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合集下载

生命科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研究

生命科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研究

生命科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研究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病原微生物是潜在的致命威胁。

因此,研究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领域。

一、细菌的病原性及其研究方法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许多细菌都具有病原性。

研究细菌的病原性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 研究其致病机制:通过分析细菌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生化途径,揭示其对宿主的致病机制,例如产生毒素、侵袭宿主细胞等。

2. 动物模型研究:通过在小鼠、大鼠等动物中建立感染模型,观察细菌的病理变化、病原机制和宿主免疫反应等。

3.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原菌的信息和传播途径,防控疾病的流行。

二、病毒的病原性及其研究方法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侵入宿主细胞才能复制。

病毒感染是导致许多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研究病毒的病原性需要使用以下方法:1. 研究病毒的复制策略和侵袭机制:通过猜测病毒复制的步骤和侵入宿主细胞的机制,揭示病毒如何引起感染和疾病。

2. 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研究:通过在细胞培养中繁殖病毒、检测毒力并观察宿主免疫反应;同时,在小鼠、恒河猴等动物模型中研究病毒对宿主的感染和致病机制。

3. 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追踪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路径、病毒转基因和毒力变异,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机制。

三、真菌的病原性及其研究方法真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其中一些真菌可以感染人类和其他生物。

研究真菌的病原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分离和鉴定感染真菌:通过样品采集、细菌培养等方法,分离和鉴定感染真菌的种类,了解其致病机制。

2. 感染机理的研究:通过观察感染真菌的组织学变化、毒力因子和抗真菌免疫机制的研究,了解真菌致病的机制。

3. 防治策略研究:通过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生物控制和基因工程等技术,寻找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真菌感染的方法。

四、寄生虫的病原性及其研究方法寄生虫是生活在宿主体内或外部,并从宿主体内获取营养的生物。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侵入人体并繁殖,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接触、飞沫、空气、食物或水传播而引起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病原微生物是造成传染病的直接原因,它们通过侵入人体的方式,感染人的细胞并破坏正常的组织功能。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引发的传染病种类繁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

它们能够生存于不同的环境中,有些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但也有一些细菌会引起各种传染病,如肺炎、结核病、痢疾等。

细菌通过空气、接触或食物和水传播,削弱人体免疫力,并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病毒是另一类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病毒只能在寄主细胞内繁殖,并利用寄主细胞的机制来感染人体。

病毒感染可引发一系列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乙肝等。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血液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

真菌是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它们生活在空气中、植物上或土壤中。

某些真菌能够侵入人体并引起真菌感染病,如白色念珠菌、念珠菌性肺炎等。

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中,给予治疗通常较为困难。

寄生虫是一类以寄生为生活方式的生物,能够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并从生物体中获取养分,导致寄主体质减弱或出现疾病。

疟原虫、血吸虫等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原微生物,它们通过蚊子叮咬、接触感染等途径传播,给世界各地造成了广泛的传染病问题。

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使人感到不适、虚弱甚至丧失生命。

其次,传染病在人际交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SARS疫情使得人们出行受限,经济受到极大冲击。

再者,传染病给医疗资源带来巨大压力,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进行防控与治疗。

为了应对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机制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机制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机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传染病这个词。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人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那么,病原微生物是如何引起传染病的呢?这涉及到传染病的机制。

首先,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是传染病发生的第一步。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例如通过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接触传播等。

其中,空气传播是最常见的方式,例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而食物或水传播则是因为病原微生物污染了食物或水源,当人们摄入这些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时,就会感染上相应的传染病。

接触传播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例如通过握手、亲吻等方式传播病原微生物。

其次,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内定植和繁殖。

当病原微生物成功侵入人体后,它们会在人体内寻找合适的生存环境并定植下来。

有些病原微生物会定植在人体的特定组织或器官中,例如肺炎球菌会定植在呼吸道黏膜上,引起肺炎。

而有些病原微生物则会在人体内不断繁殖,增加其数量。

这些繁殖的病原微生物会释放出毒素,破坏人体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

然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病原微生物做出反应。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微生物,同时也会激活吞噬细胞来吞噬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然而,有些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变异性,它们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表面蛋白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传染病的持续发展。

最后,传染病的传播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实现的。

当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内繁殖并达到一定数量后,它们会通过呼吸道、唾液、血液、粪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这些排出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当与健康人的接触时,就会传播给他人,形成传染链。

