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原理共34页文档
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原理参考资料35页PPT
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原理参考资料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Fra bibliotek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1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2 VSC-HVDC的技术特点(续)
VSC不仅不需要交流侧提供无功功率,而且能够 起到STATCOM的作用,即动态补偿交流母线无 功功率,稳定交流母线电压。这意味着如果VSC 容量允许,故障时VSC-HVDC系统既可向故障区 域提供有功功率的紧急支援,又可以提供无功功 率的紧急支援,从而提高系统的电压和功角稳定 性。 潮流反转时直流电流方向反转,而直流电压极性 不变,与传统的HVDC恰好相反。这个特点有利 于构成既能方便地控制潮流又能有较高可靠性的 并联多端直流系统。
2010/5/27 hfliang@ 17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3 VSC-HVDC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电力半导体技术,尤其是绝缘栅双极 晶体管(IGBT)的快速发展,具备了在 HVDC中采用以全控型器件为基础的电压 源换流器(VSC)的条件。 1990年,McGill大学的Boon−Teck Ooi教授 等人首先提出了利用PWM控制的VSC进行 直流输电的概念。
传统HVDC 晶闸管 换流变压器
50%在滤波器和并联电容器
VSC-HVDC IGBT
串联电感(+变压器)
滤波和无功补偿 直流平波 站间通信
2010/5/27
只用小型滤波器 直流电容器 不需要
16
平波电抗+直流滤波器 需 要
hfliang@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2010/5/27 hfliang@ 7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1 VSC-HVDC的基本原理(续)
直流侧并联大电容,起到为逆变器提供电压 支撑、缓冲桥臂关断时冲击电流、减小直流 侧谐波的作用 换流电抗器是VSC与交流侧能量交换的纽带 同时也有滤波的作用 交流滤波器的作用是滤去交流侧谐波 换流器中IGBT上并联反向二极管,除了作为 主回路以外,还起到保护和续流的作用
柔性直流输电
V ' Vs Rc I c js Lc I c
向无源网络供电时,无PLL,θs可由控制器决定
-33电力工程系
3.2 VSC-HVDC的控制策略
VSC-HVDC 功率外环控制
• 定直流电压控制
–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VSC-HVDC)
-11电力工程系
1.2 不同输电方式的对比
-12-
电力工程系
1.2 不同输电方式的对比
LCC-HVDC VSC-HVDC
采用晶闸管,相当于电流源,直流电流单向流 采用 IGBT (反并联二极管),相当于电压源,直 通。 流电流可双向流通。 电网换相,需要较强交流系统支撑,否则存在 自换相,可以给无源网络供电。 换相失败的危险。 控制有功时,无功也随之变化,吸收 40%-60% 可以同时相互独立的控制有功和无功,可以吸收/ 的无功,不能独立控制有功和无功。 发出无功,可四象限运行。 含有大量低次谐波,需大量滤波器及无功补偿 不需无功补偿装置,只需少量高次谐波滤波器, 装置,占地面积大。 占地面积小,约为相同容量传统直流的20%。 使用架空线路、电缆或二者结合。 目前商用化工程使用电缆(有利于降低直流线路 故障率,减小高次谐波对通信影响)。
2.2 VSC-HVDC的基本原理
• VSC的有功与无功:
P U s U c sin Xc
Q U s U s U c cos Xc
• 通过调节δ角可以控制VSC传输有功的大小和方向:
– 当δ<0时,运行于整流状态,从交流电网吸收有功; – 当δ>0时,运行于逆变状态,向交流电网发出有功。
柔性直流供电
柔性直流输电适合应用的领域
一、岛屿供电和海上平台供电。以往此类供电通常 采用昂贵的本地发电系统,比如柴油机。但使用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以直接从大陆上直接输电, 不仅更加便利、便宜,而且没有环境污染。同时 一些偏远地区的发电系统也可以回馈电网。
二、电力系统的互连。当两个独立的电力系统互连, 柔性直流输电的好处能够得到最大的体现,特别 是对于异步的电力系统。这是由于柔性直流输电 系统可以同时控制互连的两个电力系统的无功功 率和电压。
(2)基于晶闸管的直流输电受端网络必须有足够的容 量,即必须有足够的短路比(SCR—Short Circuit Radio),受端网络较弱时容易发生换相失败,这 时会造成几个周期内没有电力传送的状况:对于 向无源网络(或孤立负荷)供电,基于晶闸管的 HVDC技术因无法换相更是无法完成。
针对这些缺陷,同时伴随大功率可自关断器件的 发展,一种全新的高压直流输电方式一一柔性直 流输电开始高速发展开始高速发展。
直流输电特点有何特点
直流线路电流和功率调节迅速、方便,短路电流 较小;在导线几何尺寸和电压有效值相等的条件 下,电晕无线电干扰较小;线路在稳态运行时没 有电容电流,沿线电压分布平稳;每个极可以作 为一个独立回路运行,健全极仍可传送一部分功 率。基于这些优势,高压直流输电(HVDC-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技术得以大力发展。
交流输电局限性
