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合集下载

11-5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1-5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1Ω的物理意义是: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即:1Ω= .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MΩ=103kΩ1kΩ=103Ω
说明
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几度或十几度时,电阻值变化不超过百分之几,通常我们可以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初中阶段,如果不加说明,温度变化对电阻值的影响不计.
分析: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是同等重要的电工材料,电线芯线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电线芯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它们是绝缘体,能够防止漏电,对我们也是有重要用处的.
答案:不正确,导体和绝缘体同等重要.
集备意见
个案补充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1、2
板书设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绝缘体是相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点拨
教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
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电阻的意义、单位及电阻器.
教学难点
理解容易导电与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注意
正确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段导体,它的长度、横截面积,组成材料是确定的,在温度确定时,它的电阻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导体的电阻由导体自身情况决定,不管这个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总是存在的.无电流通过时,这种阻碍作用仅仅是没有体现出来而已.

物质的导电性

物质的导电性

课题:《物质的导电性》【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物质导电的原理。

2.初步区分酸、碱和盐,为酸、碱、盐的学习奠定基础。

【预习案】一: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金属能够导电,那是因为在金属内存在着自由移动的。

而一般的非金属不能导电,是因为非金属内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物质能够导电,是因为在物质内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的粒子。

二:氯化钠是构成的化合物。

但是氯化钠固体却不导电,那是因为在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将氯化钠溶于水时,水分子对氯化钠的破坏,使氯化钠离解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

我们将这一过程常用电离方程式表式:NaCl = Na+ + Cl-同理,氢氧化钡固体时也不导电,那是因为氢氧化钡固体时不存在自由移动的。

而溶于水时,氢氧化钡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

电离方程式为:Ba(OH)2 = Ba2+ + 2 OH-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

小结:物质具有导电性,是因为物质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

(离子和电子)。

知识积累:能导电的物质主要有:一是金属和石墨;二是酸、碱和盐的水溶液(碱和盐在固体状态时不导电,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都不导电)。

【探究案】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Cl、 HNO3、H2SO4、H2CO3想想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象这样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叫做酸。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OH、NaOH 、Ca(OH)2想想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象这样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叫做碱。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2CO3、MgSO4 、BaCl2、Cu(NO3)2想想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象这样电离时生成离子和的化合物叫做盐。

4、通过对酸、碱、盐电离出离子的特点,你判断一下NaHSO4、Cu2(OH)2CO3应该属于哪一类化合物?【巩固案】1.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O3= K2CO3=Ca(OH)2= FeCl3=2.某溶液中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教学设计)
1MΩ=103kΩ=106Ω
3、电阻器:有一定阻值的元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引入
举办一个小型生日会
介绍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
一、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探究
(2分钟讨论)
(学生实验10分钟)
上课前听同学说咱们班这两天过生日的特别多,因此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型的生日会----------交待示教板:小灯泡代表生日蜡烛、喇叭唱生日歌……
演示常用的电阻器,可发到学生手里.
5.电阻器:有一定阻值的元件.
原因是任何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学生上台测量自己正常和潮湿两种情况下的导电情况
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2.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你有哪些感想?
课后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
1.你知道色环电阻是怎样记录阻值的吗?
2.生活中的电阻器的应用有哪些?
小型生日会结束,哪位同学能说出刚才现象中的能量转换?
在刚才的现象中,我们体会了声光电的美妙与和谐.其中也体现了一个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比如通过伴随电流的声、光现象感受电流的存在,这种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我们再看刚才的示教板,实验中,为什么接在不同的物体两端,有的灯不亮、铃不响?有的灯能亮、铃能响?可能是什么原因?
②通过转换的方法感知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通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导体、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
②在实验中及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学科领域: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电性的概念,知道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不同。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导电性能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4. 让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5.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实验探究。

难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线、灯泡、电阻、电源、各种材料(如木头、塑料、金属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3. 安全措施:确保实验过程中学生远离电源,操作规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物质导电性能的思考。

2. 讲解导电性的概念讲解导电性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

3. 实验探究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每组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测试。

