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内容浅析

合集下载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包括预制率和装配率等指标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以及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计算方法。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规范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下面将介绍该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预制率评价预制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所采用的预制构件的重量或体积占总体重量或总体积的比例。

预制率的提高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预制率的评价分为四个等级:较低、中等、较高和高。

预制率评价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计算:1.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

计算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并记录。

2.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

计算装配式建筑的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并记录。

3.预制率的计算。

根据以上两个指标,可以计算预制率的百分比。

预制率=(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100%。

根据预制率的百分比,可以得出预制率的等级评价。

较低等级的预制率一般在20%以下,中等等级在20%~40%,较高等级在40%~60%,高等级在60%以上。

二、装配率评价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与总体之间的装配程度。

装配率的提高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率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低、中和高。

装配率评价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计算:1.预制构件的数量。

计算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构件的数量,并记录。

2.装配后构件的数量。

计算装配后实际使用的构件数量,并记录。

3.装配率的计算。

根据以上两个指标,可以计算装配率的百分比。

装配率=(装配后构件的数量/预制构件的数量)×100%。

根据装配率的百分比,可以得出装配率的等级评价。

低等级的装配率一般在50%以下,中等等级在50%~80%,高等级在80%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引言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预制构件,再将构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建造方式。

它具有节能环保、快速安装、质量可控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制定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指导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本文中,我将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探讨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传统的地区。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要求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模式,逐渐在广西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然而,目前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体系,这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规范发展和质量保障存在一定的挑战。

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迫在眉睫。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1. 适应本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温湿度较高,台风频发。

在制定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时,需要考虑这些自然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并制定相关的技术和标准。

2. 突出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广西需要注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在制定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时,应该将节能环保作为重要的指标,并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可回收材料。

3. 强调安全性和抗震性。

广西地处地震带和台风带,建筑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定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时,应该将安全性和抗震性作为重要的要求,并确保装配式建筑能够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1. 建筑材料和构件的选择和使用。

制定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时,需要考虑使用的建筑材料和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要求使用无污染、可回收和耐久的材料,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2. 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受到施工过程的影响,因此在评价标准中应包含施工过程的要求和控制措施。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施工方式。

装配式建筑一般指的是将各种组件通过装配方式组合而成的可以居住的建筑物以及支持其工作的设施。

因为加工成本低,装配式建筑在建造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被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

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并不完善,所以如果让装配式建筑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装配式建筑得到普遍采纳,有必要定义一套专门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它们的建造质量。

以下是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一、安全性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衡量装配式建筑品质的首要因素。

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稳定性:必须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便适应各种气象条件,包括震动,风力,雨水,温度等,以及各种安全因素。

(2)管道安装:装配式建筑的管道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以便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与可靠性。

(3)防火措施: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包括防火墙,消防设备,疏散指示牌等。

二、性能装配式建筑的性能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必须考虑以下方面:(1)保温性能: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和能耗,必须确保其保温性能,同时考虑节能、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2)隔音性能:装配式建筑的隔音性能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以保证居民可以住得舒适安全。

(3)耐久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对内外环境的负荷,包括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温度变化等都要考虑进去,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的能力。

三、可靠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可靠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并且能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地表条件。

(1)防水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以保证其安全和稳定。

(2)耐候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以便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以及日常维护需要。

(3)耐磨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在未来经受住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一、标准特点:一个概念:装配率,综合反映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两种评价方式: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预评价与项目评价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

(详见3。

0。

2)装配率评价体系三大评价指标: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

四大基本标准:装配率-——综合评价50%;主体结构—最低得分20分;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10分;全装修—全面实施100%五类结构: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十分差值: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之间至少存在十分差值。

满足四大基本标准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等级评价。

二、标准细则标准包括以下几部分的计算:1.竖向承重构件:详见4。

0.2与4。

0.3节2.水平构件:详见4.0.4与4。

0.5节3.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详见4.0.6与4。

0.8节4.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详见4.0。

7与4。

0.9节5.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详见4.0.10与4。

0。

13节6.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详见4。

0.11与4。

0。

12节三、术语集合(1)以下术语释义来自于本标准1.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厂装配而成的建筑。

2.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3.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4。

集成厨房: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当采用干式工法应用比例大于70%时,应认定为采用了集成厨房;当比例大于90%时,可认定为集成式厨房。

