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知名烧饼----黄桥烧饼解析
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作者:来源:《美食》2018年第12期黄桥是苏北平原上的一个镇子,早先并不怎么出名。
自从1940年陈毅和粟裕同志率领新四军从江南挺进苏中,在这里胜利地指挥了黄桥保卫战以后,这个小镇,连同黄桥烧饼和黄桥烧饼歌才出了名。
那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到了苏北。
腐败的国民党“遭殃军”一路溃逃,一路抢劫。
在苏北流传着一首民歌,强烈地表达了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天上有个扫帚星,地下有个韩德勤,放下鬼子他不打,专门欺负老百姓。
”韩德勤是当时的国民党江苏省主席,是个反共摩擦专家。
1940年10月间,他纠集了一万五千人,进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在地黄桥。
他狂妄地扬言,要把新四军赶到长江里去喝水。
陈毅同志决定在黃桥狠狠地教训国民党顽固派,打开苏北抗日的新局面。
黄桥人民意气风发地配合新四军作战。
那时候,抗日根据地初创,人民的生活还相当艰苦。
但是,为了抗日保家乡,为了子弟兵吃饱肚子打胜仗,黄桥人民家家赶做烧饼,支援子弟兵。
在珠巷支前委员会,白发苍苍的贫农张奶奶拎来了粯子野菜饼,她生怕冷了,就在饭碗下面铺上麦秸,上面盖上棉衣。
工作人员小王激动地指着堆满十多间屋子的各种食品说:“张奶奶,你这是送第五趟了,留着自己吃吧!”张奶奶揩去眼里的泪花说:“孩子,一家人不说两家子话,我儿子前天参了军,也在陈司令部队里,收下吧!等胜利了,奶奶请你们吃夹肉饼。
”“不!”小王哽咽着解释:“陈司令说,群众生活相当艰苦,不能再收了!”“收下吧!就送这一次了!”陆续到来的群众纷纷请求。
“不,不能啊!”小王激动得哭起来。
结果,张奶奶就带领群众冒着枪林弹雨直接把烧饼送到了火线。
那天中午,忽然传来消息:敌顽离黄桥东边的小二房庄只有三四里了。
战士们丢下饭碗就走。
怎能叫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呢?于是,姑娘、媳妇、老人、小孩都赶到东大街,一双双手向跑步增援前线的战士递烧饼,这个送两块方饼,那个塞三片涨烧饼……随后,又提着水,挎着烧饼篮,跟着支前队冲上前线。
黄桥烧饼市场分析
安全优势:属纯天然绿色食品,无任何添加剂, 通过了国家ISO9002认证
文化优势:浓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底蕴,让顾 客在品尝烧饼的同时感受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购买途径:可直接在店内购买,也可 送货上门服务
B(benefit)即产品给顾客带来的利益
黄桥烧饼带给顾客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产品的FAB分析
F(features/fact),即产品特点
黄桥烧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色泽黄亮,香脆诱人。大小适中,形状多变
口味:口感极佳,口味多变
制作:黄桥烧饼制作工艺独特 用途:主食、副食、礼品
A(advantage),即产品的优势。
黄桥烧饼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的SWOT分析
Strengths(优势)
终端销售,自产自销
独具特色,包装、口味、饼形多变
Weakn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es(劣势)
资金不足,短期内难以扩大经 营规模
管理人员经验不足
Opportunities(机遇)
市场广阔 品牌效应,地方特色浓厚
目标消费人群广 购买更加方便(送货上门服务)
企业成长空间巨大
本店提供的烧饼特制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顾客 的需求。所以节假日里赠送在我们店里定制的特 别烧饼给您的亲友,不仅能体现出您独特的欣赏 观与价值观,同时也能体现出您对亲友的特别与 重视 黄桥烧饼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时,不仅可以体 现你家乡独特的美食文化,同时又可以让您的 亲友在节日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让您在享 受美食的同时感受淳朴浓厚的泰州文化
土土特产有限公 司
谢 谢
Threats(威胁)
讲述黄桥故事:一段独特的烧饼记忆与文化情感
讲述黄桥故事:一段独特的烧饼记忆与文化情感示例1:Title: The Story of Huangqiao: A Unique Bun Memory and Cultural EmotionIn the annals of Chinese culinary history, a humble pastry stands out as more than just a snack – it's a testament to tradition, resilience, and the indelible bond between food and culture. This pastry is none other than the renowned Huangqiao Baozi, or the famous yellow bridge buns from the town of Huangqiao in eastern China. Let us embark on a journey through this delectable memory 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it holds.Huangqiao, nestled in the heart of Jiangsu Province, has been known for its baked delicacies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story of these buns dates back to the Ming Dynasty when local residents developed a method of baking them in wood-fired ovens, giving them a distinct golden hue and a crispy crust. The buns themselves are made with high-quality wheat flour, laced with savory pork, and often wrapped in a thin, delicate skin that melts in the mouth. The aroma of freshly baked Huangqiao Baozi wafts through the streets, evoking a sense of nostalgia and comfort.The unique preparation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he town's rich history, has shaped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Huangqiao. These buns have become not just a gastronomic delight but a symbol of community and heritage. Every spring festival, for instance, the townspeople come together to make and distribute thousands of buns as part of their annual traditions. It is a time when families reconnect, and the art of making buns becomes a