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5和 2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或者2的倍数。

2、结合2的倍数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学案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和发现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分析:这一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整数、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在学习了因数倍数概念后,教师因对学生引导探究,自主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迁移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因数和倍数。

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出示幻灯片1 6的因数( ) 3的倍数( ) 师: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来共同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学案指引探究(一)2的倍数的特征1、在表格1中写出2的倍数。

直到你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可以停笔。

2、观察表格,我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是:()。

合作交流展示1、仔细观察2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2、观察所写的数,看看这位同学说的对不对?(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3、刚才我们仅仅研究的是100以内2的倍数的特征,那100以上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谁能报一个数我们来试一试。

478是2的倍数吗?过渡:不仅100以内2的倍数有这样的特征,100以上的数也是这样。

4、现在你能说说有哪些特征的数是2的倍数吗?过渡:知道2的倍数的特征你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吗?(6)相继出示卡片: 84、215、18、22、703、456、940、57这是 2的倍数吗?你是怎样想的?(二)奇数、偶数的认识师:同学们,是2的倍数的数和不是2的倍数的数,在数学中都有自己的名称,请同学们自学数学书第17页,看看它们分别叫什么?完成第3、4小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0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0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0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

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

”“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

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1、认识圆柱的表面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

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育方针:1、经过自主根究,把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2、能判别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3、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别一个数是偶数仍是奇数。

教育要点:2、3、5的倍数的特征。

教育难点:3的倍数的特征是难点。

教育预备:课件。

教育进程:一、引进新课。

解说导入:同学们,咱们在前几节课中现已把握了倍数和因数的特征。

像2、3、5这些特别的`数,它们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咱们就一同来学习。

(板书课题)二、根究2的倍数的特征。

1、引导:同学们都看过电影吧?电影票的票号和电影院进口一般都是怎样设置的?2、出示教材第17页主题图,问:双号的号码有什么特色?3、引导学生清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在天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板书)4、安排学生做“你说我判别”的游戏:同桌协作,一个同学恣意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判别一下对方说的是奇数仍是偶数;沟通人物再做。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些数,并判别是偶数仍是奇数。

5、出示“做一做”的标题,让学生完结。

(巡视;学生做完后团体修订)三、根究5的倍数的特征。

1、方才咱们学习了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现在我来考考咱们,看咱们把握的怎样样:一切同学,学号是奇数的请举手。

(中止,等学生举完手)一切的同学,学号是偶数的请举手。

2、好,同学们对奇数和偶数把握的仍是不错的。

下面咱们持续做游戏: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请举手。

3、同学们想一想,哪些数是5的倍数?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4、出示教材第18页的表,让学生找出1至100中的5的倍数并涂上色彩。

发问:涂一涂,你能从表中看出什么规则?(指名板演)5、调查一下这些数的个位数,你能得出什么定论?6、让学生做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操练,先别离找出2和5的倍数。

7、让学生再找一找既是2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在⽣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进⼀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体会图形变换在⽣活中的应⽤,利⽤图形变换进⾏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情景导⼊ 1.教师⽤课件演⽰:(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你看到了什么? 学⽣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个点或⼀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种情况? ⽣回答后板书。

3.师:在⽇常⽣活中你在哪些地⽅见到过旋转现象?学⽣⾃⼰举例说⼀说。

⼆、新课讲授 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句话完整地描述⼀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叙述完整) 观察: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说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去说明? ⼩结:要把⼀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向以及⾓度。

202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内含教学反思),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探索图形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打电话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8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第9单元总复习1 数与代数 2 空间与图形 3 观察物体与统计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4.9,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4.7%。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3)通过思考题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备注一、基本训练1、口算。

(下面这些题目你能很快说出结果吗?为什么?)1又1/7+2/7+1又3/71-1/2-1/33又17/20+1又8/9+1/91-1/8-52又3/14+4+1又11/144-1/3-1/64又7/10+2+1/105-1/5-3/52又1/5+4/9+1又7/8(1)学生谈谈看法后即计算。

