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版小学自然科学一年级上册《天气变化》教案设计
牛津版小学自然科学一年级上册《天气变化》教案设计
《自然》(牛津版)第一册第三课《天气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知道不同天气的特点,并学会用简单语言来描述
②初步了解天气变化对人的活动会产生影响
③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天气经常会有变化
②通过编谜语猜天气的活动,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天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要点:
①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②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天气变化对人的影响
③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现象
●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自然界里有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2、通过讨论知道天气经常会有变化。
活动器材:
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或投影片。
活动二:认识常见天气现象的特点:
活动目标:
1、使儿童通过观察,会描述常见天气的特点;
2、知道天气经常会有变化,天气变化会对人或其他生物产生影响。
活动器材:
图片:常见天气现象的图片
活动三:用符号记录常见的天气现象
1、学生根据天气特点设计天气符号,描绘天气的情况。
2、鼓励儿童开始关心每天的天气情况,能坚持用天气符号去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
活动二: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活动三:用符号记录常见的天气现象。
牛津版小学自然科学一年级上《第三单元天气变化》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天气变化一、教材剖析:本单元以常有的天气为主线,介绍了地球上几种最常有的天气现象。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天气每日都在变化,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亲密关系。
经过描绘天气特色的沟通活动,有益于培育学生的察看和表达能力。
b5E2RGbCAP二、教课时数:1课时三、词汇使用:天气、风、云、晴、阴、雨、雪、雾、虹等四、教课目的:1、使大多数小孩经过察看,会描绘常有天气的特色;知道天气常常会有变化,天气变化对人会产生影响;会用简单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
p1EanqFDPw2、些小孩不会有这么大进步。
可是他们应会分辨晴日、多云、阴天和雨天等最常有的天气现象,并能用天气符号进行记录。
3、些小孩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
他们开始关怀每日的天气状况,能简单表述从广播入耳到的天气预告内容,并能坚持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每日的天气。
五、教课重点1、人和其余生物对不一样天气的反响。
2、用察看、比较等方法来认识常有的天气现象,如:风、雨、晴、多云、阴天等。
3、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
六、活动设计:1、一些常有的天气现象活动目标:能认识各样常有的天气现象。
能说出各样常有天气现象的特色以及互相之间的不一样器械准备:天气预告录音、相关天气现象资料、天气情形图、起风、毛毛雨、雷电等录音、雾、雪、雷电和虹等天气现象投电影、暴风暴雨和蒙蒙小雨的情形图DXDiTa9E3d 2、天气变化对人的影响活动目标:知道在不一样的天气穿不一样的衣服。
知道在不一样的天气能够展开不一样的活动。
器械准备:放风筝游戏、打球、撑伞行走的人等活动图片3、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活动目标:知道不一样的天气会对动植物的生长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器械准备:雨露滋润禾苗壮,阳光下植物开花,结果,雨前蜻蜓低飞,狂风大雨的树等图片。
4、天气变化与环境的关系活动目标:知道灾祸性的天气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损坏。
知道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就会造整天气异样变化。
器械准备:大雨造成洪水泛滥,冲跨了堤岸,吞没了田地,台风刮倒了树木,损坏了房子,久旱庄稼枯竭了等图片。
天气变化教案设计
天气变化教案设计导语:天气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其始终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天气变化也越来越剧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天气变化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教育的一大热点。
本文将从天气变化的特点、教材的分析、课堂授课、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案设计,以期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和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
第一部分:天气变化的特点天气变化,是指自然界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上所表现出的气象条件和气候状态的变化。
对于天气变化,我们应该掌握以下重要特点:1.天气变化受天气系统影响天气系统是指反映不止一种气象要素的作用的大气现象。
天气系统比较复杂,包括了低气压、高气压、锋面和暖气团等。
它们的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地面的天气变化。
2.天气变化具有季节性在四季交替的过程中,气温、湿度、气压、降水等气象条件都在不断变化,气候也在随之转换。
夏季的酷热和湿润、秋季的凉爽和干燥、冬季的寒冷和干燥、春季的温暖和多雨,是各个季节的天气特点。
3.天气变化与生活息息相关天气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
例如,天气变化可以影响人们的交通、饮食、着装、娱乐等方面。
合理应对天气变化,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安全出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选择与天气变化相关的教材,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气象科学、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实验,去展现天气变化的奥妙。
为了達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应進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气象、地理、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教材上选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
2.知识结构在知识体系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段和年级,选择适合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己的气象知识结构。
例如,在初中阶段可以从温度、气压、湿度、云形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给予学生科学的启发和引导。
3.教材语言教材语言需要通俗易懂,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增强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四季和天气变化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认识四季和天气变化一、引言科学是对我们周围世界的探索和认知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一年级的科学教学中,认识四季和天气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四季和天气变化的概念,并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四季和天气变化的特征;2. 能够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3. 能够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内容1. 四季和天气变化的概念介绍;2. 四季和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3. 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4. 天气变化的规律分析。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将教室的窗帘拉开,指着窗外的景色向学生提问:“大家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可以说说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注意天气变化并进行描述。
2. 概念引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讨论和整理自己对四季和天气变化的认识,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理解四季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而天气变化则是指在不同季节里,气温、降水量、风向等方面的变化。