shared experience,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belonging.Moreover, the Huangqiao Baozi has transcended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gaining popularity beyond the region. As Chinese immigrants carried their recipes abroad, the buns have become a cherished connection to their roots. In Chinatowns around the world, one can find small bakeries specializing in these buns, serving as a nostalgic reminder of home for diaspora communities.Beyond their culinary significance, the Huangqiao Baozi carries a deeper emotional resonance. For many, biting into a warm, fragrant bun is like unwrapping a piece of history. The taste buds are transported back to childhood memories, where family gatherings, celebrations, and simple joys were centered around these delectabletreats. The buns have become a tangible link to the past, a way to express love and care, and a comforting presence during challenging times.In conclusion, the story of Huangqiao Baozi is a tale of tradition, community, and nostalgia. It is a culinary journey that intertwines flavors, memories, and cultural values. As we savor each bite, we honor the craftsmanship, the shared experiences, and the enduring legacy of a town and its people. This unique bun is more than just a food item; it is a cherished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food in connecting generations and shaping our collective identities.中文翻译:在中国的烹饪史中,有一种平凡的点心不仅是一道佳肴,更是传统、坚韧与食物与文化之间深深纽带的见证。
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黄桥烧饼(12个,6甜6咸)材料:面皮:水油皮:面粉250g,猪油25g,酵母粉3g,泡打粉3g,温水150g;油酥皮:低筋面粉100g,猪油50g,馅料:猪肥膘60g,香葱2棵,盐1/2小勺,肉松适量;白砂糖1.5大勺装饰:糖水(1大勺清水加糖搅拌融化),芝麻做法:1、混合水油皮材料,揉成光滑的水油皮面团,盖上湿布,饧发30分钟;2、混合油酥皮材料,揉匀包上保鲜膜,入冰箱冷藏30分钟;3、猪肥膘细细切成肉丁,再剁碎;4、一半肥猪肉碎加入切碎的香葱和盐,用之前再拌匀,并准备适量肉松备用,这是咸馅;5、另一半肥猪肉碎加入白砂糖,拌匀,成甜馅;6、饧发好的水油皮和油酥皮面团各分成12份;7、一份水油皮小面团包一份油酥皮小面团,捏紧收口;8、收口朝上,擀成长蛇形后,左右对折;9、上下卷起;10、立在案上;11、轻轻按扁;12、略擀薄,大约0.7-0.8cm,成饼皮;13、包上适量馅料,不要太多,这是酥饼,不是馅饼;14、像包包子一样包好,捏紧收口,收口朝下,略按扁;15、轻轻擀成约0.7-0.8cm厚的的小圆饼;16、同样包入拌好的咸馅(猪肉、香葱和盐),再加上点儿肉松;17、将咸味儿饼胚擀成长圆形,与甜味儿饼区分;18、将饼胚放入烤盘,刷糖水,多刷几遍,至饼胚表面黏黏糊糊的;19、再撒上厚厚一层芝麻,用手掌轻按,让芝麻粘得牢固;20、烤箱提前预热180度,放入饼胚;中层,烤大约15分钟,至表面金黄色,即可。
贴士:1、饼虽好吃,热量不低,注意食用的量,别一吃就停不了口啊!2、自己在家做,数量少,这种小包酥比较好操作、容易成功。
3、水油皮加酵母经过了发酵,能够体现既酥又软的口感;馅料则可以自己搭配,多种多样,只要喜欢,什么都是成立的;但是猪肥膘都要多少有一点儿,香啊!而且猪肥膘经过高温就烤化了,吃不出来的。
4、没有烤箱可以用平底锅煎熟,不过口感与烤箱烤的有差别,也费事一些。
5、烘烤温度和时间仅作参考,根据自家烤箱的“脾气”调整温度和时间,烤的时候看着点儿,别烤糊喽!门钉肉饼一,皮和馅的比例:1:1。
历史悠久的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因用炉烤,古人称之为炉饼,是黄桥地区人民的传统美食,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黄桥烧饼源于何时虽无文字记载,却因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而闻名于世。
据《宋史》记载,北宋大孝子顾昕的父亲顾慈,时任唐末东川节度史,乾宁四年被叛军所杀。
年仅十岁的顾昕随母迁居黄桥,母子俩以烤炉饼而相依为命。
十六岁时,其母因病而双目失明。
为了瞻养母亲,顾昕一人扛起了炉饼店继续烤饼谋生。
街坊邻里见顾昕如此厚道孝顺,纷纷来店买饼吃早茶。
为回报和感谢乡邻,顾昕潜心钻研烤饼手艺,他烤出的饼清香诱人、酥脆可口,生意十分红火。
连南来北往的商人路经黄桥时,都必定光顾此店尝饼喝茶,离开时还捎上几个带给家人、送给亲友。
日而久之,黄桥烧饼闻名于大江南北。
后来,黄桥人民不断改进工艺和创新,使黄桥烧饼由单一的烤饼发展为桶烧饼、摊烧饼、涨烧饼、脆烧饼、小烧饼等五大系列近30个品种,现在黄桥烧饼己成为黄桥人民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一首流传的古民谣说得好:“黄桥烧饼黄又黄,外撒芝麻内包糖;两个烧饼一碗茶,肚子吃得饱喀喀”,最形象地说明了黄桥烧饼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940年的抗战时期,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军指挥了举世闻名的“黄桥决战”, 率新四军八千健儿抗击近三万来犯之敌;黄桥人民通宵达旦制作烧饼,除街上20多家饼铺全都起炉烤饼外,镇民们也在自家灶房摊烧饼、涨酵饼,并冒着枪林弹雨,把热烤的烧饼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新四军将士奋勇杀敌,最终取得了决战的胜利。
当年产生的一首《黄桥烧饼歌》流露着浓厚的军民鱼水深情,一直传唱至今。
30年后,粟裕大将和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旧地重游时,指名要吃黄桥烧饼,老将军们对黄桥烧饼念念不忘。
注:黄桥烧饼在维扬食谱中独具风味,并已编入《中国食品指南》,是江苏省79种名点之一。
1949年开国大典时,黄桥烧饼被选入国宴点心之一。
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品尝黄桥烧饼时,边吃边对身旁的卫士长陈长江同志盛赞道:“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董桥古镇:烧饼与战役的红色传奇
董桥古镇:烧饼与战役的红色传奇-历史论文董桥古镇:烧饼与战役的红色传奇文|淮宸“到了黄桥不能不吃黄桥烧饼”,是当地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正宗的黄桥烧饼就出自江苏泰兴的黄桥古镇。