由于集肤效应、电晕效应以及各自本身结构,当 输电距离超过一定距离(400’700KM),交流输电 成本高于直流输电;交流线路输送功率决定于线 路两端电压相量的相位差,这个相位差随输送距 离增大而增大;交流线路电压控制复杂为了克服 线路电容充电和系统稳定性方面的问题,交流输 电需要进行补偿,直流输电不需要;交流输电无 法实现非同步联网;交流输电中的零序电流在稳 态下是不能容许的,因为大地阻抗很高,不但能 影响电能输送的效率,还会产生电话干扰。
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原理
暂态稳定性分析是评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或其他大的扰动情况下的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 系统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响应,可以了解系统的暂态行为和稳定性,为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运行稳定性分析
总结词
运行稳定性分析是研究系统在正常运行 条件下的动态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等 方法,分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控制性 能。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柔性直流输电能够更好地接入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实现能源 的可持续发展。
0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概述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结构
换流阀
换流阀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 实现直流电的转换和传输从一端传 输到另一端。
滤波器
滤波器用于滤除谐波和噪声,保证传输电能的 纯净。
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原理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概述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
一体化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趋势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传统直流输电的局限性
传统直流输电在电压源换流器(VSC) 控制策略上存在局限,难以满足现代 电力系统的需求。
3
保护和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应具有高可靠性和实 时性,以确保快速响应和准确控制。
保护与控制一体化的优点与挑战
优点
保护和控制一体化可以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 能力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降 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挑战
保护和控制一体化需要解决多种技术难题, 如传感器精度、数据处理速度、通信可靠性 和实时性等,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标准和规 范的建设和完善。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未来展望
柔性输电技术
柔性输电之直流输电内容简介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的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技术,核心是采用以全控型器件(如GTO和IGBT等)组成的电压源换流器(VSC)进行换流。
这种换流器功能强、体积小,可减少换流站的设备、简化换流站的结构,故称之为轻型直流输电,其系统原理如图2-1所示。
图2.1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两个电压源换流器VSC1和VSC2分别用作整流器和逆变器,主要部件包括全控换流桥、直流侧电容器;全控换流桥的每个桥臂均由多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或门极可关断晶体管GTO等可关断器件组成,可以满足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容量需求;直流侧电容为换流器提供电压支撑,直流电压的稳定是整个换流器可靠工作的保证;交流侧换流变压器和换流电抗器起到VSC与交流系统间能量交换纽带和滤波作用;交流侧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交流侧谐波。
由于柔性直流输电一般采用地下或海底电缆,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
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电力传输经历了直流、交流和交直流混合输电三个阶段。
早期的输电工程是从直流输电系统开始的,但是由于不能直接给直流电升压,使得输电距离受到较大的限制,不能满足输送容量增长和输电距离增加的要求。
19世纪80年代末发明了三相交流发电机和变压器,交流输电就普遍地代替了直流输电,并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形成现代交流电网的雏形。