因此,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方式实现。

总结起来,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控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控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病原微生物及传染病的认知也日益深入。

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对于病原微生物及传染病的研究和防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病原微生物的定义、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原微生物的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它们能够入侵宿主,繁殖并对宿主造成损害。

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对于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原微生物的种类1. 细菌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杆状或螺旋形。

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等,它们可以引起人们熟知的多种传染病,如腹泻、风疹、炭疽等。

2. 病毒病毒是一种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具有核糖核酸(RNA或DNA)的基因物质。

病毒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繁殖,感染宿主后会导致多种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和乙肝等。

3. 真菌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有许多种类,如酵母菌和霉菌等。

真菌感染常见于皮肤、头发和指甲等部位,引起疾病的常见真菌有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和皮癣菌等。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依赖寄生生活方式的微生物,通常需要寄生在宿主体内才能完成生命周期。

寄生虫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疟疾、包虫病和血吸虫病等。

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1.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个人卫生对于传染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人们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并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对于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避免滋生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3. 提高免疫水平接种疫苗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重要手段。

人们应按照居民预防接种的要求进行接种,增强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4. 加强疾病监测和早期预警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体系,对于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和及时处置具有重要作用。

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遏制疾病的蔓延。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病原微生物是指引起疾病的微小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而传染病是指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源传播等途径,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第一部分:细菌与传染病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和人体内。

有些细菌对人体而言是有益的,但也存在一些致病细菌,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

这些致病细菌可以通过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引发传染病,例如食物中毒。

第二部分:病毒与传染病病毒是一种有包膜或无包膜的微生物,它们不能自行繁殖,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

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种类繁多,如流感、艾滋病和乙肝等。

这些病毒通过空气传播、血液传播或性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第三部分:真菌与传染病真菌可分为真菌寄生和真菌感染两种形式。

真菌寄生是指真菌寄生在宿主的表皮或黏膜上,引起丝状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传染病。

真菌感染则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真菌进一步感染,常见的有念珠菌病和芽生菌病等。

第四部分:寄生虫与传染病寄生虫是以寄生为生活方式的生物,可以分为原生动物、线虫、节肢动物等多个类群。

这些寄生虫通过体内或体外感染等方式引起传染病,如疟疾和血吸虫病等。

寄生虫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昆虫传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结论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人类需要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与控制,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在个体层面,人们应提高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社会层面,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只有加强科研和预防控制工作,才能有效应对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带来的挑战,促进人类的健康与发展。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在人类社会中,病原微生物是导致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们无处不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引发疾病。

本文将就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感染途径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学特征以及病原性质,病原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四类。

1. 细菌:细菌是最常见的一类病原微生物,其形状多样,可以是球形、杆状或螺旋形。

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有肺炎、肠炎等,例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2. 病毒:病毒是最小的病原微生物,只能在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复制。

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引起流感、乙肝等传染病。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主要包括霉菌和酵母菌。

真菌可以感染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引起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依赖其他生物体寄生的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

疟原虫、蛔虫等都属于寄生虫,引发疟疾、蛔虫病等传染病。

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途径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源传播等。

1. 空气传播:某些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传播,如结核杆菌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引发结核病。

2. 飞沫传播:一些病原微生物通过患者的喷嚏、咳嗽等方式释放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引起感染,如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引发流感。

3. 接触传播:接触患者分泌物、皮肤损伤等可导致病原微生物传播,如皮肤病毒感染通过接触传播引发皮肤病。

4. 食物和水源传播:一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如沙门氏菌通过食品污染引发食物中毒。

三、病原微生物的预防与控制为了减少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消毒、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等,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的机会。

2.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有效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预防控制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预防控制

媒介控制
针对通过媒介传播的传染 病,采取灭鼠、灭蚊等措 施,切断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保护
疫苗接种
健康教育与促进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 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提高公众 对传染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高危人群保护
加强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高危人 群的关注和保护,减少其感染风险。
空气传播
某些病原微生物如流感病毒、 结核杆菌等可通过飞沫或尘埃 在空气中传播。
食物传播
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 杆菌等可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 。
虫媒传播
病原微生物如疟原虫、登革热 病毒等可通过蚊虫等昆虫叮咬 传播。
02
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传染源控制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灵敏、准确的疫情监测和报 告系统,及时发现并追踪传染源

