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走进大自然》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走近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走近大自然》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的绘画和手工技巧,表达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景观。
2. 绘画和手工表达自然的方法和技巧。
3. 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体验自然,运用绘画和手工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技巧和色彩表达自然,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绘画材料、手工材料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和特征。
3. 讨论: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4. 绘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5. 手工:学生运用手工材料,制作与自然相关的手工作品。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板书设计1. 《走近大自然》2. 内容:自然现象、观察和体验、绘画和手工表达、自然保护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观察家中的植物或动物,进行绘画表达。
2. 学生与家长一起制作与自然相关的手工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供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教师应加强对自然保护的引导,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观察、讨论到创作、展示的全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引入环节通过PPT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旨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走进大自然课时:第一课时年级:一年级下册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花等。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现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基本元素2. 观察和想象大自然3. 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在哪里?”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它的美。
”二、新课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花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元素。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现大自然,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三、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心中的大自然。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2. 教师和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2. 学生表示今后要更加关注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延伸:1. 课后,学生可以和家长一起去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景色,进行观察和描绘。
2.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如手工、摄影等,表现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现大自然,提高了他们的绘画能力。
通过展示与评价,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还能够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1.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具有代表性的大自然图片,如一片翠绿的森林、一片湛蓝的湖泊或一座雄伟的山峰。
图片应具有鲜明的色彩和清晰的细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走进大自然》 教学设计
(1)可以合理的利用材料的形状、颜色巧妙拼摆、大胆组合。
(老师指导过程中可以以拍照片的形式保留学生的作品。优秀作品可以专门制作幻灯片给同学们分享并永久留存做为教学资源)
(2)选择团队合作的,要注意分工明确、材料工具共享。
(3)制作完成后,组织排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欣赏并互评。(教师巡回辅导,对于好的作品及时鼓励和肯定,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引导。)
5、引导学生用手中现有的材料进行一个简单的拼摆创作。
(此活动引导学生熟悉自然物的加工和拼摆创作的操作流程,为下一步室外活动中找一找、拼一拼、摆一摆的拓展交流与同学间合作做一个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季节变化的色彩美,以及利用这些自然物创作的新的形象的美,体验这种独特的创作形式的丰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本课和后面即将学习的第4课《分一分 变一变》、第5课《有趣的半圆形》第6课《摸一摸 画一画》、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这5课可以做为一个以“面”与“线”结合,绘画与工艺结合,多种造型表现体验为主的“造型·表学生感受了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对于美术的一些基本应用已经掌握,但以绘画方式居多。本课教材中呈现的作品材料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轻松获取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既能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借鉴并启发思维,又能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打开所有的感官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走进大自然
材料的选择:1.形状
2.颜色
3.质地
(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简明、直观的凸现本节课创作的核心,就是围绕自然物的形状、颜色、质地等展开观察联想,进而构思、组合完成作品的创作)
教学思路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探寻的兴趣。本节课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去探寻发现美。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 走近大自然》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走近大自然》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学生将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增强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2. 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3. 基本的绘画技巧4. 色彩的运用和搭配5. 创作的灵感和表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提高审美能力。
教授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的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如何教授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的运用,同时鼓励创新。
教具与学具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教学PPT或海报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第二阶段:观察与描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景物,注意细节,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示范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并鼓励学生尝试。
第三阶段:创作与表达给学生发放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让他们自由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第四阶段: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灵感和表达的感受。
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走近大自然》2. 重点内容: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基本的绘画技巧色彩的运用和搭配创作的灵感和表达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和描绘,完成一幅画作。
2. 课堂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幅自由创作的画作,主题为“我眼中的大自然”。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详细说明第一阶段:导入展示与讨论:使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如森林、海滩、山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自然的美丽。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这些景色的感受,以及他们在自然中的经历。
2024年《走进大自然》教案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录像机、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二、送动物回家
1观察第一组动物,将动物剪下,分别将它们粘贴到该进入的圈内,并大胆说明理由。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猪、狗、鸡水里生活的动物:虾、鱼、陆上水里都能生活的动物:龟、鸭、鹅
2观察第二组动物,将动物剪下,分别将它们粘贴到该进入的圈内,并说明理由。
会飞的动物:蜜蜂会走的动物:兔、狗、羊、牛、猴、又会飞又能走的动物:大雁、麻雀、丹顶鹤、鸽子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