(2)反馈时请举例说明“怎样算比较简便”。

2、揭示课题:带分数加减练习。

二、组织练习,提高技能1、先说说下列各题该如何计算,并独立完成。

3又11/18+7/10+2又1/610-4又6/7-2/56又1/12-2又13/15-1又17/202又8/13+4又5/11+1又5/13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计算思路,设问:为什么题目中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而你对第4题则用了简便方法计算。

2、引导讨论:计算带分数加减法,要观察数据特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则尽量用简便方法计算。

3、专项练习: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又1/3-1又1/6-2又5/64又5/12+11/12+1又7/12+10/219又3/8+3又5/6+1又5/87又3/11-2又8/9+1又7/11-4又1/9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换互批,并说说思路。

(3)全班交流。

三、应用练习,巩固技能1、谈话导入应用性练习。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1)4又2/3与1又5/9的和,再加上2又5/6得多少?教学过程备注A、4又2/3+(1又5/9+2又5/6)B、4又2/3+1又5/9+2又5/6C、4又2/3+2又5/6+1又5/9(2)6减去3又5/6的差,再减去1又1/8,得多少?A、6-3又5/6-1又1/8B、6-(3又5/6-1又4/8)C、6-1又1/8-3又5/6(3)两个数的和是9又17/20,其中一个数是2又2/3,另一个数比它多多少?A、9又17/20-2又2/3B、9又17/20-(2又2/3+2又2/3)C、9又17/20-2又2/3-2又2/3(对第3题可扩展,设问:还有其他列式方法吗?如9又17/20-2又2/3×2)3、应用题练习。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每节课反思目录一、观察物体(三) (共3课时)二、因数与倍数(共9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3.质数和合数(2课时)复习与整理(1课时)4.单元测试(1课时)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共14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4. 探索图形(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5.单元测试(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共19课时)1.分数的意义(3课时)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4.约分(4课时)5.通分4课时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7.单元测试(1课时)五、图形的运动(三)(共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共9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打电话(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七、折线统计图(共4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共3课时)九、总复习(10课时)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共 2 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5篇

【导语】作为⼀名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的教育观念和⽅法,学会总结与反思,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提升⾃⼰的教学能⼒!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本单元对于⼤多数学⽣来说,⽐较容易掌握,能够明确列⾏的概念,能够⽤正确的格式来表⽰物体的位置,做题的正确率在90%以上。

个别学⽣摘书写格式上出现错误,有的没写⼩括号,有的在列和⾏之间没有⽤逗号隔开,⽬前还没有发现列和⾏颠倒位置的现象。

在处理练习三的题⽬时,第1~5题学⽣可以轻松解决,第6题灵活性较⼤,答案多样,有的学⽣不仅按要求完成了鲜花和绿⾊植物的摆放,⽽且做到了美观、合理,这就体现出了⼀个学⽣智⼒的多元化,对这⼀题的要求,我就没有仅仅局限在“对”上,我还要求学⽣要“设计”体现学⽣的主体意识,在增强学⽣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培养学⽣的⾃信⼼上,都⼤有好处。

在这⽅⾯狄⾬柔、周苗、孔祥梦等⼏名细⼼的⼥同学表现⽐较好,设计⽐较美观,新颖。

体现出了数学知识的实⽤性,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但也有⼏名学⽣敷衍了事,没有体现出“设计”的要求,这样学⽣普遍是缺少学习数学的热情,缺乏主动性,看来提⾼学⽣的学习成绩,要主要从学⽣⾃⾝的⾃主意识⼊⼿,⼀旦他⾃⼰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愿意去学了,相信他⼀定会表现的很出⾊。

2.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通分》这⼀模块的主要内容是理解通分的意义,能够对异分母进⾏通分,为下⼀步进⾏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学⽣已经学习过了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公倍数,在通分时会正确应⽤最⼩公倍数的⽅法找到两个数的公分母。