3. 天气特征探究教师展示四幅图片,分别代表春、夏、秋、冬的天气特征,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并描述每个季节的天气特征,例如春天温暖多雨,夏天炎热多雷雨,秋天凉爽多风,冬天寒冷多雪。
随后,教师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出每个季节的天气特征,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季节的不同天气特征是由于地球公转和倾斜所引起的。
4. 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的活动。
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例如校园内的某棵树、天气对学生运动场地的影响等。
然后,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观察点,进行天气变化的观察并记录在观察表中,学生可以观察气温、天空情况、风向等。
5. 天气变化的规律分析学生观察并记录了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天气变化的规律分析。
教师可帮助学生列出表格或绘制图表,将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如每年相同月份的天气特征是否相似,是否存在着某种循环变化等。
小学科学天气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天气变化教学设计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本文章将提供一份小学科学天气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定义天气和天气变化的概念;2. 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包括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等;3. 分辨并描述不同的天气状况,如晴天、雨天、阴天等;4. 了解不同天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1. 什么是天气和天气变化;2. 天气变化的原因;3. 不同天气状况的描述和分辨;4. 天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天气变化的话题,让学生观察窗外天气的变化,并进行简单描述。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概念讲解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向学生介绍天气和天气变化的概念,并帮助他们理解天气与人类、环境的关系。
3. 天气变化原因探究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天气状况(如雨天、晴天等),并讨论这种天气状况的原因。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简要的讲解和分享。
4. 天气状况的描述和分辨通过观察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或视频,并利用感官实验(如听声音、看云朵等),帮助学生学会分辨和描述不同的天气状况。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关键词来描述,如明亮、阴暗、潮湿、炎热等。
5. 天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天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如为什么夏天比较热?为什么会有雨水?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与同学分享。
6.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观察、记录和分析当天的天气状况。
学生可使用温度计、湿度计等工具,记录相关数据,并尝试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
7. 总结与展示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展示他们完成的实践活动结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或课堂展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一年级科学优秀教案范本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
一年级科学优秀教案范本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一年级科学优秀教案范本: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导引: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并能够正确地描述和记录天气变化的情况。
通过亲身观察和实践,学生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一、学习目标:1. 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观察并描述天气变化的情况。
3. 学会使用简单的天气记录表格。
二、学习准备:1. PPT演示。
2. 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或图片卡片。
3. 天气记录表格。
4. 学生活动本。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5分钟)1. 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命名不同的天气现象。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了解每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和可能的影响。
Step 2:教授天气观察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到教室窗户或户外观察天气。
2. 学生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当天的天气特征。
3. 教师鼓励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观察天气,例如关注天空的颜色、云的形状等。
Step 3:实践天气观察(15分钟)1. 学生用学生活动本上的天气记录表格来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
2. 学生记录的格式包括日期、天气现象和简短的描述。
3. 学生互相交流并对比彼此的观察结果。
Step 4: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天气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就所选的天气现象进行讨论,并制作海报展示所得到的结果。
3.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海报。
Step 5: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所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2. 学生对这节课的活动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四、巩固和延伸:1. 学生在家继续观察和记录天气的变化,并与同学分享观察结果。
2. 学生利用科学杂志、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与天气变化相关的资料,并编写小报告。
五、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培养了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科学一年级天气变化教学方案
科学一年级天气变化教学方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在一年级科学教学中,天气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通过学习天气变化,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观察和记录天气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天气变化,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记录和描述天气变化现象。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天气变化的基本概念- 通过观察天气现象、听取学生的现象描述,引导学生了解天气是指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气象变化。
- 通过图片和实地观察,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多云、雨天等,并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天气条件的特点。
2. 天气变化与季节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天气变化与季节有一定的联系。
- 给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和比较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并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差异。
3. 天气变化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如夏天的高温天气使我们感到炎热,冬天的寒冷天气需要穿厚衣服等。