隔离与治疗
对确诊的传染源进行隔离,采取有 效治疗措施,降低其传播风险。
接触者追踪与管理
追踪并管理传染源的密切接触者,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二代传 播。
传播途径切断
个人防护
普及个人防护知识,如佩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 交距离等,降低感染风险 。
环境消毒
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 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减少 病原微生物的存活和传播 。
实验人员需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实验 服、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病原微 生物。
废弃物处理
安全操作规范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如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以防止病原 微生物的传播和污染。
实验人员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如正 确使用实验设备、避免交叉污染等,确保 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完善全球和区域性的传染病监测 网络,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预警 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 威胁。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控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控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日益密切接触,传染病的传播也变得更加容易。

在传染病的防控中,病原微生物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传播途径以及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微生物主要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通常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一些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和葡萄球菌等。

2.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生物,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生存和繁殖。

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常见的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种生活在宿主体内或体表依赖于寄主生存的生物。

疟疾、蛔虫病和血吸虫病都是寄生虫所致。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

1. 空气传播:当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或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在一定时间内被他人吸入,就会导致传播。

麻疹、结核病和风疹等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

2. 飞沫传播: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含有病原体的呼吸道飞沫传播给他人,例如流感和肺炎。

3. 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黏膜或体液传播给他人,如手部不洁导致的腹泻等。

4. 血液传播: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艾滋病、乙肝、丙肝等。

5. 性传播:性接触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病如梅毒、淋病等。

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以及适当的穿戴口罩等。

2. 疫苗接种: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例如疫苗预防的疾病包括麻疹、流感、乙型肝炎等。

3. 健康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是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关键。

兽医微生物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兽医微生物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造 成宿主功能紊乱,属IV型变态反应。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3. 免疫抑制作用
免疫抑制性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之后,相继 发现了猴免疫缺陷病毒、牛免疫缺陷病毒和猫免疫缺陷 病毒等,主要损伤特定的免疫细胞,导致免疫抑制。 机体免疫应答降低或暂时性免疫抑制如:流感病毒、猪 蓝耳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犬瘟热病毒、猫和犬细 小病毒感染都能暂时抑制宿主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
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如炭疽Ⅱ号疫苗是将炭疽杆 菌强毒株在42~43℃培养传代育成
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如卡介苗是将牛型结核 分支杆菌在含有胆汁的马铃薯培养基上每15天传1代,持续传代 13年后育成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减弱毒力的方法

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如无荚膜炭疽芽孢苗是在含50%CO2的 条件下选育的;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 细菌的致病作用 病毒的致病作用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
(一)致病性与毒力的概念
1.致病性 又称病原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 物,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动物机体发生疾病的能 力,是病原微生物的共性和本质。强调种属特征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本章内容
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传染的发生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非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无害,甚至有益的微 生物,称为非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具有致病 性的微生物。 寄生性病原微生物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 腐生性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传染

病原微生物传染

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原微生物传染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给宿主,引发感染和疾病。

它是人类、动物和植物中常见的一种传染方式,涉及到许多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本文将探讨病原微生物传染的主要途径以及相关控制措施。

传染途径1.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飞沫或灰尘传播给他人。

常见的空气传播疾病有流感、麻疹和肺结核等。

这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呼吸等方式释放到空气中,并通过他人的呼吸道进入体内。

预防空气传播疾病的关键是加强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和勤洗手。

2.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或感染者体液而引起感染。

这种传播方式包括皮肤接触、手指嘴巴接触和性接触等。

常见的接触传播疾病有伤口感染、性传播疾病及其它胃肠道传染病等。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在这种传播途径中显得尤为重要,如勤洗手、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和避免与感染者接触等。

3. 粪-口传播粪-口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食物或饮水中的粪便污染传播给他人。

常见的粪-口传播疾病包括霍乱、肝炎和蛔虫病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避免食用未熟的食物以及勤洗手等。

4. 咬伤传播咬伤传播是指某些动物通过咬伤引起的感染和疾病传播给人类。

例如,狂犬病就是通过犬类的咬伤传播给人类的。

预防措施包括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以及对受伤处进行消毒等。

控制措施1.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染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强人们的宣传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加人们对传染疾病的认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并学会正确的防控方法。

2. 排查和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排查和隔离是防止疾病传播的紧急措施。

通过隔离患者,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在人际之间传播的机会,从而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3.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及时清除垃圾、消毒环境、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食品等,都有助于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是指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进入人体并繁殖,引起不同的疾病。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1.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