作为江苏省的著名小吃,黄桥烧饼被列入国宴的点心行列。
毛泽东曾在1952年称赞道“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一场著名战役使黄桥烧饼名扬四方。
1940年10月的黄桥镇,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以七千人的兵力战胜国民党韩德勤部三万人(实际参战1.5万),歼敌一万一千余人,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漂亮战。
激战之时,当地群众日夜赶做烧饼,冒着炮火把烧饼送到新四军的前线阵地。
如今镇上的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是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黄桥古镇因此名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桥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距今已近千年。
黄桥素有“北分淮委,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其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也是这_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
黄桥古镇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有2000余间,还能寻觅到少量的宋代建筑,大批唐宋明清石刻、木匾分布其间,在古风浓郁的小镇上穿行,如同穿越漫步在悠远的历史时空。
人杰地灵的文化古镇黄桥古镇始称“永丰里”,又名“黑松林”,约从明代起改称黄桥镇。
黄桥古镇现有东、南、西三片传统古街区,24条古街巷、3座古寺庙、7座古宗祠错落有致,总面积近30公顷。
古镇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御史府、何氏宗祠、宋顾孝子亭、牛皋洗马池和“致富”、“文明”二桥,都是值得驻足一赏的景点。
南宋绍兴年间,岳飞将军奉旨抗金,从广德移兵泰州。
黄桥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岳飞故令大将牛皋到黄桥筹办火药火器,以备攻敌。
牛皋一日率数骑在黄桥东北角一带察探地形,忽见有一藕池,碧波荡漾,绿荷红花,清香沁人肺腑,不禁放声赞道:“好一片藕池!”于是跳下龙驹,在藕池里洗马。
后人为纪念他,将池子改名为“牛皋洗马池”,现存于古镇的黄桥高级中学校内。
抗日功臣黄桥烧饼_传统文化
抗日功臣黄桥烧饼
江苏泰兴黄桥镇有一种烧饼,叫做黄桥烧饼。
这种烧饼是用油酥和面,而且还有馅,馅是用火腿或猪油等做成。
烧饼在缸炉里一烤,酥脆焦黄,香喷喷,非常可口。
这种烧饼只有黄桥镇一个地方有,它外面酥,里面松,油润不腻,人人赞赏。
这种黄桥烧饼,远近闻名,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究竟是谁的发明创造,现在已经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不过有一件事,大家记得十分清楚,那就是1940年,新四军东进,开辟抗日根据地,在黄桥这里打了一仗,非常激烈,成为著名的黄桥战役。
新四军日夜坚持战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饭,黄桥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景非常着急,他们后来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这种烧饼慰劳新四军。
人们日夜赶做,有专人指导,开始小规模做,后来推广开来,全镇的人都做起来。
新四军吃了这种烧饼,浑身增添了力量,打起仗来也非常起劲,最后,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当时还留下一首光为流传的民歌: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
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把百姓帮。
同志们呀吃得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从此,黄桥烧饼就更加出名了。
黄桥烧饼【精品做菜图解文档】
黄桥烧饼
重要!!!
用料君列表混乱了,我把配料写这里吧下面表格的请无视-_-#油酥:低筋面粉 120g,南桥酥油62g水油皮:中粉100g,南桥酥油45g,水45g,糖5g,盐5g。
其它和配料表格一致。
伤不起!!!
前一周偶很勤奋的又烤面包又烧鸭四宝的~和下厨房的厨蜜们玩得
很欢脱~用力过猛~俗话说上吊也得喘口气~于是,前天和昨天上午偷懒了,整个人窝在沙发里看TVB肥皂剧,木有勤勉的下厨~~昨儿中午在
冰箱里找剩饭,发现有一坨黄呼呼的南桥酥油就快过期~~于是很小市
民的表示酥油不能浪费~~思前想后决定做个老妈最爱吃的黄桥烧饼
(上次那个可颂也是她最爱吃的。
好像她木有什么不爱吃的。
)
用料。
黄桥烧饼小结
黄桥烧饼小结黄桥烧饼是中国传统的特色美食之一,起源于江苏省的黄桥镇,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小吃。
黄桥烧饼的制作工艺独特,主要原料有面粉、碱水、猪油和白芝麻等,其中碱水是制作糕点的关键之一。
制作黄桥烧饼需要有匠人的技艺,将面粉和碱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猪油揉搓成饼状,最后撒上白芝麻,放入炉中烘烤而成。
由于炉火的温度和时间掌握的巧妙,烧饼的内外层呈现出金黄色的颜色,外脆内软且香气四溢,给人以食欲的刺激。
黄桥烧饼的口感独特,外脆内软是它的最大特点之一。
外脆指的是烧饼烘烤后形成的饼皮,金黄酥脆,咬一口声音清脆,吃起来有一种独特的口感。
内软指的是烧饼内部,经过烘烤后饼内部富有层次感,表现出一种柔软的质感,而不会过于干燥。
在咀嚼时,会感受到酥脆和柔软的交织感,给人一种食物在口中融化的舒适感受。
此外,黄桥烧饼的香气也是它的一大特色,烤好的饼皮上撒满了白芝麻,烤的时候芝麻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让人闻之食指大动。
黄桥烧饼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
黄桥烧饼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黄桥烧饼中还含有一定的脂肪和纤维素,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脂肪和纤维素。
对于感到肚子饿的人来说,一块黄桥烧饼不仅可以填饱肚子,还能提供一定的热量和能量。
总的来说,黄桥烧饼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成为了中国传统的特色美食之一。
不论是外脆内软的口感,还是独特的香气,都让人无法抗拒它的诱惑。
而且,由于其营养价值也不容忽视,因此黄桥烧饼无论是作为早餐还是点心,都是一款极具美食价值的小吃。
希望大家有机会尝试一下,体验一下黄桥烧饼的独特魅力。
黄桥烧饼是哪里的特产
黄桥烧饼是哪里的特产
1、黄桥烧饼是江苏特色小吃之一
2、黄桥烧饼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战役打响后,黄桥镇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3、黄桥烧饼是古老的特色传统小吃,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
4、黄桥烧饼制作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
所用的面粉必须是中筋,强筋和弱筋却不宜制作,所用芝麻必须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变它的色泽与形状,一般有咸甜两种口味,讲究的做法是以上等肉松作为馅料!