5。

集成卫生间: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一2019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一2019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一2019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2019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2019是中国建筑协会发布的一项用于评估和鉴定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

该标准综合考虑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经济、环境和服务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品质和竞争力,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该评分标准总共分为7个评价指标,分别是:工艺和质量、安全性、经济性、环境适应性、服务性、设计性和创新性。

下面将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详细介绍:1.工艺和质量:评价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施工工艺,如构件制造、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等。

评分标准包括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效率等。

2.安全性:评价装配式建筑在使用和抗灾方面的安全性能,如防火、抗震、自然灾害等。

评分标准包括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防火措施、防水抗震等。

3.经济性:评价装配式建筑在造价和节能方面的经济性。

评分标准包括工程造价、材料节约率、能源消耗等。

4.环境适应性:评价装配式建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建筑材料的环境污染、室内空气质量等。

评分标准包括材料环境标签、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

5.服务性:评价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和服务性能,如舒适度、耐久性、维护方便等。

评分标准包括室内空间布局、设备功能、维护保养等。

6.设计性:评价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如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形式美感等。

评分标准包括设计创新度、建筑风格、外观形象等。

7.创新性:评价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情况。

评分标准包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新颖性、先进性、可持续性等。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评分时,根据以上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最终给予每个指标一定的分值,并对整体得分进行综合评价。

评分标准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质量,增加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总结而言,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2019是一项科学、全面评估和鉴定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一、标准特点:一个概念:装配率,综合反映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两种评价方式: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预评价与项目评价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

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

(详见3.0.2)装配率评价体系三大评价指标: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

四大基本标准:装配率---综合评价≥50%;主体结构—最低得分≥20分;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10分;全装修—全面实施100%五类结构: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十分差值: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之间至少存在十分差值。

满足四大基本标准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等级评价。

二、标准细则标准包括以下几部分的计算:1.竖向承重构件:详见4.0.2与4.0.3节2.水平构件:详见4.0.4与4.0.5节3.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详见4.0.6与4.0.8节4.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详见4.0.7与4.0.9节5.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详见4.0.10与4.0.13节6.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详见4.0.11与4.0.12节三、术语集合(1)以下术语释义来自于本标准1.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厂装配而成的建筑。

2.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3.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4.集成厨房: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当采用干式工法应用比例大于70%时,应认定为采用了集成厨房;当比例大于90%时,可认定为集成式厨房。

5.集成卫生间: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湖北装配式评价标准-解释说明

湖北装配式评价标准-解释说明

湖北装配式评价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湖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对湖北省范围内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估和衡量的依据。

随着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建筑质量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湖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旨在为湖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会给出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湖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我们会介绍湖北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包括其应用范围、市场规模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然后,我们会重点探讨湖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必要性,阐述为何需要制定评价标准以及它对湖北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提出对湖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促进湖北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湖北省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竞争力,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湖北作出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1. 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要研究的主题进行概述,并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介绍。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概述:对湖北装配式评价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说明湖北省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的地位。

b. 文章结构: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概括介绍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c. 目的:明确文章的研究目的,即分析湖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d. 总结:简要总结本章节的内容,为读者展示整个文章的逻辑和主旨。

2.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点:对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进行准确定义,介绍其主要特点和优势,以便读者对装配式建筑有基本了解。

b. 湖北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湖北省的实际情况,详细描述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包括建筑数量、类型、应用领域等方面的情况。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1. GB/T51224-2017《装配式建筑》
该标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其中包括建筑物基础及建筑主体、建筑设备、给水排水和供暖通风空调等方面的要求。

2. JGJ/T 526-2019《建筑住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该标准适用于住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其中包括基础、地下室、主体结构、外墙和顶棚、楼板、隔墙和墙板、檐口与排水、钢结构、通风与排气、供水与排水等方面的要求。

3. CJ/T 465-2018《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设计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设计要求,包括建筑类型、设计基础、结构设计、构件设计、钢材和焊接材料、防腐、保温、施工、安装、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4. GB/T 51338-2019《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该标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规定了总则、施工机构、施工条件、施工组织、材料货源、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施工记录、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制定科学有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有助于提升建筑品质和保障建筑安全,也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及案例分享[2]