进⽽,对两个异分母分数进⾏通分。

⾸先,由⼀些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分数的⼤⼩⽐较引出当两个分数的分母如果不相同该怎样进⾏⼤⼩的⽐较,从⽽引起学⽣对学习通分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通过⼩组学习来解决,师⽣共同总结出如果把这些分母不相同的分数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那么再进⾏⼤⼩的⽐较就会⽐较⽅便。

引出通分的概念: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

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2和5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教学准备:计算器、练习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

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

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老师告诉你们,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二、自主探索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出示课件)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

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 )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

(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及反思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及反思范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及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及反思范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5页主题图、96页例3、第96页“做一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并能进一步体会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多样化,体会转化的思想。

考点分析:会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游戏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教学用具:课件、多组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的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教师:车窗玻璃的形状是梯形。

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二、通过旧知迁移引出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吗?1、指名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

并能简要说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师揭示转化方法:拼合法、割补法3、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三、揭示课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四、新知探究1、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2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2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

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1/4×1/2=1/8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折一折,涂一涂3/4×1/4-=?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5/6×1/3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试一试:1/4×2/33/52/97/8×5/14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令人信服的数据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单击一名学生完成以下统计数据和条形图,其余学生将写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同学寒假看的课外书的数量。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探索研究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

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的空白条形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刚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填写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

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重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律同样适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中国结吗?中国结造型优美,色彩鲜艳,表示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

很快,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元旦就要到了,到时候,老师和大家一起动手,用中国结把教师布置的更加漂亮,过一个盛大的节日,好不好?那老师这段时间挑选出了两种不同的中国结,第一种是小中国结,每个要用4分米的彩绳,第二种大中国结每个要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更做18个。

具体的到时我们应该准备多少的彩绳,你们能根据老师刚才所给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来帮帮老师吗?生:(1)做18个小中国结用彩绳多少分米?(2)做18个小中国结用彩绳多少分米?(3)做1个小中国结和一个大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4)做18个小中国结和18个大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2、师:课件出示问题问题(4)做18个小中国结和18个大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应该怎样列式?生:(1)18x4+18x6= (2) (4+6)x18=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1)先算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分米(2)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共用彩绳多少分米4、师:会算吗?谁能说说运算顺序?生:(1)先算乘,再算加法(2)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乘师再请个同学,你觉得呢?生再答5、师:确定了运算顺序就请大家动手计算,巡视,并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2.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

4.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5.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看到的图形,摆出几何体。

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具准备小正方体若干,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如何画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回顾一下,你能画出下面图形从左面、正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吗?二、学习新课(一)课件出示教材例题1。

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几何图形。

(1)分组活动。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2)探究结果汇报。

明确: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3)得出结论。

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提示: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2.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呢?(1)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口算。

(指名口答)1/3+2又2/39-4又4/75/11+21-3/106又2/5-5又3/54+1又11/1215又3/4-103又5/6+2又1/62、师生谈话回顾带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导出练习内容。

1.揭题:带分数加减法练习。

二、组织练习,形成技能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过程及应注意的地方。

2又3/4+4又5/124又1/15-2/55/8+2又9/203又1/3-2又7/8(1)学生独立计算,同桌校对答案并交流想法。

(2)全体反馈,谈谈需注意的地方。

2、专项练习: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1又7/10+2又11/12(2)4又1/6-1又4/9=42/60+55/60=4又3/18-1又8/18=97/60=3又5/18=1又37/60(3)3又5/9+1/2(4)5又1/8-2又7/12=3又10/18+9/18=5又3/24-2又14/24=3又19/18=5又27/24-2又14/24=3又1/18=3又13/24①学生判断。

(同桌可交流)②反馈指正,即使改正。

3、进一步带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练习归纳。

填空,并讨论归纳带分数加减法中对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

433/81/122又1/8+2又3/4=7又5/12-3又1/4=1又3/52又7/9(1)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计算。