5、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
2003年荣获“中华民族小吃”的称号,2004年获“江苏食品博览会金奖”。
《 中西餐饮文化》——模块六 中式面点
(1)京八件
京八件就是八种形状、口味不同的京味糕点。原为
清宫廷御膳房始创,后流传至民间。京八件以枣泥、青梅、
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盐等八种原料为馅,
用油、水和面做皮,以皮包馅,烘烤而成。一般做成扁圆、
(2)虾饺
虾饺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以一层澄面皮包着一至
两只虾为主馅,份量大小多以一口为限。传统的虾饺是半
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肉,有笋,现
在流行的是独虾虾饺。优质美味的虾饺一定要皮薄而软,
如果饺皮是半透明则更佳 ;上乘的虾饺,皮白如冰,薄如
纸,半透明,肉馅隐约可见,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
喷香可口,兼有小笼包与锅贴之优点,民间常作为宴席佳
肴。内蒙古等地的稍美(音shāo mài )与南方的烧麦并不是
一种食品。
以往烧卖的馅分四季而有所不同:春以青韭为主,夏
以羊肉西葫芦为优。秋以蟹肉馅最为应时,冬季以三鲜为
当令。三鲜烧卖皮薄剔透,色泽光洁入口香醇鲜美。
烧卖——形状如石榴,顶部不封口。
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
们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4)四喜汤团
汤团就是汤圆。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
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一种新奇
食品,即用各种果饵作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
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
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
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其特点是皮色雪白,包面含笑而不露
馅,内馅香滑有汁、甜咸适口,滋味鲜美。
《黄桥烧饼歌》
2016年第9期上半月黄桥烧饼,特产于江苏省泰兴市东郊黄桥镇。
不仅远近闻名,而且岁月留香。
许多身处千里之外的游客,尤其是一些新四军老战士,甚至不顾耄耋之年疾病缠身,执著地来到这里故地重游,决意要吃上几口黄桥烧饼。
当热乎乎的烧饼在手,一口咬到嘴里之后,老人脸上才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之后他们中有人便情不自禁地轻轻哼起那首妇孺皆知、广为传唱的《黄桥烧饼歌》:“黄桥烧饼黄又黄嗳……”顿时,新四军老战士们异口同声、形成大合唱:“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尽管他们的音调已失准确,但豪迈依旧,一种浓浓的情结涤荡着岁月的留痕,焕发着依然灼热的激情。
这歌声,重又将他们带回到血与火的战场……这是一段军民联合抗敌的光辉历史,这是值得苏北人民永远纪念的历史呵。
据《黄桥烧饼歌》的曲作者章枚回忆:《黄桥烧饼歌》产生于黄桥保卫战之时。
那一仗,我新四军以不足1万兵,打败了韩德勤号称10万人马的进攻,战果十分辉煌。
而战斗中,黄桥民众热爱新四军、支援新四军的情景,更是感人肺腑,这真是一曲人民战争的胜利凯歌。
黄桥保卫战发生在1940年。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反共军事摩擦,并将摩擦中心由华北移向华中。
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奉命率主力部队挺进苏北。
执行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多次派兵向我军进攻。
新四军被迫自卫还击。
9月30日,韩德勤又出动主力进攻黄桥,妄图将新四军“包围而歼之”。
当时,新四军在黄桥仅有7000人,且增援部队距离较远。
这场决战意义重大:新四军打了胜仗,则为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基础,并可迅速开创华中抗战新局面;如果失败了,新四军就只好“下长江去喝水”。
这是决定命运、破釜沉舟的一仗。
10月3日,韩德勤兵分三路向苏中黄桥发起进攻。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等执行正确的统一战线方针,联络友军和开明绅士,坚持自卫原则,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成功地争取李明扬和陈泰运部保持中立的有利条件下,命令新四军第一纵队叶飞部、第二纵队王必成部、第三纵队陶勇部,按照周密的部署,采用集中兵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进行全面的自卫反击。
黄桥烧饼做法教程作文
黄桥烧饼做法教程作文《黄桥烧饼:舌尖上的美味做法大揭秘》说起黄桥烧饼,那可真是一绝,酥脆可口,咬一口满口香。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黄桥烧饼的做法,这都是我自己亲自摸索出来的,中间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儿呢。
首先啊,咱得准备食材。
面粉那是必须的,得是那种精白面粉,就像小姑娘的脸蛋一样白白嫩嫩的。
再就是酵母,这酵母可不能乱放,比例可得掌握好了。
有一次我心急,酵母放多了,结果那面团发得跟气球似的,差点就从盆里溢出来了,那场面,就像火山喷发似的突然而又壮观。
接着就是猪油,这猪油是黄桥烧饼酥脆的小秘密哦。
还有葱啊、盐啊、芝麻这些调味料,一样都不能少。
然后就是和面啦。
把面粉倒在一个大盆里,中间挖个小坑,就像在面粉上挖了个小池塘似的。
把酵母先用温水化开,再倒进小池塘里,这时候就像给池塘注水一样。
再慢慢加上适量的温水,开始搅和。
搅和得差不多了,就下手开始揉。
这揉面可也是个技术活,我第一次揉的时候,那面就像个调皮的娃娃,老是粘我一手,怎么弄都弄不干净。
揉啊揉,一直揉到面团光滑得像个小皮球一样,这就差不多了。
然后盖上一块湿布,让面团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等它发酵成两倍大。
我就盯着那面团看啊,就盼着它快快长大,感觉像是在等着自己种下的小种子发芽一样。
等面团发好后,把它拿出来再揉一揉,给它排排气。
