等(1998)、Daniel等(1998)、Hong&Stein(1999)根据投资者心理认知偏差解释情绪的形成及其对股价的影响。
Lee等(2002)发现,超额收益与情绪变化同期相关,情绪变化影响收益波动。
Brown&Cliff(2004)认为情绪的水平值、变化量与市场收益相关。
Baker&Wurgle(2006)选取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换手率、股息红利、封闭式基金折价率、IPO上市首日收益和普通股发行量6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研究美国市场截面股票收益,发现情绪对不易估值和套利的股票影响大,如小市值股票、新股、高波动股票和无利润股票、无分红股票、极度成长(PB最高)股票和PB过低股票。
国内,刘煜辉等(2003)、孙培源等(2002)、宋军等(2001)和李心丹等(2002)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中国股市上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王美今等(2004)发现,机构投资者情绪变化不仅影响股市收益,而且通过风险溢价影响收益。
伍燕然等(2007)验证情绪对市场长期收益反转和短期收益惯性的影响,进一步论证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
上述文献在理论和实证方面支持公司治理的价值相关性,然而,公司治理质量如何影响公司价值?两者之间存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我们认为,投资者是连接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的桥梁,投资者信心反映出投资者预期,其变化受到公司治理质量的影响并在股价上得到反映。
引入投资者信心因素,考察公司治理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机理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有助于将公司治理研究转向市场,考察公司治理的市场价值效应及其实现机理。
(二)假设提出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于解决代理问题的内在需求,并随着代理问题的拓展,形成了解决股东和经理层之间及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两类机制,一是内部机制(如董事会、高管薪酬、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二是外部机制(如并购市场、法律体制、市场竞争等)(白重恩等,2005)。
一定程度上,公司治理是旨在最大化解决代理冲突的系列制度安排,维持股东和经理层及股东之间利益的动态平衡,保证投资者获得期望回报(Shleifer&Vishny,1997)。
投资者信心源于公司价值的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公司治理从三个通道实现企业价值提升。
首先,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幅度降低决策失误,确保企业运营符合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价值,为投资者创造更大资本增值。
来自瑞士、韩国及中国的经验证据均证明了这一点(Beiner等,2003;Black等,2006);其次,提高企业的利益冲突协调能力,减少内耗,维护各方利益的平衡,保证利益相关者在利益分配中不受侵犯,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LLSV,2000),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保障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获得合理回报并树立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姜国华等,2006)。
最后,当企业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外部危机时,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迅速地应对与处理危机,减少损失,重塑企业形象,赢得投资者信任。
因此,高质量公司治理通过优良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危机管理机制保障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增长,使投资者发生意外损失的概率相对较小,获得稳定回报的概率相对较高,投资者信心越强。
另一方面,能否客观评价公司治理价值取决于市场规范程度和投资者理性程度。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由于内部人控制、一股独大和内幕交易等不规范现象充斥市场,投资者教育程度不高,投机理念浓重,非理性投资者充斥市场,公司治理无法正常发挥价值识别作用。
经过20年的发展,随着中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个人投资者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使投资者的理性程度逐渐增强,公司治理价值凸显。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设: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治理质量越高,公司外部投资者信心越强投资者行为是非完全理性的,套利过程也非完美,股价和收益由基础风险及非理性投资者的错误估价共同决定。
迄今08为止,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的关系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三个维度:两个方面指情绪对收益的总体效应和横截面效应,三个维度指在投资者维度上细分为个人投资者情绪与机构投资者情绪来研究两者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公司维度根据特征差异构建不同的股票特征组合,研究情绪对特征组合收益的影响;时间维度以不同频率考察情绪对于收益的当期、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蒋玉梅等,2010)。
上述研究均表明: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具有相当解释力,证券价格由供求共同决定。
另一方面,证券市场是一个期望自我满足的市场,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行为偏差,导致了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
投资者若对股市充满信心,将以买入股票来表现其心态,股价由此上升,过分自信可能使投资者漠视股价超越了其内在价值而盲目大量买入,致使股价大幅度高于其价值出现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