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

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病毒的疫苗需要不断更新。

2.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分为许多属,常见的有链球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

不同细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例如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等。

细菌可以通过空气、飞沫、食物、水等途径传播。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分生孢子的生物,有些真菌可以感染人类,导致真菌病。

常见的真菌病有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真菌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

4. 原虫原虫是单细胞生物,常见的原虫有疟原虫、弓形虫等。

原虫疾病常常是通过蚊虫等媒介传播。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

例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的前提是有大量的病原体分泌到空气中,并且人们长时间处于相对密闭的空间中。

2. 食物传播食物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

例如,霍乱弧菌可以通过食物或水传播,引起霍乱病。

食品安全卫生是预防食物传播的关键。

3. 粪口传播粪口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粪便或口腔传播。

例如,肝炎病毒可以通过粪便传播,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可以通过口腔传播。

避免污染和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粪口传播的关键。

4. 虫媒传播虫媒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蚊虫、跳蚤等媒介传播。

例如,疟疾、黄热病等疾病可以通过感染了病原体的蚊子传播。

灭蚊、防蛀、消灭老鼠是预防虫媒传播的关键。

总之,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建立健康的个人卫生习惯、保证食品安全、加强疫苗接种、消灭污染源等都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改变毒力的方法
❖ 1.增强毒力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回归易感动物是 增强微生物毒力的最佳方法。易感动物既可以是本 动物,也可以是实验动物。特别是回归易感实验动 物增强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已被广泛应用。如多杀 性巴氏杆菌通过小鼠、猪丹毒杆菌通过鸽子等都可 增强其毒力。有的细菌与其他微生物共生或被温和 性噬菌体感染也可增强毒力,如魏氏梭菌与八叠球 菌共生时毒力增强,白喉杆菌只有被温和噬菌体感 染时才能产生毒素而成为有毒细菌。实验室为了保 持所藏菌种或毒种的毒力,除改善保存方法(如冻 干保存)外,可适时将其通过易感动物。
基本概念
❖ 9.受体:细胞或组织表面与黏附素相互作用 的成分。多为细胞表面糖蛋白,其中的糖残 基往往是黏附素的直接结合部位,如大肠杆 菌1型菌毛结合D甘露糖、霍乱弧菌的4型菌 毛结合岩藻糖及甘露糖、大肠杆菌的(K99)菌 毛结合唾液酸和半乳糖。部分黏附素受体为 蛋白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素原结合 的蛋白受体为胶原蛋白。
细菌的致病作用(五)
❖ 细菌的黏附能力与致病性密切相关,是感染的第一步。黏附 的细菌更易于抵抗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药物的攻击,包括 吞噬、抗体、补体及抗生素的杀灭作用,并可克服肠蠕动、 黏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清除作用。
❖ 黏附的部位可以是皮肤、黏膜的上皮细胞,或血液中的淋巴 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大多数细菌的黏 附素具有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如大肠杆菌的F4(K88)菌 毛、F18(O139:K12:H)菌毛仅黏附于猪的小肠前段, 引起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P菌毛仅黏附于人的尿道上端 导致肾盂肾炎。
❖ 8.内毒素(endotoxin) 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结构成分。生活状 态时不释放到外环境中,只有当菌体死亡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细菌才 释放,故称为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最外层成分,覆 盖在坚韧细胞壁的黏肽上,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内毒素耐热,加热 100℃经1h不被破坏,必须加热到160℃经2~4h,或用强碱、强酸或强 氧化剂煮沸30min才能灭活。

第四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第四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2 全身传染
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进入血 液、淋巴液,从而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此 种状态称为全身传染.如菌血症、病毒血症、 败血症、脓毒血症、 毒血症。
菌血症: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组织中繁殖,通过血流转
移到其他组织器官中,而不在血流中繁殖;
败血症:病原微生物从局部进入血流并在血流和全
身各器官中大量繁殖,进而毒害全身时;
2.半数感染量(ID50) :能使接种实验动物、 鸡胚或细胞在一定时限内感染一半所需的 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二、构成病原微生物(细菌)毒力的因素
一株强毒的病原微生物,它能突破寄主的防卫 屏障,深入机体组织内部生长繁殖,并产生有毒 的物质毒害机体,构成传染。 细菌的毒力是由侵袭力和毒素两方面构成的。
脓毒血症:化脓菌及其毒素通过血流散布到全身各
组织器官,使多数器官呈现化脓性病变时;
毒血症: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其
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动物机体中毒.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二)病原微生物的排除途径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中生长繁殖,造成动 物发生疾病,同时还可以不断通过宿主排放到 体外,污染周围环境,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种类
内毒素
外毒素
来源 部位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部分G-
细胞壁成分、裂解后释出 活菌分泌外周环境
成分
脂多糖
蛋白质
稳定性 好、160℃ 2-4小时破坏 差、60-80℃30分钟破坏
毒性作 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 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