2.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确保实验过程中只有一个变量发生变化。

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4. 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根据实验结果,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导体和绝缘体应用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7. 安全用电教育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安全用电。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导电性的概念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能否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3. 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掌握情况如何?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注意安全?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导电性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3. 学生能够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张振祺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张振祺
如生锈的铁丝)
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 件发生变化绝缘体会变得容易导电,变成 导体。
观察它们,说出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 分是绝缘体,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三、电阻
1、不同的材料导电能力有强有弱,为了比较各种材料
的导电能力,引入 电阻
2、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 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导线的内部是金
属线,它的外面包 有一层塑料或橡胶, 这是为什么?
两种材料能不能换一下 ?其原因是什么呢?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 2.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
互转化。 3.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掌握电
实验探究 2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
是一成不变的吗?
5.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在一 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
例导如电:。 玻璃通常情况下是相当好的绝缘体, 但如果给玻璃加热,使它达到红热状态,它 就变成了导体.
烧红的玻璃能导电
湿的树木能导电 绝缘体 导体 (溶有杂质的水、潮湿的空气等) 导体 绝缘体(被氧化或腐蚀的导体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
铜片
铅笔芯
橡皮
塑料直尺
玻璃棒
粉笔
硬币
食盐水
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1、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或说明电路中有 电流通过?
电流表或小灯泡 2、什么情况下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通路、电源
实验器材 干电池 电流表 小灯泡 开关 导线
电路设计
电路图
---
---

实验演示物质导电性实验

实验演示物质导电性实验

加入水中
固体溶解并形成 自由移动的离子 Na+、Cl-
电离: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电离方程式: 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物 质电离的式子.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 电的化合物
•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 导电的化合物,像蔗糖、酒精等。
① Fe ②氯化钠溶液 ③熔融的氢氧化钠 ④SO3 ⑤液态HCl ⑥Na2CO3 ⑦大理石 ⑧醋酸溶液
小结:
•1.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 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直接导电,必须满 足一定的条件后才能导电.
•2.一般谁在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谁就是电解质
3 .共价化合物一般只有在水溶液中才可能电
讨论
根据电解质的概念,从哪些方面判定一个 物质是否为电解质?
注意:
• 1.对象:化合物。 • 2.条件:水溶液或熔融, 两个条件具备一
个即可 • 3.本质:提供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 4.结果:导电。
想一想?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①②③⑧),属于电解 质的是(③⑤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④)
•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 化合物;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结论:酸、碱、盐是电解质
今天我们学 习了什么?
电离
表示
电离方程式
电 解质
离子反应
表示
离子方程式
看谁做得快?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
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 D.固体氢氧化钠
物质导电性实验
物质 NaCl固体 水 NaCl溶液 蔗糖溶液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如图是一些物质常温下导电能力的 排列顺序,看看有什么发现?
金属导电性能相对较好,其次是酸 碱盐溶液,玻璃 橡胶 陶瓷的绝缘性 相对较好
从下到上导电能力越来越强,绝 缘性能越来越弱
物质的构成知识: 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电 子(高速运动)
3.导体容易导电 的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能够自由 移动的电荷。
除了检测物质外,还要哪些器材呢? 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灯泡等 小灯泡检测法、电流表检测法
A
A
B
物质 铁丝 干木 玻璃 碳棒 橡皮 盐水 棍
电流
√ 表是
否有 偏转


实验结果
将___铁_丝___、___碳__棒___和___盐__水___接入电路, 电路中有电流.表明这些物体容易导电,我们 把它们叫做导体. 将_干__木__棍__、___玻__璃___和___橡_皮____接入电路, 电路中没有电流.表明这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我们把它们叫做绝缘体.
.A
A
.B
5.电阻
(1)意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
(2)单位:欧姆 简称欧,用符号Ω 表示。 1 kΩ=1000 Ω 1MΩ=103 kΩ= 106 Ω
(3)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不 同 物
物质的导电性能
导体 绝缘体
容易导电 没有绝 不容易导电 对界限

的 导 电 性
导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例如:金属、石墨、 酸、碱、盐的水溶液
绝缘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例如:橡胶、 塑料
交流与讨论
1 铅丝 塑料 空气 人体 那些是导体,那些是绝缘体?你 是怎么判断的?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教案掌握物质导电性的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教案掌握物质导电性的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教案掌握物质导电性的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导电性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观察,学生将能够提高对导电性概念的理解,并掌握实验数据的分析技巧。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并分析不同物质导电性差异的原因。

实验材料:1. 电源2. 电线3. 导电物体(如铁钉、铜丝等)4. 非导电物体(如木块、塑料丝等)5. 湿润的布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电源连接好并接通电源,准备好导电物体和非导电物体。