进行感情朗读。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2024年《走进大自然》教案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 (4)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走进大自然》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并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开始逐渐发展,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并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想象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并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进行创作。
4. 启发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如树叶、石头、树枝等)、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颜料、纸张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形状和材料,你们想不想利用它们来创作一些有趣的作品呢?学生:想!老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进大自然》吧!(二)讲授新课1. 认识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老师:首先,我们要认识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
你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形状和材料吗?学生:树叶、石头、树枝……老师:对,这些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形状和材料。
一年级美术下册《走近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大自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做到学以致用。
3.知识与认知: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如色彩、形状、线条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索与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大自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的能力。
2.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与他人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分组合作,共同成长: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主题进行创作。在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作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4.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创意,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3.练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邀请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自然中的美术元素和绘画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教师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1.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知程度:了解学生对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学生的绘画技能:分析学生在绘画方面的技能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走进大自然教案
走进大自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节造型表现课。
大自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发现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眼中的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大自然中的景物。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大自然中的景物。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范画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笔、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大自然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地方,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美丽的风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进大自然》。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观察大自然(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景物吗?(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大自然中有山、水、树、花、草、动物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
(3)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不同季节、不同地方的大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表现大自然(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大自然吗?(学生回答)(2)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讲解绘画方法和技巧。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3.环保教育(1)教师问:同学们,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让大自然永远美丽下去。
六、板书设计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山、水、树、花、草、动物等。
表现大自然:绘画方法和技巧。
环保教育: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走近大自然》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大自然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走近大自然》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走近大自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身边的自然景物;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节课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如树木、花草、天空、大地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基本元素、观察技巧和绘画表现方法。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描绘大自然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绘。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工具的掌握与运用:对于不同的绘画工具,学生可能存在操作上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例如:针对不同工具的握笔方式、画线技巧、上色方法进行逐一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四、教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走近大自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大自然的美?”比如,路边的花草、天空的云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走近大自然》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走近大自然》人教版课程背景《第2课走近大自然》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第二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的美,体验自然的力量和神奇,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感知大自然的美,并描述自己所见所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审美水平。
3.学会使用颜色表现自然景观的气氛和情感,提高绘画技能。
教学内容教学准备•颜料或彩笔•纸张•设计好的自然景观图片•听力材料:自然风声、鸟鸣声等教学步骤第一步:欣赏自然景观教师给学生展示清新自然的图片,可以是树林、水流、草地等,让学生先进行观察和欣赏。
调节环境、气氛,放音乐或播放自然声音,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第二步:欣赏画作教师向学生介绍知名画家的自然画作,这些画家的作品以自然为主题,形式丰富,表现手法多样。
比如,范·高(Vincent van Gogh)的《星月夜》、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自然/自画像》等。
欣赏时,通过描述画作的氛围、场景、色彩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画作的内涵和意义。
第三步:表现自己的感受教师让学生对自己所欣赏的自然景观进行描述,口头语言描述为主,可以用形容词或情感色彩词汇,让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感受。
在口语描述后,学生可以使用颜料、画笔,或其他绘画工具进行表达。
第四步:独立创作教师引导学生在纸上进行自然景观的创作,通过自己的表现和理解来表现自然。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形式和颜色的搭配,让学生更好地表现出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理解。
教学要点•注意开放性:让学生将自己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自然现象联系起来;•突出感性教学:通过欣赏、描述、创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注重引导性:在学生进行绘画表现时,教师应该进行逐步引导,把握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引导学生进行更准确、更符合自己的表述和表现。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 (3)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走进大自然》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资源,如树叶、花瓣、石头、树枝等,这些材料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素材。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观察、构思和加工,学生可以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阶段,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理解。