大功率换流器的研究成功,为高压直流输电突破了技术上的障碍,因此直流输电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直流输电相比交流输电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自从20世纪50年代联接哥特兰岛与瑞典大陆之间的世界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HVDC)线路建成以来,HVDC在很多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海底电缆输电、两个交流系统之间的非同步联络等等。
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大区之间通过直流输电系统实现非同步联网:未来几年,南方电网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多馈入直流系统;东北电网也有多条直流输电线路正在建设或纳入规划。
(完整版)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与常规直流比较
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
晶闸管
相位角控制
晶闸管通过脉冲信号控 制开通,但不能控制关断 ,电网换相。当承受电压 反向时,自动关断。
开关频率50/60 Hz
IGBT或其他可关断功 率器件
脉宽调节控制
可关断器件,可以通 过控制信号关断,完全 可控,自换相。
DC
技术内容
关注点
14
功率器件的开通和关断过程
门极控制电压 导通电流
• 导通和关断由门极信号控制 • 导通和关断过程快速,但非
理想 • 导通和关断存在尖峰电流和
电压
集电极和发射 极电压
实际关断和导通波形
15
功率器件的发展
半控器件
• 开通可控 • 关断不可控
全控器件
• 开通可控 • 关断可控
IGBT/IEGT
GTO和IGCT
GTO
IGCT
集成门极
缓冲层 透明阳极 逆导技术
• 最早的全控器件 • 开关频率低,已很少使用
• 上海50MVAr STATCOM
采用IGCT
19
• 目前只有ABB公司供应
IGBT IGBT和PP IGBT(IEGTP)P IGBT(IEGT)
电子注入增强 低导通电压降 宽安全工作区
• 模块塑封 • 应用最广的全控器件 • 三菱、英飞凌、日立、
ABB等多个供应商
• 压接式封装,双面散热
• 失效后处于短路状态
• 主要供应商有东芝、ABB和
Westcode
20
模块式封装(PMI) 功率器件封装模式
技术成熟 安装工艺简单 器件制造商多 损坏时可能发生爆炸 串联不易实现 器件容量相对较小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PPT课件
17
大功率开关器件的分类
大功率开关器件
晶闸管类
晶体管类
发射极关断晶闸管
GTO
ETO IGCT
可关断晶闸管 集成门极换相晶闸管
模块式IGBT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压接式IGBT (IEGT)
电网设备主要采用3300V及以上等级的高压IGBT(HV IGBT1)8
晶闸管(Thyristor)
晶体管类(Transistor)
电压
集电极和发射 极电压
实际关断和导通波形
16
功率器件的发展
半控器件
• 开通可控 • 关断不可控
全控器件
• 开通可控 • 关断可控
IGBT/IEGT
Thyristor
GTO
IGCT
ETO
• 由半控型到全控型
• 电压、电流等级逐渐提高(几kV/几kA)
• 开关速度由低到高(50/60Hz 到几kHz)
电压已达±800kV以上, 传输功率6400MW,适 合大系统间大规模功率 传输,适合能源的优化 配置
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 换流站面积约小40%
同等容量下,设计相对 简单、主要设备在工厂 生产、现场安装和维护 较为简单
能为弱系统、无源网络 供电,如岛屿供电、海 上油气平台供电、风电 联网等。
故障后处于短路状态
结构上易于串联
散热性能好
封装难度大
供应商少
• 压接式封装可靠性更高
两种封装模式均有柔直应用 • ABB工程全部采用 StatkPak • 西门子 Transbay工程用PMI
可实现黑启动
9
VSC-HVDC
工程应用比较
节 约
空 间
LCC-HVDC
MMC柔性直流电基本原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MMC柔性直流电基本原理通常,为了减小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损耗必须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即必须采用高压输电。
现有的高压输电技术主要包括高压交流(HVAC)和高压直流(HVDC)两种主流技术。
由于输电线路造价低、相同绝缘条件下线路的电力输送能力强,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更适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目前,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主要有:基于电流源型换流器的HVDC(LCC-HVDC),即常规直流输电技术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HVDC(VSC-HVDC)由于可控性和兼容性更佳,VSC-HVDC在中国也被称为柔性直流输电,简称“柔直”。
