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工艺流程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大全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49553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2.png)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一、清棉工序1.主要任务:(1)开棉:将紧压(de)原棉松解成较小(de)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de)顺利进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de)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de)短纤维.(3)混棉:将不同成分(de)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de)稳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de)棉卷. 2.主要机械(de)名称(1)混棉机械:自动抓包机,由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de)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de)输送量.(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de)均棉、松解作用.(4)打械: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de)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de)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械(de)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de)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de)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de)棉卷.二、梳棉工序1.主要任务(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2)除杂:清除棉卷中(de)细小杂质及短绒.(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de)棉条.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2)锡林、盖板①将经过刺辊松解(de)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de)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de)纤维层,转移给道夫.(3)道夫:①剥取锡林上(de)纤维,凝聚成较好(de)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de)棉条.三、条卷工序主要任务:1.并合和牵伸:一般采用21根予并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de)伸直平等程度.2.成卷: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de)小卷,要求边缘平整,退解时层次清晰.四、精梳工序主要任务:1.除杂:清除纤维中(de)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de)短纤维,提高纤维(de)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de)棉条.五、并条工序主要任务1.并合:一般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de)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de)棉条,以及棉与化纤混纺等均可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de)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六、粗纱工序主要任务: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2.加捻:将牵伸后(de)须条加以适当(de)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de)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de)退绕.七、细纱工序主要任务: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de)细纱.3.卷绕:将加捻后(de)细纱卷绕在筒管上.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de)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八、络筒工序主要任务:1.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de)筒子. 2.除杂: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de)品质.九、捻线工序主要任务1.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强力高、结构良好(de)股线. 2.卷绕:将加捻后(de)股线卷绕在筒管上.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十、摇纱工序将络好筒子(de)纱(线)按规定长度摇成绞纱(线),便于包装,运输及工序加工等.十一、成包工序主要任务:将绞纱(线)、筒子纱(线)按规定重量、团数包数、只数等打成一定体积(de)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于储藏搬运.十二、整经工序任务和要求1.整经(de)任务:根据工艺设计(de)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de)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de)(de)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初步准备.2.整经(de)要求:(1)整经时经纱须具有适当(de)张力,同时尽可能保持经纱(de)弹性和张力. (2)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尽量均匀一致.(3)经纱轴上(de)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要均匀(指经轴横向和内外层纱线),经轴表面要贺正,无凹凸不平现象.(4)整经根数、长度或色经排列循环必须符合织造工艺设计(de)规定.(5)整经机生产效率要高,回丝要少.十三、浆纱工序任务和要求: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受到综、筘、停经片等(de)反复摩擦作用和开口时大小不断变化着(de)张力作用.末浆(de)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de)表面,因此在织机上受到摩擦和张力(de)反复作用时,纱上(de)毛羽就会松开、起毛,部分纤维与纱分离,最后会引起经纱断头,这样不仅增加了织机(de)断头率,降低了工人(de)看台数,还会影响棉布(de)质量.为了减少织机上(de)断头率,经纱要经过上浆工程,使经纱具有较大(de)光滑度,坚牢度,上浆(de)过程就是几个经轴上(de)经纱并成一片,使其通过浆液,然后经过压榨、烘干、卷绕成织轴.