在美术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但对于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材料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自然中常见的形状和材料,学会利用这些形状和材料进行简单的拼贴、绘画、雕塑等美术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尝试、评价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利用大自然中现有的形状和材料,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示范作品、各种自然材料(如树叶、花瓣、石头、树枝等)、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
2. 学生准备:各种自然材料、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
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如何利用大自然中现有的形状和材料创作作品。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和资源。
我们只要用心去观察和发现,就能够创造出许多美丽的艺术品。
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呢?学生:想!教师:那我们就出发吧!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期待。
《2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学会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画出大自然的景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画出大自然的景象。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大自然景物的图片和视频。
2. 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纸张等。
3. 准备户外活动场地,便于学生观察大自然。
4. 提前布置学生观察和搜集与大自然相关的资料,以便课堂上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和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2. 探索新知: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素材和资源,如树叶、石头、果实、种子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素材进行美术创作。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大自然的美感融入到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美术创作。
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灵感来源。
其他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评价和交流,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通过评价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和创造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大自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式。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大自然,积极探索和创作,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融入到美术作品中。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中的景象,提高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 走近大自然-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走近大自然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描绘出基本的自然元素,如树木、花朵、小动物等,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户外观察和课堂绘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元素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大自然中的基本元素,如树木、花朵、小动物等。
2. 观察与描绘: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学会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用图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2. 难点:引导学生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大自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认知: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元素,如树木、花朵、小动物等,并引导他们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实践与创作:让学生自己动手绘画,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好奇心。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走近大自然2. 内容:自然元素的认知、观察与描绘、情感表达3. 图表:自然元素的图片、绘画步骤的示意图等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图画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好奇心。
2. 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下他们看到的自然元素。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认识和描绘基本的自然元素,是否能够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
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第一篇: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课题:走近大自然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
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
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
活动三: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活动四: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
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活动五: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活动六:收拾整理,整队回班。
第二课时活动一:带队来到校园里。
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
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
体会造型的快乐。
活动二: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走近大自然》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走近大自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下册美术课程《走近大自然》。
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如动植物、山水、天气等,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课程内容将涵盖对大自然的初步认知、观察与描绘自然景物、以及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画描述自然景物。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通过绘画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自然元素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理解并描绘自然界中多样的元素,如不同的动植物、天气变化等。
2. 艺术表达的真实性: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而非机械地模仿。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和视频;实物投影仪,用于展示学生作品。
2. 学具: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大自然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第二阶段:观察与学习- 分组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学生描述其特征。
- 讲解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的使用。
第三阶段:创作与表达-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自然景物进行绘画创作。
-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四阶段: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 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作品,强调创意和真实表达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走近大自然2. 重点内容:自然元素的认知、绘画技巧、艺术表达的真实性3. 辅助图表:自然景物的简图、绘画步骤示意图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进行绘画,并写一段简短的描述。
2. 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自然观察,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对大自然有更深的认识,并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人教 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 走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走近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定义和特征。