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及案例分享[2]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2]标准主要内容一.内容框架标准主要内容框架如下: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装配率计算5 评价与等级划分其中:——5章节,19页,8217个字——10个公式+ 1个图——承重构件(50)+非承重构件(20)+装修与设备管线(30)二.装配率计算4.0.1 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应根据“装配式建筑评分计算表”中的评价项得分值,按下式计算:式中:Q──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Q1──承重结构构件指标实际得分值;Q2──非承重构件指标实际得分值;Q3──装修与设备管线指标实际得分值;q ──评价项目中缺少的评价项分值总和。

装配式建筑评分计算表如下:4.0.2 竖向承重构件主要为混凝土材料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根据预制部品部件及连接的混凝土体积按式4.0.2计算:4.0.3 当符合下列规定时,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筑混凝土可计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1.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宽度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和高度不大于300mm的水平后浇筑、圈梁的后浇筑混凝土体积;2.预制框架柱和框架梁之间柱梁节点区的后浇筑混凝土体积;3.预制柱间高度不大于柱截面较小尺寸的连接区后浇筑混凝土体积。

4.0.6 非承重围护墙应用非砌筑墙体的比例应根据其外表面积按式4.0.6计算:4.0.7 围护墙应用墙体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技术的比例应根据其外表面积按式4.0.7计算:4.0.8 内隔墙应用非砌筑墙体的比例应根据其表面积按式4.0.6计算:4.0.9 内隔墙应用墙体与管线、装修一体化技术的比例应根据其表面积按式4.0.9计算:4.0.10 干式工法楼(地)面的应用比例应根据其覆盖面积按式4.0.10计算:4.0.13 管线与结构分离的应用比例应根据纳入计算的专业管线长度按式4.0.13计算,并符合下列规定:三.评价与等级划分5.0.1 当评价项目满足本标准第3.0.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

xjj116-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xjj116-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xjj116-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与实施探讨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因其高效、环保、节能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为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与性能,我国制定了xjj116-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二、xjj116-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概述xjj116-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针对装配式建筑制定的一项综合性评价标准。

该标准旨在规范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制造、施工、验收等方面,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经济、美观和环保性能达到规定要求。

三、主要评价内容1. 设计与制造评价:主要考察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结构体系、构件制造等方面的合规性和创新性。

包括构件的尺寸精度、外观质量、材料性能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

2. 施工与安装评价:主要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安装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测与评价。

包括构件的吊装、连接、固定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评价。

3. 质量与性能评价: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测与评价,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包括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

4. 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施工周期、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评价,衡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包括与传统建筑方式的成本对比、节能减排效果分析等方面的评价。

四、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1. 设计与制造阶段:在构件尺寸精度控制、材料性能检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构件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确保构件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

2. 施工与安装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吊装、连接、固定等环节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是关键。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施工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及案例分享[1]

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及案例分享[1]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析[1]标准编制背景、编制过程和标准适用范围、原则和特点一.编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2016年2月6日),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2016年9月27日),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主要目标和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2016年9月27日),明确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是八项重点任务之首。

可以说,编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落实《意见》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部标准定额司《关于请开展<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的函》、《关于同意修改<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内容框架的函》启动了标准编制工作。

在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部标准定额司的指导下,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牵头组织行业专家以及相关单位成立编制组,开展《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二.编制过程自2016年9月26日启动编制工作,至2017年3月20日《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征求意见,历时近180天,经过近20次标准编制组工作会的讨论和修改完成。

三.适用范围、原则和特点1.适用范围适用于民用建筑装配化程度评价。

工业化建筑可参照执行。

2.编制原则立足当前实际,适度面向发展,简化评价操作。

1)充分结合各地装配式建筑实际发展情况;2)充分体现近年来各地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3)充分体现标准的正向引导性。

3.特点1)装配率作为评价指标之前对装配式建筑的评价,多采用预制率、装配率两个评价指标。

本标准简化评价指标,仅选择装配率一项指标对装配化建造水平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更加简洁明确和易于操作。

2)拓展指标范围本标准拓展了装配率计算指标范围,装配率计算方式与传统的预制率计算有较大的不同:----评价指标既包含承重结构构件和非承重构件。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标准化机构制定,目的是为了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统一评价,保障其质量、安全和环保要求。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可能包含在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内容:
1.结构安全: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包括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方面。

2.施工质量: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构件的准确度、连接牢固性等。

3.环保性能:评估装配式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能源的节约等。

4.节能性能:评估装配式建筑的节能性能,包括保温、隔热等方面。

5.舒适性:评估装配式建筑的居住舒适性,包括采光、通风、声学等方面。

6.耐久性:评估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确保其长期稳定性。

7.管理标准:包括施工管理、工程验收、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要求。

8.使用规范:指导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和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标准内容会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建筑行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而有所调整和更新。