经过上浆后(de)经纱,由于浆液使四周突出(de)纤维粘附在纱(de)条干上,提高了纱(de)光滑度,同时浆液烘干后也在经纱上形成一层浆膜,增大了经纱(de)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浆液渗透到经纱内部把部分纤维互相粘着起来,当纱线受到拉伸时,台以阻碍纤维在纱线内(de)相互移动,从而提高了经纱(de)强力.根据许多浆纱(de)横截面表明浆液渗入到经纱内部(de)深度是不大(de),大部分浆液都被覆在纱(de)表面上.如果浆液完全不能渗透到纱线中去,那就只能在纱(de)表面形成一层浆膜,它粘在纱线上很脆弱,在织造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如果浆液全部渗透到纱线中去,纱线中(de)大量纤维都粘着起来,这时纱(de)强度虽然增加许多,但纱(de)伸长度却会显着下降.因为伸长度决定于棉纱中(de)纤维(de)弯曲度及其相互之间(de)移动.上浆后,由于浆液渗入纱内,浆膜覆盖在纱(de)表面,以及毛茸(de)粘附,障碍了拉伸经纱时纤维在经纱内(de)自由移动.因此上浆后(de)经纱,其伸长度均有所下降.这样(de)浆纱在织造过程中,不能抵抗时刻变化着(de)负荷.经验证明,单纯追求浆涨强度(de)增加,其结果在一定限度后,织机(de)断头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因此,适当(de)增加纱(de)强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经纱(de)弹性,减少经纱(de)毛茸现象和摩擦系数,这是上浆(de)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经纱都要经过上浆,但有足够光滑度和强度(de)股线只须经过并轴工序即可,有(de)可作拖水处理.浆纱工程包括两个工序:调浆工序(配制浆液)和上浆工序要把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为了达到上浆纱机械(de)目(de),对浆料浆纱机械(de)基本要求如下:1.对浆液和浆料(de)要求:(1)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de)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de)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2)浆料应具有一定(de)吸湿性,不致使浆液凝固成为坚硬(de)薄膜,而降低经纱(de)弹性和伸长 .(3)浆料应具有防腐性.(4)浆料应不致操作经纱,综筘和机件.(5)浆料应易于从织物上除去,不致影响漂洗和印染工程.(6)浆液(de)性能应相应稳定.(7)浆液应用价值低廉、货源充足(de)原料来配制,并尽可能(de)不采用主要粮食.2.对浆纱机械(de)要求:(1)应能保持一定(de)上浆率.(2)应能保持一定(de)烘干回潮率,并使蒸汽消耗得最少.(3)应能最大限度(de)保持经纱(de)弹性.(4)速度高,产量高.(5)机物料损耗少,回丝少,耗电少.十四、穿经工序穿经俗称穿筘或穿头,是经纱准备工程中(de)最后一道工序.穿经(de)任务就是根据织物(de)要求将织轴上(de)经纱按一定(de)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筘,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de)织物,这样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不致造成织疵.十五、织造工序织造是纺织厂(de)重要工序.织造(de)任务是将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de)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织物规格要求,按照一定(de)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织造工序(de)产量、质量和消耗直接影响企业(de)经济效益,必须高度重视.1.提高产品质量.织物质量主要包括棉布(de)物理性能和外观疵点两大方面.织物(de)物理性能,如:织物(de)经纬向强力、耐磨牢度、透气度等,直接影响到服用性和穿着牢度,应根据织物(de)不同用途而确定.并要在生产(de)全过程进行控制,达到指标要求.织物(de)外观疵点如:折痕、稀弄、百脚、跳花、破洞等,不仅影响织物外观,对服用性能和穿着牢度也有着直接影响.应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法,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分析疵点产生(de)因素,有针对性(de)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改善成品质量,提高下机一等品率.2.提高生产效率织机(de)生产效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水平(de)考核指标之一.织机在运转中由于断经、断纬、机械故障、处理坏布、上轴等原因而造成停台,影响布机(de)产量和棉布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断头,减少机械故障,及时处理停台,缩短停台时间,努力提高织机(de)生产效率.3. 织机在织造过程中主要物质消耗是机物料、纱线和动力.消耗量(de)大小与原材料质量设备状态、技术操作水平、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有关.降低物质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de)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1)降低机物料消耗:①购置机物料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劣质品进厂.②加强设备维修,保证设备常处于完好状态,减少因设备状态不良造成(de)磨损.③加强技术操作减少人为损失.(2)降低纱线用量;①正确掌握机上布幅和纬密,避免多用线.②加强技术操作,预防织疵产生,尽量做到少拆布和不拆布,减少回丝.③保持设备完好,避免大纬纱.④加强生产管理,减少油污、坏布和装纬回丝. (3)降低动力消耗:①停车及时关电机.②提高布机效率和运转率.③控制照明和正确使用空调,防止辅助用电浪费.④采用节电皮带盘.。
棉纺纺纱工艺流程
![棉纺纺纱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6c6f4a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6.png)
棉纺纺纱工艺流程
《棉纺纺纱工艺流程》
棉纺纺纱是指将棉花纤维加工成纱线的工艺过程,其流程包括原料选择、预处理、开松、配棉、纺纱等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棉纺纺纱的原料选择非常重要。
优质的棉花纤维应该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且没有明显的疵点或杂质。
经过原料筛选后,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剥皮、质检、除杂等一系列的工序。
其次,进行开松工艺。
开松是指将刚刚处理好的棉花纤维进行再次处理,使其更加均匀、柔软,便于后续的工艺处理。
然后进行配棉,这是指将不同类型的棉花纤维根据纤维长度、强度等特性进行配比,以达到更好的纺纱效果。
接下来是纺纱工艺。
将经过预处理、开松和配棉的棉花纤维送入纺纱机中,经过多道工序,最终形成纱线。
纺纱过程中需要控制纤维的拉伸和扭转,以保证纱线的均匀度和质量。
整个棉纺纺纱的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最终的纱线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需要使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精湛的技术,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棉纱产品。
棉纺厂的工艺流程