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1 自然因素
(1)作用于传染源:一定的地理条件对传染源的转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教学案例与诊断方法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教学案例与诊断方法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教学案例与诊断方法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造成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感染并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的教学案例与诊断方法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能够帮助医生和医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常见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教学案例,并介绍相关的诊断方法。

一、教学案例1.细菌感染案例:葡萄球菌引发的皮肤感染病例描述:一名35岁男性病人出现了一块红肿、疼痛、发热的皮肤病变。

患者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但近期有一个小伤口。

分析:根据症状和病史,疾病可能由细菌感染引起,葡萄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葡萄球菌主要通过皮肤损伤进入人体,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2.病毒感染案例: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描述:一名10岁男孩出现了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患者在之前的两周内接触了一名流感患者。

分析:根据症状和病史,疾病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流感病毒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

二、诊断方法1.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方法(1)临床症状分析: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体征等进行分析判断,如红肿、脓液分泌物等。

(2)细菌培养:从病人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并进行纯化和鉴定。

(3)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病原细菌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2.病毒性感染的诊断方法(1)临床症状分析:通过病人的病史、症状等进行分析判断,如发热、咳嗽、流涕等。

(2)病毒检测:采集病人体液样本,如血液、咽拭子等,进行病毒检测,如PCR、ELISA等。

(3)血清学检测:检测病人体液中的病毒抗体,如免疫球蛋白M (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

(4)病毒培养:将病人体液样本接种到适宜的细胞培养物中,观察是否出现细胞病变。

三、总结与展望教学案例与诊断方法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医生和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能够引起传染病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侵入人体,引发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它们与传染病的关系。

细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属和种,有些细菌是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然而,其他一些细菌却是人类常见的病原体。

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水源以及食物传播。

例如,肺炎球菌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体,可以导致肺炎和脑膜炎。

此外,大肠杆菌是食物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用受污染的水源传播。

病毒:微小而致命的威胁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

与细菌不同,病毒没有自主生长和繁殖的能力,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使用其生物机制进行复制。

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常通过空气飞沫、体液传播、虫媒传播或经皮肤黏膜感染等途径传播。

例如,流感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和医院中易于传染。

另外,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性接触和婴儿妊娠时由母亲传给婴儿。

真菌:隐匿的感染源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土壤、植物、动物和人体。

大部分真菌无害,但某些真菌会导致人类疾病。

真菌传播通常通过孢子或菌丝进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真菌易于滋生和传播。

例如,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它常见于口腔和阴道黏膜,通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

寄生虫:潜伏的危险寄生虫是一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的生物,它们从宿主体内获取营养并繁殖。

人类可以感染多种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和疟原虫等。

寄生虫传播方式包括直接接触、食物和水源传播。

例如,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病,蚊子是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

此外,包虫病是由摄入受感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的,引起囊虫在人体内寄生。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治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治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传染病一直是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之一。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传染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了解病原微生物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治的相关问题。

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进入人体,如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食源传播等。

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传播方式,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细菌可以通过食物、水源和空气等途径传播,引起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等。

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类,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等方式传播,引起传染病的爆发。

对于病毒感染,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接种疫苗是重要的防治手段。

真菌类病原微生物主要有霉菌、酵母菌等,引发的疾病常见的有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真菌感染一般通过接触、吸入和食物摄入等途径传播,加强个人卫生和室内环境卫生可以有效预防真菌感染。

寄生虫类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疟疾、蛔虫病等。

寄生虫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昆虫传播,控制虫媒和改善环境卫生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染病防治措施:1.个人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正确佩戴口罩等。

2.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如定期清洁、通风、消毒等,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3.食品安全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避免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4.疫苗接种:根据疫情和流行病学特点,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

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

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其内繁殖,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传染病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面临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从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机体以及传染病的防控等方面展开论述。

1. 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食物、水、接触等途径,从一个感染者传播给其他人,使其发生相同疾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接触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