因此,要了解具体的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需要参考当地相关部门或标准化机构发布的正式标准文件。

1/ 1。

装配式建筑的评分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评分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评分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评分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用于评估建筑项目在采用装配式建筑方法方面的表现。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评分标准:
1. 建筑设计(25分):
* 创新性:设计是否具有新颖性,能否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方法所面临的问题。

* 标准化设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是否采用了标准化的部件和组件,以及这些部件和组件的使用是否提高了建筑的性能和可靠性。

* 预制构件设计:预制构件的设计是否考虑到制造、运输、安装和连接的便利性,以及是否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预制构件制造(25分):
* 制造工艺:预制构件的制造工艺是否先进,能否保证构件的质量和精度。

* 质量控制: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严格,能否确保构件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生产能力:预制构件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是否充足,能否满足项目的需求。

3. 施工现场管理(20分):
* 施工计划:施工现场的施工计划是否合理,能否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 安全措施: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能否确保施工人员
的安全。

* 环境保护: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得当,能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建筑性能(20分):
* 节能性能:装配式建筑的节能性能是否达到预期要求,能否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 耐久性: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是否长,能否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外观。

* 舒适度:装配式建筑内部的舒适度是否合适,能否满足使用需求。

5. 经济性(10分):
* 成本效益: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效益是否合理,能否在满足性能和品质要求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最终产品,根据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打分,把装配率作为考量标准,可以较简捷地判断一栋建筑是否是装配式建筑.本标准设置五章二十八个条文,其中总则4条,术语5条,基本规定4条,装配率计算13条,评级等级划分2条.一、《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特点本标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十”1、一个概念:装配率,采用一个指标综合反应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以装配率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更加简洁明确和易于操作.2、两种评价: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方式,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达到最低要求时,才能认定为装配式建筑,再根据分值进行等级评价.预评价与项目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但不是强制要求,在竣工验收后,可依据验收资料进行项目评价.3、三类指标:计算装配率主要有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装配比例.本标准拓展了装配率计算指标的范围.例如,评价指标既包含承重结构构件和非承重构件,又包含装修与设备管线.再例如,衡量竖向或水平构件的预制水平时,将用于连接作用的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并计入预制构件体积范畴.4、四大基础: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标准以控制性指标明确了最低准入门槛,以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围护墙和分隔墙、全装修等指标,分析建筑单体的装配化程度,发挥《标准》的正向引导作用.1)装配率:综合评价大于等于50%2)主体结构:最低得分大于等于20分3)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大于等于10分4)全装修:全面实施百分之百5、五类结构:本标准包含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结构的装配式建筑评价.6、十分差值:在装配式建筑的两种评价方式间存在十分差值,在项目成为装配式建筑与具有评价等级存有一定空间,为地方政府制定奖励政策提供弹性范围.二、适用范围1.0.2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可参照执行.三、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1.0.3本标准采用装配率评价建筑的装配化程度.2.0.2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采用单一指标评价,以前有些地方的规定,将评价指标分为预制率、预制装配率、装配化率等概念,此次标准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统一为“装配率”,明确了装配率是对单体建筑装配化程度的综合评价结果,装配率具体定义为: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四、计算单元本标准要求将主楼与裙房分开评价,因为裙房建筑面积较大,而且群房建筑使用功能或主体结构形式与主楼存在较大差异.3.0.1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2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3单体建筑的层楼不大于3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时,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组团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五、评价阶段:项目评价和预评价3.0.2装配式建筑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2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按竣工验收资料进行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项目评价应在竣工验收后,依据验收资料进行,主要工作有:对项目实际装配率进行复核,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认定;根据项目申请,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等级评价.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本标准用的是“宜”,也就是说不是必须程序.预评价作用有:对项目设计方案做出预判与优化(3.0.3条+表4.0.1);对项目设计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等的评价方法进行论证和确认;对施工图审查、项目统计与管理等提供基础性依据.六、装配率计算法一)竖向和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竖向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除以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构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除以建筑平面总面积.而且,考虑到目前国标推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预制构件间连接必须用到后浇混凝土,将预制构件连接为一个装配式整体,本标准将预制混凝土体积的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计入预制构件内.而且将免支模的楼屋盖,包括金属楼承板和木楼屋盖等都计入预制构件都水平投影面积.注意,这里的竖向构件是只针对主体结构的竖向构件.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中主体结构竖向构件评分值可直接得到30分.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建筑主体结构竖向构件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预评价中进行确认.