然后把面团擀成一个大饼,再把猪油均匀地抹在上面,撒上盐、葱花这些调料,然后小心翼翼地卷起来,再分成一个个小剂子。
把小剂子擀成小饼的形状,这时候就可以把小饼的表面沾上芝麻啦,沾芝麻的时候我总觉得像是给小饼穿上了一件芝麻小外套,特别有趣。
最后就是烤了。
烤箱得先预热,这就像是给烤箱做热身运动呢。
然后把沾好芝麻的小饼放在烤盘里送进烤箱。
温度的话,大概180度左右就行,时间大概15 - 20分钟。
这时候我就守在烤箱旁边,看着那小饼一点点地变色,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变强壮一样。
等小饼烤得表面金黄酥脆,那诱人的香味就充满了整个屋子,这时候的黄桥烧饼就大功告成了。
泰兴特产篇
江苏特产之泰州篇黄桥烧饼:简介:泰兴黄桥镇有一种烧饼,叫作黄桥烧饼。
这种烧饼是用油酥和面,而且还有馅,馅是用火腿或猪油等做成。
烧饼在缸炉里一烤,酥脆焦黄,香喷喷,非常可口。
这种烧饼只有这一个地方有。
《随园食单》烧饼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肪和面炙之”。
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制作法,成为一种半干式面点,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一传统特色,并在花色品种上不断改进,已从一般的“擦酥饼”、“麻饼”、“脆烧饼”等大路品种,发展到葱油、肉松、鸡丁、香肠、白糖、桔饼、桂花、细沙等十多个不同馅的精美品种,烧饼出炉,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形色香味俱佳。
黄桥烧饼制作是以面粉等为主要原料的饼状面点的传统手工技艺。
其主要用料面粉为黄桥地区特产的小麦精粉。
其制作技艺以师徒间口口相传为主,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明清时在苏南大城市和南洋各国都是抢手货。
黄桥烧饼制作工艺比较独特,从揣酵(和面)开始就很讲究,天冷烫酵,天热“雪花籽”,不冷不热“老鼠喷沙”。
兑碱也要因时而定,飘碱面起泡,反之则粘牙。
馅和酥分别用猪油和花生油拌面粉擦酥,做烧饼时,酥搭于面团上,用手搓长再卷起,然后用响子轻捶一下,翻转至底上再捶一下,调转方向再捶,然后将底翻朝下,刷上糖稀,撒上去皮芝麻,贴入桶炉烤。
制作出的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
在品种繁多的糕点食品中,黄桥烧饼的名声是很响的,堪与北京的茯苓饼、天津的大麻花、上海的蟹壳黄、扬州的富春包子、泰州的桃仁麻糕等名点媲美。
黄桥烧饼是古老的传统食品,是祖上留给黄桥人的瑰宝。
黄桥宾馆继承和发扬了老祖宗的传统,使用了传统的工艺和精选的原材料,生产出的烧饼深得各界人士的喜爱。
2003年荣获“中华民小吃”的称号,2004年获“江苏食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被评为泰州市名牌产品。
由来:烧饼的历史由来已久。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饼法”一章,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也有关于烧饼的描写。
泰兴所有美食一览
江苏省泰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江苏省苏中平原南部。
于南唐升元元年置县(公元937 年)。
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75.59平方公里,人口121.22万人,辖1街道16镇,素有“银杏之乡”、“教育之乡”和“建筑之乡”的美誉。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来看看,泰兴究竟有哪些美食。
如果你是一个异乡人,我会努力带你去吃个遍,只要你愿意;若你也是泰兴人,我会努力和你一起去慢慢品尝,只要你愿意...泰兴白果白果是银杏的俗称,泰兴是银杏之乡,以盛产果大、仁满、浆足、壳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贮藏的“大佛指银杏”而著称于世。
泰兴白果营养丰富,药食俱佳,经常食用可预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遗精、带下、尿频等疾病,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疗效。
1999年,被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指定为全国唯一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
2004年9月,通过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荞麦扁团荞麦扁团是泰兴城乡老少喜爱的食品。
荞麦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播种历史远至唐朝。
它营养丰富,对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胃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其茎叶可入药,外壳做成的枕芯能明目清热,内含的硒元素,被联合国卫生组织认定有防癌抗癌作用。
荞麦果实为三角形,有棱,碾碎筛去壳后便成粉状。
它在泰兴的生长期为两个多月,是作为轮作换茬的庄稼而播种的,一般都在割稻前后种下,种麦时收割,大都栽在沟头、路旁等小块和瘠薄土地上。
荞麦粉除能做成面条、疙瘩汤外,主要是作为扁团的原料用来待客,制作时先用凉水将粉搅和成面团状,双手拍成茶杯盖大小的形状即成。
其中的馅料大都为青菜、白菜、菠菜、芹菜或秧草等,考究的人家,还在里面加进一点虾米,味道更为鲜美。
另有一种瓤子扁团,是先用猪油擦酥,然后加入葱、姜、酱油等佐料,还有一种是纯素的,单用豆沙一种。
荞麦扁团的吃法一般有水煮和笼蒸两种。
水煮较为简单,扁团投入水锅后,将水烧开,看扁团浮到上面,再养一会即可。
2023年中式面点师(中级)备考押题二卷合一带答案20
2023年中式面点师(中级)备考押题二卷合一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单选题】不属于包装材料污染的有毒物质是。
A、印刷品上的油墨B、陶瓷容器中的铅C、石蜡中的多环芳烃D、粮仓中的放射线元素M乍用。
参考答案:D2.【判断题】()正确运用烤制的火力,可以保证烤制品的外观。
参考答案:×3.【单选题】榛子的含油量达(),高于花生和大豆。
A、30%~35%B、35%~40%C、45%~60%D、0.65参考答案:B4.【单选题】对人体有生理意义的多糖主要有:糖原、食物纤维和()。