-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究不同天气条件下人们的穿着和活动有什么变化,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4. 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如观察温度、降水、风向等因素,培养他们对天气细微变化的敏感性。
- 通过引入简单的观测工具,如温度计和雨量计,帮助学生记录天气变化的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5. 天气变化的实地探究- 安排学生到室外进行天气变化的实地观察和记录,并引导他们描绘天气变化的图画。
-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总结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合适活动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教学活动和方法1. 教师引导和师生讨论:通过提问、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地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通过实地体验,培养他们对天气变化的直接感受和认知。
3. 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小学一年级科学天气变化教案
小学一年级科学天气变化教案教案内容:1. 课题名称:天气的奥秘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基本的天气现象。
学生能够识别简单的天气符号。
学生能够说出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发展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合作和交流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天气现象产生好奇心。
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识别基本的天气现象。
使用天气符号。
难点: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
正确阅读和使用天气符号。
解决策略: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制作天气日历)巩固知识。
4.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天气图、天气预报卡片、天气符号卡片。
教具和设备:天气符号图板、磁铁、天气日历本。
技术整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天气图和符号。
5. 教学过程:具体教学方法和活动:开场活动:通过儿歌“雨滴滴”引入天气主题。
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当天天气。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磁铁在图板上放置相应的天气符号。
学生互动环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
课堂管理:使用积极的反馈和表扬。
维护课堂纪律。
时间分配:开场活动:5分钟观察活动:10分钟小组讨论:15分钟实践活动:20分钟总结与反馈:10分钟6. 差异化教学策略:视觉学习者:提供大量图片和视觉教具。
听觉学习者:播放与天气相关的音频故事。
动觉学习者:设计动手制作天气日历的活动。
7. 板书设计:标题:天气的奥秘关键内容:天气现象、天气符号、天气对生活的影响逻辑结构:现象→ 符号→ 影响8. 学习评估方法:形成性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评估学生的天气记录本。
总结性评估:期末考试中的天气知识测试。
学生制作的天气日历质量。
9. 跨学科元素融入:数学:使用数字和图表记录天气数据。
社会学:讨论天气对社会活动的影响。
10. 扩展资源和延伸活动建议:观看天气预报节目。
牛津版小学自然科学一年级上《第三单元天气变化》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天气变化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常见的天气为主线,介绍了地球上几种最常见的天气现象。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天气每天都在变化,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密切关系。
通过描述天气特征的交流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b5E2RGbCAP二、教学时数:1课时三、词汇使用:天气、风、云、晴、阴、雨、雪、雾、虹等四、教学目标:1、使大部分儿童通过观察,会描述常见天气的特点;知道天气经常会有变化,天气变化对人会产生影响;会用简单符号记录天气的情况。
p1EanqFDPw2、些儿童不会有这么大进步。
但是他们应会分辨晴天、多云、阴天和雨天等最常见的天气现象,并能用天气符号进行记录。
3、些儿童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
他们开始关心每天的天气情况,能简单表述从广播中听到的天气预报内容,并能坚持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每天的天气。
五、教学要点1、人和其他生物对不同天气的反应。
2、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来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如:风、雨、晴、多云、阴天等。
3、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
六、活动设计:1、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活动目标:能认识各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能说出各种常见天气现象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不同器材准备:天气预报录音、有关天气现象资料、天气景象图、刮风、小雨、雷电等录音、雾、雪、雷电和虹等天气现象投影片、狂风暴雨和蒙蒙细雨的情景图DXDiTa9E3d2、天气变化对人的影响活动目标:知道在不同的天气穿不同的衣服。
知道在不同的天气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
器材准备:放风筝游戏、打球、撑伞行走的人等活动图片3、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课文天气变化教案
课文天气变化教案天气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读、写本课的生词,weather, sunny, rainy, cloudy, windy, snowy, hot, cold, warm, cool.2. 能够听懂、会说本课的日常交际用语,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sunny/rainy/cloudy/windy/snowy/hot/cold/warm/cool.3. 能够听懂、会说本课的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It'ssunny/rainy/cloudy/windy/snowy/hot/cold/warm/cool.二、教学重点。
1. 本课的生词、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
2.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天气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掌握本课的生词、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
2. 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天气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天气图片或天气卡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卡片上的天气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图片或卡片上的天气情况。
(2)教师可通过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说出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sunny/rainy/cloudy/windy/snowy/hot/cold/warm/cool.2. 学习新词汇。
(1)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向学生展示新词汇的图片或卡片,并朗读单词。
(2)教师带领学生跟读单词,注意单词的发音和语音语调。
(3)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新词汇,让学生掌握新词汇的意思。
3. 学习新句型。
(1)教师向学生展示新句型,并朗读句型。
(2)教师带领学生跟读句型,注意句型的语音语调。
(3)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新句型,让学生掌握新句型的用法。
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观察天气的变化
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观察天气的变化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帮助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和天气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1. 温度计2. 雨伞3. 雨靴4. 太阳帽5. 上衣6. 手套7. 各种天气图片实验过程:1. 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天气每天都在变化呢?今天是晴天,明天是雨天,后天又会是什么样的天气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吧。