连接部分的现浇混凝土计入预制构件计算的基本要求:①连接部分的尺寸、配筋构造、做法等采用标准做法②现场的施工操作和模板等实现标准化4.0.2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主要采用混凝土材料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a=V1a/V×100%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V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符合本标准第4.0.3条规定的预制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也可计入计算;V──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4.0.3当符合下列规定时,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可计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1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宽度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和高度不大于300mm的水平后浇带、圈梁的后浇混凝土体积.2预制框架柱和框架梁之间柱梁节点区的后浇混凝土体积.3预制柱间高度不大于柱截面较小尺寸的连接区后浇混凝土体积.4.0.4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b=A1b/A×100%4.0.5预制装配式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可包括:1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2预制构件间宽度不大于300mm的后浇混凝土带水平投影面积;3金属楼承板和屋面板、木楼盖和屋盖及其他在施工现场免支模的楼盖和屋盖的水平投影面积.二)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应用比例计算墙体构件的应用比例为各楼层墙体采用非砌筑或管线装修一体化做法墙体的面积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等的面积),除以墙总面积之和;非承重围护墙以及内隔墙采用非砌筑方法是装配式建筑重点发展的内容之一,非砌筑墙体一般是指以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干法施工为主要特征,常见类型有大中型板材、幕墙、木骨架或轻钢骨架复合墙、新型砌体等.注意,这里的围护墙非砌筑只针对非承重围护墙体.4.0.6非承重围护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a=A2a/Aw1×100%4.0.8内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c=A2c/Aw3×100%三)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建筑墙体的设计集成和集成产品对装配式建筑是重要的,目前的工程实践主要体现在设计集成方面,从长远发展的需求看,集成产品是一个必然的发展结果.在集成产品的研究和应用中要重视产品的指标和性能的一致性,需要有完整的安装工艺和质量标准等配套,应解决好所有的细节问题.4.0.7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b=A2b/Aw2×100%4.0.9内隔墙采用墙体、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d=A2d/Aw3×100%四)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4.0.10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a=A3a/A×100%4.0.13管线分离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d=L3d/L×100%装配式建筑要求全装修的应用是指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考虑工程实际需要,纳入管线分离比例计算的管线专业包括电气(强电、弱电、通信等)、给水、排水和采暖等专业,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由于管线的维修和更换对建筑各系统部品等的影响是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故表4.0.1中计入“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管线分离”评分项的应用项.表中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两项应用的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和“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五)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4.0.11集成厨房的橱柜和厨房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b=A3b/Ak×100%4.0.12集成卫生间的洁具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c=A3c/Ab×100%2.0.4集成厨房integrated kitchen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厨房.2.0.5集成卫生间integrated bathroom地面、吊顶、墙板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卫生间.这里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和“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七、配式建筑的最低要求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计算方法详表4.0.1及第4.0.2条~第4.0.5条要求)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计算方法详表4.0.1及第4.0.6条~第4.0.9条要求)3.采用全装修.(参表4.0.1,此项得6分)4.装配率不低于50%.八、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本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3.0.3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3采用全装修.4装配率不低于50%.1.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2.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的项目,必须满足要求:2.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且要求表4.0.1中主体结构中竖向构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以前只做水平预制构件,不做竖向预制构件的做法都不能叫装配式建筑.2.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2.3采用全装修;2.4装配率不低于50%.3.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3.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5.0.1当评价项目满足本标准第3.0.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5.0.2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测与评估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测与评估标准

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测与评估标准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在现代建筑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其与传统施工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测和评估标准也不同于传统建筑。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测与评估标准,旨在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测1. 结构质量检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质量是其稳定性的关键。

在质量检测中,应确保构件的尺寸、连接方式、材料强度等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强度测试和模拟荷载试验。

2. 建筑外观检测外观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用户对建筑的整体印象。

在质量检测中,要对外墙板、屋面材料、门窗等进行检查,确保无漏水、无渗水、无脱落、无开裂等问题。

3. 施工工艺检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直接关系到其质量,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