![棉纺厂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b08f5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a.png)
棉纺厂的工艺流程答案:清棉工序、梳棉工序、条卷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捻线工序、摇纱工序棉纺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清棉工序:o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于混合和除杂。
o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o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合,以保证成纱质量的均匀一致和染色的均匀。
o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梳棉工序:o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o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o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o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3.条卷工序:o并合和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
o成卷: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边缘平整,退解时层次清晰。
4.精梳工序:o除杂:进一步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o成条: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
5.并条工序:o牵伸拉长抽细:进行混合、成条。
o成条:制成均匀的棉条。
6.粗纱工序:o牵伸和捻回:将熟条均匀地牵伸,拉长抽细,并给予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
o成纱:制成粗纱。
7.细纱工序:o牵伸、加捻、卷绕、成型:制成符合要求的细纱。
8.络筒工序:o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的品质。
9.捻线工序:o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捻制成强力高、结构良好的股线。
o成线: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
10.摇纱工序:o摇纱:将络好筒子的纱(线)按规定长度摇成绞纱(线),便于包装、运输及工序加工等。
11.成包工序:完成最终的包装和运输准备。
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
![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741f3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c.png)
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
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纺纱、织造、整理和检验等环节。
首先,原料处理是生产棉纺品的第一步。
棉花作为原料,经过采购、验收、梳理和开卷等处理工序后,变为纺纱的初始物料。
其次,纺纱是将处理后的棉纱加工成进一步纺织所需的作业。
首先,经过并条、平条和拧条的工序,将棉纱进行初步拉伸、制成纱线。
然后,将纱线穿过纺纱机的锭子,经过纺纱机的高速旋转锭子旋转纺制,最终形成线密度均匀、质量稳定的纱线。
纺纱完成后,进入织造环节。
织造是将纱线通过织布机编织成布料的过程。
在织造过程中,纱线经过经纬纱的交织,通过梳子、配置和梭子等设备的配合,完成布料的编织。
不同的纺织机器和操作技术能够生产出不同质地、花色和纹路的棉纺织品。
织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整理工序。
整理是将新织出来的布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以使之具备一定的纺织品要求和市场需求。
整理包括预处理、染整、平整和整理等工序。
其中,染整是将无色布料染色成指定颜色的过程,预处理是对布料进行浸泡、洗涤和漂白等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净化布料。
最后,经过整理后的布料需要经过检验。
检验是对织造出的棉纺品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
检测项目包括布料的密度、强度、染色牢度和外观等因素。
合格的纺织品可以进入市场销售,不合格的则需要进行返工或淘汰。
总结起来,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纺纱、织造、整理和检验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掌握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棉纺织品。
棉纺工艺流程
![棉纺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916cb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f.png)
棉纺工艺流程一、棉纺工艺概述棉纺工艺是指将原棉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最终制成纺织品的过程。
棉纺工艺流程包括纺前工序、纺纱工序和织造工序。
纺前工序主要包括选棉、开松、梳棉和并条;纺纱工序主要包括粗纱、细纱和捻线;织造工序主要包括上机、穿综、织造和整经整理。
二、纺前工序1. 选棉:选取纤维长度适中、强度高、颜色均匀的好棉纤维。
通常使用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选棉。
2. 开松:将选好的棉花放入开松机中,通过强力的冲击和拉伸,使棉纤维松散并去除杂质。
3. 梳棉:将开松后的棉花送入梳棉机,通过旋转的梳棉辊将棉纤维进行进一步的拉伸和分离,使纤维平行排列。
4. 并条:将梳棉机梳理后的棉纤维进行并条,形成纤维束,方便后续工序的处理。
三、纺纱工序1. 粗纱:将并条后的棉纤维送入粗纱机,经过锭子的旋转和撞击,将纤维捻合成粗纱。
2. 细纱:将粗纱送入细纱机,通过细纱机的旋转和拉伸,将粗纱进一步细化,形成细纱。
细纱的粗细程度决定了最终纺纱品质的好坏。
3. 捻线:将细纱送入捻线机,通过捻线机的旋转和撞击,将细纱捻合成线。
捻线的捻度决定了纺纱品质的强度和弹性。
四、织造工序1. 上机:将纺好的线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序后,送入织机上的纬纱筘,形成织机的经纱。
同时,将织物的底纬线穿过织机上的纬纱筘。
2. 穿综:将织物底纬线和经纱交织形成织物的纹理。
通过织机上的综纱穿过经纱间隔,使底纬线和经纱相互交织。
3. 织造:织机上的综纱不断往复穿过经纱,形成织物。
织机上的输纱和上机速度的控制决定了织物的密度和纹理。
4. 整经整理:将织成的织物送入整经整理机进行整理,通过蒸汽和张力的作用,使织物的纤维更加平整、光滑。
五、总结棉纺工艺流程是将原棉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最终制成纺织品的过程。
纺前工序包括选棉、开松、梳棉和并条;纺纱工序包括粗纱、细纱和捻线;织造工序包括上机、穿综、织造和整经整理。
每个工序都有其特定的作用,通过各个工序的协同配合,最终制成高质量的棉纺织品。
棉纺手册文档
![棉纺手册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cf51f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f.png)
棉纺手册引言棉纺是指将棉花纤维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成棉纱、棉线、棉布等纺织品的过程。