2. 传染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机体传染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过生物体表面和呼吸道等途径进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繁殖,引起疾病的发生。

病毒是一种具有核酸基因组的微生物,它们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等途径进入机体,感染机体的细胞并破坏其功能,引发疾病。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通过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机体,并引起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寄生虫是一类依赖宿主生活并从中获取养分的生物体,它们通过蚊虫叮咬、食物等途径进入机体,寄生在器官或组织中,并引起相应疾病。

3. 传染病的防控传染病的防控是人类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之一。

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和检测、预防接种、个人防护、环境卫生和社会干预等方面。

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和检测是确定传染病的病原体的重要手段,通过病原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预防接种是通过给予人体具有特异免疫原性的疫苗,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并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能力,从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个人防护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等。

环境卫生是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从而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

社会干预是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等手段,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认识和遵守程度,从而促进传染病的控制和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与其他微生物共生 或被温和噬菌体感染 如魏氏梭菌与八叠球菌共生毒力增强。
2020/5/27
54
14
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
1.人工培养基长期培养:毒种不同,减毒速度不一.
2.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培养 炭疽疫苗、鸡霍乱
731
3.干燥处理
4.特殊培养基中培养:
①特殊化学物质 甘油胆汁培养——卡介苗
②特异抗血清、噬菌体、抗菌素
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局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现象:
• 两次皮内注射,局部皮肤出血和坏死
全身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现象:
• 两次静脉注射,则动物两侧肾皮质坏死,最终死亡 • 与皮肤、肾上腺等大量出血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现象类似
(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要点
要点
来 源 G-菌
内毒素
存在部位 胞壁成分,裂解后释放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膜表面—炎症
肾小球基底膜—血尿
关节滑膜-关节炎 2020/5/27
54
48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细胞表面的新病 毒抗原---杀伤宿主细胞
3、病毒引起免疫抑制 AIDS病毒---HIV
2020/5/27
54
49
第二节 传 染的发生
2020/5/27
表皮剥脱性病变
素 A 型链球
菌 2020/5/27
致热外毒素
猩红热
5破4 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猩红热皮疹 30
(2)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 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不释放或不分泌 到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 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超声波处理、反 复冻融、研磨等)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 才释放出来的毒性脂多糖素。
表现(1)细胞融合---扩散
(2)细胞表面出现病毒编码的抗原
2020/5/27
54
41
2020/5/27
54
42
2020/5/27
54
43
2020/5/27
54
44
2020/5/27
54
45

4、细胞凋亡—宿主细胞基因控制的程序化 死亡
正常的生理现象
2020/5/27
54
46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54
3
大肠杆菌

非致病性 条件致病性
霍乱弧菌
2020/5/病作用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
(一)病原微生物致病性
1、概念: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宿主发生疾病
的能力。
• 致病性是微生物“种”的特性,即一
种微生物只能引起一定的传染病。
由种属遗传性决定,如猪口蹄疫病毒
某些病毒的全部或部分核酸结合到宿主细 胞染色体中
整合后病毒核酸随宿主细胞分裂而传给子 代,不会复制出病毒颗粒,也不会破环宿 主细胞,但会使遗传发生改变
2020/5/27
54
47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感染细胞—抗体
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新抗原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细胞 溶解
2020/5/27
54
24
(二) 毒素(Toxin)
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和释 放的具有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并引起 生理功能紊乱的毒性成分.。
内毒素
毒素
外毒素
2020/5/27
54
25
(1)外毒素(Exotoxin)
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 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毒性蛋白质。
①主要是某些G+菌及部分G-产 生。
2.入侵门户(即传染途径)
3.易感动物
4.外界环境条件
病原 机体 侵入 生长 微生物 防御 机体 繁殖
传染
2020/5/27
机体 防御
外毒素
G+及G-菌
胞浆内合成分泌至胞外, 细菌溶溃后释放
化学成分 脂多糖
蛋白质
稳 定 性 160℃,2-4小时破坏
60-80℃,30分钟破坏
毒性作用
较弱
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 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 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较强 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 起特殊临表现
抗原性
弱,能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尚未制成类内毒素
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 一般菌株毒力愈强致病性愈强。
2020/5/27
54
9
通常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 最小致死量(MLD) 半数致死量(LD50) 最小感染量(MID) 半数感染量(ID50)
2020/5/27
54
10
最小致死量(MLD):
能使特定的动物在感染后一定 时限内发生死亡的最小活微生 物量或毒素量。
2020/5/27
54
22
侵袭性酶:胞外酶
• 透明质酸酶:结缔组织透明质酸 • 胶原酶:胞外基质的胶原蛋白 • 神经酰氨酸酶:肠粘膜上皮细胞间质 • 磷脂酶:细胞膜磷脂 • 卵磷脂酶:细胞膜卵磷脂 • 。。。。。。
2020/5/27
54
23
4 细胞生物被摸
由细菌及其分泌的胞外多糖等多聚物共同 组成的呈膜状的细菌群体
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2020/5/27
54
1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种类很多, 分布很广。
1.非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动物、植 物无害,甚至有益的微生物。
绝大多数!
2.病原微生物:凡能导致机体发病的
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猪瘟病
毒,绝大多数是寄生性病原微生物
2020/5/27
54
2
3.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有一些微生物通常
是指病原性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卫屏障,
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的能力。
包括:黏附素,荚膜,侵入性物质和细菌
生物被摸
2020/5/27
54
18
1 黏附素
定义 细胞表面与黏附相关的蛋白 分为 菌毛黏附素和非菌毛黏附素 受体 细胞表面与黏附素结合的成分 细菌的黏附作用与其致病性相关
2020/5/27
54
(C)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和休克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2020/5/27
54
34
①发热反应
极微量(1—5ng/kg)内毒素就能引起人体 体温上升,维持约4h后恢复。
机制:内毒素作用于巨噬细胞等,使之产 生IL-l、IL-6和TNF-这些具有内源性致 热原的细胞因子。它们再作用于宿主体下 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体温升高发热。
外毒素 疾病
作用机制 症状和体征
神 经
破伤风梭 菌
痉挛毒素