主要包括构件的加工工艺、钢结构的焊接质量、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的检验。

4. 环境及舒适度检测装配式建筑要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和舒适度。

在质量检测中,需要测试建筑的保温性能、隔热性能、隔音性能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等指标。

二、装配式建筑的评估标准1. 国家标准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如《装配式建筑施工与验收规范》、《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与控制指南》等。

这些标准可作为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的参考,用于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质量评估和控制。

2. 性能评估标准装配式建筑的性能评估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建筑的透气性、保温性、隔音性、耐火性、抗震性等性能进行测量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建筑的质量状况。

3. 建筑施工工艺评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

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评估,包括钢结构的焊接质量、构件拼装的精度、施工现场的管理等方面的评估。

4. 用户满意度评估用户满意度评估是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的重要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对用户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了解用户对建筑的整体评价,从而评估建筑的质量水平。

结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测与评估标准是确保其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建筑的安全性、舒适度和持久性起到重要作用。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标准文件,对于评估和指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一份超过1200字的简介,对这一标准的内容和作用进行阐述。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水平,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一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规程、评价方法和不合格处理等。

首先,标准对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和界定,为标准文件的理解和适用提供了准确的概念。

例如,标准明确定义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即由标准化构件和标准化构件组合构成的建筑物。

这样的明确界定可以避免对装配式建筑的误解和模糊认识。

其次,标准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技术要求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标准规定了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要求、隔热性能、气密性能等。

这些要求旨在保证装配式建筑在安全、舒适和高效等方面具备优秀的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标准明确了试验方法和规程,为装配式建筑的性能测试和验证提供了依据。

试验方法包括结构强度试验、保温性能试验、声学性能试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能够全面评估装配式建筑的各项性能指标,对于产品质量的检验和验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标准还提供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方法和不合格处理措施。

评价方法包括外观质量评价、结构性能评价、施工质量评价等。

这些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装配式建筑的品质和性能,为用户选择和使用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参考依据。

同时,标准还明确了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和要求,如不合格产品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或替换。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精确。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一、总体评价
1、节能率:考察技术水平是否符合当前节能标准,是否达到节能要求。

3、品质:考察装配式建筑材料、安装质量、设计水平、工程施工水平,以及施工后的使用效果,避免出现建筑物缺陷造成的隐患,实现质量
控制。

4、效率:考察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施工周期、施工质量、人力、
物力、时间等效率,以确保施工效率。

二、装配率
1、定义: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物中可装配成品、可应用技术工程、可延伸模块以及低碳新型建筑材料的比例。

2、要求:装配率应达到90%以上,尽可能采用环保、节能的装配式
新型建筑材料,同时考虑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三、预制率
1、定义:预制率是指装配式建筑物中采用预制技术的结构构件和装
甲及各种配件的比例。

2、要求:预制率应达到90%以上,既保证建筑物施工效率,又可减
少施工后的维护费用。

四、建筑抗震性
1、定义:建筑抗震性是指建筑物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是考察建筑物的坚固度和抗震性能的指标。

2、要求:装配式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应达到相应的规。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因其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特性日益受到行业的关注。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与效益,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热工性能、安全性能、环境影响、质量控制、环保性标准、成本与效益分析以及灵活性与定制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标准的阐述。

二、建筑结构设计评价结构合理性:评估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满足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标准。

预制构件质量:对预制构件的尺寸精度、材料性能及连接方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节点连接:评估节点连接的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便捷,是否满足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

三、热工性能评价保温隔热性能:检查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材料选用及施工质量,确保达到规定的节能标准。

通风与采光:评估建筑的通风采光设计,确保室内环境舒适,符合健康建筑的要求。

四、安全性能评价防火性能:检查建筑材料的防火等级和防火构造措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抗震性能:评估建筑的抗震设计,检查结构体系和构件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五、环境影响评价资源消耗:分析装配式建筑在材料生产、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提出降低消耗的措施。

排放与污染:评估建筑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气、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污染的措施。

六、质量控制评价施工过程控制:监督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各道工序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检测与验收: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确保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规定标准。

七、环保性标准绿色材料选用:鼓励采用可再生、低污染、高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环保性。

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估建筑是否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八、成本与效益分析初期投资成本:分析装配式建筑的初期投资成本,与传统建筑进行比较,评估其经济合理性。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是十分关键的,它们会直接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装配式建筑属于新型建筑形式,其评价标准不仅要考虑传统建筑(如民用建筑)的相关规范,还要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与之相匹配的具体标准。