”2. 知识讲授: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天气的概念以及天气的变化规律。
可以借助图片等辅助工具进行讲解。
3. 观察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天气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的表现形式。
然后,教师提出一个天气预测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判断。
例如:“同学们,明天会下雨还是会晴天呢?你们怎么判断呢?”4. 温度观察:教师拿出温度计,向学生解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示范测量当前的温度。
学生可以轮流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段的室外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5. 天气预测:根据温度的变化以及其他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学生们可以进行天气预测。
例如,温度升高,天气晴朗,学生可以预测明天是晴天;温度下降,天气阴沉,学生可以预测明天是雨天等。
6. 实验记录:学生将观察到的温度和天气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用简单的绘画或文字形式呈现。
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
可以提问学生观察到了哪些天气变化,天气的变化是否与温度有关等。
学生可以通过总结,加深对天气变化规律的理解。
扩展活动:1. 天气日记:鼓励学生每天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温度、天气状况等,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2. 天气图表:使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可以使用柱状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使用图标来表示不同天气状况的出现频率等。
通过这个简单的观察天气变化的科学实验,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天气的概念和变化规律,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科学知识。
天气变化教案
天气变化教案教案:天气变化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天气变化,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天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PPT、图片、天气观察表、气象书籍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天气变化”三个大字,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出门时会关注天气情况吗?”2. 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天气现象。
3. 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兴趣。
Step 2 学习天气现象(20分钟)1. 使用图片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下雪、台风等。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如气温、气象条件等。
3.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不同天气现象的共同特点。
Step 3 学习天气变化原因(20分钟)1. 使用PPT展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如气温变化、气压变化、气流运动等。
2. 通过图示的方式,生动展示这些原因对天气的影响。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总结各种原因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Step 4 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如农业、旅游等方面。
2.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天气变化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并记录在黑板上。
3. 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与改善天气变化之间的联系。
Step 5 天气观察与记录(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
2. 学生观察当天及连续几天的天气状况,并记录在提供的天气观察表上。
3. 学生将观察到的天气变化及其可能的原因进行分享和讨论。
Step 6 总结与展示(15分钟)1. 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总结,进行展示。
2.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进行点评,鼓励他们提问和深入思考。
2024年小学科学一年级教案完整
2024年小学科学一年级教案完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一年级教材《科学探索》第三单元“认识自然”的第三章“天气的变化”,具体内容为第7节“晴天和雨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晴天和雨天的基本概念,知道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学会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天气变化。
重点:晴天和雨天的基本概念,以及天气变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天气预报视频、PPT、晴天和雨天的图片。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晴天和雨天的概念,展示晴天和雨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记录当天天气变化。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分享观察心得。
6. 板书设计(5分钟)板书晴天和雨天的定义,以及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表,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2.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完成观察记录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八、教学过程详细描述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 例题讲解:讲解晴天和雨天的概念,展示晴天和雨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特点。
3.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记录当天天气变化。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分享观察心得。
6. 板书设计:板书晴天和雨天的定义,以及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7. 作业设计:布置观察记录表作业,让学生持续关注天气变化。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关注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课程设计教学教案之天气变化
科学课程设计教学教案之天气变化导语:科学课程设计教学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南,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效果。
天气变化是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天气变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本文将针对天气变化的教学教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天气变化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天气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二、教学内容分析1. 天气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天气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季节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天气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2. 天气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气环流和温度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天气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天气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大气环流和温度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季节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 通过模拟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让学生观察、感受并描述天气的变化特点。