棉纺作为纺织行业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对于纺织品的生产和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手册将介绍棉纺的基本工艺流程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供棉纺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一、棉纺基本工艺流程棉纺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纤维处理、纺纱、织造、整理等环节。
以下将逐一介绍每个环节的具体工艺过程。
1. 纤维处理纤维处理是棉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纺纱的质量和效率。
纤维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开松、清洗、净化和形成纱条等。
•开松:将纤维打开,使其松软,便于后续工序处理。
•清洗:去除纤维中的杂质和油脂,并消除纤维表面的死皮,提高纤维的柔软度。
•净化:通过过滤、除尘等工艺,去除纤维上的残留杂质。
•形成纱条:将已经处理好的纤维按一定规则形成纱条,便于纺纱时的连续操作。
2. 纺纱纺纱是将棉花纤维制成棉纱的过程。
纺纱的目的是将纤维进行拉伸,使其排列成纱线,并增强其强度和可纺性。
纺纱的主要工艺包括精梳、粗梳、纺纱和捻线。
•精梳:将纤维在精梳机上进行多道次梳理和拉伸,去除短纤维和杂质,提高纤维的长短比。
•粗梳:将纤维在粗梳机上进行少道次梳理,使短纤维和杂质更好地分离。
•纺纱:将经过梳理的纤维进行纺纱,形成纱线。
•捻线:将纺纱得到的纱线进行旋转,增加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织造织造是将纱线通过编织机构一根经纱与一根纬纱交织形成织物的过程。
织造的主要工艺包括上机、编织和下机。
•上机:按照设计要求,将经纱、纬纱分别穿过上机装置,并调整好张力。
•编织:在编织机上,经纱和纬纱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在一起,形成纺织品。
•下机:将织造好的纺织品从编织机上卸下,并进行修整和整理。
4. 整理整理是对织物进行一系列的后处理工序,以改善织物的外观、手感和性能。
整理的主要工艺包括烫平、定形、印染和后整理。
•烫平:利用烫平机对织物进行平整和压光处理。
•定形:通过加热或化学处理使织物保持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稳定性。
棉纺纱的工艺流程
![棉纺纱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b93d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8.png)
棉纺纱的工艺流程
棉纺纱是一种将棉花纤维加工成线的过程,主要用于制作纺织品。
下面是棉纺纱的工艺流程。
首先,棉纺纱的第一步是预处理。
在这个阶段,棉花会经过一系列的清洗和筛选操作。
棉花通常含有杂质和其他不可纺纱的物质,因此需要进行反复清洗。
清洗后,棉花会被晾干,然后通过刷毛机进行梳理,以去除残留的杂质并使纤维平行排列。
接下来是棉花开松。
棉花经过梳理后,会进入开松机,这台机器会将纤维分开,使其更容易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然后是粗纺。
在这个阶段,经过开松的棉纤维会送入粗纱机,纤维会被拉伸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这样可以将纤维打成较粗的线,主要是为了增强纤维的结合力。
下一步是细纺。
粗纺后的纱线会经过精细拉伸和更高速的旋转。
这一步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纤维间的结合以及纱线的平滑度。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拉伸和旋转,以确保纱线的质量。
然后是纺成纱锭。
细纺后的纱线会送入纱锭机,这是一个用于将纱线卷绕成纱锭的机器。
纱锭的尺寸和形状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
纱锭将纱线卷绕成圆锥形,方便后续步骤的加工。
最后一个环节是浸渍。
这是为了增加纱线的柔软度和光泽度。
纺成纱锭后的纱线会被处理成纺一浆,然后放入蜡涂机中进行
蜡涂处理。
蜡涂处理使纤维更加光滑,以减少摩擦并增加光泽。
以上是棉纺纱的主要工艺流程。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温度、湿度和拉伸力度,以确保纱线的质量稳定。
这些步骤的精确执行和细心操作,对于生产出高质量的棉纺纱至关重要。
棉纺纱的工艺流程
![棉纺纱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afe0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3.png)
棉纺纱的工艺流程
《棉纺纱的工艺流程》
棉纺纱是将棉花纤维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转化成纺纱成品的过程。
下面就介绍一下棉纺纱的工艺流程。
1. 梳棉
在棉纺纱的工艺流程中,梳棉是第一道工序。
梳棉是将原棉经过梳棉机,将纤维进行梳理,去掉杂质,使纤维平行排列,增加纤维的柔软度和光泽度。
2. 平纺
在梳棉后,接下来就是平纺。
平纺是将梳好的棉纤维通过纺纱机,将其纺成纱线。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纤维的拉伸和纺纱的粗细度,以确保纱线的质量。
3. 整经
整经是将平纺好的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则捻成或绞成一盘盘的经纱。
整经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张力和密度,以确保经纱的均匀性和强度。
4. 穿综
穿综是将整经好的纱线穿过织机上的综眼,形成纬纱,并与经纱交织在一起,这是最后一个加工环节了。
以上就是关于棉纺纱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些加工工艺,可以将原棉加工成纱线成品,为后续的纺织加工提供原料。
(待分)棉纺织生产技术流程大全
![(待分)棉纺织生产技术流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3a0728676eeaeaad1f330b7.png)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一、清棉工序.主要任务:()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主要机械的名称()混棉机械:自动抓包机,由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号棉箱(),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打手机械:①毫猪式开棉机(),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
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
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
③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
④单程清棉机(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二、梳棉工序.主要任务()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锡林、盖板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
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
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道夫: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