A、葡萄糖B、半乳糖C、淀粉D、蔗糖参考答案:C5.【单选题】制作薯类面坯,要将薯类去皮、蒸熟、压烂、去筋,()加入添加料。
A、凉后B、趁热C、冷却后D、温热时参考答案:B6.【单选题】核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糖类、()、蛋白质和矿物质丰富。
A、维生素CB、脂肪C、纤维素D、维生素A参考答案:B7.【单选题】制作薯类面坯,要将薯类去皮、()、压烂、去筋,趁热加入添加料。
A、蒸熟B、炸熟C、烤熟或煮熟D、煎熟参考答案:A8.【判断题】()鲜肉指屠宰后经低温冷冻的畜禽肉。
参考答案:×9.【判断题】()大豆蛋白质、脂肪丰富,黄豆粉黏性差,与面粉掺和后可制成团子糕饼等。
参考答案:√10.【单选题】烤制黄桥烧饼的炉温为()。
A、150℃B、160℃C、220℃D、180℃参考答案:C11.【单选题】冻禽在冷藏时被()污染而腐败往往产生绿色。
A、变形杆菌B、假单胞菌C、沙门氏菌D、肠杆菌属参考答案:B12.【单选题】使用面点加工设备前应对机器的()和机械部分进行检查。
A、卫生B、料斗C、开关D、电气参考答案:D13.【单选题】竞争的实质是是人才和的竞争。
A、科技B、技术C、管理D、知识参考答案:D14.【单选题】中式面点制作工艺中,常用的油脂有猪油植物油A、羊油B、黄油C、素油D、花生油参考答案:B15.【判断题】()水可以调节人体体温。
黄桥烧饼香喷喷
黄桥烧饼香喷喷作者:刘小兵来源:《家庭文化》2016年第07期黄桥烧饼是江苏省泰州市黄桥镇闻名遐迩的老根据地名吃,以其色正味香、酥脆可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也使黄桥,这座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小镇得以名扬天下。
前不久去黄桥旅游,我有幸品尝到了这道美食。
在黄桥古镇的各条街巷闲逛,除了能欣赏到那些保留较好的明清古街古巷,最显眼的就是满街鳞次栉比的烧饼店铺,一块块金黄灿灿的,香气四溢的烧饼被当地人家摆放在门前商铺柜橱的盘子里,它们撩拨着游客们的味蕾,让大家不由自主地走进店去购买品尝。
黄桥烧饼为什么会这么有名呢?这首先要归功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
黄桥小镇,地处苏中地区靖江、如皋、泰州、泰县的中心。
当时,为了打开苏北抗战局面,党中央、毛主席命令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东进,一举占领黄桥等地,开创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但是,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一心要消灭新四军,分三路南下围攻黄桥,面对着国民党顽固派大军压境之势,新四军部队在陈毅、粟裕的率领下,开展了一场自卫战争。
为了保障战役胜利,黄桥镇的老百姓热情拥军,家家连夜赶做大量美味烧饼,冒着枪林弹雨将烧饼送往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士兵士气,为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终,我军打败了数倍于我军的顽敌,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烈火烤,军队要靠老百姓来帮,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嗨呀咿呀嗨,嗨啊嗨,多打胜仗多缴枪。
黄桥烧饼圆又圆,圆圆烧饼多好看,烧饼一口吃不下,鬼子一下打不光,抗日要打持久战,黄桥烧饼长又长,长长烧饼有分量,黄桥烧饼千万千,千万烧饼送前线……”一首表现黄桥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的《黄桥烧饼歌》应运而生,通过赞美烧饼的色、形、香、味,表达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
从此,象征军民团结抗战的黄桥烧饼驰誉全国。
毛主席吃了黄桥烧饼,挥笔题词“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黄桥烧饼也因此成为开国大典第一宴的点心,称它为中华名吃,的确是当之无愧。
黄桥烧饼的故事
关于培育黄桥烧饼特色产业发展的汇报中共黄桥镇委员会黄桥镇人民政府为切实推进我镇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工作,根据市委办《关于开展乡镇(街道)特色产业培育发展调研论证活动的通知》精神,我镇组织人员对镇域内的特色产业作了认真调研,现将黄桥烧饼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黄桥烧饼的产业基础提到黄桥,人们总会想起黄桥决战与黄桥烧饼。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粟裕率新四军东进黄桥,黄桥人民用黄桥烧饼支援了震惊中外的黄桥决战,为赢得黄桥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而弛名遐迩。
从元末“黄桥烧饼黄又黄,外嵌芝麻内包糖……”的《黄桥烧饼民谣》到20世纪40年代“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的《黄桥烧饼歌》;从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夸赞“黄桥烧饼是好出名的”到改革开放后黄桥烧饼店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黄桥烧饼既积淀了悠久而深邃的美食文化底蕴,又凸现出融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为一体的产业特征。
黄桥烧饼已成为黄桥历史、文化的象征,成为黄桥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富民支柱产业。
黄桥烧饼被《中国食品指南》编写入书,是江苏省79种名点之一,品种有六大类二十多个系列。
我镇是全国黄桥烧饼原产地和主要产地,产业发展基础深厚,产业开拓的空间宽广。
黄桥烧饼产业涉及生产加工、小麦种植、面粉加工和辅料供应。
目前,全镇有黄桥烧饼生产加工企业(个人)70多家,占全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46%,占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产值比重18.60%。
其中规模较大的黄桥烧饼生产企业有:黄桥宾馆、天勇永进黄桥烧饼店、黄桥烧饼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桥缘宾馆、美味鲜食品公司、名扬烧饼店和东进烧饼店。