2. 实验操作:将导电物体依次与电源连接,观察是否导通电流。

再将非导电物体与电源连接,观察是否导通电流。

3. 结果观察:记录每种物质导通电流的情况。

结果分析:1. 导电物体实验结果分析:导电物体接通电路后能够导通电流,表明该物体具有导电性。

导电物体通常是由金属构成,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电场作用下从一个原子跳跃到另一个原子,形成电流。

2. 非导电物体实验结果分析:非导电物体接通电路后不能导通电流,表明该物体缺乏导电性。

非导电物体通常是由非金属构成,非金属中的原子结构使得电子无法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形成电流。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小心电源的使用,避免触电危险。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电源,确认安全。

实验拓展:1. 将导电物体之间添加一道非导电物体,观察电流是否通路中断。

2. 使用不同导电物体,比较其导电性能差异。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金属等导电物体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而非金属等非导电物体则缺乏导电性能。

理解物质导电性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一概念。

本教案着重介绍了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帮助学生们逐步理解物质的导电性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物质导电性的差异,从而加深对导电性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九年级物理全册11.6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九年级物理全册11.6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B.石墨、油、大地
C.塑料、干木材、橡胶 D.水银、人体、大地
关闭
D
答案
4/10
1234567
2.有一位同学在连接电路时,连接到二分之一电线不够了。请你想 一下,用以下某一个材料来代替导线,也能使小灯泡发光,这种材料 是( ) A.铜丝 B.棉线 C.塑料 D.橡皮
关闭
A
答案
5/10
1234567
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而言,导体和绝缘体区分仅仅在于 “轻易”和“不轻易”导电,而绝不能了解为“能”和“不能”导电,这是因 为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正确界限,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 变为导体。
3/10
1234567
知识点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1.以下物体通常情况下都是导体是( )
A.铁、陶瓷、玻璃
六、不一样物质导电性能
1/10
项目
主要内容
导 定义
轻易导电 的物体。如金属、各种酸碱盐的 水溶液、人体、大地
体 导电原因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 的电荷
自由移动
绝 定义
不轻易导电 瓷、塑料、油
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
缘 不容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部 几乎没有
体 导电的 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 原子
3.导体能够导电原因是( ) A.导体内有很多电子 B.导体内有很多电荷 C.导体内有很多正、负电荷 D.导体内有很多自由电荷
D
关闭
答案
6/10
1234567
4.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
皮擦、油。他分成两类后物品分别属于( )
A.固体和液体
B.导体和绝缘体C.金Βιβλιοθήκη 和非金属 D.晶体和非晶体原因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课件北师大九年级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课件北师大九年级

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
方法一:更改图片
2. 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
1.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 而不是组合)。
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PPT放映 设置
PPT放映场合不同,放映的要求也不同,下面将例举几种常用的放映设置方式。 让PPT停止自动播放 1. 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去除“使用计时”选项即可。
让PPT进行循环播放 1.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中的“设置幻灯片放映”,在弹出对话框中勾选“循 环放 映,按ESC键终止”。
8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2)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
的自由电荷 (2)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 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导体和绝缘体 2、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 荷 (2)常见导体:橡胶、玻璃、陶瓷、塑 料能
一、导体和绝缘体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4、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都是良好的电工材料
半导体 热敏电阻 光敏电阻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二、电阻
赠送精美图标
1、字体安装与设置
2、替换模板
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 1.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电阻器
电阻器
电阻器Biblioteka 谢 谢!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够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树立必信的信念,不要轻易说“我不行”。志在成功,你才能成功。 青春一经“典当”,永不再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 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 的导电性能
接入钢尺、木棍、橡皮、玻璃 和盐水等,观察小灯泡的明暗 情况。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
思考: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 不变的吗?
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
欧姆
手电筒中小灯泡电阻:几欧——十几欧 白炽灯电阻:几百欧——几千欧 人体正常电阻:104欧——105欧 人体潮湿电阻:103欧以下

第二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导学案

第二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导学案

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授课教师: 课型:新授课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第二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导体,常见的导体,知道什么是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3)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荷量的符号、单位二、自主学习(一)课前检测(二)自主学习6页—8页的内容回答问题,(看谁既快又准确)问题一:(1) 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2) 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3)用实验的方法判断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比一比哪组又快又安静)问题二:导体和绝缘体是一成不变的吗?(看谁既快又准确)(4)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_____________很少。

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填“可”或“不可”)。

问题三:(1)自然界里只有____电荷,分为______ 和 _________。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荷;)(猜猜看)(2)电荷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荷的多少叫__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______,用符号____表示。