2. 实验演示法:- 进行一系列天气变化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加深对天气变化原理的理解。
3. 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组进行天气变化案例的研究,并让他们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天气变化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思考和猜测。
2. 天气变化概念解读- 复习天气的定义和组成要素,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3. 季节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通过实例解释季节变化对天气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季节变化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4. 大气环流和温度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通过实验演示和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大气环流和温度变化对天气的影响机制。
天气变化教案
天气变化教案引言:天气变化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事情,它对我们的生活、农业、交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教授一些与天气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探讨天气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如何预测天气变化。
一、天气变化的原因(400字左右)1. 大气循环系统:大气循环是天气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地球的不同区域受到不同的太阳辐射,会导致空气的温度和密度产生差异。
这种差异促使空气在地球表面上垂直和水平上移动,形成对流圈和环流系统。
2.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也是导致天气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水体上时,水会蒸发成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随后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层。
当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时,就会产生降水,如雨、雪或冰雹。
3. 地形和海洋影响:地形和海洋也会对天气变化起到重要的影响。
山脉和海洋的存在使得气流受到阻挡或改变方向,从而影响了降水分布和气温变化。
例如,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时,会带来较高的湿度和降水。
二、天气变化的影响(400字左右)1. 农业:天气变化对农业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干旱、洪涝和极端温度会破坏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适宜的降水和温度条件则有助于作物的健康生长。
2. 生态系统:天气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气温升高可能导致冰川融化,进而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气温变化还可能影响物种的繁殖和迁徙习性。
3. 人类活动:天气变化也会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极端天气条件可能导致交通中断、能源供应不稳定以及财产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天气变化来更好地规划和适应我们的生活。
三、如何预测天气变化(400字左右)1.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学原理和相关数据对天气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过程。
它帮助人们提前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减少可能的风险和损失。
天气预报可以通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浮标等多种设备和技术手段来进行。
《天气变化》教案
天气变化(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天气变化》)执教:泗泾小学陆珏峰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能发现天气是不断变化的;2、通过开展观察、记录等活动,体会记录的多样性;3、学习运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感受天气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以及天气变化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难点:主动关心每天的天气情况,并能坚持用简单符号记录每天的天气。
三、教学准备提前3周观察的天气记录表、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天气符号的贴图、活动单、记号笔雨天、雪天和刮大风的天气场景以及相应的贴图、固体胶等。
四、活动设计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记录,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2、通过交流、描述天气的特点,认识常见天气现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观察记录天气情况,在交流比较中发现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初步体会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4、认识简单的天气符号,体会便捷的记录方式;5、学习使用符号记录常见的天气现象,进一步感受天气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活动器材:提前3周观察的天气记录表、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天气符号的贴图、活动单。
活动二、选物游戏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天气变化对人和其他生物以及环境产生的影响。
2、在游戏中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
活动器材:活动单、雨天、雪天和刮大风天气场景以及相应的贴图、固体胶。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说明本课是牛津版小学自然一年级第一册第三单元《天气变化》的内容。
教学内容和长周期探究活动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将本课教学内容与长周期探究活动整合。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感受到:常见的天气现象,发现天气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开展观察、记录等活动,体会记录的多样性;学会运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感受天气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体会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本课时主要设计了2个活动: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活动二:选物游戏。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天气变化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天气变化【教案】科目:小学科学主题:天气变化适用年级:小学课时:1课时(约4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包括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等。
2. 理解天气的变化是由自然界的因素引起的,如温度、气压、湿度等。
3. 掌握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并能简单描述天气的特征。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具:包括图片、天气图、温度计、气压计等。
2. 音频或视频:相关天气现象的音频或视频素材。
3. 实验材料(可选):如雪花、雨滴等模型或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例如晴天蓝天、多云天空、阴天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每种天气的特征。