近年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以其模块化的结构、低谐波含量、高运行效率等优点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在多个实际工程中获得应用。
对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MMC来说,具有如下特点:换流器容量大——通常在数百至上千MW电压等级高——交、直流电压在百kV等级功率模块数量巨大——高达数百至数千例如:广东南澳多端柔直工程容量200MW,直流电压±160kV,交流电压166kV,青澳站换流器功率模块数量为1320个云南鲁西背靠背柔直工程容量1000MW,直流电压±350kV,交流电压380kV,广西侧换流器功率模块数量高达2808个现有文献对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MMC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包括电路拓扑、数学模型、调制与均压、桥臂环流谐波抑制、快速仿真方法、故障保护策略等在电路拓扑方面,现有文献重点研究了具有直流短路故障抑制能力的换流器拓扑基于半桥型功率模块构建的换流器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但是无法抑制直流短路故障基于全桥或者双箝位型功率模块构建的换流器具有短路故障抑制能力,但是所需功率器件多,损耗大,造价高在MMC的数学模型方面,现有文献主要对MMC的交流侧、直流侧等效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电容参数及桥臂电感参数的设计方法现有文献对MMC的均压与调制策略也进行了研究载波移相脉宽调制策略开关频率固定,需要对每个功率模块都进行闭环均压控制,功率模块数量较多时几乎难以实现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策略具有开关频率低、均压实现简单的特点,但是模块的开关具有随机性,功率模块的开关频率不固定在基于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策略的低开关频率均压策略方面,现有文献提出了若干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基波周期中的大多数时间内令功率模块投切状态不变,导致模块电容电压波动范围很大现有文献分析了桥臂环流谐波分量产生的原因,推导了桥臂环流谐波特性,提出了桥臂环流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多PI控制器的抑制方法,实现较为复杂;基于PR控制器的抑制方法坐标变换简便,易于实现另外,在实际工程中发现,功率模块中的控制电路具有恒功率的负载特性,负载的恒功率特性导致了MMC在不控充电阶段会出现正反馈机制的电压发散现象2.MMC基本原理MMC特点:模块化结构,冗余设计降低系统停机概率多电平输出,输出电压谐波含量低储能电容分散,降低了直流储能电容的体积单个功率模块电压等级低通过功率模块串联可以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功率模块介绍:半桥功率模块工作状态上管(S1)开:输出电压为UC上管(S2)开:输出电压为0上管开,对电容进行充放电,定义为投入状态下管开,功率模块不参与工作,定义为切除状态2个半桥功率模块串联输出电压S2开(切除), S4开(切除),输出电压之和为0S2开(切除), S3开(投入),输出电压之和为UC2S1开(投入), S3开(投入),输出电压之和为UC1+ UC2两个功率模块串联连接时输出电压为0,UC,2 UC所以当多个半桥功率模块串联输出电压所有功率模块均处于切除状态,输出电压为零;任意一个处于投入状态,输出电压为UC;任意两个处于投入状态,输出电压为2UC;任意x个功率模块均处于投入状态,输出电压为xUC。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PPT课件
运行性能比较
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
换流器产生谐波量大, 噪音较大,需要配备交 流滤波器
需要无功补偿,最大 约为50%输送容量
换流站滤波器小组投 切过程较慢,且引起电 压波动
电网换相,需要交流 系统提供足够的短路容 量。
脉宽调制使换流器谐波 大大降低,只需要容量 约为10~20%的高通滤 波器
• 变压器损耗大,占地大,逐渐淘汰
• 通过功率模块串联,实现多电平换 流器结构
• 成为电网应用的主流 31
➢ 器件串联
ABB公司的两电平换流器的串联IGBT阀,HVDC Light/SVC Light
基于ABB公司StakPakTM IGBT器件,器件不单独 出售
...
引自ABB参考资料
32
➢ 器件串联
换流站无需无功补偿, 且可为交流系统提供紧 急无功支援
无功调节平滑、快速
换流器完成自换相,无 需电网提供换相帮助, 对短路容量没有要求。
8
工程应用比较
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
换流站占地面积大, 辅助设备较多
同等容量下,设计较 为复杂、建设工期长、 运行维护投入较大
4)美国ETO
22
SCFM-短路失效模式
SCFM(Short-Circuit Failure Mode)
器件发生失效后器件处于短路 模式,并能够继续安全流过工 作电流,直至装置检修时更换
ABB StakPakTM IGBT在 SCFM方面的技术资料公开 比较充分,东芝IEGT也有 相关试验数据
故障后处于短路状态
结构上易于串联
散热性能好
柔性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原理[优质ppt]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
请播放幻灯本片控,制然原后理点击此处
学习时长:60分钟
对应培训规范课程单元:请输入对应课程单元名称 对应培训规范课程编码:请输入课程单元对应编码
.