三.小试牛刀,(看谁既快又正确)1. 通常情况下,下列学习用品中属于导体的是A .绘画橡皮B .物理课本C .铅笔芯D .塑料刻度尺2.图1所示的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图1 DAB C 塑料救生圈 塑料直尺 陶瓷瓶 钢制刀具姓名: 成绩: 授课时间:3.如图2所示电路,把两个金属夹子A 、B 夹在下面的某个物体两端(物体保持干燥),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A .铁钉 B.塑料尺 C.橡皮 D. 玻璃棒4.如图所示的物体中,制造它们的材料都是绝缘体的一组是( )A B C D(A )硬币 铅笔 (B )电饭锅 电熨斗 (C )用橡胶制成的电工手套 电工靴 (D )滑动变阻器 开关5.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A .玻璃、塑料、石墨B .陶瓷、汽油、丝绸C .大地、人体、水银D .空气、橡胶、硫酸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液体都是导体B .导体内的电荷都叫自由电子C .自然界中的物体不是导体就是绝缘体D .非金属物体中有导体也有绝缘体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有电荷,绝缘体中没电荷B.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C.导体中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D.导体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绝缘体则用得很少8.如图3所示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小灯泡发光.这表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_________.9. 甲、乙两个带电体相互排斥,若甲带负电,则乙带 电.四.能力拓展:请你设计一个探究不同物质导电性电路,将电路图画在方框中五、今天我的收获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掌握了哪些写在横线上,没有记住的内容用铅笔补充在后面)图3 A B 图2。

初三物理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试题

初三物理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试题

初三物理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试题1.铜是很好的导体,它能导电靠的是________,铜导线中的电流方向跟它移动的方向________.【答案】自由电子;相反【解析】金属导电是依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铜的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铜导线中的电流方向跟它移动的方向相反.故本题答案为:自由电子;相反.【考点】金属导电的实质;电流的方向。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导体的导电实质:是自由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2.下列哪一组全是绝缘体()A.纯净的水、丝线、橡胶B.盐水、空气、陶瓷C.玻璃、摩擦过的塑料棒、碳棒D.钨丝、水银、碳棒【答案】A【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进行判断.A、纯净的水、丝线、橡胶都不容易导电,都是绝缘体.符合题意.B、盐水容易导电是导体.空气和陶瓷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C、玻璃和摩擦过的塑料棒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碳棒容易导电,是导体.不符合题意.D、钨丝、水银、碳棒都容易导电,都是导体.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绝缘体;导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都是绝缘体B.金属里的电子都是自由电子C.发生电中和现象时,物体所带的电荷都消失了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几乎没有自由电荷【答案】D【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是因为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电子,但还有金属阳离子。

A、非金属有的也是导体如石墨,所以A错B、金属当中有一些电子是配对了的,剩余的未配对的电子,能自由移动的电子才能叫自由体,所以B错.C、发生电中和现象时,是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刚好相等,代数和为零,对外不显电性,并不是正负电荷都消失了,所以C错D、绝缘体是因为几乎没有自由电子,所以D对故选D.【考点】绝缘体;导体;金属导电的实质。

初中化学导电性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导电性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导电性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导电性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并探讨导电性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实验装置和仪器:干净的导电测试仪、导线、电池、碳棒、铝片、铁片、铅片、铜片、硫磺、纸夹、盐水等。

实验步骤:
1. 将导线连接到导电测试仪上,并将电池与导线连接。

2. 将碳棒、铝片、铁片、铅片、铜片、硫磺等不同物质分别连接到导线上。

3. 逐个测试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记录下每种物质的导电情况。

4. 探讨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保持实验台面干净整洁,避免导线接触到其他物质。

2. 小心操作,避免触电或其他危险情况发生。

3. 实验结束后需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妥善存放。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金属类物质通常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而非金属类物质通常导电性较差。

这是因为金属中具有自由电子,可以轻易传导电流,而非金属则缺乏这种自由电子结构。

拓展实验:
1. 尝试用盐水浸泡的纸夹来进行导电实验,探讨电解质对导电性的影响。

2. 使用不同浓度的盐水进行实验,观察导电性随浓度变化的情况。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并探讨导电性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同时,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也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愿本实验对学生化学学习提供帮助!。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身体健康,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多努力一次。为了成功,你努力了多少次?
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却可以做到完美。
学习进步!
电阻器
电阻器
电阻器
谢 谢!
当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最喜欢听他说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最希望听他讲真话。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嫉妒。 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未尝试过什么的人。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曾经痛苦,才知道真正的痛苦;曾经执著,才能放下执著。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勤劳的农夫,在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爱心,他们付出的心血虽不尽相同,但目的都只有一个:收获爱心。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 的导电性能
接入钢尺、木棍、橡皮、玻璃 和盐水等,观察小灯泡的明暗 情况。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