2.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学会使用简单的素材进行自然元素的描绘。
二、教学内容第2课《走近大自然》1.定义大自然2.大自然的特征3.自然界的事物4.如何用简单的素材描绘大自然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掌握大自然的特征和其包含的元素。
2. 用简单的素材描绘大自然。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2. 如何用简单的素材模仿和描绘大自然特征。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特征和自然界的事物,掌握简单的素材的使用技巧。
2.体验法:通过学生观察、模仿、创作等多种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0分钟)1.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场景。
2.让学生谈谈大自然是什么样的。
3.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步:学习知识(40分钟)1.讲解大自然的特点,如自然界的颜色和形状。
2.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其中的自然元素。
3.介绍用简单的素材进行大自然元素的描绘。
第三步:练习与反馈(40分钟)1.让学生在纸上用简单的素材进行自然元素的绘制。
2.讲解绘画技巧,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
3.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和分享。
第四步:总结(10分钟)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和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勤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部分: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通过教师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判断课堂教学效果。
成果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准确度、表现力、构图等要素。
七、课后作业1.家长带孩子去公园或其他大自然场所进行观察和体验。
2.让学生回家后用简单的素材画出自己所看到的大自然元素。
八、课堂反思1.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大自然的特征变得更加重要。
2.给予学生更多的绘画技巧和素材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课走近大自然教案
1.教学重点
-感知与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形态、纹理等基本元素,培养其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美术表现:教授学生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技巧,如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表达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然景色,如将树叶、花朵等元素融入绘画作品中。
要求:发挥想象力,利用自然物品(如石头、树枝、树叶等)进行创意组合,制作一件表现自然主题的作品。
举例:学生使用不同形状的树叶和树枝,拼贴出一幅动物的轮廓,展现了对自然形态的创意运用。
4.作业四:环保宣传画
要求:结合环保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通过美术作品传达环保意识和信息。
举例:学生创作了一幅以“保护森林”为主题的宣传画,描绘了森林被砍伐的情景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所选主题,包括色彩搭配、构图设计等。
每组准备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创作想法和计划。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对大自然美术作品的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介绍创作意图和设计亮点。
其他学生和教师提问和点评,促进交流和学习。
教师总结各组的创新点和改进空间,提出建设性意见。
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过程:
讲解大自然的定义,包括其中的生物、非生物元素和四季变化。
使用图表和示意图详细介绍大自然中的色彩、形态、纹理等美术元素。
通过实际案例,让大自然美术作品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美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美学特性和表现方法。
-环保意识:通过美术创作,引导学生认识并尊重自然,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行为。
举例:在教授学生如何描绘树叶时,重点强调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的对比来表现树叶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课 走近大自然》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课走近大自然》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走近大自然》教案课题:《走近大自然》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难点: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具学具:课件、图片、大自然中找到的材料、彩笔、固体胶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组织上课。
二、讲授新课:1、导入师;同学们,五一的时候有没有出门游玩啊?去哪里了?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生:师:大自然的魅力可真不小,叫大家流连忘返,我们一起《走近大自然》,更近距离的了解它。
2、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走近大自然,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寻找到什么东西,来制作美丽的作品。
它又能给我们呈现出怎样的魅力呢?(出示图片,沙雕,冰雕,小石头,植物漂亮的叶子,蔬菜和水果。
)师:你还能想象出在大自然中什么材料能创作出美丽、有趣的作品呢?生:棉花壳,树枝,泥巴,冬雪,面粉…….3、同学们想到的媒材可真多,那么该怎么进行创作?我们就来看下老师是怎么做的。
4、师:其实我们小朋友就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因为我们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玩泥巴,没有一个不喜欢堆雪人。
今天老师看到每组小朋友已经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在大自然中找到的材料,请把你们的材料拿出来。
5、发展阶段:你准备做什么?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用所带的材料进行创意的制作,注意安全和卫生。
四、展示请小艺术家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五、讲评:学生互相进行评论,老师点评六、小结请同学们下课后走近大自然,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出美丽、有趣的作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走近大自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走近大自然走近大自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能力目标: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德育目标: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难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自然材料,如沙、雪、泥堆造各种造型。
启发大胆构思进行想象。
教具学具:学生自行携带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教材、演示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二、讲授新课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
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
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
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
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大地艺术沙雕作品讲解。
三、讨论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1、指出活动地点,根据你手中的材料,你有什么设计思路?2、来到活动地点,进行自然分组,划分各组活动场地。
并进行讨论,根据组里的材料进行创作。
3、分组进行拼摆造型游戏。
活动前进行安全教育;不打斗、不攘沙、不扔东西。
(各组指定地点活动)师巡回指导,注意学生安全。
4、展评之后收拾与整理。
(展示时进行互相评价,适时表扬鼓励)。
5、进行小结。
6、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走近大自然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延伸
5
5
主要板书设计
作业
走进大自然
教
后
记
25
_____周_____
教
学
过
程
三/展示评价阶段:
评出最佳方案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四/知识拓展阶段:
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俄国人首创的。1740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美观的冰制家具、床上用品以及炊具,宫内的小花园里还“长着”用冰塑的各种花草树木。冰宫修好后,女皇命王子在冰宫中举行了婚礼,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安娜伊万诺夫的恶作剧导致了冰雕艺术的诞生。从此,艺术园地中又增添了冰雕。
教学内容
走进大自然
第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电教源自使用课件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教
学
过
程
重点环节设计
设计意图
一/引导阶段:
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
二/实践创新阶段:
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1)、请同学讨论你想让这些地方呈现怎样的效果(喜气洋洋的、冰天雪地的、异国风情的、神秘的、亮丽的……?)
(2)、你觉得可以利用哪些物品来造型。
(3)、自由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激发兴趣
形成技能
5
(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