超高压输电公司
课程内容目录
1 abc坐标系下MMC的数学模型 2 坐标系的变换 3 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4
瞬时无功理论
三相abc坐标下数学模型
L
c
d ia dt
R ia
u conv_a
usa
L
c
d ib dt
R ib
u conv_b
usb
L
c
d ic dt
R ic
u conv_c
usc
.
超高压输电公司
MMC换流器控制策略
dia
dt
SM 1
Ud
2
uan
SM 2
……
SM N
- ian
.
超高压输电公司
MMC换流器控制策略
Ud (napnan)E
Usa-LcddaitpnaE p U2d Usa-Lcddait n-naE n -U2d
.
超高压输电公司
MMC换流器控制策略
Id
iap
SM 1
uap
SM 2
Usa-LcddaitpnaE p U2d
Id
iap
ibp
icp
SM 1
SM 1
SM 1
ubrg_ap
SM 2
SM 2
柔性直流输电网的电压控制原理研究
柔性直流输电网的电压控制原理研究摘要: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 VSC) 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出现以后,由于直流电流可以反向,直流电网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因而发展柔性直流电网技术已成为电力工业界的一个新的期望。
但发展柔性直流电网除了在设备制造方面还存在瓶颈之外,在控制策略方面同样存在挑战。
基于此,本文对柔性直流输电网的电压控制原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网;电压控制;1直流电网电压控制的基本原理直流电网功率平衡的指标是直流电网的电压。
当注入直流电网的功率大于流出直流电网的功率时,直流电网电压就会上升;当注入直流电网的功率小于流出直流电网的功率时,直流电网电压就会下降。
因此,直流电网的电压与交流电网中的频率具有相似的特性,都是指示功率是否平衡的指标。
但直流电网电压与交流电网频率在时间和空间特性上具有显著的差别。
在时间响应特性上,直流电网电压比交流电网频率快3个数量级,即直流电网电压的响应时间一般在毫秒级。
而交流电网中的能量储存在发电机转子上,交流电网的频率直接与发电机转子的转速即动能相关,频率响应的时间与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相当,在秒级。
在空间响应特性上,交流电网频率稳态下是全网一致的;而直流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是不一致的,随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为了定义直流电网的电压偏差,首先得设定一个直流电网电压的基准节点,直流电网的电压偏差就定义为基准节点上的电压偏差。
一般将某个容量较大且对全网电压有决定性作用的换流站节点设为电压基准节点。
采用直流电压下斜控制策略时,需要对直流电网中的换流站节点进行分类。
按照输出功率是否能够根据电网运行的需要进行调整,可以将直流电网中的换流站节点分为可调功率节点与不可调节功率节点。
一般接入大电网的换流站节点为可调功率节点;而直接联接负荷的换流站节点以及直接联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换流站节点为不可调功率节点。
直流电网若采用电压下斜控制作为一次调压的控制方式,那么除电压基准节点外,功率可调的换流站节点都应设置为电压下斜控制节点,而功率不可调的换流站节点应设置为定功率控制节点。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2011/11/23
hfliang@
20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3 VSC-HVDC的发展与现状(续)
(3)2000年4月,澳大利亚建成投运Directlink VSC-HVDC工程 (4)2000年8月,丹麦修建的第1个用于风力发 电的VSC-HVDC示范工程-Tjæreborg 工程正式 投运 (5)2000年9月,美国的Eagle Pass建设了世界 上第1个采用VSC-HVDC技术实现电网背靠背异 步互联的工程 (6)2002年7月美国Cross Sound VSC-HVDC工 程投运
1 VSC-HVDC的基本原理(续)
VSC
直流输电线
VSC
U&S 电抗器
U&C
滤 波 器
电抗器
滤 波 器
图1 两端接有源网络的VSC-HVDC系统原理图
P = U SU C sin δ
X1
Q = U S (U S − U C cosδ )
X1
2011/11/23
hfliang@
正常运行时VSC可以同时且独立控制有 功和无功,控制更加灵活方便。
2011/11/23
hfliang@
12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2 VSC-HVDC的技术特点(续)
VSC不仅不需要交流侧提供无功功率,而且能够 起到STATCOM的作用,即动态补偿交流母线无 功功率,稳定交流母线电压。这意味着如果VSC 容量允许,故障时VSC-HVDC系统既可向故障区 域提供有功功率的紧急支援,又可以提供无功功 率的紧急支援,从而提高系统的电压和功角稳定 性。
技术
UC由换流器输出的PWM电压脉冲宽度控
柔性直流输电【精选文档】
柔性直流输电一、概述(一)柔性直流输电的定义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始于1920年代,到目前为止,经历了3次技术上的革新,其主要推动力是组成换流器的基本元件发生了革命性的重大突破。