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三、条卷工序主要任务:.并合和牵伸:一般采用根予并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
棉纺工艺流程
![棉纺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a013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8.png)
棉纺工艺流程棉纺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棉经过加工和处理,转变为成品棉纱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棉纺工艺流程。
一、纺前准备1. 原棉分级:将采摘得到的原棉按照长度、强度、成熟度等进行分类。
2. 净化分割:将原棉中的杂质和短纤维去除,以保证纺纱时的纤维质量。
3. 打包或成套输送:将净化后的原棉打包或通过输送装置送入下一道工序。
二、纺纱1. 干粗纱工艺:使用细锭纺纱机,将原棉纤维进行精细梳理,排列成单根纱线。
2. 湿粗纱工艺:将原棉纤维进行湿法处理,使其具备纺纱条件,然后使用细锭纺纱机进行纺纱。
3. 干精纱工艺:使用精纱机,将粗纱通过拉伸和细梳理等工艺,得到更细、更平整的纱线。
4. 湿精纱工艺:将干粗纱进行湿法处理,然后经过湿法拉伸和细梳理等工艺制得精纱。
三、捻线1. 单纺捻线:将精纱通过捻线机进行单线捻合,使纱线更加结实。
2. 合股捻线:将两根或多根单线进行捻合,使纱线更加结实和均匀。
四、织造1. 筛选纱线:将捻好的纱线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瑕疵纱。
2. 上机织造:将筛选好的纱线装入织布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织造。
3. 下机检查:将织造好的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进行质量检查。
五、整理1. 清理精整:使用清理机将织造后的布料上的杂质和浮毛去除。
2. 缩皱处理:使用缩皱机对布料进行热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平整度和手感。
3. 验布:对整理后的布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各项指标要求。
4. 包装:将验布合格的布料按照规格和要求进行包装,准备发货。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棉纺工艺流程。
当然,不同的工厂和产品还可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和特殊要求。
但总体来说,这个工艺流程基本涵盖了从原棉到成品棉纱的各个环节。
通过这个工艺流程,可以将原棉加工成高质量的棉纱,为织造和制衣行业提供原料。
纺织纤维及棉纺工艺流程简介
![纺织纤维及棉纺工艺流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10841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a.png)
纺织纤维及棉纺工艺流程简介首先是纺纱工艺流程。
纺织原料经过纺纱处理后,可以变成精细的纱线。
纱线是由纤维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后进行梳理、拉伸等处理得到的。
纺纱工艺可以分为纤维预备、纤维梳理、粗纱加工、精纺加工等几个环节。
其中纤维预备是将原料纤维进行清理和加工处理,以确保纺纱加工的顺利进行;而纤维梳理是将纤维进行梳理和拉伸,使其变得柔软、均匀,并形成纱线的初步结构;粗纱加工和精纱加工则是对形成的纱线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质地更加均匀、细致。
其次是棉纺工艺流程。
棉纺工艺与纺纱工艺基本相同,但在纺纱过程中需要对棉纤维进行特殊的处理。
棉纺工艺流程包括棉籽处理、棉花清洗、煮炼漂白、粗纱加工和精纱加工等环节。
棉纺工艺的关键环节在于棉花清洗和煮炼漂白,这些环节可以有效去除棉花中的杂质和色素,使得棉花更适合用于纺纱加工。
在纺织纤维及棉纺工艺流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严格的控制和规范,以确保最终纱线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在实际生产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设备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很高兴您对纺织纤维及棉纺工艺感兴趣。
接着让我们深入了解更多关于这个领域的知识。
在传统的纤维纺工艺中,纱线生产通常经历着纺前处理、纺纱、整理、捻线、复合和整理等一系列工艺流程。
纺前处理是将原料纤维进行清理和加工处理,以确保纺纱加工的顺利进行。
在纺前处理过程中,纤维要经过开松、并联、打浆等一系列物理操作。
然后在纺纱过程中,经过粗纱和精纱加工,形成最细的纱线,这个加工过程中对纤维的拉伸和细化更为关键。
在棉纺工艺流程中,起首的棉籽处理往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棉籽是棉花中含有的种子,在经过适当清理加工后,可以得到纯净的棉花。
前期的棉花清洗和煮炼漂白阶段则是为了去除残留的杂质和色素,这些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的质量和适合性,从而更好地适用于后续的工艺处理。
无论是纤维纺工艺还是棉纺工艺,都需要依赖于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
棉纺织品制作的工艺及工艺流程图
![棉纺织品制作的工艺及工艺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d21dc73d0b4c2e3f57276308.png)
工艺简述: 梳棉工序: ①.除去剩余的尘屑杂物。
②使纤维充分的混合,增进其匀齐度(混棉作用)。
③使纤维梳平,并剥下做成薄膜的状态,然后相互抱合成棉条,便于下一工序的进行。
精梳工序:①棉块经过梳棉工程后,虽能除去大部分的尘屑及杂物,但不易完全除去短纤维,此等短纤维在后序工作中可能导致牵伸不稳,使棉纱做成粗细不均的。
②将抱合成为棉条的个别的纤维,加以平直排列而有规则的重合,使棉纱的强力增加。
并条工序:①将棉条予以适当伸长。
②改变纤维排列状态,使其伸直而互相平行。
③除去残留的尘屑及杂物。
④喂入的生条有粗细差异处,彼此使其匀和的机会,得以制成适当均匀的棉条。
粗纱工序:①将棉条抽长拉细,使其具有适当的直径,且使纤维更为平直。
②棉条经过牵伸后,体积大为减少,纤维亦更平行,必须稍加捻度使纤维相互抱合,而给予适当的强力。
③将纺成的粗纱,卷绕于筒管上成为适当的形状,便于下一工序的使用及搬运。
细纱工序:①将粗纱抽长拉细至所需细度。
②加捻使纤维紧合,使细纱而具有强力。
③将纺成的细纱绕于筒管上,成为适当的形式,以便应用和搬运。
络筒工序:此道工序位于纺纱流程的最后工程,其功用在于担任品检及络筒工作。
凡是超出设定之不良纱(即粗、细节)被清除,以确保筒纱质量达到品检之功能。
整经、织造工序:纺纱经过整经机整理后,按规定的长度被平行、均匀地卷绕到织轴上,并给于一定经向张力。
之后经织造机织成成片的纺织布料。
成品布料经过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粉尘原棉 梳棉工序清棉工序 细纱工序络筒工序 成品噪声 噪声、粉尘布角开布角。
棉纺纱的主要工艺流程
![棉纺纱的主要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1a10dc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2.png)
介绍:棉纺是将原棉纤维转化为可用纱线或线的过程。
它是纺织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将棉花植物的天然纤维转化为可用于制造各种产品的材料,包括服装、毛巾、床单等。