小麦种植主要以中筋小麦为主,有18个生产基地,分布在全镇各村。
面粉加工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苏三零集团苏中制粉公司为龙头,泰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良面粉有限公司、湖头食品有限公司和东进面粉厂为骨干,所生产加工的面粉足以保证黄桥烧饼的品质。
辅料供应有5家企业来支撑。
泰兴市金宇食品厂和泛中食品有限公司是泰兴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生产肉松、肉脯。
黄桥烧饼的制作及其它
黄桥烧饼的制作及其它夏夕琴【摘要】黄桥烧饼是我国传统的食品,是深受各界人士喜爱的点心,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黄桥烧饼,是其能成为家庭餐桌的常用佳肴,本文总结和归纳了其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抓握黄桥烧饼的制作技巧和工艺流程。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黄桥烧饼;制作【作者】夏夕琴【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正文语种】中文黄桥烧饼产于江苏千年古镇黄桥,它的出名,是因为淮海战役中有个非常大的硬仗,叫黄桥战役,解放军打了几天几夜都未能吃上饭,所以老百姓作了很多黄桥烧饼送给解放军,结果打了大胜仗,在电影《东进序曲》中有首“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把百姓帮……”的《黄桥烧饼歌》,黄桥烧饼也由此而闻名全国,还成为开国大典第一宴的点心。
同时,黄桥烧饼的制作精细,用料考究,作为传统名点,颜色金黄、气味焦香、外皮酥脆、内里鲜香,一直被传承下来。
黄桥烧饼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油面、水皮面、起酥、馅料制作、成形和烘烤等步骤。
2.1 黄桥烧饼皮面的制作2.1.1 油面(也叫油酥面)的制作称取面粉150g,加入75g油脂(大油、植物油、色拉油均可)搅拌均匀,制而成油面也就是油酥,备用。
通常面粉与油脂都是按照2:1的比例,也可根据季节、或是选用面粉的质量及口感喜好进行比例调整。
也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葱花、食盐。
油面的作用是做里子、起酥,是黄桥烧饼的关键工艺。
2.1.2 水油皮的制作称取面粉500g,将面粉中间扒一个窝,加入沸水350mL,边加水边搅拌,要使蛋白质变性,使面粉中淀粉均匀吸水、产生糊状,烫熟而不夹生,呈颗粒雪花状,摊在案板上,晾凉。
再逐次放入25g白糖、5~7.5 g干酵母、5~7.5g泡打粉及20g油脂(可以是大油,也可是植物油或色拉油),分别搅拌均匀。
加糖可以失眠更滋润洗白;酵母的作用主要就是发酵;泡打粉的作用是去除面的酸性;油脂的作用是可以是烧饼酥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知名烧饼----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产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是传统食品,已有近千年历史,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
《随园食单》烧饼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肪和面炙之”。
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制作法,成为一种半干式面点,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一传统特色,并在花色品种上不断改进,已从一般的“擦酥饼”、“麻饼”、“脆烧饼”等大路品种,发展到葱油、肉松、鸡丁、香肠、白糖、桔饼、桂花、细沙等十多个不同馅的精美品种,烧饼出炉,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形色香味俱佳。
黄桥烧饼制作是以面粉等为主要原料的饼状面点的传统手工技艺。
其主要用料面粉为黄桥地区特产的小麦精粉。
其制作技艺以师徒间口口相传为主,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明清时在苏南大城市和南洋各国都是抢手货。
黄桥烧饼制作工艺比较独特,从揣酵(和面)开始就很讲究,天冷烫酵,天热“雪花籽”,不冷不热“老鼠喷沙”。
兑碱也要因时而定,飘碱面起泡,反之则粘牙。
馅和酥分别用猪油和花生油拌面粉擦酥,做烧饼时,酥搭于面团上,用手搓长再卷起,然后用响子轻捶一下,翻转至底上再捶一下,调转方向再捶,然后将底翻朝下,刷上糖稀,撒上去皮芝麻,贴入桶炉烤。
制作出的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
在品种繁多的糕点食品中,黄桥烧饼的名声是很响的,堪与北京的茯苓饼、天津的大麻花、上海的蟹壳黄、扬州的富春包子、泰州的桃仁麻糕等名点媲美。
烧饼的历史由来已久。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饼法”一章,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也有关于烧饼的描写。
黄桥烧饼源于何时虽无文字记载,但民间流传的一个小故事多少有些参考价值。
说是清朝道光年间,如皋县的一位知县路过黄桥,吃了一回黄桥烧饼后齿颊留香,念念不忘。
如、黄二地相距60余里,总不能专程来吃呀,这位县太爷竟不怕人说他搞特权,隔三差五地派快马到黄桥购买烧饼,以饱口福。
这个故事不仅让人联想起唐代诗人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也告诉我们,至少在150多年前,黄桥烧饼便小有名气。
千年古镇黄桥,地处泰兴、靖江、如皋、海安、姜堰五地中心,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方圆百里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历来商贾云集,商业繁荣,是苏北的商业名镇。
据史料记载,辛亥革命时期,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00的黄桥,有猪行近20家,油坊20余家,酒行10余家,粮行90多家。
商业的繁荣,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了饮食服务业的兴盛。
那时,小小的黄桥竟有100家旅馆、客栈,20多家饭馆,4家浴室,4家书场,而烧饼店竟达60多家!