第一代直流输电技术采用的换流元件是汞弧阀,所用的换流器拓扑是6脉动Graetz桥,其主要应用年代是1970年代以前。
第二代直流输电技术采用的换流元件是晶闸管,所用的换流器拓扑仍然是6脉动Graetz桥,因而其换流理论与第一代直流输电技术相同,其应用年代是1970年代初直到今后一段时间。
通常我们将基于Graetz桥式换流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直流输电技术称为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其运行原理是电网换相换流理论。
因此我们也将传统直流输电所采用的Graetz桥式换流器称为“电网换相换流器”,英文是“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缩写是“LCC”.这里必须明确一个概念,有人将电流源换流器(CSC)与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混淆起来,这是不对的.LCC属于CSC,但CSC的范围要比LCC宽广得多,基于IGBT构成的CSC目前也是业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1990年,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输电概念首先由加拿大McGill大学的Boon-Teck Ooi等提出。
在此基础上,ABB公司于1997年3月在瑞典中部的Hellsjon和Grangesberg之间进行了首次工业性试验(3 MW,±10kV),标志着第三代直流输电技术的诞生.这种以可关断器件和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直流输电技术,国际权威学术组织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将其正式命名为“VSC-HVDC”,即“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
2006年5月,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在北京召开“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框架研讨会”,会上,与会专家一致建议国内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技术的直流输电(第三代直流输电技术)统一命名为“柔性直流输电"。
柔性输电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概述1、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电力传输经历了直流、交流和交直流混合输电三个阶段。
早期的输电工程是从直流输电系统开始的,但是由于不能直接给直流电升压,使得输电距离受到较大的限制,不能满足输送容量增长和输电距离增加的要求。
虽然历史上第一个实用的电力系统采用直流输电,但由于在电力工业发展初期,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存在很多劣势,如灵活变压能力差、电压低、损耗大、联网能力差、供电范围小、输电和用电设备复杂、维护量大和成本高等,导致直流输电的发展较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直流输电都处于劣势,而交流输电发展迅速,占据了电力工业的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电网联系日趋复杂,交流系统也暴露了一些其固有的特点,特别是交流远距离输电受到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直流输电技术重新为人们重新重视,从而推动直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
由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电各个环节绝大部分均为交流电,要采用直流输电,就必须要解决换流问题,因此,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换流器件的发展变化上。
2、柔性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的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技术,核心是采用以全控型器件(如GTO和IGBT等)组成的电压源换流器(VSC)进行换流。
这种换流器功能强、体积小,可减少换流站的设备、简化换流站的结构,故称之为轻型直流输电,其系统原理如图2-1所示。
图2.1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两个电压源换流器VSC1和VSC2分别用作整流器和逆变器,主要部件包括全控换流桥、直流侧电容器;全控换流桥的每个桥臂均由多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或门极可关断晶体管GTO等可关断器件组成,可以满足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容量需求;直流侧电容为换流器提供电压支撑,直流电压的稳定是整个换流器可靠工作的保证;交流侧换流变压器和换流电抗器起到VSC与交流系统间能量交换纽带和滤波作用;交流侧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交流侧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