(四人一组,两人做一题)(2)小组讨论归纳:带分数加减法中对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

(3)全班交流,。

三、课堂,引入应用性练习1、教师性点拨:在带分数加减的计算中,掌握了计算方法以后,更为主要的是要针对所给题目中的数据特征,准确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4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4篇)

1、《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

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

“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

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习了解到以下信息: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

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除尽”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11÷2=5……1。

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因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4是5和0.8的倍数,对吗?为什么?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

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学的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

2、《合数与质数》的教学反思在《合数与质数》的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论、归纳,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从中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一、学生参与面广,学习兴趣浓。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摆拼,用“2、3、4……12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的方法去体验质数与合数的不同之处,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简短(11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简短(11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简短(11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简短(11篇)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工作,那么关于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学工作,又该怎么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简短,仅供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简短【篇1】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

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

(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

(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我在课上,在教授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跟着我说一些话“老师占据了教室的一部分空间”“粉笔占据了粉笔盒的一部分空间”,先让他们初步感受一下,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自己说一说类似的话,然后引出体积直接说出体积的概念。

在教授容积的概念时,我也是先拿出两个透明的立方体盒子,分别装了24个和8个小立方体,让他们说一说“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24立方厘米体积。

这个正方体能够容纳8立方厘米的体积”,然后比一比哪个容器容纳的体积多,之后引出容积概念。

当时我是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想让他们能够更加形象化的了解,其时体积的概念也好,容积的概念也罢,不但应联系生活实际,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同时还要能够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加以升华抽象出本质的概念,由此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儿童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是由直接感知到概念的形成。

而直观演示就是学生直接感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

在帮助学生认识体积概念时,老师动手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西红柿和橙子放入两个水面高度相同的杯中,通过观察水面升高来理解西红柿占有空间,通过两杯水,水面高度上升的不同来理解西红柿和橙子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这样的过程,学生就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体积的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全册对于学生来说,统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统计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和实践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

一、引导学生观察数据。

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中男女比例、学生的身高体重等等。

通过观察这些数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统计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统计知识。

二、讲解统计概念。

在引导学生观察数据之后,我对统计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我向学生解释了什么是数据、什么是频数、什么是平均数等等。

通过这些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三、演示统计方法。

在讲解统计概念之后,我还向学生演示了一些统计方法,例如如何计算平均数、如何制作柱状图等等。

通过这些演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统计方法,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统计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还能够更好地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相信,在今后的研究中,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统计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包括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单、复式统计表,以及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在下册的统计课上,我采取了回顾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齐动手操作、与教师共同合作完成统计表与统计图,以便更好地与新知识衔接。

接着,我引用兔博士的话,介绍如何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以此导入新知识。

在新授知识时,我采用了悬念式,先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再出示一张未完成的条形统计图的课件,由大家共同合作完成它,并观察两个统计图,让他们自己发现异同,进一步深化知识。

最后,我安排了一个课下调查活动,统计我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

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我将教材稍作改动,把调查五年级同学最喜欢的颜色改成了调查我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好处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因数和倍数个数方面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透过整数的乘除运算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好处,自主探索和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好处教学例1:1.观察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

(1)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2)交流学生的分类状况。

(预设:学生会根据算式的计算结果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类是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而商不是整数。

2.明确因数和倍数的好处。

(1)同学们,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在第一类算式中找一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3)强调一点: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数的除法算式中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好处,简洁明了,同时为学习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行有效铺垫。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

(1)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我们能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呢表述时就应注意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表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是单独存在的。

我们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而就应说4是24的因数,24是4的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3、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例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
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验证。


四、归纳总结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2、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3、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五、布置作业
1、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知识
链接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教学反思(学后反思):
本课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使其聪明才智有机会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

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
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

V=abh=7×4×3=84(cm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知识链接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