棉纺过程涉及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对最终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一致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1 步:清洁和梳理在将棉纤维纺成纱线之前,必须先将它们清洗干净并为加工做好准备。
这涉及从原棉中去除杂质,例如种子、树叶和其他碎屑。
这可以手动完成或使用专用机器完成。
一旦棉花被清洁,它就会经过一个称为梳理的过程,该过程将纤维分离并拉直。
在此步骤中,棉花被送入梳理机,梳理机使用一系列滚筒和刷子来理清和对齐纤维。
这有助于创造更均匀一致的纱线,因为它可以去除任何残留的杂质并确保纤维都朝着同一方向前进。
第2 步:梳理纤维经过梳理后,可能会经过称为精梳的第二道工序。
这一步是可选的,但它通常用于生产质地非常光滑和一致的高质量纱线。
精梳包括将纤维穿过一系列细齿梳,进一步拉直和对齐纤维。
这有助于去除任何残留的杂质和短纤维,从而产生更清洁、更结实、更有光泽的纱线。
第3 步:旋转棉纺工艺的下一步是纱线的实际纺纱。
这通常是使用纺纱机完成的,纺纱机由一系列滚筒和主轴组成。
当纤维被送入机器时,滚筒将它们捻在一起,形成一条连续的纱线。
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纺纱机,每一种都适用于特定类型的纱线。
例如,环锭纺纱机通常用于生产精细、优质的纱线,而气流纺纱机效率更高,更适合生产大量纱线。
第4 步:缠绕纱线纺出后,必须将其卷绕到线轴或筒管上。
这通常是使用绕线机完成的,它将纱线缠绕在圆柱形芯上。
然后检查纱线是否存在瑕疵,并在准备好进入流程的下一步之前进行任何必要的调整。
第5 步:绞合和扭曲棉纺工艺的最后一步是绞纱和加捻。
绞纱涉及将纱线缠绕成绞纱,绞纱是通过一系列结固定在一起的长纱线环。
加捻涉及向纱线添加额外的捻度,这有助于增强纱线并赋予其更均匀的外观。
结论:棉纺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包括清洁、梳理、精梳、纺纱、卷绕、绞纱和加捻。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529e5d9b6648d7c1c746b9.png)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清棉工序1.主要任务:(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机械的名称(1)混棉机械: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机械: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
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
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
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
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普梳)1.主要任务(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
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
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3)道夫: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
棉纺工艺技术
![棉纺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6b685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e.png)
棉纺工艺技术棉纺工艺技术是指将棉纤维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最终制成棉纱或棉织物的过程。
这项技术在纺织行业中非常重要,因为棉纺工艺技术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棉纺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棉纤维的清理、精准准备、纺纱、织造和后整理。
首先是棉纤维的清理。
棉纤维在采摘和运输过程中会带有杂质,比如种子、秸秆和土壤。
在纺织前,需要先将这些杂质进行清理,以确保纺纱和织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是精准准备。
经过清理的棉纤维需要进行精细的加工,包括开松、均匀化和纤维的拉伸。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纤维的可纺性和均质性,使棉纤维更易于纺纱和织造。
然后是纺纱。
在纺纱过程中,棉纤维被拉伸成纱线。
纺纱的常见方法有纺锭纺纱和气流纺纱。
纺锭纺纱是一种传统的方法,通过纺纱机床将棉纤维弯曲成纱线。
气流纺纱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它利用高速气流将棉纤维扩展成纱线。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生成高品质的棉纱。
完成纺纱后,就是织造阶段。
织机将棉纱经过交织的过程,制成布匹。
织造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平纹、斜纹和提花等。
不同的织造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纹理和图案,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最后是后整理。
纺织品在织造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提高品质和性能。
这包括漂白、染色、印花、整理和熨烫等步骤。
后整理可以改变织物的颜色、质地和手感,同时还可以提高织物的防皱、防水和防火性能。
总的来说,棉纺工艺技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技术,它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断提高棉纺工艺技术水平,可以促进纺织行业的发展,并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
棉纺的工艺流程及其发展
![棉纺的工艺流程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6f18b7cb0717fd5360cdce8.png)
棉纺的工艺流程及其发展(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棉纺的工艺流程及其发展把棉纤维加工成为棉纱、棉线的纺纱工艺过程。
这一工艺过程也适用于纺制棉型化纤纱、中长纤维纱以及棉与其他纤维混纺纱等。
棉织物服用性能产好,价格低廉,且棉纺工序比较简单,所以在纺织工业中占首要地位。
纺纱最初用手工,后来逐渐应用简单工具,如纺专、纺车。
1758年出现罗拉式翼锭细纱机,1770年又出现珍妮细纱机,1774年创造出三滚筒梳理机,1779年发明了走锭细纱机,约在18世纪末叶,才有了并条机和粗纱机。
棉纺工程的机械化是先从细纱机开始的,所以细纱机有时也称纺纱机。
而细纱以前的工序,统称为前纺,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粗梳、粗纱等,依原棉的纤维长度,含杂和成纱品质要求等组成不同的前纺工艺;前纺加工之前,必须先进行原料选配。
细纱以后的加工,有络筒、并纱、拈线、摇绞等。
棉纺工艺流程依纺纱系统分为三类。
原棉选配把原棉按长度、细度、强力等纤维性能以及产地、批号等,依纺纱要求进行选配,目的是合理利用原料,稳定质量,降低成本。
棉纺工艺流程表开清棉把原料按选配的比例从棉包中抓取出来,混和均匀,开松成小棉块和小棉束,除去部分杂质和疵点,然后集合成一定宽度、厚度或重量的棉层,卷绕成棉卷。
开清棉是用开清棉联合机的一系列机械来完成,包括从棉包中抓取棉块的抓棉机,初步进行开松并混和的各种开棉机、混棉机、以及进一步开松和清洁原棉的清棉机(见开清机械)等。
清棉机可安装成卷装置以制成棉卷供应梳棉机;也可不装成卷装置,直接以散状纤维块、纤维束用管道气流输送并分配给若干台梳棉机,后者称为清梳联合机。