这么多烧饼店,势必引起行业内部的竞争。
店主们不得不在用料、制作和品种上动脑筋,比谁家的分量足,比谁家的吃口好,
比谁的芝麻撒得多。
据说有两家烧饼店的小徒弟,每天端着藤匾“拼市”。
一家说,今天我家的烧饼外加两个脂油丁,顾客当然争着买这家的,那家的没人买。
第二天,另一家也加两个猪油丁。
“拼市”的结果,不仅使消费者得益受惠,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烧饼的质量。
黄桥烧饼的日臻完美,是多少代烧饼师傅辛勤劳动的结晶,也凝聚着文化人的心血。
早先,何姓是黄桥的名门望族,自明代成化16年至万历35年的120多年间,何氏家族曾有过一门“四进士十举人”的辉煌。
清朝道光年间的何萱,虽说只是个岁贡,但著述颇丰,其《韵史》8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
这位老夫子不只结交了龚自珍、李兆洛等硕学大儒,与烧饼师傅们也颇多往来,常与他们切磋烧饼制作工艺。
据说,按季节不同生产的应时品种,如韭菜烧饼、萝卜丝烧饼、蟹黄烧饼就是这位老夫子出的点子。
战争是残酷的,它摧毁了无数鲜活的生命,摧毁了许多美好的事物,然而,黄桥烧饼在经受了炮火的洗礼后却声名远播。
1940年,在威震中外的黄桥决战中,黄桥人民冒着枪林弹雨,将一筐筐、一篮篮黄桥烧饼送上前沿阵地,解决了新四军6000将士一日三餐之虞,鼓舞了他们的斗志。
于是,一曲《黄桥烧饼歌》在炮火中诞生了,从大江南北唱到长城内外,从东海之滨唱到西北高原,一直传唱至今。
上世纪70年代,顾寄南的散文《黄桥烧饼》在《人民日报》发表;80年代,电影《黄
桥决战》在全国播映,大量反映黄桥决战的小说、散文、诗歌见诸报端……这一切,更使黄桥烧饼名声大噪。
黄桥人有吃早点的习惯。
早点花式挺多,叫得响的有九斤家的鸡浇、鱼浇,海儿家的蟹黄汤包……但价格昂贵,一般人家平时吃不起,只能吃大众化的早点,诸如油条麻团、面条馄饨之类,但黄桥人最爱吃、最常吃的还是烧饼。
烧饼便宜、吃起来方便,至今仍流传着“三个烧饼一碗茶,肚子吃得饱喀喀”的俗语。
可以这么说,黄桥人是吃烧饼长大的。
辛亥革命元老朱履先,中国现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著名物理学家、喜剧大师丁西林,著名生化学家王德宝都是吃黄桥烧饼长大的。
京剧《智取威虎山》主笔章力挥自幼酷嗜黄桥烧饼,不只是早晨吃,中午、晚上也吃。
他说鲫鱼汤、肚肺汤泡烧饼比山珍海味还可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20年来,黄桥烧饼焕发异彩,品种不断出新,现已开发出20多个品种,甜的有豆沙、白糖、枣泥、生仁等,咸的有葱油、肉松、鸡丝、火腿,还有既甜又咸的龙虎斗等等。
1983年,黄桥东进饭店制作的烧饼,因其甜鲜不腻、咸淡得当、香美可口、营养丰富被评为省名特产品,江苏省商业厅授予名特产品证书。
黄桥宾馆及一些私营烧饼店如天乐餐饮、为群烧饼店制作的烧饼也颇得食客们的好评。
黄桥人到外地去,只要能扯得上,便会眉飞色舞地给你介绍开国大典的国宴上,四种糕点中,就有黄桥烧饼!言词之间,流露出骄傲和自豪。
有客自远方来,黄桥人总忘不了用黄桥烧饼招
待。
临走时,还要捎上几盒。
粟裕、叶飞、姬鹏飞、陈丕显、迟浩田等领导人到黄桥来,都要尝一尝黄桥烧饼。
黄桥人到外地去探亲访友、高等学府的学子们寒暑假结束回校,也总要带上几盒黄桥烧饼,分赠亲友和同窗。
1997年,泰兴市组团去美国考察,黄桥中学原副校长季福元随团出访。
他怕途中挨饿,便带了10多只黄桥脆烧饼,结果路上一只也没吃。
到美国后,去看望他当教授的大哥,打开包一看,烧饼全压碎了。
他准备扔掉,他大哥不让,说,我50多年没吃过家乡的烧饼了,留给我慢慢吃吧!一边用罐子装,一边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一位在季教授家作客的美国朋友见他吃得那样香,毫不客气地拿起一块,细细品味,连说:OK!OK!
第二年春天,季教授返乡探亲,他乐滋滋地告诉我们一个消息:美国也有黄桥烧饼卖了!两个多月前,他从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上看到比萨斯托大酒家菜单上有黄桥烧饼,兴奋地指着报纸对他夫人说,你看,我们黄桥虽是个小镇,烧饼卖到美国来了!他夫人善解人意地说,了不起,了不起!什么时候陪你去品尝品尝,让你解解馋。
比萨斯托是美国很有名气的小镇。
因闻名世界的美国海军医院设在镇上,不少国家元首曾到这家医院看过病,所以这个镇子很繁华。
这个镇距华盛顿有100多公里,但季教授和他的夫人硬是专程驱车去了一趟,饱餐了一顿黄桥烧饼。
黄桥文化站原为何氏宗祠旧址,黄桥决战时支前委员会设在
此地,数以万计的黄桥烧饼就汇集在楼下。
黄桥文化站的同仁们对黄桥烧饼似乎有着特殊的感情。
1985年以来,他们办了8期黄桥烧饼技术培训中心,聘请70多岁的刘仁宝老师傅讲课,先后培训了150多名制饼技师。
上世纪90年代末,为群烧饼店继之而起,常年培训烧饼师傅,输送到全国各大城市,现在新华社会堂、江苏省委招待所、南京金陵饭店、烟台大酒楼都有黄桥烧饼供应,一些高等学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郑州工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等等都开设了黄桥烧饼店。
黄桥烧饼店已遍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和各大城市。
黄桥镇党委、政府深知黄桥烧饼蕴藏着巨大的商机,2001年11月、2004年9月先后两次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黄桥烧饼节”,中央、省市众多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大大地提高了黄桥烧饼的知名度。
毛主席一句“黄桥烧饼好出名的”更使黄桥烧饼身价陡增!烧饼节期间,他们召开了研讨会,探讨黄桥烧饼产业化生产,邀请中国食品协会、中国美食协会、江南大学的专家们举办讲座,讲怎样把小烧饼做成大产业、讲如何制作绿色食品……烧饼节后,业主们迅即成立了黄桥烧饼协会和质量督查小组,在提高产品质量、打入超市等方面大做文章。
黄桥烧饼在烧饼家庭中坐第一把交椅是当之无愧的,它具有其他烧饼不可比拟的优点。
然而因其保存期较短,不便于携带,它的发展大大受到了限制。
黄桥的有识之士们正着手研究改进烧饼的包装和制作工艺,黄桥烧饼会像麦当劳、比萨饼一样风靡全
国、风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