探究:1. 给学生提供天气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天气情况,如有无云、有无雨、风的强度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天气的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可提出温度、气压、湿度等因素的作用。
3. 分组小活动:每组学生选择一个天气现象,由一名学生扮演天气预报员,其他同学根据给定的温度、气压、湿度等数据,利用自己的判断描述这种天气现象,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拓展: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季节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理位置的天气情况,探究地理位置对天气的影响。
实践:1. 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例如利用温度计测量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或利用气压计测量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气压变化。
2. 学生可以自行制作雪花、雨滴等模型,通过实验展示特定天气现象的形成原理。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气的变化是由自然界的因素引起的,如温度、气压等。
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观察天气变化。
【课后作业】1. 学生可观察家庭、学校或社区的天气变化,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天气现象,撰写一篇天气日记,描述当天的天气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从观察天气开始,探究了天气变化的规律,并了解了天气现象与自然界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天气变化教案
天气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2.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并学会描述它们;3.学习通过天气预报等渠道获取天气信息;4.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素材;2.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3. 天气相关的绘图工具、地球仪等教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天气话题,可以通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或展示天气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鼓励学生观察、提问关于天气方面的知识。
2. 学习天气现象(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都能够熟悉并描述这些天气现象。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辅助讲解,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3. 天气变化的原因(20分钟)介绍天气变化的原因,如气候、季节、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并通过实例来说明这些原因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地球仪等教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等对天气的影响。
4. 天气预报与观察(25分钟)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天气预报等渠道获取天气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来源和工作原理,并指导学生解读天气预报的相关信息。
接着,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天气变化,让他们亲自记录当天的天气状况,并与天气预报进行比较分析。
教师可以提供天气观察表格供学生填写,同时鼓励他们描述所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5. 天气变化实验(3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天气变化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模拟不同因素对天气的影响。
例如,利用温水和冷水制造云雾的效果,或使用塑料袋演示气压变化引起的风。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的原理。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
可以提问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他们觉得哪些部分比较有趣或有挑战。
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铺垫。
四、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观察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实际观察和记录,形成专题报告。
天气变化教学设计精选6篇
天气变化教学设计精选6篇《天气变化》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⑴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⑴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⑴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2、低压、高压系统。
(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 (牛津版)第一册第三课《天气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知道不同天气的特点,并学会用简单语言来描述 ②初步了解天气变化对人的活动会产生影响 ③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天气经常会有变化 ②通过编谜语猜天气的活动,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天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要点: ①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②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天气变化对人的影响 ③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现象
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活动目标: 1、 通过交流,了解自然界里有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2、 通过讨论知道天气经常会有变化。
活动器材: 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或投影片。
活动二:认识常见天气现象的特点: 活动目标: 1、 使儿童通过观察,会描述常见天气的特点; 2、 知道天气经常会有变化,天气变化会对人或其他生物产生影响。
活动器材: 图片:常见天气现象的图片 活动三:用符号记录常见的天气现象
1、 学生根据天气特点设计天气符号,描绘天气的情况。
2、 鼓励儿童开始关心每天的天气情况,能坚持用天气符号去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用谜语导入新课,调节课堂气氛,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一:常见的天气现象:
猜谜: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中都不见。
讨论: 除了下雨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天气现 象? 这些天气现象会在同一天出现吗?
学生说出一种天气,教师板书一种,引 导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小结: 每天的天气是不同的,每天的天气是变 化的。
活动二: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学生活动 讨论: 1) 书上还告诉了我们一些天气现 象, 仔细观察, 找找相同与不同, 发现不同天气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关注天气情 况。
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表 述。
指导要点
游戏: 小组编一两句话说出所喜欢天气的特 征,让同学们猜出来! 通过游戏的形式, 集合小组同学的智慧, 通过语言的表达,使学生充分认识天气 的特征。
评价: 评出编的最好的小组。
活动三:用符号记录常见的天气现象 学生活动 游戏:小小设计师: 设计一个简单的图形符号来表示天气, 选出二种你喜欢的天气现象设计一个图 指导要点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每个学 生都有做做、想想、说说的练习机会。
提高了兴趣, 培养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形。
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 合作完成!
思考后表述。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向全班同学介绍 自己的设计想法。
做一个小小气象员,用同学们自己设计 的符号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