梳棉梳棉机把纤维块或纤维束用针齿表面分梳成为单纤维状态,同时除去较细小的或粘附在纤维上的杂质疵点,也除去一部分短绒,最后制成棉条输出。
梳棉机输出的棉条,俗称生条,有规律地堆放在条筒中。
棉纺工艺流程范文
![棉纺工艺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37d2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4.png)
棉纺工艺流程范文工艺流程一:开花开松1.原料准备:选择质量良好的棉花作为原料,并根据需要将不同品种、不同长度的棉花进行混匀。
2.开花:将棉花送入开花机,开花机通过旋转刺激棉花,将棉花的纤维分散开来。
3.开松:将开花后的棉花送入开松机,开松机通过刮打、拨叉等方式,进一步分散棉花纤维,提高纤维质量。
工艺流程二:粗纱制成1.并条:将开松后的棉花送入并条机,通过并条机的梳理和拉伸,使纤维更加顺直,并形成粗纱束。
2.粗纺:将并条后的棉纱束送入粗纺机,粗纺机通过旋转和拉伸,将纤维继续延长,并形成粗纺纱。
工艺流程三:细纱制成1.高速精梳:将粗纺纱送入高速精梳机,高速精梳机通过刮梳和拉伸,将纤维进一步拉直,去除纤维杂质。
2.精纺:将高速精梳后的棉纱送入精纺机,精纺机通过旋转和拉伸,将纤维继续延长,并形成细纺纱。
工艺流程四:纺织成品1.制绒:将细纺纱送入制绒机,制绒机通过细小的刺针,将纤维固定在织物上,形成细绒面。
2.织布:将制绒后的织物送入织布机,织布机通过上下行进的梭子,将细纺纱交织在一起,形成纺织品。
3.整理:将织成的纺织品进行整理,包括洗水、烫砂、定型等工序,以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光泽度和附着力。
4.印染:根据需要对纺织品进行印花、染色等处理,以增加纺织品的装饰效果和色彩鲜艳程度。
5.后整理:对印染后的纺织品进行后整理处理,如洗水、烘干、定型等,以增加纺织品的使用性能。
工艺流程五:包装出厂1.质检:对纺织品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纱线、织物的密度、强力等性能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包装:将合格的纺织品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卷曲包装和折叠包装等。
3.入库:将包装好的纺织品进行入库存放,以待销售或出口。
棉纺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开花开松、粗纱制成、细纱制成、纺织成品和包装出厂五个工艺流程。
每个工艺流程中都有相应的机器设备和工序,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原棉经过处理转变为纺织品,最终投入市场。
通过对每个工艺流程的精细控制和优化,可以提高纤维质量和纺织品的性能,并且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的要求。
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
![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c4cf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c.png)
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
《棉纺生产工艺流程》
棉纺生产是指将原棉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最终转化为棉纱、棉线等成品的过程。
下面是棉纺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1. 纤维预处理
原棉运输到工厂后,首先需要对纤维进行预处理。
这一步通常包括除尘、除杂、除种等工序,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2. 纺纱
经过预处理的原棉进入纺纱车间,经过梳理、粗纱、精纱等工序,将原棉纤维拉成纱线。
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还需要加入水剂等辅助剂来增强纤维强度。
3. 纺纱后处理
纺纱后的纱线可能需要进行拧捻、撚线、染色等处理,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4. 织造
纱线经过后处理后,被送入织机进行织布。
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织造工艺,包括纹样设计、经纬调整等。
5. 成品处理
织造后的布匹需要进行整理、定型、检验等工序,最终成为棉布。
而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纱线要进行整理、缠绕成为成品
纺线。
总的来说,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涵盖了预处理、纺纱、织造和成品处理等多个环节。
在每一步工艺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符合客户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纺工艺流程清棉工序1.主要任务(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机械的名称(1)混棉机械(1)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机械: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
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
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
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
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1.主要任务(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
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
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3)道夫: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
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条卷工序主要任务:1.并合和牵伸:一般采用21根予并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
2.成卷: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边缘平整,退解时层次清晰。
精梳工序主要任务: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并条工序主要任务1.并合:一般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棉条,以及棉与化纤混纺等均可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
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粗纱工序主要任务: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细纱工序主要任务: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
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
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络筒工序主要任务:1.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