思考:
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 不变的吗?
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
欧姆
手电筒中小灯泡电阻:几欧——十几欧 白炽灯电阻:几百欧——几千欧 人体正常电阻:104欧——105欧 人体潮湿电阻:103欧以下

物质的导电性教案学习物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区别

物质的导电性教案学习物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区别

物质的导电性教案学习物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区别物质的导电性教案一、引言物质的导电性是物质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导电性,如金属、电解质等。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物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区别,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理论知识1. 导电性的概念物质的导电性指的是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在导电物质中,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是典型的导电物质,其导电能力很强。

2. 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离解,能产生大量的离子,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离解。

三、实验活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并总结物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区别。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灯泡、调节器、试管、酒精灯、不同物质样本(如铁钉、盐、砂糖、小苏打等)。

实验步骤:1. 接线部分: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到灯泡的两端。

2. 实验一:用铁钉作为导电物质。

将铁钉的一端连接到导线上,将另一端轻轻触碰灯泡的触点。

3. 实验二:用盐水作为电解质。

取一只试管,加入适量的盐水,将试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4. 实验三:用砂糖水作为弱电解质。

取一只试管,加入适量的砂糖水,将试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5. 实验四:用小苏打溶液作为强电解质。

取一只试管,加入适量的小苏打溶液,将试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实验结果和讨论:1. 实验一中,当铁钉与灯泡触点接触时,灯泡会亮起。

这表明铁钉是导电物质,能传导电流。

2. 实验二中,当盐水试管连接电池后,灯泡会亮起。

这表明盐水是电解质,能形成离子并传导电流。

3. 实验三中,当砂糖水试管连接电池后,灯泡不会亮起。

这表明砂糖水是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离解,导电能力较弱。

4. 实验四中,当小苏打溶液试管连接电池后,灯泡会亮起。

这表明小苏打溶液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离解形成大量离子,导电能力较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2、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二、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问:水能导电吗?食盐水是导体,蒸馏水是导体吗?自来水是导体吗?
实验:测试蒸馏水的导电性。得出:蒸馏水(纯净水)不能导电。
自来水、食盐水可以导电。因为溶解有许多物质。
问:为什么所有导线都是这样设计的?我能不能换一下,用塑料或橡胶做内导线,金属做外套?这样会有什么问题产生?
多数学生知道不可以换的,若换了会发生触电事故
通过实验使学生真正的了解电线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引入新课
设计实验
提供器材:玻璃、碳棒、导体、盐水、灵敏电流表、酒精灯、纯净水、盐、铅笔芯
提问:猜想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物质不容易导电?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16年3月31日
教案序号
课题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知道电阻的意义、单位及电阻器.
会区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半导体.
通过实验,认识绝缘体是相对的.
重点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难点
知道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情境引入
实验:取出一段导线,当场剖开,可看到外面的塑料外套和里面的金属丝。
讨论得出结果:容易导电的物质:金属片、铅笔芯、食盐水、碳棒、硬币不容易导电的物品:塑料直尺、玻璃棒、粉笔、纯净水、盐
知识拓展
一、物质导电性的微观解释
flash动画说明原子的结构,导体中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中只有极少量的电荷引导学生看书,得出物质导电性的微观解释。
小结:
1、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荷;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师明确实验步骤,在AB之间连接上检验导电性的物质,灯泡亮了,说明物质能导电。反之,则不导电
动手实验:对上述物品进行导电性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
得出结论
总结归纳: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如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如橡
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
问:如何设计实验检验你的猜测?
思考:
1、用什么方法辨别物质的导电性?
2、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或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3、要设计这样的电路,除了检测物质外,还要哪些器材呢?
4、思考:电路中只接电流表而不接小灯泡等其它负载是否可以?
(学生讨论、交流:此处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讨论)最后由学生描述自己设计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出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要明白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实验设计:画出电路图
实验:烧红的玻璃用电流表测电流
归纳:玻璃——不导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烧红的玻璃——导电
半导体
按到导电性能来分,除了有导体和绝缘体外,还有一类物质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这类物质叫做半导体,如锗、硅、砷化镓等
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