素 肉毒梭菌 肉毒毒素
破伤风
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骨骼肌强直 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
肉毒中毒
抑制胆碱能运动 神经释放乙酰胆碱
肌肉松弛麻痹
肾上腺出血、心
细 白喉杆菌 白喉毒素 白喉 胞
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 肌损伤、外周神 经麻痹
毒 葡萄球菌 表皮剥脱毒素烫 肤伤 综样 合皮 征 表皮与真皮脱离
2020/5/27
54
31
(2)内毒素(Endotoxin)
① 主要成分为脂多糖(LPS),主要毒性 成分为类脂A;
② 对热具有相当的抵抗力; 160℃,2-4h
③ 毒性比外毒素弱,产生的症状没有 特异性;一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为 200~400g。
2020/5/27
54
32
④ 抗原性弱;只能刺激机体产生 微量的抗毒素;
强,能使机体产生抗毒素 可脱毒成为类毒素
2020/5/27
54
39
三、病毒的致病作用
092
(一)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
产大量病毒,抑制或干扰宿主细胞的生 物合成、代谢、有丝分裂--〉细胞裂解
2020/5/27
54
40
2 稳定状态感染 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子代,过程缓慢,不阻
碍细胞代谢,也不破坏溶酶体膜,,不引 起感染细胞的溶解死亡
5. 通过非易感动物
2020/布5/27 氏杆菌羊型通过鸡育成54 5号疫苗。
15
保持微生物毒力的方法 1.低温保存 2.冷冻干燥
2020/5/27
54
17
二、细菌的致病作用
致病性:细菌对宿主引起疾病的特性
(一)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
病原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
一)侵袭力(Invasiveness) :
半数致死量(LD50): 能使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 限内发生半数死亡的活微生物 量或毒素量。
2020/5/27
54
11
最小感染量(MID):
指病原微生物对试验对象(如实 验动物, 鸡胚,细胞等)发生感染 的最小剂量。
半数感染量( ID50): 指病原微生物能对半数试验对 象发生感染的剂量 。
2020/5/27
2020/5/27
54
7
法则评价 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法则评价 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健康动物带菌/隐性感染者 有些病原菌无法体外培养 有些没有易感动物
2020/5/27
54
8
(二)毒力:
一)概念: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称 为毒力。即病原性程度,是量的概念 毒力是菌株的个体特征
同病原菌,不同菌株,毒力不同。 不同菌株,根据毒力大小可分为:
54
12
(三)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
微生物的毒力--病原微生物所特有的 一种生物学性状。
自然条件:不同菌株,不同毒株 不同条件:同一菌株,同一毒株 流行初期毒力强,后期弱,经培养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