2.除杂: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的品质。
捻线工序主要任务1.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强力高、结构良好的股线。
2.卷绕: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
摇纱工序将络好筒子的纱(线)按规定长度摇成绞纱(线),便于包装,运输及工序加工等。
成包工序主要任务:将绞纱(线)、筒子纱(线)按规定重量、团数包数、只数等打成一定体积的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于储藏搬运。
整经工序任务和要求1.整经的任务:根据工艺设计的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初步准备。
2.整经的要求:(1)整经时经纱须具有适当的张力,同时尽可能保持经纱的弹性和张力。
(2)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尽量均匀一致。
(3)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要均匀(指经轴横向和内外层纱线),经轴表面要贺正,无凹凸不平现象。
(4)整经根数、长度或色经排列循环必须符合织造工艺设计的规定。
(5)整经机生产效率要高,回丝要少。
浆纱工序任务和要求: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受到综、筘、停经片等的反复摩擦作用和开口时大小不断变化着的张力作用。
末浆的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的表面,因此在织机上受到摩擦和张力的反复作用时,纱上的毛羽就会松开、起毛,部分纤维与纱分离,最后会引起经纱断头,这样不仅增加了织机的断头率,降低了工人的看台数,还会影响棉布的质量。
为了减少织机上的断头率,经纱要经过上浆工程,使经纱具有较大的光滑度,坚牢度,上浆的过程就是几个经轴上的经纱并成一片,使其通过浆液,然后经过压榨、烘干、卷绕成织轴。
经过上浆后的经纱,由于浆液使四周突出的纤维粘附在纱的条干上,提高了纱的光滑度,同时浆液烘干后也在经纱上形成一层浆膜,增大了经纱的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浆液渗透到经纱内部把部分纤维互相粘着起来,当纱线受到拉伸时,台以阻碍纤维在纱线内的相互移动,从而提高了经纱的强力。
根据许多浆纱的横截面表明浆液渗入到经纱内部的深度是不大的,大部分浆液都被覆在纱的表面上。
如果浆液完全不能渗透到纱线中去,那就只能在纱的表面形成一层浆膜,它粘在纱线上很脆弱,在织造过程中很容易脱落。
如果浆液全部渗透到纱线中去,纱线中的大量纤维都粘着起来,这时纱的强度虽然增加许多,但纱的伸长度却会显著下降。
因为伸长度决定于棉纱中的纤维的弯曲度及其相互之间的移动。
上浆后,由于浆液渗入纱内,浆膜覆盖在纱的表面,以及毛茸的粘附,障碍了拉伸经纱时纤维在经纱内的自由移动。
因此上浆后的经纱,其伸长度均有所下降。
这样的浆纱在织造过程中,不能抵抗时刻变化着的负荷。
经验证明,单纯追求浆涨强度的增加,其结果在一定限度后,织机的断头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
因此,适当的增加纱的的强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经纱的弹性,减少经纱的毛茸现象和摩擦系数,这是上浆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况下,经纱都要经过上浆,但有足够光滑度和强度的股线只须经过并轴工序即可,有的可作拖水处理。
浆纱工程包括两个工序:调浆工序(配制浆液)和上浆工序要把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
为了达到上浆纱机械的目的,对浆料浆纱机械的基本要求如下:1.对浆液和浆料的要求:(1)浆液不仅应能桥头经纱的表面,同时还应能部分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
(2)浆料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不致使浆液凝固成为坚硬的薄膜,而降低经纱的弹性和伸长。
(3)浆料应具有防腐性。
(4)浆料应不致操作经纱,综筘和机件。
(5)浆料应易于从织物上除去,不致影响漂洗和印染工程。
(6)浆液的性能应相应稳定。
(7)浆液应用价值低廉、货源充足的原料来配制,并尽可能的不采用主要粮食。
2.对浆纱机械的要求:(1)应能保持一定的上浆率。
(2)应能保持一定的烘干回潮率,并使蒸汽消耗得最少。
(3)应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经纱的弹性。
(4)速度高,产量高。
(5)机物料损耗少,回丝少,耗电少。
穿经工序穿经俗称穿筘或穿头,是经纱准备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穿经的任务就是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筘,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这样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不致造成织疵。
织造工序织造是纺织厂的重要工序。
织造的任务是将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的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织物规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
织造工序的产量、质量和消耗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高度重视。
1.提高产品质量。
织物质量主要包括棉布的物理性能和外观疵点两大方面。
织物的物理性能,如:织物的经纬向强力、耐磨牢度、透气度等,直接影响到服用性和穿着牢度,应根据织物的不同用途而确定。
并要在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达到指标要求。
织物的外观疵点如:折痕、稀弄、百脚、跳花、破洞等,不仅影响织物外观,对服用性能和穿着牢度也有着直接影响。
应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法,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分析疵点产生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改善成品质量,提高下机一等品率。
2.提高生产效率织机的生产效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水平的考核指标之一。
织机在运转中由于断经、断纬、机械故障、处理坏布、上轴等原因而造成停台,影响布机的产量和棉布质量。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断头,减少机械故障,及时处理停台,缩短停台时间,努力提高织机的生产效率。
3.织机在织造过程中主要物质消耗是机物料、纱线和动力。
消耗量的大小与原材料质量设备状态、技术操作水平、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有关。
降低物质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
(1)降低机物料消耗:①购置机物料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劣质品进厂。
②加强设备维修,保证设备常处于完好状态,减少因设备状态不良造成的磨损。
③加强技术操作减少人为损失。
(2)降低纱线用量;①正确掌握机上布幅和纬密,避免多用线。
②加强技术操作,预防织疵产生,尽量做到少拆布和不拆布,减少回丝。
③保持设备完好,避免大纬纱。
④加强生产管理,减少油污、坏布和装纬回丝。
(3)降低动力消耗:①停车及时关电机。
②提高布机效率和运转率。
③控制照明和正确使用空调,防止辅助用电浪费。
④采用节电皮带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