一、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求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求体现在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

在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并应考虑特殊地区条件,科学合理地设计出结构和系统。

在制造阶段,制造商应按照设计要求制造,确保选用可靠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加工技术,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制造;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确保装配精度和质量,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施工;在运行维护阶段,应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使用。

二、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分析要从多个层面考虑,包括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强度安全性、热水系统和电气系统等。

力学性能分析需要考虑各种构件的材料特性、结构尺寸和结构强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机械性能分析要考虑构件的摩擦系数、紧固力和钢筋受拉特性,以满足结构安全性要求;强度安全性分析要考虑将构件连接到一起后,组成整体结构,并保证整体结构的整体强度;热水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分析要考虑构件之间的连接位置,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并满足热水系统的供暖要求。

三、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评价标准除了包括传统建筑的依据标准外,还要考虑装配式建筑的能源绩效、可回收利用材料使用率、质量检查与质量监督制度、安全运行控制以及环境影响等有关标准,以确保装配式建筑在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四、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管理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管理主要要考虑其制造、施工、维护以及运行等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的制造过程中,应实行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构件的加工精度,确保构件的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施工措施,确保装配精度和安全性;在维护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构件损坏和过度磨损等问题,并及时加以修理或更换;在运行过程中,应建立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线分离
1.0.2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
总结:工业建筑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可参照执行。评价对象 单体建筑的地上部分
1. 适用范围
1.0.2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
总结:工业建筑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可参照执行。评价对象 单体建筑的地上部分
5. 评价等级划分
5.0.1当评价项目满足本标准第3 . 0 .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 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装配 式建筑等级评价。 5. 0. 2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 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 3装配率为9 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 YOU
绿建研发部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内容浅析
1. 适用范围
1.0.2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总结:1.工业建筑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可参照执行; 2.评价对象单体建筑的地上部分; 3.主楼与裙房分开评价的基本原则。
2. 术语
2. 0.1 装配式建筑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 木结构建筑及装配式混合结构建筑等。
4. 0. 13 考虑到工程实际需要,纳入管线分离比例计算的管线专业包括电气(强电、弱电、通信等人给水 排水和采暖等专业。对于裸露于室内空间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管线应认定 为管线分离;而对于埋置在结构构件内部(不含横穿)或敷设在湿作业地面垫层内的管线应认定为管线未 分离。
4. 装配率计算
2.0.5 集成卫生间
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 生间。
干式工法楼面、地面
管线分离
3. 基本规定
3.0.1 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 2 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 3 单体建筑的层数不大于3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时,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组团作为
计算和评价单元。 3.0.2 装配式建筑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 2 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 3.0.3 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基本条件 1 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2 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3 采用全装修; 4 装配率不低于50%。 3.0.4装配式建筑宜采用装配化装修。配化装修是将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 主要包括干式工法楼(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管线分离等方面的内容。
四舍五入法取整数
如果实际计算的评价比例小于比例范围中的最小值, 则评价分值取0分;如果实际计算的评价比例大于 比例范围中的最大值,则评价分值取比例范围中最 大值对应的评价分值。例如:当楼(屋)盖构件中 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小于70%时,该项评价分 值为0分;当应用比例大于80%时,该项评价分值 为20分。按照本条的规定,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 配式木结构建筑主体结构竖向构件评价项得分可为 30分。
2. 0.2 装配率
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2.0.3 全装修
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2.0.4 集成厨房
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 成的厨房。
4. 装配率计算
4.0.5 预制装配式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可包括:1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技影面积;
金属楼承板包括压型钢板、钢筋衍架楼承板等在施工现场免支模的楼(屋)盖体系,是钢结构建筑中最常 用的楼板类型。
4.0.6 非砌筑类型墙体包括各种中大型板材、幕墙、木骨架或轻钢骨架复合墙体等;非砌筑类型墙体的特 征有工厂生产、现场安装、以“干法”施工为主,适合产品集成。
4.0.7 围护墙采用墙体、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强调的是“集成性”,通过集成,满足结构、保温、隔 热、装饰要求。同时还强调了从设计阶段需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实现多功能一体的“围护墙系统”。
4.0.9 内隔墙采用墙体、管线、装修一体化强调的是“集成性”。内隔墙从设计阶段就需进行一体化集成 设计,在管线综合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墙体与管线的集成以及土建与装修的一体化,从而形成“内隔墙系 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